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有实验表明氢燃料比燃油还安全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3290 回帖:80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5.175
主题: 16
帖子: 5161
注册: 2014年8月
臭手 发表于 2018-6-20 08:24
现在各个国家基本都是这个套路,日本也只是嘴上喊着全力支持氢能源,实际上各家对混动、纯电的研发也都没放弃。
其他的国家包括中国现在看都是踩着好几条船,国内也没有把赌注全压在纯电上,只是给了一些补贴先试试水,毕竟其他形式的新能源目前连试水的阶段都还达不到,混动一是治标不治本、二是技术成熟不需要试水、三是技术全在日本人手里,如果真的找不到更合适的能治本的方案,也不排除将来全面推广混动的可能性,毕竟能省一半的油还是比较可观的。

尽管有不靠谱的领导,但应该相信包括米帝在内的这些国家领导层不会都是傻子,如果氢能源真的没有了缺点、也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这些国家抢技术、抢专利、抢标准、抢资源下手会比谁都快。

目前看应该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只有日本这样的国家最适合发展或是只能发展氢能源所以叫喊的最厉害。
如果那新闻里写的不假的话、、、除了本贴争吵的安全性、加氢站容量问题以外,一个交换膜的技术壁垒、一个催化剂用白金的问题解决不了,短时间内还是没办法普及。 ...

混动的技术不在日本人手里,这点你要明白。日本人业只是倒爷而已。混动不会成气候,过渡方案谈不上先进性和推广必要性。
(0)
(1)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175
主题: 16
帖子: 5161
注册: 2014年8月
jclark 发表于 2018-6-20 11:42
不能说挪威大力发展ev就不管氢了,挪威推氢不要太积极,十年前挪威就开始搞HyNor,这也是欧洲氢高速公路的起点

“说来也巧,我们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市长拜耶开着一辆氢气车来这里“加油”――挪威※※对“氢高速”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他的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我们国家能源十分丰富,但开发新能源也非常重要。是啊,对我们来说,氢汽车、氢经济的确是未来的事,但我们必须现在就开始行动!”

“挪威国家运输计划指出,到2030年75%的新长途客车和50%的卡车将使用零排放车辆。其中大部分将是氢气车辆。”

计划比不过变化。挪威目前就没推广氢燃料电池车的意思,连动作都没。挪威是北欧最早搞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国家之一,也是不了了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363
主题: 1
帖子: 9326
注册: 2008年12月
蔡心 发表于 2018-6-18 02:09
安全绝对首要考虑。

无忌有人认为丰田投入这么多钱,日本举国发展氢认为是一场骗局

假如真不安全,丰田如何从中获取利益,投入的钱打水漂去?

你这是思维混乱。。。

安全是永远的话题。。。
只因为有家公司投过一些钱,就能够证明氢的使用就安全了?
什么逻辑?

丰田已经对汽车投入过多少钱了?
不还是屡屡因为安全问题被大规模召回了?

顺便说,
日本何时“举国发展氢”的?随嘴胡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911
主题: 417
帖子: 4502
注册: 2013年1月
南山樵子 发表于 2018-6-19 22:01
我很奇怪为什么国家突然对纯电车降温。这导致很多个高新产业园濒临倒闭,等于是国家层面失信,很多企业辛辛苦苦搞起来的电动车以及配套电池厂子产品一夜之间滞销,连挣扎的机会都很少。原来是老李兴趣改变了。。。

没有降温,最近还刚出了一个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强化了电动车的地位。
现在降的是补贴,提升了补贴难度。两个原因一个是这样继续补贴下去,财政补不起。第二个是,长期补贴只会让国内产业产生依赖性。

那些补贴没了就玩不下去了的最好早死早超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132
主题: 40
帖子: 16058
注册: 2009年10月
urin1010 发表于 2018-06-20 03:02
铂这类催化剂不值几个钱,最大头的是质子交换膜本身,占电池成本的3成,而铂只有3%而已。最适合发展氢燃料电池的挪威都布走这条路线,就很能说明实际问题了...


不能说挪威大力发展ev就不管氢了,挪威推氢不要太积极,十年前挪威就开始搞HyNor,这也是欧洲氢高速公路的起点

“说来也巧,我们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市长拜耶开着一辆氢气车来这里“加油”――挪威※※对“氢高速”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他的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我们国家能源十分丰富,但开发新能源也非常重要。是啊,对我们来说,氢汽车、氢经济的确是未来的事,但我们必须现在就开始行动!”

