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漫漫器材发烧路之音响篇之二十一: jitter 对解码后的模拟输出的影响的测试 [主题管理员:fumac]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6449 回帖:17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0.259
主题: 5
帖子: 244
注册: 2014年11月
fumac 发表于 2016-3-22 23:00
我说线可以产生jitter
我没说你要去买一根一万的线啊
我也没说昂贵的线jitter就低啊?

ps 我从来都是用自己做的线
所以我没必要为昂贵的线站台
但是就是怕你这样误会我的人,
所以我从来不卖线,机器也不配线

至于昂贵的线是否好,我不知道,
虽然我测过不少,但是我不公开线的这部分数据

我前面说了选择的方向:线要屏蔽好,阻抗要匹配


你是说“线”产生的传输延迟(时间)会快速地变动吗?把jitter翻译成抖动其实是很形象的,就是快速地变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259
主题: 5
帖子: 244
注册: 2014年11月
奥林低端用户 发表于 2016-3-22 22:43
他说的是“齐奏”的时候,两个频率相互调制,变脏(我知道其实不是脏,说失真)。

不过,这不重要,等着看结果:

“我这个测试就是证明
jitter 实实在在的对最后模拟输出的失真,底噪,频谱有非常非常大的影响”

功率放大器失真是0.1%一级的,扬声器失真是1%一级的,我最想知道的就是:

Symphony IO“失真水平均在 0.0005%~0.0006%左右”,

如果因为jitter“失真直接从0.0005%变化到0.01%,差了10个db 一个数量级”级别,对后端影响有多大?

换句话说,扬声器1%级别失真、人耳可感知3%~5%级别失真,这0.01%是叠加在3%~5%,还是淹没在3%~5%里边?

按最恶劣的条件来说,叠加在3%~5%上,变成3.01%~5.01%,人耳是否能分辨?

我所看到的所有盲听测试,不能证明这一点。


这是烧音响和烧音乐的两路人之间永远也不可能达成共识的地方。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的机械表,那一定不是用来看时间的。看时间的话,十块钱的电子表可能不准,但是现在几十块的电子表就可以不输任何机械表了,在精度方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259
主题: 5
帖子: 244
注册: 2014年11月
fumac 发表于 2016-3-22 08:23
在无忌上这段时间不少人在讨论jitter
很多朋友一概否定jitter 是无所谓,
也有很多朋友认为这个玩意就是音响业的商业花样,骗钱的!大忽悠!蒙小白!

其实抖动在技术界别是毫无疑问的,里面测试手段,数学模型都非常明确,早就定性定量了
抗抖动技术是dac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保证低失真(特别是高频)低噪音解码的基本条件
其实没有什么好争论的
本着无测试,不说话的基本信条,我一直很少吭声
更何况我是js!骗子!东西太贵! 我就更不能说话了

昨天一个好友带着阿婆姐的专业IO过来做测试
我忽然就想到个办法,怎么呈现jitter 对模拟信号的直观影响
在我发布各种测试图之前,大家先看看这个帖子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559190-1-1-1.html

整理图片中

测试仪器:德国罗德与施瓦茨 出品的  R&S UPV 音频分析仪 带jitter分析插件
http://www_rohde-schwarz_com_cn/download.php?id=59

我觉得楼主混淆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如果输入端叠加了jitter会产生额外的失真,一个是前边产生的jitter在缓存机制的抑制下还会剩下多少,还会不会被输入。

还有,楼主说的jitter好像是信号之外叠加的额外的信号。实际上,所谓jitter是数字信号本身采样间隔(本来应该是等间隔的)受影响变得不等间隔了而产生的采样信号之间的间隔(时间)距离的“抖动”。

看楼主的叙述,加进去的显然不是jitter,而是额外的干扰信号。

所以,我觉得楼主做了很好的实验,证明了很多事情。但是,这和所谓的jitter无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21
主题: 267
帖子: 18632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scorpion 发表于 2016-3-25 01:19
我是看过才来的,我的理解或许有些偏差,200Hz指的是连续变化,而不是离散变化,如有不对请指出
请先说说你的jitter是不是加在DAC之前的. DAC除了DA转换之外还需要前面的解码功能,而你加jitter的信号是未解码的信号,该信号里面出现两个边带信号我能理解,但是怎么会在DA之后的信号产生呢?没解码的时候加个窄带录波器不就把边带过滤掉了吗?


