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很烦蔡琴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5576 回帖:383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2.927
主题: 32
帖子: 5200
注册: 2002年12月
最喜欢的蔡琴的歌,就是《机遇》里的《偶然》
当然,更喜欢下面有人提到的潘越云,喜欢《最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333
主题: 15
帖子: 12620
注册: 2004年4月
原文由 罗德琴科 发表
...... 因为那是过度夸大乐器形体的不真实录音,就好比让你头伸进钢琴里面去欣赏钢琴。


是啊,灰常灰常有意思的比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8.178
主题: 17
帖子: 4928
注册: 2006年3月
按屋脊的说法,个人感觉蔡琴很爱亮骚是真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999
主题: 22
帖子: 3315
注册: 2005年1月
原文由 oclat 发表

不完全这样,很多录音时候,调音台和周边设备动的很少(事先机器设备调整好的),采集下来后是素材,再经过编排,缩混等后期处理,最终出成品。在录流行的也是如此,但在后期处理上,为了某种需要会进行一些人为处理。例如水星公司在录1812时就用思图的的一小型调音台采集素材。当然即使是古典音乐录音后期总是要调整的, ......


调整多少才是合适的?给个具体的数值?

这东西本来就是凭感觉吃饭,非要借着这个说那个不好,就没劲了。五十步非要笑一百步,那不如把唱片全毁了都去听音乐会。

自从Beatles的《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以来,录音室的各种声效处理已经成为流行音乐创作本体的组成部分,还用古典音乐式的Hi-Fi来要求流行音乐就不合适了。

古典乐有古典乐的Hi-Fi,流行音乐有流行音乐的Hi-Fi。标准本来就不同,何必混为一谈,非说这个是真,那个是“伪”?

倒退一百步,能忠实还原录音棚监听效果的流行音乐播放设备,那就是流行音乐的Hi-Fi器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715
主题: 9
帖子: 3260
注册: 2005年4月
原文由 混不吝 发表

调音台的部分、各种声音处理器件的使用,现在已经是流行音乐的一部分。换言之,没有这些,就不成其为流行音乐了。

所谓Hi-Fi,无非是高保真声音还原。流行音乐还的是什么原?用古典乐的标准要求流行音乐,不走样才怪。

话说回来,时至今日,古典音乐录音就不会使用这些周边?调音台上就不会有所动作?那为何古典乐 ......

不完全这样,很多录音时候,调音台和周边设备动的很少(事先机器设备调整好的),采集下来后是素材,再经过编排,缩混等后期处理,最终出成品。在录流行的也是如此,但在后期处理上,为了某种需要会进行一些人为处理。例如水星公司在录1812时就用思图的的一小型调音台采集素材。当然即使是古典音乐录音后期总是要调整的,关键是调整的多少问题,调整的得多了,和原始的就会相差太大。对于流行音乐,后期效果加的比较猛,这样才能突出吗,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FC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77
主题: 21
帖子: 5581
注册: 2003年8月
原文由 sj168 发表
这话你也就在这说说,要是给你十几岁的侄男侄女听见,可不会有好下场,我是吃过亏的。

的确!代沟问题吧!

原文由 听雨11228 发表
呵呵,同感。

握手!

原文由 wxq668 发表
还是老兄有品位

品位不敢高谈!仅就个人成长的年代环境而言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94
主题: 11
帖子: 1086
注册: 2001年12月
原文由 混不吝 发表

调音台的部分、各种声音处理器件的使用,现在已经是流行音乐的一部分。换言之,没有这些,就不成其为流行音乐了。

所谓Hi-Fi,无非是高保真声音还原。流行音乐还的是什么原?用古典乐的标准要求流行音乐,不走样才怪。

话说回来,时至今日,古典音乐录音就不会使用这些周边?调音台上就不会有所动作?那为何古典乐 ......