“挪威国家运输计划指出,到2030年75%的新长途客车和50%的卡车将使用零排放车辆。其中大部分将是氢气车辆。”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 iOS11.4 客户端编辑于:2018-06-20 11:44:2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175
主题: 16
帖子: 5161
注册: 2014年8月
臭手 发表于 2018-6-20 08:24
现在各个国家基本都是这个套路,日本也只是嘴上喊着全力支持氢能源,实际上各家对混动、纯电的研发也都没放弃。
其他的国家包括中国现在看都是踩着好几条船,国内也没有把赌注全压在纯电上,只是给了一些补贴先试试水,毕竟其他形式的新能源目前连试水的阶段都还达不到,混动一是治标不治本、二是技术成熟不需要试水、三是技术全在日本人手里,如果真的找不到更合适的能治本的方案,也不排除将来全面推广混动的可能性,毕竟能省一半的油还是比较可观的。

尽管有不靠谱的领导,但应该相信包括米帝在内的这些国家领导层不会都是傻子,如果氢能源真的没有了缺点、也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这些国家抢技术、抢专利、抢标准、抢资源下手会比谁都快。

目前看应该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只有日本这样的国家最适合发展或是只能发展氢能源所以叫喊的最厉害。
如果那新闻里写的不假的话、、、除了本贴争吵的安全性、加氢站容量问题以外,一个交换膜的技术壁垒、一个催化剂用白金的问题解决不了,短时间内还是没办法普及。 ...

铂这类催化剂不值几个钱,最大头的是质子交换膜本身,占电池成本的3成,而铂只有3%而已。最适合发展氢燃料电池的挪威都布走这条路线,就很能说明实际问题了。挪威很有钱,本身是炼化设备的主要生产国之一,又有足够的天然气,全国人口少,分布集中,政策也鼓励清洁能源,但是依然不推广氢燃料电池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5.555
主题: 21
帖子: 14085
注册: 2002年3月
fabureta 发表于 2018-6-19 23:14
最好能在新能源上面脚踏多条船,对自己没坏处。


现在各个国家基本都是这个套路,日本也只是嘴上喊着全力支持氢能源,实际上各家对混动、纯电的研发也都没放弃。
其他的国家包括中国现在看都是踩着好几条船,国内也没有把赌注全压在纯电上,只是给了一些补贴先试试水,毕竟其他形式的新能源目前连试水的阶段都还达不到,混动一是治标不治本、二是技术成熟不需要试水、三是技术全在日本人手里,如果真的找不到更合适的能治本的方案,也不排除将来全面推广混动的可能性,毕竟能省一半的油还是比较可观的。

尽管有不靠谱的领导,但应该相信包括米帝在内的这些国家领导层不会都是傻子,如果氢能源真的没有了缺点、也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这些国家抢技术、抢专利、抢标准、抢资源下手会比谁都快。

目前看应该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只有日本这样的国家最适合发展或是只能发展氢能源所以叫喊的最厉害。
如果那新闻里写的不假的话、、、除了本贴争吵的安全性、加氢站容量问题以外,一个交换膜的技术壁垒、一个催化剂用白金的问题解决不了,短时间内还是没办法普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132
主题: 40
帖子: 16058
注册: 2009年10月
南山樵子 发表于 2018-06-19 14:01
我很奇怪为什么国家突然对纯电车降温。这导致很多个高新产业园濒临倒闭,等于是国家层面失信,很多企业辛辛苦苦搞起来的电动车以及配套电池厂子产品一...


宁德新能源了解一下,仅次于松下,

中国动力电池的产业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了,再补贴只能便宜了骗子。现在中国电动车是有底气的,要不是中美※※※就放特斯拉进来正面杠了。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004
主题: 21
帖子: 6190
注册: 2017年7月
臭手 发表于 2018-6-19 22:59
应该不是突然降温,这东西打一开始就是试点性的,只有北上在依赖政策推广(广州据说是认混动的所以纯电基本没市场)。
国家补贴也只是支持一个启动阶段,不可能一直补贴下去,逐步收缩补贴应该是一开始就有计划,甚至都有可能一开始就跟企业说明过。