你还是没理解jitter
请到这个帖子看看jitter的频谱各种形态
https://forum.xitek.com/forum-viewthread-tid-1497941-extra-page%3D1-ordertype-2-t-1458861870.html 本帖最后由 fumac 于 2016-3-25 07:2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262
主题: 66
帖子: 3358
注册: 2000年11月
年内主力装备
LEICA M11-P
fumac 发表于 2016-3-25 00:22
请去了解一下jitter的几个元素和原理
比如 jitter的频谱,jitter的强度


我是看过才来的,我的理解或许有些偏差,200Hz指的是连续变化,而不是离散变化,如有不对请指出
请先说说你的jitter是不是加在DAC之前的. DAC除了DA转换之外还需要前面的解码功能,而你加jitter的信号是未解码的信号,该信号里面出现两个边带信号我能理解,但是怎么会在DA之后的信号产生呢?没解码的时候加个窄带录波器不就把边带过滤掉了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21
主题: 267
帖子: 18632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scorpion 发表于 2016-3-24 22:28
能有个拓扑图吗?更清楚些,是把音频测试仪串接在PC和DAC之间了吗?

加入200Hz, 300PS的jitter的概念是,每隔5ms (1S/200)就会在对波形进行修改,把上升(或者下降)沿延长(或者缩短)300PS吗?

我觉得如果是这样的话,192kX24的波长大约是8000PS,这个宽度比较起300PS的Jitter还是应该容易消除的吧。
即使如果全判断错误,应该是每隔23040bit(192000X24/200)就会产生一个错的bit位,也就是每960个取样点里面有一个取样点的解码出来会是错误的。但是错误的影响是随机的,因为按照PCM编码,高位错码跟低位错码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结果应该是随机的。

但你的结果测试出来,那么规矩的产生了一个调制的信号出来,实在无法理解,好像就是加入的信号把输入信号调制了一下,完全没有DAC什么事情。

当然如果你把Jitter加在DAC的时钟上了,那就应该是结果能够解释了。


请去了解一下jitter的几个元素和原理
比如 jitter的频谱,jitter的强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262
主题: 66
帖子: 3358
注册: 2000年11月
年内主力装备
LEICA M11-P
fumac 发表于 2016-3-23 21:02
抖动是加在你说的基带上面啊


能有个拓扑图吗?更清楚些,是把音频测试仪串接在PC和DAC之间了吗?

加入200Hz, 300PS的jitter的概念是,每隔5ms (1S/200)就会在对波形进行修改,把上升(或者下降)沿延长(或者缩短)300PS吗?

我觉得如果是这样的话,192kX24的波长大约是8000PS,这个宽度比较起300PS的Jitter还是应该容易消除的吧。
即使如果全判断错误,应该是每隔23040bit(192000X24/200)就会产生一个错的bit位,也就是每960个取样点里面有一个取样点的解码出来会是错误的。但是错误的影响是随机的,因为按照PCM编码,高位错码跟低位错码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结果应该是随机的。

但你的结果测试出来,那么规矩的产生了一个调制的信号出来,实在无法理解,好像就是加入的信号把输入信号调制了一下,完全没有DAC什么事情。

当然如果你把Jitter加在DAC的时钟上了,那就应该是结果能够解释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21
主题: 267
帖子: 18632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整理了首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21
主题: 267
帖子: 18632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kingcole 发表于 2016-3-23 20:59
这贴里对lynx hilo加入20ns抖动,失真才从0.0006%升到0.0043%,那说明hilo的抗抖动能力比爱破鸡好?!


20ns 得多大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21
主题: 267
帖子: 18632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scorpion 发表于 2016-3-23 19:02
我没有明白,难道抖动是加在信号源(模拟)上的?那当然有影响了,不用测也知道!
我以为抖动是加在基带,也就是192k上的时钟信号上的。那才是数字域的抖动影响啊。


抖动是加在你说的基带上面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76
主题: 14
帖子: 262
注册: 2008年1月
标哥 发表于 2016-3-23 18:17
享声老总xs_horizon,已经做过测试。“用数据说话:实测同轴输出如何影响解码器”

http://weibo.com/xshorizon?from=myfollow_all&is_all=1

这贴里对lynx hilo加入20ns抖动,失真才从0.0006%升到0.0043%,那说明hilo的抗抖动能力比爱破鸡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262
主题: 66
帖子: 3358
注册: 2000年11月
年内主力装备
LEICA M11-P
fumac 发表于 2016-3-22 22:37
我的测试是一个1k的频率,就会产生1k+200hz=1.2k ,1k-200hz=800hz两个频率的信号
这个就是jitter 频率和主信号互调的结果,da的一刹那产生了jitter和信号的互调
并不是说模拟信号之间的互调。

