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时钟在路上了,感觉是在开盲盒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511
主题: 111
帖子: 5713
注册: 2008年7月
终于还是下单Grimm CC2,到底是一针见血明显改变还是毫无用处交智商税呢?估计明天就可以见分晓。

发布自 iOS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12956 回帖:41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梦游的塔伦迪诺 发表于 2021-10-12 23:14
今天数据线有点问题,折腾半天没声音,搞好之后顺带听了听8XR内置时钟同步到转盘的声音。第一感觉是硬朗,边缘明显,有种锐化的感觉,猛一听会觉得hifi 性更强外接时钟在声音的边缘上有一些柔化和顺滑,层次变化更丰富一些。但还是之前的观点,没有万元级线材给系统的改变大,性价比不高


素质上这个时钟还不能改变多少
但不接,难以入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511
主题: 111
帖子: 5713
注册: 2008年7月
今天数据线有点问题,折腾半天没声音,搞好之后顺带听了听8XR内置时钟同步到转盘的声音。第一感觉是硬朗,边缘明显,有种锐化的感觉,猛一听会觉得hifi 性更强外接时钟在声音的边缘上有一些柔化和顺滑,层次变化更丰富一些。但还是之前的观点,没有万元级线材给系统的改变大,性价比不高
发布自 iOS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59
主题: 2
帖子: 1448
注册: 2018年3月
蔡心 发表于 2021-10-2 14:53
你用x25e做系统盘吗
1g不大啊
以它这个提升完全非常值得
它不是小打小闹那种
感觉是从底层结构提升,声音比较全面感觉

我用900p做系统盘。
看了一下这个组件之前安装过了,安装的是客制版本,不到600m,顺手升级到了最新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Album2018 发表于 2021-10-2 09:09
你这个是新版本了,
老版本还没安装,主要是软件太大了,超过1GB,里面内容太多,包含软件开发工具,要有简化版本就好了。

你用x25e做系统盘吗
1g不大啊
以它这个提升完全非常值得
它不是小打小闹那种
感觉是从底层结构提升,声音比较全面感觉
本帖最后由 蔡心 于 2021-10-2 14:5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59
主题: 2
帖子: 1448
注册: 2018年3月
蔡心 发表于 2021-10-1 21:07
试验了这个intel驱动,效果真的不错
稳定、结像鲜明
卸载了声音变松散

你这个是新版本了,
老版本还没安装,主要是软件太大了,超过1GB,里面内容太多,包含软件开发工具,要有简化版本就好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试验了这个intel驱动,效果真的不错
稳定、结像鲜明
卸载了声音变松散
发布自 iOS客户端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569
主题: 15
帖子: 40962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hiend是够不着了,最多就是光驱水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这里都是往hiend里说吧
都接同样极好的解码,肯定比CD机里面的解码好
那接好的机芯还是接dvd rom好?
当然在几万级别cd机里,dvdrom配合机内好的电路肯定可以出到不错声音

这里涉及各人声音喜好问题,喜欢素质多点还是喜欢味道多点了
二嫂机芯加好解码加时钟播放二嫂sacd还是欣赏古典乐最佳选择,素质 细节表现确实很不错
但如果播放人声那就难说了,细节太多不一定好,可能文豪这些加胆套件味道更好,味道这里就难说了
每人口味不同,但如果要素质,好机芯还是必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511
主题: 111
帖子: 5713
注册: 2008年7月
Bohnenkaffee 发表于 2021-9-30 19:01
前面谈机芯,所以说的是机芯本身代表不了什么。只是日本机器一般是靠机芯来定位的,好的机芯给好的配置。。。玩法不太一样。

