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displaycal软件的使用细节求教
倒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7535 回帖:12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4.174
主题: 45
帖子: 3639
注册: 2013年1月
民科就是和砖家瞎扯显示器的事情,砖家一直建议大家一般没必要校色。要把花在校色的精力投入到显示器本身上。

因为根据砖家的经验之谈,普通消费者的ICC会有VCGT的变量因素,而校色泥潭恰恰很大就和VCGT有关。民科和砖家的分歧就是如此产生的。由此,引发RAW的颜色争论之辨论。其实也是是否“校色”引发。

罗列一下民科的※※发言:

1.都2020年了,专业级显示器都大白菜了,坚称:sRGB显示器必须校色

rivershaw 发表于 2020-8-6 08:05
.......
买回来一台99%sRGB的显示器,不校色就能显示99%的sRGB颜色
请告诉我哪个厂商的、哪一台能做到?
........


2. 去年2021年,所有的显示器都必须校色处理后颜色才能正确,没有例外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4-9 12:12
.......
所有的显示器都必须校色处理后颜色才能正确、准确,广色域显示器如此,sRGB兼容的显示器也是如此,没有例外。
.........


3.到了本帖:今天几乎不需要VCGT了
rivershaw 发表于 2022-1-11 04:06
你说对了!所以,今天的条件下,几乎不需要VCGT了。


其实,大家都知道。如果不启动VCGT,这种“校色”其实就是标色而已,一个测量而已,没有修正行为,对显示器显示毫无影响。那么这种“不需要的VCGT”的所谓“校色”何时启用呢?

楼主首帖的第六问就是这个意思。这就看民科怎么回答了。老实说,民科的29贴回答,只能呵呵。其实砖家第4贴就说了,不需要VCGT的所谓“校色”,意义不大,也就看看显示器厂商是否说谎而已。

其实对一般用户来说,校色本身的意义就不大,是一个抠细节的过程。我的意思是,校色意义不大,把投入校色的精力去购买好一点的显示器。一台好的显示器,一般情况下,是没必要校色的,技术原因是:因为你没必要使用VCGT。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855
主题: 16
帖子: 4549
注册: 2011年8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连什么叫特性化,为什么需要特性化都不知道

也敢妄谈校色,怎么好意思的呢我就纳闷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74
主题: 45
帖子: 3639
注册: 2013年1月
dual 发表于 2022-1-16 22:23
连什么叫特性化,为什么需要特性化都不知道

也敢妄谈校色,怎么好意思的呢我就纳闷了


的确如此,比如想想下面这类。想想为什么会“觉得不值”?连楼主都觉得色阶损失不可忍受,去买硬件的了,这位觉得“不值”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1-5 13:43
就是说,硬件校色的显示器,比如VP2768,即使厂商宣传说是100%的sRGB,实际上也还是达不到。

我从来没有买过、用过硬件校色的显示器,总觉得花那个钱不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46
主题: 48
帖子: 7427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DisplayCal做显示器校准时,把各种各样的RGB色块送到显示器端口,然后从屏幕上测量这些色块的XYZ数值。用不同亮度的R、G、B色块可以计算出显示器的固有Gamma,用不同颜色的色块,可以推算出显示器的色域。显示器的色域,都可以近似成一个CIExy上的三角形,一旦能近似成三角形色域,从数学上就可以用一个3×3的RGB2XYZ矩阵来计算颜色。

饱和度最大的红、蓝、绿色块,也就是RGB=【x1;0;0】,RGB=【0;x2;0】和RGB=【0;0;x3】,对应CIExy上这个三角形色域的顶点。

我在前面解释Vcgt不能限制色域时说过,RGB=【214;0;0】,RGB=【255;0;0】的饱和度都是100%,这两个RGB按照RGB2XYZ矩阵计算出的XYZ,在CIExy上是相同的点。什么情况下Vcgt才会影响色域呢?就是RGB的饱和度不是100%,也就是RGB=【214;y1;z1】、RGB=【255;y2;z2】中,y、z不为0的情况,也就是Vcgt在接近0的位置上,输入RGB为0,而输出RGB不为0,此时Vcgt才会对色域有一点点影响,这些影响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结论,影响CIExy色域的是RGB2XYZ矩阵。有了RGB2XYZ矩阵,可以确定出CIExy上的三角形色域;反过来,定义了CIExy上的三角形色域(顶点坐标),也可以计算出RGB2XYZ矩阵。sRGB、Adobe RGB、ProPhoto RGB这些常用的标准色彩空间,都是先定义CIExy上的三角形色域的顶点坐标,再计算出RGB2XYZ矩阵。而显示器的色彩空间,是从RGB2XYZ,确定出CIExy上的色域。

显示器的色域真的是精确的三角形色域吗?实际上只是近似而已,并不能做到100%的精确。好的显示器精度高些,差的显示器精度低些,用RGB2XYZ矩阵描述显示器色域只是近似的。比RGB2XYZ矩阵更准确的显示器色域是3DLUT,3DLUT描述的RGB<=>XYZ转换关系,比RGB2XYZ矩阵更精确。所以DisplayCal推荐显示器icc采用XYZ矩阵+3DLUT的方式提取特征。

sRGB、Adobe RGB、ProPhoto RGB这些常用的标准色彩空间,除了Gamma有区别之外,最重要的是RGB2XYZ矩阵不同,RGB2XYZ矩阵不同也就是CIExy色域不同。

RGB2XYZ矩阵不同,结果就是相同的RGB数值,sRGB、Adobe RGB的XYZ不同,也就是说,同样的RGB数值,sRGB的XYZ颜色与Adobe RGB的XYZ颜色不一样。

换句话说,如果不做色彩管理,你想用一台sRGB的显示器显示Adobe RGB照片,或者用一台Adobe RGB显示器显示sRGB照片,XYZ颜色是肯定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即使用一台100%的sRGB显示器,不做色彩管理,也无法正确、准确显示Adobe RGB照片的颜色。

反来了,如果有一台广色域(接近Adobe RGB)的显示器,在色彩管理下,既能正确、准确显示Adobe RGB照片的颜色,也能正确、准确显示sRGB照片的颜色。

这就是色彩管理的意义。

怎么才能让广色域(接近Adobe RGB或者P3)显示器显示sRGB照片颜色呢?

非常简单,RGB_sRGB×RGB2XYZ_sRGB=XYZ,然后,RGB2XYZ_广色域\XYZ= RGB_广色域。把广色域的RGB送到显示器,屏幕上就是正确、准确的XYZ颜色。

这个工作,是支持色彩管理的APP来做的,计算中需要的广色域转换矩阵“RGB2XYZ_广色域”就来自显示器校准提供的“显示器.icc”。显示器校准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了“RGB2XYZ_广色域”矩阵,使APP知道如何转换送到显示器的RGB。所以,色彩管理的基础是提取显示器的特征(制作“显示器.icc”),前提是APP能做RGB的转换(就是所谓的支持色彩管理),这个基础和前提缺一不可。

什么是限制色域呢?

