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数码相机学习资料 [主题管理员:myh]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方便学习,迅速提高,不做商用,欢迎赐稿!
-------------------------------------

请求版主关闭此帖,本意是收集学习资料,(好人也不易作,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却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再次谢谢光临此帖学习过资料的朋友。

[myh 编辑于 2009-03-28 12:3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69507 回帖:20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版主
泡网分: 14.597
主题: 0
帖子: 43923
注册: 2005年9月
此主题由于以下原因被关闭:应贴主要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4.828
主题: 21
帖子: 10211
注册: 2009年1月
学习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一些PS小技巧】
这些小技巧大部分来至网上或者自己从书中获得并简略总结的。

最近喜欢上风景片,风景片更加需要色彩校正,老忘记操作的细节,现在把过程记录下来
调整参数(为的是留有余量)
把暗部吸管的目标颜色为RGB(10,10,10),灰场RGB(133,133,133),亮部RGB(245,245,245)
1)查找暗部
打开曲线,按住ALT,然后拉曲线左边(阴影)滑块,画面从白色变黑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我们需要找的最黑的部分,按Shift+吸管记录这个点
2) 查找亮部
打开权限,按住ALT,然后拉曲线的右边(高光)滑块,画面从黑色变白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最亮的部分,按Shift+吸管记录这个点
3) 查找中灰
1、新建空白图层,编辑-填充,选择50%灰色
2、把混合模式改为差值
3、创建新的调整阀值图层,把滑块拖到最左边,然后右拖到第一个黑色区域即为中灰点,按Shift+吸管记录这个点
然后就是打开曲线,3个吸管各自选取对应的记录点即可。

美女PS的简单几个步骤:
1)美白
选出高光(ctrl+shift+alt+~),添加新空白层,填充白色,调节不透明度到合适的%。
2)色彩平衡
调节高光加青加洋红,让高光色调冷点。
3)色阶
调节红通道(暗部往右拉),让肤色暗部更暗点,增加立体感。
4)可选颜色
调节黄色,减黄加红,减少黄色增加红润感觉。

2个小技巧
有时候MT的脸有些地方可能处于暗部,可以直接用曲线提亮然后用蒙版擦掉其他的地方。不过还有另外一个方法,就是用图层叠加的方式:
1)复制一层
2)混合模式改成滤色
3)alt+蒙版,然后ctrl+b,变成白色,把需要变亮的地方擦去
4)调整不透明度到合适的%

另外,人像片添加边缘晕影,可以使片子有一种柔和的灯光照射到人物的效果:
1)复制一层
2)修改为正片叠底
3)M用矩形工具选出一个边缘范围
4)ctrl+d羽化,大约100-200左右
5)Delete选择的范围

模拟中密度渐变滤镜效果
很多时候,拍摄带有天空的风景时,天空部分亮而前景暗淡,如果想把天空部分压暗的同时保持前景曝光正常,则需要做些处理。
1)添加渐变
按D把前景色设置为黑,然后添加新的调整图层(渐变)
2)渐变图层选择反向
3)修改混合模式为叠加
4)修改渐变的渐变条
按住渐变编辑器中的渐变条右边的白色色标,使到效果刚好在天空和地面的交界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D3还是D3X
论成熟度和应用性来讲,D3是一台几乎没有什么缺点的产品,值得拥有。唯一感到不足的是像素有点低,特别是5D2和SONY α900,准专业机都是2000万像素的情形下,从前瞻性看,1200万显得不足。但是,D3的强项又成为D3X的弱项,D3在大多数场合都够用了,特别ISO是其他机型难以超越的,低噪点和对焦速度及连拍的速度都值得称赞。而D3X下,这一些最适用的功能都欠缺,这是甚为遗憾的。高像素的画质在需要它的场合是必要的,如画册、广告 、专业摄影棚、图片社等专业、专门的摄影是必不可少的,——这一些在多数人和多数场合不是必要的。但是,这些专业的特殊场合,D3X又显得不够,比中画幅和大画幅相机有明显的差距,因为135的特点是便携性和机动性,让他承担其他的专业相机的功能有些勉为其难,这是D3X的尴尬。这是两难的选择。我原来想直接购买D3X,但是总感到不如D3适用。
我试图感到应该拥有D3,它应对目前的3-5年可能够用了,如感到不足应该上中画幅,如尼康的中画幅能够专用卡口兼用135镜头(这几乎不可能,也不能发挥中画幅性能),那更值得等待尼康中画幅。据有的人士分析D3的升级版应该是将ISO最低值降到50,高感光度更广,这在尼康应不难达到。至于据说是除尘功能的升级,那是鸡勒,自动除尘没有保险而可靠的依据,反而增添了对专业机不利的因素,如温度的变化对芯片感光处理功能的影响,并增添了对专业机的不稳定感。也可能D3X的升级版会将D3的所有优点都吸收到D3X中来,那可能要到3-5年后了,如果达到这样的水准,那也不会叫D3Xs,而是D4了。135数码单反到2400万像素,应该不会再追求高像素了,因为135镜头的光学限制,使高像素难以提升更高的画质。因此,未来的D4应该达到135数码单反相机阶段性的终结水准。不然为什么尼康要向上中画幅呢。尼康在135数码相机领域的主要任务是创造更多适用于全幅数码单反新镜头的同时改善其感光芯片和处理性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以前有人在影棚问我,是不是可以用手上的数码相机,为他的胶片机测光,当时我简单的回答了“是”,这个答案也许没有什么大错,但是显然不够精细。直到今天我才有了真正明确的答案。

  最近我沉迷在鱼缸中,DIY二氧化碳,DIY细化器,DIY灯光,其实这些都可以好好说说,其中倒有不少诀窍,此时却想谈谈如何测量灯光是否足够。一般的阳性草需要2000lux来培养,鱼缸有个经验公式,每升配0.5-1W的荧光灯,但是,在没有专业测量设备的时候,我如何知道底砂处的光照度有多强呢?

  我想到了手中的CANON单反。如果在鱼缸底部放一个漫反射的平板,并且其反射率是已知的(例如18%灰板),通过拍摄这块平板,或者对这块平板测光,我相信单反的测光机构一定对景物的亮度有个固定的关系,同时拍出的照片像素值也必然与景物亮度有个固定的关系。
  那么该是什么关系呢。查阅了不少资料,大多数物理关系都显然易见,除了ISO感光度。

好吧,先假设这些都是线性关系,并且假设感光元件处获得的光照度和感光值(定义为0-1.0)有下面的式子:
  感光值 = 底片光照度 * 曝光时间 * 感光度 * 曝光系数

  剩下的公式好办,无论是google还是自己推演,都可以得出(使用国际单位):
像素值 = 感光值^(1/伽玛) * 255 = 感光值^(1/2.2) * 255
底片光照度 = 反射面亮度 * 镜片对光源的立体角 / 放大率^2
= 反射面亮度 * (π/4 * 镜片直径^2) / 物距^2 * (物距/像距)^2
= 反射面亮度 * π/4 / 亮度光圈^2
反射面亮度 = 环境光照度 * 反射率 / π

  那么,我们有个结果:
环境光照度 = (像素值/255)^2.2 * 4 * 亮度光圈^2 / 曝光时间 / 感光度 / 曝光系数 / 反射率
好了,现在来解决感光度和曝光系数的麻烦吧,这个经常以ISO来称呼的东西居然有这么大的不确定性,直接记录答案吧。

1、胶片
通常胶片的感光度是根据HD曲线确定的,考虑去除灰罩和不线性区,在灰罩密度+0.1密度(对数值)处记录测量到的曝光量H,再增加1.3(对数值),对应的密度应该是灰罩密度+0.1密度+0.8密度,而感光度就是0.8/H,我们如果把照片的线性区也用感光值(0-1.0,对应密度(灰罩密度+0.1密度)-(灰罩密度+0.1密度+0.8密度))表示,可以得到这个式子:
10^-0.8 = 底片光照度 * 10^1.3 * 曝光时间 * 感光度 * 曝光系数 = H * 10^1.3 * 0.8/H * 曝光系数
推导出:
曝光系数 = 0.01
以我们看到的各种ISO=100的胶片的HD曲线为例,通常会看到0.1勒克斯-秒(对数值-1)对应的对数密度是1.0,这个对应点离我们所说的(灰罩密度+0.1密度+0.8密度)非常接近了。所以要使用后面的结论,最好使你的曝光结果接近1.0密度,不然胶片的非线性会使得结果偏差太大。

2、数码ISO(SAT)
这个感光度定义,是通过测量当数码输出饱和(即感光值=1.0)时的曝光量H来决定的,感光度=78/H,我们也推导一下:
1.0 = 底片光照度 * 曝光时间 * 感光度 * 曝光系数 = H * 78/H * 曝光系数
显然:
曝光系数 = 0.0128
如果使用这个系数,最好你的曝光结果接近曝光饱和(但最好差一点),以减少非线性的影响。
应该特别指出出,大多数未标明的日本数码相机(尤其2007年前的)感光度使用这个定义,这个定义在配合普通的测光感光度(后面提到),会保留高亮处的半档保留区,防止死白现象,但是画面通常感觉有点暗。

3、数码SOS
这个东西也许将来可以替代我们常用的ISO,他的定义是通过测量当数码输出中灰(即感光值=0.18)时的曝光量H来决定的,感光度=10/H,我们也推导一下:
0.18 = 底片光照度 * 曝光时间 * 感光度 * 曝光系数 = H * 10/H * 曝光系数
显然:
曝光系数 = 0.018
如果使用这个系数,当然最好使用灰板了。

4、测光用的感光度(EI)
测光和曝光的感光度是两回事,想想用ISO400来测光,但是胶卷是ISO100,然后迫冲的情形就知道了。
常用的测光表是根据中灰场景来测光的,定义是通过计算感光输出中灰(即感光值=0.18)时需要的曝光量H来决定的,感光度=10/H:
0.18 = 底片光照度 * 曝光时间 * 感光度 * 曝光系数 = H * 10/H * 曝光系数
这样:
曝光系数 = 0.018

5、推荐的感光度(REI)
这是一个令人头晕的感光度,定义很简单,厂商认为设置的这个感光度让照片显得正好曝光合适,照片漂亮就OK了,这也许根本算不上一个定义,但是令人悲哀的是,许多厂商喜欢这个宽松的定义,甚至连测光也使用它。不过就大概而言,这个感光度对应的曝光系数通常与ISO(SAT)或SOS相差不大。
CANON新的单反(1DIII,1DSIII,40D)出来前,曾一度指出其感光度以SOS标准定义,后来还是使用了REI,不过我们仍然可以猜测,其感光度定义还是使用了SOS定义,毕竟这个定义会让照片比较明亮,比较讨好。
CANON老的单反(400D之前),曾经使用这样的定义,感光度=ISO(SAT)* 0.75。

  也许还是该说出来,虽然有了这么多感光度定义,但是实际上对厂商的要求还是很宽松的,计算的结果有20%以上的误差还是不稀奇的。

  感光系数的问题解决了,再补充一些细节,对于Nikon相机,它直接给出了亮度光圈,需要注意的是,canon只给出镜头光圈,因此还需要考虑:
亮度光圈^2 = 镜头光圈^2 * (放大率+1)^2 / 耗损系数 = 镜头光圈^2 * (放大率+1)^2 / 0.828
其中耗损系数考虑了镜头的耗损系数0.9,余玄四次方暗角(10度)等制定的,并且也是测量感光度时候厂商使用的经验公式,因此是一个相当合理的数值。

  最后我们的公式已经相当复杂了:
环境光照度 = (像素值/255)^2.2 * 4.83 * 镜头光圈^2 * (放大率+1)^2 / 曝光时间 / 感光度 / 曝光系数 / 反射率

  但是这已经是一个可以使用的公式了,根据这个,我测量出了我的鱼缸95W灯光能提供给我1700LUX的光照度,勉强够用。

  如果有一个测光表,也许我们不需要这么麻烦了,大多数测光表提供了LUX测量,要不,也可以这样推导出来:
环境光照度 = 0.18 * 4 * 亮度光圈^2 / 曝光时间 / 感光度 / 0.018 / 0.18 = 222 * 2^ev / 感光度
而厂商给的公式通常是在ISO=100时候,
环境光照度 = 2.5 * 2^ev
我想这个差别很小,不排除厂商根据实际情况而增加了某些非主要因素的考虑。

  开头的问题也有了答案,胶片和数码相机的测光,还真的会有差别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你老去※※干什么?
                             刘树勇

    看到不少搞摄影的人,老是挺悲壮的样子,一有空便带着一大堆摄影器材一趟一趟地跑※※,说是"搞创作去",一去几个月,拍回来无数的照片,然后找个机会给别人打幻灯看看,或者是让摄影杂志的编辑们要了去发表,还请他谈谈"艺术创作"的感想什么的。跑过几次之后,摄影家的表情便愈发悲壮,据说心灵也得到了净化,仿佛突然得了什么高人的指示,神色行止都一副飘乎乎的意思。每每见到这等准高人,先是有些肃然起敬,然后就有点儿不大明白。看发表在专业摄影杂志上的那些照片,弄来弄去都那些东西:穿脏兮兮的皮袍子的藏胞,转经的或辩经的人们,活佛与喇嘛,朝圣途中仆地前行的信徒,圣湖畔的玛尼堆,※※台与秃鹫,雪山与冰川,藏戏与云朵,等等等等。人物自然不同于我们,看着新鲜,可看多了也就腻了;风光也还壮丽,可看成是气象图片也无不可,说它"艺术"也"艺术"不到哪里去。这么多人反来复去地就拍这几样东西,还一脸煞有介事地整天嚷嚷着要去※※"搞创作去",我就想知道有没有这个必要,这※※和你能扯上些什么关系,怎么惹得你老往那儿跑?

    想得多了,就觉得其中有些原因。首先大概是因为猎奇。对于那些来中国旅游观光的外国人和※※之外的中国人来说,※※肯定是一个独特的而又相对封闭的奇观。它是如此不同--居于世界屋脊的地理位置、特异的宗教与文化、特异的风景与人文习俗--引来无数的外国人和中国人每年蜂拥到此地,通过旅游、摄影、摄像、购买那些具有浓郁民族地方色彩的物品(服装、刀具、饰物)、拜见活佛等等方式,来"消费"这一奇观。而对那些摄影家们来说,※※更是一座"创作基地"(这个词儿如果是种旅游策略则可,如果是认真地想这么搞,那就有点儿特别的无知可笑!这样的创作基地还有张家界坝上草原,云南丽江--其实就是个旅游景点儿)。甚至很多人都说:一个搞摄影的如果不去※※真是白活了!好像摄影天生地与※※有点儿什么必然关系似的。不管怎么说,越来越多的中国摄影家外国摄影家越来越喜欢往※※跑却是事实。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我想是因为这种普遍的猎奇心理造就了一个图像的市场,想想看,衣着特异的藏胞、蓝天白云下的梵呗、活佛与朝圣途中的信徒、玛尼堆与※※台世界屋脊上的雪山,这些完全表征化的符号化的奇观化的※※影像,满足了无数未曾到达此地的中国人或者是外国人的阅读需要,他们看到了由那些摄影家们肤浅的认识所解读和展示出来的一个※※,同时他们的观看和期望又返过来巩固和鼓励了摄影家的这种肤浅的展示和不断的去猎取这种奇异的影像。

    另一个原因是在对摄影的理解上搞晕了。在许多中国摄影家们的理解中,凡涉及人物事件的照片不外是新闻报道加纪实;凡风光花卉加点儿造型光摆个架式的人像那就算是"艺术摄影"或者是把摄影搞"艺术"了。而且我们的那几种能给各地的摄影家们评职称时帮上一点儿忙的专业摄影杂志,也一直在传达这样一种毫无学理可言但却于自己无害的绝对不会犯什么政治错误的摄影思路--近五十年来它们最喜欢发表的就是那些"表现了祖国的大好山河"的风光照片,而且不遗余力地推出一些弱智一样的风光摄影家,还把个亚当斯当成领导来服从。于是,摸相机的人们要想"艺术"一把,而且又能将旅游观光、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调剂生活节奏与所谓的"艺术创作"结合于一体,最好的选择莫过于去拍风光照片了。草原略显单调,坝上也觉平庸,留给发烧友们去练习瞄准儿吧。起码也得拍拍※※悠久的长城,荒蛮苍凉的西部高原,云山雾罩的张家界、九寨沟什么的。要想把照片拍得有点儿内涵,拍得有点儿宗教的那种挺神秘兮兮的感觉,而且还能唬住别人,那肯定是非※※莫属了。

    如果你觉得你比别人高出一截去,既不是猎奇也不糊涂,而是像你说的那样跑※※是在寻求一种精神的归宿或者说家园的话,那就更有些装模作样了。这种原因说白了,动不动就往※※跑,一多半不过是要去散散心放松一下而已。工作压力太大了,忙了几年了,钱也挣得差不多了,最近离婚了,无聊了,都会成为往※※跑一跑的最好理由。其实这是一种逃避或者是一种没事找事。什么在那里心灵得到了净化,不过是顾左右而言他,暂时脱离了那些真正使我们感到困扰的东西。你愿意这么做也无不可,问题在于,这和什么摄影艺术创作有什么关系?退一步说,即使有关系,即使你就是想去※※"创作"一把,那※※无论其地理环境还是文化上的深邃,都不是你跑几次※※,造访几回寺院,读几册经书,跟个活佛合个影或者与喇嘛聊一聊天可以搞明白的。当你不断拍下了你最感兴趣的那些有关※※的表征性事物时,这些概念化的图像便会一再强化和印证人们对于※※的错误的想象,同时也遮蔽了有关※※的真实而丰富的内涵。我们通过你的这些照片看到的是什么呢?

    老子《道德经》中尝言:"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东晋时,简文帝入华林园游,对随行左右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然林木,便自有濠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关注当下,关注于自己切身的生存体验,并由此体悟到天地的道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对于宇宙空间的观照方法。杜甫有诗说:"江山扶绣户,日月近雕梁。"宋时一高僧道灿也有诗云:"天地一东篱,万古一重久。"都在说这种不奢望,不远求,重视切近的经验与内在体悟的大境界。事实也正如此,你自己的生命活动,你所熟悉的文化与环境才会构成你真实的生活。而所有的奇观都外在于你的生活与判断,那是你的头脑所无法企及的一个地方,因为它外在于你的经验和知识背景。你可以观看它,但你却不可能像处身其中的人们那样成为它其中真正的一员,你永远只是一个与※※擦肩而过的观光客。你的所有幸福与苦难都发生在你所依赖的文化与土地之中,你的问题也只能在这里得以最后的解决。在你的生活之外,不存在一个真正的使心有所驻留的自由之所。这就是当年朱熹所说的那种"即其所居之位,而乐其日用之常"的平常心。说到底,你把你自己的生活搞清楚了,你把自己摆平了,这世界还有什么摆不平的?非要在你的生活之外去什么※※"体验生活",仿佛你一直是生活在生活之外一样,那岂不是骑驴觅驴,磨砖作镜了!

    曾与一喜欢汉学的合众国际社的记者夜谈,他是当年垮掉的一代中的一员,亲历了那个失去生存目的标的年代。为了让自己的内心有所安顿,他们做出的努力包括跟随日本禅师修习禅宗;学习老庄之学;远赴印度学习瑜珈※※;到荒蛮的原野或荒岛上过原始人式的生活。当日本禅师告诉他,真正的禅宗须到中国才能得到时,又不畏艰难来到中土,遍访高僧大德,请求开示。他得到的最重要的收获就是,赶紧回到美国去,回到他的日常生活中去,这正是中国哲人所说的"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

    这和艺术或者摄影有什么关系?
关于作者: 男 1962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朐县。1983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到※※财经大学中文系(现为文化与传媒学院)任教至今。80年代中期,始致力于视觉语言与叙事方式的比较研究。80年代后期,集中以中国书法为研究个案,比较研究中国视觉艺术中的表现主义传统与西方抽象语言纯粹化的差异关系问题。
  
刘树勇被称为中国最激进的摄影批评家。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刘树勇好象只会“骂人”——这主要源于几年前撰写的“惊世奇文”——《中国摄影界的四种病》,文章里嬉笑怒骂,几乎把中国摄影界的所有问题讽刺挖苦了一遍,以至于当时所有的摄影媒体都不敢(或不愿意)刊登这篇“檄文”,文章一压就是好几年。其实,刘树勇更多的摄影理论和批评文章都很平和,尖锐而不失深刻理性的研究分析。
  
后来,刘树勇的《摄影家为什么出画册》、《图象的社会学功能》等几篇文章都在摄影界引起较大反响,《中国摄影界的四种病》也终于发表,当然不是在传统媒体,而是在更为开放更为自由的网络媒体上,并很快在网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刘树勇也作为嘉宾在网上与摄影网友进行了现场的交流,一些传统摄影媒体也破天荒做了相关报道。

[myh 编辑于 2009-03-22 11:2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玩转徒手夜景拍摄
一、不要盲目调高感光度
夜间拍摄时不宜盲目提高感光度ISO值
虽说近年DC的感光度发展神速,但不同牌子DC的感光度控制水平良莠不齐,大多数相机标榜的高ISO的实用性其实很低,特别面对夜景拍摄噪点水平会比白天同ISO下明显很多。所以过高的ISO会使拍摄画质下降难以接受,一般推荐使用ISO 200-800便可胜任大多数拍摄夜景环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可接受的画质。
二、用好你的闪光灯
闪光灯对比
外出拍摄,相机要讲究长时间的续航,经常使用闪光灯会较为耗电,并且闪光灯拍摄的画面一般色温较为生硬,很容易失去了灯饰的味道。一般拍摄人像或较近距离无光照物体时适宜使用闪光灯,其他情况下就要收好自己的闪光灯了。
三、用好防抖技术提高拍摄成功率
电子防抖与光学防抖
近年数码相机中比较热吹的防抖功能对于拍摄夜景带来不少帮助。利用光学防抖技术一般可以使手持快门最低控制在1/4秒附近。如果你的相机具备防抖功能那么记得要打开了。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的电子防抖是以牺牲画质为前提的提高感光度行为,所以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加倍注意,倘若画质不行时还是放弃使用为妙。
四、负曝光补偿提高快门速度
适当进行曝光补偿有助于准确曝光
应用“白加黑减”原理,在拍摄黑夜的灯饰时需要适当使用负曝光补偿,这样得到的画面曝光比较准确,更重要的是同时会提高了相应级数的快门速度,拍摄成功率自然提高了
五、合理使用慢速闪光同步
慢速快门闪光同步效果
不少人打开闪光灯拍摄人像,但出来的效果往往只是人物照亮了,后面的背景却黑黑一团。这是因为普通闪光灯模式拍摄,相机的快门往往比较高,并且小小闪光灯的指数并不高不能照亮较远的背景。所以一般DC都提供了慢速闪光同步功能(该闪光指示一般以“S+ 闪光图标”来标识),打开慢速闪光同步功能后,相机在闪光模式下依然使用较为低速的快门(一般在1/30秒左右),前景人物利用闪光灯照明,后面背景使用现场光照明来得到平衡的画面。不过,手抖的用户倘若在慢速快们下还是会抖,建议靠近背景用一般闪光模式拍摄成功率会高一点,不过照片背景的细节较难照顾到。
六、别把人眼拍成兔子眼了
闪光灯容易出现红眼
人在光线不足的环境里,瞳孔会放大。闪光灯光线从眼球玻璃体折射回来,就形成一个红点。防红眼闪光功能利用多次闪光,使人瞳孔先缩小再拍照,就不会出现红点。在黑夜里拍摄人物时记得打开防红眼闪光,并且要让相机闪完最后一次闪光才移离拍摄。不过总会遇到偶然的情况忘记了使用,这时利用防红眼软件后期处理也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当然,一般夜景采用普通闪光即可,因为防红眼闪光的频闪较为耗电。
七、找个固定点充当脚架
寻找三脚架的代替品
在花灯现场,不少摄影发烧友会带上脚架拍摄。但笨重的设备会给游玩带来不少负担。这时可以利用周围可以支撑相机的物体充当脚架使用,什么高画质、低ISO、小光圈星芒同样可以实现了。
八、及时调整自动白平衡
手动白平衡校正偏色
花灯一般里头都是白炽灯做光源,与日光不同的是不同型号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对于白炽灯的白平衡反应不尽相同,加上也有混合光源的灯饰,所以会出现白平衡不准的情况。当遇到这种情况时需要手动调节白平衡到适合档,如果要求更为准确的就需要做手动白平衡校正了。所以拍摄夜景穿件白衣服去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一入泥坑,无人永生!
一进佳能,欲罢不能!
————————————————
器材犹如一座大山,尤其是佳能和尼康这两座大山爬起来还是有一些意思的,当然更高的蔡司和徕卡,以及更多的大山本人只是远远的观望了一下,并未涉足太多,所以只远观。在山脚下玩,并不累,也不需要太多的准备和资金,就在山下走走,看看普通的花花草草,其实也挺好,有条件的人往往会上到半山腰,这个时候小牛头拿在手中,看看山下的人觉得他们不知道这半山上面的好风景,望望看不见顶的山峰又觉得继续走还是那么的累。确实也有人继续向上走的,山顶上虽然风光无限却难免高处不胜寒,“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结果往往就是孤独。我们很难说山下的人没有乐趣,他们走的悠然自得,毫不疲惫,看到的风景也多,并且还可以随时换一座山看看。半山的人得到了这座山更多的一些美景,看到了跟多的东西,看到了山下看不到的奇花异草,参天大树,但是下山难,登顶更难。至于那些已经到了山顶,或者说在山峰一带的人呢?甚少,或许乐趣与痛苦并存,玩器材如此,人生更是如此。人嘛,难免最终都是会落寞的。

摄影真的是器材好买,好片难出,一副好的作品往往并不是取决于你有多好的器材。作为业余爱好玩家,一个好的被拍摄的对象,一个好的光线,一个好的神态,一个好的瞬间,也许才是决定是否能出好片的关键,器材么够用就行,当然有毒品肯定是会提高出毒片的几率。俺觉得业余玩儿一是不用太去羡慕商业片,尤其是商业人像,人家前期的准备,后期的修饰都远远大于拍的那一下。二是不用太去羡慕风景片,没有那样的机会遇见那样的风景,就算你花几百万买器材也是等于零。三是更不用太去羡慕糖水儿片,一支牛头绝对敌不过一个美女。如何把自己经常能拍到的东西拍的更好,也许是我们更应该去琢磨的东西。不过,玩儿嘛,怎样玩都是你的自由。我既不是器材派,更不是技术派,我算是娱乐派,哈哈

需要说明的是网上的图片并不能完全的说明一支镜头的好坏,不要因为几张图片就轻易的否定或者是肯定一支镜头。一是因为网上贴的图片大多比较小,有很多镜头的图片都耐不住看100%更不要说放大了。这也是为什么我推崇蔡司的镜头的原因之一;二是拍摄的对象不一样,比如用85F1.8拍一个PLMM,再用85F1.4拍一下ME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说85F1.8真毒啊!再比如去空气环境好的地方拍出来的片子也会通透一些;三是难免有PS的图片,PS已经是一个公开且很自然的事情了,有的片子之所以很好看,跟这个也有很大的关系。四是跟摄影师也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常常说的镜头后面的那一颗头。

另外就是尼康的镜头有很多,牛头好头狗头都有很多,我只是一个能力有限的普通人,有一些没有怎么写,或者没提到的镜头并不是说它们不好,请多浏览论坛,无忌论坛常见的镜头几乎都有自己的俱乐部,我觉得这个很好,去那里专门的了解一支镜头会更好一些。
————————————————
随着数码单反的降价,很多朋友都想买数码单反,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选镜头,而且不少商家、专业媒体为了提高单反的门槛故意的把一些词汇说的很“专业”,不少“大侠、老鸟”也老爱搬出一些尼康的牛头、佳能的神镜来“教育”新人显得自己懂得很多,很专业。其实单反不是太复杂的东西,至少比汽车、音响要简单多了。作为一个入门的菜鸟,说一说我的切身体会,并且我尽量用简单的文字来说单反,在单反的世界里面你无需害怕,日常使用,拍拍照片,真的没有太深的学问,也不需要懂得很多专业的知识。摄影是一种乐趣,何苦搞得那么复杂,那么累。

无论是佳能、还是尼康、SONY、宾得,厂商早就把市场分析的很透彻了,所以你总会在不同厂商的产品上面找到缺点和优点。尽管我们都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产商品,但是其实
我们都是被厂商忽悠着去购买他们做出来的产品!

