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色域空间的定义看RAW是否具有色空间的学习心得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9
主题: 225
帖子: 4446
注册: 2006年2月
色域空间一般俗称色空间,经过一番搜索,找到色域空间的定义如下:
色空间--也称为色彩模型,是一种用数学方式表示颜色的方法。它通过使用空间坐标的方式将颜色信息映射到颜色空间的某一点,通常用三维模型表示,将颜色分为三个参数在三维坐标中进行描述‌。
色空间是通过颜色匹配实验建立起来的,通常使用一维、二维或三维空间坐标来表示某一色彩。这种坐标系统所能定义的色彩范围即色彩空间。颜色空间在颜色量化、定性和定量测定中有着重要作用‌。

色空间的类型和特点常见的色空间包括以下几种:‌
RGB颜色空间‌:通过红、绿、蓝三种基色混合来定义其他颜色,适用于彩色图像处理。RGB颜色空间在笛卡尔坐标系上构建,黑色对应坐标原点(0,0,0),白色对应(1,1,1)。‌
HSI颜色空间‌: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感知方式,使用色调(Hue)、饱和度(Saturation)和亮度(Intensity)三个参数表示颜色。‌
XYZ颜色空间‌:基于物理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的匹配实验,用于计算颜色的物理量。‌
Lab颜色空间‌:由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制定的标准色度系统,适用于工业和科研中的颜色测量和比较。Lab颜色空间包括L(亮度)、a(红/绿)和b(黄/蓝)三个参数‌。
上述定义为了严谨有点拗口,通俗点说,色空间通常是用三维数学坐标表示某种颜色信息,例如:RGB颜色空间‌:通过红、绿、蓝三种基色混合来定义其他颜色。
通过上述定义可知,RAW文件也是通过红、绿、蓝三种基色混合来定义其他颜色的。因此,RAW文件具有色空间是毫无疑问的。
网上很多文章都说RAW文件只是定义了灰度,没有彩色。这是完全错误的,RAW文件的色彩其实是有CMOS各像素前的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滤镜赋予的,红色滤镜后面的像素记录的就是红色分量的信息,不是绿色或者蓝色分量的信息。绿色和蓝色滤镜后面的像素也是记录本色彩分量的信息。
RAW文件具有色空间,而且是RGB色空间。因为它符合定义。
但是RAW文件的RGB色空间不同于通常的sRGB, ARGB等通用的色空间。而且每款相机的RAW文件的RGB色空间都是独有的,具体的色彩坐标和具体颜色的对应关系外人是难以得知的(厂家是否知道我不了解,一直都想知道)。
不过其他软件商家并不关心每个具体的RAW文件的RGB色空间。只要两张不同色温拍摄的标准色卡图片就可以得到图片中的色彩信息,因为是标准色卡,色卡上各色块的坐标是一定的,映射到Prophoto RGB(或者是ARGB,Srgb)的坐标也是一定的,RAW文件中的RGB坐标可以通过建立查表对应关系得到Prophoto RGB(或者是ARGB,Srgb)的坐标。有了色卡上各色块的坐标,其他颜色可以通过插值关系得到,色温等参数也可以通过插值得到。
一点心得,不知道对否?
萧风萧风 编辑于 2024-11-11 12:50
相关标签: 通用 理光 色温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浏览:22744 回帖:102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版主
泡网分: 14.257
主题: 0
帖子: 56609
注册: 2005年9月
该主题已被关闭!

时间:2024-12-01 10:2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湖北省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什么是色温(Color Temperature)?白平衡与色温有什么关系?

