主题:Sonnar 85/2 vs Sonnar 85/2 vs P.C 85/2(泥坑Sonnar 85/2) [主题管理员:雪随风]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2139 回帖:23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038
主题: 41
帖子: 10428
注册: 2006年1月
瞬间的震撼 发表于 2023-11-16 16:06
这个是85 改了M42 可以用。1.6X光圈损失比较多 只是AF较为方便
50也准备改M42  放在1NRS/T90和M胶片上
24和32像场都不够 但后组玻璃太突出也接不了增距 只能先放着
这些镜头都不上数码了

50只能旁轴联动用了。
我Arri 85/2和50/2都有在数码上面用,Z机身上天工对焦还是挺方便的。
24和32就只能残画幅裁剪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7
主题: 87
帖子: 11883
注册: 2001年2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23-11-16 15:39
对,P100/2就是“稳”。可惜100mm镜头太多,新的尼康105E也太牛了,最后还是出掉了。
135那支apo我之前也很感兴趣,考虑到135mm基本不用,最后就还是没有入。
Otus 100说是Sonnar,其实应该是Planar结构变种。现代新头...

看了一下OTUS 100的光学结构,没有一点松纳的影子
类似ZM85/2,是一种营销手段吧
而且看样片和评测,焦外前柔后二,球差过矫正设计,可以拔草了
只有一支OTUS 55,每次看片子就想再买OTUS,但每次带出门就不想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865
主题: 57
帖子: 9426
注册: 2005年2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23-11-16 15:46
这个1.6我很多年前改了两个,不过一直没真正用过。在数码机身上试过,感觉画质影响还是比较明显,后来就没怎么用了。老兄图片上的是Arri蔡司 85/2还是50/2? 85/2和50/2都能完美覆盖135画幅的,50法兰不够单反,85是刚刚够的。40和3...


这个是85 改了M42 可以用。1.6X光圈损失比较多 只是AF较为方便

50也准备改M42  放在1NRS/T90和M胶片上

24和32像场都不够 但后组玻璃太突出也接不了增距 只能先放着

这些镜头都不上数码了
瞬间的震撼 编辑于 2023-11-16 16:1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038
主题: 41
帖子: 10428
注册: 2006年1月
瞬间的震撼 发表于 2023-11-15 12:20
主要是上胶片相机,像场不足需要硬剪裁 不像数码可以后期剪裁
胶片对高分辨率需求不是特别大
低倍增距镜 存在一定可玩性,前一阵买了一个佳能1.26倍增距镜 这个产量很低特别难收到
等时机成熟感觉可以做个增距镜测试对比一下各家效果
尼康原厂有一个1.6倍...

这个1.6我很多年前改了两个,不过一直没真正用过。在数码机身上试过,感觉画质影响还是比较明显,后来就没怎么用了。老兄图片上的是Arri蔡司 85/2还是50/2? 85/2和50/2都能完美覆盖135画幅的,50法兰不够单反,85是刚刚够的。40和32这些就不够135画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038
主题: 41
帖子: 10428
注册: 2006年1月
Luft 发表于 2023-11-15 08:25
虽然有85/1.2,但最爱带出门的还是100/2,用起来省心
松纳结构做人像头主要优势就是焦外了,普拉那结构除了100/2其他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二线性
想起来现代蔡司有一支松纳人像头,ZF135,还带APO加持
不过暂时还没有太大兴趣玩,焦段的问题
手...
对,P100/2就是“稳”。可惜100mm镜头太多,新的尼康105E也太牛了,最后还是出掉了。
135那支apo我之前也很感兴趣,考虑到135mm基本不用,最后就还是没有入。
Otus 100说是Sonnar,其实应该是Planar结构变种。现代新头,结构复杂很多。100mm如果说还有什么头想买,目前就Otus怎么一支在心里长草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865
主题: 57
帖子: 9426
注册: 2005年2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23-11-14 15:17
最近几年新的1.4X不了解,老的1.4X一般来说可乐APO哪个最好。之前就有人种到EF口来用。
镜片多了,确实更容易矫正各种像差。而1.4X确实可以让镜头像场变大,不过同时损失了分辨率和通光量,看自己的目标和用途。我自己很多年没有用过增倍镜了。
GF...

主要是上胶片相机,像场不足需要硬剪裁 不像数码可以后期剪裁
胶片对高分辨率需求不是特别大
低倍增距镜 存在一定可玩性,前一阵买了一个佳能1.26倍增距镜 这个产量很低特别难收到
等时机成熟感觉可以做个增距镜测试对比一下各家效果

尼康原厂有一个1.6倍自动对焦的增距镜,已经被我装到F5上了,能自动对焦 好玩
他原理就是和AX和天宫环类似,移动增距镜的镜片实现自动对焦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美国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7
主题: 87
帖子: 11883
注册: 2001年2月
Luft 发表于 2023-11-15 00:25
虽然有85/1.2,但最爱带出门的还是100/2,用起来省心
松纳结构做人像头主要优势就是焦外了,普拉那结构除了100/2其他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二线性
想起来现代蔡司有一支松纳人像头,ZF135,还带APO加持
不过暂时还没有太大兴趣玩,焦段的问题
手...