难以选择的时候,选机身建议参照这样的3个标准:

1、 外形、手感。自己都不喜欢的外形,手感不好的机器,用起来不爽,暂时先别考虑。当初买尼康也完全是因为手感,其实我个人并不反感佳能,对于佳能的一些器材至今还是很YY的,只是一个字:穷。所以至今仍然只是在泥坑里面挣扎而已。

2、 像素,目前主流就是千万象素的单反,所以佳能的400D(新上市的40D/450D,450D是1200W像素),尼康的D300/D80、SONY的A200、宾得的K20D都是主力机型。千万像素的D200和D40X都已经退市不再生产了,所以二手的价格也比较便宜了,个人觉得尤其是7K多的D200喜欢的朋友可以考虑(但是对于机身我还是相信新的比旧的要好,建议D300吧)。SONY的A350甚至是1400W像素的,但是我的好几位使用SONY的朋友都反映机身直出JPG有一些问题,需要后期进行一些调整,并且SONY尽管有蔡司为他设计的ZA系列自动对焦蔡司镜头,但是因为机身驱动的原因,目前表现并不是期望的那么好。但是相信SONY会在它即将推出的全画幅机身上得到很大的改善。尼康新出的D60我的一个朋友买了,玩了一下感觉像塑料玩具更适合那种想买一个比DC好一些的轻便单反的女性朋友。D300和D3就不多说了都是很好的机器,尤其是D3。

3、 价格。这个很简单有多少钱办多大的事,千万像素的机器大多机身在5K-7K之间,只有尼康的D300是专业入门机要1.1W左右。买东西先做好预算不会错的。

4、 别太在意目前的机身上面的除尘功能,这个新出来的功能的效果不像广告宣传的那样好,现在没必要太在乎这点。机身放抖功能还是比较实用的。(这段话我继续保留,因为目前来看还是没有很好的机身除尘系统可以保证很可靠放心的)

因为我个人是尼康的用户,所以我就重点说说尼康的镜头如何配了。并且为了负责,我只写了我自己使用过的镜头,其中一些是我自己拥有的,还有一些是身边好友拥有的,我们经常换着玩,所以才能多玩一些镜头。玩了这么久觉得它们都各自有自己的特点,想尽量客观的说出来,但是我负责的说它们都是值得考虑的,关键是要看你的要求和经济能力了。

尼康的镜头的特点简单的说就是:定焦好过变焦(这其实是各个品牌镜头的惯例)、价格相对便宜(佳能今年一再的降价,价格优势已经不大了)、成像风格锐利、高端产品输给佳能(这次尼康新发布的3支远摄定焦镜头都非常强悍,我这是纯粹看MTF说的,相信尼康在大炮方面一定会重振雄风的),中低端并不逊色,甚至还略有胜出。(尼康在标定、标变上面做的很好,这次的24-70很强大,14-24更强悍)
作为全球镜头的主力品牌,尼康和佳能之间打了几十年,尼康的镜头在中低端档次,相对来说价格便宜一些,做工要厚道一些,所以深得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喜爱。佳能在专业领域,比如体育摄影什么的处于领先位置,所以你会看到足球比赛、网球比赛很多人拿的是佳能的大炮。(也有大侠反对这点,但是目前确实是白炮多一些,当然这个跟尼康的高端机连拍速度也有关系。事实说话确实主要是跟尼康一直没有高速连拍的高档机身有关系。新闻和体育摄影其实对画质远没有无忌论坛上面的一些DX要求的那么高)

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爱好者,买单反只是玩玩,娱乐,拍拍花花草草,总的投入可能也就1-3W,有多大的可能性去买那么专业的镜头和机身呢?(还有就是有多少必要非要把尼康和佳能分的那么清楚呢?似乎就无忌的人最关心你是C族还是N族,有时候简直是水火不容)当然不排除有钱的玩家一口气买很多牛头,那不属于本篇文字讨论的范畴了,有钱好办事嘛,根本不用愁配镜头的事情。

其实不管是佳能还是尼康都有狗头、好头,牛头,就像川菜、湘菜、粤菜一样,有不好吃的,也有我超喜欢吃的,只不过我更爱吃火锅一些而已。呵呵,选择尼康之后有一段时间也想过玩佳能,不过后来发现玩佳能的人也有想玩尼康的,于是领悟到用好自己手中的器材才是关键,否则钱再多把器材买完也就那么回事情。没有摄影作品是完全依靠器材顶级获奖的,器材只是工具,不要过度的追求和迷信了。废话少说,开始正题了。

一、镜头的分类
1、按照品牌分
镜头一般按照品牌区分,比如尼康的镜头,佳能的镜头,宾得镜头,SONY的镜头。请注意的是这些品牌的镜头之间都是不能直接换用的,因为他们的机身卡口都不一样。如果你选择了尼康的单反F卡口,那么就很难再使用佳能的镜头了,因为他们的卡口设计不一样。尽管单反的乐趣就是换镜头,但是我们往往发现可以换的镜头其实很少,呵呵,这个是利益所决定的,短期内不可能改变。(其实也可以通过转接环实现换用,佳能的卡口可以转换的镜头很多,比如尼康的,蔡司的等等。但是并不见得能实现全部的功能)
如果按照品牌区分有一个特殊的镜头群——副厂镜头。
一旦我们买了某个品牌的镜头比如尼康,我们一般来说会选择尼康自己生产的镜头,称之为“原厂镜头”,还可以选择像适马、腾龙、图丽这样的第三方公司为尼康机身生产的镜头,我们称这样不是尼康原厂的厂商生产的镜头为“副厂镜头”。同理,佳能、宾得的机身不仅可以用自己生产的镜头,也可以选择适马、腾龙、图丽为他们生产的配套镜头。
(一个比较特殊的副厂是大名鼎鼎的光学巨人卡尔-蔡司,这个BT委托日本的另外一个光学BT厂商COSINA也就是日本确善能现在在生产尼康卡口的ZF系列镜头,目前有七支,这些镜头都是手动对焦的,但是个个品质都很好,后面我会专门的写一下!!!)
但是因为一个买单反的用户机身大多只买一台,镜头却可能买几个,厂商的利润更多的是体现在镜头以及相关的配件上面,所以尼康、佳能这样既可以生产机身又可以生产镜头的厂商恨不得全世界的人民都只买它们自己的相机和镜头。因此副厂们是很难得到尼康、佳能的技术支持的,所以它们设计生产的部分产品在兼容性上往往会有一些问题,再加上制造经验、质量控制等原因,个体差异会比较大,也就是说你可能运气好买到一个什么问题也没有的镜头,也可能运气更好买到一个什么问题都有的,甚至你连续换几个还是有问题的。(主要是电子技术方面的支持,跑焦跟这个也有一定的关系)
但是总的来说副厂的镜头的质量已经提高很多,除开个别的现象以外已经很多经典的优秀镜头值得去购买,我会在后面专门写副厂镜头的推荐。副厂镜头与原厂镜头实行的是错位竞争,所以它们的镜头更偏重于性价比,有的并不是说它们做不出来牛头,而是没必要去做而已。

2、按照焦段分

传统的135镜头其实一般都是按照焦段来分的,比较传统的大致分法是:

10-16mm为超广角-主要是拍摄风景,尤其是大场景,比如草原、沙漠、大海

17-35mm广角-风景、人文,拍到此一游照的主力焦段,尤其是适合旅行拍摄

35-135mm中焦-人文、人像。这个焦段里面85mm焦段尤其是被推崇为拍人像最佳的焦段,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把85mm F1.8这样的镜头叫做人像头。(70、75、90这样焦段135单反上面现在已经不常见了,以前有过的,徕卡的旁轴上面也有这样的焦段)

50MM这个焦段据说最符合人眼看出去的视角所以又成为标准焦距,我们经常把50mm的镜头叫“标头”就是这么来的。但是最近又看到文章说42mm才是真正的标准焦距,哎,就不去计较这么多了,既然传统是这样叫的就先这样叫吧。(一些书籍上的说法是135胶片是24X36对角线正好大约是50MM,比较符合一个人正常的视角,所以叫标准焦段。而标准镜头的名称之由来,其实是因为它提供46度的视角,大约相当于人眼的正常视角。)

135-200mm-中长焦镜头(300以上的一般就是超远摄镜头了),比较适合人物特写、拍点儿荷花、舞台什么的等等。
100mm以上都算中长焦了,一般常用的是到200mm就为止了,但是也有人喜欢拍野生动物、飞鸟的要用到300、400、甚至600mm这样的焦段。但是那些头一支都是数万了,也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我也没有玩过,就不说了。(我再次强调写这个只是说说自己的看法,也只谈自己玩过的镜头,我不是大虾,难免有错误,欢迎指正!)

微距——专门用来拍昆虫、花朵啊这些小东西的微距镜头。这个焦段比较特殊,但是品种很简单,尼康常见的就是60mm和105mm这两支微距镜头,后面会详细的讲。

我主要讲12-200MM这样的一个最常见、常用也可能是选镜头最头疼的焦段里面的镜头。但是,我特别要强调一点儿的是:
数码单反的焦距系数问题(焦距系数写的有一些不对,其实就是一个视觉系数,你用的镜头本身的景深是没改变的,不要以为买一个200定焦就变成了300定焦,赚了便宜。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查了一下资料尼康只是叫它系数也没说很清楚到底该如何解释。)
上面所说的焦距都是传统的135相机的焦段,实际上在数码时代这些焦段往往都要换算一下,焦段要乘以一个系数才是真正的实际使用焦段。比如尼康目前非全画幅单反机身的系数都是1.5,佳能不同的机型不一样,值得一提的佳能的5D和大兔子1Ds系列都是全画幅的系数是1。所以一个尼康的85MM F1.4D这样的镜头,在D80这样的尼康数码相机上面其实是85x1.5大概是128MM的视觉焦段,依次类推。(当然现在咱们N家有全画幅的D3了!!)

这个系数的存在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麻烦,就是以前传统的尼康135相机上面17-35MM这样的很广的广角焦段,在尼康的数码单反上面实际上变成了26—53MM这样的一个奇怪的焦段了,广角几乎没有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人会去买12-24MM这样的超广角在数码单反上面使用的原因。(12-24乘以系数之后正好是一个很传统的标准18-36MM广角焦段)。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人推崇全画幅相机的原因之一。(尼康新发布的全画幅D3的系数也是1,这样17-35就可以重新焕发青春了!)

3、镜头的另外几种分法:

定焦和变焦——这个应该很好理解,定焦就是焦距恒定的,比如尼康的105mm微距镜头就是105mm定焦。变焦就是焦距可以调节的,比如尼康的17-35MM F2.8D镜头就是可以在17至35MM焦距之间自由变换。

狗头和牛头——这个是摄友叫的,厂家更多的是说“经济实用的普通头”和“成像优异的专业头”,这个其实没啥好说的,毕竟厂商要赚钱,不可能成像又好又便宜。不过,尼康和佳能都有一个成像不错价格便宜,物美价廉的好头,那就是50MM F1.8。这两个厂商的这个头都值得购买,这点儿是得到一致公认的。

了解了镜头大概的分类,选好自己喜欢的机身之后,开始买镜头之前,请先想一下这几个问题,当然有钱的朋友完全可以无视以下的问题。:

1、自己最多有多少预算?千万不要看几篇文章,看几个毒贴就随意的提高自己的预算,刚入门单反的朋友最好是先从实用出发,否则买一个牛头回来也不见得能发挥它的威力,又积压资金。

2、自己日常拍的最多的是什么?——参照前面我写的,你喜欢拍人像就要选35、50、85、135、200这样焦段的镜头。喜欢拍风景、旅游就要选一个17-35焦段的广角。喜欢拍荷花、拍鸟就要考虑一个200mm焦段以上的镜头。但是一定要考虑到不是全画幅的数码单反系数的问题。(咨询了几个喜欢打荷,打鸟的朋友,其实一般都要在300以上才好打,但是事无定法,也有人拿一个100微距拍荷花拍的很棒的,镜头只是工具,怎么去用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3、对成像的要求高不高?这个问题很大,到底怎样叫成像好?有很多标准,相关的口水仗自从有了镜头这个东西就在打。简单的说就是:成像清晰、色彩纯正、焦内锐利、焦外柔和、细节层次表现要好。我觉得这个就从自己拍照的目地分析就好了,比如只是拍着好玩,一般的镜头也就足够了,如果是想从事摄影工作,要拍广告什么的,那还是有必要上牛头的。(有位大侠说他拍广告不用牛头一样的可以拍,我说那是因为你是大侠啊!其实商业摄影对于前期准备,灯光化妆造型等等要求很高,反而有时候对镜头要求并不那么高,因为一些拍服装的在棚内光圈基本上不会高于F16这个时候普通镜头也一样的可以满足需求)

4、短期内半年会不会升级?一入单反的坑,无人可永生。尼康之所以被人称为“泥坑”是有道理的,我真还没有遇见过买了单反机身不想换镜头、升级镜头的人,尤其是现在每年都在出新的镜头和机身,看看我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都想上D3。所以购买镜头的时候不妨考虑一下自己是不是有升级的需求,考虑一下镜头的保值的问题。(尼康新的镜头才出来的时候会比较贵,可以稍微等一下)

补充:单反镜头的特点就是还算比较保值,至少比卡片相机、手机要保值多了。一般来说成色好的、行货、还有保修的镜头,二手的价格在原价的85%左右。打个比方,比如现在花6600购买一支尼康的85mm F1.4D这个人像牛头,行货带保,使用10个月,镜头无任何问题,成色保护的好,包装发票齐全,那么大概5600左右可以出。损失的就当是这一年的折旧好了。想一下还是比较划算的,毕竟这10个月使用的可是一支牛头啊。当然也有人说这钱拿去炒股10个月可能都赚了1K了,但是那个毕竟是说不准的有风险的,镜头么只要成色好,牛头几乎是二手市场上一张贴广告就立即有人来问,还算比较好卖的。

我个人的看法:

1、在预算范围内尽量上成像好的镜头,既可以让自己拍的爽,也便于以后升级转手,或者出让了回收资金。玩单反的没几个不想更换镜头的,单反的乐趣之一就是可以换镜头。所以建议尽量买口碑好成像好的镜头,以便于以后。

2、一定要买自己最常拍的焦段的好镜头,不常拍的焦段可以暂时不考虑,或者少投资。

3、宁肯把买3个头的钱用来买一个成像很好的牛头,也别随便凑合。尤其是一些人在钱不太富裕的情况刻意的为了配齐17-200的焦距买了一堆镜头,结果花钱很多,还没有一个成像效果好的。(这点是玩器材的大忌,不少朋友花冤枉钱大多因为这个原因)

4、拍风景用的广角镜头买一个一般的足够了,因为拍风景大多要用小光圈,而小光圈的情况下,普通镜头的成像都会很不错,所以除非是特别需要,一般来说没必要买那种大光圈的广角了。(我现在广角基本上就是ZF25F2.8了,呵呵)

5、35-1355这样的中焦使用的时间和次数是最多的,因为拍纪念照、人像、人文都是在这个焦段。尤其是50MM、85MM这样的焦段几乎是人手一个,因为你可以不拍风景,可以不去拍昆虫植物,但是你很难不拍自己的女友、老婆、儿女、朋友、家人、嗯,对了,还有那么多的PLMM。

6、长焦建议确实喜欢远摄影的人买,因为长焦镜头普遍都很重,不是很喜欢的人,一般都不愿意带很重的镜头出去拍。买了长焦用的少的人很多,大多还是喜欢24-70、28-70、50、85mm这样的中焦镜头。

尼康的镜头有很多档次,低端的只要几百元,高端的要一万多。新人往往看不明白,我说一下如何简单的判断。

镜头一般来说有几个基本的道理:
1、同样的焦段定焦的成像好于变焦。这是因为变焦要考虑到几个焦段的成像质量,而定焦很简单就只做好一个焦段就OK了。
2、光圈越大越贵,恒定大光圈的更贵。光圈越大,技术难度越大,成本也就越高,所以大光圈的镜头,俗称“大眼睛”。那水汪汪的大眼睛,可是十分的诱人啊!喜欢上“大眼睛”就意味着掏钱包,哎,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去体会了……
3、镜头越重越好,厂商指导售价贵的头肯定好(这句几乎是废话,但是事实确实是这样)。
每个镜头都有自己的黄金成像光圈,一般来说F2.8/5.6/8/11的成像都会比较好,最佳的成像光圈不同型号的镜头不同,我们要多去了解自己的镜头尽量多用它成像好的焦段和光圈去拍照片。(无忌几乎是所有的常见镜头都有自己的俱乐部,买了镜头之后不妨多上网看看同好的作品,多交流一下)

4、所有品牌的镜头,只要是变焦头,而且恒定了光圈就肯定不俗,恒定的光圈越大越牛。尼康民用的变焦镜头目前最大恒定光圈是2.8。只要是尼康的变焦恒定光圈是2.8那都是牛头。要不怎么说变焦的光圈恒定在2.8意味着“牛变”呢。

选镜头的时候按照前面我写的你先选好自己想拍什么,比如你想拍人像,而且还特喜欢拍特写,那么就可以选一个70-200这样的变焦。尼康著名的AF-S VR 70-200mm F2.8G IF-ED(小竹炮)就是一个恒定大光圈2.8的牛头。

5、定焦镜头最大光圈可以开到1.4的是好头。目前尼康常见的也就是50MM F1.4D和85MM F1.4D两个都是很不错的镜头,尤其是85MM F1.4D更是人像毒头。(关于85F1.4的故事太多太多,目前价格已经下调,估计是要为新款让路了。此头是目前尼康拍人像定焦牛头的不二之选。)

6、微距无弱旅。微距头因为设计技术等原因就算是副厂也可以制造出来很好的微距镜头,所以大可以放心的购买,微距镜头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其实几家厂商做的50MM标头也没太大的差别,当然徕卡的要除外)

注意:
1、DX格式的镜头支持不好尼康的全画幅135相机。(已经有买了17-55的人在用了D3之后在抱怨了,哈哈)
2、AF-S镜头,也就是带超声波马达的镜头才能在D40/D40X/D60这3个机身上实现自动对焦.原因是这3个机身为了节约成本都没有机身马达!

好吧,让我先从尼康的高端,牛头开始介绍吧。本人知识有限,只说说常见的容易买到的镜头,尼康的那些传说中的神镜,就不说了。价格真的是只能作为参考,因为尼康的几款镜头经常调整价格!

(因为好友已经买入了D3,所以今天的我可以稍微的写一下一些镜头在D3上面的表现情况,之所以是稍微写一下,那是因为我也只是带着我的镜头在他那里玩了一个下午而已。这些镜头跟尼康D3这个全画幅搭配的真正表现还是需要时间检验的。尼康好聪明的,自己都不公布数据,我敢打赌他设计D3的时候肯定拿了我下面写的这些镜头做过大量的测试。当然我们也要相信尼康,不至于搞一个D3出来就把自己的这些老牛头全部给废了。新出的N字头的牛头都经过专门的优化,那是肯定能更好的配合D3的,有钱就上吧!)

1、尼康的变焦牛头

尼康 AF-S 17-35mm f/2.8D IF-ED 镜头 参考价:¥9800——大名鼎鼎的“金广角”,尼康的变焦三剑客之一。除开价格高以外,在数码时代抗紫边和抗眩光有一些问题,其它没啥缺点,成像好,抗畸变,色彩好。(跟D3搭配主要还是28端以下的暗角问题,这个问题没办法,是现在全画幅的硬伤。紫边等问题没有发现有改善)

尼康 AF-S DX 17-55mm F2.8G IF-ED 镜头 参考价:¥12000——尼康在数码单反时代新推的一个牛头,针对数码机身做了优化。成像更加优异,色彩更加的艳丽,只是支持不好全副135相机。这个头的价格说实话俺觉得蛮离谱的,才上市的时候1万左右,现在是经常变化,想买的朋友多问问价啦。(跟D3搭配发现居然只能用上区区的几百万像素了,看来DX镜头还是在DX机身上用更合适)

尼康 AF-S 28-70mm F2.8D IF-ED 镜头 参考价:¥10300——镜皇,曾经是尼康中焦变焦的最佳选择,各个焦段的成像都很好,而且还是恒定的F2.8大光圈。尼康的变焦三剑客之一。在数码时代的问题是紫边现象比较严重,但是数码时代用软件一处理这个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在D3上面终于恢复到一个舒服的视觉了,我哭…………但是紫边问题还是有的,其它的我没觉得有啥不妥,因为身边一时没有24-70F2.8G所以没办法做比较,下次一定做一个比较)

尼康 AF-S VR 70-200mm F2.8G IF-ED 镜头 参考价:¥13000——小竹炮,个人觉得是尼康镜头里最值得考虑的变焦镜头。成像超棒的一个变焦超级牛头!尼康的变焦三剑客之一。这个头除开重以外,没啥缺点,真的没有,成像在光圈全开F2.8的时候各个焦段都很好,尼康唯一让我流口水的变焦镜头。这个头也老爱涨价,哎……(搭配D3很好,论坛里面的毒图也很多)

(补:以上几个牛头,有好几位大侠都说F2.8的时候成像不锐利,比较肉。是的,但是有几个头最大光圈的时候不肉?莫非都要人去买莱卡、蔡司的那些神镜么?关于尼康新出的14-24和24-70的评价都是非常的高,所以对于这两支镜头我觉得只要是有钱都是可以考虑的,尤其是24-70F2.8G搭配D3既可以拍风景也可以人文,十分的舒服!)

2、尼康的定焦牛头

尼康 Ai AF 85mm F1.4D IF 镜头  参考价:¥6600——人像王,成像是典型的焦内锐利,焦外柔和,色彩好,数码时代紫边问题比较突出。这个头就不多说了吧,听蓝大侠已经说的够多了。(最近这个头降价了,我估计尼康要出新款的AF-S N 85F1.4G I-ED了)

尼康 Ai AF 135mm F2 IF DC 镜头  参考价:¥7000——曾经的人像王,焦外比85MM F1.4D IF更好,并且细节层次更丰富一些。之所以“曾经”是因为数码时代它的焦距变成了135X1.5差不多快200了,又没有VR防抖,确实不好用了,其实成像真的蛮好的。(但是搭配了D3试了一下,在数码上面还是算了吧,感觉还是没有胶片上面好)

尼康 AF-S VR 105mm F2.8G IF-ED 镜头 参考价:¥5300——微距王,尼康喜欢拍花花草草,虫虫水滴什么的微距首选,并且这个头还可以兼顾人像,个人觉得很超值。(但是也有大侠说它的焦外不好,拍人像是不务正业等等,我想说的是我这样的菜鸟又没什么钱,又不立志于当尼康镜头的资深评测工程师,只要能拍,拍的清除,画质还行就OK了,最大光圈肉,我收缩两档总OK了吧。这次看书,发现一个商业摄影师就一直拿微距拍人像,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所以我觉得可以不必再去问105微距可否拍人的问题了。器材只是工具,谁规定了大炮不能平着打?!)