把一个物体加热到发红、发光,普朗克先生发现,它发出的光谱与温度有关,不管什么物体,只要温度相同,发出光的光谱都一样,也就是看见的颜色都一样。按照不同的加热温度,把发光颜色标记在色品图上,就是下图中间弯弯的那条曲线。这个图是我从网上随便找的,只是个示意而已,我“故意”去掉了这个图的出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如果一个XYZ颜色点落在这条轨迹上,从这条轨迹查出一个温度,这个温度叫做,绝对色温就是一个温度值K。

如果一个XYZ颜色点没有落在这条轨迹上,从这个颜色点向普朗克轨迹做垂线,与普朗克轨迹交点的温度,叫做相关色温(相对色温、CCT)。相关色温有两个值,一个是轨迹交点的温度值T;还有一个值是这个颜色点到交点的距离,这个量英文叫Tint,中文翻译成“色调”,我觉得叫色偏更合适,它是偏离普朗克轨迹的程度。

涉及到在图上计算距离,为了结果准确,在数学上做了两个处理。一是把xy坐标系转换为uv坐标系。在xy坐标系上,图上距离长短与人眼感觉到的颜色区别不一致,而uv坐标系上的距离就更接近人眼的感觉,所以uv坐标系也就叫做均匀坐标系。二是把色温K换算成迈尔德(mired,mired=1e6/K)。色温K的数值变化,与图上距离也不一致,换成迈尔德,迈尔德的差值基本上与uv坐标系的距离成正比。

做了这样两个数学处理后,把上图中普朗克轨迹的部分放大后,就是下图的样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上图中的每个点,差不多是20mired,基本上是等距分布。蓝线上的相关色温CCT都是5000K,色偏(Tint)用mired数值表示。

我为什么要隐去网上图片的出处?因为这张图片存在问题(错误)。首先,从相关色温的定义上看,相同的相关色温都位于普朗克轨迹的垂线上,而图中的相关色温短线与普朗克轨迹并不垂直。这是因为,图中的相关色温短线是按照uv坐标系计算出来的,换算到xy坐标系就无法垂直了。相关色温的定义并没有要求必须用uv坐标系计算,用xy坐标系也可以,只是误差稍大一点而已。第一个画图的人,肯定会做说明,相关色温的短线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而后来引用者去掉了说明,就造成了歧义。前面说相关色温垂直于普朗克轨迹,后面的图上却是斜线,这就凌乱了。第二个错误是,图中“色调”(Tint)的正、负标反了。普朗克轨迹上方的应该是“正”值,下方的是“负”值。

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人找一堆网上的资料批判我,如果我说资料写错了,有人甚至会直接找原作者求炮弹轰炸我。德高者会果断承认是写错了,俗人往往顾左右而言他。不管如何,能自己写“资料”的,大都是有知识的人,不是纯吹的网上“搬运工”。

一个XYZ颜色,对应着色品图上的一个点(x,y),这个点也可以用相关色温的色温T,色偏Tint来表示。所以,可以把相关色温的T、Tint看成一个新的坐标系,专门用来说明光源的情况。也就是把普朗克轨迹曲线捋直了变成横坐标,竖坐标就是Tint,这就是照相机内部白平衡微调的原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为什么要搞那么复杂,用色温来表示颜色?

这是为了延续胶片摄影的习惯,胶片时代,每种彩色胶片都有固定的绝对色温,如果光源的绝对色温与胶片绝对色温不匹配,要用滤镜修正,否则没法正确还原颜色。滤镜修正的主要数据就是Mierd,按多少个迈尔德修正颜色。

胶片时代,光源都必须是绝对色温光源,也叫普朗克光源,如果是相关色温光源,对摄影师来说,就是不适合彩色摄影的光源,所以胶片时代几乎没有相关色温的概念。这种胶片绝对色温与拍摄光源绝对色温要保持一致的道理,胶片时代叫色温匹配。

到了数码摄影时代,光源可以是相关色温光源,数码照相机用CMOS的相关色温与光源相关色温相互平衡,就叫做“白平衡”。前面说过,所谓“白平衡”,就是测量出光源的颜色。对RAW的后期解码来说,光源的颜色用XYZ就足够了,没必要换算成色温、色偏(Tint),但是为了尊重老摄影师的经验,还是保留了用色温、色偏(Tint)调整后期白平衡的手段。

懂了上面这些道理就知道,“白平衡”与色温,绝对色温也好,相关色温也罢,没有必然的关系,“白平衡”就是找出光源的XYZ颜色,换算成色温这是兼顾老摄影师的传统,不是数码摄影的必须。