对了,还有一支现代松纳人像头,OTUS10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7
主题: 87
帖子: 11883
注册: 2001年2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23-11-14 15:50
同意Luft兄的观点,“85/1.2最NB,100/2性价比最高”。P100/2在我手上是差不多最后才出掉的Contax镜头,之前一直舍不得出,全开就能放心随便用,后来防潮箱实在放不下了才出掉。
Sonnar结构在标头和中焦确实先天不如相对对称的Pl...

虽然有85/1.2,但最爱带出门的还是100/2,用起来省心
松纳结构做人像头主要优势就是焦外了,普拉那结构除了100/2其他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二线性

想起来现代蔡司有一支松纳人像头,ZF135,还带APO加持
不过暂时还没有太大兴趣玩,焦段的问题
手里的普拉那135和135DC都很有特色,但很少出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038
主题: 41
帖子: 10428
注册: 2006年1月
Luft 发表于 2023-11-14 14:17
前面各位聊的康泰时YC系85/1.4、100/2、85/1.2和N系85/1.4都对比过(再加上YC系135/2)
以前写过一个总结,转过来——
----------------------------------------------------...

同意Luft兄的观点,“85/1.2最NB,100/2性价比最高”。P100/2在我手上是差不多最后才出掉的Contax镜头,之前一直舍不得出,全开就能放心随便用,后来防潮箱实在放不下了才出掉。
Sonnar结构在标头和中焦确实先天不如相对对称的Planar结构更容易获得比较好的边缘成像,不过优势就是变形Sonnar更容易控制好。不过作为一支人像头的话,其实Sonnar中心分辨率是够用的。手上其实Sonnar不少,而蔡司的Sonnar 85/2演变也多。战前两三个版本,战后东西菜加起来也有几个版本,整体类似,有点细微差异。有些场景下面,Sonnar的焦外还是挺舒服的。
连几张以前用无膜老Sonnar 8.5cm/2 拍的片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038
主题: 41
帖子: 10428
注册: 2006年1月
瞬间的震撼 发表于 2023-11-13 10:40
雪资 我最近研究了一些增距镜 认识到增距镜可以增加像场,发现其价值,似可以给一些手头像场不足的镜头覆盖新像场。
我发现现在1.4X增距镜结构越来越复杂了
Leica R Apo 1.4X (1986)  5element 4group
Contax...
最近几年新的1.4X不了解,老的1.4X一般来说可乐APO哪个最好。之前就有人种到EF口来用。
镜片多了,确实更容易矫正各种像差。而1.4X确实可以让镜头像场变大,不过同时损失了分辨率和通光量,看自己的目标和用途。我自己很多年没有用过增倍镜了。
GFX+转接环+1.4X再上长焦变焦也是一个玩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7
主题: 87
帖子: 11883
注册: 2001年2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22-01-23 03:11
Contax N的P85/1.4和索尼的ZA Planar 50/1.4?
Contax N的P85/1.4简单接触过一下,索尼的就真的只是摸了一下了。
Contax N的P85/1.4确实可以说是Y/C Planar 85/1.4自动对焦的延申,为...

前面各位聊的康泰时YC系85/1.4、100/2、85/1.2和N系85/1.4都对比过(再加上YC系135/2)
以前写过一个总结,转过来——
--------------------------------------------------------------------------------------------------------------
至此,康蔡大光圈人像头基本玩了个遍,大致总结如下——

焦内:85/1.2 > 100/2 = N系85 > 135/2 > 85/1.4
焦外:100/2 > 85/1.2 = 135/2 > N系85 = 85/1.4
色彩:135/2 = N系85 > 85/1.2 > 85/1.4 > 100/2
色散:85/1.2 = 100/2 = N系85 < 135/2 < 85/1.4

85/1.2最NB,100/2性价比最高,N系85均衡方便,135/2有特色,85/1.4善乏可陈
--------------------------------------------------------------------------------------------------------------

最近入手了徕卡M系75/1.4,和R系80/1.4其实是同一支
打算和N系85/1.4对比一下,到时候再汇报

以上这些都是planar结构
sonnar结构的人像头只玩过G90、YC135/2.8和徕卡R90/2,都一般
可惜后来蔡司放弃了sonnar 85/2这个规格,ZM出了一个,但是是伪sonnar(实planar)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865
主题: 57
帖子: 9426
注册: 2005年2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22-01-23 12:09
空气切割机现在只有一个泥坑220VRII,短时间玩过R180/2和EF220IS,玩过最切割的应该是泥坑的300mm/f2.0了。
不同200mm/2.0之间的焦外还是有点区别的,这个对比对我来说太难了,群里有大佬几个都有的,让他们来吧