引用的那段新闻里说的清华1999年就搞出来了氢燃料电池的试验车,小日本高调宣扬氢能源的时候没改兴趣,现在也不可能因为参观了一次丰田就改了兴趣。

很多企业辛辛苦苦搞起来的电动车,没有任何造车经验和基础的企业搞纯电还一滞销就OVER、、、那是骗补贴的吧?
配套的电池厂、、、对国内搞动力电池的大企业来说,电动车电池似乎没占多大比重,专门给电动车供货一滞销连挣扎的机会都很少的,也有点投机性质的说。

不过在这种全国层面的新能源选择上,跟当年的互联网大潮一样,有一夜崛起的、也肯定有一蹶不振的,有资格赌、敢赌的,要么赌赢了可能是未来的巨无霸,要么赌输了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没人敢保证稳赚不赔。 ...


最好能在新能源上面脚踏多条船,对自己没坏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5.555
主题: 21
帖子: 14085
注册: 2002年3月
南山樵子 发表于 2018-6-19 22:01
我很奇怪为什么国家突然对纯电车降温。这导致很多个高新产业园濒临倒闭,等于是国家层面失信,很多企业辛辛苦苦搞起来的电动车以及配套电池厂子产品一夜之间滞销,连挣扎的机会都很少。原来是老李兴趣改变了。。。


应该不是突然降温,这东西打一开始就是试点性的,只有北上在依赖政策推广(广州据说是认混动的所以纯电基本没市场)。
国家补贴也只是支持一个启动阶段,不可能一直补贴下去,逐步收缩补贴应该是一开始就有计划,甚至都有可能一开始就跟企业说明过。

引用的那段新闻里说的清华1999年就搞出来了氢燃料电池的试验车,小日本高调宣扬氢能源的时候没改兴趣,现在也不可能因为参观了一次丰田就改了兴趣。

很多企业辛辛苦苦搞起来的电动车,没有任何造车经验和基础的企业搞纯电还一滞销就OVER、、、那是骗补贴的吧?
配套的电池厂、、、对国内搞动力电池的大企业来说,电动车电池似乎没占多大比重,专门给电动车供货一滞销连挣扎的机会都很少的,也有点投机性质的说。

不过在这种全国层面的新能源选择上,跟当年的互联网大潮一样,有一夜崛起的、也肯定有一蹶不振的,有资格赌、敢赌的,要么赌赢了可能是未来的巨无霸,要么赌输了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没人敢保证稳赚不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2.546
主题: 616
帖子: 35664
注册: 2005年9月
蔡心 发表于 2018-6-18 01:54
你说的是,目前氢燃料推广,还不在安全问题,而是在加氢站和汽车成本上

但普罗大众一听氢,就闻风丧胆,惯性认为就是氢弹,非常危险,不可能是未来的新能源。好比国人听日本车,惯性认为铁皮薄重量轻不安全。

所以开帖讨论下,大家争论还是很激烈的,有不少无忌物理专家提出质疑,也列出很多标准也列了不少数字,该相信无忌物理专家还是相信国家科技部专家?日本和我们国家※※※真是在设立骗局?那些拿真金白银做的实验是否真的骗人?无忌文科生搬来的文章是否可信?
德国车的安全性不用看碰撞结果都认为更安全?疑问很多,作为非专业的我,也不知道
但讨论的东西都在帖子里,留给大家去思考和认识吧

“普罗大众一听氢,就闻风丧胆,惯性认为就是氢弹,非常危险”
        ——一口老血笑喷出来!

“就让我来rap 揭开你的疮疤”
“就让我来rap 你把听众当白痴啊……”
                   ——哈狗帮《让我RAP》

普罗大众认为氢气危险,是因为氢气本身就危险,以至于卖气球都不允许用氢气,只能用氦气,私灌氢气卖气球的小贩被炸飞过,水泥地都炸出大坑。而《火星救援》里主人公的台词更直白“没事儿别碰氢气”。氢弹表示“劳资比氢气安全多了,不背这个锅”,先不论氢弹和氢气有什么关系,仅仅看引爆氢弹需要先引爆原子弹,就不是你想炸就能炸的。 本帖最后由 ttmars 于 2018-6-19 22:3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3.213
主题: 108
帖子: 13837
注册: 2005年3月
臭手 发表于 2018-06-19 12:44
今天看到个帖子,清华搞氢燃料电池的教授的观点,借过来参考。