的确有照相机的RAW文件保存了拍摄时的相关色温CCT,但是更多的是保存“白”的R、G、B数值。很多照相机都有预设白平衡,比如“晴天”、“阴天”、“荧光灯”、“白炽灯”等等,这些白平衡的“白”会保存在RAW文件中,有人查看RAW数据标签,看到这一堆参数,由此推断RAW没有当前使用的白平衡数据,甚至认为ACR、LR这些解码软件初始的色温、色偏(Tint)参数是解码软件自定的,也是奇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浙江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9
主题: 225
帖子: 4446
注册: 2006年2月
tarus 发表于 2024-12-01 03:59
@色彩管理砖家2019 @老顽童
我觉得你们已经是把这个raw有没有颜色的问题说清楚了。认真看贴的也明白,troll们无论如何都会继续troll
而这些troll自然又他们的战法,你指出他的一个错误,他不承认然后继续找一个计算的细节给你挖坑, 一旦进...

troll 你说什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0.191
主题: 7
帖子: 121
注册: 2020年1月
@色彩管理砖家2019 @老顽童
我觉得你们已经是把这个raw有没有颜色的问题说清楚了。认真看贴的也明白,troll们无论如何都会继续troll
而这些troll自然又他们的战法,你指出他的一个错误,他不承认然后继续找一个计算的细节给你挖坑, 一旦进入到你不熟悉的领域,他就会说哦原来你不懂啊。
你知道的这就是标准的troll,多学了几个名词的troll依然是troll,这个板块的活跃帖子就是troll们不断在不同的话题下放出同样的troll
不feeding the troll是美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美国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还是以这※※全符合卢瑟条件的理想照相机为例,我们来看白平衡。

大部分RAW文件会记录照片中“白色”的R、G、B数值,比如RGBw =【0.6995;0.8667;
0.1345】(19#色块、中灰)。这组数字的绝对数值不重要,重要的是R、G、B的比例关系。通常对G值做归一化,变成RGBw=【0.8053;1;0.1609】。

这个RGBw用CCM转换到CIEXYZ,就是“白”的颜色,XYZw =【1.0950;1;0.3533】,也就是标准光源A(SA)。

根据XYZw =【1.0950;1;0.3533】就能计算出相关色温,CCT=2869K(Tint=1)。

如果把RAW原始RGB的R除以0.8053,B除以0.1609,看起来是下面的样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这就是所谓的RAW的R、G、B白平衡调整,用调整后的RGB,还是色卡校准的方法可以得到一个新的,在R、G、B白平衡调整基础上的CCM,记为CCMw。

这样貌似我们有两种白平衡方式。

一是直接使用光谱校准的CCM,一步到位把所有颜色调整到位。所有颜色都正确还原了,白色自然也不例外。

二是先调整R、G、B白平衡,再用一个新的CCMw还原颜色。

其实,这两种办法,数学上是完全一样的,本质上就是把CCM拆分成两个矩阵,CCM = CCMw×diag(【1./ RGBw】)。

我反复说,色彩科学、色彩管理依据的都是计算,很多问题,算一下就彻底明白了。如果不算算,拍脑袋乱说,往往出错。

比如,用色卡校准白平衡,大师、专家、大V、大咖,很多人都说应该用色卡最左边的那个“白”,因为他们觉得这个“白”看起来更“白”一点。其实,应该用左数第4个“白”(19#色块、中灰),道理很简单,算出来的光源颜色更准确一点。

用RAW文件中记录的RGBw调整R、G、B,实际上就是把RAW的“白”调整成RGB=【1;1;1】,但是这种调整不会影响最终照片的颜色,因为不调整使用的是CCM,调整后使用的是CCMw。

经过R、G、B白平衡调整,RAW的RGB照片中中性色色块看起来都变成了正常的“白”,但是很遗憾,这只是一种错觉。因为RAW照片还没有还原出正确的颜色,也没有指定RGB的色彩空间,只是因为看图软件把RAW照片当成sRGB色彩空间的照片对待,RGB=【1;1;1】才看起来变成了白色。

真正影响最终照片颜色的是CA(chromatic adaptation)!