同意!音乐编配得好的话是很有感染力的,最近收了一张《十八把小提琴》,音质的确很美,名琴的音色妙不可言,编配和演绎也功不可抹,把很熟悉的曲子演奏得优雅动人。我老妻听了《爱在深秋》以后非得去找潭咏麟的原唱来听,结果大失所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359
主题: 343
帖子: 4901
注册: 2006年8月
楼主说了我想说的。
不过,喜不喜欢蔡大姐,纯属个人喜好,没有必要争论。我很少听老蔡的,虽然有几张碟子,但很难把它听完。蔡琴的嗓子是特别,但作为女声,没有什么色彩,没有什么动人之处。喜欢这种嗓子就喜欢,不喜欢的就不喜欢。满大街都是蔡琴,还是把音响留给别人的嗓子吧。
还是老土的喜欢邓丽君。因为那会让我有很多回忆。至于前面有人说的年龄,我46也不喜欢老蔡,因为蔡琴流行的时候我已经没有回忆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999
主题: 22
帖子: 3315
注册: 2005年1月
原文由 爱国超人 发表

流行音乐的录音方法跟爵士乐的有相似之处,也是每件乐器单独拾音,分轨录制,各个乐器的响度均衡和声场的位置都是由调音台决定的。但是流行音乐“制作”的成份更多。为了节省成本,有的乐器就直接用midi代替了,况且现在的采样音色库质量越来越高。乐手录音的时候都是跟着节拍器,一点都不能差。器乐录完了,再录人声,一遍,两遍。。。然后再把数遍中满意的段落拼接在一起。录进去的每一轨都要经过限压、压缩、EQ、激励器、混响器。。。等一系列的处理,也就是所谓的“混缩”。流行音乐与其说是录出来,不如说是做出来的,何来的hifi?何来的“保真”?这才是真正的“伪HIFI”。


调音台的部分、各种声音处理器件的使用,现在已经是流行音乐的一部分。换言之,没有这些,就不成其为流行音乐了。

所谓Hi-Fi,无非是高保真声音还原。流行音乐还的是什么原?用古典乐的标准要求流行音乐,不走样才怪。

话说回来,时至今日,古典音乐录音就不会使用这些周边?调音台上就不会有所动作?那为何古典乐的录音就不是伪Hi-Fi?

流行音乐无论在录音棚,还是在现场,都要经过调音台,也=都会使用各种声音处理器件,都会重新调节乐器比例。能高保真地还这个原,不就是Hi-Fi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802
主题: 0
帖子: 1085
注册: 2005年11月
个人体会是,无论音乐,美术,绘画,摄影...都属于艺术.   音响发烧,一开始,很自然地会走进"技术"这个误区.所以砸玻璃,火车声,三盲鼠,蔡琴...试音碟的出现很自然(这和音响经销商有关为了推销产品有关).很多人先追求高音要纤毫毕显,然后又是低音要荡,甚至把失真当成"经典"来推崇.随着认识提高,发现"错啦",于是又出来个"中音至上".据说某英国权威说过;"只要中音搞好了,就什么都有了!"到头来终于明白,搞来搞去,还是栓在"技术"误区之内.而忘了技术仅是体现艺术的工具.所以本人之管见是千万别忘了艺术这个根.用通俗一点话说;就是要有味道.                                                  我们知道,吃东西还众口难调,所以每个人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文化修养,不同的个人爱好.结论肯定不一样,不必一定要把自己的偏好强加于人.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拉到一个水平线上.我以为,但凡能广泛流传的东西,不一定是经典,但其中必有它的长处.在看到不足时,是不是也想想是否有它的长处呢?不要采取一棍子打死的方法,养成用辩证法来看问题的习惯,是很有益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94
主题: 11
帖子: 1086
注册: 2001年12月
原文由 fotobug 发表

支持。现在流行音乐的制作方法越来越趋向于每个音乐成份单独录制,最后在电脑上混合成一体。

不喜欢蔡不在于她的音质,而在于她控制声音的能力,这方面她受的训练先天不足,所以她的歌,总感觉走到哪算哪。

华语流行乐手大多有这毛病,先天训练不够,靠类似超女这样的造星运动捧出来(其实超女也不过是拾了Americ ......