所谓“限制色域”不是科学的描述,在色彩管理中科学的说法是“色域转换”,就是RGB2XYZ1\ RGB2XYZ2=RGB2RGB,两个矩阵相除后的矩阵。

比如,要把Adobe RGB转换到sRGB,Adobe RGB的矩阵是RGB2XYZ2,sRGB的矩阵是RGB2XYZ1,RGB2XYZ1\ RGB2XYZ2= RGB2RGB,RGB2RGB就是色域转换矩阵。

用软件计算RGB2RGB非常容易,如果用硬件计算,有两个办法,一是做硬件的3DLUT数据表。假定RGB是8bit,这张表的索引就是2^8^3=16.7M,再算上条目的内容,是一个非常非常巨大的存储空间。另一个办法是把RGB转换成模拟量,用可编程的模拟放大器结合加法器模仿矩阵运算。早期的硬件校色显示器的色域转换就是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而Gamma校准采用硬件的3×1DLUT数据表。有人以为色域转换也是硬件3×1DLUT数据表的效果,这是误解,3×1DLUT只能修改Gamma,不能转换色域。

这里顺便说说硬件校色显示器。假定一台支持硬件校色的广色域显示器(Adobe RGB),内涵硬件的3DLUT数据表,能把显示端口的RGB固定成Adobe RGB或者sRGB。如果硬件校色显示器把RGB端口规定为sRGB,那么这台显示器就相当于sRGB的标准色域显示器。如果显示Adobe RGB的照片,仍然要靠支持色彩管理的APP把 Adobe RGB的照片转换到sRGB色彩空间,不做色彩管理,Adobe RGB的照片显示的颜色还是不正常(灰暗)。

反过来,如果硬件校色显示器把RGB端口固定成Adobe RGB,这台显示器就相当于Adobe RGB显示器,想要显示sRGB照片,仍然要靠支持色彩管理的APP,把sRGB的RGB转换成Adobe RGB的RGB才能正确、准确显示sRGB照片。

所以,上述两种情况下,硬件校色显示器与软件校色完全一样,没有任何优势。即使在硬件校色显示器与照片的色彩空间一致的情况下,究竟硬件校色显示器的色阶损失是不是会小一些?我看也不一定,因为硬件校色显示器的3DLUT,也不是用大量色块校准出来的,而是用RGB2XYZ矩阵换算出来的,由此在色准上,很可能比不过软件的3DLUT。

这个问题细说起来可能会引发争论,实际上,有很多问题是因为不会正确使用DisplayCal软件校色造成的,硬件校色的软件操作相对简单,容易上手,效果容易满足一般要求。而DisplayCal则需要反复摸索很长时间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46
主题: 48
帖子: 7427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大部分的笔记本电脑都没有RGB的色温调整按键,有的也没有对比度按键,这样的笔记本用DisplayCal校准屏幕应该怎么设置呢?

首先,对液晶显示屏幕来说,没有对比度调节是一件好事情。因为液晶屏的对比度调节,是调整液晶偏转的最大开度,应该固定,不许调整才好。

液晶屏的亮度是背光的亮度,液晶偏转完全遮挡住背光,就是屏幕的黑色亮度,而最大的亮度,就是液晶偏转达到最大开度时背光透射出来的亮度。所以,对液晶屏来说,背光亮度固定时,屏幕黑色也是固定值,对比度调整的是最大亮度,也就是液晶偏转的最大开度。前面说过,液晶屏的驱动电压与屏幕亮度是一条S曲线,液晶偏转的最大开度变了,相当于驱动电压仅对应了S曲线的一段,必然造成屏幕实际亮度与驱动电压不再是原来校正好的线性,结果就是液晶屏的Gamma变得古怪,可能出现中性色出现彩色偏色。液晶显示器固定对比度,可以依据这个固定对比度的液晶偏转的最大开度来补偿S曲线,使得Gamma曲线得到一个合适的矫正。笔记本电脑的生产商,预先知道液晶屏的性能数据,可以预先做好S曲线和Gamma补偿,所以笔记本电脑的Gamma一般都天生比较合适,不需要用Vcgt重新校准。

结论,大部分的笔记本电脑都不需要用Vcgt来校准Gamma。即使有些粗制滥造的本本,没有调整好S曲线的补偿,用DisplayCal校准、禁用Vcgt的情况下,也只是会影响不支持色彩管理的APP(比如Windows自带的“画图”),看图出现黑白层次不好,而支持色彩管理的APP(比如photoshop),看图则是黑白层次非常好、颜色正确。

其次,不用Vcgt调整Gamma,要不要用Vcgt调整屏幕色温?

对于色彩管理来说,白点的转换用到了颜色理论中的“色适应(chromatic adaptation)”原理。简单说,一张白纸,在日光下、灯光下的颜色实际上是不同的,但是人们都认为是白色的白纸,所以,当两个色彩空间转换时,白点要用“色适应”矩阵转换,也就是说,当照片的色彩空间白点与显示器色彩空间白点不一致时,要把照片的白点用“色适应”矩阵转换成显示器的白点。

所以,一般来说,我们把显示器的色温调到D65(6500K),是因为我们显示的照片的icc一般是sRGB,或者Adobe RGB,它们的白点都是D65(6500K),这样白点的色温一致,不用转换。如果我们想要显示一张ProPhoto RGB的照片,ProPhoto RGB的白点是D50(5000K),那就需要把D50用“色适应”矩阵转换成显示器的白点D65(6500K)。

D50与D65是两个相差很大的颜色,但是人眼视觉加上大脑的判断,从心理感受上,ProPhoto RGB的D50白色与sRGB(Adobe RGB)的D65白色却相差不大,所以在屏幕上把D50当成D65显示,人们都能接受。

结论,屏幕校准到D65是一种大家普遍接受的习惯,并不是一个固定死的标准,所以不能调整RGB色温的笔记本,最好不要用Vcgt调整屏幕色温,换句话说,笔记本屏幕的色温是7000K、还是8000K,看习惯了影响不大。反过来,如果用Vcgt强行把屏幕色温校准到D65,反而会严重损失色阶,得不偿失。

最后,有很多人在使用DisplayCal校准笔记本电脑后,如果禁用了Vcgt,在DisplayCal的“验证”环节,发现色差很大,不合格,心里就会有无数的担心。

DisplayCal的“验证”是比较实测屏幕的XYZ与设置预期的XYZ之间的色差,如果在DisplayCal的“校准”中设置白点为D65,又不用Vcgt把白点校准到D65,这样“验证”就一定会出现巨大的色差,这个巨大的色差是计算错误的结果。

正确的设置是在“校准”中设置白点为“已测量”,这样禁用Vcgt后,“验证”就一定会按照屏幕现有的白点色温去计算,这样“验证”结果才是正确的。

上面写了那么多字,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下面一张图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这样校准后的效果怎么样,可以用下面钱元凯老师给的测试图看看,注意,一定要用支持色彩管理的APP看,比如photoshop。

如果用不支持色彩管理的APP,无论颜色还是层次都与未做屏幕校准时一样,不会有任何变化!因为不支持色彩管理的APP不会使用DisplayCal校准生成的icc做Gamma和色域的转换,自然还是校准前的效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46
主题: 48
帖子: 7427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对于一般的有亮度调节、有对比度调节、有RGB色温调节的液晶显示器,DisplayCal校准时应该怎么设置呢?

