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厂软件解RAW颜色准的探究 [主题管理员:萧风萧风]
倒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497
主题: 230
帖子: 4559
注册: 2006年2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EOS R7
L2D-20c
原厂软件解RAW颜色准,大家都基本是共识了,一般想来,自己的芯片特性,自己肯定最清楚,怎么解RAW,当然也是自己最清楚。但还有个原因可能大家没有注意,就是色空间的问题。一般我们设SRGB以为都是一样的,其实那就错了。无论佳能、尼康(其他的没有用过,不做说法)的SRGB和通用的SRGB1962是有分别的。不信自己可以看看属性。这也是造成色彩不同的原因之一。原来原厂软件解RAW的色彩准还有这么一手。
相关标签: 佳能 尼康 通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16873 回帖:66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5.855
主题: 16
帖子: 4549
注册: 2011年8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sRGB 1962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497
主题: 230
帖子: 4559
注册: 2006年2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EOS R7
L2D-20c
dual 发表于 2015-7-9 20:49
sRGB 1962  ...............
放了黄腔,不好意思。准确是sRGB IEC61966-2.1。
今天午睡前发贴,凭印象,没有查一下,年纪大记忆力下降。 本帖最后由 萧风萧风 于 2015-7-9 21:0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56
主题: 9
帖子: 2281
注册: 2011年12月
楼主对比过原厂软件与capture one哪个更准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505
主题: 7
帖子: 2357
注册: 2007年1月
Leica味 发表于 2015-7-10 12:13
楼主对比过原厂软件与capture one哪个更准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497
主题: 230
帖子: 4559
注册: 2006年2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EOS R7
L2D-20c
Leica味 发表于 2015-7-10 12:13
楼主对比过原厂软件与capture one哪个更准么

旧的版本C1和DPP3对比过,DPP准。C1比较暖。
最新的没有对比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83
主题: 2
帖子: 272
注册: 2012年2月
萧风萧风 发表于 2015-7-10 14:18
旧的版本C1和DPP3对比过,DPP准。C1比较暖。
最新的没有对比过。


我一直觉得CP1是加过料的,就是很多爱好者所说的德味,后来老老实实的用LR和P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56
主题: 9
帖子: 2281
注册: 2011年12月
今天想了一下了楼主的说法,觉得是不正确的,那种什么色彩空间icc决定的是数据的编码方式,而不是色彩种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47
主题: 45
帖子: 3376
注册: 2013年1月
Leica味 发表于 2015-7-10 12:13
楼主对比过原厂软件与capture one哪个更准么


所谓“原厂软件解RAW颜色准,大家都基本是共识了”,这可能深入人心,但是一个绝对错误的观念。因为这没有“准确”可言,只是偏好而已。因为这涉及对最底层的“色彩”的抽象概念理解,很多人是错误的。不理解这个,鸡同鸭讲,水火不容。

举个例子,RAW本质上是CMOS的数据保存,理论上各家都能解RAW。尼康购买Sony CMOS,华为购买 CMOS,难道同款CMOS,尼康的色彩就比索尼“准确”?华为的手机就比索尼手机“准确”?答案肯定是错误的,用前Adobe的前首席科学家,ACR、LightRoom、DNG的开发负责人Eric  Chan的话来说:这种输出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那么也不能得出“色准”的结论,因为RAW没有色彩,还轮不到色彩,所以没有RAW“色准”之说。

仔细读读这个:关于RAW转换软件的思考
http://people_csail_mit_edu/ericchan/dp/raw-thoughts/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202
主题: 149
帖子: 6626
注册: 2008年9月
举个例子,Sigma的原厂软件SPP解X3F某些色彩是顽固性不准的,必须辅以其他软件做二次后期才能准。
但原厂解码软件能最大限度的保留灰阶细节或突出原厂工程师偏好的若干色块表现力倒是大概率的事件。
最明显的就是佳能DPP的自动方案,最接近原厂相机ISP解码方案。
C1解码色彩偏精细、明度对比强烈,类似“德味”的画风,
LR解码色彩中庸,对明暗层次掌握不好,细节多、画面平,尤其噪点暴露无遗。
其他非主流的,DxO偏向CG类风格,Rawtherapee则属于全手工控制的。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4
主题: 48
帖子: 7254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萧风萧风 发表于 2015-7-9 17:05
原厂软件解RAW颜色准,大家都基本是共识了,一般想来,自己的芯片特性,自己肯定最清楚,怎么解RAW,当然也是自己最清楚。但还有个原因可能大家没有注意,就是色空间的问题。一般我们设SRGB以为都是一样的,其实那就错了。无论佳能、尼康(其他的没有用过,不做说法)的SRGB和通用的SRGB1962是有分别的。不信自己可以看看属性。这也是造成色彩不同的原因之一。原来原厂软件解RAW的色彩准还有这么一手。


sRGB是最简单的icc,只包含3条y=x^γ反Gamma曲线和一个RGB2XYZ的转换矩阵,检查这三条曲线和转换矩阵可以确认,'sRGB IEC61966-2.1'(sRGB Color Space Profile.icm)与佳能的'sRGB v1.31 (Canon)'(sRGB v1.31 (Canon).icm)完全一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8.48
主题: 19
帖子: 14381
注册: 2008年4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1-1-29 12:28
所谓“原厂软件解RAW颜色准,大家都基本是共识了”,这可能深入人心,但是一个绝对错误的观念。因为这没有“准确”可言,只是偏好而已。因为这涉及对最底层的“色彩”的抽象概念理解,很多人是错误的。不理解这个,鸡同鸭讲,水火不容。

举个例子,RAW本质上是CMOS的数据保存,理论上各家都能解RAW。尼康购买Sony CMOS,华为购买 CMOS,难道同款CMOS,尼康的色彩就比索尼“准确”?华为的手机就比索尼手机“准确”?答案肯定是错误的,用前Adobe的前首席科学家,ACR、LightRoom、DNG的开发负责人Eric  Chan的话来说:这种输出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那么也不能得出“色准”的结论,因为RAW没有色彩,还轮不到色彩,所以没有RAW“色准”之说。

仔细读读这个:关于RAW转换软件的思考
http://people·csail·mit·edu/ericchan/dp/raw-thoughts/ ...