我说的交响高潮部分,会有很丰富的频谱
那么这些很丰富的频谱 和 jitter 互调的时候就不是产生 多两个频率信号那么简单
而是每个信号频点会增加多两个因jitter产生的信号出来
这样的结果最后呈现出来就是剧烈的污染了底噪
请好好看看我前面的话,仔细看

再说的更简单点

假设输入信号是1K+2K,抖动频率是200hz的话
那么会产生下面几个多余的信号: 800hz ,1.2k,1.8k,2.2k

假设输入信号是500hz+1k+2k ,抖动频率是200hz
那么会产生下面一个序列信号: 300hz, 700hz, 800hz ,1.2k,1.8k,2.2k

明白了没?


我没有明白,难道抖动是加在信号源(模拟)上的?那当然有影响了,不用测也知道!
我以为抖动是加在基带,也就是192k上的时钟信号上的。那才是数字域的抖动影响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808
主题: 6
帖子: 335
注册: 2001年11月
享声老总xs_horizon,已经做过测试。“用数据说话:实测同轴输出如何影响解码器”

http://weibo.com/xshorizon?from=myfollow_all&is_all=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846
主题: 8
帖子: 2174
注册: 2003年6月
NIKOND700 发表于 2016-3-23 16:32
抖动是时基误差吧

是的,但除了时钟误差,方波变形和芯片的处理速度同样导致信号在时域上抖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075
主题: 32
帖子: 2792
注册: 2003年12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fumac 发表于 2016-3-22 23:00
我说线可以产生jitter
我没说你要去买一根一万的线啊
我也没说昂贵的线jitter就低啊?

ps 我从来都是用自己做的线
所以我没必要为昂贵的线站台
但是就是怕你这样误会我的人,
所以我从来不卖线,机器也不配线

至于昂贵的线是否好,我不知道,
虽然我测过不少,但是我不公开线的这部分数据

我前面说了选择的方向:线要屏蔽好,阻抗要匹配



线要屏蔽好 阻抗要匹配 接地要科学

本帖最后由 佣书自雄 于 2016-3-23 16:4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968
主题: 159
帖子: 9959
注册: 2008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cong1517 发表于 2016-03-23 06:14
这里不是讨论抖动吗,不是理想的方波必然带来抖动,抖动就是高低电平变化中的副产物。...
抖动是时基误差吧
本帖由 iPhone8,1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846
主题: 8
帖子: 2174
注册: 2003年6月
奥林低端用户 发表于 2016-3-23 14:06
数字电路、数字电路、数字电路……

数字电路不需要理想的方波,数字电路只需要高、低电平。
这里不是讨论抖动吗,不是理想的方波必然带来抖动,抖动就是高低电平变化中的副产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594
主题: 242
帖子: 3943
注册: 2005年11月
cong1517 发表于 2016-3-23 14:04
恢复010没问题,但抖动不可能完全消除,原因是电路没有实现理想的方波,哪怕一个很小的抖动窗口都能传递前段的频频特征。


数字电路、数字电路、数字电路……

数字电路不需要理想的方波,数字电路只需要高、低电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846
主题: 8
帖子: 2174
注册: 2003年6月
奥林低端用户 发表于 2016-3-22 22:52
非常明白。

曾经的专业,通信分析。

不明白的是,模拟信号失真不可消除,数字信号通过编码自恢复。

延伸出来的问题就是,我是买一根上万的同轴线呢,期望输出最低的jitter?还是买个Symphony I/O,期望dac修整、恢复原始的数字信号,得到更低的失真?

不过,恐怕我已经歪楼太多,太打扰你了。下面我就不说话了,等着看你的结果。

谢谢!
恢复010没问题,但抖动不可能完全消除,原因是电路没有实现理想的方波,哪怕一个很小的抖动窗口都能传递前段的频频特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846
主题: 8
帖子: 2174
注册: 2003年6月
奥林低端用户 发表于 2016-3-22 21:57
这个,首先是把模拟和数字混起来谈,真的好吗?

