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DP2M对比DP2Q,第一回合,有点失望! [主题管理员:标准十八度]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75825 回帖:191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6.285
主题: 129
帖子: 10617
注册: 2004年7月
dawnchime 发表于 2014-7-1 16:54
这张好像红心绿角的现象较M减轻了?

看上去感觉是好些,但是诡异的偏色很难接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9.239
主题: 58
帖子: 3373
注册: 2003年12月
发一张2m的大图支持一下十八,不过。。。这俩机器真没啥好比的吧。。。q的结构就决定了分辨率无法超越m,那些所谓的优势msk机早已实现,玩x3的谁没有msk啊?
希望m不是真x3的终结,下层感光不足能否通过微透镜来改善?或者,全幅???
也希望q卖好一些,把sd1m的价格拉下来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644
主题: 88
帖子: 7506
注册: 2006年11月
佣书自雄 发表于 2014-7-1 16:19
您误解我的意思了,我不是说您的测试过程是草率的。
我是认为仅凭几个简单的图片,就断然得出Q不如M的结论太草率,我还是更相信适马的科学家,新芯片设计的科技含量是远高于老芯片的。


有些东西是台面上的,不是通过后期升级固件或者升级SPP就能解决

至于新芯片的科技含量,我觉得未必比老芯片来的高

感觉是老芯片在进一步改进时,遇到了短期内无法客服的技术难题,从而选择了一种折衷方案

这种折衷方案,更多的是在原有技术之上,在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

X3原本相对MSK的特点,对于老玩家来讲,是色彩过度、宽容度、分辨率等方方面面综合下来的结果,但对于新玩家来讲,更多的也就是100%看上去更瓷实,DPm也因此吸引到了大量的新用户

而DP球这个方案,实际上把  “比MSK像素更高,比MSK图像更瓷实” 这个潜台词说的更加明显

而同时,也舍弃了不少由X3结构所带来的,无法明确量化的特点

对于新用户来讲,没有※※感受,非常容易接受目前这个结果

老用户的失落情绪,Sigma肯定知道,但是肯定也能力所限,无法顾及

其实,从市场角度来讲,这样的方案,很符合董事会的思路;换做我来决策,估计也会选择这个方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6.285
主题: 129
帖子: 10617
注册: 2004年7月
正常曝光下,DPM红色溢出,DPQ也没解决这个老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6.285
主题: 129
帖子: 10617
注册: 2004年7月
红色,DPM需要减曝光才不溢出,DPQ同样有这个问题,高科技科技去哪了?
DPM,正常曝光100%局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6.285
主题: 129
帖子: 10617
注册: 2004年7月
红色,DPM需要减曝光才不溢出,DPQ同样有这个问题,高科技科技去哪了?
DPQ,正式曝光100%局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9.947
主题: 30
帖子: 5226
注册: 2010年12月
佣书自雄 发表于 2014-7-1 16:19
您误解我的意思了,我不是说您的测试过程是草率的。
我是认为仅凭几个简单的图片,就断然得出Q不如M的结论太草率,我还是更相信适马的科学家,新芯片设计的科技含量是远高于老芯片的。

你是玩X3的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33
主题: 2
帖子: 131
注册: 2011年7月
标准十八度 发表于 2014-7-1 13:27
相同条件下,DPQ的色温还是没有DPM的正确,Q偏冷太明显,全开光圈4角没发现比M有多大提升:
1,DPQ全图


这张好像红心绿角的现象较M减轻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9.975
主题: 34
帖子: 6895
注册: 2004年1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佣书自雄 发表于 2014-7-1 16:19
您误解我的意思了,我不是说您的测试过程是草率的。
我是认为仅凭几个简单的图片,就断然得出Q不如M的结论太草率,我还是更相信适马的科学家,新芯片设计的科技含量是远高于老芯片的。

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没必要相信哪个厂家的科学家或者工程师,太盲目了。
成熟的消费者最终还是看产品,你的产品过硬就认可,不行就抛弃,市场就这么简单。
至于未来会怎么样,那等未来的产品出来了,未来的软件改好了未来再评价,现在就只能评价现在的产品,不能提前预支未来不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9.845
主题: 3
帖子: 14484
注册: 2006年3月
年内主力装备
SIGMA SD1 Merrill
keron 发表于 2014-7-1 16:00
嘎嘎,笔误,其实SD14按的快门数还更多一些

SD15昨天按了按,输出画质依然靓丽

只是去年换了4K显示器,460万像素的老X3,在4K分辨率下100%显示,只能占半个屏幕,这个实在让人有点xxxx...

