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电相机——数码相机的发展方向! [主题管理员:半瓶咣当]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5761 回帖:49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251
主题: 2
帖子: 859
注册: 2004年12月
645 Vision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251
主题: 2
帖子: 859
注册: 2004年12月
LCD View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251
主题: 2
帖子: 859
注册: 2004年12月
DSLE的时代已来了.RED的产品
http://www_red_com/epic_scarlet/
Red 645 DSLE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18
帖子: 1127
注册: 2007年12月
原文由 咸人 发表
支持楼主言论:
楼主做一下这方面的科普还是必要的。
好在现在单电已成事实。
早年做此展望可吃尽了苦头啊...... 。
  

随着电子取景技术的不断发展,支持单电的人会越来越多,现在这个帖子的支持者,就明显比年初多了很多很多。将来一定会越来越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18
帖子: 1127
注册: 2007年12月
原文由 咸人 发表
毫无疑问,如今的DSLR是从胶片单反仓促沿袭过来的,这种沿袭有两个重要理由,一是众人的使用习惯;二是当时CCD是主流,量产的CMOS只有Canon一家。
  自打O推出E330之后,让人为之振奋,作为相机最重要功能之一的取景方式居然可以这样干,虽然还存在很多缺点,但总算让过去用惯了120腰平取景方式的相机的人找到了感觉。
  然而,这样做的前提是必须使用低功耗、热噪音极低且稳定的成像传感器。使用柯达或松下传感器的O家率先突破了这一点。Canon虽然有自己的低功耗、低噪音CMOS,但它一贯的挤牙膏作风决定了它不愿意先走出这一步,更何况,老对手Nikon在这方面完全无力与之形成竞争,因为Nikon只有SONY提供的CCD,绝对不具备这一条件,更何况,Nikon历来的保守作风也决定了它绝不会先吃螃蟹。(另注:到D2X用上SONY的CMOS时,Nikon在竞争中已明显处于疲于奔命的地位了,无暇顾及这一趋势)
  SONY R1 的开发确实意义非凡,不难设想,把R1上的镜头与机身做成可拆卸的,它与单反还有区别吗,如果讲有区别,无外乎就是光学取景与电子取景的使用习惯问题。
  各家有能力开发传感器的公司都非常重视CMOS类图像传感器的开发,SONY近两天就又推出了一块很有潜力的CMOS,Nikon自己也在搞,但老是用不上自己的,原因不言自明。
  传言中的O记新旗舰E-P1更将沿着双取景方式共存的方向往下走,很显然,这是过渡,条件成熟必定是LCD取景一统天下,届时,反光板也就该寿终正寝了。
  LCD取景的最大优势是将来能实现取景与相机的分离,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异地取景,全遥控操作,让摄影变得更轻松。
  Canon看出了这一趋势,在其它各家都搞出了自己的 CMOS或其它低耗、低噪传感器的背景下、在O记率先探水的压力下,为抢占先机,直接在中档的40D和高档的马三上直接加上LCD取景方式的做法就不难理解了。不难预料,400D的升级机器也会有此功能,甚至更进一步,牙膏挤猛了,做成可翻转LCD全实时取景方式的普及机也不是不可能的。
  CCD大势已去,CMOS或其它低功耗、低噪音、高稳定的传感器终将一统天下,DSLR的反光板行将就木,DSLR这个名称即将改写。
  

学习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3.847
主题: 21
帖子: 9538
注册: 2004年7月
支持楼主言论:
  “一些力挺单反的人,其实并没有在单反的鼎盛时期使用过单反,而是在单反开始走向没落的现在,才使用单反,其实,他们尊捧的单反,早已越过了顶点,开始走下坡路了。”

补充楼主言论:
  不必诟病单电DC的价格,出身贵族世家,物以稀为贵。49年解放,家庭成分不好会让这些贵族吃尽苦头。
  也没必要因为现在的单反DC廉价如白菜而欣喜,一旦这些单反DC解放了自我,摆脱了高成本反光板系统的自我束缚,更廉价的单电大DC一定会让穷苦百姓人人都有翻身作主,忆苦思甜的好感觉。

楼主做一下这方面的科普还是必要的。
好在现在单电已成事实。
早年做此展望可吃尽了苦头啊...... 。见: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6540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3
帖子: 2190
注册: 2007年12月
原文由 半瓶咣当 发表
   

是啊,精辟!