我建议分两步操作,一是用交互的方式把亮度、对比度、RGB色温把显示器的亮度、色温调整到合适的数值;二是把“白点”、“白电平”修改成已测量,正式校准制作显示器icc文件。

具体来说,首先选勾“交互式显示调整”。把DisplayCal的“校准”设置成D65白点,色度坐标(0.3127、0.3290),或者色温(6500K)。白电平(白点亮度)设置成合适的数值,比如80、100、120等等。点击“校准与配置文件”开始以交互方式调整显示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调整时,对比度最好使用显示器的出厂缺省值,如果亮度减到很小屏幕还是太亮,可以适当降低对比度,最好别加大对比度,道理在35#楼说过了,不重复。RGB色温的调整要非常耐心,如果调不到合适的数值,可以稍微降低一点对比度。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请记住,亮度、对比度、RGB色温调好后,就不要再动,直到下次重做显示器校准。一旦你动了,当前的显示器校准就作废了。因为亮度、对比度、RGB色温的改变,会直接影响显示器的icc,每一个显示器的icc,都是针对特定的亮度、对比度、RGB色温数值的。

公版的显示器icc是不管亮度、对比度、RGB色温数值的,所以使用公版的显示器icc,只能有个大概的色准,误差会比自己做校准大很多。

有人建议对比度调到最大值100%,对液晶显示器来说不合适。对比度会对显示器色域有些微的影响,对比度高,CIExy色域会大一点点。但是对比度影响Gamma的均匀性,对比度过高,如果禁用Vcgt,不支持色彩管理的windows桌面可能会严重偏色;如果使用Vcgt,又可能会造成色阶损失,出现色带,所以,对比度不宜过高。

在显示器的调整结束后,要关闭“交互式显示调整”窗口,退出DisplayCal的交互式显示器调整,把“白点”、“白电平”修改成“已测量”(或者去掉“交互式显示调整”的选勾),正式开始显示器的校准操作。

当使用“交互式显示调整”窗口调整显示器亮度、色温时,调整精度上与设定值是有误差的,如果不把“白点”、“白电平”设置为“已测量”,你用按键调整显示器时,亮度、白点的误差,会直接影响以后“验证”时的计算,造成错误的色差结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如果不去掉“交互式显示调整”的选勾,仅是把“白点”、“白电平”设置为“已测量”,那么会有一个窗口显示测量出的当前实际的白点色温值和白点亮度值,以后“验证”计算色差时,使用这些实测值比对色差,而不是设定值。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显示器校准后的实际效果如何,可以用DisplayCal的“验证”来测试色差,关于“验证”应该如何设置、如何操作,以后再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74
主题: 45
帖子: 3639
注册: 2013年1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2-1-18 05:25
........
我在前面解释Vcgt不能限制色域时说过,
...........
所以,上述两种情况下,硬件校色显示器与软件校色完全一样,没有任何优势。即使在硬件校色显示器与照片的色彩空间一致的情况下,究竟硬件校色显示器的色阶损失是不是会小一些?我看也不一定,因为硬件校色显示器的3DLUT,也不是用大量色块校准出来的,而是用RGB2XYZ矩阵换算出来的,由此在色准上,很可能比不过软件的3DLUT。

这个问题细说起来可能会引发争论,实际上,有很多问题是因为不会正确使用DisplayCal软件校色造成的,硬件校色的软件操作相对简单,容易上手,效果容易满足一般要求。而DisplayCal则需要反复摸索很长时间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没用过硬件校色的,就不要说这种色彩管理严重错误的酸话了。毕竟连楼主去买二手硬件校色了,大家都知道硬件校色不丢色阶。不在乎区别的不是老花眼看不出,而是数学不敏感,觉得都一样哈。其次,带3Dlut功能的硬件校色其实非常复杂,也很耗时,弄过就知道。

而民科觉得简单是因为其内置的sRGB模式,是厂家预设的不损失色阶的真sRGB,而不是软件校色通过VCGT损失色阶的sRGB。所以我说是“尽可能的模拟sRGB”。使用VCGT可以“限制色域”,尽可能的模拟sRGB,但不能达到和自带硬件3Dlut的完全模拟色域效果。

讲真,那些用广色域游戏屏的民科,实在笑话百出。啥都没摸过,一本正经的幻想皇帝用金锄头耕地。他们连最基本的专业级sRGB屏幕都不懂。因为即便是sRGB的专业级,是厂家是花功夫、花精力、花材料努力做到 100% sRGB的,但是努力的结果是 99% sRGB。所以大家开箱即用,不需要额外的VCGT。

而那些所谓广色域游戏屏,则是随便堆料的结果,如果堆出超出sRGB色域的,靠近哪个就用哪个,也号称广色域。所以,大家看看,你到底是选择是“努力”做到100% sRGB,最后实际 99% sRGB;还是选择随便堆料的广色域游戏屏呢?

当然,有些民科觉得sRGB不值,可以靠自己玩Displaycal解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74
主题: 45
帖子: 3639
注册: 2013年1月
软件校色,最重要的就是 VCGT,而VCGT从数学上讲必然影响色阶,这就是软件校色的基本常识。可惜这个常识被校色仪的软文刻意的忽略了,这才是大多数用户陷入校色泥潭的最重要的原因。这个常识对我来说早就知道了,但有民科混淆。不过借着Displaycal作者之口的官方回复,可以知道这个常识的权威性。
色彩管理就是这样,一般没有扎实的知识,最好默认别动。

其实民科其实自己也是无知的受害者,所以才会“总觉得花这个钱不值”。发烧友,不存在值不值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的问题。民科没有意识到色阶丢失,才会觉得不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74
主题: 45
帖子: 3639
注册: 2013年1月
民科最大的问题就是,夹带的私货太多,真真假假的混在一起,完全有违普通用户使用色彩管理的初衷。

rivershaw 发表于 2022-1-19 07:04
对于一般的有亮度调节、有对比度调节、有RGB色温调节的液晶显示器,DisplayCal校准时应该怎么设置呢?

........
公版的显示器icc是不管亮度、对比度、RGB色温数值的,所以使用公版的显示器icc,只能有个大概的色准,误差会比自己做校准大很多
...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红色的地方,是“色彩管理”基本理念错误才导致的结论。不是官方的icc(也就是Adobe自带的icc)不是不管亮度、对比度,而是根本没必要管这些。亮度、对比度就像纸张的反光度、油墨的纯度,这都是显示器自己的特性,icc没必要知道。民科需要一个结论是:X公版的显示器icc(Adobe自带的),误差会比自己做校准大很多X。这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概念,就像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区别,Python语言和蟒蛇的区别,Java编程语言和爪哇岛的区别;就像民科一本正经的回答IP地址改成999.999.999.999就能解决IP地址缺乏的一样。

色彩管理,尤其是色彩空间选择,是否选择Adobe的官方公办icc,和色彩实际误差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其实显示器就是按照标准的可视色彩空间(比如sRGB、AdobeRGB、Display P3)去研发的。假如和标准色彩很接近,影像用户直接用公版icc就可以了,只要不用错就行。而那些需要自己校色的icc,恰恰是和标准icc相差太多。除了在严格软打印这种专业特殊场合(范例链接),一般影像用户如果出现这类场合,那么就是一台劣质显示器了(因为和标准相差太多)。这种显示器,兴师动众的校色毫无必要。

所以,色彩管理最重要的就是“正确标色”,把精力花在购买好的显示器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46
主题: 48
帖子: 7427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19 12:42
民科最大的问题就是,夹带的私货太多,真真假假的混在一起,完全有违普通用户使用色彩管理的初衷。

红色的地方,是“色彩管理”基本理念错误才导致的结论。不是官方的icc(也就是Adobe自带的icc)不是不管亮度、对比度,而是根本没必要管这些。亮度、对比度就像纸张的反光度、油墨的纯度,这都是显示器自己的特性,icc没必要知道。民科需要一个结论是:X公版的显示器icc(Adobe自带的),误差会比自己做校准大很多X。这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概念,就像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区别,Python语言和蟒蛇的区别,Java编程语言和爪哇岛的区别;就像民科一本正经的回答IP地址改成999.999.999.999就能解决IP地址缺乏的一样。

色彩管理,尤其是色彩空间选择,是否选择Adobe的官方公办icc,和色彩实际误差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其实显示器就是按照标准的可视色彩空间(比如sRGB、AdobeRGB、Display P3)去研发的。假如和标准色彩很接近,影像用户直接用公版icc就可以了,只要不用错就行。而那些需要自己校色的icc,恰恰是和标准icc相差太多。除了在严格软打印这种专业特殊场合(范例链接),一般影像 ...


