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厂软件解RAW颜色准的探究 [主题管理员:萧风萧风]
倒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6888 回帖:66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3.866
主题: 45
帖子: 3389
注册: 2013年1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1-7 14:26
你这段话确实错误挺多的。

光的频率并非是“光子的震动频率”。传统光学观点中光是电磁波(并且没有光子的概念),量子力学观点中光是物质波,都不能用机械波的观点去解释。

而且决定颜色的并不是光的“频率”,而是“光谱功率分布”,是不同频率的光按“不同比例”的混合。


其实没必要扯这些东西的,扯到这个层次就病态了,还要扯到量子问题,波粒二象性,这不是病态得没边了吗?!但问题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混淆、造谣撇撇嘴,辟谣跑断腿。砖家这次就豁出去了,从生物、物理、统计、IT、半导体等多方面(关键是数学和逻辑),白话这个色彩问题。就是为了证明“RAW没有颜色”。并且,在这个帖子里解决这个基石问题。

主要目的是三个:
1.是谁要带到这个步骤的。不清楚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这个帖子574贴,就一个很简单的 JPG包含确定色彩,JPG颜色解析问题问题,退休民科前前后后扯了一年多时间。今天这个"RAW没有颜色" ,退休民科又开始扯上了。为什么退休民科的认知和主流意见相反呢?

业界观点:RAW没有颜色,是数据文件;JPG/TIFF/PNG等图像有颜色。
民科观点:RAW和JPG一样。如果你说JPG有颜色,RAW也有颜色;如果JPG可以没有ICC,“缺乏”颜色,那么RAW一样,是因为缺乏ICC的问题。只要给RAW配上ICC,RAW就和JPG一样有颜色了。

2.“RAW没有颜色”的结果,是要推导出-〉“RAW没有色彩空间”。所以,相机拍摄的色彩空间设置,一般都应该固定设置为 sRGB。如果你要AdobeRBG或其他广色域,应该拍摄 RAW。
3.如果你要徕卡色、佳能色这些带风格的色彩。应该用 sRGB去承载,因为这个更容易色准。尤其是徕卡色,对饱和度要求很高。色域标识错误,导致饱和度差异会失去徕卡色。

最后再次强调! 记住砖家的话,坚持(注意是“坚持”)“RAW有颜色”这一错误观点的都是民科,而民科的数学逻辑认知有先天的自身局限问题,以至于他们自己无法认知自己,也无法接受正统主流的专业观点。
本帖最后由 stevenkoh 于 2021-11-7 15:0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11-7 14:32
这个我还真不懂,我们常说的光的频率,和光的的震动频率不一样?数值上不同,还是概念上不对?就像是光速、波速。

CIE色彩理论基于传统电磁波观点,在这个角度去谈就没有“光子”这个概念,波的传播是周期性交替变化的电磁场,而不是介质“震动”的传导。

而“光子”是量子力学的概念,这方面我所知不多,只有些浅显的了解。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波函数的宏观体现,光波的频率由光子能量决定,而不是震动的频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1-7 14:40
CIE色彩理论基于传统电磁波观点,在这个角度去谈就没有“光子”这个概念,波的传播是周期性交替变化的电磁场,而不是介质“震动”的传导。

而“光子”是量子力学的概念,这方面我所知不多,只有些浅显的了解。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波函数的宏观体现,光波的频率由光子能量决定,而不是震动的频率。


我明白了,说光子的震动频率有点不合适,应该说光子的频率比较好。

因为光的波长与光子频率是对应的,对单色光来说,光谱分布只有一个点;对于混合光来说,光谱分布有多个点,但是不管几个点,这些波长点都是光子频率决定的。所以,光谱分布是组成这个光的多个频率的光子数量决定的,也就是光子的频率、数量共同决定了光谱分布。

三刺激值(人眼的视见函数xyzbar)固定不变,所以,应该可以说颜色是由多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数量决定的。