华为不是ryyb么,这个怎么都不会和rggb色彩一样的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4
主题: 48
帖子: 7254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RAW解码是怎么还原颜色的呢?

常识告诉我们,一张白纸,用红光照射,看起来是红色的;用绿光照射,看起来是绿色的。所以,RAW的颜色还原与拍摄时的光源密切相关。

景物颜色的计算,是对光源的光谱分布、反射率光谱分布、三刺激值,这三者乘积做积分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比如,一个色卡上的色块颜色XYZ,就是这样计算出来的。

用照相机拍摄这个XYZ颜色的景物,记录成RAW的RGB,是对光源的光谱分布、反射率光谱分布、照相机光谱响应三者乘积做积分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知道了景物的颜色XYZ,知道了照相机RAW记录的RGB,根据RGB与XYZ的对应关系,就能确定出RAW的色彩空间,把RAW的RGB还原到准确的XYZ颜色,就能把RAW的色彩空间转换到ProPhoto RGB、Adobe RGB、sRGB这样的标准色彩空间,得到准确的颜色还原。

显然,要想准确还原景物的颜色,必须知道照相机的光谱响应和光源的光谱分布。

照相机厂商是知道自己CMOS的光谱响应的,第三方解码软件不知道照相机的光谱响应也不要紧,可以用标准色卡测量照相机的光谱响应。(https://openaccess_thecvf_com/content_iccv_workshops_2013/W25/papers/Prasad_Quick_Approximation_of_2013_ICCV_paper.pdf

所以,颜色能否准确还原的关键在于光源的光谱分布。拍摄时的光源千差万别,想要得到每种光源下的光谱分布是不可能的事情。

目前,RAW解码软件一般采用两种方法还原颜色。一种是不管拍摄时的光源变化,统统把颜色校准到某个光源(比如D65)下的色卡颜色。许多讲解色卡校准的教程,都是指导你把拍摄的色卡颜色,校准到某个标准数值(彷佛色卡颜色是固定的,可以不受光源的影响)。这种方法,从基本原理上说是不对的,但是使用效果不错,大家也都满意。这种方法效果不错的原因,实际上与色适应变换(chromatic adaptation)有关,这个道理不细说了。

还有一种还原颜色的方法是Adobe采用的双色温颜色内插算法,Lightroom、ACR都是这种色彩还原算法。首先用标准光源D65(6504K),拍摄色卡,D65光源的光谱分布是已知的,色卡的反射率光谱分布也是已知的,照相机的光谱响应可以提前测量好,所以在D65光源下,颜色还原是准确的,没有问题。再用标准光源A(2856K)拍摄色卡,标准光源A的光谱分布也是已知的,所以颜色还原也没有问题。当拍摄使用的光源光谱分布未知时,利用已知的D65、SA光源下的颜色,用拍摄光源的色度坐标做内插,得到拍摄光源下的颜色。

这种办法,实际上是认为,拍摄光源的光谱分布介于D65、SA的光谱分布之间,这基本上符合大部分实际光源的情况。

显然,这两种颜色还原的方法,得到的颜色结果肯定只是大体相同,必定在细微之处存在差别。

不管是采用哪种还原方法,目的都是为了准确的还原景物颜色。

在准确的还原景物颜色的基础上,各照相机厂商、RAW解码的软件商,还可以根据自己对颜色的理解,进行适当的渲染,比如佳能风格、莱卡风格等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解RAW确实没有“色准”,“色准”是指输出设备输出的指定CIE LAB颜色的测量值与指定值的色差情况,不适用于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只有“色彩还原度”,对相机来说,就是用标准光源照明,拍标准色卡,用匹配的白平衡参数进行处理,计算得到的色彩的CIE LAB编码后与色卡参数的差异。

谈相机的“色彩还原度”必须在标准光源下谈,光源特征的变化对色彩还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会严重影响同色异谱的表现,而相机同色异谱与标准观察体同色异谱的差异越大,就越难准确还原色彩。
本帖最后由 树下的石头 于 2021-10-29 08:0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4
主题: 48
帖子: 7254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0-29 08:03
解RAW确实没有“色准”,“色准”是指输出设备输出的指定CIE LAB颜色的测量值与指定值的色差情况,不适用于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只有“色彩还原度”,对相机来说,就是用标准光源照明,拍标准色卡,用匹配的白平衡参数进行处理,计算得到的色彩的CIE LAB编码后与色卡参数的差异。

谈相机的“色彩还原度”必须在标准光源下谈,光源特征的变化对色彩还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会严重影响同色异谱的表现,而相机同色异谱与标准观察体同色异谱的差异越大,就越难准确还原色彩。