(尼康 AF-S MICRO 60mm F2.8G ED 镜头 参考价:¥4100——新款微距,是老款的升级版但是我觉得性价比还不如老款,要知道再加一点儿钱就可以买105VR了,可以兼顾拍人多好。这款镜头只是介绍一下,并不是说它就是一支牛头,因为我还没玩过,说不定这个头有它神奇的地方,呵呵)

再来介绍尼康的中端好头,这些头的价格比较平实,个人觉得更值得购买一些,因为这些镜头的成像其实都很不错,相比其它品牌的同类镜头,价格却要低一些,做工好一些,这也是我个人觉得尼康还算比较“厚道”的地方。

1、尼康的变焦好头

尼康 AF 18-35mm F3.5-4.5D IF-ED 镜头  参考价:¥3250——著名的银广角!尼康的经济实惠、物美价廉的广角镜头。拍风景的时候一般我们都会把光圈收缩小了加大景深,也就是让整个景物都清楚而不是虚化效果。所以这个头尽管在18MM焦段才能够达到最大F3.5的光圈,但是已经足够了,因为一般都用F5.6/F8/F11来拍风景,而这个头F5.6的时候成像就不错了。这样前面提到的金广角的恒定2.8光圈如果是拍风景的话就显得不是那么的必要了,节省的可是好几K人民币啊!(当然我现在更推崇ZF25)

尼康 AF-S DX 18-70mm f/3.5-4.5G IF-ED 参考价:¥1400——这个其实是尼康的D70和D70S机身的套头,但是因为成像质量很好,焦段又很实用,可以拍风景人文人像,做工金属接口还带超声波马达,所以成为了很多人的首选。个人也很推崇它,确实是值得购买的一个镜头。(已经停产了,二手价格大概是1400左右)

尼康 AF-S DX VR 18-200mm F3.5-5.6G IF-ED 参考价:¥4800——成像还算不错的镜头,可以满足一镜走天下的愿望。比较轻便,实用,适合不想多带镜头,偏偏又什么都想拍的人。以前价格虚高一度6K多,现在已经回归到了一个理性的价位上面,个人觉得比较合适了。

尼康 AF-S VR 55-200mm F4-5.6 G (IF) 镜头   参考价:¥1700
尼康 AF-S VR 70-300mm F4.5-5.6G IF-ED 镜头  参考价:¥3600
上面2个镜头都是尼康新推出的。变焦的焦距幅度比较大,包含了中焦和长焦,成像还算可以,价格便宜,是喜欢拍人,也喜欢打鸟、拍展会、舞台的人的经济实用首选。(价格调整为了5月份的新报价比以前便宜了好几百元,尼康的镜头就是这样的,才上市的时候贵,过一段时间就好了,不急用的建议都等等看)

尼康 AF 80-200mm F2.8D ED 镜头 参考价:¥6900
著名的小钢炮。成像优异,恒定2.8的光圈其实也算是牛头了,只是不幸的它上面有一个小竹炮压着,便写到这里了,委屈它了,跟XZP相比只是没有VR和IF功能,但是做工很棒,可以说要成像好的变焦镜头,这样的焦段不买小竹炮就只有买它了。

(新出的16-85VR还没有玩过,暂时不写,不过这个镜头价格有点儿贵,哈哈)

2、尼康的定焦好头

尼康 Ai AF 20mm F2.8D 镜头  参考价:¥3570——尼康的一个很好的广角定焦头,这个头的畸变控制不错,色彩也不错,是广角定焦的首选。还有一个24MM F2.8那个头也海不错,只是20更广一些在数码单反上面也更广一些。至于传说中的28mm F1.4嘛太贵了,买不起,也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

尼康 Ai AF 35mm F2D 镜头 参考价:¥2150——人文头的首选。拍人文其实都不需要买变焦,就买这个头,成像优秀、色彩好,光圈也还算大,并且不打眼适合各种场合拍摄。

尼康 Ai AF 50mm F1.4D 镜头 参考价:¥1950 ——跟50M F1.8D相比有了更大的光圈做工也更好一些,大光圈的时候成像也更好一些,F2就可以用,但是光圈收缩到F5.6以后锐度反而不如50MM F1.8D

尼康 Ai AF 50mm F1.8D 镜头  参考价:¥750——物美价廉!尼康的标头首选,尼康最值得购买也是最便宜的镜头之一。大光圈的时候成像比较肉,建议收到F2.8使用,包你满意。

尼康 Ai AF Micro 60mm F2.8D 镜头 参考价:¥2750 ——物美价廉的微距头,跟105MM F2.8G微距相比,主要弱点是焦外没有那么好,其实也可以兼顾人像。(但是跟新款的60微距比,老款的性价比可就高多了,但是老款的已经停产了。)

尼康 Ai AF 85mm F1.8D 镜头  参考价:¥2750——不错的人像头,跟前面提到的85MM F1.4相比只是焦外差了一些,价格只有前者的三分之一,我觉得作为拍人像的第二选择还是可以的。

尼康 AF 180mm F2.8D IF-ED 镜头  参考价:¥5300——不错的长焦,光圈大,成像好,二手的价格在3K多一点儿,性价比更高。焦内成像蛮好的,色彩也很好,没那么干涩,就是焦段用起来拍人全身要很远,打荷花吧又比较近,在DX上面是一个不太好用的焦段。

尼康 AF-S 300mm F4 IF-ED 镜头 参考价:¥7700——普通人买得起的打鸟利器,并且成像也蛮好的。2手的也有3K多的,自己用过觉得还算可以,就是最好搞一个脚架。

除开原厂的镜头以外,其实也可以选几款副厂的镜头。副厂镜头中微距头,超广角,定焦镜头都是不错的。我所知道的身边也有很多人正在用这些镜头,而且副厂的几款变焦镜头也有不错的表现,而且跟原厂的镜头相比价格便宜许多,值得考虑。
介绍几款常见的副厂的很有保证的副厂镜头:

1、腾龙:

SP AF 90mm F2.8 Di MACRO 镜头      参考价:¥3071
腾龙的看家镜头就是这款SP90微距镜头了,特点是:成像好,锐度高,色彩也不错,还可以兼顾人像。以前有一个老版本的SP 90mm F2.8 MACRO参考价:¥2280跟现在卖的新款相比主要就是DI镀膜工艺造成的差价,至于值不值得,反正我是没有看出来二者有多大的区别,呵呵。

2、适马:
适马 10-20mm F4-5.6 EX DC HSM 镜头      参考价:¥3750
这个镜头的畸变控制还可以,但是这个焦段真的是太广了,拍片不好掌握,建议慎重考虑

适马 12-24mm F4.5-5.6 EX DG ASP HSM 镜头   参考价:¥4750
个人觉得性价比不如图丽的那个高,但是成像是很好的

适马 30mm F1.4 EX DC HSM 镜头  参考价:¥3100
经常发生个体差异事件,但是F1.4大光圈的“大眼睛”的诱惑还是很大的,并且成像真的不错。有一个朋友买了一个在D200上面跑焦,另外一个朋友买了一个在佳能的30D上又不跑焦,真奇怪。另外,佳能的那个朋友说这个头的“色彩和画质比较干”其实这是因为提高了反差,而降低了细节造成的,这种镜头拍出来的片子往往耐不住后期的PS。

适马 APO 70-200mm F2.8 EX DG MACRO HSM 镜头  参考价:¥6760
微距小黑,性价比嘛,我觉得还不如买一个2手的尼康原厂的小钢炮才4K左右,毕竟谁会整天用这个大炮出去四处闲逛,拍微距的时候还是带一个脚架比较稳妥

适马 150MM F2.8微距
这个头2手的我看见过1K多就卖的,成像好,性价比很高,是一支很不错的微距头。(这个要纠正一下,我见到的是老款的,新款的要4K多,2手1K多是买不到的。)

3、图丽:

图丽12-24mm F4 IF (AT-X124PRO DX) 镜头    参考价:¥3680
这个镜头我自己就有一支,边缘成像畸变控制远不如尼康的17-35,但是价格毕竟只有1/3性价比不错,做工很扎实。当然我现在对于尼康的广角又爱用20MM F2.8D这个定焦头了,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广角定焦,新的价格3600左右,2手的不好找一般在2800左右。(我现在彻底的是用蔡司的ZF25F2.8了,金广角也扔给朋友了,哈哈。图丽的这个镜头色彩比较淡,细节也一般,实用,但是可玩性不大)

图丽100mm F2.8 MACRO AT-X M100 PRO D 镜头  参考价:¥2250
图丽的微距头成像一样出色,微距真的是无弱旅啊!

4、蔡司ZF系列镜头

蔡司委托日本的COSINA做了7支ZF镜头,每只都很有特点,可以说是每支都值得购买,我称他们为“七剑”。它们都是尼康F卡口AI-S镜头,全部都是没有镜头马达的纯手动头,也就是说你在任何尼康的机身上面都必须要自己手动对焦。但是尼康的部分机身因为可以手动输入镜头数据,这样就可以实现A档自动测光模式的使用,常见的数码单反就是D200/D300/D3/D2X/D2XS这几个机器可以。其它的比如D80/D40这样的机器就只能在M档纯手动模式下自己操作了。对于这个系列,个人比较偏爱,觉得它是一个很好的体会更好成像效果的镜头。ZF因为使用了新的镀膜所以不同于蔡司的老镜头,色彩更为清丽,尤其是对绿色的表现。成像细节层次要丰富一些,画面看起来“空气感”更足一些,通俗的说就是更通透一些,尤其是在七剑的老大ZF MP100F2上表现的更为明显
ZF目前有7支分别是:
ZF25F2.8——报价5000元 现在的常备广角镜头,最大特点是最近对焦距离短,且F8一下光圈可以无限远合焦,中心成像不错,基本无畸变。缺点是边缘成像一般,100%一看还是能发现这个问题的,但是网上这样的小图根本不存在。我很喜欢的一支镜头,性价比高,有了它,广角基本上就够了。
ZF28F2——报价6200元 买,这个头你可以看成是ZF25的升级,带CRC技术,不仅是光圈大了一些,而且边缘成像也更好了。
ZF35F2——报价5200元,在DX画幅上面比较尴尬的一个焦段。但是成像很不错。
ZF50F1.4——报价3200元,标头嘛,并不见得比尼康的强很多,但是分辨率超高,适合在D3上面用,那才有它的魅力体现。F5.6的时候锐度惊人!
ZF85F1.4——报价6200元,人像头的标杆,好多厂商的85人像头都是参照蔡司的85来做的。这个头的做工也很不错,可以好好的体会一下,俺的乐摄宝里面的常备镜头之一。比其尼康的85F1.4在颜色和通透感上要好一些,但是不是自动对焦!如果你喜欢抓怕,ZF85并不是很适合你。
另外还有2支微距镜头
ZF MP 50F2——报价6000元,没玩过,1:2的放大比例据说比较适合拍珠宝,论坛里面有毒贴
ZF MP100F2——报价9XXX元,是我的另外一只必备镜头。7支ZF镜头里唯一使用了蔡司电影镜头技术的,在高清投影上面看的时候,可以让人一下就明白原来蔡司还是要比尼康高那么一点点儿,说实话当我在120寸幕布上面第一次看到那么大的100%画面的时候,忽然觉得D80这个机身还是可以的,要是用D3的话…………哈哈。

顺带一提的是COSINA还做了同规格的宾得卡口的ZK镜头,很有意思的是这7支镜头中恰好就没有100F2有宾得卡口的ZK镜头版本,莫非蔡司想要尼康的用户更爽一些?

日本COSINA的关于ZF镜头的网页。
http://www_cosina_co_jp/seihin/co/zf-zs.html

推荐:蔡司做的尼康口的ZF系列蔡司镜头,陈大的帖子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512304

一个镜头库,更多的镜头资料可以去这里看

http://www.pconline.com.cn/digital/dc/fj/jingtou/
查询行货价格
卓美http://www_zm7_cn
锐意http://www_ruiyi_com_cn/
查询水货价格
http://www_ylcamera_com_cn/

国内几个专业的摄影网站
蜂鸟网——http://www_fengniao_com/
人像和风景论坛值得一看,很多资料文章
色影无忌——http://www.xitek.com/ 这里的文字论坛最值得一看,有很多器材烧友,大侠很多,要小心中毒

尼康镜头字母标识所代表的意思——详细介绍看这里http://photo_fengniao_com/articles/1/37/7213.htm其实判断很简单一个镜头带的这些字母越多说明它的工艺技术就越多,一般来说使用效果会更好。

AI:Automatic Indexing自动最大光圈传递技术
AF-S: Silent Wave Motor超声波静音马达
D型镜头:Distance 焦点距离数据传递技术,支持3D矩阵测光
ED : Extra-low Dispersion超底色散镜片。是指这支镜头内含 ED 镜片,最大限度降低镜头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从而保证镜头有优异的光学表现。
G型镜头:与D型镜头不同的是,该种镜头无光圈环设计,光圈调整必须由机身来完成,同时支持3D矩阵测光。这样的设计减轻了镜头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IF : Internal Focusing内对焦技术。所谓内对焦是指镜头在对焦时,前后组镜片都不移动,而由镜头内部的一个对焦镜片组(focus lens group)的浮动来完成对焦,对焦时镜头长度保持不变。IF技术的采用使快速而安静的对焦变为可能。
Micro:是指这只镜头是微距镜头,或有微距拍摄的功能。代表镜头:105mm f/2.8D AF Micro-Nikkor
VR : Vibration Reduction 电子减震系统。NIKON防手震镜头的代号,可用于手持摄影在低速快门时,增加画面的稳定性。能支持VR的机身有 F5、F100、F80、F65、D1、D100。其余机身可以使用镜头但不支持VR功能。
N:新款的几个镜头都有这个“N”字,其实它代表着纳米镀膜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有效的更好的适应数码时代

再写一下具体的实际问题。

再选择机身和镜头之前,我不得不提醒你一下。无论是佳能还是尼康、SONY或者是宾得,镜头都是它们利润的一个点,因为没有人会一下买几个尼康的机身,但是会有很多人买至少2个尼康的镜头,甚至有一些人有很多支尼康的镜头。一般来说有3支镜头是很正常的事情,当然这些镜头有贵的,有便宜的,我写这篇文字不是讨论哪支镜头好,尼康说的对,上市卖的尼康镜头都是好镜头,只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而已。我一再的强调,镜头只是工具,就算买了所有的牛头,也未必能得到摄影大奖,购买机身和镜头的时候,不仅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购买,也要考虑到自己目前的技术水平。要“善用工具,而不是做器材的奴隶”。

以下说的预算没有包含配件这一部分,因为配件太多、比较复杂,电池、存储卡、摄影包、UV镜、脚架、数码伴侣、快门线、闪光灯等等,对于配件,我说一下我的基本观点。

(众所周知的原因,数码产品降价太快,所以我写的价格肯定会有一些出入,请记得只是一个参考。我所想的购买方案也只是我个人的一个想法,也仅供参考。)

1、存储卡越大越好。我经常遇见看见PLMM拍的正高兴,却发现自己的卡不够的事情。D80用的4G的SD卡高速的是130元,个人觉得完全有必要购买一张。D200/D300/D3是用的CF卡,4G的比较贵,可以自己根据情况选择。D80这样的千万像素的单反数码相机一张4G的卡可以存储大概340张左右RAW格式的照片,或者500张左右的最高品质的JPG,足够拍一整天了。(现在有SHSD卡CLASS@6的才130元,储存速度很快,CF卡也便宜了SANDISK的3代高速也就400左右,我投在卡上面的钱现在算过来反而是亏的比例最大的)
2、电池多一块没错。如同存储卡一样,忘记充电的人也有很多,多一块电池是没错的。国产的瑞能就可以了,不贵,几十元一个。原装的200多一个,更安全可靠一些。
3、摄影包。这个也是必须的,建议根据自己买的镜头情况配置稍微大一些的,如果镜头已经比较多了,例如有3支以上了,建议购买双肩包,外拍的时候方便携带,不像单肩的,背久了累。乐摄宝、塞富图的包就很好,款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考虑。(现在有人开始烧天霸、白金汉这样的包,我觉得有钱真好^^)
4、UV镜。价格低于2K的镜头建议都不用考虑UV镜了,使用的时候注意一点儿就OK了。几十元的宝谷、肯高UV效果不好,还影响成像,尤其是光线不好的时候。高档的B+W的UV给这些便宜的镜头使用又太浪费了。至于一万多的牛头嘛,建议都上B+W的MRC UV镜,单层镀膜还是多层镀膜影响不是那么明显,就看自己的钱包鼓不鼓了。(B+W的超薄UV还是比较贵的,反正好马配好鞍,1K多镜头配一个UV其实真的没啥必要)
5、脚架。国产的百诺就很好,如果喜欢拍风景,又爱带脚架出去的话,建议买碳纤维的脚架,轻便。老年摄影朋友可以考虑买一个独脚架,既可以当脚架用防抖,也可以当拐杖,一举两得。(捷信的碳纤维脚架真的不错,有米的可以上)
6、数码伴侣。爱普生的P5000是我用过的最好的数码伴侣,就是价格太贵。可以选择P2500。国产的※※者、大脚也不错。但是如果你买的是一个4G的存储卡出去拍一天应该是没问题了。(P5000降价了,哎……)
7、快门线。如果喜欢拍微距、拍日出、拍雪景,建议有三脚架再加一个快门线。原装的都比较贵,D200的要1K多,国产组装的有一些小毛病,但是能用。快门线气温低冷的时候可以方便你把手揣在兜里按快门,长时间曝光还可以锁定快门,比较方便。
8、手柄。D200/D80/D300都可以加装手柄。可以多加一个电池,竖拍也更方便,个人觉得值得考虑,目前价格大概是1K元左右。(D300的手柄要2K,MY GOD!还是D3这样的直接整体包装上市的好啊!)
9、闪光灯。尼康原厂的SB800是首选,真的是一个很好的神灯!SB600也不错,2手的才1K出头,值得考虑。

以上就是最常用的配件了,尤其是存储卡和摄影包几乎是必配的。这些配件都属于耐用消费品,买的时候可以买一个好点儿的。我写的下面文字比如1-2万的预算都考虑了1K左右的配件,其实你配置的越好,配件的费用也就越高。如果你买3支牛头,再配B+W的UV,那么就这3个UV就差不多2K了。

好啦,切入正题。(以下加了很多新的内容,D200/D40/D40X都已经停产,现在低端的是D60,中档的是D80,准专业入门级是D300,专业级旗舰是D3,因为D300和D3我都没有怎么玩过,所以写的时候就拿身边朋友的反馈以及坛子里面的评论作为一个参考了。加上机身价格的下降,所以很多以前的配置都可以再接纳新的镜头进去,干脆就做了大规模的调整,写下一个我目前比较喜欢的配置表)

1、我该买什么机身?
尼康目前主推的单反机身是D60、D80、D300、D3。其中D3是专业旗舰机器了,3万的价格其实性价比还是可以的,这个旗舰就不多说了,买得起它的人也不在乎再多花几万买好镜头了。一般人最迷惑的就是尼康的入门单反究竟是选择D80好,或者更专业一些的D300好,或者二手的D200?
从机器的性能上来讲肯定是D300好,毕竟这是一款全新的准专业级的单反相机。但是那些专业的性能对于自己有多大的用处,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这是很重要的。D200相当于D80主要的优势是:
机身镁铝合金更坚固耐用,防水防尘更好——这点我还是比较喜欢的,但是手比较小,不喜欢拿重东西的人不见得会喜欢。
快门速度更高可以达到1/8000秒——这个其实完全没有什么意义,普通爱好者一辈子都用不了这么快的快门
连拍速度是每秒5张——D80是每秒3张,对于抓拍还是有用的,喜欢拍运动的,尤其是赛车,还是值得考虑的
对手动镜头更好的支持——建议新手不要轻易尝试手动头,除非你有手动镜头情结。否则会让你苦闷很久
更好的对焦系统和测光系统——连续对焦方面比D80要强,测光系统也要好一些。
D200和D80的主要优势就在这5点,其它的就是造型、存储卡等的区别。

(D300则相对于D200提高了更多,不仅是在测光对焦系统方面,在高ISO,在宽容度方面强了很多,宽容度的提高意味着可以保留更多的细节层次,这对于后期的处理十分的重要。D3在这方面更强,所以尽管D3的像素不高,但是拍出来的片子却可以很细腻。从这些方面我觉得D200已经可以放弃了,数码时代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提升往往是人们无法想象的,D300是毫无疑问是目前最合适的1W元机身的选择。)

D80现在的机身价格是5500左右,除开上述的几点弱于D200以外,其他的性能都差不了太多。D40X现在停产了,新出的D60简化了很多功能尤其是取消机身马达,这样50MM F1.8这样的非AF-S的镜头在D40X上面无法实现自动对焦,这是一个麻烦事情。(注意:D60/D40/D40X都需要“AF-S”镜头,也就是超声波马达的镜头才能实现自动对焦。)

选哪个机身其实还是看自己的喜好和预算,这3个机身都不错,高中低都覆盖了。其实关键还是看钞票,有钱好办事嘛。(再次强调价格只是一个参考!)

2、实际的案例:只有1万元的预算如何配?
我买D80的时候也只有1万的预算,而且那个时候D80的价格还比较高,机身7200,只配了1个镜头18-35mm F3.5-4.5银广角。因为当时主要事为了出去旅游配的。后来为了参加一些外拍活动,拍PLMM又陆续添置了50mm、85mm、135mm、180mm焦段的定焦镜头和17-35、28-70mm变焦镜头。个人的实际感受是,镜头陆续添置,没有必要一步到位,既可以享受更换镜头的乐趣,也可以在不断的使用中慢慢的明白自己到底喜欢拍什么,拍什么类型的比较多,这样有针对性的购买镜头是比较理想的。
对于一万元步入尼康单反这个大门的朋友,机身建议考虑D80,因为它的功能很不错,基本功能很齐全,价格相对D300要便宜许多,要便宜接近6K,而且配件也要便宜一些,比如储存卡D80用的SD卡4G的价格是130元,D300使用的CF卡4G的要400多,并且使用SD卡储存的数码设备也有很多,买SD卡可以减少浪费。
喜欢拍风景的朋友建议买尼康原厂的18-35mm F3.5-4.5银广角,它经济实惠成像也好,是很超值的广角镜头。数码单反有一个系数问题,所以18-35在D80上面实际焦段是27-43mm觉得不够广的朋友可以考虑副厂镜头的图丽的12-24mm F4或者适马10-20。(目前我更为推崇买ZF25F2.8反正广角也不需要怎么对焦,买一个就在机身上面直接无限远合焦拍了。而一个朋友更是创造性的干脆D40机身配蔡司的ZF25F2.8反正D80也是用M档,不如更便宜的D40机身,只是这样的话一些尼康镜头就不能考虑了,专门玩ZF头,以后升级就直接升级机身,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喜欢拍人像,或者买单反就是为了拍自己女友、老婆、家人,比如自己的小孩的朋友可以考虑买尼康的85MM F1.8D和50MM F1.8D。这两个都是不错的人像头,50MM的焦段折算之后是75mm比较适合在屋内拍摄,在户外可以拍到此一游照。85mm折算之后大概是135mm更适合户外的拍摄,拍半身人像、特写都很好。
想旅游人像兼顾的朋友有一个方案可以考虑买一个尼康的18-135mm这个也是D80的套机镜头,所以你购买的时候可以直接拿一个D80套机,价格目前是6500左右。这个镜头的成像还算不错,适合拍风景、人像等等。再加上一个85F1.8我觉得蛮适合一般家庭用途了,风景人像都有了。
还有一个方案就是买尼康的D40X这样的机身配DX系列镜头,注意不是"AF-S"的镜头,无法自动对焦。这样选择镜头的面就窄了一些,不过也还是有不少镜头可以选择,具体的请见后面天漠大侠写的一篇专门的帖子。

3、实际的案例:15000如何配?