支持,就算是受训练有素的歌唱家也不是每首歌都受欢迎的,如宋祖英的歌不喜欢:辣妹子(娇情),好日子(浮夸,歌功颂德),喜欢的:孟江女,木兰从军(歌剧性,完美). .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6.196
主题: 58
帖子: 13158
注册: 2006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月赛优胜标识
更烦那个小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7.625
主题: 132
帖子: 14531
注册: 2000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爱国超人 发表

声乐的发音理论我也是学过一点的。人的呼吸主要是靠胸、腹、隔膜。其中隔膜是吸气肌肉群的一份子。而呼气肌肉群的重要部分就是腹部。唱歌时气息的控制,除了吸气肌肉群须竭力支持胸廓,还要呼气肌肉群能稳健地与之合作进退。也就是声乐老师常说的“隔膜的支持”。训练有素的歌手是不会只靠胸腔来控制气息的。
至于“伪 ......


支持。现在流行音乐的制作方法越来越趋向于每个音乐成份单独录制,最后在电脑上混合成一体。

不喜欢蔡不在于她的音质,而在于她控制声音的能力,这方面她受的训练先天不足,所以她的歌,总感觉走到哪算哪。

华语流行乐手大多有这毛病,先天训练不够,靠类似超女这样的造星运动捧出来(其实超女也不过是拾了American Idol这类节目的牙慧,也谈不上有什么创意,只不过打了一个地域差、时间差而已)。

虽然华语流行音乐圈少有象Sarah Brightman原本是练美声出身,后转流行的。某些红火的,其实经常掩盖不了先天缺乏训练的缺陷。刘欢是个典型,单拿出来,某个单曲也不错,大家也爱听,但去年底和几位美声歌手搞了个节目,同台演出,立马就露馅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98
主题: 51
帖子: 2249
注册: 2008年1月
原文由 罗德琴科 发表
有一次我给一个学声乐的听蔡琴,她很惊讶,说了一些评价,大致意思是蔡琴虽然嗓音条件不能算非常好,(但也不能算差。)但她属于非常会唱的,她的发声完全靠胸腔气流带动声带发声。

三盲鼠是典型的过度真实的“伪HIFI”录音。如果楼主不喜欢蔡琴那是个人喜好,但说蔡琴的录音比不上三盲鼠那就是无知了。烧友一开始听音乐 ......


声乐的发音理论我也是学过一点的。人的呼吸主要是靠胸、腹、隔膜。其中隔膜是吸气肌肉群的一份子。而呼气肌肉群的重要部分就是腹部。唱歌时气息的控制,除了吸气肌肉群须竭力支持胸廓,还要呼气肌肉群能稳健地与之合作进退。也就是声乐老师常说的“隔膜的支持”。训练有素的歌手是不会只靠胸腔来控制气息的。
至于“伪HIFI”,你要是去学习一下录音技术就不会这么想了。交响乐,爵士乐,流行乐。。。录音的方法都不尽相同。大型乐队的录音一般只用2-3支麦克风来拾音,也许会再加1-2支来收录回响。爵士乐因为乐器少,所以录音的方法就多样一些。一般每件乐器都会用1-2只麦克风来拾音。而一套爵士鼓可能会用5支以上麦克风。再拿你说的钢琴为例,你听得一点也没错,录三角钢琴最常用的方案,就是把麦克风放在钢琴里面,※※位置朝下,击锤后方20cm,钢弦上方20-30cm处。尽管每件乐器都可以用X-Y法来录立体声,但乐器的声场位置基本上是由调音台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要说它是“伪HIFI”也未尝不可。我录过一些器乐,要把每件乐器演奏的声音都交代得细致到位是相当困难的。不知道小日本是用的什么录音技术,能捕捉到这么多细节,有能把乐器的声场位置交代得有条不紊。不管怎么录,爵士乐都算得上是真正living音乐的录音。流行音乐的录音方法跟爵士乐的有相似之处,也是每件乐器单独拾音,分轨录制,各个乐器的响度均衡和声场的位置都是由调音台决定的。但是流行音乐“制作”的成份更多。为了节省成本,有的乐器就直接用midi代替了,况且现在的采样音色库质量越来越高。乐手录音的时候都是跟着节拍器,一点都不能差。器乐录完了,再录人声,一遍,两遍。。。然后再把数遍中满意的段落拼接在一起。录进去的每一轨都要经过限压、压缩、EQ、激励器、混响器。。。等一系列的处理,也就是所谓的“混缩”。流行音乐与其说是录出来,不如说是做出来的,何来的hifi?何来的“保真”?这才是真正的“伪HIFI”。