奇怪!公版的显示器icc与Adobe有什么关系?

你似乎不知道什么是“公版的显示器icc”,这也难怪,你从来不做色彩管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46
主题: 48
帖子: 7427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显示器校准后的效果怎么样,可以用DisplayCal的“验证”功能来检查色差的大小。

先来看一个例子,我的朋友借我的“彩猴子”(ColorMunki)校准显示器,他听网上的大咖说,要把对比度调到最大(100%),可是他的液晶显示器当对比度调到最大的时候,色温飙到10000K以上,当他用RGB色温调整强行把色温降到6500K,屏幕上出现了严重的偏色,黑白照片变成了有乱七八糟颜色的照片,Windows的桌面、窗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古怪偏色。

他指望用校色仪校色后能改变这些偏色,耐心等了2个小时后,校色完毕,加载icc,屏幕的偏色丝毫未变。更可疑的是,他用DisplayCal的“验证”功能,验证结果非常理想,最大色差也不超过2.0,他直接晕倒了。我猜这种问题可能很多人都碰到过。

重要的话要反复说,显示器的icc,只有支持色彩管理的APP才会使用,才能利用icc正常显示颜色!我朋友遇到的这种情况,不管windows桌面、窗口的颜色偏得有多古怪,用photoshop查看一张照片,窗口内的图片颜色是完全正常的,一点也不偏色。因为windows桌面、窗口不支持色彩管理,不会使用显示器的icc,自然还是原来的偏色,而photoshop支持色彩管理,会按照显示器icc修改送到显示器的RGB,显示的颜色就很正常。

只有Vcgt对Gamma的校准,才能保证所有APP(支持色彩管理的APP和不支持色彩管理的)都能避免中性色的偏色(但是Vcgt不能保证色准,因为Vcgt不能做色域转换)。Vcgt并不是显示器icc中必须的部分,显示器icc可以包含Vcgt,也可以没有Vcgt,也可以把Vcgt设置成不起作用的直线。

所以我才会说,DisplayCal校准时,是否禁用Vcgt,要看屏幕的中性色是否偏色,也就是黑白照片是否出现彩色。为了避免当前系统加载的显示器icc影响,应该用不支持色彩管理(不使用icc)的APP,观察黑白照片是否偏色。不偏色就可以禁用Vcgt,偏色就要靠Vcgt矫正。我那个朋友就是禁用了Vcgt,没有Vcgt就无法矫正windows桌面、windows窗口的中性色偏色,所以DisplayCal工作结束,他看不到屏幕颜色的丝毫变化。如果使用Vcgt,在校准的迭代过程中,就能看出屏幕的颜色变化,明显看到中性色的偏色在逐步改善。

不做色彩管理,屏幕的中性色的偏色只能靠Vcgt矫正,所以有人误以为只有Vcgt才是显示器校准,这是因为不懂icc、不懂色彩管理的道理。Vcgt只是Gamma的校准,只能纠正中性色的偏色,而icc既包含Gamma校准,也包含色域转换(颜色准确),只是icc需要APP支持,必须使用支持色彩管理的APP。

DisplayCal的“验证”,都是按照色彩管理的标准算法计算色差,验证结果都是在色彩管理情况下的色准、色差。

所以,DisplayCal的“验证”结果很好,在支持色彩管理的APP之下,颜色一定能正确、准确地显示。但对不支持色彩管理的APP来说,不包含Vcgt的显示器icc是完全无用的,原来怎么偏色,校准后还是一样的偏色,就会说显示器校准没有什么用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46
主题: 48
帖子: 7427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DisplayCal的“验证”,就是把一些RGB色块送到显示器,然后用校色仪从屏幕上测量出这些色块的XYZ颜色,与色彩管理之下计算出的XYZ颜色比对,计算色差。

DisplayCal的“验证”是在色彩管理之下的比对,所以,必须知道送到显示器的RGB色块的icc,DisplayCal叫做“模拟配置文件”(相当于是照片内嵌的icc),依据“模拟配置文件”的矩阵(或者3DLUT)计算出XYZ颜色。

正常使用DisplayCal,校准结束,自动加载显示器icc后,DisplayCal窗口中的“设置”指向的icc与系统加载的显示器icc是一致的。“设置”指向的icc实际上是一个目录,里面包含了DisplayCal校准时的实测屏幕XYZ原始数据,DisplayCal的“验证”优先使用这些原始数据。如果希望优先使用系统加载的显示器icc验证结果,要把“设置”指向改成“当前”。

下面具体说说DisplayCal“验证”的三种典型情况。

第一种情况,验证显示器icc制作效果(精度),目的是看DisplayCal制作出的icc好不好、对不对,是否需要重新做。

此时,“设置”指向和系统加载的应该都是DisplayCal校准后得到的显示器icc。验证使用的色块的icc自然肯定是显示器icc,所以,“模拟配置文件”不要选勾。(如果选勾,那么“模拟配置文件”一定要指向DisplayCal校准后得到的显示器icc)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第二种情况,验证显示器在色彩管理之下,显示sRGB(或Adobe RGB)颜色的能力。

“模拟配置文件”一定要选勾,而且“模拟配置文件”一定要指向需要验证的sRGB或Adobe RGB配置文件。“设置”要指向当前的显示器icc,如果“设置”为“当前”,那么系统一定要加载显示器icc。原则是一定要让DisplayCal知道当前的显示器icc是你校准后的显示器icc。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第三种情况,如果你想看看你的显示器在不做色彩管理之下(不使用校准后的显示器icc),sRGB(或Adobe RGB)颜色会有哪些失常,按下面方法设置。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选勾“模拟配置文件”,并且指向sRGB(或Adobe RGB)配置文件,选勾“使用模拟配置文件作为显示配置文件”。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DisplayCal的“验证”还有一个“自验”模式。“自验”模式不需要校色仪实际测量屏幕的XYZ颜色,而是使用屏幕校准时的XYZ原始数据(或者显示器icc),推算出上面三种情况下的验证结果,如果在实际的屏幕校准过程中,色块足够多,显示器icc精度足够好,“自验”模式的结果非常接近实测值。

在“自验”模式下,你必须用“设置”指向或者系统实际加载的显示器icc告诉DisplayCal你的显示器的特征,也就是RGB<=>XYZ的互换关系和显示器固有的Gamma,不然DisplayCal无法推算。

举一个例子,有一款被某些人说成100%的sRGB的显示器,viewsonic vp2768,我下载了一个网友对其校色后的icc(https://tftcentral.co.uk/icc_profiles/viewsonic_vp2768.icc)。我们可以用DisplayCal“自验”功能看看这款显示器显示sRGB时的色差。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同样的道理,你不需要实际拥有这些显示器,仅靠icc就能估算出这些显示器的色准究竟如何。硬件校色显示器也是如此,可以用icc估算出色准、色差与软件校色的区别。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46
主题: 48
帖子: 7427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硬件校色显示器与普通显示器的软件校色究竟有什么区别?