雪资 我最近研究了一些增距镜 认识到增距镜可以增加像场,发现其价值,似可以给一些手头像场不足的镜头覆盖新像场。

我发现现在1.4X增距镜结构越来越复杂了

Leica R Apo 1.4X (1986)  5element 4group
Contax MutarIII 1.4X (1994) 6element 4 group
Canon 1.4XII (2001) 5element 4group
Canon 1.4XIII(2010) 7element 3group
Sigma 1.4X EX DG APO(2006) 5elemet 3group
Sigma 1.4X TC1401 (2017) 7element 5group (1SLD Special Low Desperation Glass)

最新的设计似都开始使用7片设计了 片数增加是否对各种球差慧差的校正会好一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865
主题: 57
帖子: 9426
注册: 2005年2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22-1-23 16:16
蹭玩了一下朋友拿到的300/2,超级重。安琴那个180/2.3APO我刚好有,勉强算一个,就是焦内和色散弱一点。
135/1.8虚化效果我感觉还不如105/1.4,加1.4变成190/2.5了,和2.8光圈的拉不开距离。
人像目前真的是新的105/1.4, 200/2这两个规格切割的厉害, 85/1.2和135/1.8差那么一点点。


你这都是好东西

我最近重回135了,不过都是胶片配置了,数字机暂时不玩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038
主题: 41
帖子: 10428
注册: 2006年1月
瞬间的震撼 发表于 2022-1-23 12:20
厉害了  尼康300/2.0也玩过? 此镜我只听其名 未曾一见

安琴那只180也算,安琴也是切割机

我甚至在想 ZA135/1.8   Art 135/1.8  加个1,4X 也是半个切割机

人像还是切割机好用

蹭玩了一下朋友拿到的300/2,超级重。安琴那个180/2.3APO我刚好有,勉强算一个,就是焦内和色散弱一点。
135/1.8虚化效果我感觉还不如105/1.4,加1.4变成190/2.5了,和2.8光圈的拉不开距离。
人像目前真的是新的105/1.4, 200/2这两个规格切割的厉害, 85/1.2和135/1.8差那么一点点。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865
主题: 57
帖子: 9426
注册: 2005年2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22-1-23 12:09
空气切割机现在只有一个泥坑220VRII,短时间玩过R180/2和EF220IS,玩过最切割的应该是泥坑的300mm/f2.0了。
不同200mm/2.0之间的焦外还是有点区别的,这个对比对我来说太难了,群里有大佬几个都有的,让他们来吧


厉害了  尼康300/2.0也玩过? 此镜我只听其名 未曾一见

安琴那只180也算,安琴也是切割机

我甚至在想 ZA135/1.8   Art 135/1.8  加个1,4X 也是半个切割机

人像还是切割机好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038
主题: 41
帖子: 10428
注册: 2006年1月
瞬间的震撼 发表于 2022-1-23 11:34
Contax N P85/1.4我网上观摩了一些样片了,目测锐度是好了很多,结构也变得更复杂了 ,加入了更多的镜片。
但是他的MTF和原YC版本区别不是很大,全开还是比较差的那种 让我有点小意外,本以为改了结构MTF多少会好看一些。

另,雪兄我感觉你各种空气切割机不少,以后有机会你开个贴说道说道几个空气切割机的区别,这些空切机焦外我之前以为是无脑强力虚化都差不多,后来发觉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我很有兴趣。

空气切割机现在只有一个泥坑220VRII,短时间玩过R180/2和EF220IS,玩过最切割的应该是泥坑的300mm/f2.0了。
不同200mm/2.0之间的焦外还是有点区别的,这个对比对我来说太难了,群里有大佬几个都有的,让他们来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865
主题: 57
帖子: 9426
注册: 2005年2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22-1-23 11:11
Contax N的P85/1.4和索尼的ZA Planar 50/1.4?
Contax N的P85/1.4简单接触过一下,索尼的就真的只是摸了一下了。
Contax N的P85/1.4确实可以说是Y/C Planar 85/1.4自动对焦的延申,为了自动对焦,把整个镜头对焦结构变成内对焦结构,只移动部分镜片减少对焦马达的负担,素质可圈可点。


Contax N P85/1.4我网上观摩了一些样片了,目测锐度是好了很多,结构也变得更复杂了 ,加入了更多的镜片。
但是他的MTF和原YC版本区别不是很大,全开还是比较差的那种 让我有点小意外,本以为改了结构MTF多少会好看一些。

另,雪兄我感觉你各种空气切割机不少,以后有机会你开个贴说道说道几个空气切割机的区别,这些空切机焦外我之前以为是无脑强力虚化都差不多,后来发觉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我很有兴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038
主题: 41
帖子: 10428
注册: 2006年1月
瞬间的震撼 发表于 2022-1-23 10:34
雪兄, Contax N 系统的Planar 85/1.4 和 索尼 SAL ZA Planar 85/1.4 这两支镜头能否说几句?