对人眼观察颜色来说,同色异谱主要是光源的光谱不同造成的。但对照相机来说,即使光源光谱相同,仍然会有同色异谱现象,这是由于照相机的光谱响应与观察者三刺激值不吻合导致的。

“色彩还原度”虽然是在标准光源下定义的,但是照相机色彩还原的色差可以在任何光源下计算。RAW的色准,就是景物的PCS XYZ与照片PCS XYZ的色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10-29 09:18
对人眼观察颜色来说,同色异谱主要是光源的光谱不同造成的。但对照相机来说,即使光源光谱相同,仍然会有同色异谱现象,这是由于照相机的光谱响应与观察者三刺激值不吻合导致的。

“色彩还原度”虽然是在标准光源下定义的,但是照相机色彩还原的色差可以在任何光源下计算。RAW的色准,就是景物的PCS XYZ与照片PCS XYZ的色差。

我前面说错了,同色异谱是相机的固有属性,是不受光源影响的,光源能影响的是相机接收到的光谱而不是同色异谱特性本身。

任何观察者都必然有同色异谱现象,人眼也一样有,如果没有同色异谱,那么三原色理论就已经不成立了,我们现在都应该还没有彩色显示器可用,或者说只能有色彩受限并且价格昂贵的“8色显示器”之类的彩显。

照相机是一个观察者,CIE1931标准观察者是另一个观察者,都有自己的同色异谱表现;色彩还原就是把照相机看到的颜色转换成标准观察者看到的颜色,而照相机与标准观察者在同色异谱上的不一致就会导致对一部分光谱的转换出现“错误”。相机的滤色片受现实技术限制很多,这种不能正确转换的光谱会非常多,相机的色彩转换算法只能在转换时进行取舍,放弃同色光谱中一部分光谱的正确色彩转换。

不同光源的光谱分布不同,经物体反射或透射后的光谱分布也就不同,那么产生相机不能正确转换的光谱的机率也就不同,这就会影响照相机的色彩还原能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色彩还原检测的是还原“物色”而不是“光色”,是物体反射光谱特征在色彩上的表现;但物体的反射光谱特征并不是非常规律的,同一物体在同色异谱的两种光源下表现出不同颜色的现象也很常见,面对这种现象即使实现个光谱三刺激值函数完全吻合标准观察者的相机也做不到“正确”还原色彩,所以色彩还原能力只能在标准光源下谈。

本帖最后由 树下的石头 于 2021-10-29 09:4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47
主题: 45
帖子: 3376
注册: 2013年1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0-29 09:47
我前面说错了,同色异谱是相机的固有属性,是不受光源影响的,光源能影响的是相机接收到的光谱而不是同色异谱特性本身。

任何观察者都必然有同色异谱现象,人眼也一样有,如果没有同色异谱,那么三原色理论就已经不成立了,我们现在都应该还没有彩色显示器可用,或者说只能有色彩受限并且价格昂贵的“8色显示器”之类的彩显。

照相机是一个观察者,CIE1931标准观察者是另一个观察者,都有自己的同色异谱表现;色彩还原就是把照相机看到的颜色转换成标准观察者看到的颜色,而照相机与标准观察者在同色异谱上的不一致就会导致对一部分光谱的转换出现“错误”。相机的滤色片受现实技术限制很多,这种不能正确转换的光谱会非常多,相机的色彩转换算法只能在转换时进行取舍,放弃同色光谱中一部分光谱的正确色彩转换。

不同光源的光谱分布不同,经物体反射或透射后的光谱分布也就不同,那么产生相机不能正确转换的光谱的机率也就不同,这就会影响照相机的色彩还原能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色彩还原检测的是还原“物色”而不是“光色”,是物体反射光谱特征在色彩上的表现;但物体的反射光谱特征并不是非常规律的,同一物体在同色异谱的两种光源下表现出不同颜色的现象也很常见,面对这种现象即使 ...


同色异谱,是人眼属性。同色是人眼生物,异谱是物理。三色模拟都是虚幻的,是一个Game。RAW是物理,CIE xyz是生物统计,而RAW RGB->CIE xyz是一个物理到生物视觉的“数学估算”,不是一个基于物理定律的数学公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1-10-29 09:58
同色异谱,是人眼属性。同色是人眼生物,异谱是物理。三色模拟都是虚幻的,是一个Game。RAW是物理,CIE xyz是生物统计,而RAW RGB->CIE xyz是一个物理到生物视觉的“数学估算”,不是一个基于物理定律的数学公式。

同色异谱是“色度观察者”的属性,人眼是观察者,CIE1931-RGB标准观察者、CIE1931标准观察者、CIE1964标准观察者也都是观察者,都有自己的同色异谱表现。

相机也是一个观察者,它的三色滤片透射光谱和感光单元的光谱感光特性组合起来就构成了观察者的光谱三刺激值曲线;作为一个具体的观察者,相机也有自己的同色异谱表现。

相机的同色异谱与标准观察者的同色异谱的差异会对色彩还原能力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对三色滤片的光谱特征改进对相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足够的研发力量和技术积累。
本帖最后由 树下的石头 于 2021-10-29 10:1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4
主题: 48
帖子: 7254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0-29 09:47
我前面说错了,同色异谱是相机的固有属性,是不受光源影响的,光源能影响的是相机接收到的光谱而不是同色异谱特性本身。

任何观察者都必然有同色异谱现象,人眼也一样有,如果没有同色异谱,那么三原色理论就已经不成立了,我们现在都应该还没有彩色显示器可用,或者说只能有色彩受限并且价格昂贵的“8色显示器”之类的彩显。