15000元配单反就宽松了一些,可以参考前面的一万元配置方案。只是可以把镜头群更完善一些,正如我在前文所说的,风景和人像绝对是我们最常拍的,所以一支广角镜头和一支人像镜头是必不可少的。那么15000元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这样配置机身和镜头:
D80——5200元
ZF5F2.8——4900元
85mm F1.8D——2750元
这个配置偏重于良好的成像,焦段不足的部分依靠自己多移动两步来完成,剩余的资金可以投到脚架、摄影包这些附件上面。(这里用ZF25取代了以前推荐的18-35银广角,蔡司的ZF25用过的人都说好啊!没办法,银广角毕竟老了,新的镀膜技术确实让镜头的色彩更好!)
另外的一套比较独特的方案
D80——5200元
50mm F1.4D——1850元
18-70mm F4.5-5.6D DX——1900元
AF-S VR 105mm F2.8G IF-ED ——5300元
这样的配置能兼顾各种类型的拍摄,18-70涵盖了广角和人文,105微距成像优异,也算是一支牛头,不仅可以拍微距,而且还可以拍人像,105mm焦段在数码单反上面实际上160mm左右拍点儿车展都没有问题。这样的搭配算是各种题材的都照顾到了。不足的是105mm的焦段在室内拍全身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补充一个50MM F1.4D作为室内拍摄全身半身人像的镜头。并且50F1.4D的大光圈还可以方便喜欢暗光拍摄的朋友。
这个方案还有一个变化,那就是把105mm微距换成前面多次提到的85mm F1.8D人像头,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更好的拍人像,缺点是没有了微距,拍展会、舞台等焦距会觉得不够。

确实很喜欢拍鸟、荷花、舞台的朋友还可以这样配置:D80的机身+18-70作为广角中焦,长焦选择一支小钢炮AF 80-200mm F2.8D ED 或者尼康新出的AF-S VR 70-300mm F4.5-5.6G IF-ED 镜头,这样的配置重点就是在中长焦了,很适合拍鸟、荷花、舞台。(一个朋友说也可以直接上尼康的200F4微距,但是那个头停产了,二手的也不好找)

3、很多人都经历过的2万-2万5千元配置
两万元或者再多5K人民币配一套单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很多人入单反门中毒之后,觉得投入在2万左右是一个自己的心理底线,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可能会在加一些,但是一般来说一次投入超过3万的人还是比较少的。2万元如何配尼康的单反呢,这个时候很多人估计都要考虑D300的机身了,毕竟镁铝合金的机身、沉甸甸的手感、清脆的快门声音对于尼康的粉丝来说那可是很爽的事情。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D300的机身吧,这个预算肯定要买一支牛头了,呵呵,不用牛头对不起自己啊。
D300——11000元
AF-S DX 17-55mm F2.8G IF-ED——9800元
85mm F1.8D——2750元
这是一种很省事的配置,17-55这个镜头得到公认,除开对全画幅支持不好,17端广角畸变控制稍微不如17-35金广角以外还真没有什么缺点。现在这个头的价格也已经下来了,只要9K多元,以前被炒的太高,个人现在还是推荐这个镜头了。

如果选择D300个人目前更喜欢下面这样的配置
D300——11000元
AF-S N 24-70mm F2.8G IF-ED——13400元
广角和中焦都足够了,成像也很不错,这个配置出门不仅是风景和人像都可以兼顾的比较好,而且很方便,一机一镜。

下面这套配置是我另外一个朋友的配置,焦段更全面一些:
D300——11000元
AF-S DX 18-70mm f/3.5-4.5G IF-ED——1900元
AF-S VR 70-200mm F2.8G IF-ED ——12000元
这个配置就是一次性的2支镜头把17-200的焦段全部涵盖了,广角的成像要差一些,但是考虑到拍风景的时候光圈一般都收缩的比较小,倒是也可以接受。小竹炮的成像素质一流,只是每次拍摄背这个重家伙出去需要一定的忍耐力。这个配置稍微变一下便有了一个我个人觉得更合理、更舒服的配置:
D300——11000元
ZF 25F2.8——4900元
Ai AF 85mm F1.4D IF 镜头——6600元
AF-S VR 70-300mm F4.5-5.6G IF-ED ——3600元
这个配置因为有85MM F1.4D这个人像毒头的存在,对拍人像会兼顾的更好一些,ZF25可以极大的保证广角的成像质量。70-300VR其实成像还不错并且也能满足远摄的需要,有VR防抖功能,手持拍摄的难度较低。整体的配置稍微超出了25000元的预算,但是毕竟我写的是行货的报价,如果你买水货,或者一次性的去买这些镜头价格应该能再少一些。

如果配D80的机身,可以节约6K元,这部分资金几乎都可以考虑直接上一个小竹炮了。但是我还是建议暂时不动,等熟悉了这些镜头,明白自己拍什么比较多之后,再下手不迟。

4、预算3-4万元的配置
有3-4万的预算真的是太好了,几乎可以实现全部尼康原厂的牛头了。以前最传统的配法就是尼康的三剑客全部拿下,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元。
D80机身-5200元
AF-S 17-35mm f/2.8D IF-ED ——9800元
AF-S 28-70mm F2.8D IF-ED——10300元
AF-S VR 70-200mm F2.8G IF-ED ——12000元
有人会说:这么好的镜头就配一个D80会不会小马拉大车?其实数码单反的机身也几乎是一年一个新品种,升级速度虽然没有手机那么快,但是一两年一个变化是很正常的,而镜头却可以好多年,甚至十多年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个是因为镜头本身的光学设计、技术革新难度大有关的。一些经典的镜头设计至今沿用,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尼康的镜头也就是加超声波马达、加VR防抖技术、改良镜片的镀膜而已。所以相对来说镜头比数码的机身要保值一些,个人建议偏重于镜头的投入,而且根据我实际的使用尼康的D50/D70S/D80/D200的比较,镜头的档次是决定成像质量的关键,而不是机身。机身更多的是在于测光和对焦上面的区别,D200的对焦速度、准确性要比D50好,但是给D200配一个狗头是很难拍出高画质的照片的,至少相对于D50+牛头来说,我更喜欢使用后者。(需要纠正的是:D300和D3出来之后,他们的性能领先D200这些老机器太多,所以这2个机身不能和我以前写的这几个老机器放在一起比较!!!)

如果配现在的新大三元的话:

AF-S 14-24mm f2.8G ED——12000元
AF-S 24-70mm F2.8G ED——13400元
AF-S VR 70-200mm F2.8G IF-ED ——12000元
这三个镜头合起来就是38000左右,显然跟3-4W的预算有较大出入,所以我觉得不如就下面这样的配置
D300机身——1100元
AF-S 24-70mm F2.8G ED——13400元
AF-S VR 70-200mm F2.8G IF-ED ——12000元
这样的配置相信只要是不嫌带着重的人都应该是比较满意了。
其实这套配置也可以变成下面的这一套,钟情于手动镜头,又喜欢蔡司镜头的人可以考虑:
D300机身——1100元
蔡司ZF25F2.8——4900元
蔡司ZF50F1.4——3200元
蔡司ZF85F1.4——6200元
蔡司ZF MP100F2——9500元
这样的配置,扫街的时候可以带ZF25出去,再带一个85MM F1.4作为补充可以应付风景人文人像。还有MP100F2负责微距,且蔡司的金属镜头不仅保持良好的成像,还足够亮骚。D300的高ISO还可以大大的提高ZF50F1.4这样的镜头在夜晚的使用率,可以体会一下拍暗光的魅力

钱多好办事,这样多的预算还可以玩很爽的尼康定焦头,比如这样子:
D300机身——1100元
Ai AF 20mm F2.8D 镜头——3750元
Ai AF 35mm F2D 镜头——2100元
Ai AF 50mm F1.4D 镜头——1950元
Ai AF 85mm F1.4D IF——6600元
AF-S VR 105mm F2.8G IF-ED——5300元
AF 180mm F2.8D IF-ED——5500元
全套配下来差不多4万,剩余的钱用于配UV买包。这个就是尼康的定焦好头+牛头大集合了,只有AF-S 300mm F4 IF-ED-7700元这个主要用来打鸟的镜头没有写进来,因为那个真的是少数人的爱好了。另外两支135MM F2D DC和105MM F2D DC没有纳入阵营是因为它们都太贵了,并且新的不好买,缺货。至于传说中的28MM F1.4D嘛,2手的依然要2万多还是让它继续成为传说吧。(以前写的这个我觉得没什么意思了,这样配下来的确实对尼康的定焦喜爱的人才会考虑的)

5、5万以上的配置
个人觉得5万以上就真的没有啥好说的了,基本上就是D3的机身,然后喜欢什么镜头就买了,最常见就是一个D3+24-70F2.8G了,呵呵。其实能花5万多买单反的人已经不会去CARE配件的问题了,所以也不讨论配件了。

再根据实际生活中遇见的一些例子,来说说不同目地、用途的人如何配。

1、拍小孩、家人、女友
一些朋友买单反就是图成像比卡片好一些,景深大,可以背景虚化,可以拍自己的小孩,很多是拍自己刚出生的孩子。个人觉得投入不必太多,一个D80+50MM F1.8D就足够了,毕竟拍拍自己的家人,一个大光圈的人像头是最实用的。如果还想拍点儿别的,建议选择:D80+18-135MM+85MM F1.8D这个搭配是目前我觉得在要求一定成像质量下,最能兼顾风景、人文、人像的经济实惠搭配。

2、单位购买,拍会议、领导、集体合影等
单位购买要求方便实用,机身可以选择D80。因为经常要拍大的会议场景、单位的工作环境等可以考虑上一个图丽的12-24MM F4超广角,拍20、30人的合影也很实用。另外建议购买一支中长焦距的镜头用于在台下拍摄领导讲话特写等。具体的镜头选择参考前面的不同预算配置。

3、旅游爱好者
买一个D80套机,或者D80+尼康AF-S DX VR 18-200mm F3.5-5.6G IF-ED镜头,这个号称“一镜走天下”的镜头成像还算不错,VR功能很实用,目前价格已经回归理性。旅游带的镜头不能太多,一是不方便,二是财物安全问题。如果是经济条件允许建议还是考虑一支85MM F1.8D作为人像头,因为我每次出去旅游都会看见女同胞要求男同胞把自己拍的漂亮,有一支人像头还是有管用的。

4、想学摄影
建议不要购买太好的镜头,否则容易被牛头惯坏。如果想学摄影最好是一般的镜头起步,从最基本的曝光和构图学起。一来就用牛头,太容易被镜头本身的优势所迷惑。可以买一支广角,买一个50MM标头,一个85MM人像头。镜头花费不易太高,因为学摄影,还要买脚架、闪光灯等等。

以下是收集整理的无忌论坛里面各位大侠的一些帖子和俱乐部。全部都是原厂镜头,副厂的另外再补。

——————镜头相关——————

————变焦相关———

Nikon 17-35 F2.8金广角俱乐部!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291222

尼康17-35mm镜头贴图区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257925

不能不说的一颗钻石:尼康AF20-35 F2.8D【II】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46472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Nikkor AF18-35mm F3.5-4.5D ED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254224

真是一个好套!—尼康18-70DX镜头(二)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46334

Nikkor AF-S DX 17-55/2.8G IF ED俱乐部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46533

尼康 AF-S VR 24-120mm 使用交流区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383471

尼康AF-S 28-70MM F/2.8 D俱乐部(二)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48580

成立尼康35-70/2.8(D)俱乐部(二)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46411

NIKON AF-S 18-135/3.5-5.6G 贴图交流区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25037

新款尼康AFS VR 70-300/4.5-5.6G ED(IF)贴图交流区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13677

最小最轻最便宜的防抖镜头,开吹小手雷:AF-S DX VR 55-200mm f/4-5.6G IF-ED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30809

NIKON AF-S DX VR18-200MM 帖图区II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46360

把(竹炮)NIKON 70-200mm f/2.8GS VR 武装到牙齿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277210

王者归来--Nikkor AF-S 80-200mm f/2.8D IF-ED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294072

尼康___小钢炮 XGP(Nikon AF80-200mm f/2.8D ED)--花瓣式--遮光罩!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22892

尼康小钢炮(XGP)俱乐部兼贴图区(二)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46309

尼康AF-S 16-85VR俱乐部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501555

———定焦相关———

尼康20MM定焦交流区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278871

尼康AIS24MM/2.8/2.0俱乐部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189320

D200 + AF28/1.4D 拍婚宴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399772

爱上阴天和夜晚:Nikon AF28/1.4D + Noct58/1.2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339920

平凡的日子:Nikkor AF 35mm f/2D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03376

标准的力量-Nikkor AF 50mm F1.8D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236913

尼康 AF50/1.8D协会II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46352

N50/1.8影色空间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13824

NIKON AF50/1.4D —— 用平凡实力拓取你的心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242875

尼康50/1.8D和尼康50/1.4D区别详细系统探讨以及一些建议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32286

起点,也是终点——Nikkor AF 85mm f1.4D [第二季]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48940

尼康AF85MM/1.8D之家(II)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30186

尼康AF105F2DC交流俱乐部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330361

试镜—135F2DC 及相关话题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178501

Nikkor135DC贴图区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12092

尼康镜头180MM俱乐部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44681

恒久的挚爱:Nikkor AF 180mm f/2.8D IF-ED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24740

Nikon AF300mm/4 拍的片子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270465

————微距镜头———

尼康(Nikon) 60mm micro (微距 macro)俱乐部兼贴图区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233305

平凡中的经典--尼康105MM微距园地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366605

新款AF-S VR 105/2.8G ED(IF)微距镜头俱乐部(II)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46381

尼康105/2.8微距俱乐部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248631

机身相关——————

尼康D40(D40x)及8种可用镜头使用经验交流(第二章)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56094

尼康D40和D40X贴图区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12754

NIKON D40+D40X俱乐部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11886

D50常见问题回答(FAQ)兼D50相关帖子索引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299330

Nikon D50贴图交流区 Part 2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358755

Nikon D70俱乐部〈续二〉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46404

Nikon D70s 俱乐部(三期)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40690

NIKON D80俱乐部&贴图区[3]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56854

NIKON D80俱乐部&贴图区-精品图片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43908

Nikon D200-和我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375017

D200常见问题回答(FAQ)和相关帖子索引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324375

D2X纪录片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312547

d2x + 10-300mm 个人像册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20519

天漠DX的几个帖子都很实在,不盲目褒贬,写的比较客观,我觉得比较有客观的参考性

我摄影,我快乐!尼康D300使用新感受(欢迎交流贴图)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520028

我摄影,我快乐!尼康D3及全画幅镜头经验交流(欢迎贴图)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507451

【D3俱乐部】 第三期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518580

推荐:蔡司做的尼康口的ZF系列蔡司镜头——陈大的帖子,玩ZF必看!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512304

————其它资料——————

不应放弃的尼康手动镜头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350226

《用好手中每个武器才是硬道理》续集!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49873

Nikon Nikkor AF镜头MTF图集合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229045

Nikon尼康SB-800/SB-600/SB-400/SB-R200SU-800闪光灯俱乐部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03556

Nikon SLR《2007尼康之无特定风格光影习作烩菜锅》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16922

简单说一下滤镜的重要性和使用B+W的必要性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38067

数码胶片双修之:胶片效果对数码效果!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308965

给初学者的《摄影师Capture NX指南》学习笔记:8月1日添加《补充材料一》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48747

D80的一些东西——感谢你不嫌啰嗦的看到这里,下面是我使用D80以来的一些体会

玩D80也有一段时间了,觉得有几个东西需要整理记录一下,写出来与玩这个机器的人分享,欢迎多交流。

1、对焦
D80尽管有11个对焦点,但是只有中心的是十字对焦,换句话说,这个点对焦对的最准,所以我长期锁定了中心的对焦点在用。习惯之后,构图也很方便,先对准主体,半按快门,然后平行移动一下相机,焦点基本上就OK了。

2、测光
D80有点测,很好用,不过用的最多的还是3D矩阵测光。点测光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明暗对比比较多,光线比较复杂的时候,人物的脸部OK了,其它地方往往不准。3D矩阵测光唯一的麻烦就是要离主体近一些测光,然后按AE-L键锁定,再去对焦构图,这样的测光才是比较准确的。那种在户外、或者光线复杂的时候,离MT5、6米的测光往往是不准的,因为现场环境对光线的干扰太多,D80这样的机器是无法很准确的测光的。

以上两点,经过我实际的使用,D200也有同样的问题,D2XS这样的机器要好的多,用过几次,难怪D2XS要卖那么贵。基本上11个点都可以对的很准,加上那明亮的圆形取景器,构图实在是太方便了。参见了一次尼康的新产品使用活动,暗光的情况下,我觉得目前D300和D3的合焦和测光很准。

3、逆光下如何拍清楚人物和背景
基本上是这样的一个流程:A档光圈优先模式、靠近人物面部测光得到一个数据,比如F2 1/125秒。然后换成M档手动档,光圈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快门到1/125以上,比如1/250秒,这样就可以主体背景都清楚了。同理也可以快门不变,缩小光圈,也有一样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逆光太强,光比太大的时候,就要用反光板或者闪光灯来补光了,否则主体曝光会严重不足,会太暗,当然这样也可以拍出来剪影效果。

4、如何拍的更清楚
这个问题肯定是长期存在的,跟很多因素有关。确实好的镜头、牛头在成像和分辨率上更好一些,每次用85MM F1.4D的时候都是一边骂这个头贵,一边觉得这个头值。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A、安全快门。这个可能是拍不清楚的最主要原因了,尤其是光线不理想的时候。用镜头的焦距的倒数就是安全快门,比如使用85MM的镜头,理论上快门速度要高于1/85才不容易虚。但是D80这样的数码单反有一个系数1.5,所有的镜头在尼康的数码单反上面实际的焦距都要乘以这个系数,所有85MM的镜头在D80上面实际上是85X1.5=127.5MM了。所以实际拍摄的时候安全快门要在1/127.5以上,例如1/160这样的快门才是安全的。为了达到安全快门,有很多方法,常见的就是开大光圈,但是也有需要小光圈的时候,比如拍风景,很少用F2.8这样大的光圈来拍的。还有就是受镜头限制光圈不能加大。比如银广角的光圈最大也就F3.5,那么可以通过提高ISO的办法来提高快门。D80的ISO值建议最大提高到ISO400,再大,噪点就比较高了,这一点儿后出的D40X比D80都要做的好,当然更不要说D3了。如果既不能加大光圈,也不能提高ISO,那么就只有上脚架了。拍风景,尤其是夜景需要一个三脚架,这点儿真的没错。有条件还可以上一个快门线可以减少对机身的震动。
事实上,一个三脚架可以很好的解决安全快门的问题,国产的百诺就足够一般使用了。经常出去外拍建议还是买一个碳素的,轻便。拍风景再来一个快门线可以减小更多的机震。
B、对焦的问题。对焦的模式个人觉得还是中心十字对焦最好用。光线不好的时候,D80往往对不好焦,建议用手动模式对焦。(新出的D300和D3尤其是D3的对焦系统提升很大,在暗光的时候也能对的很快很准,个人感觉AF85这样不带超声波马达的镜头在D3上面合焦更快更准。据说是因为新的单反机身的驱动能力提高了的原因)
C、镜头的问题。尽量用镜头的黄金成像光圈来拍摄,每个镜头都有自己成像最好的光圈。常用的有F2.8/F5.6/F8/F11等,50MM F1.8D在F2.8的时候就很不错,收缩到F5.6来拍可以很锐。但是一些牛头可以打破这个常规,比如85MM F1.4在F2的时候,135MM F2 DC和17-35MM F2.8D在它们最大光圈的时候成像就很不错了,更不要说小竹炮这样的变焦镜头中的变态镜头了,这样大的恒定光圈成像又还不错,难怪要卖那么贵了。
D、景深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经常需要注意的问题。举一个例子:D80用AF85拍模特当光圈F2.8的时候,如果距离模特2米,这个时候的景深只有6CM也就是说在焦点前后只有6CM的范围是清晰的!这个距离差不多就是我们平时拍一个人半身的距离,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景深是很浅的,很容易让你不希望虚化的部分虚化掉。关于景深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景深计算器,有兴趣的可以计算一下,看看自己爱用的镜头和机身在怎样的距离,多大的光圈下有怎样的景深。切记!景深过浅也会导致“不清楚”。
http://www_dofmaster_com/dofjs.html
个人觉得不要一味的使用大光圈去背景虚化,适当的缩小光圈既可以保证成像质量,减少紫边,而且还可以保证有效的景深,避免那种MT的一只眼清楚,另外一只眼模糊的情况。况且拍人有适当的环境效果,反而能更好的烘托主体。

5、多用RAW格式。尽管RAW格式又大后续的处理也比较费时间,但是建议拍一些自己觉得重要的照片的时候还是RAW更可靠。曝光欠曝一些,过曝一些正负2档之内,基本上能找回来。并且RAW文件可以转化成TIFF文件,更利于后期的处理。尼康的NX软件很好用很强大,推荐。

6、手柄和电池。有了手柄最大的好处就是竖拍方便。一块电池拍400张左右是没问题的,但是经常会有忘记充电的事情发生,有了手柄可以多一个电池,还是很实用的,并且这2个东西都属于很耐用的消费品,以后不玩了二手也好出手,亏不了多少钱。

如何出一张品质较好的图片?
个人觉得首先一定要坚持使用RAW格式,这点很重要。RAW不仅可以保证后期处理有很大的空间,而且可以调整很多参数,诸如曝光、白平衡等。我一般是采用RAW+BASIC JPG的方式,BASIC JPG主要是用来快速浏览,挑选图片。一些朋友觉得后期麻烦喜欢用JPG,但是JPG的问题是调整较多的话就会显得“很脏”反而影响了心情,不如这样挑一些确实满意的处理一下,保证出片的品质,还可以提高成功率。
RAW使用尼康的NX处理,或者LIGHTROOM,最近对LIGHTROOM比较着迷,呵呵。两个都是很好的软件,处理后,如果是需要PS成分较多的图片,我一般是采取TIFF文件,再用PS进行精修,这样可以减少图片损失。当然,通常就是JPG就可以了。处理完成之后,再缩小做一张小图,以便在网上交流,这样出来的图片在细节层次方面会保留的比较好。如果只是网上这样的尺寸,大多数时候高品质的JPG图片已经足够了。
P.S.试用了D3之后,发现这个机器除开高ISO以外,在宽容度和细节层次方便提高也很大,给后期处理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我的D80确实已经老了。有钱就准备换D3了,一步到位,哈哈。

D80常见问题Q&A
1、D80使用手动镜头问题
D80可以使用尼康F卡口的手动镜头,比如蔡司的ZF镜头,但是只能用M档!因为D80不支持输入非CPU镜头的数据,COSINA做的两支新款弗伦达镜头58F1.4和40F2因为镜头加装了电子芯片,所以反而可以在D80上面使用A档。但是手动镜头都是需要自己手动对焦的,那怕是在D3上也是一样。但是尼康目前所有的数码单反机身对于手动镜头都有电子合焦提示。
尼康的手动镜头合焦提示是由机身上面的电子测距仪来完成的,D80的电子测距仪仅仅在F5.6以上的光圈才有效,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手动镜头光圈为F8的时候,电子测距仪实际是无效的,因为它毕竟测量的距离有限!尼康公布的数据是D80的电子测距仪在F2.8的时候测量最为精确!
如果要使用机顶闪光灯,一定要记得在设置菜单里面将机顶闪光灯设置为M档方可使用。同理SB800这样的外置闪光灯也不能使用TTL模式,我一般是使用M模式。
2、D80无法对焦问题
建议检查镜头的光圈是否在最小光圈处且锁定,如果是没有光圈环的G头则没有这个问题。其次是看看机身上的转换拨杆是否被拨在了M档,最后看看设置菜单里是否设置为了AF-ON,也就是使用“AE-L/AF-L”那个按钮对焦。
3、闪光灯问题
前面已经说过了如果是使用手动镜头要使用机顶闪光灯,一定要记得在设置菜单里面将机顶闪光灯设置为M档方可使用。如果是要无线控制SB800离机引闪,要记得在菜单里面将闪光灯模式设置为C指令模式,且在引闪时必须开启机顶闪光灯,否则无法引闪。
SB800可以寻则REMOT无线方式和SU-4方式引闪,SU-4是可以闪光引闪的,换句话说,只要能感受到闪光就可以引闪,但是光敏度并不高,所以光线强烈的时候往往闪光引闪效果不好。
4、手动头使用闪光灯
如果要使用机顶闪光灯,一定要记得在设置菜单里面将机顶闪光灯设置为M档方可使用。同理SB800这样的外置闪光灯也不能使用TTL模式,我一般是使用M模式。但是SB800这样的外置闪光灯也可以使用A档光圈模式,只要你在SB800上面设置好光圈,它自己就会判断目前的闪光可以覆盖多少距离,并且自动的在有效距离里控制输出量,这很方便你在拍摄中调整机位,比如拍车展,就不会像M档那样老是要自己去调整了。但是此时同步快门速度不能超过机身的同步快门速度,D80是1/200秒。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4.828
主题: 21
帖子: 10211
注册: 2009年1月
学习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尼康镜头全线涨价

        2009年2月24日,尼康公布旗下APS画幅镜头、AF镜头、MF镜头等产品价格的修改。据悉,主要是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材料费用增长和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故于2009年4月17日开始,上调部分产品价格

        产品价格修改名单如下:
产品名称 修改前价格(日元) 修改后价格(日元)
F6机身 315,000 362,250(约27531元人民币)
FM10机身 28,850 43,050(约3272元人民币)
FM10标准套件
(Ai Zoom35-70/3.5-4.8 S) 52,500 57,750(约4389元人民币)
Ai 20/2.8 S 85,050 102,900(约7820元人民币)
Ai 24/2.8 S 56,700 68,250(约5187元人民币)
Ai 28/2.8 S 51,450 61,950(约4708元人民币)
Ai 35/1.4 S 90,300 109,200(约8299元人民币)
Ai 50/1.2 S 61,950 74,550(约5665元人民币)
Ai 50/1.4 S 45,150 54,600(约4149元人民币)
Ai Micro 55/2.8 S 47,250 56,700(约4309元人民币)
Ai Micro 105/2.8 S 97,650 117,600(约8937元人民币)
Ai AF ED 14/2.8 D 231,000 247,800(约18833元人民币)
Ai AF Fisheye 16/2.8 D 108,150 114,450(约8698元人民币)
Ai AF 20/2.8 D 75,600 81,900(约6224元人民币)
Ai AF 24/2.8 D 51,450 54,600(约4149元人民币)
Ai AF 28/2.8 D 37,800 40,950(约3112元人民币)
Ai AF 35/2 D 43,050 45,150(约3431元人民币)
Ai AF 50/1.4 D 39,900 43,050(约3271元人民币)
Ai AF 50/1.8 D 24,150 25,200(约1915元人民币)
Ai AF Micro 60/2.8 D 59,850 63,000(约4788元人民币)
Ai AF 85/1.4 D(IF) 147,000 157,500(约11970元人民币)
Ai AF 85/1.8 D 53,550 57,750(约4389元人民币)
Ai AF DC 105/2 D 136,500 147,000(约11172元人民币)
Ai AF DC 135/2 D 158,550 170,100(约12928元人民币)
Ai AF ED 180/2.8 D(IF) 111,300 119,700(约9097元人民币)
Ai AF Micro ED 200/4D(IF) 203,700 218,400(约16598元人民币)
Ai AF-S ED 300/4 D(IF)自动对焦 171,150 183,750(约13965元人民币)
Ai AF-S ED 300/4 D(IF)自动对焦S型 171,150 183,750(约13965元人民币)
Ai AF-S Zoom ED 17-35/F2.8 D(IF) 241,500 254,100(约19311元人民币)
Ai AF Zoom ED 18-35/3.5-4.5 D(IF) 81,900 88,200(约6703元人民币)
Ai AF Zoom 24-85/2.8-4 D(IF) 92,400 97,650(约7421元人民币)
Ai AF Zoom ED 80-200/2.8 D〈New〉 161,700 173,250(约13167元人民币)
Ai AF VR Zoom ED 80-400/4.5-5.6 D 241,500 259,350(约19710元人民币)
小日本可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437
主题: 4
帖子: 58
注册: 2003年8月
好贴!!!谢谢楼主了
以前我怎么没看到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和摄影入门者分享学习心得

  受了网上铺天盖地的美丽图片的诱惑才开始对摄影感兴趣的,直到现在也只是个入门级。但是从不知快门为何物到今天也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当初为了了解摄影,也在网上不知疲倦地上下而求索,其实关于摄影入门,网上有很多好帖子,被大家转来转去。但是今天回过头看来,有些内容却稍嫌复杂,对初学者而言,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毕竟想要学习炒鸡蛋,就不必去理会母鸡的生理结构。当然对于什么样的鸡生出来的蛋好吃还是要有一点了解的。基于这样的想法,开阳决定整理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既是复习,也希望对刚刚接触摄影的朋友们有一个简单明了的帮助,至于诸位摄影高人会对此不顾,也是理所应当,不过开阳也希望各位先进能不吝赐教,提携一下后来的朋友。

  原理篇

  相机工作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外界的光线,在一瞬间记录下来。所以两个部分是基本的必需,一个是采光装置,即镜头,另一个是感光材质,过去是胶卷,现在是电子感光板。大家小时候都学过小孔成像,相机工作的原理也差不多,光线穿过镜头,落在感光板上,形成影像。

  但是既然我们要把图像固定下来,那就不可能让光一直通过镜头,所以就有了快门,控制光穿过镜头的时间。释放快门,光穿过镜头,画面被记录下来,这叫做曝光。然后快门闭合,光线不再通过。为了达到充分的曝光,感光材质必需接受到足够的光线,我们光线的多少叫做曝光量。

  从上面这个相机工作的基本原理可以看出,快门释放的时间长短,会直接影响通过的光线的量。这样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延长快门释放时间达到足够的曝光量。但是为了使成像清晰,在曝光的过程中,被摄物体必需相对于相机保持静止。所以曝光时间不可能无限制的延长。

  在一定的范围内,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善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镜头的光线以解决这一问题,那就是适当地扩大小孔成像里的那个小孔的大小,在相机上的表现就是光圈。光圈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镜头的光线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当然我们还可以换个镜头,提高镜头的通透性,但是这和扩大光圈一样,总是有限度的。所以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彻底改善外部光线质量,即增加光照强度,比如使用闪光灯和反光板,但这就不是相机要解决的问题了。

  摄影在本质上就是控制快门和光圈,以达到我们想要的成像效果。傻瓜机的快门和光圈控制都是由程序自动完成的,因此在成像效果上很难充分满足摄影者的创作意图。对快门和光圈只了解到这种程度还是不够的,下面我们就转入技术入门进一步了解快门和光圈以及其他相关部件的控制和效果。
技术篇

  一、快门控制

  快门释放时间是通过调整快门开合的速度来实现的。快门速度一般有:1、2、4、8、15、30、60、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16000等,它们是速度的分母,例如500指是每次快门释放的时间是1/500秒。在需要的情况下,还可以把快门速度调到13秒/次,甚至更慢。相临的任何两个值,后者都接近于前者的两倍,快门速度快了一倍,曝光时间缩短了一半,曝光量也就减少了一半。每调整到相邻的值一次,是调整快门速度一档。

  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快门的速度直接影响曝光量。过慢的快门会引起曝光过度,即过曝,反之则引起曝光不足,即欠曝。当然控制曝光量的另一措施就是调整光圈,调大一档光圈所提高的曝光量和放慢一档快门所提高的曝光量相当。所以在固定的光照情况下,合适的曝光量只有一个,但是我们却可以采用不同的快门和光圈组合。也就是说,可以采用不同的快门速度,并配合以不同的光圈值来保证合适的曝光。

  为什么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要采取不同的快门速度呢?