从校色的原理上说,硬件、软件是完全一样的,都是Gamma变换和矩阵运算(或者3DLUT三线性插值),Gamma变换是RGB的线性、非线性转换,矩阵运算(或者3DLUT)是色彩空间的色域转换。

首先要搞清楚软件校色的算法,才能真正明白硬件校色与软件校色的区别。

对于软件校色来说,APP读取要显示的RGB,先做Gamma反变换,把RGB转换成线性RGB,然后用矩阵(或者3DLUT)把RGB转换为XYZ。再根据显示器icc,把XYZ转换成线性RGB,最后用显示器固有的Gamma,把线性RGB转换成非线性的RGB送到显示缓冲区。

对于硬件校色来说,分两种情况,一、硬件校色显示器的RGB端口与要显示的照片都是sRGB(或者都是Adobe RGB),此时,可以不需要色彩管理的RGB转换,把RGB直接送到显示缓冲区。二、如果硬件校色显示器的RGB端口与要显示的照片的icc不同,比如显示器是sRGB,而照片是Adobe RGB,此时需要把Adobe RGB转换成sRGB送到显示缓冲区,这与软件校色完全一样,没有区别。

所以,硬件校色显示器的优越性只可能出现在第一种情况下,比如,照片是sRGB,显示器也是sRGB。这种情况下,硬件校色不需要转换RGB,软件校色仍然需要按照显示器icc转换RGB。

或者说,软件校色显示器要把显示缓冲区的RGB转换成显示器合适的RGB,而硬件校色显示器不做这一步,这一步放到显示器内部用硬件来做。

RGB转换这一步放到显示器内部用硬件来做有什么好处呢?

唯一的好处就是,显示缓冲区限制RGB为8bit,而显示器内部的硬件可以把RGB扩展到10 bit、12 bit、14 bit!

对于软件校色来说,颜色计算的精度可以足够高,但是,RGB放入显示缓冲区必须限制成8bit的0~255。被这个0~255限制丢失的色阶,永远找不回来。

对于硬件校色来说,显示缓冲区的RGB是原始未经转换的RGB,没有丢失色阶,进入显示器后,硬件做Gamma变换、矩阵计算(或者3DLUT查表)都可以使用比8bit更高的精度,保留更多的色阶。

这是硬件校色显示器有更好的色阶响应的原因,它是突破显示缓冲区8bit限制的结果,与Vcgt无关,也与矩阵计算、或者3DLUT精度无关!

请注意,这种硬件校色显示器色阶响应的优越性,只发生在sRGB显示器显示sRGB照片,或者Adobe RGB显示器显示Adobe RGB照片的情况下,一旦想用硬件校色的sRGB显示器显示Adobe RGB照片,或者硬件校色的Adobe RGB显示器显示sRGB照片,这样的色阶响应优势就不存在了。因为还是需要APP把Adobe RGB转换成sRGB,或者把sRGB转换成Adobe RGB,限制RGB为8bit,送到显示缓冲区,与软件校色完全一样。硬件校色只是把sRGB(或者Adobe RGB)转换到显示器原始、固有的色彩空间,而不是sRGB与Adobe RGB的色彩空间之间的转换。

所以,硬件校色显示器最适合不会做色彩管理、喜欢sRGB一统江湖的情况。买上一台标准色域(sRGB)的硬件校色显示器,对色准要求不高的人来说,不做色彩管理直接使用,简单而且效果满意。不像是普通显示器的软件校色,把色阶、色准兼顾好达到满意的程度,可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调整DisplayCal的各种参数,不懂色彩管理,不会使用DisplayCal很难做到。实际上,普通显示器的软件校色,在色准上超过硬件校色显示器是很容易的事情,只是把色阶调整好困难大一些,因为色阶、色准是一对矛盾,有时候需要降低色准换取更好的色阶。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如果你用的是一台广色域(近似Adobe RGB)的硬件校色显示器,操作麻烦会大一点。你需要把硬件校色显示器校准成两个模式,比如sRGB和Adobe RGB,在需要看sRGB照片时,显示器要切换到sRGB模式,在需要看Adobe RGB照片时,显示器要切换到Adobe RGB模式。

如果不做显示器的模式切换,那就变成了普通显示器的软件校准方式,需要色彩管理APP的支持,与普通显示器的软件校准完全一样,也就没有了色阶上的优势。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情况下,色彩管理错误产生的问题,一样也不会少,不懂色彩管理仍然不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46
主题: 48
帖子: 7427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用DisplayCal的菜单“文件”-“配置文件信息”读取icc,可以查看显示器icc的色域和各种曲线,并与sRGB、Adobe RGB色彩空间比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选项中的“色域”,显示icc在色度平面上的色域,如果想查看立体色域,可以点击“3D”。

“校准曲线”就是Vcgt,如果禁用Vcgt,“校准曲线”就是一条输入、输出直通、没有作用的直线。

“色调响应曲线”是RGB2XYZ矩阵使用的Gamma变换曲线,禁用Vcgt时,Gamma校准靠这条曲线实现。

A2B、B2A是3DLUT数据表,A2B是RGB转换到XYZ的3DLUT,B2A是XYZ转换到RGB的3DLUT。“整型曲线”是3DLUT数据表自带的曲线,作用也是Gamma校准和适应3DLUT的数据格式。“输入整型曲线”是3DLUT查表前的曲线,“输出整型曲线”是查表后的曲线。

A2B、B2A后的数字代表色彩空间转换时的意图,0是“可感知”,1是“相对比色”,2是“饱和度”。

重要的话要反复说!这些曲线中,只有Vcgt对支持色彩管理的APP和不支持色彩管理的APP都起作用,其他的曲线,只对支持色彩管理的APP起作用。在屏幕上,不支持色彩管理的APP只能看到“校准曲线”Vcgt的效果,看不到其他曲线的效果。

结合DisplayCal的“配置文件信息”和“验证”结果数据,就会发现,只要显示器的色域(立体色域)够大,能完全包容sRGB(或Adobe RGB),就能很正确、很精确地显示出sRGB(或Adobe RGB)颜色,色差很小。

结论,如果做色彩管理,使用支持色彩管理的APP,显示器的色域越大越好,只要显示器色域能完全覆盖sRGB(或Adobe RGB),就能100%地显示出所有的颜色。

所以,如果做色彩管理,使用支持色彩管理的APP,广色域比标准色域更适合显示sRGB照片。只有不会做色彩管理,分不清哪些APP支持色彩管理,才会需要100%的sRGB显示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74
主题: 45
帖子: 3639
注册: 2013年1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2-1-22 05:31
硬件校色显示器与普通显示器的软件校色究竟有什么区别?

.......
请注意,这种硬件校色显示器色阶响应的优越性,只发生在sRGB显示器显示sRGB照片,或者Adobe RGB显示器显示Adobe RGB照片的情况下①,一旦想用硬件校色的sRGB显示器显示Adobe RGB照片,或者②硬件校色的Adobe RGB显示器显示sRGB照片,这样的色阶响应优势就不存在了。因为还是需要APP把Adobe RGB转换成sRGB,或者把sRGB转换成Adobe RGB,限制RGB为8bit,送到显示缓冲区,与软件校色完全一样。硬件校色只是把sRGB(或者Adobe RGB)转换到显示器原始、固有的色彩空间,而不是sRGB与Adobe RGB的色彩空间之间的转换。

所以,硬件校色显示器最适合不会做色彩管理、喜欢sRGB一统江湖的情况③
......