照相机是一个观察者,CIE1931标准观察者是另一个观察者,都有自己的同色异谱表现;色彩还原就是把照相机看到的颜色转换成标准观察者看到的颜色,而照相机与标准观察者在同色异谱上的不一致就会导致对一部分光谱的转换出现“错误”。相机的滤色片受现实技术限制很多,这种不能正确转换的光谱会非常多,相机的色彩转换算法只能在转换时进行取舍,放弃同色光谱中一部分光谱的正确色彩转换。

不同光源的光谱分布不同,经物体反射或透射后的光谱分布也就不同,那么产生相机不能正确转换的光谱的机率也就不同,这就会影响照相机的色彩还原能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色彩还原检测的是还原“物色”而不是“光色”,是物体反射光谱特征在色彩上的表现;但物体的反射光谱特征并不是非常规律的,同一物体在同色异谱的两种光源下表现出不同颜色的现象也很常见,面对这种现象即使 ...


一般来说,景物模型是朗伯体,就是完全的漫反射,并且反射率的光谱分布也是固定不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4
主题: 48
帖子: 7254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0-29 10:07
同色异谱是“色度观察者”的属性,人眼是观察者,CIE1931-RGB标准观察者、CIE1931标准观察者、CIE1964标准观察者也都是观察者,都有自己的同色异谱表现。

相机也是一个观察者,它的三色滤片透射光谱和感光单元的光谱感光特性组合起来就构成了观察者的光谱三刺激值曲线;作为一个具体的观察者,相机也有自己的同色异谱表现。

相机的同色异谱与标准观察者的同色异谱的差异会对色彩还原能力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对三色滤片的光谱特征改进对相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足够的研发力量和技术积累。


说得很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47
主题: 45
帖子: 3376
注册: 2013年1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0-29 10:07
同色异谱是“色度观察者”的属性,人眼是观察者,CIE1931-RGB标准观察者、CIE1931标准观察者、CIE1964标准观察者也都是观察者,都有自己的同色异谱表现。

相机也是一个观察者,它的三色滤片透射光谱和感光单元的光谱感光特性组合起来就构成了观察者的光谱三刺激值曲线;作为一个具体的观察者,相机也有自己的同色异谱表现。

相机的同色异谱与标准观察者的同色异谱的差异会对色彩还原能力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对三色滤片的光谱特征改进对相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足够的研发力量和技术积累。


观察者是人,你好好理解一下CIE的实验过程。看看下图,相机的CMOS/滤色片,不会成为下面采样(浅色)样本之一!而CMOS/滤色片是用来模拟下面的结果(原色三条色)。你把因果混淆了。这就是下图说的根源。
所以,色彩管理是色彩确认后的开始。也就是说,ACR打开的预览界面,不是RAW本身的颜色。RAW没有颜色,但你在RAW操作后最后保存的颜色,就是你在“自己显示器”上看到的颜色。所以,用户操作RAW以后产生的TIFF/JPG文件,非常依赖用户显示器。而且大部分用户的操作都是很粗暴的,不会像《安全调色流程》这样注意数据熵值,而且会使用一些第三方插件滤镜,更是无法精确掌控数据,完全开放。

而相机/手机直出的 TIFF/JPG文件,色彩管理简单多了,一般不依赖用户显示器。相机选择“色彩空间”的意思,不是用什么颜色空间最大程度的保存颜色(常见流行的主流观点),而是希望用户用匹配的显示器去浏览。默认选择sRGB,就是用户用 100% sRGB显示器去看;选择AdobeRGB,就是用100%  AdobeRGB显示器去看;手机提供Display P3/JPG,就是用户用Display P3显示器去看,95%Display P3色域覆盖也行。最重要的是,相机直出的JPG,保留了最大的熵值(也就是影像不同于单色图片的层次感),因为ISP工程师,即便最烂的工程师用公版软件,也要比一般用户自己操作RAW要高保真得多。

而最终的用户无法区分层次感、颜色之间的差异。一切不满意,都归结为“颜色还原不好”。这是用户最后的结论。相比相机直出,用户用RAW,其实处理RAW实际上对显示器有更高的色准要求。

所以,色彩管理一定要记住,色彩从哪里开始,一定是从人眼开始。通俗得理解,用户相机选择 sRGB,那么色彩不是从相机开始的,而是从一台100% sRGB显示器开始的。只不过,用户选择sRGB,那台100%sRGB显示器一直都色准。而用户使用RAW,那么就是从用户家里的那台显示器开始。
以下内容由 stevenkoh 于 2021-10-29 13:50 补充
用户相机选择sRGB直出JPG,色彩管理的起点就是类似于下图右侧的 100% sRGB显示器;
用户相机选择AdobeRGB,色彩管理的起点就是类似于下图右侧的 99% AdobeRGB显示器。
不同的是,这两个虚拟显示器,我们默认色准。
用户选择JPG直出,色彩管理的起点,不是相机的RAW,也不是相机直出的JPG,而是这个虚拟显示器;
用户选择RAW,那么色彩管理的起点,同样不是相机的RAW,而是用户家里的实体显示器。