是否可以认为是Contax Y/C Planar 85 1.4的后续改进探索?

Contax N的P85/1.4和索尼的ZA Planar 50/1.4?
Contax N的P85/1.4简单接触过一下,索尼的就真的只是摸了一下了。
Contax N的P85/1.4确实可以说是Y/C Planar 85/1.4自动对焦的延申,为了自动对焦,把整个镜头对焦结构变成内对焦结构,只移动部分镜片减少对焦马达的负担,素质可圈可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865
主题: 57
帖子: 9426
注册: 2005年2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21-11-2 18:17
牛眼85/1.4三角光圈光学上是和HFT85/1.4三角光圈一模一样的,所有吹牛眼85/1.4多牛多牛的都不要相信。在当年70年代,全新的牛眼85/1.4价格比HFT85/1.4价格只贵了20%左右,现在牛眼价格高更多的因为牛眼的稀缺性。
电影头的P85/T1.4就不一样了,对比同期蔡司的相机头和电影头,色彩的区别是可见的,电影头是色彩更暖,色彩更饱和。Arri口的P85/T1.4我接触的时间比较短,但是P85/T2.1这两年经常用,同期的相机镜头和电影镜头色彩还是不一样的。
蔡司相机的Planar系列,不算1.2的话,全开最优秀的就是P100/2,素质最靠谱,全开就很好用。当年市场上有P100/2全新的镜头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是比P135/2全新的镜头贵的。只要觉得100mm焦距和F2.0合适,P100/2还是一个不错的镜头,其实我自己一直都在纠结要不要再收一个P100/2,当年为了OM的100/2抛弃了P100/2,这几年一直都有点想又收回来,就是怕收回来也不会用。
...


雪兄, Contax N 系统的Planar 85/1.4 和 索尼 SAL ZA Planar 85/1.4 这两支镜头能否说几句?

是否可以认为是Contax Y/C Planar 85 1.4的后续改进探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038
主题: 41
帖子: 10428
注册: 2006年1月
短歌终 发表于 2021-11-2 14:36
我保留三角光圈P85的理由就是HFT镀膜、三角光圈、和蔡司P85-1.4一样的设计。总之这些因素汇集起来让这只镜头足够特别。但是我一直很疑惑为何这个头没有专题贴,并且网上真的很罕见它的样片,按理说咸鱼看流通不算少。。我实际用下来这个头感觉还是不错的,能用。HFT加持下收到F2拍糖水美女毫无问题。

其次还有个疑问就是牛眼85-1.4三角光圈不知道镀膜发色性能到底差异多少。包括那电影头。真的是网上太罕见了。完全值得开个专题的。

最后就是我没有康泰时的正宗人像头,觉得还是要入一只,毕竟T*镀膜蔡味人像还是比较有特色的。但是有了三角光圈85-1.4后,不想再买支一样的康泰时p85-1.4,研究了一番,目前目标锁定P100-2,老哥对P100-2这头可有评价?

牛眼85/1.4三角光圈光学上是和HFT85/1.4三角光圈一模一样的,所有吹牛眼85/1.4多牛多牛的都不要相信。在当年70年代,全新的牛眼85/1.4价格比HFT85/1.4价格只贵了20%左右,现在牛眼价格高更多的因为牛眼的稀缺性。
电影头的P85/T1.4就不一样了,对比同期蔡司的相机头和电影头,色彩的区别是可见的,电影头是色彩更暖,色彩更饱和。Arri口的P85/T1.4我接触的时间比较短,但是P85/T2.1这两年经常用,同期的相机镜头和电影镜头色彩还是不一样的。
蔡司相机的Planar系列,不算1.2的话,全开最优秀的就是P100/2,素质最靠谱,全开就很好用。当年市场上有P100/2全新的镜头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是比P135/2全新的镜头贵的。只要觉得100mm焦距和F2.0合适,P100/2还是一个不错的镜头,其实我自己一直都在纠结要不要再收一个P100/2,当年为了OM的100/2抛弃了P100/2,这几年一直都有点想又收回来,就是怕收回来也不会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11
主题: 18
帖子: 773
注册: 2013年7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21-11-1 18:46

当年的大光圈,对于蔡司来说也是算是一种妥协了,全开表现并不是特别优秀。蔡司是光学牛人,但是蔡司更是一个很在意成本(抠门)的光学牛人,所以P85表现并不完美。这样才会有后期YC的P85/1.4做的调整,下面是后期P85和早期P85MTF的不同,注意全开的表现和收光圈到5.6的表现区别。后期的P85,全开表现比早期的更好,而收光圈以后,早期的P85表现就更好。

早期的P85和后期的P85,各有优缺点,喜欢哪个就看自己选择了。我选择了保留了早期 ...