重要的话得反复说,RAW的RGB,经过CCM,转换到CIEXYZ后,看起来是下面的样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经过色适应变换(CA),把SA光源颜色转换到PCSXYZ(XYZ_D50),才会是下面的样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什么是色适应(CA、chromatic adaptation)?

从原理上说,当人眼长时间盯住一个白颜色看,会忽视光源的影响。举例说,D65光源与SA光源颜色不一样,在D65光源下看“白”色,是清冷的感觉,在SA光源下看,是红红黄黄的温暖感觉,两个“白”的颜色完全不同。但如果长时间看,人眼会慢慢忘记光源颜色的区别,主观认为两个“白”的颜色一样白。这个“长时间”大约是每天20分钟,累计2、3个月。这也是大部分人感觉不到自己显示器偏色的原因。

这就是“色适应”。

换句话说,如果反射率光谱平坦的“白”,中间用挡板隔开,左边用D65光源照明,右边用SA光源照明,人眼会非常清楚地分辨出两者的区别,这就是CIEXYZ比色法,是CIEXYZ的基础。

用比色法的CIEXYZ如何表达人眼的色适应性呢?就是简单粗暴地对XYZ乘以一个3×3的CA矩阵,PCSXYZ = CA×CIEXYZ !

这个CA矩阵用源光源XYZ和目标光源XYZw计算得到,对RAW解码来说,源光源XYZ就是拍摄时的光源,也就是白平衡计算出的光源颜色,目标光源是PCSXYZ色彩空间的D50。色彩联盟(ICC)推荐使用Bradfoord算法计算CA,算法和公式就不细说了。

对完全满足卢瑟条件的理想照相机来说,白平衡计算出来的光源颜色XYZ的唯一作用就是计算CA。光源的相关色温换算并不是必须的,解码软件设置色温、色偏调整,只是为了兼顾老摄影调整色温的经验。

从CIEXYZ到PCSXYZ,CA是色彩管理规定必须要做的工作,解码软件不能取消。如果想要CA不起作用,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白平衡指定拍摄时是D50光源,这样,CA矩阵把D50转换到D50,等于不起作用。

比如拍摄朝阳、晚霞时,想要突出那种红红黄黄的效果,就可以指定白平衡色温为5000K(接近D50),或者指定白平衡为“晴天”(色温大约为5500K、也接近D50),这样就取消了色适应CA的作用。

顺便提一下,前面帖子(532楼)里提到PCS时,误写成“profile color space”,正确的应该是“profile connection space”,勘误一下。

这个帖子有点太长了,下回再说已知光源XYZ,如何计算CCT(相关色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浙江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9
主题: 225
帖子: 4446
注册: 2006年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4-11-29 03:14
对于我设计的这台照相机来说,在D65光源下,RAW照片是下面的样子。
用前面帖子计算出来的CCM,把RAW的RGB映射到CIEXYZ空间,再用CA(chromatic adaptation)矩阵,把CIEXYZ对应到色彩管理规定的PCSXYZ空间,再...
下回来说白平衡和色适应(CA)。
请继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0.166
主题: 0
帖子: 135
注册: 2024年11月
萧风萧风 发表于 2024-11-29 15:12
可以发个D65的光谱分布图和SA光谱分布图吗?

色彩科学理论中,真正和物理/数学相关的概念是黑色100%吸收和白色0%吸收,包括灰色在内的其他颜色,都是“被指定的、被分配的”,是主观指定的法律共识,一定要记住这个理论。换言之,你要知道所谓的“光谱分析”啥的,光看看白色的光谱分析就可以了。其他的颜色,都是指定的。