以下内容由 stevenkoh 于 2021-10-29 13:54 补充
用户选择RAW,那么色彩管理的起点,同样不是相机的CMOS,不是相机的EVF或者相机预览小屏幕,而是用户家里的实体显示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1-10-29 11:00
观察者是人,你好好理解一下CIE的实验过程。看看下图,相机的CMOS/滤色片,不会成为下面采样(浅色)样本之一!而CMOS/滤色片是用来模拟下面的结果(原色三条色)。你把因果混淆了。这就是下图说的根源。
所以,色彩管理是色彩确认后的开始。也就是说,ACR打开的预览界面,不是RAW本身的颜色。RAW没有颜色,但你在RAW操作后最后保存的颜色,就是你在“自己显示器”上看到的颜色。所以,用户操作RAW以后产生的TIFF/JPG文件,非常依赖用户显示器。而且大部分用户的操作都是很粗暴的,不会像《安全调色流程》这样注意数据熵值,而且会使用一些第三方插件滤镜,更是无法精确掌控数据,完全开放。

而相机/手机直出的 TIFF/JPG文件,色彩管理简单多了,一般不依赖用户显示器。相机选择“色彩空间”的意思,不是用什么颜色空间最大程度的保存颜色(常见流行的主流观点),而是希望用户用匹配的显示器去浏览。默认选择sRGB,就是用户用 100% sRGB显示器去看;选择AdobeRGB,就是用100%  AdobeRGB显示器去看;手机提供Display P3/JPG,就是用户用Display P3显示器去看,95%D ...

CIE色彩系统是统计研究人眼视觉系统后抽象、改进的色彩体系,当然要用视觉实验进行研究和发展,但这是CIE的工作,而对于CIE色彩体系的应用者来说,并不需要去考虑这些,就像你说的“无脑相信CIE”,我们应该完全相信这个数学模型,在这个数学模型内进行色彩计算。CIE1931-XYZ中的色彩编码,就是光线作用在CIE1931标准色度观察者上产生的三刺激值,否认非人类色度观察者概念,就是在否定整个CIE色彩系统。

至于相机有没有色彩空间、RAW中的数据是不是色彩编码数据,这个问题在一般情况下用不到,怎么理解都没有影响,因为我们拍照后处理照片时所能接触到的第一个色彩空间就是RAW文件处理软件的工作色彩空间——LR就是ProPhoto RGB,RawTherapee可以几个色彩空间中选择;而调色时也不需要考虑其原始色彩是什么,因为调色的目的是“好看”而不是“还原”。

但是谈到相机的色彩还原能力时,那就必须要面对这个问题,总不能“RAW没有保存颜色、LR处理RAW时凭空创作了颜色并且刚好与现实颜色相吻合”,这个观点必然把结论推向色彩虚无主义或色彩神秘主义。相机有自己的色彩空间,这个色彩空间是相机滤片和感光器的光谱三刺激值定义的,相机是一个具现化的色度观察者(矩阵),它的三组感受器的输出就是光线对这个观察者的三刺激值,被ADC量化保存在RAW文件中就是相机色彩空间内的色彩编码矩阵。

“默认选择sRGB,就是用户用 100% sRGB显示器去看;选择AdobeRGB,就是用100% AdobeRGB显示器去看;手机提供Display P3/JPG,就是用户用Display P3显示器去看,95%Display P3色域覆盖也行”
首先你说的这些内容显示器卖家一定会很赞同,但我等显示器用户只会坚决反对,因为这样就意味这我们需要购买sRGB、AdobeRGB、Display P3、DCI-P3、Rec.709、Rec.2020……这么多台显示器。此外你觉得95%Display P3色域覆盖率的显示器不作色彩管理能正确显示Display P3的色彩?95%色域覆盖率的同时完全可能有130%的色域容积率,这样的显示器不作色彩管理直接显示Display P3色偏情况可是会非常严重的。

此外你最后贴的那张图我看不出是什么,一开始还以为是CIE1931-RGB标准色度观察者的光谱曲线,仔细看看不是,“蓝”刺激值太低了,或许是高色温白点的CIE RGB空间的观察者?但它与CIE1931-RGB观察者一样都是纯抽象的,是理论上不可具现的,因为它的“红”刺激值有负数区间。 本帖最后由 树下的石头 于 2021-10-29 11:5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47
主题: 45
帖子: 3376
注册: 2013年1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10-29 07:30
RAW解码是怎么还原颜色的呢?

常识告诉我们,一张白纸,用红光照射,看起来是红色的;用绿光照射,看起来是绿色的。所以,RAW的颜色还原与拍摄时的光源密切相关。

景物颜色的计算,是对光源的光谱分布、反射率光谱分布、三刺激值,这三者乘积做积分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比如,一个色卡上的色块颜色XYZ,就是这样计算出来的。

用照相机拍摄这个XYZ颜色的景物,记录成RAW的RGB,是对光源的光谱分布、反射率光谱分布、照相机光谱响应三者乘积做积分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

不管是采用哪种还原方法,目的都是为了准确的还原景物颜色。

在准确的还原景物颜色的基础上,各照相机厂商、RAW解码的软件商,还可以根据自己对颜色的理解,进行适当的渲染,比如佳能风格、莱卡风格等等


上面两个图这个律那个律的,听着名词挺装叉专业的。其实我在 这个链接 早提到过了。这些律都是在 CIE xy 人眼颜色体系之内。这些律都是泛泛律,是理论定性律。我们工程上怎么操作,做菜混合味道,盐几克糖几克,我们不仅要知道这个律那个律,而且要知道怎么弄,公式是什么? 这些公式我们就从CIE哪里无脑抄袭,因为这是标准,是一堆专家坐在桌子上讨论后决定的标准,不是什么相机厂商内部的商业机密。而这些律那些律,都是在CIE xyz体系内的,3D游戏引擎就是用的这个律那个律来混色的,他们根本不涉及任何RAW。