游戏屏民科又来贡献笑话了

红色字体,楼主都去买一台二手硬件校色的了,听了民科的话情何以堪?
红色字体,其实就是楼主的想法,要一台数学上不丢失色阶显示sRGB的广色域显示器。大家注意措辞,是数学上而不仅仅是硬件上,而民科不懂这个数学概念。但Displaycal的开发者知道,看下图作者回信
不过这种数学上的理解对民科来说就是“总觉得花这个钱不值


至于最后的结论③,那只能说退休民科开心就好。本来人家辩论不在于“色彩管理”普及,毕竟民科连色彩管理最基本的RAW没有颜色都不知道。民科捣鼓这些是为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74
主题: 45
帖子: 3639
注册: 2013年1月
色彩管理是很复杂的,有很多参数选项,搞错一个就会出问题。楼主遇到的就是如此。大家要注意一点,软件校色的关键就是 VCGT,好坏都在于VCGT。

VCGT最早是苹果提出的,是一种用低成本液晶屏模拟CRT颜色特征的方法。加上苹果硬件也控制,所以即便损失色阶,人眼也看不出。VCGT一言以蔽之,就是给那些“色彩管理支持有限”的普通软件提供了一个相对正确的显示颜色的方法。VCGT是给不支持色彩管理的普通场合使用,这是绝大部分民用场合。

所以,民科下面的话是关键:禁用Vcgt时,Gamma校准靠这条曲线实现,这句话普通人会错误解读。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没有硬件校色的一般显示器,禁用vcgt的时候,只有那些支持色彩管理的关键,才会用到Gamma校准靠这条曲线,也就是说实际上,禁用vcgt的时候就是显示器自己的Gamma,是不可调的。如果您误解以为一般也能用什么ICC自带的“X所谓RGB2XYZ矩阵使用的Gamma色调响应曲线X”。那是错误的,因为那是给“支持色彩管理”的专业软件使用,一般场合(比如所有的浏览器)都用不到。再说得绝对一点,那只是一个规范而已。专业软件(包括Adobe)其实也不用于显示。这点民科是不懂的。

这种关键的不严谨误导,不管民科是有意还是无意,但这种就是错误的民科水平,会错误理解软件校色。下面的引述,蓝色是正确的,红色是误导的。

rivershaw 发表于 2022-1-25 05:54
用DisplayCal的菜单“文件”-“配置文件信息”读取icc,可以查看显示器icc的色域和各种曲线,并与sRGB、Adobe RGB色彩空间比较。

选项中的“色域”,显示icc在色度平面上的色域,如果想查看立体色域,可以点击“3D”。

“校准曲线”就是Vcgt,如果禁用Vcgt,“校准曲线”就是一条输入、输出直通、没有作用的直线。

“色调响应曲线”是RGB2XYZ矩阵使用的Gamma变换曲线,禁用Vcgt时,Gamma校准靠这条曲线实现

..........

重要的话要反复说!这些曲线中,只有Vcgt对支持色彩管理的APP和不支持色彩管理的APP都起作用,其他的曲线,只对支持色彩管理的APP起作用。在屏幕上,不支持色彩管理的APP只能看到“校准曲线”Vcgt的效果,看不到其他曲线的效果。

.........


rivershaw 发表于 2022-1-21 04:37
.......
重要的话要反复说,显示器的icc,只有支持色彩管理的APP才会使用,才能利用icc正常显示颜色!
........
只有Vcgt对Gamma的校准,才能保证所有APP(支持色彩管理的APP和不支持色彩管理的)都能避免中性色的偏色(但是Vcgt不能保证色准,因为Vcgt不能做色域转换)。Vcgt并不是显示器icc中必须的部分,显示器icc可以包含Vcgt,也可以没有Vcgt,也可以把Vcgt设置成不起作用的直线。
本帖最后由 stevenkoh 于 2022-1-25 09:5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46
主题: 48
帖子: 7427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25 09:42
色彩管理是很复杂的,有很多参数选项,搞错一个就会出问题。
……
如果您误解以为一般也能用什么ICC自带的“X所谓RGB2XYZ矩阵使用的Gamma色调响应曲线X”。那是错误的,因为那是给“支持色彩管理”的专业软件使用,一般场合(比如所有的浏览器)都用不到。再说得绝对一点,那只是一个规范而已。
……


地球人都知道,Firefox、Chrome、360,还有微软的IE和Edge,甚至小蜜蜂,这些浏览器都能支持色彩管理! 本帖最后由 rivershaw 于 2022-1-25 14:2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46
主题: 48
帖子: 7427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25 08:01
游戏屏民科又来贡献笑话了

红色字体,楼主都去买一台二手硬件校色的了,听了民科的话情何以堪?
红色字体,其实就是楼主的想法,要一台数学上不丢失色阶显示sRGB的广色域显示器。大家注意措辞,是数学上而不仅仅是硬件上,而民科不懂这个数学概念。但Displaycal的开发者知道,看下图作者回信
不过这种数学上的理解对民科来说就是“总觉得花这个钱不值

至于最后的结论③,那只能说退休民科开心就好。本来人家辩论不在于“色彩管理”普及,毕竟民科连色彩管理最基本的RAW没有颜色都不知道。民科捣鼓这些是为了.......
...


色彩管理对你来说,太复杂了。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25 09:42
……
色彩管理是很复杂的,有很多参数选项,搞错一个就会出问题。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46
主题: 48
帖子: 7427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在1#楼,@lyssocool网友给出了一个视频链接,这个视频做得非常好,简单、明了,按照视频就能很好的校准自己的屏幕。

有几个问题我来补充一下。

1、显示器亮度应该怎么设置,设置成多少合适?

有人喜欢屏幕亮一点,有人喜欢屏幕暗一点,按照人眼的视觉特性,屏幕亮度应该与观察屏幕时的环境亮度匹配。比如,太阳光下拍电影,摄像机的监视器可能需要亮一点。办公室里对照片修图,屏幕需要暗一点。大部分网友玩照片,都是室内环境,室内灯光的照度大约在几百勒克斯,所以屏幕的亮度应该在80~120坎德拉(cd/m^2)比较合适。

对液晶显示器来说,调亮度、对比度都能改变屏幕的亮度,但是对比度最好固定为出厂设置,只用亮度调整屏幕亮度。如果无法用RGB把色温调到准确的D65,可以降低一点对比度,但是不要增加对比度,道理我在前面说过了,对比度会影响液晶显示器内部的S曲线补偿,造成屏幕的中性色偏色。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DisplayCal的“配置”里面的“测试图表”,千万千万不要选超大型,建议选“用于LUT配置文件的扩展测试图表”,175个色块。

显示器校准,色准与色阶是一对矛盾,过分追求色准会损失色阶,牺牲一点色准能保护色阶!如果选4954个色块的超大型,保证了色准,色阶可以会变差。

配置文件类型的“高级”,一定要选勾“平滑”。平滑是对3DLUT数据表的平滑处理,能有效平衡色准、色阶这一对矛盾。选勾了“平滑”,超大型图标的4954个色块,大部分被平滑掉了,只是徒增校准时间。