单色光只有一种光子,光子数量决定了光的强度,光子频率决定了光的颜色。

如果简单说光子频率决定了光的颜色,对单色光是对的,对混合光,还应该强调每个频率的光子数量,你说对吧?我下次说的时候注意一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66
主题: 45
帖子: 3389
注册: 2013年1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11-7 14:21
你那个笔刷刷臭鞋子的视频,在计算机图形学里,叫做点光源渲染算法,与“空间混色”原理真的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这就是保健品销售被正宗西医戳穿后的活生生的样子。专业医生砸了保健品销售饭碗,色彩砖家砸了退休民科的装叉本钱。砖家会在这个贴,一点点的把民科混淆的地方指出来。白话科普色彩,板砖伺候民科。

民科就是无法就事论事的把其对所谓“空间混色”的链接放出来,也无法让不懂的小白理解,就是扯一个词汇装专业。你在砖家面前装什么专业?砖家一张图就能告诉小白“空间混色”。这完全是在人眼CIE XYZ范围的事情。砖家在 132贴讲的清清楚楚,和RAW关系不大,甚至无关!因为退休民科的措辞很不严谨。
记住砖家的话,坚持(注意是“坚持”)“RAW有颜色”这一错误观点的都是民科,而民科的数学逻辑认知有先天的自身局限问题,以至于他们自己无法认知自己,也无法接受正统主流的专业观点。

至于“自身局限”是什么问题,大家懂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stevenkoh 发表于 2021-11-7 15:11
这就是保健品销售被正宗西医戳穿后的活生生的样子。专业医生砸了保健品销售饭碗,色彩砖家砸了退休民科的装叉本钱。砖家会在这个贴,一点点的把民科混淆的地方指出来。白话科普色彩,板砖伺候民科。

民科就是无法就事论事的把其对所谓“空间混色”的链接放出来,也无法让不懂的小白理解,就是扯一个词汇装专业。你在砖家面前装什么专业?砖家一张图就能告诉小白“空间混色”。这完全是在人眼CIE XYZ范围的事情。砖家在 132贴讲的清清楚楚,和RAW关系不大,甚至无关!因为退休民科的措辞很不严谨。
记住砖家的话,坚持(注意是“坚持”)“RAW有颜色”这一错误观点的都是民科,而民科的数学逻辑认知有先天的自身局限问题,以至于他们自己无法认知自己,也无法接受正统主流的专业观点。

至于“自身局限”是什么问题,大家懂得 ...


你这张图是基于心理感受的视错觉现象,属于色度学教科书中“色貌理论”的范畴。

与“空间混色”原理也没有一毛钱关系啊!

“空间混色”原理,最最基本的混色原理,随便百度一下就明白了,还要链接? 本帖最后由 rivershaw 于 2021-11-7 15:2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05
主题: 0
帖子: 9728
注册: 2002年10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1-7 14:26
你这段话确实错误挺多的。

光的频率并非是“光子的震动频率”。传统光学观点中光是电磁波(并且没有光子的概念),量子力学观点中光是物质波,都不能用机械波的观点去解释。

而且决定颜色的并不是光的“频率”,而是“光谱功率分布”,是不同频率的光按“不同比例”的混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11-7 14:32
这个我还真不懂,我们常说的光的频率,和光的的震动频率不一样?数值上不同,还是概念上不对?就像是光速、波速。

这是我的专业了。树下老兄的解读基本正确。唯一要澄清的就是:量子力学中的“物质波”是德布罗意提出的,虽然他还因此得了诺奖,但这个概念之后被波尔,海森堡提出的波粒二象性取代,变成了“概率波”。“物质波”概念仅仅在科学史上还有意义。 本帖最后由 logical 于 2021-11-7 15:2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66
主题: 45
帖子: 3389
注册: 2013年1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11-7 15:17
你这张图是基于心理感受的视错觉现象,属于色度学教科书中“色貌理论”的范畴。

与“空间混色”原理也没有一毛钱关系啊!

“空间混色”原理,最最基本的混色原理,随便百度一下就明白了,还要链接


你自称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人家问你要出处,你就这态度?!还“总怀疑自己”?