记住这个律那个律的使用前提,是CIE人眼颜色的体系内

这里面的拗口之处,就是红色部分,“在准确的还原景物颜色的基础上”。据我知道某手机ISP模拟某种相机风格,的确存在这种情况。比方说,手机CMOS原始是12bitRAW。

1.12bit RAW rgb->16bit ProPhoto RGB(基于实验室测量色卡,实际上是 RAW rgb->CIE xyz。实际上几乎没人操作xyz 这类浮点数)
2. 16bit ProPhoto RBG特征优化所谓“相机色”,相机色参考(这个链接)。这类相机色存在一些特征,而这些特征用数学模型建立。一般就是用一些HSV曲线去调整优化。这里就涉及一些数学功力了。有些偷懒的,干脆弄个4096查个表算了。这样就会损失一些“熵值”精度,反正最后是8bit,也不怕。
3.最后再把润湿后的 RGB,压入 sRGB 8bit JPG编码输出了事。

有些手机是有第二步的,甚至做了第二步,还贴钱给人家。说自己模仿你很像啊,你还得我一个官方认证。我的问题是,相机需要做第二步吗?

佳能相机难道不能“准确的还原景物颜色后”直出吗?难道佳能色还是需要“润饰”的吗?是在“准确还原”基础上加上佳能风格吗?那么佳能风格还色准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47
主题: 45
帖子: 3376
注册: 2013年1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0-29 11:27
此外你最后贴的那张图我看不出是什么,一开始还以为是CIE1931-RGB标准色度观察者的光谱曲线,仔细看看不是。但它与CIE1931-RGB观察者一样都是纯抽象的,是理论上不可具现的,因为它的“红”刺激值有负数区间。


是负数的啊,这才是 CIE 实验。你好好看看CIE实验是怎么回事?!

这个浅色是每一个实验者(人眼)观察者的样本数据记录,有分布的,每个人都不一样。深色是汇总的统计均值。

如果你认为相机是一个观察者,那么相机是不会出现在这个样本里的。相机是一个模拟统计均值,是有了结果以后,去找滤色片的。

我本意是无意去扯什么RAW的事情。我的本意是要确定色彩管理颜色的起点,这个起点肯定不在RAW,这点要切记。否则我无法做到“色准”。也就是“色彩管理链路”,你得先把那个链路头抓住。这是有一个唯一值,可能我的实际值距离这个唯一值由偏差。而不是这个链路头有不确定的值,都可以的,这个肯定不行的。
以下内容由 stevenkoh 于 2021-10-29 12:41 补充
上图数据来源于:http://cvrl.ioo.ucl.ac.uk/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1-10-29 12:07
是负数的啊,这才是 CIE 实验。你好好看看CIE实验是怎么回事?!

这个浅色是每一个实验者(人眼)观察者的样本数据记录,有分布的,每个人都不一样。深色是汇总的统计均值。

如果你认为相机是一个观察者,那么相机是不会出现在这个样本里的。相机是一个模拟统计均值,是有了结果以后,去找滤色片的。

我本意是无意去扯什么RAW的事情。我的本意是要确定色彩管理颜色的起点,这个起点肯定不在RAW,这点要切记。否则我无法做到“色准”。也就是“色彩管理链路”,你得先把那个链路头抓住。这是有一个唯一值,可能我的实际值距离这个唯一值由偏差。而不是这个链路头有不确定的值,都可以的,这个肯定不行的。

既然你说这是CIE实验的图,那么我相信CIE的实验结果,但测出人眼对光线的负刺激值很不可思议,这张图应该还有具体的解释,所以能不能给出具体的原始资料出处?或者在CIE官网上检索的关键字?

至于相机不会出现在这个样本里,这很难理解吗?CIE是对人眼视觉进行研究建模的,任何对数学模型创新与改进也都必然是基于对人眼视觉的研究,研究相机的表现有什么用?相机是色彩系统理论的应用产物,改进色彩理论去研究相机那不就成了循环了?

色彩管理内容很多,对于摄影师来说色彩管理最早只能从LR、RawTharepee开始,但对于相机研究来说就是从滤片光谱曲线来始。你不需要考虑相机的色彩空间和色彩还原能力,不代表你可以去否定它的存在。

色彩编码转换必须有源头,而不能凭空创造,最初的源头就在色彩数字化操作结果;而色彩转换源头也必然有色彩空间,这是色彩转换的依据所在。你认为RAW文件没有色彩空间,认为色彩是人操作LR创造出来的,那么这个操作LR的人是如何保证创造出来的色彩是否正确地还原了拍摄时的景物色彩?这岂不是认为相机没有色彩还原能力?那么德国影像工程公司所做的相机色彩还原度测试,在你看来就是一场骗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497
主题: 230
帖子: 4559
注册: 2006年2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EOS R7
L2D-20c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10-29 04:02
sRGB是最简单的icc,只包含3条y=x^γ反Gamma曲线和一个RGB2XYZ的转换矩阵,检查这三条曲线和转换矩阵可以确认,'sRGB IEC61966-2.1'(sRGB Color Space Profile.icm)与佳能的'sRGB v1.31 (Canon)'(sRGB v1.31 (Canon).icm)完全一样。

这个以前你已经讲过和验证过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47
主题: 45
帖子: 3376
注册: 2013年1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0-29 12:39
色彩编码转换必须有源头,而不能凭空创造,最初的源头就在色彩数字化操作结果;而色彩转换源头也必然有色彩空间,这是色彩转换的依据所在。你认为RAW文件没有色彩空间,认为色彩是人操作LR创造出来的,那么这个操作LR的人是如何保证创造出来的色彩是否正确地还原了拍摄时的景物色彩?这岂不是认为相机没有色彩还原能力?那么德国影像工程公司所做的相机色彩还原度测试,在你看来就是一场骗局
...