以下据说来源于经济观察报6-19日
------------------...
我很奇怪为什么国家突然对纯电车降温。这导致很多个高新产业园濒临倒闭,等于是国家层面失信,很多企业辛辛苦苦搞起来的电动车以及配套电池厂子产品一夜之间滞销,连挣扎的机会都很少。原来是老李兴趣改变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5.555
主题: 21
帖子: 14085
注册: 2002年3月
今天看到个帖子,清华搞氢燃料电池的教授的观点,借过来参考。

以下据说来源于经济观察报6-19日
----------------------------------------------------------
丰田氢燃料汽车关键技术尚未解决 专家称应该警惕市场“过热”

经济观察报 2018/06/19 11:00  记者/耿慧丽

尽管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都对氢燃料汽车抱有很大希望,但一些专家似乎对此并不感到乐观。

“关键技术还没解决,应该回到实验室里继续研究,在膜和催化剂这两大关键问题没解决前,呼吁发展氢燃料汽车是不合理的。”在日前北汽新能源举办的首届“三里屯沙龙”上,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陈全世教授直言不讳地表示。

作为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一种,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国内正在变得炙手可热。本来,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长远的技术解决方案,只有少数企业将其作为储备技术进行开发。但自从5月份※※※总理参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丰田社长丰田章男亲自讲解氢燃料电池汽车、自动驾驶等先进技术以后,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国内也随之升温。

近一段时间以来,多家客车企业纷纷展示自己在氢燃料电池方面的技术实力,福田欧辉甚至宣布获得1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订单。有业内人士预计,未来3-5年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爆发期。甚至有人开始讨论在城市公交等商用车领域,今后纯电动车和氢燃料电池车哪种技术路线能占上风。

再加上近两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中,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车型的补贴大幅减少,对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并未缩水,燃料电池商用车的补贴金额仍是50万元/辆。《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要生产1000辆左右的燃料电池汽车进行示范运行;到2025年,制氢、加氢等配套要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可实现区域小规模运行,届时※※道路行驶的氢燃料电池车达到12万辆;到2030年,※※将实现氢燃料电池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中国公路上有超过100万辆的氢燃料电池车穿梭。如此种种,不断推高了国内车企押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热情。

但氢燃料电池汽车真的到了产业化临门一脚的阶段么?

陈全世并不这么看。除了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这两个身份,陈全世还曾担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主任,全国汽车标准化电动汽车专业委员会顾问等职务,还曾承担国家“863”电动汽车专项中“燃料电池城市客车整车技术研究”课题,可以说是国内最早一批研究新能源汽车的学者,对电动车和氢燃料电池技术和产业研究颇深。

早在1999年,清华大学汽车系开发出的※※第一辆氢燃料电池观光车,就出自陈教授的研究团队。目前国内从事氢燃料电池汽车开发的技术人才,不少人都是陈教授的学生。作为国内最早研究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专家,好不容易看到氢燃料电池汽车越来越火,陈教授为何要“泼冷水”呢?

【丰田Mrai氢燃料车与主要锂电池电动车行驶里程对比】

在陈教授看来,原因无它,主要是关键技术没解决,不具备产业化的条件。“第一,目前全世界能够商业化供应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材料的只有美国杜邦公司一家,日本的一家公司也能做,但是不对外销售。第二,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氢燃料电池的催化剂是铂金。铂金全世界产量很低且价格贵(大概是黄金的2倍),目前铂金的全球产量是每年大概两百多吨,60%以上是做首饰,20%左右是做工业催化剂。如果要普及燃料电池汽车铂金的价格肯定会翻番上涨;而且铂这个催化剂很娇嫩,要求氢气纯度达到99.99%以上。另外,相关的技术指标体系也并不明确,国内氢燃料电池有些技术指标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去测。”陈全世说。

在陈全世看来,目前国内的氢燃料电池同样有些热的过头了,都热衷于造车,而不是做基础研究攻克关键技术。“现在国内燃料电池研究挺热,但据我所知,不少车企的燃料电池都是从加拿大买的,想从日本买但是买不到,加拿大目前也只有两家公司能做燃料电池。加拿大是全球公认燃料电池技术领先的国家之一,他们也没有实现产业化。两大关键技术都没解决,怎么做产业化?※※和车企应该联合大学等研究机构,把膜、催化剂、极板等基础问题解决了,而不是做多少辆车。”

在陈全世看来,加氢站的安全也是很重要的问题。丰田公司用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里使用了70个兆帕压力的储氢罐,氢站加氢装置的工作压力是比这一数据高1.3倍左右,大概1000个大气压,这么大的压力,加氢站万一发生爆炸等事故怎么办?安全问题需要慎重考虑。