是的,CDM4能做出好转盘,但顶级转盘会用pro来提升溢价能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569
主题: 15
帖子: 40962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梦游的塔伦迪诺 发表于 2021-9-30 18:57
说转盘肯定不是单论机芯,老美用DVDROM做高级音源的不少,素质是机械、电路共同作用的结果。
西装配套当然最能代表设计师的理念,但不同的搭配的确是玩法之一。
前面谈机芯,所以说的是机芯本身代表不了什么。只是日本机器一般是靠机芯来定位的,好的机芯给好的配置。。。玩法不太一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511
主题: 111
帖子: 5713
注册: 2008年7月
Bohnenkaffee 发表于 2021-9-30 18:48
转盘一般都是配套的,单单讲转盘机芯部分不太现实。欧美cd机或转盘有用刻录光驱的,如果单单讲这个妥妥的不能接受,还是听听再说。

说转盘肯定不是单论机芯,老美用DVDROM做高级音源的不少,素质是机械、电路共同作用的结果。
西装配套当然最能代表设计师的理念,但不同的搭配的确是玩法之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569
主题: 15
帖子: 40962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梦游的塔伦迪诺 发表于 2021-9-30 18:42
同样重要,同样的转盘接不同档次的解码器可以发现档次的差距,同样解码器接不同档次的转盘也有档次的差别
转盘一般都是配套的,单单讲转盘机芯部分不太现实。欧美cd机或转盘有用刻录光驱的,如果单单讲这个妥妥的不能接受,还是听听再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511
主题: 111
帖子: 5713
注册: 2008年7月
Bohnenkaffee 发表于 2021-9-30 18:04
不同的cd机芯和控制转换电路是一套,对应pc就是电脑+各种界面/数字声卡算一套。解码电路是一套,如果比较转盘部分是不是有区别,需要分体设备。
1,同一转盘接不同解码 2,不同转盘接同一解码。
可以大概看出两方面哪个重要一点点。

同样重要,同样的转盘接不同档次的解码器可以发现档次的差距,同样解码器接不同档次的转盘也有档次的差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511
主题: 111
帖子: 5713
注册: 2008年7月
花开满楼 发表于 2021-9-30 17:27
看看专业人士怎么说转盘

论CD机芯对音质的影响
刚才在好友的帖子里看见几位兄弟聊起CD机芯的重要性,其中一些观点,在烧友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就我对CD的了解,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本人不才,在1998年的时候因工作需要,作为为美国Highpoint 公司光盘刻录软件开发项目的负责人,对CD机芯、ISO9660、CD-DA、CD-XA等有过比较深入的了解。当时我们对刻录机和光驱的读盘性能进行过测试,刻录机是台湾OEM的产品,机芯是Philips CDM12.1,CD-ROM光驱是Sony的,型号记不起来了。测试软件是我们自己开发的。我们的软件可以设定读取速率、读取次数、读取错误时是忽略错误继续往下读还是尝试重复读取,并能显示读出的数据以及错误之处。我们发现对于大多数质量不算太差的盘,不论是CD-ROM(数据光盘)还是CD- DA(即激光唱片),不论是用刻录机还是光驱,都可以一次准确读出来。但对于质量较差的盘,采用Philips机芯的刻录机读出的正确率通常要高一些,但也有例外情况。
另外,与很多人的想象不通,光头读取的数据,并不是直接输出,而是要经过纠错和解码,才能得到需要的数据,因而机芯的性能并不是特别重要,因为一张CD的实际数据量,并不是区区650M,而大约是这个数的3倍。CD光盘上的 ...

普通机芯的确也能出好声音,没错。大量的美国品牌已经证明了这点。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的是转盘,使用同样机芯的不同品牌转盘的声音风格、声音素质可以有很明显的区别。使用VRDS机构的wadia转盘和二嫂是不同的,使用pro2机芯的文豪和山灵也是不同的,所以说消费者说转盘素质,肯定是机芯电路等等总成的最终结果,不然OPPA都和MSB一样了。 本帖最后由 梦游的塔伦迪诺 于 2021-9-30 18:4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511
主题: 111
帖子: 5713
注册: 2008年7月
蔡心 发表于 2021-9-30 17:21
其实关键看整体抖动水平,目的就是对准cd里的采样点位置