  由于人手不能始终保持稳定,被摄物体和相机之间始终存在着相对的位移,如果快门延迟时间比较长,这种位移就会在影响上表现出来,造成影像不实。这种现象叫做手震。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保持相机与被摄物体的相对静止。除了固定相机之外,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快门速度,缩短快门释放时间,这样在曝光过程中,相机和被摄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移就可以被忽略,毕竟我们不大可能随时随地带一个三脚架,所以这也是一个最为方便的方法。一般来讲,人手的抖动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是在快门速度和焦距成倒数关系,以及比这个速度更快的时候。所以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快门速度,是提高成像质量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光线不好,需要较慢的快门速度时,我们最好固定相机以避免手震。

  如果主体在运动之中,那么被摄物体和相机之间的相对位移将会更加明显。在提高快门速度的同时,我们还可平举相机,使相机随着拍摄的物体一起移动,这样,照片中背景虽然模糊,但主体却清晰。此方法常用于拍摄移动较快的物体,如车子等。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可以避免在释放快门的瞬间,被摄物体已经脱离了相机的视野。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相对较慢的快门速度来表现被摄物体的运动。

  目前大部分相机具有快门优先的程序,这就是由相机自动控制曝光量,在满足曝光需要的前提下,允许摄影者适当调整快门速度,相机自动调整光圈配合,以提供合适的曝光。在能够保证曝光量的前提下优先调节快门速度主要是为了表现运动或者提高照片的清晰度。

  对于同一运动物体而言,动体横越镜头,运动方向和镜头所指方向成直角,单位时间内的相对位移最大,此时清晰固化运动影像所需的快门速度最高;动体斜侧运动,运动方向和镜头所指方向或其延长线成45度夹角,单位时间内的相对位移大约减少一半,所需的快门速度也就可以调慢一档;而动体迎向镜头或背向镜头,运动方向和镜头所指方向或其延长线成0度角,还可以再调慢快门一档。

  下面是对于距离15M左右不同运动速度物体,清晰固化影像所需的最低参考快门速度:
  慢跑 自行车 奔马 汽车
  90度快门,动体横越镜头 1/60 1/125 1/250 1/500
  45度快门,动体斜侧运动 1/30 1/60 1/125 1/250
  0度快门,动体迎向镜头 1/15 1/30 1/60 1/125
  需要注意的是,距离每拉近一半,快门速度相应提高一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D700使用经验:
一直以来景深预览按钮和Fn按钮都仅使用了默认功能,今天发现景深预览按钮和Fn按钮这两个快捷按钮还是可以玩出
很多花样的,前提是中指和无名指要灵活,呵呵。下面列举几个:
1、这两个按钮都可以改为“LV功能(我现在习惯于向LV模式固定为“三脚架模式”,这个功能并不是说仅适合在三脚
架上用,其实很方便的,只是要使用手动对焦)”,按下后快速开启LV功能,不必再使用左面的拨盘设置。不过按钮
这样设置后,按钮+拨盘的方式就用不起来了(而设置另外一些功能时,按钮+拨盘的功能不受限制)。
2、改为“闪光灯关闭”,这样在开启闪光灯时,可以快速关闭闪光输出,很实用;
3、改为“访问‘我的菜单’首个项”,而“访问‘我的菜单’首个项”可编辑为“曝光延迟模式”、“电池信息”、
“动态D-Lighting”、“设定优化校准”等,可以随意设置一个自己最常用的选项。
4、任意一个按钮+拨盘改为“1级快门/光圈”,这样可以临时改变原来的1/3或1/2级别,适合快速调节快门/光圈。
5、任意一个按钮+拨盘改为“动态AF区域”,这样可以快速设置9点、21点、51点动态AF区域。
试一试吧,不要忽视了这两个按钮。另外,按下两次info按钮,也可以快速设置很多东西,很实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原文由 myh 发表
AF-S 50mm/1.4G镜头景深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焦不实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景深浅,脸部对准了,身体或手脚不在同个平面上就模糊了;
反之胸部对准了,脸部却模糊了。
  2、持机的手抖动所致。双臂颊紧自已身体,右手持机,左手托着
镜头底部,憋住呼吸,按下快门,不放手,连拍数张,到电脑上挑
选清晰度最好的一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AF-S 50mm/1.4G镜头景深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焦不实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景深浅,脸部对准了,身体或手脚不在同个平面上就模糊了;
反之胸部对准了,脸部却模糊了。
  2、持机的手抖动所致。双臂颊紧自已身体,右手持机,左手托着
镜头底部,憋住呼吸,按下快门,不放手,连拍数张,到电脑上挑
选清晰度最好的一张。
  3、因光线弱,开了大光圈,使图像晕化了,尽量用小光圈,光线
不足时,用闪光灯补光。
  4、因光线不足,快门速度调得太慢。为了防止模糊,速度不能低
于焦距的数值。如对焦的焦距定位在200MM,快门时间要快于1/250
秒。
  5、镜头质量达不到你的视觉要求,解像力差,感觉图像清晰度
不够。
  6、强光条件下,眩光在镜头组群中反复折射或散射造成图像晕化,用遮光罩、天光镜、偏振镜等克服。
  7、取景器上的屈光调节控制钮没有调整好,使对焦不精确。
  8、因个体视觉上的差异,手动对焦(M)时,无法准确对焦。
  9、自动对焦(A)时,因对焦点选得不太好,而没有对好焦,也
就是说你被相机骗了。
  1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相机的新用途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很多地方的建筑物外立面都被形形色色的街头涂鸦“装饰”过,这些涂鸦艺术家的即兴之作常常遭到人们的非议。前一段时间,以绘制最著名的奥巴马肖像画《希望》而闻名的美国街头艺术家谢泼德·费尔雷,就因在私人建筑物上非法涂鸦而被捕。然而,如今一位来自英国威尔士的艺术家却以炫目奇特的街头涂鸦而博得满堂彩。他的涂鸦方法堪称奇特,不用画笔,也不用颜料,更无需承担“乱涂乱画”的罪名,只需几个手电筒和一部照相机,他就可以用光“绘制”出最炫目奇特的涂鸦作品。
  光涂鸦妙趣横生,仿若天外来物
  据英国媒体报道,近日,一名来自英国威尔士的艺术家迈克尔·博桑科展示了一系列令人称奇的光涂鸦作品。这一系列作品全部都是博桑科用手电筒代替画笔在照相机的长时间曝光的拍摄中完成的。
  巨大的绿色恐龙,来自火星的大蜘蛛,坐在扶手椅上的外星人,在漆黑空旷的马路上招手拦车的独行旅者……博桑科用“光”绘制的这些奇异影像富有超现实的色彩,每一幅画面都像来自科幻电影的场景。而这种奇幻的效果,都来自于艺术家对光的运用。创作这些作品所有的道具只需要几只手电筒和一部照相机。
  博桑科在夜晚像使用画笔一般挥动电筒,通过照相机的长时间曝光捕捉这些移动的光线,从而形成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些有趣图案。这种效果被称为“光涂鸦”、“光绘画”或者“光雕塑”。这些用光线涂鸦而成的作品看起来的确像用光所铸的雕塑。博桑科在纽波特和他故乡加的夫城市夜晚的空地上,或者是在布雷肯山荒芜的景观中创作这些光涂鸦作品。他的作品中的影像给人如此超现实的感觉,“大多数时候,我尽可能地使影像看起来像外星来物,让人印象深刻。”博桑科说。
  源于1961年,如今街头新时尚
  从国外各大媒体对博桑科“光涂鸦”的关注,可见他的系列“光涂鸦”作品在英国以及国际摄影艺术界已掀起了波澜,接下来他计划将在英国国内进行展览,如果可能的话还想在国际上展览这些令人惊奇的作品。
  虽然博桑科的光绘画作品是独特的,但是他却并非唯一的以光为媒介进行创作的艺术家。美国极简抽象艺术家丹·弗※※被认为是第一位将光源用于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他于1961年首度将电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当时他用商业用途的荧光灯组件来创作雕塑和装置作品。其他知名的光雕艺术家还有Olafur Eliasson, James Turrell, Keith Sonnier等。
  而近半个世纪后,光涂鸦,或者说光绘画,这种在夜晚或黑暗的房间移动手持式光源或相机产生光成图效果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从去年开始随着艺术爱好者和摄影家的推广,这种艺术慢慢成为2009年开始流行的一种时尚的街头艺术。在国内各大摄影网站,输入“光绘画”的关键词,你会看到很多相关介绍以及操作详解,对摄影感兴趣的读者不妨一试。
  5个手电筒+1部照相机:
  迷人影像绝非PS
  制造出如此炫目效果的光绘画的摄影师名叫迈克尔·博桑科(Michael Bosanko),今年39岁,有超过10年的摄影经验。他的光涂鸦作品看起来如此栩栩如生以至于人们都觉得这些影像一定是经过电脑PS的结果,实际上却完全没有经过任何Photoshop软件的处理,而是博桑科用手电筒作画笔亲手在夜幕中描绘出来的。
  比起人们的猜想,事实上,迈克尔·博桑科运用的技术非常简单,制作出这些涂鸦作品,他所有的装备只有5个手电筒和一台佳能照相机。“有人问我是否我在作品里用了photoshop的电脑技术,我必须告诉他们这些作品仅仅是用一个电筒、一部照相机以及以夜晚为‘画布’创作的。”他说。
  “我就像一个艺术家运用他手中的画笔一样用手电筒来‘绘画’。我将照相机设定为长时间曝光的模式,运用持续10秒到1小时的曝光时间,尽力把我想象中的艺术形象加以实现。”博桑科说。因为曝光时间足够长,相机可以记录下他用光管挥动过的每一道光线。此外,为了使光线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他用一种特殊的彩色纸蒙在电筒上,这就使得他的作品能呈现出多彩的效果。
  说起为何想起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创作,博桑科说:“用光进行绘画的想法起源于5年前,当时我在希腊度假。有天夜里我正在拍摄一张非常明亮的圆月的照片,因为曝光时间过长我注意到照片有一种炫动的效果。” “然后我意识到这是我在光艺术领域一个新的开端,从那时起就一直在琢磨光绘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1981年日本的影像业制造商索尼推出了全世界第一台电子成像相机——玛维卡 “MAVICA”,到1984年美国和日本的记者开始使用数码相机用于新闻报道,并取得了巨大成功,随着数码相相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现在其产销量已经完全超过了传统相机。21世纪影像进入了全面的数字化时代。数码技术不仅改变了影像行业,而且也改变了我们现有的生活。我身边越来越多的摄影师手中添置了数码相机,而且每人都乐意并能道出数码相机的种种优点和方便之处,在普通家庭里,朋友聚会、外出旅游等精彩照片,现在只需一台数码相机、一个e-mail,就能很快与亲朋好友分享到自己的快乐与幸福。虽然目前数码相机普及非常广泛,但数码相机应用当中的一些细小问题和概念,还不是很清楚,处在模糊状态。

  接触过数码相机,你一定已经听说过JPEG、TIFF等术语,简单的说就是数码相机所拍摄出照片的存储格式,对应于文件名后缀就是*.jpg、*.tif,其实许多数码相机还提供了RAW数码相机原始记录格式,其实严格的说RAW并非一种图像格式,不能直接编辑,RAW是相机的CCD或CMOS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原始数据的记录,单纯地记录了数码相机内部没有进行任何处理的图像数据,将其存储下来。RAW是未经处理、也未经压缩的格式,可以把RAW概念化为“原始图像编码数据”或更形象的称为“数码底片”,将其比作“底片”是因为想通过“底片”获得完美照片,是需要后期“电子暗房”工作支持的。RAW像TIFF格式一样,是一种“无损失”数据格式,对于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一个RAW文件保存了500万个点的感光数据。而TIFF格式在相机内部就处理过,就好比说SONY相机以色彩艳丽著称,富士相机在人像上色彩把握很稳重等,这些都是影像处理器对色彩特别处理的结果。而 RAW格式则是“原汁原味”未经处理的数据,像我们所用的JPEG、TIFF等文件是数码相机在RAW格式基础上,调整白平衡和饱和度等参数,生成的图像数据。

  数码相机常用的JPEG和TIFF格式都是被大家所熟悉的,以下我只做简单介绍,重点是大家不经常应用的RAW格式,通过对RAW格式软件的应用、图片的调整、存储,到后期的出片,一一做出说明。

  TIFF它是一种非失真的压缩格式(最高2-3倍的压缩比)。这种压缩是文件本身的压缩,即把文件中某些重复的信息采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记录,文件可完全还原,能保持原有图颜色和层次,优点是图像质量好,兼容性比RAW格式高,但占用空间大。

  JPEG是一个可以提供优异图像质量的文件压缩格式,设置为JPEG格式所拍摄的照片在相机内部通过影像处理器已经加工完毕,可以直接出片。而且在大部分数码相机中,这个“加工”功能还是很出色的,并且我可以负责任地说JPEG是一个值得相信的存储格式。虽然JPEG是一种有损压缩格式,一般情况下,只要不追求图像过于精细的品质(普通消费级DC也很难谈上追求图像的及至),你会发现JPEG有诸多值得考虑的优势,所谓压缩格式就是,JPEG获得一个图像数据,通过去除多余的数据,减少它的储存大小,但在压缩过程中丢掉的原始图像的部分数据是无法恢复的,通常压缩比率在10:1至40:1之间,这样JPEG可以节省很大一部份存储卡的空间,从而大大增加了图片拍摄的数量,并加快了照片存储的速度,同而也加快的连续拍摄的速度,所以广泛用于新闻摄影。如此之多的好处,对于大多数人和普通家庭来说,低压缩率(高质量)的JPEG文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我重点说说很多人不是很熟悉的RAW存储格式。目前越来越多的数码相机已开始使用RAW格式拍摄照片, RAW文件是 “毛坯”,我们可以任意的调整色温和白平衡,进行创造性类似“暗房”的制作,而且不会造成图像质量的损失,保持了图像的品质。相机通过场景拍摄, RAW只会记录光圈、快门、焦距、ISO等数据,并未对所拍摄的图片进行任何加工,为图像保存了完整的数据,RAW格式它能够给每个像素点更深的数字深度,为摄影师的创作保留了很大的空间,摄影师通过后期对图像色彩调节,提高整张照片的图像色彩质量,存储文件大小也只有相对应TIFF文件的一半左右,从存储空间节省上讲要比TIFF有明显的优势。我们如何能获取到RAW格式的图片呢,首先必须有一台支持RAW格式的数码相机如SONY 旗舰新品DSC-R1,在拍摄前将数码相机图像格式设置为RAW格式,设置完RAW格式后,相机除了ISO、快门、光圈、焦距之外,其它设定对RAW文件一律不起作用,因为色彩空间、锐化值、白平衡、对比度、降噪等所有操作将在电脑中由你自己控制调整。那为何我们所拍摄的RAW格式的图片不能在电脑浏览器直接打开?这是因为RAW数据由于没有进行图像处理,没有升成普通的通用图像文件,所以想打开RAW文件,只能利用数码相机附带的RAW数据处理软件,将其转换成TIFF等普通格式。由于各厂家CCD或CMOS的排列和转换方式和影像处理器的运算方法不同,RAW数据的记录方式也不同,所以只有通过厂家所提供数据处理软件才能将其转换成通用格式。如果只是想浏览RAW格式的图片,只需要在网上下载一个RAW Image Thumbnailer的软件,装上之后能够方便地浏览RAW格式的图片,而且显示速度很快。Photoshop CS8.0版可以打开不同品牌相机RAW格式,但由于各品牌新品相机上市速度太快,所以需要到Adobe公司官方网站下载相应相机的插件,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补丁”,打好补丁后CS就可以正常打开RAW文件了。不过还是建议使用原厂家所提供的数据处理软件,因为相机厂商不会把CCD的排列及运算等核心技术提供给Adobe公司,所以Photoshop是通过反解数据的方法打开RAW格式的,在反解运算的过程中会有部份误差,如奥林巴斯的RAW格式在Photoshop中打开时明显图片整体颜色偏“品”,白色部分呈现的却是粉红色。但哈苏、徕卡等品牌采用Adobe的DNG格式RAW文件标准,不需要任何插件可以在Photoshop中直接打开。目前比较大的彩扩店如今日捷诚、东方明珠、今日汇丰、北斗星的数码制作部对RAW格式的文件还是不能直接打开的,大家只能先在家里把RAW 格式转换成普通格式如TIFF、JPEG后再去彩扩店出片。为了体验更加精彩的数码生活,建议大家买一台专业photo打印机,打印机使用的八种颜色:红色、蓝色、亮光色、黄色、洋红色、青色、粗面黑、照片黑,使图片层次丰富、色彩细腻,图像表现的极为出色,图片视觉堪称完美一点也不为过(还省去了跑彩扩店的大量时间)。

  现在我就以索尼DSC-R1为例教大家如何在相机自带的软件中转换RAW文件,首先将数码相机中所拍的图片文件夹导入电脑中,将相机自带的软件光盘放入光驱选择自动安装,安装完毕后重起电脑后,打开桌面上Image Data Converter SR的快捷方式浏览到想要处理的RAW格式图片,将其选中,或是直接在文件上面单击鼠标的右键,从打开方式中选择以Image Data Converter SR方式打开(两种方法是一样的),此时你所选中的RAW格式文件打开,在这里图片可以转化成16位的图像,也就是有65536个灰度层次可以被调整,这对于JPEG文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当需要对阴影区或高光区进行细致调整的时候,这一点非常重要。RAW格式可以根据我们对图片不同的需要进行手动调整,如对图片的对比度、调整白平衡、曝光补偿、清晰度调整、眩晕度调整、阴影、高光控制、镜头暗角修正等调整,可以去除图片中暗部的噪点、紫边、调整暗角等,数码相机图片大部分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或解决,将稳定的图像重现,使图片的色彩达到我们理想中最佳的效果,现在我们只利用一个操作起来很简单的相机功能,和一个大众化的电脑软件就可以再现过去需要高级传统设备的暗房工作。

  RAW格式所以存在,是为所拍的图片锦上添花,通过对曝光、亮度、对比度的调整,让图片达到最佳效果,但我们不要把相机中的图片全部寄托在后期电脑修正调整上,我们要明白一张图片一旦曝光过度或严重不足,后期再如何对图片进行调整也不会达到满意效果,再有经验的美术编辑,也不可能把它修复成完美的图片,所以我们应当从一开就要使用正确的摄影技术,去用心拍摄每一张图片,后期只是通过对图片简单的整体或局部的调整,让图片呈现出最佳或特殊的视觉效果,但调整要适度,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给一种“过了”或“假”的感觉。摄影是视觉艺术,是精彩瞬间的凝固,我还是钟爱摄影们捕捉住的瞬间画面,我会被这个瞬间所感动、会被这个瞬间所震撼、会被这个瞬间所……如果不是特殊需要,如制作特殊效果的数码照片等,我最不愿意看到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图片后期修图和调图工作上,有这时间您还不如在摄影技术上上多下下点功夫呢,技术练到家这才是一劳永逸。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逆光摄影的艺术效果。

一、逆光摄影的基本特征  摄影的本质是光,光是摄影的命脉和灵魂。刘半农先生曾说过:“景物虽好,而不能采取适当的光,画面仍是死的。”   逆光拍摄是摄影用光中的一种手段。广义上的逆光应包括全逆光和侧逆光两种。它的基本特征是:从光位看,全逆光是对着相机,从被摄体的背面照射过来的光,也称“背光”;侧逆光是从相机左、右135°的后侧面射向被摄体的光,被摄体的受光面占1/3,背光面占2/3。从光比看,被摄体和背景处在暗处或2/3面积在暗处,因此明与暗的光比大,反差强烈。从光效看,逆光对不透明物体产生轮廓光;对透明或半透明物体产生透射光;对液体或水面产生闪烁光。  如果我们能将逆光摄影的手段运用得当,对增强摄影创作的艺术效果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二、逆光摄影的主要艺术效果  逆光是一种具有艺术魅力和较强表现力的光照,它能使画面产生完全不同于我们肉眼在现场所见到的实际光线的艺术效果。它的艺术表现力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够增强被摄体的质感。特别是拍摄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如花卉、植物枝叶等,逆光为最佳光线。因为,一方面逆光照射使透光物体的色明度和饱合度都能得到提高,使顺光光照下平淡无味的透明或半透明物体呈现出美丽的光泽和较好的透明感,平添了透射增艳的效果;另一方面,使同一画面中的透光物体与不透光物体之间亮度差明显拉大,明暗相对,大大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效果。
  第二,能够增强氛围的渲染性。特别是在风光摄影中的早晨和傍晚,采用低角度、大逆光的光影造型手段,逆射的光线会勾画出红霞如染、云海蒸腾,山峦、村落、林木如墨,如果再加上薄雾、轻舟、飞鸟,相互衬托起来,在视觉和心灵上就会引发出深深的共鸣,使作品的内涵更深,意境更高,韵味更浓。
    第三、能够增强视觉的冲击力。在逆光拍摄中,由于暗部比例增大,相当部分细节被阴影所掩盖,被摄体以简洁的线条或很少的受光面积突现在画面之中,这种大光比,高反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产生较强的艺术造型效果。具体地说,首先,它能使背景处于背光之下,曝光不足,色彩还原差,使背景得到净化,从而获得突出主体的效果;其次,它能生动地勾勒出被摄体清晰的轮廓线,使主体与背景分离,突现被摄体外形起伏和线条,强化被摄体的主体感;再次,它能深入地刻画人物性格,由于整个画面受光面积小,面部与身体的大部分处于阴影之中,形成以深色为主的浓重低调画面,有助于表现人物深沉、含蓄、肃穆或忧郁的性格。同时,由于影调反差对比度较大,明暗光线布局强烈,既可使人物面部的某些缺欠借助强光加以冲淡,又可利用背光的暗影予以隐匿,以取得扬长避短之效。
    第四,能够增强画面的纵深感。特别是早晨或傍晚在逆光下拍摄,由于空气中介质状况的不同,使色彩构成发生了远近不同的变化:前景暗,背景亮;前景色彩饱和度高,背景色彩饱和度低。从而造成整个画面由远及近,色彩由淡而浓,由亮而暗,形成了微妙的空间纵深感。
    逆光摄影的艺术效果三、逆光拍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逆光拍摄有较强的艺术效果,但要拍好逆光照射下的景物,是有一定难度的。主要是它的反差大、变化多,而且主要部位大都处于阴影之中所至。因此在逆光拍摄中,一是曝光时不要被画面中大面积阴暗背景的光线所欺骗,而应以被摄主体的亮度读数为依据,其余在所不计。如拍摄朝阳或落日,则应以太阳的亮度为测光的主要依据;拍摄低调人像时,则应以人物的高光部位为测光依据。二是在逆光拍摄中,近景,特别是拍摄人像时,应选择适当的辅助光(用闪光灯或反光板等补光)。三是拍摄剪影时,应以明亮的背景亮度作为曝光依据。四是逆光拍摄花卉时,应选择较暗的背景予以反衬,以造成较强的光比反差,强化逆光光效,达到轮廓清晰,突现主体的艺术效果。五是由于相机还对着强光源,要注意眩光的干扰。应有遮挡措施(用适当的尽可能长的遮光罩,或用手、帽子、纸板等在镜头前遮挡),或略向旁偏移,调整为拍摄角度等办法,防止太阳或灯光直射镜头,使眩光消失后再按动快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摄影中闪光灯的使用技巧
一、微距拍摄要减光
现在的数码相机一般都有内置闪光灯,使用内置闪光灯时要注意相机与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 距离太近会导致曝光过度,而距离太远会使得光线分布不均匀,导致曝光不足。用户最好查阅数码相机的使用手册,了解内置闪光灯的使用范围,在这个范围内使用一般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利用数码相机进行微距拍摄,由于距离拍摄物很近,此时使用内置闪光灯只会导致曝光过度,所以需要进行减光处理。
减光就是减少闪光的输出强度,你可以在数码相机中进行调节,但这样还是不够的,光线依然很强。你可以用手遮住闪光灯,注意手指要靠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光线强度。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简单的利用餐巾纸这一类柔软的纸张遮挡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让光线变得柔和。
二、改变闪光的角度
很多人在使用闪光灯进行拍摄时,习惯性地将闪光灯与被摄物体平行,以便让光线变得均匀。但是在拍摄具有反光性的物体时,例如玻璃、各种电脑板卡时,会在物体上产生亮斑,破坏画面的和谐。这个时候应适当改变数码相机的拍摄角度,从侧面进行拍摄,这样就能避免产生亮斑。
三、主体与背景反差大时适当补光
不要以为只有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才需要使用闪光灯,有时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也必须使用闪光灯进行补光。在进行逆光拍摄时,主体与背景的反差很大。如果顾及主体进行曝光,那么背景必然曝光过度,而正常还原了背景,主体又曝光不足,这时就需要用闪光灯进行补光了。
补光不是直接打开闪光灯就可以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你可以将相机设置成光圈优先模式,设定光圈的数值,利用点测光对背景进行测光,记下测得的快门值。然后切换到手动模式,设置成刚才所测得的光圈和快门值,再将闪光灯设置成强制闪光进行拍摄。这样就能兼顾主体和背景,照片的背景还原正常,主体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表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献给所有反对PS的人!