“高级”里面的“CIE CAM02色域映射”,是对感知意图的CAM02算法处理,显示器icc不需要感知意图,都是比色意图转换,所以不需要选勾,选勾会增加校准时间。而且,CAM02是依据环境光的,要用CAM02,在“白电平”和“色调曲线”中还需要定义环境光。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我特别注重中性色的偏色,也就是所谓的灰平衡,所以我会修改一下测试色块,多添加一些黑白色块,比如把中性色块加到152个。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3、建议试试把“测量模式”选为“液晶(常规)高解析度”,这样能缩短色块的测量时间,但是有的早期液晶显示器可能导致测量失败。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4、回到白点色温的设置,大部分时候,我们混用D65与6500K,精确计算的话,两者是有区别的,D65是日光色温,CCT的精确数值是6504K,色度坐标是(0.3127;0.3290)。而6500K黑体的色度坐标是(0.3135;0.3236),在“验证”的色差计算中,两者是有差别的。

sRGB、Adobe RGB的白点都是日光的D65,不是黑体的6500K,所以,设置白点时,色温应该用6504K,或者色度坐标用(0.3127;0.3290)。

视频中白点给了具体数值,又使用了Vcgt来校准Gamma,此时Vcgt会校准白点,这样就有可能导致色阶出现问题。所以,建议最好还是先用交互式调整白点,使白点足够接近设定值,然后退出交互式操作,把白点改成“已测量”再做后续校准,这样Vcgt只会校准Gamma,不会校准白点,Vcgt对色阶的影响小一些。

最后,很多人都对DisplayCal校准心存忌惮,因为校准过程非常费时,如果参数设置不对,一遍遍重做,足以使人崩溃。按照我前面说的方法,不算交互式(用显示器按键)调整屏幕白点、亮度的时间,禁用Vcgt的情况下,整个校准过程大约7~8分钟,使用Vcgt的情况下也不超过20分钟(因为Vcgt计算是迭代过程,首次屏幕校准可能时间长一点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74
主题: 45
帖子: 3639
注册: 2013年1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2-1-26 06:36
.......
2、DisplayCal的“配置”里面的“测试图表”,千万千万不要选超大型,建议选“用于LUT配置文件的扩展测试图表”,175个色块。

显示器校准,色准与色阶是一对矛盾,过分追求色准会损失色阶,牺牲一点色准能保护色阶!如果选4954个色块的超大型,保证了色准,色阶可以会变差。

配置文件类型的“高级”,一定要选勾“平滑”。平滑是对3DLUT数据表的平滑处理,能有效平衡色准、色阶这一对矛盾。选勾了“平滑”,超大型图标的4954个色块,大部分被平滑掉了,只是徒增校准时间。...


红色字体部分只存在“软件校色”,而且是特指软件校色中增加了 VCGT的部分。硬件校色,就完全可以兼顾色准和色差。具体,可以参考厂商的官方文档:艺卓EIZO文库 | 硬件校准和软件校准,也就是说软件校色为了色准会丢失色阶(下文丢失色彩的风险),硬件校色可以兼顾。
当然带3Dlut的硬件校色缺点是贵,而且操作繁琐。民科自己也自称“从来没有买过、用过硬件校色的显示器”。但软件校色最大的问题就是用了VCGT就“损失色阶”。所以,也就是楼主问题的第六问“6 关于VCGT,我们应该在何时启用vcgt,何时放弃VCGT?”就非常重要。

其实答案民科已经自己说了,今天的条件下,几乎不需要VCGT了

rivershaw 发表于 2022-1-11 04:06
你说对了!所以,今天的条件下,几乎不需要VCGT了。


那么楼主的第六问,就变成我们什么场合需要放弃VCGT的软件校色呢?我的答案在第4楼就公布了,一看便知。看民科的,永远的得不到这个关键答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74
主题: 45
帖子: 3639
注册: 2013年1月
displaycal这类所谓的“软件校准”,色准与色阶是的确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很多人追求“硬件校准”,也就是购买带硬件3Dlut的显示器。对此,论坛里有网友和 displaycal 作者交流过。请注意发帖时间。

SlayeRBoxeR 发表于 2014-6-13 20:34
是的,和你在另外一个帖子的描述有共通的地方。

.......
这个问题我和dispcalgui的作者有过交流,如果是那种狂热追求不掉色阶又没有硬件校色显示器的用户来说,如果显示器原厂调整就很出色,可以考虑不校色

................
所以,比起校色,购买一台原厂调整就不错的显示器才是最重要的。举个例子,下面 VX 和 VP级别的,如果在乎色准,那么就要选择专业级显示器。
选择娱乐级别的VX系列,这算“专业”吗?游戏级别的再怎么校色,也不能点石成金。如果用户自己玩没问题,但一定要说软件校色和硬件校色显示器一样,那就是不专业的误导了。

本帖最后由 stevenkoh 于 2022-1-26 14:4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8
主题: 2
帖子: 65
注册: 2021年7月
lyssocool 发表于 2022-1-14 09:22
楼主,你试一下,用discalplay和校色仪自带的软件分别校色,能看出很大区别吗?比如拿同一张图片在两个校色方法下观察(用支持色彩管理的APP查看)。如果看不出区别或者区别不大,大可不必这么抠细节...

嘿嘿,其实我比较想了解的是背后的原理。其实现在的显示器已经很难买到色准特别差的了,不对比也不会发现什么颜色错误。我买二手艺卓的时候卖家是个职业摄影师,使用了1600多个小时也没有重新校色过。生产者都不讲究,我也很迷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46
主题: 48
帖子: 7427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26 13:45
红色字体部分只存在“软件校色”,而且是特指软件校色中增加了 VCGT的部分。硬件校色,就完全可以兼顾色准和色差。具体,可以参考厂商的官方文档:艺卓EIZO文库 | 硬件校准和软件校准,也就是说软件校色为了色准会丢失色阶(下文丢失色彩的风险),硬件校色可以兼顾。
当然带3Dlut的硬件校色缺点是贵,而且操作繁琐。民科自己也自称“从来没有买过、用过硬件校色的显示器”。但软件校色最大的问题就是用了VCGT就“损失色阶”。所以,也就是楼主问题的第六问“6 关于VCGT,我们应该在何时启用vcgt,何时放弃VCGT?”就非常重要。

其实答案民科已经自己说了,今天的条件下,几乎不需要VCGT了

那么楼主的第六问,就变成我们什么场合需要放弃VCGT的软件校色呢?我的答案在第4楼就公布了,一看便知。看民科的,永远的得不到这个关键答案。 ...


1、如果只有Vcgt才会损失色阶,请问,软件校色禁用Vcgt后是不是就不会损失色阶了?

2、假如有一台硬件校色的显示器,做硬件校色时生成了一个icc,如果这个icc与照片的icc不一样,要不要把照片转换到这个icc?这个转换会不会损失色阶?