可以把"Jing"和"Pi"分开来理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18
帖子: 1127
注册: 2007年12月
原文由 fzooadm 发表

这句话,精辟!
   

是啊,精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322
主题: 28
帖子: 1999
注册: 2007年1月
原文由 哇咧咧 发表

富士的新技术就是一种仿生......


这句话,精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3
帖子: 2190
注册: 2007年12月
原文由 光阴的幻影 发表

小相机方面,个人通过网上大量的图片对比,感觉柯达的小相机很不错,图片质量很好。其次是富士的机器,然后就是比较垃圾的什么尼康佳能索尼的小相机了,这类东西基本不能算是相机,算个图片快照器大概都不行,就是些玩具而已。


非常反潮流的见解。也许是说卡片机?感觉比较偏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498
主题: 1
帖子: 1092
注册: 2008年7月
原文由 α 发表

这种骗骗SB的东西也有人相信,不过本来就是骗你们的嘛。负责高光的高光溢出,负责暗光的,成片噪点,两个再合在一起,高光溢出成片噪点无一不缺。
先后两次曝光把本来就不重组的曝光时间继续对砍,结果只有两种可能-
1.时间太长,被摄体移动,相机抖动。
2.时间短了,曝光时间更少,必须提高一倍ISO才能弥补曝光时间, ......


真正的名牌商品,没有不奸的。不过要看是不是奸得是地方。一个领域,你如果占据的时间长了,总会显得比较油条一些,这也算正常吧。

比较起来,德国货还是性价比最高的。是一分钱二分货。日本人的产品算一分钱一分二厘的货,美国货一分钱算一分五厘的货。至于温州货,那就是一分钱一厘货,中国特色,就不去说它了。反正国货,在很多时候,恰好是最不值得买的产品,国营的产品整机质量差,但用料还算结实,不过和买个砖头也没有多少区别。私营企业的产品,尤其是温州货,仅仅是外观质量还可以,其余的一无是处。港货比台湾货要好得多,尤其是一些外国大采购商肯订货的那些产品,非常值得。台湾货嘛,偶在台资厂干过,对这种产品的评价是仅好过温州货而已,自己负责做的产品,自己是不太愿意去买的。

举个例子,徕卡的相机和松下相机,区别就是徕卡的每个零件精度要求是千分之一毫米,而松下的是十分之一毫米。其实松下的设计方案使得它的伪徕卡性能和可靠性其实也已经很不错了,但这样的可靠性再经过徕卡挑选一下,许多个零件组装起来,其整机可靠性和寿命就会突然提高许多倍,一般来说,从数学和统计学上来看,徕卡的机器要比松下的机器可靠性高十几倍,寿命高五六倍是没有问题的,但它的价钱并没有高十几倍。可见徕卡这种德国货要比日本货的性价比更高。

小相机方面,个人通过网上大量的图片对比,感觉柯达的小相机很不错,图片质量很好。其次是富士的机器,然后就是比较垃圾的什么尼康佳能索尼的小相机了,这类东西基本不能算是相机,算个图片快照器大概都不行,就是些玩具而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3.229
主题: 139
帖子: 2338
注册: 2003年5月
原文由 外娇里嫩 发表

水分好大呀,达到30%了

[2008-11-10 12:46 补充如下]

我承认我错了,原来是超过60%的水分,看样子还会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41
注册: 2008年11月
原文由 α 发表

这种骗骗SB的东西也有人相信,不过本来就是骗你们的嘛。负责高光的高光溢出,负责暗光的,成片噪点,两个再合在一起,高光溢出成片噪点无一不缺。
先后两次曝光把本来就不重组的曝光时间继续对砍,结果只有两种可能-
1.时间太长,被摄体移动,相机抖动。
2.时间短了,曝光时间更少,必须提高一倍ISO才能弥补曝光时间, ......