初学者都追求所谓真实```你觉得原片真实``那请问什么叫真实``你保证你的CCD带给你的色彩真的是你看见的就没有任何偏色?你把你暴光不足的PP叫真实?

以后我想你会明白所谓真实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胶片也是。柯达偏黄,富士对红绿敏感,乐凯欠暴1/3EV 你说哪个更真实??

现在有许多人不喜欢的PS ,其实我想是因为他们大部分对学习PS没兴趣,或者没能力和时间,也不了解,就产生抵触情绪,以反对来安抚自己的无知。

其实任何原始数字照片 ,如果你想让它真实,那反而还是要PS一下的`不过也只能无限接近与“真实”。
艺术是一种主观艺术,任何拍摄方法和技巧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想法和感觉。而各个手段没有标准 ,没有对错,没有好坏。所以当你遇见初学者时,他们往往喜欢问或者喜欢这样评论:什么什么环境下,暴光就应该怎么怎么设定,或者拍什么什么,就应该用什么镜头,什么构图,什么暴光值之类的话。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大师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多多少少都会有通常所说的“缺点”。

当然假如你的艺术理念就是无限接近真实的影像再现,那就另当别论了``

另外我还想再说几句。就是我们该怎么看待摄影,有许多人认为摄影就是拍那些所谓光影瞬间都“出彩”的照片,譬如无数的人去拍元阳梯田,无数的人去拍蜻蜓立在荷花上,无数人去拍雪山上的一抹红霞,无数人去拍满脸皱纹的※※。我不是反对这些题材的表现,我只是想问,我们有多少人是真的在表达自己,大多数人无非是想拍出“标准”的,“艺术”的,“好”的照片。而不是在表达自己的思想,那些好看的照片就像骷髅一样没有灵魂,就像青楼女子一样媚俗!

但我也不是说就一定要拼命去做所谓“发现身边的美”的行为。那时在虐待自己的审美观,你认为他是美的就拍美他`你认为他是丑的甚至可以理都不理他`何苦要拼命去从不喜欢的事情中去发现所谓美呢!!

拿着你的相机,别把它当回事,无论是傻瓜机还是专业机,就像拿着画笔或者别的什么一样,那只是工具,你要表达你的思想,传达你所感受的意境。这才是摄影,或者说这才是艺术!艺术作为主观行为过程,应该先追求自我的满足,别人的看法排第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像素崇拜的悲哀

    当消费类数码相机中,1470W像素早已不算什么,26倍光变也不再神奇的时候,令我惊讶的是为什么还有很多诸如1/2.33,1/2.5尺寸的CCD存在,为什么很多相机还是那么可怜的单点对焦,为什么手动还没有成为标配?

  看着别人用五年前的nikon E4500海外拍摄的一些风景纪念照,我茫然了,照片的干净通透让我惊讶,而这只是一部400万像素的相机,也许有人要说,你让他试试阴天拍摄的效果,让他试试背景虚化,诚然卡片机拍出来的效果也许只有天气晴朗的时候才能看看,对于弱光条件根本无能为力,也很难整个奶油背景,可是作为旅游纪念我想足够了,况且是不是所有用单反的人拍的风景照都比卡片机拍的好,看看无忌还有多少人甚至连最起码的对焦都对不准。一定范围的景深是能突出主体,但不是任何条件下都需要虚化的,比如风景照,比如集体照,记得有次别人请我帮他们拍合照,而我就只有一个35的定焦头,考虑到光线,变形,构图,画质,所以选择了最佳的光圈,较低的ISO,安全快门,最后却悲惨的发现前面的人清晰了,后面的人却模糊了,而在取景器里面看得却不是那么清楚,于是觉得卡片机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在这个时候会显得得心应手。  
  有点扯远了,回到像素的话题。还是从卡片机说起,现在的卡片机像素是高了,可是看看那个原始图的细节,惨无忍睹,所谓的1cm微距也就是把镜头贴在物体上面产生的极大变形,微距只和CCD大小,焦距以及最近对焦距离有关系,和那所谓的1cm有什么关系,难道会有人认为那1cm就是对焦距离,从被摄物体到镜头前端的距离?看看现在卡片机的那些放大倍率,也许E4500已经属于那个过去的时代,玩摄影的都去搞单反,都不搞卡片机了。而我只能很悲哀地说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一款经典的相机了,1/1.8英寸400万像素CCD已经属于过去,1:2放大倍率也已经属于过去,可旋转机身也已经属于过去。

  然而还有一些更悲哀的,像素论者不在少数,在D3X出来之前,有多少人在嘲笑尼康的1200W像素,可是……有多少人拍完图片之后慢慢地放大欣赏那局部的细节,有多少人拍完照片后冲印成很大的照片挂在墙上慢慢欣赏,又有多少人是拍完照片把数据文件堆砌在硬盘里就不再问津。400万够了吗?1200万够了吗?或许有人说像素大了后期可裁剪的余地大些,我可以只要其中的一小部分,可是我想说你拍照是为了后期裁剪的吗?反正浪费一点像素无所谓是吗?构图差点无所谓,后期可以慢慢调整,慢慢裁剪对吗?再退一步说,从D3X上裁出的1200W就和D3上拍的效果一样吗?那为什么D200的高感比D40还差那么多?

  我承认人类在发展,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很有可能未来2400万像素的高感比D3还要好,可是我在想如果把那个技术再用在D3上面,是否可以让D3的高感更好,画质更细腻,画面更通透呢?一直以来,我都认为D3是款很经典的相机,因为它放弃了高像素,选择了高速连拍,高画质的高ISO,因而它是一款全面的相机,关键是适合大众的万能相机,我想尼康把D3X定价那么高的原因也是因为不想让它影响D3,D3X是属于那些搞商业摄影,搞大幅输出的专业人士,还属于那些喜欢攀比的有虚荣心的。而我需要的只是一款D3。 摄
  可能像素是相机最直接也最容易明白的一个参数,不懂摄影的人也会认为像素越高越好,当你和别人说1450万像素拍出来的照片可能不如600万像素拍出来的时候,我敢肯定会有很多准备买卡片机的人向你投来鄙夷的目光。当我说同样的空间存一个2400W的JPEG文件不如存一个600W的RAW文件时,肯定也会有很多人向我投来鄙夷的目光。其实这也难怪,商家就是商家,他们只会从商业的角度考虑,当别的厂家都在拼命发展像素的时候,自己能落后吗?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畸形发展的结果。

  不是为商家悲哀,而是为我们这些摄影爱好者悲哀!已经没有那种漫长等待后的惊喜,有的只是慨叹,“又过时了”也许这就是真实的数码时代!喧闹与浮华背后,却发现内心深处残留的只是那份空寂!用什么来填补那份空寂呢?

  取景,测光,构图,对焦,快门……对,用心摄影,用心看世界!用好你的相机,把她当做你的爱人,珍惜每一次快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风光摄影易被忽视的十个技巧       
印象上这是某位老师的演讲稿,非常实用,对于广大摄影爱好者有立竿见影的指导意义。

我们生活在一个读图的时代,许多地方我们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去,但是有漂亮的风光照片在,我们就可以通过看照片来认识这些地方。所以风光摄影能够让我们认识自然,分享大自然的壮丽与秀美。在中国摄影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以摄影为生的职业摄影师大多喜爱拍摄人物,而以摄影为娱乐的业余摄影师大多喜爱拍摄风光。所以中国拥有最大的业余风光摄影群体。但是,风光摄影与其它类型的摄影相比较,属于入门容易,提高难,要想拍出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风光照谈何容易。笔者常年与基层业余摄影爱好者交流,总结了一些关于风光摄影的几个容易被忽视的技术问题,在此与大家共享。  ^
  
一、该拍什么

该拍什么?可能有人会说:见什么就拍什么呗!其实,能否拍出精彩的风光照片,事先必须要有好的构思。

首先,我们应该观察眼前风光的特征,为什么它会令人着迷?为什么值得一拍?想想这幅精致会带给你什么样的心理感受?是辽阔的草原、荒凉的沙漠、茂盛的森林、还是雄伟的山峰。  

乌云笼罩下的大海(乌云使普通的大海拥有了个性)

仔细研究眼前的风光,看看哪些元素可以用镜头来凸现,以传达心中的感受。比如该用什么焦距的镜头、该在什么时候拍摄、该把那些元素放入画面。假设是在大海边,为了表现大海的深邃,(如图1)可以把海平线放在画面的四分之一以下,突出天空中浓重的云彩,并且在曝光上压暗画面的亮度,以传达辽阔与孤独之感。

二、清晰度的获得

风光摄影最基本的技术要求是拍出清晰的大自然影像。但是,如何获得清晰的风光照片却不那么容易,这须要有较为扎实的摄影基本功。进行风光摄影,就必须深刻理解景深的概念。我们知道,每个镜头都是有景深的,在大光圈下,景深小;在小光圈下,景深大。风光摄影大师亚当斯的许多照片都是用F64的小光圈来拍摄的,这样能够获得从前景到远景都清晰的大景深照片。所以我们在拍摄风光照片时,通常应该用尽量小的光圈,这样能够获得最大的景深,而且对焦点必须控制在景深范围的中间略靠前位置。

瀑布(在小光圈下可以获得如此清晰的画面)]

不要只对准前景或远景来聚焦,否则就不能够获得足够的清晰度。由于,风光照片不需要抓拍,所以可以多用手动对焦,以期获得更准确的对焦效果。但是,如果你用了小光圈,就必须用慢速快门,所以在光照不够强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动,使画面发虚,而提高感光度来拍摄又会使画面产生躁点,这时你就必须使用三脚架。所以三脚架是风光摄影师的必备。

秋叶(几片水边的落叶也会如此精彩)( {

三、小景也精彩 

大家可能总是喜欢拍摄气势磅礴的照片,要知道精致的小景,如路边的一株生机勃勃的小草,也可以拍得很精彩。其实在大景观中的一些细节,非常的动人,拥有很美的画面,很让人喜欢。小景照片可以在野外的各个角落找到,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在你拍完眼前的大风光照片时,是否能够留意一下身边的一花一草,去细心观察每一个大自然造就的奇迹。而你拍的这些小景照片很有可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作品,因为没有人能够重复。

四、时间与天气的重要性

职业摄影师总是喜欢不同寻常的天气,运用云、雨、雪、雾等气候特征来增强照片的气氛,从而传达出风光作品的不同心理感受,我们常说风光摄影师是靠天吃饭的。不同的天气可以使同一个景点获得不同的视觉特征,运用好天气是使你的风光作品与众不同的好办法。比如,天空中的云彩是一个改变风光照片画面效果的好帮手,白云朵朵会使风光照显得清新透亮,霞光异彩会使风光照变得光彩动人,浓云低沉却会使风光照充满神秘感。应该想方设法选择富有魅力的天气状况,才出去拍摄你的风光作品。

夕阳(壮观的夕阳是这张风光照片成功的关键)

另外,根据笔者的经验,要想使你的风光照片获得最饱和的色彩再现,应该在多云或者天空较亮的阴天拍摄,而不是在阳光耀眼的时候去拍摄。过强的阳光会使景物的反差太大,层次损失较多,不利于再现色彩。

夕阳下的芦苇(夕阳能够把不起眼的芦苇照得神采奕奕)

除了不同寻常的天气,不同的时间也是拍好风光照片的关键。早起与晚归是风光摄影师的职业特点。不同的时间段会有不同的光影效果,这会启发你拍出不同特征的照片,很多著名的风光照都是在早晚间拍到的。3 z7 h& |6 c' w: r  P9 q

五、构图是灵魂

构图对于风光照片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张照片都必须为构图而费心。大胆构图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话,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也并不容易,这要求你经常尝试新的构图形式。构图新颖的照片常常会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在拍摄开阔的场景时,应该注意画面中具有艺术感的元素,并用镜头来强调它。例如韵律重复的物体或图案、有力的对角线、强烈的颜色对比、丰富的肌理、或者富有美感的图案。而拍摄精致的小景时,构图也极为重要,应该想各种办法突出主体。平时多研究一些古典风景油画作品,有助于培养视觉的构图能力。

如何突出拍摄主体呢?三分法则是传统艺术家的构图宝典,它可能已经流传了数百年。在你拍照时应该熟练掌握这个技法,用横竖各两根直线平均将画面分成九个格,直线交汇的各点就是最能吸引人目光的地方。只要将拍摄主体或画面中的最重要元素放在其中任一点附近,观赏者的目光必然会注意这个主体,照片的构图也就会在视觉上显得和谐。有一些数码相机的取景器中甚至直接就有这些辅助构图的线条。当然还有许多其它办法来突出主体,只要你用心尝试,一定会发现许多经验。

六、拍出层次感  

如何在技术上判断一张风光照片的好坏,有一个基本的要素就是看照片的层次感。有了层次感,也就有了立体感,画面也会显得丰满,意境也会深刻。要使风光照片获得丰富的层次感,就应该处理好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关系,让三者之间能够平衡分布,互相呼应;在大小与明暗对比上,能够自然和谐。风光照片最忌讳:见什么拍什么,而不去考虑前景的搭配与背景的衬托。你应该有意在画面上加一些前景或背景,以衬托主体。用好镜头是获得层次感的关键,广角与长焦的不同透视效果可以帮助你分布画面中不同景物的层次关系。

七、加上人会更有意味   

不要忘了人!有人的风光照会更富有生气,更有意味。很多人都会感觉自己拍摄的照片太平淡,没有生气,除了色彩就是构图。为什么不想办法让风光照片中有个人呢?人也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有了人的风光照片就有了文学性,它会让画面带上浪漫的气息,富有诗意。这个人物不必做主体,他是配角,可以是虚的,也可以很小,但是必须能够增强画面的感染力。人与景的情景交融,是一张风光照片的最高境界。

八、随时记下拍摄的地名  ( h: v- S  d0 A
        
许多刚学摄影的人都没有这个习惯,认为拍完一张风光照片就以为一切完事了,其实发表照片时经常需要为这个照片取个题目,这时候你才想起来不知道这个拍摄的地点叫什么,所以记住拍摄的地名也很重要。特别是一些照片要去投稿,必须有题目。另外,你记住这张照片的地名,也有助于你第二次去重复拍摄。其实很多成功的风光照片,都是摄影师在同一个地点拍了无数次,才得到的好照片。  

九、多拍几张          

数码相机已经很普及了,使用成本低是数码相机的突出优点,摄影者不用为浪费胶卷而担心。数码相机的存储卡现在也很便宜,可以使存储空间变得很大。一旦你发现精彩的镜头,就一定要多拍几张。多拍几张的内容却并不简单,你应该在构图的形式,横竖画幅的变化、曝光的包围加减、不同的镜头焦距、还有就是防止相机动掉等变化因素中进行各种拍摄尝试,这样会使你在同一个场景下拍出十多张。这个习惯也是培养你动脑筋拍照片的一个过程。初学者不可能像摄影大师那样拍照片胸有成竹,在尝试不同的拍摄结果的同时,也是你积累经验,丰富想象,提高技巧的过程。

十、向前辈学习  

如果你拍的是著名的景点,可以翻翻相关的明信片和旅游画册,看看别人是怎样拍这个地方的。这可以启发你许多拍摄方法,如在哪个角度,用什么镜头,在什么时候,利用什么天气等等。与纪实摄影不同,风光摄影拍摄的景物往往是固定的,光影也会一年四季轮回转,非常便于模仿。这样做可以让你研究摄影大师的技法,通过模仿逐渐学会专业的拍摄技巧,并且可以启发自己的灵感。临摹是你风光摄影进步的捷径,而当你不再为前辈的作品诧异,不断拍出独具个性的照片时,也是你的摄影之路与成功不远之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弱光摄影如何拿稳相机

    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一般用较高的快门速度拍照,相机容易持稳。而在暗弱光线下拍照,只能用较低的快门速度,相机就往往不易持稳,拍出的照片因手动而模糊不清。下面介绍几种拿稳相机的方法:

    一倒转相机拍摄。在拍照时,你只要把平时拿相机的方法倒转,快取景器向下,然后用前额(或眼镜)紧紧顶住相机,可以稳稳当当地用1/15秒、甚至1/4秒拍照,影像不会模糊。

    二做一个人为的三脚架。在暗弱的光线下,可以做一个人为的三脚架。如果房间里面有一张扶手的椅子,那就更好了。你可以坐在扶手椅上,用右脚搭上座位,利用膝盖来架起相机,可把一只胳臂放在椅子一边的扶手上,另一只胳臂放在另一边的扶手上,这时便成为一个人为的三脚架,因为你的膝盖已代表一支脚架,两只胳臂就代表两支脚架。你将相机放在膝盖之上,相机就非常稳定了。在你拍摄之前,最好先实验一下,看相机是否稳定。用这个方法拍摄 1/4秒的相片。影像是相当清晰的。

    三利用门框稳定相机。在房间里面拍摄较远的景物时,特别在需要景深较长、光圈用F16以上的情况下,为了要获得一个高角度来拍摄景物,可将135相机先作长方形倒转,然后将相机下部压着门框,作为借力之用,这样就可以使相机不致移动。

    在室内拍摄这种景深较长的相片时,如果举起相机。按着门框时仍不够高,那么可以站在一条凳子上面再压在门框上去拍摄。

    四就地取材,代替三脚架。在暗弱的光线下拍摄,如果没有三脚架,可以就地取材代替三脚架:第一;可以将相机按在自己的胸膛或肩膀上,用1/4秒或1/2秒的曝光时间;第二,将相机紧紧地按在一面墙壁上,利用自拍或“快门”线而使用一秒或两秒的曝光时间;第三,将相机放在台上、汽车的车头盖上或邮箱顶上,甚至放在大石头上,可采用稍长的曝光时间。

    此外,在黑暗中对焦的问题。也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在还没有开始拍摄前,就要知道,要对准什么东西来调焦点。在一个有限制的距离之间拍摄人像时,你可以尽快利用人的脸部或衣服、领带的线条等来对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夜景摄影技巧

    你想寻找摄影机会吗?除了那些能产生迷人影像的白天之外,你可能偶尔会听说一些摄影师利用日落的余辉或日出前的霞光拍摄--大约有30分钟的时间,可有多少时候你听到关于摄影师利用另外9到10个小时去拍摄神奇的室外夜景呢?这真是个遗憾,缺乏想象力将是从事摄影师工作最致命的弱点。   对于夜景摄影,每一次拍摄都需要周密的策划,因为通常直到底片冲洗出来之后,我们才会看到拍摄结果,所以我们不得不事先构思要拍摄的照片,然后设计一种达到这个目的的拍摄方案。想一想,要是我们把相机快门打开10个钟头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假如给前景足够的照明,而使天空中的余辉保留原有的光线效果,眼前的景象又会怎样呢?
  器材
  一付结实的三脚架是首要的。我使用曼富图三脚架,另外把一个勘探用的三脚架修改了一下做摄影用。快门线也是必须的,而且别忘了带闪光灯,我认为那种小型神光牌闪光灯很棒,它使用两节5号电池(与我的相机和电子闪光灯里用的一样),放在口袋里或摄影包里很方便。此外,还有一件随时会用得上的东西是笔记本,可以用它记录你所经历的一切。
  磁性指南针很有用,因为假如你想拍到星星绕着北极或南极运行的整个轨迹,指南针会便于你在天黑之前设计好你的照片。
  我用聚光灯或电子闪光灯照明被摄体,至于选择哪一种,则根据被摄体的体积大小来决定。
  我的大多数夜景照片是用广角镜头拍摄的--35毫米相机配24毫米镜头,6×6厘米画幅相机配40毫米镜头,偶尔,我也会用35毫米相机配50毫米镜头,6×6厘米画幅相机配80毫米或150毫米镜头。
  胶片
  胶片的选择随个人的喜好而定,短时间曝光使用通常用的胶片就可以了,对于长时间曝光,也许可以试着用一些其它类型的胶片。
  我所有的夜景照片都是使用日光型反转片拍摄的,对于这种胶片来说,使用电子闪光灯可以达到很好的色彩还原,而使用聚光灯会有一些偏黄,对于我的许多拍摄主体来说,这不是个问题--石头不会在意这种偏色。不过,有时我也在聚光灯前加一块浅蓝色的明胶片。这样可以使闪光更接近于白光,不过会损失约1/3级的光量。不妨一试
  余辉:太阳刚落山的时候,夕阳余辉看上去并不怎么壮观,但是它的美丽与辉煌会逐渐展现出来。随后它会迅速消失在黑暗之中,此时拍的照片几乎没有阴影(天空的大部分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灯箱),并且显现出一种暖色调(因为天空此时通常是桔红色的)。   也许一个不算太长的望远镜头此时会很有用。这样,可以把更多的灿烂余辉纳入镜头,同时可以使黑色的天空少一些。前景中的物体可以拍成剪影或用人造光照亮。如果你决定照亮前景,那么动作一定要快,这样背景中的余辉才不会曝光过度。以上这些建议同样适于拍摄落日。
  照亮前景:如果你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照亮前景,不妨试一下二次曝光。把相机放在一个结实的三脚架上,第一次按照夕阳正确曝光,当晚上天足够黑之后,打开相机定时曝光,同时用聚光灯照亮主体直到足够为止。两次曝光之间,在进行第二次曝光时,当你把快门速度调到B门时,一定要小心,不要移动相机。
  月光:月亮从圆到缺的每一刻你都可以很容易地拍到照片。满月照亮大地之时,我使用ISO 100的胶片、f/4、15-60分钟曝光。(此时月亮是作为主要光源,而不是构图的一部分)。   注意相机的放置方向,月亮有可能在曝光过程中移到相机前方,这样极不利于拍摄,所以需要使用遮光罩。如果月光直接射入镜头,将会造成光斑。

  月光,加上闪光灯或聚光灯,同样也能被用来控制前景与背景之间的反差。如果你用人造光照亮前景物体,并且曝光正确,底片的背景(仅被月光照亮)密度将随着曝光时间的长短而变化。

  月光也可以作为光源,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不会怀疑照片是在晚上拍的。月光是太阳照在月球表面上的反光,它与正午时的光线颜色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区别细小。