3、用Vcgt强行调整色温肯定会损失色阶,如果软件校色用显示器上的R、G、B按键调整色温,还会损失色阶吗?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46
主题: 48
帖子: 7427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26 14:32
displaycal这类所谓的“软件校准”,色准与色阶是的确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很多人追求“硬件校准”,也就是购买带硬件3Dlut的显示器。对此,论坛里有网友和 displaycal 作者交流过。请注意发帖时间。
所以,比起校色,购买一台原厂调整就不错的显示器才是最重要的。举个例子,下面 VX 和 VP级别的,如果在乎色准,那么就要选择专业级显示器。
选择娱乐级别的VX系列,这算“专业”吗?游戏级别的再怎么校色,也不能点石成金。如果用户自己玩没问题,但一定要说软件校色和硬件校色显示器一样,那就是不专业的误导了。


我要是说VX经过DisplayCal正确的软件校色,色准、色阶都比你推荐的那些“专业”显示器好,你肯定不信,但是我有DisplayCal验证报告可以证明。

你的错误在于根本不知道显示器原理和软件校色的道理,也不知道硬件的3DLUT就是从icc软件校色学过来的,

真正误导的是厂家的宣传,所谓专业显示器的宣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46
主题: 48
帖子: 7427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life_is_good 发表于 2022-1-26 15:06
嘿嘿,其实我比较想了解的是背后的原理。其实现在的显示器已经很难买到色准特别差的了,不对比也不会发现什么颜色错误。我买二手艺卓的时候卖家是个职业摄影师,使用了1600多个小时也没有重新校色过。生产者都不讲究,我也很迷茫


1、显示器校准是找出RGB与XYZ颜色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你想要显示照片的icc与显示器的icc是不一样,也就是颜色相同但是RGB不一样,要对RGB做转换。显示器校准就是告诉APP,RGB应该怎么转换。所以,不做显示器校准,就不知道该怎么转换RGB,这与显示器的色准无关。

2、想知道你的显示器色准如何,找个校色仪,用DisplayCal跑一遍就一目了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74
主题: 45
帖子: 3639
注册: 2013年1月
life_is_good 发表于 2022-1-26 15:06
嘿嘿,其实我比较想了解的是背后的原理。其实现在的显示器已经很难买到色准特别差的了,不对比也不会发现什么颜色错误。我买二手艺卓的时候卖家是个职业摄影师,使用了1600多个小时也没有重新校色过。生产者都不讲究,我也很迷茫


是这样的,硬件校色挺花费时间的,而且需要一些基本知识的专业培训,有一定门槛。这些职业摄影师大部分玩不转这个。不过话说回来,在个人影像部分一般是不需要这种设备的。硬件校色的显示器,是用在无聊的生产领域。举个例子:设计师在国外,生产地在国内。如果印刷大批量的酒瓶外包装,如何远程确定颜色?此时就需要专业的“色彩管理”服务商做中介了,可以把国外/国内的显示器校准到同样的水平,不过这个不是个人影像领域。

楼主你只要知道软校色关键是VCGT就可以了。把这个抓住,就能避免陷入小白的校色泥潭。

另外,你找到不用VCGT的软件校色的实际应用场合了吗?也就是您第六问的答案您有了吗?分享这个对普通的用户有着实际借鉴意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74
主题: 45
帖子: 3639
注册: 2013年1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2-1-26 15:38
我要是说VX经过DisplayCal正确的软件校色,色准、色阶都比你推荐的那些“专业”显示器好,你肯定不信,但是我有DisplayCal验证报告可以证明。

你的错误在于根本不知道显示器原理和软件校色的道理,也不知道硬件的3DLUT就是从icc软件校色学过来的,

真正误导的是厂家的宣传,所谓专业显示器的宣传。


我当然不信你啦。和专业厂商(比如艺卓EIZO)相比,你算呢?而且你连色彩管理最基本的 RAW没有颜色都不懂呢 本帖最后由 stevenkoh 于 2022-1-26 16:1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46
主题: 48
帖子: 7427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26 16:13
我当然不信你啦。和专业厂商(比如艺卓EIZO)相比,你算呢?而且你连色彩管理最基本的 RAW没有颜色都不懂呢


那就没必要跟你费吐沫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46
主题: 48
帖子: 7427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有人愿意缴智商税,没人拦得住。但是,即使是宣传,读懂意思还是有必要的。把“艺卓”的话解释一下:

软件校准通过校色仪测量显示器端口RGB与屏幕XYZ颜色的关系,将结果创建为ICC配置文件,通过调整计算机的输出的RGB来调整显示器上的XYZ颜色。几乎所有的显示器都可以采用这种校准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对于色彩要求比较高的工作不太实用。因为软件校准需要用显示器按键对亮度、对比度、RGB色温做手动调整,而且显卡设置不同、DisplayCal软件参数设置不同,校准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ICC配置文件保存在电脑中,不会保存在显示器上,换了电脑,显示器要重新校色。

此外,软件校准有丢失色阶的风险。比如一台显示器的R、G、B皆为 255,色温设置为6500K。如果将它的色温降低到5000K,那么G和B也会降低,最终色阶会少于原来的255。(所以,软件校色不应该使用Vcgt调整色温,而是应该用显示器上的R、G、B按键调整色温,白点也应该使用“已测量”,这样就不会用Vcgt调整色温,就不会损失色阶)。类似的,当(用Vcgt)调整伽玛和亮度时,灰度降低,获得的图像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色彩偏差和跳跃的色带。(所以,亮度也要用显示器上的按键调整,不要用Vcgt调整,而Gamma,最好用矩阵的“色调曲线”、或者3DLUT的“整型曲线”调整)。

补充一点,“色彩偏差和跳跃的色带”应该是跳跃的色阶和色彩偏差的色带。什么是跳跃的色阶,比如sRGB的【255;0;0】与Adobe RGB的【219;0;0】是相同的红色,但是sRGB有256个色阶,Adobe RGB只有220个色阶,损失了256-220=36个色阶。反过来,Adobe RGB的【219;0;0】转换到sRGB,只有220色阶,原本sRGB的红色可以有256个色阶,所以出现了色阶的跳跃(色阶不连续)。

显然,硬件校色显示器,只有在显示器、照片都是sRGB,或者都是Adobe RGB时,才能避免出现跳跃的色阶。如果显示器是sRGB,照片是Adobe RGB,或者显示器是Adobe RGB,照片是sRGB,一样会出现跳跃的色阶,与软件校色完全一样。

至于色彩偏差的色带,并不是Vcgt特有的缺陷,没有Vcgt,其他Gamma校准曲线、矩阵、3DLUT的数据处理不好,都会产生中性色的偏色色带,软件、硬件校色都可能会存在,软件可以靠DisplayCal控制参数,牺牲一点点色准来取得平衡,而硬件校色,强迫使用强“平滑”,牺牲更大的色准来避免出现色带,所以硬件校色的色准普遍较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8
主题: 2
帖子: 65
注册: 2021年7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26 16:11
是这样的,硬件校色挺花费时间的,而且需要一些基本知识的专业培训,有一定门槛。这些职业摄影师大部分玩不转这个。不过话说回来,在个人影像部分一般是不需要这种设备的。硬件校色的显示器,是用在无聊的生产领域。举个例子:设计师在国外,生产地在国内。如果印刷大批量的酒瓶外包装,如何远程确定颜色?此时就需要专业的“色彩管理”服务商做中介了,可以把国外/国内的显示器校准到同样的水平,不过这个不是个人影像领域。

楼主你只要知道软校色关键是VCGT就可以了。把这个抓住,就能避免陷入小白的校色泥潭。

另外,你找到不用VCGT的软件校色的实际应用场合了吗?也就是您第六问的答案您有了吗?分享这个对普通的用户有着实际借鉴意义。

我的感受是还是硬件校色简单,可以直接用标准的icc文件,也可以完全不用icc文件。软件色彩管理更多还是打印需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displaycal软件的使用细节求教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