我保留三角光圈P85的理由就是HFT镀膜、三角光圈、和蔡司P85-1.4一样的设计。总之这些因素汇集起来让这只镜头足够特别。但是我一直很疑惑为何这个头没有专题贴,并且网上真的很罕见它的样片,按理说咸鱼看流通不算少。。我实际用下来这个头感觉还是不错的,能用。HFT加持下收到F2拍糖水美女毫无问题。

其次还有个疑问就是牛眼85-1.4三角光圈不知道镀膜发色性能到底差异多少。包括那电影头。真的是网上太罕见了。完全值得开个专题的。

最后就是我没有康泰时的正宗人像头,觉得还是要入一只,毕竟T*镀膜蔡味人像还是比较有特色的。但是有了三角光圈85-1.4后,不想再买支一样的康泰时p85-1.4,研究了一番,目前目标锁定P100-2,老哥对P100-2这头可有评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038
主题: 41
帖子: 10428
注册: 2006年1月
短歌终 发表于 2021-11-1 09:45
期待你的禄来P85-1.4三角光圈专题贴。无忌里好像还没有这个镜头的专题。据我了解这结构其实是为牛眼开发的。所以最早有牛眼试制版本,在咸鱼见过一支。然后还有电影头版本,也是三角光圈。和禄来合作后,就为禄来生产了这批85-1.4三角光圈,也是最常见的版本。到了康泰时时代继续生产85-1.4,结构没变,三角光圈改成了常规光圈。

这头全开紫边比较大,动不动紫气弥漫。我一般用F2起,F2光圈锐度已经不错了。

您还是别等了,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空折腾P85/1.4 HFT。我还是先简单说一下吧。
如果真要说源头,这个P85/1.4绝对不是最先是为了牛眼生产的,真正源头是Rollei还是蔡司自己为了大光圈电影头储备再给Rollei还是先给Rollei设计了再用在电影头上呢,这个真不好说。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和牛眼Contarex P85/1.4开始没啥关系,纯粹是做了给Rollei以后再给Contarex的,当年出Contarex P85/1.4的时候,Contarex机身已经停产了。
P85/1.4 HFT最早上市是在1973年,当年是蔡司光圈最大的85mm镜头。后补的专利号(US3948584),这个专利号可以说是当年蔡司所有中焦Planar的基础,基本85-135mm的Planar都是这里出来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当年的大光圈,对于蔡司来说也是算是一种妥协了,全开表现并不是特别优秀。蔡司是光学牛人,但是蔡司更是一个很在意成本(抠门)的光学牛人,所以P85表现并不完美。这样才会有后期YC的P85/1.4做的调整,下面是后期P85和早期P85MTF的不同,注意全开的表现和收光圈到5.6的表现区别。后期的P85,全开表现比早期的更好,而收光圈以后,早期的P85表现就更好。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早期的P85和后期的P85,各有优缺点,喜欢哪个就看自己选择了。我选择了保留了早期的P85,因为后期的P85全开都不如R80,更别说现在的Outs,Milvus这样的牛头了。
当年我HFT P85, YC P85都有,最后只留下HFT P85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三角光圈。这个三角光圈不是因为蔡司想节省成本而做的,YC85的光圈是8叶的,而HFT P85的三角光圈实际上是9叶光圈。牛眼Contarex P85/1.4同样用的是这个光圈设计,要知道牛眼系列是当年蔡司做工最好的了。到了后来第一批的蔡司专业大光圈电影头Super Speed系列上市,很多都是用这样的9叶三角光圈。当年我也是看到了蔡司Super Speed电影头才恍然大悟,才明白蔡司还不是一个完全的理工男,有那么一点点“艺术上”的最求的。
很多人只是觉得三角光圈的光斑特别,其实没有理解蔡司深一层的意图。大家都知道,光圈是用来控制通光量的,同时镜头周围边缘的像差也是最大最明显的,所以收光圈以后,我们的画质有提升。但是,完全没有像差的成像少了那么一点点味道,焦外也没有那么柔和。简单来说,同样面积的圆形光圈,边缘光线的干扰是最小的;而同样面积的三角形,边缘进来的光线是最多的。(除非光圈做成细长的长方形,那样才能有更多的边缘光线进来)这样的效果就是,除了光斑三角形以外,镜头的焦内成像更能锐利中带点柔和,焦外是散景也够柔(理解一下佳能的DS镀膜效果和三角光圈的关系),在保证通光量的前提下面,又能有点小“柔焦”的效果。不过后来蔡司也没有在电影头上面继续使用三角光圈了,毕竟焦外光斑三角形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至少圆形的不会让人讨厌。