你这批年龄,和“工兵大学生”差不多,里面水的很多。看你的数学逻辑功底,明显憋脚得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11-7 15:17
你这张图是基于心理感受的视错觉现象,属于色度学教科书中“色貌理论”的范畴。

与“空间混色”原理也没有一毛钱关系啊!

“空间混色”原理,最最基本的混色原理,随便百度一下就明白了,还要链接?

你说的“空间混色”是不是指这种效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1-7 16:41
你说的“空间混色”是不是指这种效果?


空间混色就是液晶显示器RGB靠近的点,利用视觉分辨率的限制,混合出颜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58
主题: 56
帖子: 6218
注册: 2005年1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11-07 14:10
看清楚,我说不准确是漏了颜色要做积分,我说“颜色是光子震动频率决定的”有什么不对呢?!

你以为颜色是波长决定的,对吧?!:gx...

你说“颜色是光子震动频率决定的”这话要么是你走到世界物理的最前沿,要么说明你的认知为小白级别。
证明一下吧
这话比回答一个cmos管能输出几个值深奥多了
发布自 iOS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logical 发表于 2021-11-7 15:28
这是我的专业了。树下老兄的解读基本正确。唯一要澄清的就是:量子力学中的“物质波”是德布罗意提出的,虽然他还因此得了诺奖,但这个概念之后被波尔,海森堡提出的波粒二象性取代,变成了“概率波”。“物质波”概念仅仅在科学史上还有意义。


请老兄帮我看看,我在339#说的有没有什么问题,当年学普通物理就没上心,过去的年头多了,大部分都还给老师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66
主题: 45
帖子: 3389
注册: 2013年1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10-29 07:30
RAW解码是怎么还原颜色的呢?

常识告诉我们,一张白纸,用红光照射,看起来是红色的;用绿光照射,看起来是绿色的。所以,RAW的颜色还原与拍摄时的光源密切相关。

景物颜色的计算,是对光源的光谱分布、反射率光谱分布、三刺激值,这三者乘积做积分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比如,一个色卡上的色块颜色XYZ①,就是这样计算出来的。

用照相机拍摄这个XYZ颜色的景物,记录成RAW的RGB,是对光源的光谱分布、反射率光谱分布、照相机光谱响应三者乘积做积分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知道了景物的颜色XYZ,知道了照相机RAW记录的RGB②,根据RGB与XYZ的对应关系,就能确定出RAW的色彩空间,把RAW的RGB还原到准确的XYZ颜色,就能把RAW的色彩空间转换到ProPhoto RGB、Adobe RGB、sRGB这样的标准色彩空间,得到准确的颜色还原。
...


砖家写白话科普,写到民科混淆的这段。砖家把民科的问题点出来,不管民科是故意混淆的(坏),还是民科不懂限于能力无意混淆的(蠢),砖家把关键问题点出来。砖家在 95楼 提到“测量”、“计算”和“指定”的关系,已知、可知、未知的关系”;砖家也在 141楼 提到了“规则律”、CIE权力、统计等概念,不熟悉的可以点击复习一下。下面会解释民科混淆的地方。

民科上面的贴,红色字体有 1 和 2 两个地方。1,最后得出 CIE XYZ 值,这是对的。请注意,1图  =XYZ 值图的等号左面图,叫“观察者三色刺激图”,大家记得那个“规则律”讲到的吗?这是 CIE的人眼部分,所以得出 CIE XYZ。大家再注意下图,这就混淆了。同样的位置,下图是照相机的 三色图。此时得出的 RGB,应该叫R'G'B'。因为,这不是从CIE 人眼得到的,而是CMOS的响应分布,这里面没有“人眼”的关系。

民科这里犯了关键性的错误,这就是逻辑认知的问题。其实这没什么,有过则改之。砖家自己以前一直套用 Cemara Color Matrix公式编码,理解不深入。其实Andrew Rodney 早就说 RAW是数据不是颜色了。后来砖家自己在RIP优化的时候,有一个bug一直无法理解。复习《色彩原理》,人家 Bruce Fraser(卒于2006)早就说过了,这才恍然大悟。砖家以前就是默背"RAW没有色彩空间" ,但没有真正理解。虽然以前能用,但真遇到问题,还得补上这个课程。而民科顽固坚持错误,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在回到民科 2 的那张图。其实是怎么处理的? 是用“测绘、测量的方式”,用人眼来补上这一环节。这不是靠“计算”的,而是“测绘”后指定。先用人眼确定颜色,然后知道了已知的XYZ值(色卡),把图2CMOS的R'G'B'响应分布“校正”到CIE规定的人眼曲线。求得XYZ值以后,再换算到“制定色彩空间”的RGB值。