陈全世并不认为氢燃料电池技术是最终的技术解决方案,而是终极方案之一。事实上,燃料电池的发展离不开动力电池技术。国际上已经把燃料电池与蓄电池技术结合起来的技术方案,叫燃料电池增程式。

即便是开发燃料电池技术最为积极的车企丰田,去年也明确其新能源规划,未来10-15年之后,混合动力已经成标配时,再大力发展纯电动和氢燃料电池技术。“燃料电池技术不能替代纯电动技术,别被误导了。”陈全世提醒那些看到国家总理考察丰田氢燃料电池技术以后就开始摩拳擦掌的国内企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28
主题: 2
帖子: 861
注册: 2009年8月
蔡心 发表于 2018-6-18 02:09
安全绝对首要考虑。

无忌有人认为丰田投入这么多钱,日本举国发展氢认为是一场骗局

假如真不安全,丰田如何从中获取利益,投入的钱打水漂去?

这么简单的问题,不需要无忌的人回答你,因为前不久的福岛※※已经告诉你答案了。
居然会有人认为“日本举国发展氢”就是安全的保证?脑子秀逗了吧!日本举国发展核电的年代,你们肯定也认为那是核电安全的保证吧。切!把自己的脑子当球踢给一个全地球最他妈的不靠谱的国家,这是什么精神?这不是精神,这就是精神病!纯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4.512
主题: 34
帖子: 31662
注册: 2002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杨宏震 发表于 2018-06-17 19:16
韩国起亚也有混动车,国企似乎没看到这方面技术投入

...

不靠插电就能获得低油耗的混动,还是很有技术含量的,还要考虑可靠性、寿命,没那么容易拷贝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2
主题: 1
帖子: 792
注册: 2015年12月
蔡心 发表于 2018-06-15 01:44
假如国内也像日本那样推进非插电混动,全国省的油不要说一半了 说节省四分一都很厉害了
不过也没办法,技术在日本手里,推进了补贴了大家都买两...
韩国起亚也有混动车,国企似乎没看到这方面技术投入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jclark 发表于 2018-06-17 15:39
日本汽车研究所2005年做过实验的,这也是丰田发展氢动力汽车的基础之一

...


安全绝对首要考虑。

无忌有人认为丰田投入这么多钱,日本举国发展氢认为是一场骗局

假如真不安全,丰田如何从中获取利益,投入的钱打水漂去?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 iOS10.0.2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神经过的国度 发表于 2018-06-17 15:57
科学与伪科学之间没有明显的鸿沟

……

另外,氢燃料目前的主要问题还不在于安全性上吧...


你说的是,目前氢燃料推广,还不在安全问题,而是在加氢站和汽车成本上

但普罗大众一听氢,就闻风丧胆,惯性认为就是氢弹,非常危险,不可能是未来的新能源。好比国人听日本车,惯性认为铁皮薄重量轻不安全。

所以开帖讨论下,大家争论还是很激烈的,有不少无忌物理专家提出质疑,也列出很多标准也列了不少数字,该相信无忌物理专家还是相信国家科技部专家?日本和我们国家※※※真是在设立骗局?那些拿真金白银做的实验是否真的骗人?无忌文科生搬来的文章是否可信?
德国车的安全性不用看碰撞结果都认为更安全?疑问很多,作为非专业的我,也不知道
但讨论的东西都在帖子里,留给大家去思考和认识吧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 iOS10.0.2 客户端编辑于:2018-06-18 02:01:06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472
主题: 21
帖子: 3529
注册: 2010年7月
科学与伪科学之间没有明显的鸿沟

……

另外,氢燃料目前的主要问题还不在于安全性上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132
主题: 40
帖子: 16058
注册: 2009年10月
国内也做过类似实验。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132
主题: 40
帖子: 16058
注册: 2009年10月
PaulISPaul 发表于 2018-06-17 14:07
"但是丰田为其设计了漏气扩散通道,让其始终达不到爆炸的条件。"
这句话若非日本人吹牛骗人就是无脑记者自己是个科学白痴,胡说八道。日...