P85 HFT的图,以后有机会我会拍一点,现在手上没有找到图就先不上图了。 本帖最后由 雪随风 于 2021-11-1 18:5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11
主题: 18
帖子: 773
注册: 2013年7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21-10-29 18:27
是的,全开无论是分辨率还是色散控制,P85/1.4都不如R80/1.4;2.0的时候接近但是感觉还是不如R,但是到了2.8基本就接近了,5.6开始,甚至感觉超过了R80/1.4。P85/1.4作为一个大光圈镜头,其实就是一种让步,有1.4光圈但是不够好,因为要做好太贵了,而蔡司其实是一个很在意成本的厂家。所以蔡司当年做了一个在“f2.4到f5.6都超级优秀的f1.4大光圈镜头”
可能是这个原因,才有了后面的P85/1.2,一个真正大光圈全开都牛X的85mm镜头。


期待你的禄来P85-1.4三角光圈专题贴。无忌里好像还没有这个镜头的专题。据我了解这结构其实是为牛眼开发的。所以最早有牛眼试制版本,在咸鱼见过一支。然后还有电影头版本,也是三角光圈。和禄来合作后,就为禄来生产了这批85-1.4三角光圈,也是最常见的版本。到了康泰时时代继续生产85-1.4,结构没变,三角光圈改成了常规光圈。

这头全开紫边比较大,动不动紫气弥漫。我一般用F2起,F2光圈锐度已经不错了。 本帖最后由 短歌终 于 2021-11-1 09:5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038
主题: 41
帖子: 10428
注册: 2006年1月
短歌终 发表于 2021-10-28 16:34
三角光圈HFT85-1.4我和我的徕卡R80-1.4后期ROM版做了对比,还拿尼康85-1.8G这只廉价人像头陪着测试了下。全开锐度这头和徕卡R80差不多,但是经过我非常仔细的深度对比,还是能看出来R80全开分辨率比三角光圈禄来85好一点点,当然也只是一点点,很不明显。收到2光圈两头锐度也都不错。总之比较下来感觉在同一水平线上。主要差异在于徕卡R80立体感更强,散景有空间递进感,其次徕卡色彩更漂亮点冷一点。而禄来色彩偏暖。焦外光斑也不一样,徕卡R80有点鱼鳞焦外的感觉。而三角光圈则带点笔触感的二线性。※※锐度两支镜头收到2其实比尼康85.1.8G全开锐利,但是边缘成像质量尼康85完爆这两头。

是的,全开无论是分辨率还是色散控制,P85/1.4都不如R80/1.4;2.0的时候接近但是感觉还是不如R,但是到了2.8基本就接近了,5.6开始,甚至感觉超过了R80/1.4。P85/1.4作为一个大光圈镜头,其实就是一种让步,有1.4光圈但是不够好,因为要做好太贵了,而蔡司其实是一个很在意成本的厂家。所以蔡司当年做了一个在“f2.4到f5.6都超级优秀的f1.4大光圈镜头”
可能是这个原因,才有了后面的P85/1.2,一个真正大光圈全开都牛X的85mm镜头。 本帖最后由 雪随风 于 2021-10-29 18:2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11
主题: 18
帖子: 773
注册: 2013年7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21-10-27 17:12
早期5开头的50/1.8是蔡司生产给Rollei的,早期的是51开头,到52, 后面Rollei自己生产前还有一批就是55开头。这个事情还是Pre-HFT时期,单层镀膜或者双层镀膜,金色和蓝紫色反光偏多。早期的HFT和T*基本是一样的,到了后期Rollei-HFT以后才有一点点区别,确实有时候会感觉Rollei-HFT暖一点点,不过很轻微,毕竟蔡司本来也是偏暖的镜头。
Rollei 50/1.8版本很多,也是个体差异比版本差异大。我从早期51开头德产到后期129开头德产,大概对比了二十几个德产新产的,最好的居然是一个新加坡产的(边角好细微一点点)。不过说到质量稳定性,就是早期德产的最靠谱都很优秀虽然不是最好的,而新产的就是参差不齐了,最好和最坏的都是新产,平均水平也不如德产。福伦达的水平基本就是新产的水平,没有感觉特别差,当时用的是一个全新带包装的福伦达 50/1.8来对比。
不同版本的P50/1.8之间,确实有很细微的区别,不过不是一一对比的话,其实挺难分辨的。德产的早期50/1.8我是会留下最少两个的,三角光圈的85/1.4更是会陪伴我到以后的镜头。三角85/1.4这个镜头要多用,而且要收一点点光圈用,在2.0-2.8之间用,哪个时候是它有画质又不失味道时候,适合拍大半身人像。那天有空,我专门拉HFT85/1.4出来单独分享一 ...