我22贴发贴有延迟,所以你的局限认知会误以为是个骗局,我可没说是个骗局,我只是重复LR开发者的观点。
你以为我看来是一场骗局,是倒置了因果,以己度人,就像把RAW RGB的数据看作颜色一样,认知的局限限制了你的认知能力。同样的例子: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0-29 11:27
CIE色彩系统是统计研究人眼视觉系统后抽象、

.....

“默认选择sRGB,就是用户用 100% sRGB显示器去看;选择AdobeRGB,就是用100%  AdobeRGB显示器去看;手机提供Display P3/JPG,就是用户用Display P3显示器去看,95%Display P3色域覆盖也行”

首先你说的这些内容显示器卖家一定会很赞同,但我等显示器用户只会坚决反对,因为这样就意味这我们需要购买sRGB、AdobeRGB、Display P3、DCI-P3、Rec.709、Rec.2020……这么多台显示器。此外你觉得95%Display P3色域覆盖率的显示器不作色彩管理能正确显示Display P3的色彩?95%色域覆盖率的同时完全可能有130%的色域容积率,这样的显示器不作色彩管理直接显示Display P3色偏情况可是会非常严重的。


我的本意是让用户根据自己显示器正确选择相机色彩空间,甚至 慎用HDR PQ功能,这些都是对用户非常实战的实操建议,并非如你所言“要买这么多台显示器”,我只能认为这是你的个人偏执理解,大多数理性的人不会这么理解。

同样,你把商家没有正确标识 100% sRGB和我推荐100% sRGB的原因联系起来。商家把120%sRGB的游戏屏标识成 100%sRGB我无法控制,和我无关。不过我仍然建议 100% sRGB显示器的重要性,这个链接 里存在大量附带出厂颜色报告的99%--100%sRGB显示器。如果你觉得不应该强调 100% sRGB显示器的重要性是因为商家误导,那么我认为您也别搞什么色彩管理了。如果连这个也分不清,还讨论啥色彩管理?

我说的 100% sRGB就是100% sRGB显示器,典型如下图这个,更多的范例这个链接
而你扯的下图左侧的这个,和我没啥关系。虽然和我说的一样,但这不是我能确定的。你如果一定要用这个来否定 100% sRGB,这就别扯了,也别搞什么色彩管理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47
主题: 45
帖子: 3376
注册: 2013年1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0-29 11:27
......
至于相机有没有色彩空间、RAW中的数据是不是色彩编码数据,这个问题在一般情况下用不到,怎么理解都没有影响,因为我们拍照后处理照片时所能接触到的第一个色彩空间就是RAW文件处理软件的工作色彩空间——LR就是ProPhoto RGB,RawTherapee可以几个色彩空间中选择;而调色时也不需要考虑其原始色彩是什么,因为调色的目的是“好看”而不是“还原”。

但是谈到相机的色彩还原能力时,那就必须要面对这个问题,总不能“RAW没有保存颜色、LR处理RAW时凭空创作了颜色并且刚好与现实颜色相吻合”,这个观点必然把结论推向色彩虚无主义或色彩神秘主义。相机有自己的色彩空间,这个色彩空间是相机滤片和感光器的光谱三刺激值定义的,相机是一个具现化的色度观察者(矩阵),它的三组感受器的输出就是光线对这个观察者的三刺激值,被ADC量化保存在RAW文件中就是相机色彩空间内的色彩编码矩阵。...


从来没有人推向色彩虚无主义或色彩神秘主义,这种文科词汇在工程界是吃不开的。我的原话是这个“正是因为CMOS没有色彩,RAW没有色彩、RAW没有色域、RAW没有色彩空间。所以,在工程上,我们可以姑且约定RAW的色域全域是ProPhoto RGB(LR就是这么操作的)”。链接:https://forum.xitek.com/forum-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935608-pid-85048359.html

你的认知还不足以理解我的原话,限制你的认知力,所以会有一些所谓“色彩虚无主义或色彩神秘主义”的念头,但实际不是的。你还是好好多读一点正规资料,比如这个相机拍摄得到的颜色是如何做到吻合人眼的?

多理解一下,就不会有什么色彩虚无主义或色彩神秘主义这种文科想法了,多理性一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4
主题: 48
帖子: 7254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认为LR“约定RAW的色域全域是ProPhoto RGB(LR就是这么操作的)”是不对的。

Lightroom、ACR都是用dcp首先确定RAW的色彩空间(具体方法已在12楼详述),然后把RAW的色彩空间转换到ProPhoto RGB色彩空间。在ProPhoto RGB色彩空间上,再次使用HSV的3DLUT对颜色校准。在此基础上,摄影师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对颜色调整、渲染。Lightroom的技术文档也是说,“修改照片”时固定使用ProPhoto RGB色彩空间对颜色渲染。

ACR与Lightroom一样,也是先用dcp确定RAW的色彩空间,再把RAW的色彩空间转换到ProPhoto RGB色彩空间,在ProPhoto RGB色彩空间,对颜色校准,对颜色调整、渲染。这个过程,不受ACR首选项里面色彩空间选择的影响,ACR首选项指定的是RAW解码输出JPEG、TIFF照片的色彩空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1-10-29 13:32
从来没有人推向色彩虚无主义或色彩神秘主义,这种文科词汇在工程界是吃不开的。我的原话是这个“正是因为CMOS没有色彩,RAW没有色彩、RAW没有色域、RAW没有色彩空间。所以,在工程上,我们可以姑且约定RAW的色域全域是ProPhoto RGB(LR就是这么操作的)”。链接:https://forum.xitek.com/forum-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935608-pid-85048359.html

你的认知还不足以理解我的原话,限制你的认知力,所以会有一些所谓“色彩虚无主义或色彩神秘主义”的念头,但实际不是的。你还是好好多读一点正规资料,比如这个相机拍摄得到的颜色是如何做到吻合人眼的?