太偏激而且也没什么道理
要知道人的视网膜就是由视锥细胞感受强光和颜色,视杆细胞感受弱光,最后人脑来计算得出景和色,
因此理论上来讲,富士的新技术就是一种仿生
你认为曝光时间会变长,可是如果其他相机需要1/8秒而fuji只用2个1/24秒就做到了,会更长吗?
你认为iso会提高,那是绝对会提高,搞不好动辄上1600,因为这向来作为fuji家dc的一个卖点,但如果1600只相当于它家400的水平,算不算技术进步呢?
个人觉得相对于其它厂家,富士和松下在dc这方面的研发做得算是很有诚意的了,c家靠更好的整合资源发展也不错,反面的如sony,做了这么多年,dc的白平衡一直吃不准,很有诚意,很不奸诈?哦?
讨论归讨论,一会sb一会东西,何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3.229
主题: 139
帖子: 2338
注册: 2003年5月
原文由 α 发表

别克欧的贴一半被人砸成猪头,LZ去找来这种贴的话,拿秤砣当救命稻草了
http://www2.xitek.com/collection.php?action=docollection&username=%B1%F0%BF%CB%C5%B7&sel_forumid=1000

水分好大呀,达到30%了

[2008-11-10 12:46 补充如下]

我承认我错了,原来是>60%的水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3.229
主题: 139
帖子: 2338
注册: 2003年5月
原文由 α 发表

外娇里嫩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人家答不上来,你拼命要他答干吗?
想逼死他啊?


哪这么严重,回答个问题死不了人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α
禁言中
泡网分: 8.886
主题: 6
帖子: 372
注册: 2006年4月
原文由 半瓶咣当 发表
  

理解得很正确。

打个简单的比方:一款搭载了EXR的相机,假如总像素是1200万,就可以当F50和F30两台相机用。

F50的亮点是高像素(1200万),而喜欢F30的人却常常怀念像素虽然低一些(630万)但是高像质的F30。有了EXR,“鱼与熊掌”就可以兼得了。

而且,我判断新的EXR传感器(1/1.6英寸)的总像素,决非12 ......

FUJI在SR-SuperCCD的时候就玩吧不存在的像素炒作出来的概念。这回换个名字又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α
禁言中
泡网分: 8.886
主题: 6
帖子: 372
注册: 2006年4月
原文由 外娇里嫩 发表

你还没有回答我问题呢?还要我再问一遍不?

外娇里嫩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人家答不上来,你拼命要他答干吗?
想逼死他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α
禁言中
泡网分: 8.886
主题: 6
帖子: 372
注册: 2006年4月
原文由 半瓶咣当 发表
  

言归正传,还是谈单电。

看看别克欧兄的观点。

别克欧的贴一半被人砸成猪头,LZ去找来这种贴的话,拿秤砣当救命稻草了
http://www2.xitek.com/collection.php?action=docollection&username=%B1%F0%BF%CB%C5%B7&sel_forumid=100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α
禁言中
泡网分: 8.886
主题: 6
帖子: 372
注册: 2006年4月
原文由 半夜逛荡 发表
   是楼主答不上来,还是人家根本不搭理你呀?我观察了一下,楼主根本没回复你的任何帖子。

这是当然,我的问题他一个都答不上来。
不过不答我的问题不大,就怕被她老板看见了,炒他鱿鱼。
不过,也不用看着这些了,LZ离被炒鱿鱼不远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3.229
主题: 139
帖子: 2338
注册: 2003年5月
原文由 半夜逛荡 发表
   

是楼主答不上来,还是人家根本不搭理你呀?我观察了一下,楼主根本没回复你的任何帖子。

你还没有回答我问题呢?还要我再问一遍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3.229
主题: 139
帖子: 2338
注册: 2003年5月
原文由 半瓶咣当 发表
  

言归正传,还是谈单电。

看看别克欧兄的观点。


观点有了,可证据呢?
比如“我认为DC是比DSLR更先进的相机!”,为什么这么认为?
比如“别克欧预言,APS的大DC、FF的大DC,都会出现,而反光板将逐步废除。”,这种预研有个P用?能不能给个时间点?LZ好歹还给了个3、5、10年,可别告诉我是人类灭绝的那一天。
比如“松下G1不算创意,当今最值得称颂的还属索尼R1”,除了CCD大了点,和别的“单电”相机有差别么?