所以,图2看似计算出来的,实则的基石是“测绘”和“指定”,然后再计算。“指定”什么意思?参考前面砖家 88楼 提到的,CIE XYZ色域图其实没有颜色只有XYZ数值,颜色需要人为“指定”,就是这个意思。只有测绘和指定以后,才有 XYZ。这就存在着RAW R'G'B'==〉CIE XYZ 映射的“不确定性”。这里面有两层意思的不确定:

1.RAW R'G'B'==〉CIE XYZ 映射的“不确定性”。此时的不确定性来源于“测量”。即便这个所谓“原色”的测量也有个人喜好。Eric Chan觉得相机配套矩阵不好,要自己测。就是这个意思。手机厂商锚定肤色优化,我觉得也有点儿这个意思。
2.CIE XYZ==〉压入一个指定的RGB色彩空间的不确定。这就是Bruce Fraser《色彩管理》说的“RAW色域没有边界”的意思。

这双重的不确定性,导致 RAW无法确定“颜色”。但是这第二步的误差不大。这就是 @dual 网友说的,为啥指定不同色彩空间,颜色相差不大的原因。第二步骤非常考验数学功底,民科无法理解“色域覆盖”和“色彩空间实现”的区别就是数学功底差,线性代数憋脚

先说这一层,砖家下次结合生物人眼特性,再解释得详细一些。先驳斥民科之谬误和混淆。下回分解。
本帖最后由 stevenkoh 于 2021-11-7 17:2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05
主题: 0
帖子: 9728
注册: 2002年10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11-7 17:03
请老兄帮我看看,我在339#说的有没有什么问题,当年学普通物理就没上心,过去的年头多了,大部分都还给老师了。

基本上差不多。不过对于连续光谱来说,还是说光强或者光子数量的频率分布比较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stevenkoh 发表于 2021-11-7 17:08
……
1.RAW R'G'B'==〉CIE XYZ 映射的“不确定性”。此时的不确定性来源于“测量”。即便这个所谓“原色”的测量也有个人喜好。Eric Chan觉得相机配套矩阵不好,要自己测。就是这个意思。手机厂商锚定肤色优化,我觉得也有点儿这个意思。
2.CIE XYZ==〉压入一个指定的RGB色彩空间的不确定。这就是Bruce Fraser《色彩管理》说的“RAW色域没有边界”的意思。
……


1、RAW R'G'B'==〉CIE XYZ 映射的“不确定性”,不就是因为照相机的光谱响应与人眼的不一致导致的、在某些颜色上,RGB与XYZ的对应关系与人眼视觉可能不一样,本质上也是一种“同色异谱”现象,这个被ISO17321-1规范当作色差对待。而且,在后期的3DLUT校色时,还能部分纠正。

2、CIE XYZ==〉压入一个指定的RGB色彩空间的不确定,有了RAW R'G'B'==〉CIE XYZ对应关系,RAW的色域、色彩空间就被确定了,所以“CIE XYZ==〉压入一个指定的RGB色彩空间”就是普通的色彩空间转换,超出目标色域的颜色会被压缩到色域边界上,所以这个“指定的RGB色彩空间”应该越大越好,因为在这个色彩空间,可能还要用3DLUT再次校准颜色。Adobe使用ProPhoto RGB做这个“指定的RGB色彩空间”,而且不能修改。到了这个ProPhoto RGB色彩空间,RAW R'G'B'==〉CIE XYZ,就变成了,RAW R'G'B'==〉CIE XYZ ==〉PCS XYZ,白点固定为D5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logical 发表于 2021-11-7 18:01
基本上差不多。不过对于连续光谱来说,还是说光强或者光子数量的频率分布比较好。


明白了,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05
主题: 0
帖子: 9728
注册: 2002年10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1-11-7 17:08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点了“引用”才发现,“专家”终于被迫停止制造永动机了 。。。

不过既然点了,还是回一下。

“专家”竟然拿测量的不确定性来说事,发明了一个CMOS的R'G‘B'的概念,还真以为色彩科学对色彩的测量结果已经进入了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的“深水区”了?