然后,楼主既然有这么好的条件,真希望楼主能够量化一下的内容:

1、jitter是怎样产生的;
2、数字信号传输中jitter会不会受到抑制,换句话说,数字信号传输的失真会不会叠加;
3、人耳可以分辨的jitter阀值

对应3个问题:
1、cd转盘是不是比诸如pc+界面出来的jitter更低?因为几乎所有的老烧都说cd听感更自然;
2、数字信号线有没有价值,同轴线便宜的几百、贵的几乎近万,差价能不能体现在jitter大小上?usb线是不是比同轴线产生了更多的jitter?
延伸的问题,投资是投在输出端上,冀望更低的jitter输出、还是投在输入端上,冀望更有效的jitter抑制、更精确的数字信号恢复?
3、因前端数字信号jitter产生的失真,是叠加在了后端功放+扬声器的失真上?还是被功放0.01%级别+扬声器1%级别的失真给淹没了?

人耳能够分辨的失真差不多3%~5%吧?pc+界面的jitter失真典型值是多少,达到了3%~5%了吗?

耳膜对阈值敏感,大脑对频谱特性敏感。重点是频谱特性,所以线材产业才有活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76
主题: 14
帖子: 262
注册: 2008年1月
这个测试可以引伸为DAC的抑抖动能力测试。不知这个仪器能否测一下DAC本身的jitter?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21
主题: 267
帖子: 18632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标哥 发表于 2016-3-22 23:14
卖线的是这样描述的


其实前半截说的到没有什么大错
最后那句错了,不能降低抖动
可以说不引入更多的抖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808
主题: 6
帖子: 335
注册: 2001年11月
卖线的是这样描述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21
主题: 267
帖子: 18632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奥林低端用户 发表于 2016-3-22 22:52
非常明白。

曾经的专业,通信分析。

不明白的是,模拟信号失真不可消除,数字信号通过编码自恢复。

延伸出来的问题就是,我是买一根上万的同轴线呢,期望输出最低的jitter?还是买个Symphony I/O,期望dac修整、恢复原始的数字信号,得到更低的失真?

不过,恐怕我已经歪楼太多,太打扰你了。下面我就不说话了,等着看你的结果。

谢谢!


我说线可以产生jitter
我没说你要去买一根一万的线啊
我也没说昂贵的线jitter就低啊?

ps 我从来都是用自己做的线
所以我没必要为昂贵的线站台
但是就是怕你这样误会我的人,
所以我从来不卖线,机器也不配线

至于昂贵的线是否好,我不知道,
虽然我测过不少,但是我不公开线的这部分数据

我前面说了选择的方向:线要屏蔽好,阻抗要匹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594
主题: 242
帖子: 3943
注册: 2005年11月
fumac 发表于 2016-3-22 22:37

假设输入信号是1K+2K,抖动频率是200hz的话
那么会产生下面几个多余的信号: 800hz ,1.2k,1.8k,2.2k

假设输入信号是500hz+1k+2k ,抖动频率是200hz
那么会产生下面一个序列信号: 300hz, 700hz, 800hz ,1.2k,1.8k,2.2k

明白了没?


非常明白。

曾经的专业,通信分析。

不明白的是,模拟信号失真不可消除,数字信号通过编码自恢复。

延伸出来的问题就是,我是买一根上万的同轴线呢,期望输出最低的jitter?还是买个Symphony I/O,期望dac修整、恢复原始的数字信号,得到更低的失真?

不过,恐怕我已经歪楼太多,太打扰你了。下面我就不说话了,等着看你的结果。

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594
主题: 242
帖子: 3943
注册: 2005年11月
IBMA31 发表于 2016-3-22 22:32
我觉得是你没有明白他的意思。他当然不是说的管弦乐本身有脏的感觉。


他说的是“齐奏”的时候,两个频率相互调制,变脏(我知道其实不是脏,说失真)。

不过,这不重要,等着看结果:

“我这个测试就是证明
jitter 实实在在的对最后模拟输出的失真,底噪,频谱有非常非常大的影响”

功率放大器失真是0.1%一级的,扬声器失真是1%一级的,我最想知道的就是:

Symphony IO“失真水平均在 0.0005%~0.0006%左右”,

如果因为jitter“失真直接从0.0005%变化到0.01%,差了10个db 一个数量级”级别,对后端影响有多大?

换句话说,扬声器1%级别失真、人耳可感知3%~5%级别失真,这0.01%是叠加在3%~5%,还是淹没在3%~5%里边?