这点一定要记住啊,就默背这点吧。否则,你是无解的。黑色比较好理解,0%反射,无论什么光源,都是黑色,物理的“黑洞”就是这个意思。而白色就比较复杂,参考前面说的“台风天颜色”的色温例子,整个天空不是蓝色的,云彩也是红晕色的红云,那么我们为什么叫“蓝天白云”呢?我们人类的色到底以什么为标准(人为指定)呢?下面的例子就是在问,“什么是白色”?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10-31 07:50
RAW究竟有没有颜色?当然是有颜色的,RAW有颜色,才能对RAW的颜色做编码,根据编码就能确定出RAW的颜色范围,确定出RAW的色域、色彩空间。
.....
照片中哪一点是“白色”的?常识告诉我们,眼白、齿白都接近白色。用白平衡吸管工具试着点击眼白、齿白和胸前的商标,结果眼白、商标底色色温一致,牙齿差别较大,说明美女的牙齿不是很白,用胸牌底色做白点比较靠谱,由此确定光源的相关色温是T=3000,Tint=-24。....

这就说我们,我们对白色的物理共识是100%的反射率。但是白云到底有多白,什么是白,白到什么程度才是白,在“科学的范畴内”,是必须要剔除艺术、文学、法律的干扰的,只有数学和物理。记住前面要你默背的话,只有黑色白色才是物理和数学,也就是黑色白色才有“理想白和理想黑”,存在“数学白和数学黑”。大部分人,包括你我,都能理解“黑色”,但最顶尖聪明人的知道,白色靠100%反射率没有意义,人眼就“色适应”现象。具体怎么计算,首先要确定“理想白”在不同理想光源下的物理数学分布,这就是“色温”的定义。

排除掉色温的干扰,就是颜料了。一些颜色组织,定义了“标准色”。而CIE定义了“标准色的测量标识的基础范式和规范,基于CIE XYZ”。所谓标准色卡,就是用颜料。比如我们用钛白粉当作颜料,作为标准白。所以,照片中哪一点是白色呢?既不是美女的牙齿,也不是胸牌,而是“标准色卡”。可惜,照片里没有,只能估算。所以,我们人类讲的颜色,因为色适应的关系,颜色的锚点其实不是光,而是物质。比如绿叶、蓝天、白云、钛白粉、血液(里面的里的铁离子)。颜色组织和CIE,只不过把我们人类的共识,用CIE XYZ做基础,重新规范用CIE XYZ建构一下,不改变人类共识。

而其中底层知识 CIE XYZ、色品图、色温线,这才是根基。只有这些根基才需要最基本的物理/数学。所以,论及色彩科学的所谓“光谱”,只有白色才有资格。因为只有白色才存在基于物理和数学的“理想白”。有兴趣自己研究正式文献,比如这里https://www.zhihu.com/column/c_1602295156237197312,妄想用光一个色谱图去真正理解是不可能的。要看光谱科普,就这个链接。而在整个色彩管理的其他领域,根本不需要涉及什么“光谱分布”。我可以告诉你,所有 ISP  码农,根本不需要理解这个层次的理解,他们只需要默背“RAW没有颜色,需要套公式”。

