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胶片还剩下什么 转中国摄影胶片数码对比文章
倒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37670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7.722
主题: 98
帖子: 13237
注册: 2002年11月
年内主力装备
DC-S1R
ILCE-7RM2
Canon EOS-1Ds Mark III
sd Quattro
原文由 蒻羽 在2010-07-16 22:51发表

不是我打击您,这画质也就是iPhone IV的水平...


原文由 幕墙 在2010-07-16 22:47发表
看到这里,想笑。不想发表什么评论了。

但还要啰唆一下。
我还真没有什么习惯每张照片都拿过来都关注什么100%截图的。我是必须要把照片非得放大到N个显示器那么大,然后非100%截图不看吗?我是干什么的啊?

摇摇头罢了!罢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3.045
主题: 19
帖子: 3386
注册: 2005年5月
这样比不公平。

应该把数码片转换成反转片,然后放幻灯来比。

关公战秦琼,武术对拳击,老虎PK武松。

[kakaka21 编辑于 2010-07-16 23:0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41
主题: 7
帖子: 2169
注册: 2009年11月
原文由 蒻羽 在2010-07-16 22:27发表

请教您这组对比是120胶片对135数码全幅吗?是否用的朝强悍的新24移轴?

是的,不过是上一代的ts-e24,边缘容易出紫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1.284
主题: 27
帖子: 1896
注册: 2005年2月
原文由 蒻羽 在2010-07-16 22:51发表
跟这种素质的135全幅胶片比分辨率和锐度,根本不需要动用135全幅数码,就拿胶片派最看不上眼的1/1.7英寸CCD的小DC来PK就足以完胜了


确定这个是1/1.7CCD? APS-C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41
主题: 7
帖子: 2169
注册: 2009年11月
原文由 triplex 在2010-07-16 21:59发表

你这个数码相机也忒寒碜了,什么型号阿?

呵呵,5d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833
主题: 49
帖子: 6310
注册: 2008年8月
原文由 幕墙 在2010-07-16 22:47发表
看到这里,想笑。不想发表什么评论了。

但还要啰唆一下。
我还真没有什么习惯每张照片都拿过来都关注什么100%截图的。我是必须要把照片非得放大到N个显示器那么大,然后非100%截图不看吗?我是干什么的啊?

摇摇头罢了!罢了!


所以每个人关注画质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其实最关键的是观看最终成品的媒介是何种

在普通的电脑液晶显示器、大屏幕HD的LCD、等离子或者投影上看全图,分辨率在1366*768(HD Ready)~1920*1080(Full HD)~2560*1600(30寸准专业液晶屏)左右,除了最后一种以外,其余的显示途径,135胶片、X3的DPx等都足够了

而此时芯片尺寸不低于1/1.7英寸的小DC也完全胜任,哪怕是30寸的高分屏

但如果要打印或冲印出片,就得看尺寸了

135胶片、X3的DPx系列一般A4、12寸等可以胜任,相对数码来说的“色彩方面的特色”可以尽情发挥,细节也不错,再大,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而哪怕是1/1.7英寸1000万像素的S90出图,用EPSON微喷打印机360ppi出到A4时画质相当精细,哪怕用240dpi出到A3,近看依然细节丰富,不发软

再往上,1200万像素的M4/3系统、各家的APS-C单反/EVIL系统(1200万像素~1800万像素)、135数码全幅、中幅数码等等,可出图的最大尺寸依次增大,目前最高端的6000万像素的P65+据说分辨率跟4*5胶片不相上下

喜欢100%看图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坏习惯,是因为关注画质,对画质有极其严苛的要求

最后声明:P65+实在买不起,如果回北京后胶片冲洗方便的话,弄套4*5玩玩也无偿不可,只是在欧洲的话后期费用实在消费不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833
主题: 49
帖子: 6310
注册: 2008年8月
原文由 CD95 在2010-07-16 23:07发表
确定这个是1/1.7CCD? APS-C吧?