搞了半天,“专家”眼里,RAW的RGB数据没有存储从CMOS传递过来的颜色信息,而是存了个“寂寞”。人家R'G‘B'才是代表了颜色,而且这个神秘的R'G‘B'竟然可以不通过RAW的RGB, 直接“求得XYZ值以后,再换算到“制定(指定?)色彩空间”的RGB值。”

-- 看来要是不被禁言,他真的要靠“量子色彩科学”发明一个违反信息守恒原理,没有RAW RGB的颜色,只有RAW的R'G‘B'的颜色的“色彩永动机”了 。。。

本帖最后由 logical 于 2021-11-7 18:2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logical 发表于 2021-11-7 18:13
点了“引用”才发现,“专家”终于被迫停止制造永动机了 。。。

不过既然点了,还是回一下。

“专家”竟然拿测量的不确定性来说事,发明了一个RAW的R'G‘B'的概念,还真以为色彩科学对色彩的测量结果已经进入了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的“深水区”了?


其实没必要禁言,他的“理论”都是可以用事实驳倒的,但他在小圈子里的威信可能会受点影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1-11-7 17:08
砖家写白话科普,写到民科混淆的这段。砖家把民科的问题点出来,不管民科是故意混淆的(坏),还是民科不懂限于能力无意混淆的(蠢),砖家把关键问题点出来。砖家在 95楼 提到“测量”、“计算”和“指定”的关系,已知、可知、未知的关系”;砖家也在 141楼 提到了“规则律”、CIE权力、统计等概念,不熟悉的可以点击复习一下。下面会解释民科混淆的地方。

民科上面的贴,红色字体有 1 和 2 两个地方。1,最后得出 CIE XYZ 值,这是对的。请注意,1图  =XYZ 值图的等号左面图,叫“观察者三色刺激图”,大家记得那个“规则律”讲到的吗?这是 CIE的人眼部分,所以得出 CIE XYZ。大家再注意下图,这就混淆了。同样的位置,下图是照相机的 三色图。此时得出的 RGB,应该叫R'G'B'。因为,这不是从CIE 人眼得到的,而是CMOS的响应分布,这里面没有“人眼”的关系。

民科这里犯了关键性的错误,这就是逻辑认知的问题。其实这没什么,有过则改之。砖家自己以前一直套用 Cemara Color Matrix公式编码,理解不深入。其实Andrew Rodney 早就说 RAW是数据不是颜色了。后来砖家自己在RIP优化的时候,有一个bug一直无法理解。复习《色彩原理》,人家 Bruce Fraser(卒于2006)早就说过了,这才恍然大悟。砖家以前就是默背"RAW没有色彩空间" ,但没有真正理解。虽然以前能用,但真遇到问题,还得补上这个课程。而民科顽固坚持错误,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在回到民科 2 的那张图。其实是怎么处理的? 是用“测绘、测量的方式”,用人眼来补上这一环节。这不是靠“计算”的,而是“测绘”后指定。先用人眼确定颜色,然后知道了已知的XYZ值(色卡),把图2CMOS的R'G'B'响应分布“校正”到CIE规定的人眼曲线。求得XYZ值以后,再换算到“制定色彩空间”的RGB值。

所以,图2看似计算出来的,实则的基石是“测绘”和“指定”,然后再计算。“指定”什么意思?参考前面砖家 88楼 提到的,CIE XYZ色域图其实没有颜色只有XYZ数值,颜色需要人为“指定”,就是这个意思。只有测绘和指定以后,才有 XYZ。这就存在着RAW R'G'B'==〉CIE XYZ 映射的“不确定性”。这里面有两层意思的不确定:

1.RAW R'G'B'==〉CIE XYZ 映射的“不确定性”。此时的不确定性来源于“测量”。即便这个所谓“原色”的测量也有个人喜好。Eric Chan觉得相机配套矩阵不好,要自己测。就是这个意思。手机厂商锚定肤色优化,我觉得也有点儿这个意思。
2.CIE XYZ==〉压入一个指定的RGB色彩空间的不确定。这就是Bruce Fraser《色彩管理》说的“RAW色域没有边界”的意思。

这双重的不确定性,导致 RAW无法确定“颜色”。但是这第二步的误差不大。这就是 @dual 网友说的,为啥指定不同色彩空间,颜色相差不大的原因。第二步骤非常考验数学功底,民科无法理解“色域覆盖”和“色彩空间实现”的区别就是数学功底差,线性代数憋脚。

先说这一层,砖家下次结合生物人眼特性,再解释得详细一些。先驳斥民科之谬误和混淆。下回分解。

您这里把一些概念给模糊了:

图一最右面的图不是“人眼”,而是“CIE1931标准色度观察者”,把光谱数据输入这个标准观察者的三刺激值函数后得到的三刺激值就是对应的CIE XYZ坐标。人的视觉色彩感知分客观(光对三种视锥细胞的刺激)和主观(人的色适应能力)两个因素,而标准观察者是抽象的纯客观的色度观察者,分清“人眼”与“标准观察者”是很重要的。

CIE1931观察者是基于CIE1931-RGB观察者用数学方式变换而来的,而CIE1931-RGB观察者是通过研究人眼对指定三原色混色效果的感知总结出来的,所以CIE XYZ并不需要“人为指定”,它本身就和CIE RGB编码存在着一个线性映射关系,而CIE RGB编码本身是色彩编码——它是CIE RGB体系中的三原色混色数据。CIE RGB色彩编码虽然是人眼色彩视觉总结出来的,但研究成果已经有了,那我们就可以直接去使用,不需要再考滤“人眼”、“指定”之类的内容。

相机不需要“到人眼”的“测绘——指定”过程,它需要的是从相机的三刺激值到CIE1931标准观察者的三刺激值映射关系,因此它只需要到“标准观察者”的“测量——指定”过程,而这个过程被称为“相机校正”——如同显示器校正是一个道理。之所以强调是到“标准观察者”而不是“到人眼”是因为这两者有着材质区别,后者基于人的主观感知、依赖于人的视觉,而前者则是基于客观测量、依赖于色度测量仪器。

相机校正就是通过标准光源下拍摄已经预测量过的标准色卡,然后依据光源参数、RAW RGB数值以及色卡的Lab值,建立一条RAW RGB到CIE XYZ的对应条目;通过大量样本建立足够多的映射条目后再进行分析处理,创建出RAW RGB到CIE XYZ的完整映射数据,也就诞生了RAW的色彩转换矩阵(表)。而这个数据转换矩阵与传感器的匹配程度,也就基本上决定了相机色彩还原度这一属性。

相机的色彩还原能力还受另一条件影响,就是同色异谱现象。相机进行色彩还原,首先就是要完成RAW RGB到CIE XYZ的转换;但现实中相机与标准色度观察者之间的同色异谱很难保持一致,如果某两种光在相机中是同色而在CIE标准观察者“眼”中是异色,那么在转换时必然要放弃其中一种的准确色彩转换,这是相机校准也无法解决的,对相机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优化传感器滤色片。华为P30pro的偏色问题主要就是滤色片优化不够好——事实上RYYB本就是在滤色片优化过程中被淘汰的设计。

此外,“dual 网友说的,为啥指定不同色彩空间,颜色相差不大的原因”,我已经指出除了色域交集外的颜色以外,其它颜色也有差别的原因是不同色彩空间能够精准表达的具体色彩也不相同,并且使用更高精度可以减少这种色域交集内的色彩出现差别的程度,被您一句“普通用户听不懂”就带过去了,然后在这里又用来作为“RAW无法确定颜色”的佐证,那么我想问一问,我说的“用有限元素向量空间来表达无限元素色彩空间必然有大量颜色被修约,并且不同色彩空间可以被绝对精确表达的颜色并不相同”这个观点您作为非普通用户到底能不能听懂? 本帖最后由 树下的石头 于 2021-11-7 18:3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05
主题: 0
帖子: 9728
注册: 2002年10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1-7 18:23
您这里把一些概念给模糊了:
。。。