民科整天瞎扯“光谱”分析,其根源本质是他看不懂这些个图表所代表的背后在色度学、色彩科学领域内的真正意义。
 
  
说道底,看上面几个图表,只有民科间惺惺相惜的无谓感动。而对真正的色温线的由来,真正的光谱分布,需要啃艰涩的论文,这民科们又啃不动,数学功底不行。比如这个,https://www.zhihu.com/column/c_160229515623719731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9
主题: 225
帖子: 4446
注册: 2006年2月
老顽童 发表于 2024-11-29 16:15
你这话容易引起争执的原因,在于你前面说的是“颜色”,后面说的是“黄光”。“颜色”是人眼的感觉,“光”(可见光)是波长在可见光范围内的电磁波。人眼看到的黄色,可以是单波长的黄光,也可以是红光和绿光的混合光。两者虽然组成不同,但人眼的感觉是相同的。在相机...
“在于你前面说的是“颜色”,后面说的是“黄光”。“颜色”是人眼的感觉,“光”(可见光)是波长在可见光范围内的电磁波。人眼看到的黄色,可以是单波长的黄光,也可以是红光和绿光的混合光。两者虽然组成不同,但人眼的感觉是相同的。在相机的感光器上,黄色的单色光可以同时被红色和绿色的滤镜按一定比例透过。当它被记录和再现的时候,会提供红光和绿光的混合,让人眼感到它是黄颜色。”
对头,其实黄色的单色光通过红色滤镜后,其实还是黄光,请注意不是红光,通过绿色滤镜后,仍然是黄光,请注意不是绿光这就否定了任何颜色的光都可以分解为不开分解的红,绿,蓝三种不可再分解的基本光。黄色的单色光可以同时被红色和绿色的滤镜按一定比例透过。它被记录为红色分量和绿色分量,在输出时提供红光和绿光的混合,让人眼感到它是黄颜色。这是基于同色异谱。正是由于同色异谱现象的存在,才使得三基色混合可以得到大多数的颜色,奠定三基色混色的理论基础。
三基色混色法可以得到大部分人眼可以感受的颜色,是个很好的混色方法,但人眼可见的颜色有些颜色是三基色混色所不能得到的,可以说三基色混色法只是一个很好的近似方法。
三基色混色法选择红,绿,蓝三色,并不是必须的,只不过最接近人眼的感色细胞,效率最高而已。你选红、黄、蓝作为基色也是可以的,不多不能得到的颜色更多一些罢了。
我想说的是有些摄影教科书上说的:任何颜色都可以分解成不能再分解的红、绿、蓝三种颜色。是误导人的,容易让人以为光线最终只可以分解为红、绿、蓝三种颜色。
我还见过说:光线最终可以分解为红、绿、蓝三种颜色光线,还是牛顿第一个做的试验得到的结论。看见这些说法就笑笑走人得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9
主题: 225
帖子: 4446
注册: 2006年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4-11-29 16:33
遵命。

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萧风萧风 发表于 2024-11-29 15:12
可以发个D65的光谱分布图和SA光谱分布图吗?

遵命。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浙江省
版主
泡网分: 156.373
主题: 146
帖子: 46773
注册: 2000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萧风萧风 发表于 2024-11-29 15:30
我前面说过“我还见到很多摄影教科书说,任何颜色都可以分解成不能再分解的红、绿、蓝三种颜色这样荒谬的说法。很多摄影初学者也是按照这样理解入门的。”
后来有人不同意我的说法。下面我解释一下。
黄光波长一般在570~600纳米。选一束580纳米的黄光照射到...
你这话容易引起争执的原因,在于你前面说的是“颜色”,后面说的是“黄光”。“颜色”是人眼的感觉,“光”(可见光)是波长在可见光范围内的电磁波。人眼看到的黄色,可以是单波长的黄光,也可以是红光和绿光的混合光。两者虽然组成不同,但人眼的感觉是相同的。在相机的感光器上,黄色的单色光可以同时被红色和绿色的滤镜按一定比例透过。当它被记录和再现的时候,会提供红光和绿光的混合,让人眼感到它是黄颜色。

所以在不涉及具体物理过程的时候,人家说“黄色被分解成红色和绿色了”这种说法并没有错。因为人家说的是“颜色”而不是“光”!尽管产生黄颜色的可能是红绿混合光,也可能是不可分割的黄色单色光。

