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同焦段不同结构蔡司镜头猜图兼对比(续篇) [主题管理员:Luft]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69601 回帖:100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5
主题: 87
帖子: 11881
注册: 2001年2月
这次参赛的是福伦达的50/1
鉴于它的广受好评,拿来对比的是OTUS55
Otus尺寸大了不少,光圈又小一档,没有不赢的道理
看看差距有多大吧

福伦达在1.4和1各拍一张,对比OTUS全开
这是福伦达1.4的全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06.162
主题: 124
帖子: 40677
注册: 2002年5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2
★ NEX-7
Luft 发表于 2024-12-23 08:25
怎么讲?

图漏发
foca  OPLAR 1:3.5  f=3.5 cm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5
主题: 87
帖子: 11881
注册: 2001年2月
xinxiliu 发表于 2024-12-22 22:07
foca  OPLAR 1:3.5  f=3.5 cm

怎么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5
主题: 87
帖子: 11881
注册: 2001年2月
超值是硬道理 发表于 2024-12-22 15:42
两头中心锐度一般,左图反差较大。

右边反差低主要是吃光了
宾得A50/1.7的全开中心非常好了,实测85线对/毫米
无奈尼康底扫只有60线对/毫米的分辨能力,不能完全展示实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5
主题: 87
帖子: 11881
注册: 2001年2月
超值是硬道理 发表于 2024-12-22 15:40
超值的东西普遍存在,一分价钱未必一分货。

确实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06.162
主题: 124
帖子: 40677
注册: 2002年5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2
★ NEX-7
foca  OPLAR 1:3.5  f=3.5 cm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15.092
主题: 64
帖子: 10462
注册: 2018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PowerShot S100V
M2102K1AC
ILCE-5000
Luft 发表于 2024-12-20 22:22
这是中心合焦局部的对比,左A右B

两头中心锐度一般,左图反差较大。
超值是硬道理 编辑于 2024-12-22 15:5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15.092
主题: 64
帖子: 10462
注册: 2018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PowerShot S100V
M2102K1AC
ILCE-5000
超值的东西普遍存在,一分价钱未必一分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5
主题: 87
帖子: 11881
注册: 2001年2月
公布答案,A是宾得A50/1.7,B是徕卡M50/2DR
400多的镜头虐杀了7000多的(DR+眼镜的价格,这样才能达到和前者同样的近摄能力)
发生这样的“奇迹”,总结起来有以下一些原因——

1、镀膜
拍摄场景是强逆光,逆光一直就不是徕卡的强项,更何况6、7十年前的老徕卡,严重的“吃光”降低了焦内的反差并带来色偏
而逆光恰恰是宾得的强项(如果宾得说自己逆光是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包括蔡司),其镀膜技术直到21世纪初依然是领先业界的
A头虽然也比较老,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但逆光虐比它还要老20岁的徕卡肯定没问题

2、玻璃和设计的进步
即使把徕卡的“吃光”问题放在一边,也可以看到宾得A50的边角解析和焦外依然有优势
这就是玻璃和设计的进步了
徕卡DR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徕卡在上面使用了很多当时非常昂贵的高折射低色散镧系玻璃,算是“堆料”头
到了80年代宾得设计A头的时候,类似性能的玻璃已经可以做到极低的成本
加上更为合理的光学设计(前组分离的五组六片双高斯结构早在二战之前就由福伦达的传奇设计师Albrecht Tronnier发明了,致敬!)
催生了所谓“人类光学精华”的诞生
其实后来各家的50/1.7(或1.8)性能都差不了很多(相比之下宾得的A头焦外二线性比多数“小痰盂”要轻一些)
几百块钱就做到了几千块也难以明显超越的性能,因而生命力极强(也可以说原地踏步了差不多40年)

其实,玩徕卡老镜头,都是冲着精湛的做工和特殊的味道去的(50DR的低反差高解析,在弱光下是很出彩的)
千万别冲着光学素质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5
主题: 87
帖子: 11881
注册: 2001年2月
这是焦外局部的对比,左A右B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5
主题: 87
帖子: 11881
注册: 2001年2月
这是边角合焦局部的对比,左A右B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5
主题: 87
帖子: 11881
注册: 2001年2月
这是中心合焦局部的对比,左A右B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5
主题: 87
帖子: 11881
注册: 2001年2月
这是镜头B的全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5
主题: 87
帖子: 11881
注册: 2001年2月
这次的对比比较极端,也比较有意思
双方的身价差了10多倍,看看差距是否也有那么大?
一个是徕卡M50/2DR,一个是宾得A50/1.7(收到光圈2对比)

这是镜头A的全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5
主题: 87
帖子: 11881
注册: 2001年2月
龙游天涯 发表于 2024-11-11 20:24
佩服一直用胶片做测试,只能说有钱有闲有耐心,其实都转接到微单上更容易做比较,效率更高效果也更明显,浪费那么多胶卷比较可惜的

哈哈,没有数码,效率确实比较低
每个卷拿出两三张来做测试,图个乐
另外不受传感器和镜头主入射角设计不同的影响,对胶片头比较友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2.047
主题: 149
帖子: 7017
注册: 2010年10月
佩服一直用胶片做测试,只能说有钱有闲有耐心,其实都转接到微单上更容易做比较,效率更高效果也更明显,浪费那么多胶卷比较可惜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辽宁省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5
主题: 87
帖子: 11881
注册: 2001年2月
nowiziky 发表于 2024-11-11 19:07
你这是在胶片上对比的吧,其实差距真心不算大,如果是放在数码上测试,在RAW格式下,通过后期处理应该可以弥补这点区别吧