三角光圈HFT85-1.4我和我的徕卡R80-1.4后期ROM版做了对比,还拿尼康85-1.8G这只廉价人像头陪着测试了下。全开锐度这头和徕卡R80差不多,但是经过我非常仔细的深度对比,还是能看出来R80全开分辨率比三角光圈禄来85好一点点,当然也只是一点点,很不明显。收到2光圈两头锐度也都不错。总之比较下来感觉在同一水平线上。主要差异在于徕卡R80立体感更强,散景有空间递进感,其次徕卡色彩更漂亮点冷一点。而禄来色彩偏暖。焦外光斑也不一样,徕卡R80有点鱼鳞焦外的感觉。而三角光圈则带点笔触感的二线性。※※锐度两支镜头收到2其实比尼康85.1.8G全开锐利,但是边缘成像质量尼康85完爆这两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865
主题: 57
帖子: 9426
注册: 2005年2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21-10-27 17:12
三角85/1.4这个镜头要多用,而且要收一点点光圈用,在2.0-2.8之间用,哪个时候是它有画质又不失味道时候,适合拍大半身人像。那天有空,我专门拉HFT85/1.4出来单独分享一 ...


非常期待这个三角镜头专题,最好是和其他85/1.4镜头的综合对比测评 包括但不限于Contax YC和 Leica R  Nikon F 等  

我们不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038
主题: 41
帖子: 10428
注册: 2006年1月
短歌终 发表于 2021-10-27 09:24
雪随风兄你好。我也玩了一些禄来QBM头,累计有D35-2.8,50-1.8,85-1.4这三支。其中50 1.8是三进两出,先后买了福伦达colour版,禄来后期花体HFT版,德产CarlZeiss55编号单膜版。

目前我保留的是德产版50-1.8和后期胶皮版HFT三角光圈85-1.4(65编号)。我这支德产版501.8编号是55开头的,是什么情况?镀膜前玉呈现暗金色,后玉是蓝色,和牛眼的镀膜有点像,不知道什么情况?

因为我是尼康单反机身。HFT我在尼康上用下来,最大感受就是黄。如果说T*在尼康上色彩很漂亮,徕卡也是保持了一贯的徕卡味道的话。HFT反正我前后这五六只镜头用下来,觉得在尼康机身上直出都偏黄。可能HFT更适合佳能机身吧。@SUIXIZ资深说偏黄偏紫色,也许在尼康上加剧了这个情况导致不好看。当然,如果光线合适还是有好点的照片的,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我觉得不如康泰时徕卡好看。

然后说回禄来50-1.8,这个头我用了三个版本,全是99新品相极好的版本。锐度相对最差的是福伦达版本,全开高光处会有光渗,阴雨天紫边严重,感觉可能被拆过,还有就是觉得福伦达版是不是和正宗HFT发色有区别?很多时候总觉得发色有点服浮。然后是HFT花体胶皮禄来版,全开可用锐利很多,光渗也没了。感觉色彩比福伦达版更好看,是唯一让我感受到HFT ...

早期5开头的50/1.8是蔡司生产给Rollei的,早期的是51开头,到52, 后面Rollei自己生产前还有一批就是55开头。这个事情还是Pre-HFT时期,单层镀膜或者双层镀膜,金色和蓝紫色反光偏多。早期的HFT和T*基本是一样的,到了后期Rollei-HFT以后才有一点点区别,确实有时候会感觉Rollei-HFT暖一点点,不过很轻微,毕竟蔡司本来也是偏暖的镜头。
Rollei 50/1.8版本很多,也是个体差异比版本差异大。我从早期51开头德产到后期129开头德产,大概对比了二十几个德产新产的,最好的居然是一个新加坡产的(边角好细微一点点)。不过说到质量稳定性,就是早期德产的最靠谱都很优秀虽然不是最好的,而新产的就是参差不齐了,最好和最坏的都是新产,平均水平也不如德产。福伦达的水平基本就是新产的水平,没有感觉特别差,当时用的是一个全新带包装的福伦达 50/1.8来对比。
不同版本的P50/1.8之间,确实有很细微的区别,不过不是一一对比的话,其实挺难分辨的。德产的早期50/1.8我是会留下最少两个的,三角光圈的85/1.4更是会陪伴我到以后的镜头。三角85/1.4这个镜头要多用,而且要收一点点光圈用,在2.0-2.8之间用,哪个时候是它有画质又不失味道时候,适合拍大半身人像。那天有空,我专门拉HFT85/1.4出来单独分享一下之自己的感受(短时间内不会有)。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038
主题: 41
帖子: 10428
注册: 2006年1月
瞬间的震撼 发表于 2021-10-26 14:41
您说的有道理,网上我查了一下

Rolleiflex SL2000F (1981-1984)
Rolleiflex SL3003 (1984-1994)
Rolleiflex SL3001 (1986-1991)

最晚期的3003是 1994年停产,那估计配套镜头也应该在这个时间附近停产

1991-1994 这个区间的话,按我的推测,后期的Rollei 50/1.4HFT的色彩表现都应该是很“现代”的了。

和同时期的2.8GX 的镀膜水平应该接近,难怪我觉得50HFT色彩很活泼

作为标杆,2.8GX的色彩没得说,拍妹子效果一流

网上有个说法: “ HFT拍美女, T* 拍zang民”