[※※超人 编辑于 2008-03-19 02:2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653
主题: 3
帖子: 163
注册: 2008年2月
原文由 罗德琴科 发表
有一次我给一个学声乐的听蔡琴,她很惊讶,说了一些评价,大致意思是蔡琴虽然嗓音条件不能算非常好,(但也不能算差。)但她属于非常会唱的,她的发声完全靠胸腔气流带动声带发声。

三盲鼠是典型的过度真实的“伪HIFI”录音。如果楼主不喜欢蔡琴那是个人喜好,但说蔡琴的录音比不上三盲鼠那就是无知了。烧友一开始听音乐 ......


说得正点!楼主说的那首"推荐曲目"出自<<雾的情怀>>这张专辑,它的录音特点是细节惊人的多,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858
主题: 31
帖子: 11284
注册: 2001年12月
原文由 罗德琴科 发表
......就好比让你头伸进钢琴里面去欣赏钢琴。


哈哈
这句好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8.183
主题: 70
帖子: 6709
注册: 2003年12月
有一次我给一个学声乐的听蔡琴,她很惊讶,说了一些评价,大致意思是蔡琴虽然嗓音条件不能算非常好,(但也不能算差。)但她属于非常会唱的,她的发声完全靠胸腔气流带动声带发声。

三盲鼠是典型的过度真实的“伪HIFI”录音。如果楼主不喜欢蔡琴那是个人喜好,但说蔡琴的录音比不上三盲鼠那就是无知了。烧友一开始听音乐很容易被三盲鼠蛊惑,但大多听听就会束之高阁,因为那是过度夸大乐器形体的不真实录音,就好比让你头伸进钢琴里面去欣赏钢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862
主题: 22
帖子: 1462
注册: 2002年10月
蔡情的唱功差!!!

凭你也配说这话,你知道什么是唱功?

那么多人喜欢,你知道喜欢的是什么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584
主题: 15
帖子: 40972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用讨巧的录音卖音响应该很正常.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497
主题: 23
帖子: 2470
注册: 2005年5月
其实商家家家都放老菜的歌,那是商家厚道哦。
专家说人耳朵的记忆只有7秒,要挑音响听要听你熟悉的歌,人家都放一样的,便于你挑音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463
主题: 17
帖子: 3119
注册: 2005年8月
原文由 揽胜 发表
有喜欢的就会有不喜欢的。

我看到X悦在电视里晃荡,腿就发抖。

看X红在扭动肥胖的底盘,马上厌食。

看到玉女派掌门人的老公XX锋开吼,立即拉肚子,这个时候要吃河南出的药--泻停封。


有同感。当然,这都是时下时兴的人,X悦已经过气了。X红、X楠什么的真不知道有什么好?!不仅厌食,而且便秘!最可笑的是:他们还以为自己是个角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98
主题: 51
帖子: 2249
注册: 2008年1月
原文由 汪大壮 发表
至于蔡琴成为“标准”试音碟,我觉得实属人云亦云、三人成虎的功劳。记得当初我对音响还有一点发烧的时候,人们都是听什么摔玻璃啦、关火车门啦之类的声音来试机,不知什么时候,哪位高人发现了蔡琴的声音适合试音,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报纸上、杂志上、广播里的专家们也一致忽悠,搞得你不拎张蔡琴,都不好意思进专业点的音响店买东西。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似乎就有点皇帝新衣的意思了。