二嫂是把数字放在转盘,在最初读取位置就做到尽量低抖动,然后后面全部同步,降低后面经过多环节抖动

而8xr的精华不是解码,而是降低抖动的pll,它的价值是前面接抖动大的数字源,经过它厉害的pll,可以达到接近二嫂转盘低抖水平,而你前面加了k03x,本身就已经抖动低了,它的pll也没有发挥空间了,它的vcxo老晶振缺点也不会这么明显,即使你8xr加外置cc2时钟,因为k03已经输出很好质量了,所以提升不大,这时候你需要更高水平时钟,譬如国内的horae,加入k03x(也不是因为这个钟可以mck)
其实你也知道k03输出,和k03加8xr输出,8xr貌似作用对不起这几万元吧,因为k03起了很大作用,8xr的声音可能很大取决于它的电源线

K03输出差8XR很多了,值不值几万的确不好量化,但这种程度区别的确也是需要好几个达不溜才能补上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569
主题: 15
帖子: 40962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不同的cd机芯和控制转换电路是一套,对应pc就是电脑+各种界面/数字声卡算一套。解码电路是一套,如果比较转盘部分是不是有区别,需要分体设备。
1,同一转盘接不同解码 2,不同转盘接同一解码。
可以大概看出两方面哪个重要一点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梦游的塔伦迪诺 发表于 2021-9-30 16:32
实测k03X的解码水平,平淡无奇萝卜味,对比8XR差距就很大了,8XR可以很接近K03X播SACD的水平


其实关键看整体抖动水平,目的就是对准cd里的采样点位置

二嫂是把数字放在转盘,在最初读取位置就做到尽量低抖动,然后后面全部同步,降低后面经过多环节抖动

而8xr的精华不是解码,而是降低抖动的pll,它的价值是前面接抖动大的数字源,经过它厉害的pll,可以达到接近二嫂转盘低抖水平,而你前面加了k03x,本身就已经抖动低了,它的pll也没有发挥空间了,它的vcxo老晶振缺点也不会这么明显,即使你8xr加外置cc2时钟,因为k03已经输出很好质量了,所以提升不大,这时候你需要更高水平时钟,譬如国内的horae,加入k03x(也不是因为这个钟可以mck)
其实你也知道k03输出,和k03加8xr输出,8xr貌似作用对不起这几万元吧,因为k03起了很大作用,8xr的声音可能很大取决于它的电源线

本帖最后由 蔡心 于 2021-9-30 17:2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511
主题: 111
帖子: 5713
注册: 2008年7月
蔡心 发表于 2021-9-30 16:28
转盘啊!那一大块钢板的转盘啊
不要只看解码了,二嫂的解码其实比较水,要到xd才不错
但即使解码一般,但转盘水平高,出来也是非常高素质的声音
卖这么贵还有人追捧并升值
转盘水平低的只能靠芯片堆料了,但上限肯定没有好转盘上限高
不要小看对cd碟读取这个环节,或者读取硬盘数据这个环节

实测k03X的解码水平,平淡无奇萝卜味,对比8XR差距就很大了,8XR可以很接近K03X播SACD的水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花开满楼 发表于 2021-9-30 15:38
二嫂是TEAC旗下的发烧子品牌, 常用AD解码芯片,技术含量和用料不如※※士金嗓子先锋安桥的旗舰机,感觉和国产发烧cd水平差不多,不明白为什么卖那么贵。


转盘啊!那一大块钢板的转盘啊
不要只看解码了,二嫂的解码其实比较水,要到xd才不错
但即使解码一般,但转盘水平高,出来也是非常高素质的声音
卖这么贵还有人追捧并升值
转盘水平低的只能靠芯片堆料了,但上限肯定没有好转盘上限高
不要小看对cd碟读取这个环节,或者读取硬盘数据这个环节