  人们常看到后来加上一轮明月的风景照,你也可以加上不止一个月亮来阐明月亮是怎样升起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用多次曝光技术拍摄画面的基本组成部分或前景。它可以是一块崖石,要使它曝光不足,大约使用比日落时低一挡的光圈。天黑之后,把相机装在三脚架上,给画面再加上月亮。注意仔细确定好月亮的位置,这样不致于使月亮落在某一前景细节上端。要把多个月亮纳入一张底片,曝光必须至少要以2 1/4分钟为间隔,否则月亮会重叠在一起。我发现5-6分钟是最佳的曝光间隔。满月之时,我用f/8、1/125秒(ISO 100)拍摄,每6分钟为影像加一个月亮。
  星迹:我拍的另一种夜景照片是用人造光照亮前景,然后打开快门曝光10小时,这意味着天空不是漆黑一片,而是在照片空白处布满星星的轨迹。 这么长时间的曝光只能在新月的时候尝试,以避免曝光过度,同时使天空和星星的轨迹保持很好的反差。光圈设定在f/5.6-f/2.8之间效果最好,前景的照明则根据选择的光圈来计算。
  用光技巧
  对于树、小石头这类被摄体,用电子闪光灯照明很有效,而照亮大的被摄体则需要12伏、100W的手持照明设备,靠一个便携式、完全密封的摩托车用电池供电,这样,闪光可以逐渐照亮被摄体,整个过程可以自行掌握,从1分钟到1小时都可以。
  使用电子闪光灯时,我不是把闪光灯装在相机上,因为这样太黑了,我围绕着被摄物体采用1到2次闪光,从不同角度勾勒出被摄体的轮廓。通常把被摄体的一面作为重要部分,运用较多的光照明。这样拍出的被摄体具有立体感,而不会因为从相机位置打闪光而造成的平淡效果。
  当你进行闪光时,你可以藏在树、岩石或其它物体后面。这是确保你的身影不会出现在镜头之中的最可靠的办法。要在白天支好相机,找出你想要照亮的被摄体的位置,用石块、棍子或其它明显的东西作标记,并确定在每一位置需要打光的次数。
  一般情况下,闪光灯的指数都是根据室内条件设计的,在室外并不准确。在户外,我通常把光圈开大1 1/2级,弥补因为没有墙壁、天花板的反光造成的损失,而且像石头建筑物这样的被摄体通常光线都比较暗。
  当你想在晚上给树打闪光时,总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必须在几乎没有风的晚上才可以用闪光灯,否则树叶和树枝位置在每一次闪光中都会略有变动。为了完全照亮整个
树冠,还需要一些额外的闪光,以一棵小树为例:从左边对准树干闪光(焦距设在50毫米),对准树冠闪光2次(焦距设在85毫米),从右边对准树干闪光2次(50毫米),对准树冠闪光3次(85毫米)。
  问题
  露水和雾实在是麻烦事,可是在有些地方它们并不常见,我发现它们大体上可以预见并可以避免。万一有露水的话,用薄塑料袋将相机罩起来是个办法,要是露水凝在镜头上,影像则会逐渐消失。
  对于夜景摄影来说,选择半干旱地区比较适合。你能很容易找到合适的拍摄点,在那里支好相机待天黑后拍摄。
  假如你准备用长时间曝光拍摄星迹,洁净的空气是首要的条件。找一块远离尘土、雾和城市灯光造成各种污染的地方,寻找一处真正没有飞机经过的天空。假如在曝光过程中有飞机经过相机视场,将会在底片上产生一条令人沮丧的线条。卫星和陨星也可能会在照片中产生光纹。对于陨星你毫无办法,而在晚上天很黑时再等上一两个小时,卫星倒可以避免。   要是人们不知道你在干什么,于是就有人可能会拿着手电好奇地在你的相机前面转来转去。这样会给你的拍摄带来麻烦,对此,你要有所防备。   起初你可能认为倒易律失效是个问题,其实不然,你通常可以根据在同样条件下你曾使用过的光照情况来拍摄。记得前面我提过要准备那个笔记本吗?
  最后的提示
  天亮时就支好相机,到晚上拍摄时就比较容易构图。假如你的三脚架不够结实,试试下面的建议:在支架中心下坠一些重的东西(如石头或沙袋),在三脚架的支脚处压些石头或用帐蓬钉固定支脚。

  在摄影包里装一些橡皮筋,可以在曝光过程中把相机背带、快门线绑到三脚架上,以免它们在风中飘荡。   不要忘了取下镜头盖。对于使用单镜头反光相机的人来说,这听起来很奇怪,但原因很简单:通常在仍有光线时我们就支好相机,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确保水平,取景构图,待一切都到位之后,合上镜头盖,等待天黑。天黑时我们开始拍摄,因为这时光线太暗根本无法观察取景,所以我们也不会再去取景,那么你很有可能会忘了摘下镜头盖。这就是你必须养成在开始曝光之前取下镜头盖的习惯的原因。

  一旦你在日落后开始拍照,你很快会有其它的拍摄主意,那么最后,我希望你能通过实现这些想法获得更多的快乐,拍到更有趣的照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36个摄影推荐的图片处理软件

1.名称:ExifShow 查看数码照片EXIF信息
大小:303K
软件介绍:
对DC发烧友来说,在查看一幅精美的数码照片时,肯定希望了解作者所使用的相机、
曝光值、焦距值等参数,一般的做法是将这些数码照片下载回来,然后利用ACDSee
等软件查看EXIF信息,由于下载或保存的过程必不可少,因此操作稍稍麻烦了一些。
安装了ExifShow插件,以后当我们在IE中浏览数码照片时,只要按一下鼠标右键,
快捷菜单中就会出现“查看EXIF信息”的选项,马上就可以查看。在信息列表处单
击鼠标右键,可以将选中的EXIF信息复制到剪贴板中或者另存为文本文件。
假如有一些数码照片显示“该图片没有EXIF信息”,说明可能是经过了某种形式的处
理而导致丢失了EXIF数据,或者是用不支持EXIF的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1.rar
▄▄▄▄▄▄▄▄▄▄▄▄▄▄▄▄▄▄▄▄▄▄▄▄▄▄▄▄
2名称:ACDSee 5.0 简体中文版
大小:18.2M
软件介绍:
一款适用于Windows的快速影像观看器及多媒体管理软件。有了ACDSee你可以快速地浏览计算机里的数字影像,然后轻松地开启、组织影像图片文件。ACDSee支持许多种格式,让你几乎能观看各种类的多媒体格式,包括影像、声音、压缩文件和影片档案格式,例如 JPEG, GIF, TIFF, MP3, WAV, ZIP和MPEG。透过拖放式设计,能够轻松地管理这些文件,这么一来你就能方便又有效率地组织你所有的影像。
有了ACDSee 5.0 PowerPack你就有了FotoCanvas - 这是一款直观的影像编辑软件。有了FotoCanvas ,你可以利用如消除红眼、自由角度旋转、裁切、模糊和锐利影像滤镜等工具来改善你的照片。利用强力的绘图工具、选择工具、色彩及光线混合模式、以及特效滤镜如褐色化和浮雕等来展现你的创意。此外,这也是一款具有自订接口的快速图形编辑器。最新版本的FotoCanvas包含许多新的功能如复制图片和面版协助等等。此外还有新的影像处理滤镜如油画效果、铅笔画效果和边缘侦测等等。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2.rar
▄▄▄▄▄▄▄▄▄▄▄▄▄▄▄▄▄▄▄▄▄▄▄▄▄▄▄▄
1.名称:ExifShow 查看数码照片EXIF信息
大小:303K
软件介绍:
对DC发烧友来说,在查看一幅精美的数码照片时,肯定希望了解作者所使用的相机、
曝光值、焦距值等参数,一般的做法是将这些数码照片下载回来,然后利用ACDSee
等软件查看EXIF信息,由于下载或保存的过程必不可少,因此操作稍稍麻烦了一些。
安装了ExifShow插件,以后当我们在IE中浏览数码照片时,只要按一下鼠标右键,
快捷菜单中就会出现“查看EXIF信息”的选项,马上就可以查看。在信息列表处单
击鼠标右键,可以将选中的EXIF信息复制到剪贴板中或者另存为文本文件。
假如有一些数码照片显示“该图片没有EXIF信息”,说明可能是经过了某种形式的处
理而导致丢失了EXIF数据,或者是用不支持EXIF的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1.rar
▄▄▄▄▄▄▄▄▄▄▄▄▄▄▄▄▄▄▄▄▄▄▄▄▄▄▄▄
3名称:True Photo 4.1 中文正式版
大小:4.96M
软件介绍:
Turbo Photo是一个以数码影像为背景,面向数码相机普通用户和准专业用户而设计的一套集图片管理,浏览,处理,输出为一身的国产软件系统。如果您拥有数码相机,Turbo Photo可以完成与之相关的绝大部分工作,成为您的数码相机最好伴侣。
照片自动调整、美容、插值和打印、去除噪声、批量处理、浏览与管理....这几项是普通数码相机用户最关心的功能,以前,您也许需要下载3-5个软件来分别完成以上功能,现在您只需要拥有Turbo Photo就全部搞定。不要认为集成在一起的软件就不专业,效果就不好了。Turbo Photo的设计使用了一流的独创的图像处理技术,使得这些应用的最终效果不逊于任何单项软件,甚至有所超出,譬如她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皮肤自动检测、识别与美化全自动处理技术的软件,可以在1分钟内达到数字美容的效果;领先于几乎所有同类软件(譬如PhotoShop)的图像插值技术可以让您的130万像素相机输出A4大幅面;综合去噪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感光噪声和色彩斑点。同样也是首创的,面向问题的‘照片门诊部’可以轻松的解决照片里的不足,将您的照片调整到最佳的曝光与色彩... ... 同时,Turbo Photo简单的用户界面,大量的向导功能,使得您在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就能轻松上手。是真真正正的傻瓜软件。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3.rar
▄▄▄▄▄▄▄▄▄▄▄▄▄▄▄▄▄▄▄▄▄▄▄▄▄▄▄▄
4名称:MiYa数码照片边框伴侣 1.1
大小:2.27M
软件介绍:
MiYa数码照片边框伴侣(DPFramer)是一款免费的为照片加边框的软件,它充分地利用了网上现成的边框资源,共提供了200余种的边框效果(将来可以极其方便地扩充到更多),并提供给用户更方便的操作环境,用户可以将自己喜欢的边框效果设置为"我的最爱"(可以设置多个),可以随意将各边框效果修改为自己的名称等等,该程序包里已包含很多边框效果。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4.rar
▄▄▄▄▄▄▄▄▄▄▄▄▄▄▄▄▄▄▄▄▄▄▄▄▄▄▄▄
5名称:光影魔术手v0.14
大小:499K
软件介绍:
这是网友【释迦】编写的一款非常小巧但功能非常实用的图像处理软件,具备以下基本功能和特色:
· 正片效果:模拟反转片的效果,令照片反差更鲜明,色彩更亮丽
· 正片负冲:模拟反转负冲的效果,色彩诡异而新奇
· 黑白效果:模拟多类黑白胶片的效果,在反差、对比方面,和数码相片完全不同
· 数码补光:对曝光不足的部位进行后期补光,易用、智能,过渡自然
· 一指键白平衡:修正数码照片的色彩偏差,还原自然色彩,可以手工微调--没有调不准的照片
· 褪色旧相:模仿老照片的效果,色彩黯淡,怀旧情调
· 负片效果:模拟负片的高宽容度,增加相片的包容度
· 晚霞渲染:对天空、朝霞晚霞类明暗跨度较大的相片有特效,色彩艳丽,过渡自然
· 夜景抑噪:对夜景、大面积暗部的相片进行抑噪处理,去噪效果显著,且不影响锐度
· 死点修补:对CCD上有死点的相机,一次设定以后,就可以修补它拍摄的所有照片上的死点,极方便有效
· 所有特效处理,用户可以自由调整参数,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 自动曝光:智能调整照片的曝光范围,令照片更迎合视觉欣赏
· 自动白平衡:智能校正白平衡不准确的照片的色调
· 其他调整包括:锐化、模糊、亮度、对比度、gamma调整、去色、RGB色调调整等等
· 其他操作包括:缩放、旋转、裁剪
· 轻松制作多种相片边框,如胶卷式、白边式等等
· 无限限次撤消操作和重做操作
· EXIF信息不受损
· 绿色、免费软件,无需安装下载后直接运行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5.rar
▄▄▄▄▄▄▄▄▄▄▄▄▄▄▄▄▄▄▄▄▄▄▄▄▄▄▄▄
6名称:降噪软件NeatImage4.0(汉化版)
大小:1.96M
软件介绍:
NeatImage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专业图片降噪软件,适合处理1600×1200以下的图像,非常适合处理曝光不足而产生大量噪波的数码照片,尽可能地减小外界对相片的干扰。NeatImage的使用很简单,界面简洁易懂。降噪过程主要分四个步骤:打开输入图像、分析图像噪点、设置降噪参数、输出图像。输出图像可以保存为TIF、JPEG或者BMP格式。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6.rar
▄▄▄▄▄▄▄▄▄▄▄▄▄▄▄▄▄▄▄▄▄▄▄▄▄▄▄▄
7名称:Ulead COOL 360v1.0全景软件
大小:6.64M
软件介绍:
360度全景影像与广角视野新震撼友立的COOL 360提供您强大的影像缝合功能,完全不需要昂贵的专业相机或是广角镜头,简单单单三个步骤,立即将水平拍摄的数张照片连结成完整的广角影像、或是360度全景视野的虚拟实境影像。 三步骤完整组合全景影像: 1.快速取得相片:您可以直接透过扫描器或是数位相机取得数张连续影像,COOL 360内建多达90种相机镜头设定,立即自动为您的影像进行对齐、混合或是变形调整功能。 2.完美缝合影像:简单易懂的操作环境让您直接看著影像来对齐每张照片位置,还可以仔细调整每张照片的颜色、亮度、对比与角度,让影像间的结合更为完美。 3.多种输出选择: COOL 360提供输出常用的影像档,MOV影片档,以及虚拟实境的UVR文件,您也可以直接列印影像,或输出成执行文件,透过电子邮件与友人分享,更可制作成虚拟实境的网页。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7.rar
▄▄▄▄▄▄▄▄▄▄▄▄▄▄▄▄▄▄▄▄▄▄▄▄▄▄▄▄
8名称:数码伴侣
大小:2.25M
软件介绍:
相信您手头一定有很多用数码相机拍照下来的照片吧,那么您是否留意到目前大多数数码相机都没有为数码照片添加日期的功能呢?你是否还在手工用PhotoShop等软件一个文件一个文件的为照片添加日期呢?恐怕有些旧照片具体的拍照日期您自己也记不清楚了吧?让数码照片伴侣软件来帮助您吧!
其实,数码相机在拍照时是会自动将成像时间记录到所生成的文件中去的(还包括快门速度、光圈大小等等,这些记录称为Exif信息,我们常用的ACDSee软件能查看到这些信息),利用这些记录,数码照片伴侣软件会自动将拍照时间添加到照片图像上,而且你还可以选择所添加的字体、颜色、尺寸的比例、间距的比例、注释等等。数码照片伴侣软件可以按照目录、多选文件方式成批处理照片文件,支持数码相机图像压缩格式.JPG文件和无压缩格式.TIF文件。另外,如果您喜欢的话,还可以使用本软件为.BMP、.GIF、.PNG文件添加您指定的日期。数码照片伴侣软件操作简单,成批处理方便易用,只需一键即可完成你所有数码照片文件的日期添加工作。数码照片伴侣软件带有英文版本,如果您使用非中文Windows系统同样也可以帮您达成心愿。数码照片伴侣软件是绿色软件,不向注册表、系统目录写入任何信息。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8.rar
▄▄▄▄▄▄▄▄▄▄▄▄▄▄▄▄▄▄▄▄▄▄▄▄▄▄▄▄
9名称:PhotoCap142照片处理
大小:871K
软件介绍:
1.可以批次将照片打上日期,文字,加上外框等功能
2.可以批次将照片更改档名
3.可以批次将照片更改尺寸大小,auto level,去噪声,锐化影像等功能
4.可以全画面定时拨放,拨放前还可以自行排列的顺序
5.每张照片可以有独立的设定,方便你做项目管理
7.具备简单的影像处理,方便你做基本的调整与特效
8.具备大头照编辑能力,方便你制作1吋或2吋的大头照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9.rar
▄▄▄▄▄▄▄▄▄▄▄▄▄▄▄▄▄▄▄▄▄▄▄▄▄▄▄▄
10名称:证件相制作软件
大小:3.84m
软件介绍:
一款证件照片制作软件,使用十分的方便。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10.rar


11名称:Dead Pixel Test (CCD坏点和噪点测试) 中文版
大小:165K
软件介绍:
这是一个测试数码相机CCD坏点和噪点的小程序,可以用来鉴别DC的品质。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11.rar
▄▄▄▄▄▄▄▄▄▄▄▄▄▄▄▄▄▄▄▄▄▄▄▄▄▄▄▄
12名称:夜景噪点杀手BlackFrame
大小:371K
软件介绍:
这是一个只有300多K,功能非常实用的软件.数码相机的用友都对拍摄夜景时的噪点深恶痛绝,却又束手无策,这个软件可以成为您的有力武器.数码相机的噪点有两种,一种是随机噪点,是偶然因素带来的,位置不固定,另一种是CCD本身带来的,位置固定,这个软件用于消除后一种.拍摄时除原作品外,另外再盖上镜头盖拍一张补偿样本,两者复合运算,就能够消除第二种噪点.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12.rar
▄▄▄▄▄▄▄▄▄▄▄▄▄▄▄▄▄▄▄▄▄▄▄▄▄▄▄▄
13名称:景深计算器
大小:90.9K
软件介绍:
除了可以计算景深,还可以计算超焦距,视角,EV值,放大倍率等等,是个方便的小工具.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13.rar
▄▄▄▄▄▄▄▄▄▄▄▄▄▄▄▄▄▄▄▄▄▄▄▄▄▄▄▄
14名称:PHOTOSHOP自动生成图像边框
大小:49.9K
软件介绍:
动作使用方法:
把边框.atn安装到:\Program Files\Adobe\Photoshop 7.0\Presets\Photoshop Actions目录下载入动作:
打开ps,激活动作面板,点击右上方的三角箭头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载入动作,在载入动作对话框中选择动作.atn文件所在 的目录,点击确定,此时动作就会出现在动作面板中。
白框、黑框、阴影白框动作的使用方法:
打开一幅图片,点击动作左边的三角,打开动作序列,选择一个边框类型,点击面板下面的三角按钮来进行制作即可。
背景阴影边框的使用方法:
关闭所有已经打开的图片,选择背景阴影边框,点击动作面板下面的三角按钮执行动作,这时弹出一个打开文件对话框,这时选择你要加 上的背景图片,点击“确定”。随后,又弹出一个打开文件对话框,这时选择你想要加上边框的图片,点击“确定”。稍后,制作完成。 背景图片文件可以随意选择,这样,你就可以为你的图片加上各式各样的背景了。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14.rar
▄▄▄▄▄▄▄▄▄▄▄▄▄▄▄▄▄▄▄▄▄▄▄▄▄▄▄▄
15名称:误删照片恢复DIR
大小:573K
软件介绍:
图象误删了,别急还可以恢复-----免费下载------
数码储存卡误删、格式化。你有这样尴尬遭遇吗?现本浪人给你一个下载的地方,不大才605KB。安装后按提示操作即可。支持硬盘恢复。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15.rar
▄▄▄▄▄▄▄▄▄▄▄▄▄▄▄▄▄▄▄▄▄▄▄▄▄▄▄▄
16名称:S-Spline V2.2 汉化版[无锯齿图像放大工具]
大小:1.08M
软件介绍:
一个可把图像放大而没有锯齿的工具,很棒!由于软件本身的原因,该汉
化版菜单上的文字没有处理好,仍然保留了原英文版的快捷键指示,因为如果
删除了这些快捷键指示将造成其它语言也没有快捷键指示,有损软件的功能,
所以,我保留下来了,请大家谅解。该汉化版在 Win 2000/XP 下运行时,菜
单上的文字将会有些问题。特别感谢 zombieys 帮助脱壳破解,不然就不会有
该汉化版了。内附注册码。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16.rar
▄▄▄▄▄▄▄▄▄▄▄▄▄▄▄▄▄▄▄▄▄▄▄▄▄▄▄▄
17名称:恢复数字影像的利器
大小:2.37
软件介绍:
可恢复CF卡、**卡、IBM小硬盘、索尼记忆棒和SD等存贮介质不慎删除的图像文件。可恢复的图像格式有JPG(包括原始的EXIF拍摄参数)、TIF、PNG、GIF、BMP、Canon CRW,声音和录像格式有AVI、MOV、WAV三种。 该软件无需安装, 解压缩以后就可以使用.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17.rar
▄▄▄▄▄▄▄▄▄▄▄▄▄▄▄▄▄▄▄▄▄▄▄▄▄▄▄▄
▄▄▄▄▄▄▄▄▄▄▄▄▄▄▄▄▄▄▄▄▄▄▄▄▄▄▄▄
18名称:CleanSkinFX V1.0 汉化版
大小:281K
软件介绍:
这款软件可以对数码相机照的相片进行优化。例如:它可以把相片上人的面部做一些处理,可以让面部看上去更新光滑,产生一种淡化的感觉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18.rar
▄▄▄▄▄▄▄▄▄▄▄▄▄▄▄▄▄▄▄▄▄▄▄▄▄▄▄▄
19名称:PHOTORECOVERY
大小:0.98M
软件介绍:
PHOTORECOVERY可以还原已经被你从数码相机中删除的文件,甚至于已被格式化的储存装置,它是一套可以在Windows简单操作的软件,并且与通用储存装置相容,包含:**art Media卡、Memory Sticks卡以及Compact Flash卡、软性磁盘以及其他通用的数码影像储存装置……等等。PHOTORECOVERY的操作方法非常容易,你只需要将储存卡插入读卡机,并且在你的电脑上执行PHOTORECOVERY程序,只要按下"Start"键,泡杯茶、翘着二郎腿,等待PHOTORECOVERY帮你把不小心删除的文件救回来,原本担心将永远失去的珍贵影像,PHOTORECOVERY在弹指间帮你还原文件。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19.rar
▄▄▄▄▄▄▄▄▄▄▄▄▄▄▄▄▄▄▄▄▄▄▄▄▄▄▄▄
20名称:Digital Film 1.6.2数码正片(※※※
大小2.5M
软件介绍:
专业摄影反转片(又称正片)的影像效果清晰锐利、色彩浓郁通透,这种亮丽饱和、颗粒细腻、影调层次丰富的色彩效果一直以来备受世界顶级摄影师的青睐,可惜是试用的。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20.rar