日本汽车研究所2005年做过实验的,这也是丰田发展氢动力汽车的基础之一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28
主题: 2
帖子: 861
注册: 2009年8月
蔡心 发表于 2018-6-16 16:47
引用 大家车言论     

储氢罐采用高强度的碳纤维 凯富拉复合材料制造,强度有绝对保障。其次,氢气在安全方面其实是远高于汽油等液体燃料的,普通的汽油油箱炸裂后果可想而知(不少黑心媒体还拿油箱的材质做文章恐吓某些品牌的潜在消费者呢~)如果是储藏氢气的罐子就不会出现类似问题,试验证实小口径武器近距离设计几乎各种无法击穿和跳弹,50毫米口径的中型威力的※※子弹也无法打穿罐壁。最严重情况就是气体轻度泄漏,但是丰田为其设计了漏气扩散通道,让其始终达不到爆炸的条件。话说回来,如果真到了这个程度!你无论是汽油、普通电池燃料汽车都是无法达到人们理解安全的高度了。


"但是丰田为其设计了漏气扩散通道,让其始终达不到爆炸的条件。"
这句话若非日本人吹牛骗人就是无脑记者自己是个科学白痴,胡说八道。日本人如果可以做到自己保证的东西,前几年福岛不会出事。信日本,等着死。你们的愚蠢会害死你们。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132
主题: 40
帖子: 16058
注册: 2009年10月
huxley 发表于 2018-06-17 12:31
这是胡说八道,50毫米口径那是炮弹,不是“中型威力的※※子弹”

...


这个.50口径经常被乱翻译,这回没翻译成半米已经是对得起读者了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4.512
主题: 34
帖子: 31662
注册: 2002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这是胡说八道,50毫米口径那是炮弹,不是“中型威力的※※子弹”

蔡心 发表于 2018-6-16 16:47
引用 大家车言论     

储氢罐采用高强度的碳纤维 凯富拉复合材料制造,强度有绝对保障。其次,氢气在安全方面其实是远高于汽油等液体燃料的,普通的汽油油箱炸裂后果可想而知(不少黑心媒体还拿油箱的材质做文章恐吓某些品牌的潜在消费者呢~)如果是储藏氢气的罐子就不会出现类似问题,试验证实小口径武器近距离设计几乎各种无法击穿和跳弹,50毫米口径的中型威力的※※子弹也无法打穿罐壁。最严重情况就是气体轻度泄漏,但是丰田为其设计了漏气扩散通道,让其始终达不到爆炸的条件。话说回来,如果真到了这个程度!你无论是汽油、普通电池燃料汽车都是无法达到人们理解安全的高度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引用 大家车言论     

储氢罐采用高强度的碳纤维 凯富拉复合材料制造,强度有绝对保障。其次,氢气在安全方面其实是远高于汽油等液体燃料的,普通的汽油油箱炸裂后果可想而知(不少黑心媒体还拿油箱的材质做文章恐吓某些品牌的潜在消费者呢~)如果是储藏氢气的罐子就不会出现类似问题,试验证实小口径武器近距离设计几乎各种无法击穿和跳弹,50毫米口径的中型威力的※※子弹也无法打穿罐壁。最严重情况就是气体轻度泄漏,但是丰田为其设计了漏气扩散通道,让其始终达不到爆炸的条件。话说回来,如果真到了这个程度!你无论是汽油、普通电池燃料汽车都是无法达到人们理解安全的高度了。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 iOS10.0.2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2.468
主题: 130
帖子: 7252
注册: 2004年6月
液氢的比重很小,大概是70.8 kg/m?,汽油大概是735kg/m?
差10倍多。

所以即便液氢的热值大一些,但是完全无法弥补这10多倍的比重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5.555
主题: 21
帖子: 14085
注册: 2002年3月
huxley 发表于 2018-6-15 09:25
日本还有全面推广混动的策略。通过混动省一半油,本来只够用50年的汽油就能用100年了。
当然,这个混动不是※※现在搞的插电混动。像比亚迪那种混动,不插电的油耗比同级燃油车还要高