不知道10年之后普及30寸视网膜屏(8K?),是不是只能当图标.....

记得2000年买的第一台DC,出图是1024*768的,现在APP STORE上传应用图标,都要求是1024*1024尺寸,世界变化太快...

这就是X3像素增加带来的各种问题我还能够容忍的原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957
主题: 13
帖子: 1182
注册: 2006年4月
ccj11110708 发表于 2014-7-1 16:41
不不不  
lz错了  
以前的算法都是没问题 沿用的  不会有问题的  
只会是新机子ssp的算法问题
如果算法能解决问题,CN等没能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558
主题: 45
帖子: 15070
注册: 2009年9月
年内主力装备
SIGMA DP1 Merrill
RICOH GR III
佣书自雄 发表于 2014-7-1 16:19
您误解我的意思了,我不是说您的测试过程是草率的。
我是认为仅凭几个简单的图片,就断然得出Q不如M的结论太草率,我还是更相信适马的科学家,新芯片设计的科技含量是远高于老芯片的。
相对于m的点对点,这个应该没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只是一种取巧而已。而取巧一般都是有代价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19
主题: 13
帖子: 211
注册: 2012年6月
标准十八度 发表于 2014-7-1 14:52
DP2M的文件同样是SPP6出的,如果是有问题也是同样平等的

不不不  
lz错了  
以前的算法都是没问题 沿用的  不会有问题的  
只会是新机子ssp的算法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6.285
主题: 129
帖子: 10617
注册: 2004年7月
eazo 发表于 2014-7-1 16:15
总有人说Q介于MSK和X3之间,我就是想了解Q和MSK有多靠近,按初期的片子来看,貌似连RX1都比它表现好,但是死马曾放出D800和它的PK小图,只有丁巴掌大小,藏藏掖掖的。仅是提议,其实我自己心里又大概结果了。

我一向死挺X3的都接受我看到的事实,我不知道不能接受的兄弟是否一直都用X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6.285
主题: 129
帖子: 10617
注册: 2004年7月
佣书自雄 发表于 2014-7-1 16:19
您误解我的意思了,我不是说您的测试过程是草率的。
我是认为仅凭几个简单的图片,就断然得出Q不如M的结论太草率,我还是更相信适马的科学家,新芯片设计的科技含量是远高于老芯片的。

更相信适马的科学家没有错,我更相信的是实际拍摄出来照片的结果,目前我看到的结果是这样,这个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新芯片设计的科技含量是远高于老芯片只是你的一厢情愿,我看到的是新芯片设计是老芯片的简化,不能说第一层像素高就是科技含量是远高,这个解析有点勉强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717
主题: 4
帖子: 2819
注册: 2006年9月
刚刚看了一个645Z的截图。据说Q的假想敌是这个?

角落局部:
全图:
本帖最后由 形而上 于 2014-7-1 16:2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075
主题: 32
帖子: 2792
注册: 2003年12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标准十八度 发表于 2014-7-1 15:24
我个人认为我每一步都不是随便草率做完成的,如果工厂认为自己的是半成品就应该推后销售对吧


您误解我的意思了,我不是说您的测试过程是草率的。
我是认为仅凭几个简单的图片,就断然得出Q不如M的结论太草率,我还是更相信适马的科学家,新芯片设计的科技含量是远高于老芯片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2.448
主题: 57
帖子: 11808
注册: 2006年10月
标准十八度 发表于 2014-7-1 16:08
这个,没必要了吧,我想马赛克对DP2M是什么样子早已经对比烂了,现在我是关心新X3和老X3的区别是什么样


总有人说Q介于MSK和X3之间,我就是想了解Q和MSK有多靠近,按初期的片子来看,貌似连RX1都比它表现好,但是死马曾放出D800和它的PK小图,只有丁巴掌大小,藏藏掖掖的。仅是提议,其实我自己心里又大概结果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075
主题: 32
帖子: 2792
注册: 2003年12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该人员 发表于 2014-7-1 16:05
有一点应该是很好说的,就是完全发挥作用的2900万,和完全发挥作用的4500万,到底哪个好?当然是后者。这个完全发挥作用的条件,就是晴天的阳光这么简单。


连这个都不能肯定,毕竟结构不一样,新x3的第一层像素更多,分辨率更高,还有就是说有更多的像素工作在最理想状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6.285
主题: 129
帖子: 10617
注册: 2004年7月
凤眼树 发表于 2014-7-1 16:00
18度的帖对X3粉来说的确很值得一看,,