有些观点是正确的.
比如“DSLR 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权益产物”,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谁让“单电” 不争气呢?
比如“凡是单反就比DC好,凡是用单反的人就比用DC的人专业!”,这的确是一个谬论,得分啥“专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18
帖子: 1127
注册: 2007年12月
原文由 别克欧 发表
当初从传统胶片相机进化到数码相机的时候有两大分支:
1 DC 这是真正数码化的新时代照相机,但是因为对焦的同时要处理大量显示数据所以时滞大,而且当时感光器昂贵无法生产大幅面的高画质机器;
2 DSLR 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权益产物,除了感光器由胶片变成CCD没有太大进步,但是由于销售价格高,它大都采用APS以上的大传感器,起码画质有保障;
于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就产生一个谬论:凡是单反就比DC好,凡是用单反的人就比用DC的人专业! 而实际上是感光器大了就比小的好。

本人水平低,但是敢说真话,我买过很多种DC也买过单反加镜头,如果综合所有优点缺点来评价的话,我认为DC是比DSLR更先进的相机!

为什么现在新出的单反都上了液晶取景?因为光学取景才是最傻瓜的!
为什么连无敌兔都要加上DV功能?因为以前是想加加不上,反光板捣乱!

别克欧预言,APS的大DC、FF的大DC,都会出现,而反光板将逐步废除。
松下G1不算创意,当今最值得称颂的还属索尼R1
  

言归正传,还是谈单电。

看看别克欧兄的观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18
帖子: 1127
注册: 2007年12月
原文由 半夜逛荡 发表
是的,并不是同一张片子,既可以高像素,又可以超宽动态范围,或者既高像素,同时又可以高感光度的低燥点,而是要么高像素普通动态范围和高像素普通感光度,要么超宽动态范围而降低一半像素,要么高感光度下的低燥点,也要降低一半像素。

这三种工作状况是可选的。给使用者以选择的方便,总比那些1/1.7CCD1470像素,在大晴天还好说,光线稍微差点,需要稍微高一点的感光度,燥点就已经非常明显的CCD,或者面对大光比的场景束手无措,仍然只可以用1470万像素拍那些要么亮部死白要么暗部死黑的“高清晰度”的片子的CCD强多了。
  

理解得很正确。

打个简单的比方:一款搭载了EXR的相机,假如总像素是1200万,就可以当F50和F30两台相机用。

F50的亮点是高像素(1200万),而喜欢F30的人却常常怀念像素虽然低一些(630万)但是高像质的F30。有了EXR,“鱼与熊掌”就可以兼得了。

而且,我判断新的EXR传感器(1/1.6英寸)的总像素,决非1200万,至少是1400—700万,可能是1600—800万的,因为现在连普通CCD都已经1470万像素了,而且还不是1/1.6英寸的,而是1/1.7英寸的!

要是能用2/3英寸,1600—800像素的EXR,搭载在F200上,那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一款相机呀!

[半瓶咣当 编辑于 2008-11-09 20:4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924
主题: 34
帖子: 2023
注册: 2008年3月
原文由 半瓶咣当 发表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富士的这款EXR,并没有真正实现高像素的高感光度和低燥点,也没有解决高像素的超宽动态范围,仅仅是提供了一个“退而求其次”的解决方案,使使用者可以在其中进行选择。
   

是的,并不是同一张片子,既可以高像素,又可以超宽动态范围,或者既高像素,同时又可以高感光度的低燥点,而是要么高像素普通动态范围和高像素普通感光度,要么超宽动态范围而降低一半像素,要么高感光度下的低燥点,也要降低一半像素。

这三种工作状况是可选的。给使用者以选择的方便,总比那些1/1.7CCD1470像素,在大晴天还好说,光线稍微差点,需要稍微高一点的感光度,燥点就已经非常明显的CCD,或者面对大光比的场景束手无措,仍然只可以用1470万像素拍那些要么亮部死白要么暗部死黑的“高清晰度”的片子的CCD强多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924
主题: 34
帖子: 2023
注册: 2008年3月
原文由 α 发表
就问他本家的FUJI S100的一代代祖宗是谁,LZ都答不上来。
就这水平还敢做枪手
   