是胶片
用康泰时100/2拍过不少人像反转片,只要曝光合适,后期不用调就很舒服
ZF100/2用的还不多,目前看同样拍人像反转片,至少后期要调低反差,色彩也还没有让我同样满意的效果,也许还得多试试
上张康泰时100/2的人像,说明我想要的效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3.777
主题: 0
帖子: 3824
注册: 2013年12月
Luft 发表于 2024-11-09 17:05
这是色彩的对比,左边康泰时、右边ZF
ZF色彩更为通透,但因为反差高,略显得有点干
康泰时的低反差+高饱和,带来了油润感
顺便说一下,我一直觉得康泰时N系和645系(还包括85/1.2 60J,据说它们用了相同的镀膜技术)是蔡司色彩的巅峰
因为它们比...

你这是在胶片上对比的吧,其实差距真心不算大,如果是放在数码上测试,在RAW格式下,通过后期处理应该可以弥补这点区别吧
nowiziky 编辑于 2024-11-11 19:0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5
主题: 87
帖子: 11881
注册: 2001年2月
cycle999 发表于 2024-11-11 09:13
佩服Luft兄,那么多年测试对比,我早年玩康蔡,最后发现28/2+100/2,最多中间加只50/1.4是最好的搭配,现在数据说话,28/2和100/2的确是牛头中的牛头!

哈哈,一直试图证明“蔡司不依赖玄学”
28/2的层次、100/2的焦外,都是无敌的存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7.081
主题: 3
帖子: 4987
注册: 2003年10月
佩服Luft兄,那么多年测试对比,我早年玩康蔡,最后发现28/2+100/2,最多中间加只50/1.4是最好的搭配,现在数据说话,28/2和100/2的确是牛头中的牛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5
主题: 87
帖子: 11881
注册: 2001年2月
这是色彩的对比,左边康泰时、右边ZF

ZF色彩更为通透,但因为反差高,略显得有点干
康泰时的低反差+高饱和,带来了油润感

顺便说一下,我一直觉得康泰时N系和645系(还包括85/1.2 60J,据说它们用了相同的镀膜技术)是蔡司色彩的巅峰
因为它们比YC和哈苏通透,又比后来的ZF/ZM反差低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5
主题: 87
帖子: 11881
注册: 2001年2月
这是焦外的局部对比,左边康泰时、右边ZF

ZF的焦外对于微距头来说很不错了,但还是比不过康泰时100/2
毕竟论焦外,康泰时85/1.2和135/2都不是100/2的对手
球差不足矫正的威力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5
主题: 87
帖子: 11881
注册: 2001年2月
这是焦内的局部对比,左边康泰时、右边ZF

应该说ZF是完胜了,这里面有两层原因——
1、对焦距离接近康泰时的最近距离了,而它没有浮动镜组,成像明显下降,当然比不过微距ZF头
2、康泰时100/2采用球差不足矫正以优化焦外,而球差明显降低了反差,其实可以看出ZF主要胜在反差,黑更黑白更白,解析力优势其实没那么大,低反差的康泰时100/2非常适合人像,而高反差的ZF适合微距和风光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5
主题: 87
帖子: 11881
注册: 2001年2月
这是ZF100/2的全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5
主题: 87
帖子: 11881
注册: 2001年2月
这次对比的是蔡司ZF卡口的Makro-Planar100/2和康泰时YC卡口的Planar100/2
因为差别非常大,猜起来毫无难度,就直接公布结果了

这是康泰时100/2的全图(由于是用胶片头做对比,冲洗的时候被曝光了一小部分,好在没有关键部位)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5
主题: 87
帖子: 11881
注册: 2001年2月
rzn 发表于 2024-11-05 19:43
不能只看像素应该关注像素密度。

线对/毫米就是像素密度单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rzn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787
主题: 39
帖子: 1973
注册: 2004年2月
年内主力装备
★ X-S20
X-T10
不能只看像素应该关注像素密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安徽省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215
主题: 87
帖子: 11881
注册: 2001年2月
cheji 发表于 2024-11-05 15:12
手机用不是很合适吗

对,就是手机、无人机上用的摄像头的镜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编外版主
泡网分: 78.138
主题: 296
帖子: 19505
注册: 2000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Luft 发表于 2024-10-30 22:36
工作中会接触到一些分辨率达到170线对/毫米的镜头
但那些是小像场镜头,像场比指甲盖还小
手机用不是很合适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日本
167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02.24
主题: 151
帖子: 18743
注册: 2001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Luft 发表于 2024-10-30 22:01
全开170线对/毫米的4433像场镜头,超出我的认知了
OTUS做那么大也没那么好啊
但是全开中心30线对/毫米的YC35/1.4一定是有问题的,我手里的样品胶片上测出来75线对/毫米
我测过最狗的大变焦狗头(70~300),最差的300端全开也有4...

您说能测出75线对/毫米,那是因为和他的测试条件不同。

我使用之前也不敢相信,用过后就彻底服气了。
的确是被惊人的分辨率震惊了。

YC35/1.4我也转接过一只状态极佳的在富士GFX100S上试过,和富士设计的新数码镜头完全没法比。
老镜头有它的独特魅力,但是和新数码镜头比分辨率,还是别比了。
各有所长,各自美丽,挺好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回复主题: 同焦段不同结构蔡司镜头猜图兼对比(续篇)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