这个镜头买来是专注于胶片的,对我而言色彩很重要。

早期的HFT和T*基本是一样,后来的Rollie-HFT和后来的T*就有些色彩上不同的倾向了,不过差异也是比较细微的,不认真对比的话,我感觉比较难在数码上面看到区别。反正HFT和T*,我是喜欢HFT多一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11
主题: 18
帖子: 773
注册: 2013年7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21-9-26 14:55
早期蔡司的号码是根据蔡司的编号习惯来的,因为哪个时候的镜头都是蔡司生产再给禄来,最早单膜的Planar50/1.8就是51开头。到了70年代中后期,蔡司卖了一些厂带工人给禄来,那时候大部分的禄来中低端135蔡头(除了D18, D28/2,D35/1.4, P85/1.4等)都是蔡司授权,禄来生产了,编号8开头(德产)和其他例如3、4、8开头(新产50/1.4是3和4开头,部分4开头德产)。到最后期禄来新加坡的厂开不下去了,135镜头又回归到德国禄来生产,这时候50/1.4就又回到4、5字头了。所以P50/1.4是德产全金属5开头HFT,到是德产塑料5开头HFT,到新产3开头(开始Rollei-HFT),新产4开头,德产45开头,最后回归到德产51开头。
50/1.4序列号大概是这个样子,我个人喜欢第一代全金属的多一点点,然后到最后一代51开头的德产Rollei-HFT。如果看到2开头的蔡司,赶紧买,一般2开头是蔡司的样版头,编号有点意思。 ...


雪随风兄你好。我也玩了一些禄来QBM头,累计有D35-2.8,50-1.8,85-1.4这三支。其中50 1.8是三进两出,先后买了福伦达colour版,禄来后期花体HFT版,德产CarlZeiss55编号单膜版。

目前我保留的是德产版50-1.8和后期胶皮版HFT三角光圈85-1.4(65编号)。我这支德产版501.8编号是55开头的,是什么情况?镀膜前玉呈现暗金色,后玉是蓝色,和牛眼的镀膜有点像,不知道什么情况?

因为我是尼康单反机身。HFT我在尼康上用下来,最大感受就是黄。如果说T*在尼康上色彩很漂亮,徕卡也是保持了一贯的徕卡味道的话。HFT反正我前后这五六只镜头用下来,觉得在尼康机身上直出都偏黄。可能HFT更适合佳能机身吧。@SUIXIZ资深说偏黄偏紫色,也许在尼康上加剧了这个情况导致不好看。当然,如果光线合适还是有好点的照片的,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我觉得不如康泰时徕卡好看。

然后说回禄来50-1.8,这个头我用了三个版本,全是99新品相极好的版本。锐度相对最差的是福伦达版本,全开高光处会有光渗,阴雨天紫边严重,感觉可能被拆过,还有就是觉得福伦达版是不是和正宗HFT发色有区别?很多时候总觉得发色有点服浮。然后是HFT花体胶皮禄来版,全开可用锐利很多,光渗也没了。感觉色彩比福伦达版更好看,是唯一让我感受到HFT色彩漂亮的版本,确实对得起它世界名膜的称号。但是综合素质最好的还是那只单膜德产版,全开※※锐度与胶皮禄来差不多,但是边角成像强悍,打爆胶皮禄来版。发色则变古典了,拍车暗部很润。不知道这三支头的不同表现,是不是能体现版本变化?

由于HFT85-1.4和胶皮禄来50-1.8发色差不多,所以胶皮禄来我就出了。最后留下了德产50-1.8与三角光圈85-1.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865
主题: 57
帖子: 9426
注册: 2005年2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21-10-26 14:27
那个31我感觉是拼装都有可能,反正我自己在HFT 50/1.8上面中过招,种了AF才发现没有焦点,后来又换了一个种镜头。
早期是70年代开始,后来82年换老板以后新加坡厂也关掉了就全部在德国生产,90年代都还有SL2000/3000的120款式的135相机,不过135镜头也没能坚持多久,120算是坚持的久一点。


您说的有道理,网上我查了一下

Rolleiflex SL2000F (1981-1984)
Rolleiflex SL3003 (1984-1994)
Rolleiflex SL3001 (1986-1991)

最晚期的3003是 1994年停产,那估计配套镜头也应该在这个时间附近停产

1991-1994 这个区间的话,按我的推测,后期的Rollei 50/1.4HFT的色彩表现都应该是很“现代”的了。

和同时期的2.8GX 的镀膜水平应该接近,难怪我觉得50HFT色彩很活泼

作为标杆,2.8GX的色彩没得说,拍妹子效果一流

网上有个说法: “ HFT拍美女, T* 拍※※

这个镜头买来是专注于胶片的,对我而言色彩很重要。

本帖最后由 瞬间的震撼 于 2021-10-26 14:5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Sonnar 85/2 vs Sonnar 85/2 vs P.C 85/2(泥坑Sonnar 85/2)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