借用楼下的插图,黄色竖线是你的黄光,两个黑色“x”是红色和绿色感光器得到的信号。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陕西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9
主题: 225
帖子: 4446
注册: 2006年2月
我前面说过“我还见到很多摄影教科书说,任何颜色都可以分解成不能再分解的红、绿、蓝三种颜色这样荒谬的说法。很多摄影初学者也是按照这样理解入门的。”
后来有人不同意我的说法。下面我解释一下。
黄光波长一般在570~600纳米。选一束580纳米的黄光照射到照相机的CMOS上,问红色滤镜后面得到的是什么颜色的光?绿色滤镜后面得到的是什么颜色的光?
萧风萧风 编辑于 2024-11-29 15:3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9
主题: 225
帖子: 4446
注册: 2006年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4-11-29 03:14
对于我设计的这台照相机来说,在D65光源下,RAW照片是下面的样子。
用前面帖子计算出来的CCM,把RAW的RGB映射到CIEXYZ空间,再用CA(chromatic adaptation)矩阵,把CIEXYZ对应到色彩管理规定的PCSXYZ空间,再...
可以发个D65的光谱分布图和SA光谱分布图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对于我设计的这台照相机来说,在D65光源下,RAW照片是下面的样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用前面帖子计算出来的CCM,把RAW的RGB映射到CIEXYZ空间,再用CA(chromatic adaptation)矩阵,把CIEXYZ对应到色彩管理规定的PCSXYZ空间,再转换到sRGB色彩空间,最后保存成JPEG文件,是下面的样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换成SA光源(标准光源A),RAW照片是下面的样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用CCM把RAW的RGB映射到CIEXYZ空间,再用CA(chromatic adaptation)矩阵,把CIEXYZ对应到色彩管理规定的PCSXYZ空间,再转换到sRGB色彩空间,最后保存成JPEG文件,是下面的样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如果不做CA色适应调整,直接把CIEXYZ对应到PCSXYZ空间,转换成sRGB后是下面的样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下回来说白平衡和色适应(CA)。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我用数学公式来“造”一台照相机,这台照相机的光谱响应如下图所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先说什么是卢瑟条件(Luther Condition)。所谓卢瑟条件,简单说就是,照相机的光谱响应与人眼的光谱响应“线性相关”。

数学上就是下式成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上式中,CR、CG、CB是照相机的光谱响应,带上划线的x、y、z是人眼的光谱响应(光谱三刺激值),T是一个3×3的矩阵。

换句话说,已知CR、CG、CB和带上划线的x、y、z,把上式看成一个方程,T有唯一解。

用带上划线的x、y、z和CR、CG、CB,解出T,就是光谱校准得到的CCM1:

CCM1 =【2.3878,-1.2008,0.4038;0.4637,0.6792,0;0,0,2.0000】。

用这台照相机,在D65光源下拍摄Xrite色卡RAW照片,D65是标准光源,可以查到光谱分布,Xrite色卡色块的反射率光谱也是已知的,可以计算出色块的XYZ。

取出RAW照片中色块的RGB数值(用上图的光谱分布可以计算出色块的RGB数值),用色卡校准算法CCM2=XYZ / RGB,可以计算出CCM2:

CCM2 =【2.2458,-1.1294,0.3798;0.4361,0.6388,0;0,0,1.8811】。

改用SA光源拍摄Xrite色卡,用色卡校准可以算出CCM3:

CCM3 =【2.0954,-1.0538,0.3544;0.4069,0.5960,0;0,0,1.7551】。

看出来了吗?

CCM1、CCM2、CCM3是一样的,只是相差了一个常系数,做亮度调整后,CCM1、CCM2、CCM3是完全一样的。

一般的照相机,CCM1、CCM2、CCM3是不一样的,我设计的这台照相机为什么一样?因为我是严格按照卢瑟条件设计的光谱响应,这个照相机完全满足卢瑟条件。

也就是说,只要满足卢瑟条件,光谱校准、色卡校准在任何光源下,CCM是唯一的。

也就是说,如果满足卢瑟条件,dcp双色温校准的插值算法根本就不需要,所有按照ISO17321-1-2012标准制作的RAW解码软件,还原出来的颜色都完全一样。

结论,完全满足卢瑟条件的照相机,光谱响应确定后,CCM就是唯一确定的,用CCM还原后的颜色也完全一样。只是因为现在的照相机还无法完全满足卢瑟条件,所以CCM1、CCM2、CCM3存在误差。反过来,CCM1、CCM2、CCM3存在的误差,也能反映出照相机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卢瑟条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tianman 发表于 2024-11-28 18:27
你可知道什么是“位宽”?
你以为depth就“宽度”么?
据你说,“Color depth refers to the maximum number of colors an image can contain.”就是“24bit位宽可能是22.5b...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0.166
主题: 0
帖子: 135
注册: 2024年11月
萧风萧风 发表于 2024-11-24 17:15
我只知道个大概,请老顽童和rivershaw这些专业人员解读一下X3的RAW数据就是一连串由A/D转换得到的二进制码的集合,还是经过归一化编码的数据?