按最恶劣的条件来说,叠加在3%~5%上,变成3.01%~5.01%,人耳是否能分辨?

我所看到的所有盲听测试,不能证明这一点。

希望这次能看到,上了测试手段来证明这一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2.965
主题: 7
帖子: 2585
注册: 2008年11月
奥林低端用户 发表于 2016-3-22 22:27 .........

————————————————————————————————————————————————————
此外,跟话题无关,随口说说的,管弦乐齐奏的时候,不会产生脏的感觉,听交响麻烦的话,随便到哪一个酒店大堂听听驻店的弦乐四重奏就知道了。

要是乐手一边演奏一边猜码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21
主题: 267
帖子: 18632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奥林低端用户 发表于 2016-3-22 22:27
楼主没明白我的意思。

“音乐越丰富,比如管弦乐齐奏,等,所产生的差频就会越多。也就是会产生脏的感觉。”

这说的是模拟信号,交叉调制。

数字信号可以自恢复,也存在交叉调制、失真叠加吗?。

所以我问:这么举例,把数字、模拟混起来谈合适吗?

不过,总之还是非常期待楼主的测试结果,毕竟各大发烧论坛都是口耳相传,楼主这回上了手段,很期待结果。

————————————————————————————————————————————————————
此外,跟话题无关,随口说说的,管弦乐齐奏的时候,不会产生脏的感觉,听交响麻烦的话,随便到哪一个酒店大堂听听驻店的弦乐四重奏就知道了。


我的测试是一个1k的频率,就会产生1k+200hz=1.2k ,1k-200hz=800hz两个频率的信号
这个就是jitter 频率和主信号互调的结果,da的一刹那产生了jitter和信号的互调
并不是说模拟信号之间的互调。

我说的交响高潮部分,会有很丰富的频谱
那么这些很丰富的频谱 和 jitter 互调的时候就不是产生 多两个频率信号那么简单
而是每个信号频点会增加多两个因jitter产生的信号出来
这样的结果最后呈现出来就是剧烈的污染了底噪
请好好看看我前面的话,仔细看

再说的更简单点

假设输入信号是1K+2K,抖动频率是200hz的话
那么会产生下面几个多余的信号: 800hz ,1.2k,1.8k,2.2k

假设输入信号是500hz+1k+2k ,抖动频率是200hz
那么会产生下面一个序列信号: 300hz, 700hz, 800hz ,1.2k,1.8k,2.2k

明白了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55
主题: 0
帖子: 1020
注册: 2005年1月
我觉得是你没有明白他的意思。他当然不是说的管弦乐本身有脏的感觉。

奥林低端用户 发表于 2016-3-22 22:27
楼主没明白我的意思。

“音乐越丰富,比如管弦乐齐奏,等,所产生的差频就会越多。也就是会产生脏的感觉。”

这说的是模拟信号,交叉调制。

数字信号可以自恢复,也存在交叉调制、失真叠加吗?。

所以我问:这么举例,把数字、模拟混起来谈合适吗?

不过,总之还是非常期待楼主的测试结果,毕竟各大发烧论坛都是口耳相传,楼主这回上了手段,很期待结果。

————————————————————————————————————————————————————
此外,跟话题无关,随口说说的,管弦乐齐奏的时候,不会产生脏的感觉,听交响麻烦的话,随便到哪一个酒店大堂听听驻店的弦乐四重奏就知道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594
主题: 242
帖子: 3943
注册: 2005年11月
IBMA31 发表于 2016-3-22 22:14
既然是谈DAC,怎么可能不把模拟和数字混起来谈呢?


楼主没明白我的意思。

“音乐越丰富,比如管弦乐齐奏,等,所产生的差频就会越多。也就是会产生脏的感觉。”

这说的是模拟信号,交叉调制。

数字信号可以自恢复,也存在交叉调制、失真叠加吗?。

所以我问:这么举例,把数字、模拟混起来谈合适吗?

不过,总之还是非常期待楼主的测试结果,毕竟各大发烧论坛都是口耳相传,楼主这回上了手段,很期待结果。

————————————————————————————————————————————————————
此外,跟话题无关,随口说说的,管弦乐齐奏的时候,不会产生脏的感觉,听交响麻烦的话,随便到哪一个酒店大堂听听驻店的弦乐四重奏就知道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漫漫器材发烧路之音响篇之二十一: jitter 对解码后的模拟输出的影响的测试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