多理解一下,就不会有什么色彩虚无主义或色彩神秘主义这种文科想法了,多理性一点。


stevenkoh 发表于 2021-10-29 13:13
我22贴发贴有延迟,所以你的局限认知会误以为是个骗局,我可没说是个骗局,我只是重复LR开发者的观点。
你以为我看来是一场骗局,是倒置了因果,以己度人,就像把RAW RGB的数据看作颜色一样,认知的局限限制了你的认知能力。同样的例子:

我的本意是让用户根据自己显示器正确选择相机色彩空间,甚至 慎用HDR PQ功能,这些都是对用户非常实战的实操建议,并非如你所言“要买这么多台显示器”,我只能认为这是你的个人偏执理解,大多数理性的人不会这么理解。

同样,你把商家没有正确标识 100% sRGB和我推荐100% sRGB的原因联系起来。商家把120%sRGB的游戏屏标识成 100%sRGB我无法控制,和我无关。不过我仍然建议 100% sRGB显示器的重要性,这个链接 里存在大量附带出厂颜色报告的99%--100%sRGB显示器。如果你觉得不应该强调 100% sRGB显示器的重要性是因为商家误导,那么我认为您也别搞什么色彩管理了。如果连这个也分不清,还讨论啥色彩管理? ...


你说“好好多读一点正规资料”然后给了个知乎链接,这个操作未免有些不可思议,什么时候知乎也成“正规资料”了?至少你应该给出几个知网的链接吧?而且知乎上的回答我大略看了几篇,也没见到有支持你“色彩由使用LR的摄影师看显示器确定”这种观点的啊。

“在工程上,我们可以姑且约定RAW的色域全域是ProPhoto RGB(LR就是这么操作的)”据我所知并非如此,LR是把颜色转换到ProPhoto RGB,RawTherapee也是转换到工作空间,都是转换而不是指定;而转换就要有个起点,需要RAW中的RGB数据有一个明确的色彩空间。如果RawTherapee是把RAW中的RGB数据指定为工作色彩空间中的色彩,那么我用ProPhotoRGB作为工作空间和使用ACES作为工作空间时所生成的JPEG色彩应该有巨大的差别,但事实上是差别小到看不出来。

当然“指定”色彩空间的情况也存在,当RawTherapee遇到新版本的RAW文件、在只能读取出它的CFA数据时,他会把RAW中的RGB数据指定为sRGB色彩空间的色彩,而DNG Converter则会指定为ProPhoto RGB,结果色彩还原度极差,这也证明了RAW确实是要使用正确的色彩空间去解释才能实现正确的色彩还原。

至于“100%sRGB显示器”这个问题,看看你的原话吧:
stevenkoh 发表于 2021-10-26 13:46
100% sRGB显示器,或者一般提供校色报告的专业 99% sRGB显示器,就把icc2版本 sRGB.icc 当作照片的附带的icc,在影像操作上是可以的……

你这种说法让不懂色彩管理知识的人能怎么理解?当然是看到商品页面上写着“100%sRGB”的显示器就认为可以“把icc2版本 sRGB.icc 当作照片的附带的icc”就显示正确了……刚注意到的是你说的居然还是“照片附带的icc”,这与显示器是什么色域有关系吗?

至于“如果连这个也分不清,还讨论啥色彩管理”,你忘了最初说的是“不需要色彩管理直接使用sRGB显示器用系统默认设置”这个观点了吗?你提倡的“使用sRGB显示器实现全链路sRGB”那是给不懂色彩管理的人用的,如果要分清哪个是sRGB显示器还要去深入学习色彩管理,那为什么还要坚持在商家真真假假的宣传中寻找sRGB显示器?如果连在DCI-P3显示器上正确显示sRGB图像都做不到,那还讨论啥色彩管理?

只使用sRGB、只在sRGB显示器上显示,这个观点我并不反对,并且赞成把这个观点向不懂也不关心色彩管理的用户群体去推广,最好彻底压过显示器商家“广色域色彩更鲜艳”这种反色彩管理原则的无良宣传,但这有两个前提:首先“sRGB显示器”要足够多,高中低档各种特色都有,要满足用户一机多用的需求,要求用户只能在一台“色彩确认专用显示器”上看到正确的色彩是个很不合情理的要求;其次要有非常明确的挑选手段,让用户不需要去学习色彩管理知识也能很轻松地分辨出产品是不是sRGB显示器。

如果用户错把非sRGB显示器当成sRGB显示器来用,那比错误的色彩管理更严重,错误的色彩管理观念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并纠正,错把非sRGB显示器当sRGB显示器用结果会是一直不知道错,还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正确的色彩。
本帖最后由 树下的石头 于 2021-10-29 14:5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原厂软件解RAW颜色准的探究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