正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05
主题: 0
帖子: 9728
注册: 2002年10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11-7 18:19
其实没必要禁言,他的“理论”都是可以用事实驳倒的,但他在小圈子里的威信可能会受点影响。

没错,科学是不怕质疑的。有什么观点,直接摆出来就能说清楚的。这位“专家”的口水太多,一到亮出自己的观点的时候,立马露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11-7 18:07
1、RAW R'G'B'==〉CIE XYZ 映射的“不确定性”,不就是因为照相机的光谱响应与人眼的不一致导致的、在某些颜色上,RGB与XYZ的对应关系与人眼视觉可能不一样,本质上也是一种“同色异谱”现象,这个被ISO17321-1规范当作色差对待。而且,在后期的3DLUT校色时,还能部分纠正。

2、CIE XYZ==〉压入一个指定的RGB色彩空间的不确定,有了RAW R'G'B'==〉CIE XYZ对应关系,RAW的色域、色彩空间就被确定了,所以“CIE XYZ==〉压入一个指定的RGB色彩空间”就是普通的色彩空间转换,超出目标色域的颜色会被压缩到色域边界上,所以这个“指定的RGB色彩空间”应该越大越好,因为在这个色彩空间,可能还要用3DLUT再次校准颜色。Adobe使用ProPhoto RGB做这个“指定的RGB色彩空间”,而且不能修改。到了这个ProPhoto RGB色彩空间,RAW R'G'B'==〉CIE XYZ,就变成了,RAW R'G'B'==〉CIE XYZ ==〉PCS XYZ,白点固定为D50。

...

同色异谱不一致性是软件手段解决不了的,因为相机记录的就是“色”而不是“谱”。

比如光谱A、B、C,在标准观察者眼中AB是颜色甲、C是颜色乙,在相机中A是颜色丙、BC是颜色丁,那么从RAW RGB到CIE XYZ转换时,那么B和C这两种光谱必然要放弃一种,要么丙丁都转换到甲放弃C,要么丙到甲、丁到乙放弃B。

分光色度仪可以通过增加滤片(相当于建立一个高维色度系统来减少自己的同色异谱现象)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相机受分辨率、最短感光时间、信噪比、成本四个方面制约,唯一的改进办法就是改进滤色片光谱特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05
主题: 0
帖子: 9728
注册: 2002年10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11-7 18:07
1、RAW R'G'B'==〉CIE XYZ 映射的“不确定性”,不就是因为照相机的光谱响应与人眼的不一致导致的、在某些颜色上,RGB与XYZ的对应关系与人眼视觉可能不一样,本质上也是一种“同色异谱”现象,这个被ISO17321-1规范当作色差对待。而且,在后期的3DLUT校色时,还能部分纠正。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1-7 18:48
同色异谱不一致性是软件手段解决不了的,因为相机记录的就是“色”而不是“谱”。

比如光谱A、B、C,在标准观察者眼中AB是颜色甲、C是颜色乙,在相机中A是颜色丙、BC是颜色丁,那么从RAW RGB到CIE XYZ转换时,那么B和C这两种光谱必然要放弃一种,要么丙丁都转换到甲放弃C,要么丙到甲、丁到乙放弃B。

分光色度仪可以通过增加滤片(相当于建立一个高维色度系统来减少自己的同色异谱现象)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相机受分辨率、最短感光时间、信噪比、成本四个方面制约,唯一的改进办法就是改进滤色片光谱特征。