所以说现在大家其实全都是在试水,同时想办法忽悠别人跟着一起干,忽悠的人多了遇上问题和困难也就有人分担一点--最少搞解决方案时可以几家一块儿投钱。

而且各国有各国的实际情况、甚至各国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实际情况,估计几十年内不会出现某种新能源压倒性优势的局面。
如果楼上兄弟说的加氢站的安全性限制只能1吨以下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话,可能只会在地广人稀,需要续航里程长、加氢量不大的地方推广,例如澳洲、美国西部之类的;
象日本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可能也会以混动甚至纯电动为主,毕竟续航要求不那么变态、到处可以装插座;
小日本自己好像是没什么石油资源,所以混动出来之前是鼓励K-CAR之类的小排量车节省石油消耗,换成混动估计也节省不了一半,只可能是相同消耗下能让人换个更大的车,对它来说也就是年进口100万桶石油变成年进口60万桶,还是得进口。
所以现在对氢能源比别人都上心,确实对整个国家能源进口的依赖度会有个质的变化,就是不知道未来普及过程那一堆问题能不能解决好,如果解决好了我们直接摘桃子不是更好吗。

国内实际上也就是北、上在政策支持下推广纯电,广州据说是认混动的应该就没啥纯电的市场了,这玩意纯粹是政策支撑着,如果没有不摇号、不限行的政策支持,最少帝都这边谁吃SB了买一电车? 一但政策有变肯定立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huxley 发表于 2018-06-15 01:25
日本还有全面推广混动的策略。通过混动省一半油,本来只够用50年的汽油就能用100年了。
当然,这个混动不是※※现在搞的插电混动。像...


假如国内也像日本那样推进非插电混动,全国省的油不要说一半了 说节省四分一都很厉害了
不过也没办法,技术在日本手里,推进了补贴了大家都买两田车,钱都给日本赚去了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 iOS10.0.2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4.512
主题: 34
帖子: 31662
注册: 2002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臭手 发表于 2018-6-14 15:52
中国是纯电、日本是氢电,估计大家都在观望中日的发展,看看最后哪种更适合自家的发展,所以现在美国欧洲这些基本都是吆喝的多动真格的少,更多的是试验性质的投入。离全国整体转向还远得很。

国内纯电的路子还是那话属于不上不下的,没什么尖端的高科技、使用起来别别扭扭的也就是凑合,好处是风险不高,算是一种技术革新吧;小日本那个尖端科技满满,使用起来绝对便利,难在大规模普及上,风险太高,算是一种革命性的变革。

至于将来、、、无论是纯电还是氢电都离不开政策支持,国外完全市场竞争发展起来的车子进了国内也受政策管制,影响肯定有一些但不至于被挤死。
另外北汽就算了,北京人造车就没个谱儿,只要没有政策支持分分钟OVER的节奏。


日本还有全面推广混动的策略。通过混动省一半油,本来只够用50年的汽油就能用100年了。
当然,这个混动不是※※现在搞的插电混动。像比亚迪那种混动,不插电的油耗比同级燃油车还要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5.605
主题: 1443
帖子: 17905
注册: 2003年6月
臭手 发表于 2018-6-14 15:52
中国是纯电、日本是氢电,估计大家都在观望中日的发展,看看最后哪种更适合自家的发展,所以现在美国欧洲这些基本都是吆喝的多动真格的少,更多的是试验性质的投入。离全国整体转向还远得很。

国内纯电的路子还是那话属于不上不下的,没什么尖端的高科技、使用起来别别扭扭的也就是凑合,好处是风险不高,算是一种技术革新吧;小日本那个尖端科技满满,使用起来绝对便利,难在大规模普及上,风险太高,算是一种革命性的变革。

至于将来、、、无论是纯电还是氢电都离不开政策支持,国外完全市场竞争发展起来的车子进了国内也受政策管制,影响肯定有一些但不至于被挤死。
另外北汽就算了,北京人造车就没个谱儿,只要没有政策支持分分钟OVER的节奏。


欧美实际上已经走过一轮了,纯电和氢能源都或多或少的尝试过,甜头没尝到,苦头吃了不少。所以对下一步怎么走,大家全部在观望,即便是在中国也是实验性投入,真正的大规模投入还没见到。
倒是天朝※※大手笔,搞一次全民实验(真正也就在北上广等地区,全国铺开还没有),这个成果全球主要的汽车生产国都在盯着。你说的倒是很对,外国企业对进入中国纯电动市场有忌讳,轻易不肯动手。

补贴政策是双刃剑,业界看法也不一,甚至有的企业主张完全不要补贴和政策,百分之百市场竞争。我和几个企业的朋友聊过,都憋着等补贴取消好大干一场。对于拿补贴手软的企业来说,也有怨言的,因为政策总变,企业也是疲于研究应对,真正里外都赚的并不多,多数都是赔本赚幺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有实验表明氢燃料比燃油还安全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