没记错的话我曾在您的帖子里上过G10的片子,当时LR3还没出来,现在重新解当时的图,画质又有了长进

绝对是如假包换的1/1.7英寸CCD,还是被成为信噪比很差的一代机型(像素太高),S90的话100%过度会更平滑一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477
主题: 5
帖子: 5276
注册: 2006年4月
原文由 bengen 在2010-07-16 22:55发表


说个微观一点的概念。
图形的边界多数是不能确定方向的。
CCD或CMOS都是矩阵排列的,简化下来不过是三角形和四边形。用三角形和四边形的阵列来描述不规则的图形边界。就好像我用AutoCAD画一个园,从显示器上看,从来看到的都是由锯齿组成的曲线。
所以,把图形放大到100%来看,有意义吗?对了,垂直和水平直线都很光滑,但能组成什么好看的图形。

在对比发挥的想一下,胶片上的感光颗粒的排列是什么样的呢?记录结果会不会产生锯齿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1.284
主题: 27
帖子: 1896
注册: 2005年2月
原文由 蒻羽 在2010-07-16 23:12发表

没记错的话我曾在您的帖子里上过G10的片子,当时LR3还没出来,现在重新解当时的图,画质又有了长进

绝对是如假包换的1/1.7英寸CCD,还是被成为信噪比很差的一代机型(像素太高),S90的话100%过度会更平滑一些


1/1.7的话确实很了不起!单位面积的分辨率数码强过胶片。
俺记得您哪,一看ID就想起来了  那张图我重扫过后画质也长进了,真的,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477
主题: 5
帖子: 5276
注册: 2006年4月
我敢肯定的下个结论。
在这里代表胶片发言的,并拿出了重量级图片的那位。是数码也玩的很好的一位。

但我反过来问一句这里代表数码发言的各位。
有人认真的选过正片、或专业负片,认真的选个好点的镜头,认真的找好地方或自己冲洗,认真的做过后期扫描吗?不是其中某一项,是全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323
主题: 2
帖子: 4575
注册: 2008年5月
原文由 幕墙 在2010-07-16 23:15发表

说个微观一点的概念。
图形的边界多数是不能确定方向的。
CCD或CMOS都是矩阵排列的,简化下来不过是三角形和四边形。用三角形和四边形的阵列来描述不规则的图形边界。就好像我用AutoCAD画一个园,从显示器上看,从来看到的都是由锯齿组成的曲线。
所以,把图形放大到100%来看,有意义吗?对了,垂直和水平直线都很光 ......

放大到100%来看当然有意义,因为屏幕的设计就是在标准的观看距离上让眼睛分辨不出像素点。如果看到锯齿,说明你需要一个更细腻的显示器而不是把图片缩小,只要显示器的点距和观看距离不配,就会有锯齿。你把两个问题(屏幕分辨率 vs 图像分辨率)搞混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1.284
主题: 27
帖子: 1896
注册: 2005年2月
原文由 幕墙 在2010-07-16 23:15发表

说个微观一点的概念。
图形的边界多数是不能确定方向的。
CCD或CMOS都是矩阵排列的,简化下来不过是三角形和四边形。用三角形和四边形的阵列来描述不规则的图形边界。就好像我用AutoCAD画一个园,从显示器上看,从来看到的都是由锯齿组成的曲线。
所以,把图形放大到100%来看,有意义吗?对了,垂直和水平直线都很光 ......


上论坛泡的大都是为了图个乐子,并不是做研究,都像你这么给分析清楚了就不好玩了不是?所以100%就100%吧,热闹一下也精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833
主题: 49
帖子: 6310
注册: 2008年8月
原文由 幕墙 在2010-07-16 23:15发表
说个微观一点的概念。
图形的边界多数是不能确定方向的。
CCD或CMOS都是矩阵排列的,简化下来不过是三角形和四边形。用三角形和四边形的阵列来描述不规则的图形边界。就好像我用AutoCAD画一个园,从显示器上看,从来看到的都是由锯齿组成的曲线。
所以,把图形放大到100%来看,有意义吗?对了,垂直和水平直线都很光滑,但能组成什么好看的图形。

在对比发挥的想一下,胶片上的感光颗粒的排列是什么样的呢?记录结果会不会产生锯齿呢?