21名称:照片修饰绘画--PhotoBrush照片刷子 v2.1
大小:8.73M
软件介绍:
照片刷子,小型化图形编辑软件,完全图形化操作,使用极易上手。是一种新型的图像编辑处理软件,提供各种修饰绘画调整功能,可以十分轻松地去掉你的数码图像中不想要的任何问题。Photo-Brush 具有自然与艺术喷绘工具,图象润饰与增效工具。集中了多种图象与特效调节与润饰功能。 一个很不错的绘图、照片修理软件。含有很多滤镜特效、特殊笔刷;支持压感笔。 注:非常好的作图工具!推荐下载!~@_@非常适合像我这样没有美术功底的朋友!有了它,作出专业图像将变得非常轻松!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21.rar
▄▄▄▄▄▄▄▄▄▄▄▄▄▄▄▄▄▄▄▄▄▄▄▄▄▄▄▄
22.名称:老照片和特殊色调效果--BWorks 1
大小:520K
软件介绍:
mediachance公司的BWorks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软件,估计没比它更简单的了。
这个软件就是专门处理老照片和特殊色调效果的,启动软件打开图片,选一个效果模式就可以保存了,再没有任何其他设置!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22.rar
▄▄▄▄▄▄▄▄▄▄▄▄▄▄▄▄▄▄▄▄▄▄▄▄▄▄▄▄
23名称:图像拼接天衣无缝--PhotoSEAM
大小:6.27M
软件介绍:
给你一种武器,它能让你的图像拼接像变魔术一样,让你在纹理的无缝拼接上不再大伤脑筋。令人惊异的无缝纹理专业编辑器? 适用于制作平铺背景和制图软件?如Photoshop 中的Pattern等。可直接从相片中抓取区域图像制作出无缝纹理? 也可用于去除相片上的景物。
一、制作平铺图像纹理
二、无缝拼接融合图片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23.rar
▄▄▄▄▄▄▄▄▄▄▄▄▄▄▄▄▄▄▄▄▄▄▄▄▄▄▄▄
24名称:DCEnhancer 汉化版 1.3
大小:345K
软件介绍:
Digital Camera Enhance 让你的数码照片更漂亮,能帮你把数码照片上的杂点清除。只要按个钮,程序自动帮你消除杂点、让皮肤感觉更光滑,并调整颜色平衡。如果你的相片在光线不足的地方拍的,那Digital Camera Enhance就能发挥最大的功用,如果原本就拍的不错的话,那你可能看不到太大的差别…。你可以调整自动平衡、亮度(Midtones)、颜色等等,还可以看着“调整前”、“调整后”的照片调整消除杂点的程度。支持各种格式的文件,包括bmp、.jpg、.pcx、.png、.tga、.tif、.wmf和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24.rar
▄▄▄▄▄▄▄▄▄▄▄▄▄▄▄▄▄▄▄▄▄▄▄▄▄▄▄▄
25名称:deformer(变形)
大小:5.26M
软件介绍:
Deformer 是一个很好用的图像编辑软件,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图片进行变形处理,使用它你可以做出最搞笑的图片!不用再羡慕别人的图片,自己也快快动手做一张吧,做出的图片可以导出为GIF 和AVI视频,同时此软件还支持打印输出和扫描,使用的过程也很不同,快快体验一下吧!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25.rar
▄▄▄▄▄▄▄▄▄▄▄▄▄▄▄▄▄▄▄▄▄▄▄▄▄▄▄▄
26名称:HA_Picasa1618
大小768k
软件介绍:
Picasa 原为独立收费的图像管理,处理软件, 其界面美观华丽, 功能实用丰富. 但是现在已被 Google 收购, 并改为免费软件了, 成为了 Google 的一部分.只需拥有 Picasa, 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体验你的数码相片了: - 自动将你的相片从你的数码相机传输到你的电脑上. - 管理图片并让你能在几秒中内查找到所需的图片.- 让你轻松地编辑, 打印以及共享相片 - 创建幻灯片, 定购打印以及其它更多!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26.rar
▄▄▄▄▄▄▄▄▄▄▄▄▄▄▄▄▄▄▄▄▄▄▄▄▄▄▄▄
27名称:picasa2-setup-1884
大小:768K
软件介绍:
Picasa原来是收费的图像管理软件,自从去年被Google收购了之后就改成免费的了。它可以立即查找,编辑或共享图片,它会自动定位你电脑里面的所以图片,并根据日期进行组织分类生成一个可视化的相册,你可以通过拖拽方式整理你的相册并对他们加标签以便分组,还能对图片进行密码保护等。Picasa让你的图片总是保持井然有序。
Picasa当然也提供对图片的高级编辑功能,通过简单的单击就能实现强大的效果。它通过对图片进行快照的方式共享你的图片,你可以方便地email给朋友,打印,制作CD封面,立即通过Google的Hello程序实现共享,甚至可以把图片上传到你的blog上面。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27.rar
▄▄▄▄▄▄▄▄▄▄▄▄▄▄▄▄▄▄▄▄▄▄▄▄▄▄▄▄
28名称:卡族数码全景软件中文版
大小:758
软件介绍:
全景制作软件。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28.rar
▄▄▄▄▄▄▄▄▄▄▄▄▄▄▄▄▄▄▄▄▄▄▄▄▄▄▄▄
29名称:ACDSee60 原厂简体中文版
大小:17.8M
软件介绍:
用内附的注册机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29.rar
▄▄▄▄▄▄▄▄▄▄▄▄▄▄▄▄▄▄▄▄▄▄▄▄▄▄▄▄
30.名称:降噪软件—Noiseware 2.03
大小:1.15m
软件介绍:
推荐一个传说中更好的降噪软件——Noiseware,据说比Neat Image好用,但是是英文版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30.rar
▄▄▄▄▄▄▄▄▄▄▄▄▄▄▄▄▄▄▄▄▄▄▄▄▄▄▄▄
31名称:Photo-Bon棒片 V1.0 免费版(功能限制了很多的)
大小:27.9M
软件介绍:
Photo-Bon棒片数码相片优化软件,实现数码相片反转片效果,9种风格的优化操作,超简洁界面操作简便,可以以快门速度批量优化数码图片,专业的曝光、白平衡调节,方便的剪裁旋转功能,以及顶级专业的曝光显示功能。是数码摄影爱好者的必备工具。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31.rar
▄▄▄▄▄▄▄▄▄▄▄▄▄▄▄▄▄▄▄▄▄▄▄▄▄▄▄▄
32名称:Turbo Photo 4.2 简体中文破解注册版
大小:5.35M
软件介绍:
一个以数码影像为背景,面向数码相机普通用户和准专业用户而设计的一款图像处理软件。Turbo Photo的所有功能均围绕如何让您的照片更出色这样一个主题而设计。每个功能都针对了数码相机本身的特点和最常见的问题。通过Turbo Photo,您能很轻易的掌握和控制组成优秀摄影作品的多个元素:曝光、色彩、构图、锐度、反差等等。一目了然的界面和操作,使得每一个没有任何图像处理基础的用户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体会到数码影像处理的乐趣。同时,Turbo Photo还为进阶用户提供了较专业的调整处理手段,为您对作品的细微控制、调整提供了可能。
注册信息:
Name:zcdown
Company:www_zcdown_com
Code:DAKTL-37910-258192-WBFW3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32.rar
▄▄▄▄▄▄▄▄▄▄▄▄▄▄▄▄▄▄▄▄▄▄▄▄▄▄▄▄
33.软件名称:ACDsee 7 简体中文破解汉化版(里面有注册机的,我已装来用了)
大小:24M (在安装过程中,好像有个什么文件读写不入的,点忽略就行了 )
软件介绍:
ACDSee 是目前最流行的数字图象处理软件,它能广泛应用于图片的获取、管理、浏览、优化甚至和他人的分享!使用 ACDSee,你可以从数码相机和扫描仪高效获取图片,并进行便捷的查找、组织和预览。超过 50 种常用多媒体格式被一网打尽!作为最重量级看图软件,它能快速、高质量显示您的图片,再配以内置的音频播放器,我们就可以享用它播放出来的精彩幻灯片了。Acdsee 还能处理如 Mpeg 之类常用的视频文件。此外 ACDSee 是您最得心应手的图片编辑工具,轻松处理数码影像,拥有的功能像去除红眼、剪切图像、锐化、浮雕特效、曝光调整、旋转、镜像等等,还能进行批量处理哦!
橡树本地下载: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33.rar
▄▄▄▄▄▄▄▄▄▄▄▄▄▄▄▄▄▄▄▄▄▄▄▄▄▄▄▄
35.Turbo Photo 4.3
大小:4.78M
软件介绍:
安装原版的Turbo Photo 4.3,然后用下面的注册信息来注册。注册后,它要求上网升级,请用防火墙把它禁掉。因为它会上网验证序列号。只要不让它上网,你的Turbo Photo 4.3就不会过期 。
用户:Jon 公司:ChinaJon 序列号:DDDDM-ml--GKKKKK-ZKZLM
http://www1_xiangshu_com/download/software/35.rar
▄▄▄▄▄▄▄▄▄▄▄▄▄▄▄▄▄▄▄▄▄▄▄▄▄▄▄▄
36. 软件名称:Adobe Photoshop CS
大小:未知!
软件版本:8.01 免激活ISO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特别说明:安装序列号:1045-0502-9715-8471-5218-7925
软件介绍:此版本为官方简体中文免激活原版,包括帮助在内的所有文件均为简体中文。
下载连接:http://www_qqxq_net/soft/photoshopcs.rar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理论]细说数码相机的各种测光模式

   测光的意义

     我们来了解一下自动测光系统。简言之,有了光圈和快门的相机,具有控制入光量的能力。可是到底要进来多少“光”,才不会 Under 或Over曝光标准呢?过去在电子摄影科技尚未起步的阶段,相机的光圈和快门端赖使用者手动调整,类似现今“M”全手动模式。摄影师要想获得准确的主体光线,必须使用手提的测光表,量测光线以期达到准确的曝光效果。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傻瓜相机、数码相机,甚至高阶的单眼相机皆以具有CPU 运算能力的测光技术,应用在现代机身上,使其对焦更快,测光更准,操作也更人性化。

     TTL测光

     在规格表上常见的一个名词“TTL测光”?这是一种以经过镜头的测光方式(英文:Through The Lens)量测光线的方法,简称为TTL测光。这项技术发展于1964年,主要的目的是在取代测光表这一类需要外带的测光工具。在摄影时,使用者半按快门之后,激活TTL 测光机制,光线先经过镜头的折射,进入机身内的测光感应器,这个有点类似今日 CCD 感光器的原件,会将光讯号转成电子讯号,交于CPU运算之后得出适当的光圈和快门值。TTL测光的最大好处就是,所测得的光量,就是标准底片曝光量,特别适用于习惯在镜头前加装滤境,或是使用大型蛇腹相机等,透过TTL 就不需要再增减曝光补偿,直接按下快门拍照。

     四大测光标准

     大多数的数码相机或传统傻瓜相机,都会在规格表之中罗列以下这四种测光模式:

     ※※平均测光

     最广为采用一种测光模式,也是相机厂商内定之测光模式之一。这个模式是考量到一般摄影者大多习惯将对焦部位置于画面中间,因此负责测光的感光原件,会根据来自画面※※某一比例的测光值,搭配另外一搜集画面※※以外的测光数据,经过CPU 对数值加※※均之后的比例,取得到拍摄的建议测光数据。以 Nikon系列的相机来说,其著名的※※重点测光模式,以※※部位占75%(范围依照各种相机厂牌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余占了25%逐渐延伸至边缘。在一般正常拍摄条件下,※※重点测光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测光模式,但是果画面主题不在※※或是逆光拍摄,※※重点测光就不适用了。

     ※※部分测光

     这种模式不同于“※※平均测光”是对画面占大范围的平均区域((约为3~12%)视相机厂牌不同而有所区别)进行测光。※※部分测光模式是适合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摄影人士的需求而设计的,可针对一些特殊的恶劣的拍摄环境应用之,能更加确保算出画面中主要表现对象部分所需要的曝光量。应用范围包括:舞台、逆光等场景中这种模式最为合适,不过由于区域测光(矩阵测光)模式的兴起,这种模式现在已经较少于相机中出现了。

 点测光(SPOT)

     为了克服※※平均测光的不足之处,厂商研发出此种点(SPOT)测光模式(1~3%),来避免逆光状态下对主体测光的影响;点测光的范围是以观景窗※※的一极小范围区域作为曝光基准点,根据这个区域测得的光线,作为曝光数据。这是一种相当准确的测光方式,但对于新手来说,怎样去区别一个测光点,变成了一个需要学习的技巧,错误的测光点所拍出来的画面不是Under就是 Over,造成严重的曝光误差。由于点测光技巧,还可以用在日益盛行的数码相机“Macro 微距拍摄”上,因此初学者必须尽力学好这种测光方式,初步可以选则主景中的中间调来作为测光基准点。
     区域测光(或称评价测光)

     这种测光方式属于近代新开发的技术,约在 15 年前 Nikon 率先开发这种独特的区域测光功能,其余※※重点测光之最大不同点,便是它将画面区域成数个区域,各自独立运算后再统合整理,取得一个完整曝光值。早期的 Nikon 机种将测光区域区域成八大块,各自独立运算每个测光区所得的数值,并由相机内建的数据库来作曝光值的统合与判断。剔除画面中的边界值,例如OVER的部位,所求得的曝光值,不但具有准确的效果,连带着带动新一代相机自动化之发展。目前,Nikon 不管是传统相机或是数码相机多配备有 256区域区域测光功能,其它厂牌如: Canon、Minolta
也有类似的设计,不过相机内建之数据库与处理能力不同罢了。也就是说,区域测光的准确性,不仅在于所属的硬件能力,还在于背后的数据库大小与辨别能力。过去,Nikon 为求曝光准确度,在构建数据库时拍摄了近万张照片后,分析归纳其曝光数值,作为数据库判断的依据。经过使用者的验证,这种模式适合用于拍摄风景、团体照片等,实际上也是众多业余,甚至是专业摄影师于平时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模式,特别是在拍摄顺光、前侧光,或者大面积亮度均匀的场景时最为有效。
     测光的原理

     测光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假设所测光区域的反光率均为18%来给出光圈快门组合参数。“18%”这个数值来源是根据自然景物中中间调(灰色调)的反光表现而定,一般白色表面可以反射近90%的光线。标准灰卡是一张(8X10英吋)的卡片,将这张灰卡放置于主景同一测光处,则所得之测光区域的整体反光率就是18%,之后按相机测光所给出的光圈快门组合去拍摄,得到的照片就会是准确之曝光。但是如果测光区域的整体反光率大于18%,例如对着一张白纸测光,按相机自动测光所给出的光圈快门组合去拍摄,得到的照片会是Under的情形,白纸会被在照片上看来是灰纸。所以,拍摄反光率大于18%的场景,需要增加 EV 曝光补偿值。同理,如果测光区域的整体反光率低于18%,例如对着一张黑纸测光,则得到的照片将会是OVER,黑纸也会被拍成灰纸(深灰)。所以,拍摄反光率低于18%的场景,需要减少曝光。不过,现实的测光情况就没有那么单纯,复杂的自然界光影,光线和色彩等,往往会干扰测光的准确性。甚至,什么时候选择※※重点、点和区域测光?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曝光补偿?补偿多少?到最后都要依靠拍摄者自己去累积经验来判断。掌握测光基本原理和所用相机测光模式的区域范围、透过比较了解和实际操作对主景的拍摄比较能准确判断。
     传统与数码相机曝光的方式与原理

     数码相机虽然在使用上与传统的光学相机操作理一样的,但由于实际光学元件与测光原理上的具体区别,却又令数码相机在实际操作中与传统相机又有不少要区分的地方,所以很多不明白个中道理的人,就会感觉到用常规的技术操作数码相机,所得效果并不是心目所想要的效果,结果认为数码相机还是不够传统的好。当然对比传统专业相机,数码相机的效果还有一点距离,但合理适当地去运用数码相机,却可以得到最满意的效果,做到“想要就得到”的随心所欲。杰仔在试用多款相机后也得出一点经验,对比常规摄影,在运用数码相机摄影时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曝光的控制。下面就以3000的实拍效果一一说明。

  传统单反机的测光模式:
  
     传统的带电子测光的AF单反相机,一般都是中心区域重点测光单模式的。而专业级的还带有点测光模式,如F100、EOS-1V。而再高级或新型的还设有先进的多区域综合测光或称多区评价测光,如美能达的7拥有14区智能测光、佳能EOS30的35区综会测光!

传统单机的测光原理:

     中心区域重点测光。这种方式是用测光元件测量画面中心部份面积上的光线强度,从而计算出相应的曝光参数。在单反机的对焦屏中,会有相应的区域划分显示,提醒使用者注意的标记的区域就是测光的基准域。当主体不在测光区域时就要先将测光区对准主体,然半按快门锁定曝光参数,再重新构图拍摄,就可获得以主体为目标的正确曝光。
     点测光是在被摄画面光线较为复杂时,要准确测量主体局部位置上的曝光时,就要用到点测光模式。而点测光的测量点只是对焦屏中心上的极小一个点,所以能获得极小面积上的准确测光。高级的专业相机还可以将测光点与对焦点联动,测量对焦点上的曝光量,并不一定只在中心位置。
     而多区综合测光,不论是14区或35区,其原理都是将被摄画面靠中心附近的区域(注意不是整个画面)分成若干个区域,而相机内置的CPU会根据各区的测光值作出一个能兼顾的有区域的较为平均的曝光参数,所得到的画面曝光均衡,成功率大大提高。虽然,多区综合测光先进优越的,但当拍摄主体只占测光区域的一小部份时,又或光线反差太大的情况下,就不一定可以得到准确的曝光了,这时就只好采取上面两种方式进行曝光。一个有经验的摄影爱好者可以熟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需要使用以上不同的曝光方式。
     数码相机的测光模式:

     现在两百像素或以上的的数码相机,绝大多数的测光模式都有以下三种可供使用者选择的,也包括:多区综合测光、中心区域重点测光与及点测光。
     数码相机测光的原理:

     数码相机的中心重点与点测光方式与传统相机的原理是一样的,当使用以上模式时,在LCD屏上也会有相应大小不同的目标指示框显示,引导使用者正确测光。只要与常规的摄影方法就可以正确使用数码相机上的这两种测光的方式。多区域综合测光是一个常用的方式,而数码相机的区域比先进的专业单反机还多,因为数码相机的 CCD 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测光元件。专业单反相机中也多采用 CCD元件测光,只不过是面积小得多而以。但最大的分别是,数码相机是将整个CCD,即画面平均分为多个区域的。当常规的单反相机多区域测光方式时,只要主体占所有区域的大部分面积时,就可得到正确的曝光;但数码相机的区域是占整个的画面,所以“主体占所有区域的大部分面积”中的这个面积就要相对比单反机中的要大了,所以在相同的主体拍摄时,使用多区测光,传统与数码就得到不同的效果了,这就是本文章的重点。因为现在数码相机比专业单反相机还要“先进”,如这款卡西欧3000就是,都是以64区测为方式主,是各拍摄模式下的默认值,使用率也是最高的,所以很有必要就此介绍数码相机的拍摄技巧。
     感光度的大小在拍摄时有什么作用?

     普通照相机本身是无感光度可言的,因为感光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显影、测试条件下对于辐射能感应程度的定量标志。使用过传统相机的人,都知道胶卷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感光度———通俗一点就是衡量胶卷需要多少光线才能完成准确曝光的数值。感光度一般用ISO值表示,这个数值增大,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增,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线进行拍摄。像ISO100的胶卷最适合在阳光灿烂的户外进行拍摄,而ISO400的胶卷则可以在室内或清晨、黄昏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
     由于数码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不同,它包含了用于接受光线信号的CCD,对曝光多少也就有相应要求,也就有感光灵敏度高低的问题。这也就相当于胶片具有一定的感光度一样,数码相机厂家为了方便数码相机使用者理解,一般将数码相机的CCD的感光度(或对光线的灵敏度)等效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因而数字照相机也就有了“相当感光度”的说法。
     用通常衡量胶片感光度高低的眼光来看,目前数字照相机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围,最低的为ISO50,最高的为ISO6400,多数在ISO100左右。对某些数字照相机来说,感光度是单一的,加之CCD的感光宽容度很小,因而限制了它们的在光线过强或过弱条件下的使用效果。另外一些数字照相机相当感光度有一定的范围,但即使在所允许范围内,将感光度设置得高或低,拍摄效果亦有所区别,平时拍摄应将它置于最佳感光度上这一档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理论]解析人像摄影光比搭配

  摄影师采用适当的光比,就能充分利用彩色负片乳剂固有的曝光宽容度。照明良好的人像照,因有讨人喜欢的光照效果和较好的色彩质量,顾客容易接受,通常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光比:两只用来照明某一被摄对象的灯光,就其产生的总效应来说,它们之间的强度差,就称为光比。

  这通常可用数字比来表示。例如:3:1比率是指受到两支光总效应的被摄对象的部位,其亮度三倍于只受到一支光的部位.这也可以用光度单位来表示.例如:高光部位为300英尺/烛光,阴影部位为100英尺/烛光.但“3:1”表示式并不意味着光圈级差为3:1,正如下面要指出的。

  通常,形成光比的两种光线,就是补光和主光。

  补光:所谓补光,就是通常位于或邻近相机轴心线的、对被摄对象作总体照明用的光源,其目的在于使阴影部的细节能获得恰当的曝光。

  仅有补光,其提供的照明相当平淡。因为来自摄影光轴的照明,无法显示一个立体对象的令人满意的轮廓或造型。这种光线不能产生重要的高光,所以许多摄影师采用一种相对柔和的,或者比较漫散的光源。白色反光伞,天光装置,或大范围的漫射光线常被用作补光。

  主光:它是布光中占支配地位的光,常称为“基调光”或“造型光”。这两个术语都对,因为主光确实决定着景物的“调子”(高调或低调),而其位置会产生高光和阴影所形成的造型轮廓。相对地说,如将较柔软和的光源选作为补光,则较“刺目”的光线常被选作为主光。抛物面反射器、小型银色反光伞以及会产生闪烁高光的灯,均可选作为主光。

  比数:光比概念的混淆不清,源自说明光比的那些数字。

  应当记住:主光只是用来照明被摄对象的高光部位或明亮部位,它不能照明被摄对象的阴影部位。

  还应当记住:补光如位于相机轴心线之上,可照明镜头所能见到的一切,即高光部分和阴影部分。

  以数字表示的光比,是指照射在高光部位的总光量,与阴影部位的光量之比。高光部分能同时接受主光和补光所造成的总效应,而阴影部分则只能接受到补光的效应。

  如能理解平方反比定律,则控制正确的光比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假如一支特定光源与被摄体距离10英尺,被摄体受光为100英尺。烛光照度,那么距离20英尺时,被摄体受光度是多少?

  如果你回答时设想距离增加了一倍,即认为亮度就是一半--50英尺/烛光,那么,你也许得复习复习平方反比定律了,因为你错了!一切光在某种程度上所遵循的平方反比定律指出,光能的递减)递增也然),是以距离平方的变化为依据的。

  平方,是指一个数字自身相乘。举例来说,如果灯光离被摄对象一英尺,被摄体受光度的计算方法是:一乘一等于一,再求其倒数即一分之一,或一除以一,此时被摄体受光度为X(以光度单位表示)。把灯光朝后移至二英尺处,运用公式,二乘二等于四,求其倒数,一除以四,即被摄体受光度仅为1/4X。把灯光朝后移至三英尺处,三乘三等于九--即受光度只有1/9X。现在再回到前面所讨论的问题,套用平方反比定律公式--距离自身相乘,再求其倒数--你就能确定,在10英尺处,被摄体接受光源的1/100光量,而在20英尺处,就只接受光源的1/400光量了。这就是说,当距离增加一倍时,被摄体接受的光量只为原来的1/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移軸鏡的模擬效果
移軸鏡的模擬效果其實作法非常簡單,只有幾個步驟就可以完成,
不過最好要挑選一下圖片,透視效果愈明顯,或是拍攝視角較廣範的圖片,
後製後的感覺愈強烈喔!

現在就簡單為各位示範一下,如何用 PS 來後製:

1.首先要選出後製的照片
要後製的這張照片事先可以比平常再加強一些色彩飽合度,
這樣調出來的效果會更明顯一些。

2.開啟 PhotoShop 程式 (沒有指定一定要什麼版本,CS、CS2、CS3都可以)
3.載入要後製的照片
4.點選左下角工具列「以快速遮色片模式編輯(Q)」的圖示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url]
5.選取上方「反射性漸層」
6.在畫面上拖曳出想要的範圍及角度 (不滿意可以重新拖曳一次)
7.再點選一次左下角工具列的「以快速遮色片模式編輯(Q)」圖示
8.點選後可以看出剛剛所遮罩的範圍 (不滿意可以重複步驟6)
9.點選「濾鏡(T)→模糊→鏡頭模糊...」
10.這裡「強度®」預設為15,可自行依喜好調整
完成後請按「確定」

11.最後點選「檢視(V)→輔助項目(X) Ctrl+H」或直接按 Ctrl+H 亦可
再來將圖片儲存後就完成了,這樣的步驟夠簡單了吧!

12.最後產生的結果
如果您還是看不大懂的話,就直接看這個教學動畫吧!

或許有玩過的同好還有其它的方式,也請大家一起來發表分享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h
禁言中
泡网分: 107.65
主题: 38
帖子: 15135
注册: 2002年8月
当消费类数码相机中,1470W像素早已不算什么,26倍光变也不再神奇的时候,令我惊讶的是为什么还有很多诸如1/2.33,1/2.5尺寸的CCD存在,为什么很多相机还是那么可怜的单点对焦,为什么手动还没有成为标配?
看着别人用五年前的nikon E4500海外拍摄的一些风景纪念照,我茫然了,照片的干净通透让我惊讶,而这只是一部400万像素的相机,也许有人要说,你让他试试阴天拍摄的效果,让他试试背景虚化,诚然卡片机拍出来的效果也许只有天气晴朗的时候才能看看,对于弱光条件根本无能为力,也很难整个奶油背景,可是作为旅游纪念我想足够了,况且是不是所有用单反的人拍的风景照都比卡片机拍的好,看看无忌还有多少人甚至连最起码的对焦都对不准。一定范围的景深是能突出主体,但不是任何条件下都需要虚化的,比如风景照,比如集体照,记得有次别人请我帮他们拍合照,而我就只有一个35的定焦头,考虑到光线,变形,构图,画质,所以选择了最佳的光圈,较低的ISO,安全快门,最后却悲惨的发现前面的人清晰了,后面的人却模糊了,而在取景器里面看得却不是那么清楚,于是觉得卡片机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在这个时候会显得得心应手。
有点扯远了,呵呵,回到像素的话题。还是从卡片机说起,现在的卡片机像素是高了,可是看看那个原始图的细节,惨无忍睹,所谓的1cm微距也就是把镜头贴在物体上面产生的极大变形,微距只和CCD大小,焦距以及最近对焦距离有关系,和那所谓的1cm有什么关系,难道会有人白痴地认为那1cm就是对焦距离,从被摄物体到镜头前端的距离?看看现在卡片机的那些放大倍率,也许E4500已经属于那个过去的时代,玩摄影的都去搞单反,都不搞卡片机了。而我只能很悲哀地说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一款经典的相机了,1/1.8英寸400万像素CCD已经属于过去,1:2放大倍率也已经属于过去,可旋转机身也已经属于过去。
然而还有一些更悲哀的,像素论者不在少数,在D3X出来之前,有多少人在嘲笑尼康的1200W像素,可是……有多少人拍完图片之后慢慢地放大欣赏那局部的细节,有多少人拍完照片后冲印成很大的照片挂在墙上慢慢欣赏,又有多少人是拍完照片把数据文件堆砌在硬盘里就不再问津。400万够了吗?1200万够了吗?或许有人说像素大了后期可裁剪的余地大些,我可以只要其中的一小部分,可是我想说你拍照是为了后期裁剪的吗?反正浪费一点像素无所谓是吗?构图差点无所谓,后期可以慢慢调整,慢慢裁剪对吗?再退一步说,你从D3X上裁出的1200W就和D3上拍的效果一样吗?那为什么D200的高感比D40还差那么多?我承认人类在发展,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很有可能未来2400万像素的高感比D3还要好,可是我在想如果把那个技术再用在D3上面,是否可以让D3的高感更好,画质更细腻,画面更通透呢?一直以来,我都认为D3是款很经典的相机,因为它放弃了高像素,选择了高速连拍,高画质的高ISO,因而它是一款全面的相机,关键是适合大众的万能相机,我想尼康把D3X定价那么高的原因也是因为不想让它影响D3,D3X是属于那些搞商业摄影,搞大幅输出的专业人士,还属于那些喜欢攀比的有虚荣心的。而我需要的只是一款D3。
可能像素是相机最直接也最容易明白的一个参数,不懂摄影的人也会认为像素越高越好,当你和别人说1450万像素拍出来的照片可能不如600万像素拍出来的时候,我敢肯定会有很多准备买卡片机的人向你投来鄙夷的目光。当我说同样的空间存一个2400W的JPEG文件不如存一个600W的RAW文件时,肯定也会有很多人向我投来鄙夷的目光。其实这也难怪,商家就是商家,他们只会从商业的角度考虑,当别的厂家都在拼命发展像素的时候,自己能落后吗?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畸形发展的结果。
不是为商家悲哀,而是为我们这些摄影爱好者悲哀!已经没有那种漫长等待后的惊喜,有的只是慨叹,“又过时了”也许这就是真实的数码时代!喧闹与浮华背后,却发现内心深处残留的只是那份空寂!用什么来填补那份空寂呢?
取景,测光,构图,对焦,快门……对,用心摄影,用心看世界!用好你的相机,把她当做你的爱人,珍惜每一次快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数码相机学习资料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