尽管不可避免,这里专门讨论同色异谱并不合适。

“专家”的原意,就是测量得到的结果和人眼看到的,特别是根据各大厂家直出的调色倾向不太一致,然后他因果颠倒,说这是测量不确定性。-- 就是他的逻辑混乱,概念错误后的“发明”,为了证明测量结果不可靠,无法传递颜色信息,而要靠他的“主观”想象出来的颜色。 本帖最后由 logical 于 2021-11-7 19:1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1-7 18:48
同色异谱不一致性是软件手段解决不了的,因为相机记录的就是“色”而不是“谱”。

比如光谱A、B、C,在标准观察者眼中AB是颜色甲、C是颜色乙,在相机中A是颜色丙、BC是颜色丁,那么从RAW RGB到CIE XYZ转换时,那么B和C这两种光谱必然要放弃一种,要么丙丁都转换到甲放弃C,要么丙到甲、丁到乙放弃B。

分光色度仪可以通过增加滤片(相当于建立一个高维色度系统来减少自己的同色异谱现象)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相机受分辨率、最短感光时间、信噪比、成本四个方面制约,唯一的改进办法就是改进滤色片光谱特征。


我下面说的没有把握是正确的,只是一点感受,仅供参考。我想建立一个模型验算一下,但是一直没有理顺思路。

理论上同色异谱可能导致相同的RGB对应不相同的XYZ,也可能是不同的RGB对应相同的XYZ,这样两种情况下,都会造成3DLUT无法收敛。我试过,使用色卡颜色时,3DLUT很容易收敛,而我自己制造均匀色度空间的颜色就会造成3DLUT无法收敛,这说明麦克白色卡选出的颜色可能有些特别之处。

实际上,真实世界的颜色,相同的RGB对应不相同的XYZ和不同的RGB对应相同的XYZ可能不会很多,大部分是相近的RGB对应差别大的XYZ,差别大的RGB对应差别小的XYZ,这在3DLUT平滑处理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同色异谱现象。

当3DLUT强行把色卡的色块颜色还原到标准观察者的XYZ颜色上时,即使其他的RGB颜色受到同色异谱影响出现异常,但它对应的XYZ都是用色卡的色块正确颜色内插产生的,我觉得能弱化同色异谱的影响。或者简单说,3DLUT不管光谱,对颜色强行内插,反而消除了同色异谱的影响。

上面只是感觉,说错了请批评指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logical 发表于 2021-11-07 19:10
尽管不可避免,这里专门讨论同色异谱并不合适。

“专家”的原意,就是测量得到的结果和人眼看到的,特别是根据各大厂家直出的调色倾向不太...

stevenkoh并没有提“同色异谱”这个问题,他所说的“色彩不确定性”来自“CIE 人眼”=人眼=具体人的色彩感受这个等式。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1-7 19:32
stevenkoh并没有提“同色异谱”这个问题,他所说的“色彩不确定性”来自“CIE 人眼”=人眼=具体人的色彩感受这个等式。


他总是故意混淆色彩还原和色彩渲染。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11-07 19:25
我下面说的没有把握是正确的,只是一点感受,仅供参考。我想建立一个模型验算一下,但是一直没有理顺思路。

理论上同色异谱可能导致相...

我对此了解更少,只能从原理上泛泛而谈。我曾遇到过使用色度仪制作显示器配置文件时色块多了效果反而更差甚至创建Lut失败的情况,不知道是不是遇到了色度仪的同色异谱问题。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58
主题: 56
帖子: 6218
注册: 2005年1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11-07 18:19
其实没必要禁言,他的“理论”都是可以用事实驳倒的,但他在小圈子里的威信可能会受点影响。

吹牛吧你
说说一个cmos管能输出几个值吧?
发布自 iOS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58
主题: 56
帖子: 6218
注册: 2005年12月
logical 发表于 2021-11-07 18:38
没错,科学是不怕质疑的。有什么观点,直接摆出来就能说清楚的。这位“专家”的口水太多,一到亮出自己的观点的时候,立马露馅。

你敢质疑一下一个cmos管能输出几个值么?

发布自 iOS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05
主题: 0
帖子: 9728
注册: 2002年10月
piggy9999 发表于 2021-11-7 21:57
你敢质疑一下一个cmos管能输出几个值么?

你都没亮出你的观点,我质疑空气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原厂软件解RAW颜色准的探究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