RAW解析原理,无论是普通CMOS Bayer 或者 富士Foveon X3,以及 CCD ,其色彩处理流程都是一样的。没有 CCM 都是 RAW 域,所谓“归一化”就是RAW区域的位数测量读取数值和最大值的百分比,也就是百分比除以100。
RAW的原理都是相同的。其实拜尔阵列可以不用马赛克,每个RGGB/RYYB可以一个阵列算一个像素,GG/YY如果两个那么相加除2取均值,dcraw -h 提供这个参数,这样拜尔阵列的像素数量总数除以4,就没有马赛克。而同样道理,Foveon X3有的乘以3,也没有马赛克。
RAW颜色解析和不需要高像素,比如制作DCP根本不需要反马赛克,就可以用这个方法处理。

所以,RAW色彩处理和什么拜尔阵列富士X3阵列的的没有关系,无需被干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30.152
主题: 1
帖子: 8497
注册: 2008年1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4-11-28 18:11
前一句,24bit位宽可能是22.5bit的色深;后一句,24bit位宽不可能有25bit色深。

你可知道什么是“位宽”?
你以为depth就“宽度”么?

据你说,“Color depth refers to the maximum number of colors an image can contain.”就是“24bit位宽可能是22.5bit的色深”
这不就是循环定义了么?

“Color depth is determined by the bit depth of an image”,就是“24bit位宽不可能有25bit色深”
这是幼儿园小朋友学到的内容吧?

这可是典型的歪批三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法国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tianman 发表于 2024-11-28 16:49
有噪声的问题吗?
忽略了什么吗?

前一句,24bit位宽可能是22.5bit的色深;后一句,24bit位宽不可能有25bit色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30.152
主题: 1
帖子: 8497
注册: 2008年1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4-11-28 16:43
我用翻译软件翻译一下,“色深是指图像可以包含的最大颜色数量。色深是由图像的位深决定的”。你觉得对吗?我觉得对。

有噪声的问题吗?
忽略了什么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法国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tianman 发表于 2024-11-28 16:39
懂的就不用翻译,不懂的翻译也没用。
他只要轻飘飘地说上一句“翻译不对”或者“理解不同”就行了

我用翻译软件翻译一下,“色深是指图像可以包含的最大颜色数量。色深是由图像的位深决定的”。你觉得对吗?我觉得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tianman 发表于 2024-11-28 16:39
懂的就不用翻译,不懂的翻译也没用。
他只要轻飘飘地说上一句“翻译不对”或者“理解不同”就行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30.152
主题: 1
帖子: 8497
注册: 2008年1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4-11-28 16:36
那你翻译一下这句英文的意思。

懂的就不用翻译,不懂的翻译也没用。
他只要轻飘飘地说上一句“翻译不对”或者“理解不同”就行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法国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tianman 发表于 2024-11-28 16:34
这是一家公司对“传感器(sensors)”所定义的一个参数。并不是对图像(image)的。图像有“噪点”,却没有“噪声”
按照它自己的“Definitions”,那是“Color sensitivity”
我引用的是教科书的定义:
Color dep...
那你翻译一下这句英文的意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30.152
主题: 1
帖子: 8497
注册: 2008年1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4-11-28 16:26
你就没有理解啊,24bit的位深,能容纳25bit的色深吗?!

你以为可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法国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30.152
主题: 1
帖子: 8497
注册: 2008年1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4-11-28 15:25
你看看这个:
https://www_dxomark_com/glossary/color-depth/

这是一家公司对“传感器(sensors)”所定义的一个参数。并不是对图像(image)的。图像有“噪点”,却没有“噪声”
按照它自己的“Definitions”,那是“Color sensitivity”

我引用的是教科书的定义:
Color depth refers to the maximum number of colors an image can contain. Color depth is determined by the bit depth of an image (the number of binary bits that define the shade or color of each pixel in a bitmap).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法国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tianman 发表于 2024-11-28 16:15
这么明确而直接的定义,真的有人不理解?

你就没有理解啊,24bit的位深,能容纳25bit的色深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回复主题: 从色域空间的定义看RAW是否具有色空间的学习心得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