是楼主答不上来,还是人家根本不搭理你呀?我观察了一下,楼主根本没回复你的任何帖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α
禁言中
泡网分: 8.886
主题: 6
帖子: 372
注册: 2006年4月
原文由 半瓶咣当 发表
   

富士SUPER CCD EXR 采用“像素对”排列,既可以以全像素拍摄,也可以把A、B像素分开,以1/2像素数量进行两次暴光,然后再由图象处理软件合二为一,还可以以1/2像素数量暴光一次,实现高感度低燥拍摄。一块CCD,通过三种工作方式,可以当三块使用,以适应不同的拍摄场景,极大地增加了灵活性。

精细捕捉——实 ......

这种骗骗SB的东西也有人相信,不过本来就是骗你们的嘛。负责高光的高光溢出,负责暗光的,成片噪点,两个再合在一起,高光溢出成片噪点无一不缺。
先后两次曝光把本来就不重组的曝光时间继续对砍,结果只有两种可能-
1.时间太长,被摄体移动,相机抖动。
2.时间短了,曝光时间更少,必须提高一倍ISO才能弥补曝光时间,提高ISO---噪点大增。
确实强悍啊。

fuji做不出高像素来,只能一会炒菱形排列,一会搞SR-SuperCCD,一会又搞EXR。其实都是适得其反的东西。
菱形排列CCD号称插值像素可以提高一倍,相机插值有电脑photoshop厉害?很多用户的实践证明根本无效。
Super CCD EXR就是炒SR-SuperCCD冷饭,时间证明也毫无效果。

日本厂商都有点奸,但再奸不过FUJI,想当年很多机型,别家都标光学变焦倍数在机身上,就FUJI标光学变焦×总变焦在机身上。只有FUJI才能做的出这种垃圾事。

不过这些※※,LZ是根本不会知道的,一个不知道D30的人能知道这些?
就问他本家的FUJI S100的一代代祖宗是谁,LZ都答不上来。
就这水平还敢做枪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α
禁言中
泡网分: 8.886
主题: 6
帖子: 372
注册: 2006年4月
原文由 半夜逛荡 发表
有了“像素合并”功能,就敢把总的像素数提上去了,大不了在低照度下,使用像素合并功能再把像素数量降下来呗,灵活多了,比那些只能使用一种像素拍摄,在照度不足的情况下或者光比很大的情况下束手无策的CCD,这个EXR确实是个很好的变通办法。

提高像素fuji搞不定,只能搞这些个大家没法验证的东西来骗人
EXR就是骗骗你这种东西的东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α
禁言中
泡网分: 8.886
主题: 6
帖子: 372
注册: 2006年4月
原文由 半夜逛荡 发表
有了“像素合并”功能,就敢把总的像素数提上去了,大不了在低照度下,使用像素合并功能再把像素数量降下来呗,灵活多了,比那些只能使用一种像素拍摄,在照度不足的情况下或者光比很大的情况下束手无策的CCD,这个EXR确实是个很好的变通办法。

提高像素fuji搞不定,只能搞这些个大家没法验证的东西来骗人
EXR就是骗骗你这种东西的东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924
主题: 34
帖子: 2023
注册: 2008年3月
原文由 半瓶咣当 发表
  
这个名称虽然可以,但有点美中不足:

1. 与单反数码相机的称谓不对称,单反数码相机的英文名称是DSLR—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其中也没有提到镜头的可换。而按照单反的命名方式,单电相机就应该叫:DSLE—Digital Single Lens Electronic Viewfinder——单镜头电子取景数码相机。

2. 正因为与单反的名称不对称,因而不能充分反映这种相机在数码相机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取代单反。“可换镜头的DC”,更侧重把单电与普通概念的DC联系在一起,只不过镜头可换了而已,这不能充分反映单电与单反平起平坐的地位。

所以,我还是认为GLY先生的DSLE—Digital Single Lens Electronic Viewfinder更好。
  

有道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3.229
主题: 139
帖子: 2338
注册: 2003年5月
原文由 fzooadm 发表

不象老兄您孜孜钻研于技术令人钦佩。

楼主孜孜钻研的不是技术,是文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单电相机——数码相机的发展方向!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