我看也是这个意思,呵呵。10年前去音响店经常听到砸玻璃打雷下雨之类,最多的是小提琴,蔡琴也有,但很少。那时候我还在上大学,买不起器材,光买唱片,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带着自己的片子去各个音响店“蹭”听。在音响店也接触了不少选购hifi的顾客。的确是中年人居多,其中听室内乐的很多,然后就是歌剧、交响乐和民乐。很少有人要求拿流行音乐试听的。我的印象里,蔡琴好像是由香港台湾的hifi杂志先开始宣扬的。后来渐渐的国内的杂志、电台,也开始忽悠起来。直到现在,甭管懂不懂音乐懂不懂hifi,都先弄一盘蔡琴再说,搞得跟hifi入场券似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98
主题: 51
帖子: 2249
注册: 2008年1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蔡琴的嗓音和歌路其实是小众文化,歌迷多半人到中年,有教育背景但不高深,有雄心但不太得志,有了点家世但依然不够如意,呵呵,内心最终有点儿自怜,动不动有空落落的感觉,却也说不出口。无论男女。

太小年纪,还没那么多沧桑。太老年纪,这么点沧桑已经引不起他的感叹。

所以蔡琴是唱给中年人,中产阶级听的。

“红灯将灭,酒也醒,此刻该向他告别···”

“我也曾,心碎于黯然离别,哭倒在露湿台阶···”——世界上还有更颓废的情态吗?

“有人用麻醉逃避清醒的痛楚···”比赵丽华的诗写得好多了。

“我却愿以长夜的无眠,换取一只天鹅垂死时,美绝的歌···”——真是太有才啦!

还不止这些哪。

“你是我这一生,最美的悲哀,否则我单薄的心,怎承受得起,这巨大的忧伤···”

呜呜呜 很好,很强大,很适合身处七年之痒的人们听听。


老兄所言甚是。蔡琴实乃小众歌路。从嗓音来看,无不慼慼咽咽唏嘘感慨。从歌词来看,又怎是一个“酸”字了得。潦倒不至小资不及,空空落落感得叹失的中年人或许会有所共鸣。
至于如今怎会在hifi圈里泛滥成灾,那只能用“皇帝的新衣”来解释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3.465
主题: 212
帖子: 23281
注册: 2003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楼主稍安毋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5.93
主题: 92
帖子: 14708
注册: 2000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蔡琴在飞碟时期颇有些好作品,《伤心小站》、《时间的河》,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最后一夜》。点将时期的唱片不够清新灵动,匠气了些。再后来就是反复炒冷饭了。最近这几年觉得她越来越装腔作势,

概括准确,是这意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999
主题: 22
帖子: 3315
注册: 2005年1月
蔡琴在飞碟时期颇有些好作品,《伤心小站》、《时间的河》,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最后一夜》。点将时期的唱片不够清新灵动,匠气了些。再后来就是反复炒冷饭了。最近这几年觉得她越来越装腔作势,也许是远香近臭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879
主题: 7
帖子: 1382
注册: 2005年9月
原文由 cybervega 发表
还不是让“无间道”给闹的

哈哈,是也是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584
主题: 15
帖子: 40972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怨妇我倒是喜欢,不过是听潘越云

原文由 靓镜出击 发表
蔡琴的歌整个怨妇一个,心情不好的时候越听越乱。
小邓的歌是打牌,品茶,喝酒时听的:“小城故事多. . .”。
超女的歌是街边的成衣摊,大排档吼的,“来呀!!!垃圾货大跳楼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94
主题: 11
帖子: 1086
注册: 2001年12月
蔡琴的歌整个怨妇一个,心情不好的时候越听越乱。
小邓的歌是打牌,品茶,喝酒时听的:“小城故事多. . .”。
超女的歌是街边的成衣摊,大排档吼的,“来呀!!!垃圾货大跳楼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76
主题: 13
帖子: 158
注册: 2003年8月
我觉得蔡琴后期的作品远不如早年她和李建复合作的那张《一千个春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很烦蔡琴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