兄弟过赞了。
喜欢看的自然喜欢,相信所有X3迷都心中有数了。
不肯承认优点缺点是个人自己的事情,希望不要受我的影响就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6.285
主题: 129
帖子: 10617
注册: 2004年7月
eazo 发表于 2014-7-1 16:04
18°老大,可以加一台MSK的PK吗?这就更加一目了然了。

这个,没必要了吧,我想马赛克对DP2M是什么样子早已经对比烂了,现在我是关心新X3和老X3的区别是什么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558
主题: 45
帖子: 15070
注册: 2009年9月
年内主力装备
SIGMA DP1 Merrill
RICOH GR III
佣书自雄 发表于 2014-7-1 15:58
完全发挥作用的2900万和打折扣的4500万到底哪个好,或者说在那些条件下那个会发挥更好,都不好说。
等着看后面的回合吧。
有一点应该是很好说的,就是完全发挥作用的2900万,和完全发挥作用的4500万,到底哪个好?当然是后者。这个完全发挥作用的条件,就是晴天的阳光这么简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2.448
主题: 57
帖子: 11808
注册: 2006年10月
18°老大,可以加一台MSK的PK吗?这就更加一目了然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6.285
主题: 129
帖子: 10617
注册: 2004年7月
佣书自雄 发表于 2014-7-1 15:51
你这个概念不对,虽说是同一种软件,但针对的芯片不同,软件算法截然是2回事,不能认为Q不好M也同样不好。
我觉得你应该跳开spp,直接用机内jpg对比也许更科学。

我不认同你的建议,机内jpg可以很乌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644
主题: 88
帖子: 7506
注册: 2006年11月
良晨玫景 发表于 2014-6-30 22:49
老k不是一直把玩15吗?


嘎嘎,笔误,其实SD14按的快门数还更多一些

SD15昨天按了按,输出画质依然靓丽

只是去年换了4K显示器,460万像素的老X3,在4K分辨率下100%显示,只能占半个屏幕,这个实在让人有点xxxx...

不知道10年之后普及30寸视网膜屏(8K?),是不是只能当图标.....

记得2000年买的第一台DC,出图是1024*768的,现在APP STORE上传应用图标,都要求是1024*1024尺寸,世界变化太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404
主题: 3
帖子: 934
注册: 2009年3月
18度的帖对X3粉来说的确很值得一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075
主题: 32
帖子: 2792
注册: 2003年12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该人员 发表于 2014-7-1 15:46
所以标题叫做第一回合,以后spp进步了,阿Q固件升级了,还可以做第二第三回合。第一回合,m质感胜出。总体来看,可以说阿Q胜出,但也远远谈不上完胜。而且从总体来看,肯定是MSK胜过阿Q。
喜欢阿Q的人对质感的下降给出了各种解释:镜头、SPP、后期不到位、半成品还有改进空间等等,但就是不愿意面对那个最大的可能——2900万对4500万的不同。


完全发挥作用的2900万和打折扣的4500万到底哪个好,或者说在那些条件下那个会发挥更好,都不好说。
等着看后面的回合吧。 本帖最后由 佣书自雄 于 2014-7-1 16:0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075
主题: 32
帖子: 2792
注册: 2003年12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标准十八度 发表于 2014-7-1 15:39
我的对比不是M和Q分别用不同的软件,条件是相同的,软件不好M也同样不好。希望工厂给出完美的软件吧,拭目以待。


你这个概念不对,虽说是同一种软件,但针对的芯片不同,软件算法截然是2回事,不能认为Q不好M也同样不好。
我觉得你应该跳开spp,直接用机内jpg对比也许更科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96
主题: 7
帖子: 466
注册: 2010年8月
色色无忌 发表于 2014-07-01 15:23
是很失望,耳机里面的暗部细节,Q比M差太远

意料之中额 别以为只是暗部 理论上只要是色彩高频变化的区域都会发生弱化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558
主题: 45
帖子: 15070
注册: 2009年9月
年内主力装备
SIGMA DP1 Merrill
RICOH GR III
佣书自雄 发表于 2014-7-1 15:13
感谢你做的评测,但现在就下这样的结论我认为太早也太草率了。
所以标题叫做第一回合,以后spp进步了,阿Q固件升级了,还可以做第二第三回合。第一回合,m质感胜出。总体来看,可以说阿Q胜出,但也远远谈不上完胜。而且从总体来看,肯定是MSK胜过阿Q。
喜欢阿Q的人对质感的下降给出了各种解释:镜头、SPP、后期不到位、半成品还有改进空间等等,但就是不愿意面对那个最大的可能——2900万对4500万的不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DP2M对比DP2Q,第一回合,有点失望!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