其实我自己优化的pc,优化的usb口,输出一个随身解码推hd800都让我吃惊,解码耳放貌似显得不那么重要
pc作为转盘,转盘素质是多么重要 本帖最后由 蔡心 于 2021-9-30 16:3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511
主题: 111
帖子: 5713
注册: 2008年7月
因为都拿来当转盘

转盘的水平基本得到广泛认可
编辑于:2021-09-30 16:03:1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https://software_intel_com/content/www/us/en/develop/articles/oneapi-standalone-components.html#ipp

intel一个驱动,听说增加usb传输稳定性降低抖动
听说可以更安定增加频宽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59
主题: 2
帖子: 1448
注册: 2018年3月
Trompette 发表于 2021-9-30 11:37
抖动是客观存在,前端即使不做抖动,不同的解码在DA过程中也会形成特定的抖动表现,输出方波脉冲是不可能的
数字前级具备升频/抖动功能,只需调整算法,就能模拟各种不同抖动特性,和昂贵的硬件抖动并无差别。
至于抖动结果好坏,确实会带来不同口味,不便一概而论。理论的最佳算法,未必讨好听感,这不是玄学。

无抖动选项并非和电脑usb输出相关
如果输入已是高格,输出不再需要抖动
如果输入是低格,抖动多数好过不抖

播放器的抖动处理指降低quantization noise,和你说的抖动不完全一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59
主题: 2
帖子: 1448
注册: 2018年3月
lzhs 发表于 2021-9-30 08:07
“抖动有很多算法,各有特点,不存在最好的抖动算法”,这句话,是从哪儿抄来的?介绍下出处

要不给我们科普下,具体的含义?

你给我们演示下:可以装个jr试试精确位抖动,看看cpu占用情况,再和无抖动的cpu占用对比一下。

真想看看你们这帮民科能搞出啥样的花头

关于常用抖动和特性说明文档正在审核,如果审核不通过,可邮箱给我,一定满足你,哈哈。

补充:文档已通过审核,希望你能从中找出所谓的最好抖动,我是没看到。
至于cpu占比,结论已经告诉你了,你要质疑,请自己去做测试。 本帖最后由 Album2018 于 2021-9-30 13:5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59
主题: 2
帖子: 1448
注册: 2018年3月
lzhs 发表于 2021-9-30 08:07
“抖动有很多算法,各有特点,不存在最好的抖动算法”,这句话,是从哪儿抄来的?介绍下出处

要不给我们科普下,具体的含义?

你给我们演示下:可以装个jr试试精确位抖动,看看cpu占用情况,再和无抖动的cpu占用对比一下。

真想看看你们这帮民科能搞出啥样的花头

提这个质疑说明你没有认真研究过播放软件,关于抖动一无所知,想学总是好事,下面列举了常用的抖动及特性说明,成全你:
TPDF dithering features the most audible quantization noise. It does not shape
the spectrum of noise to reduce the perceived noise loudness.
Cool Edit C1 curve features reduced amount of low-frequency noise below 9
kHz, but high-frequency noise in audible range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most
audible noise is concentrated around 12 kHz (around second spectral peak of human’s
ear sensitivity). That is why the perceived amount of noise reduction is low.
Cool Edit C3 curve tries to approximate the curve of human hearing threshold.
But the approximation is very rough (most probably because of a too low order of noise
shaping filter), and high peaks and pits in noise spectrum can lead to unpleasant noise
coloration.
UV22 word length reduction system reduces the noise floor over the whole
audible range by approximately 5 dB. The perception of noise is similar to white TPDF
noise, reduced by 5 dB.
Sound Forge’s noise shaping features insufficient dithering amount, which
leads to noise modulation and even small harmonic distortion. The noise shaping curve
tries to approximate the curve of human hearing, but the approximation is very rough
again.
L2 “Normal” preset features good noise reduction around 4 kHz, at the expense
of highaudible noise power around 14 kHz (clearly noticed esp. by younger listeners).
L1-Ultramaximizer’s “Normal” preset features some noise reduction below 9
kHz, at the expense of moving noise from these frequencies to less audible range of 9
kHz – 16 kHz.
WaveLab’s Type3 curve is another approximation of human hearing threshold,
but the approximation is rough. There’s an excessive amount of audible noise around 9
kHz.
Cool Edit 44.1 KHz curve is a more adequate approximation of the human
hearing threshold. Nevertheless the curve is far from optimal (too low filter order
again?). It could be much closer to optimal if the spectral pit at 21 kHz – 22 kHz is
filled with frequencies from around 12 kHz.
L2 “Ultra” preset is much like L2 “Normal” preset, but with less noise below 15
kHz, and more noise above 15 kHz. Still high audible noise power around 15 kHz.
POW-r3 spectrum curve resembles Meridian-D and WaveLab Type3 noise
shaping curves. The most audible noise of POW-r3 curve is around 8 kHz. We also
suggest that there is excessive amount of noise reduction around 3.5 kHz. The noise
floor of most high-resolution professional electronics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noise
floor of POW-r3 curve around 3.5 kHz. Probably, moving some noise from 7 kHz – 10
kHz to the band around 3.5 kHz would reduce the perceived noise audibility (and
smooth the noise spectrum too)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95
主题: 5
帖子: 2177
注册: 2020年5月
Album2018 发表于 2021-9-29 22:06
你错了,无抖动是给电脑usb输出质量高的情况下选用的。
抖动有很多算法,各有特点,不存在最好的抖动算法,正是如此播放器才会设置若干抖动给用户选择。
如你所说,算力很弱的dac都可以处理抖动,对现在的计算机来说处理精确位抖动更是小菜一碟。
你若不信,可以装个jr试试精确位抖动,看看cpu占用情况,再和无抖动的cpu占用对比一下。


抖动是客观存在,前端即使不做抖动,不同的解码在DA过程中也会形成特定的抖动表现,输出方波脉冲是不可能的
数字前级具备升频/抖动功能,只需调整算法,就能模拟各种不同抖动特性,和昂贵的硬件抖动并无差别。
至于抖动结果好坏,确实会带来不同口味,不便一概而论。理论的最佳算法,未必讨好听感,这不是玄学。

无抖动选项并非和电脑usb输出相关
如果输入已是高格,输出不再需要抖动
如果输入是低格,抖动多数好过不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96
主题: 0
帖子: 284
注册: 2019年11月
Album2018 发表于 2021-9-29 22:06
你错了,无抖动是给电脑usb输出质量高的情况下选用的。
抖动有很多算法,各有特点,不存在最好的抖动算法,正是如此播放器才会设置若干抖动给用户选择。
如你所说,算力很弱的dac都可以处理抖动,对现在的计算机来说处理精确位抖动更是小菜一碟。
你若不信,可以装个jr试试精确位抖动,看看cpu占用情况,再和无抖动的cpu占用对比一下。


“抖动有很多算法,各有特点,不存在最好的抖动算法”,这句话,是从哪儿抄来的?介绍下出处

要不给我们科普下,具体的含义?

你给我们演示下:可以装个jr试试精确位抖动,看看cpu占用情况,再和无抖动的cpu占用对比一下。

真想看看你们这帮民科能搞出啥样的花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59
主题: 2
帖子: 1448
注册: 2018年3月
Trompette 发表于 2021-9-29 21:03
倒,无抖动是给CPU运算不足的电脑留的。
只要有运算条件,当然是最消耗算力的精确位抖动最好。

dCS 四件套之一,现在靠软件就可以在高性能的DAC上实现。白给你不要?

你错了,无抖动是给电脑usb输出质量高的情况下选用的。
抖动有很多算法,各有特点,不存在最好的抖动算法,正是如此播放器才会设置若干抖动给用户选择。
如你所说,算力很弱的dac都可以处理抖动,对现在的计算机来说处理精确位抖动更是小菜一碟。
你若不信,可以装个jr试试精确位抖动,看看cpu占用情况,再和无抖动的cpu占用对比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时钟在路上了,感觉是在开盲盒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