忽悠,接着忽悠,说得越高深越神秘越好,看完了大家最好都遁入空门

关键得看最终被记录下来和能显示出来、呈现出来的效果,而不是虚空的理论或者说辞

对比得看平台,在显示器上对比,最明显的就是看100%画质

上次看了EPSON官网上的一个超NB摄影师介绍,丫只拍8*10,作品都是电影场景般的画面,每个场景用大功率灯好几十盏,冲洗后电分,然后用EPSON最高端的艺术微喷打印输出、展览,2米多宽的巨幅照片,居然能凑近到离画面20公分处看细节,那才叫震撼!

对于12寸OK、喜欢看幻灯的来说,屏幕上100%看画质确实跟你们没啥关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477
主题: 5
帖子: 5276
注册: 2006年4月
原文由 triplex 在2010-07-16 23:22发表

放大到100%来看当然有意义,因为屏幕的设计就是在标准的观看距离上让眼睛分辨不出像素点。如果看到锯齿,说明你需要一个更细腻的显示器而不是把图片缩小,只要显示器的点距和观看距离不配,就会有锯齿。你把两个问题(屏幕分辨率 vs 图像分辨率)搞混了。


哈哈哈!不说了。
是我少见多怪,没有娱乐精神。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833
主题: 49
帖子: 6310
注册: 2008年8月
原文由 CD95 在2010-07-16 23:19发表
1/1.7的话确实很了不起!单位面积的分辨率数码强过胶片。
俺记得您哪,一看ID就想起来了  那张图我重扫过后画质也长进了,真的,呵呵。


这我相信,我觉得135胶片如果在各个环节都把握良好的话,跟目前的主流准专业相机(1000万~1400万像素)画质接近,除了颗粒感稍强以外,没有太本质的差别,可问题就在于各个环节的品质控制,这恰恰对于数码来说是目前最大的优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477
主题: 5
帖子: 5276
注册: 2006年4月
原文由 蒻羽 在2010-07-16 23:28发表

忽悠,接着忽悠,说得越高深越神秘越好,看完了大家最好都遁入空门

关键得看最终被记录下来和能显示出来、呈现出来的效果,而不是虚空的理论或者说辞

对比得看平台,在显示器上对比,最明显的就是看100%画质

上次看了EPSON官网上的一个超NB摄影师介绍,丫只拍8*10,作品都是电影场景般的画面,每个场景用 ......


呵呵。
我想坐在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没这个“巨幅”的爱好吧!
好像坐在这里的人,摆在自己办公桌或家中的,能冲洗或打印出来20寸照片的人都少。
大家都把情绪平息下来,想想自己玩摄影都玩的是什么吧!!!???

[幕墙 编辑于 2010-07-16 23:3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5.403
主题: 7
帖子: 2548
注册: 2003年4月
原文由 huangyi 在2010-07-15 12:37发表
所以,结论是————

如果要显示器上看,我整个好一点的扫描仪,胶片可以随便看

如果一定要在显示器上比光滑,我弄个简陋的ROLLEI双反,随便怎么光滑都可以

如果要比照片,呵呵,我自己的135数码对135胶片,数码死翘翘,不管你选择什么出片方式,只要到了12寸,数码难看无比,脆薄不堪,整个画面没有任何立体感,不管用什么红圈头。

所以,这个楼的题目应该这样问:

数码除了即拍既得之外,还剩下什么?
数码忽悠忽悠初哥还是可以滴,例如像LeicaM8之类的东西,老扇子们都知道那是怎么回事。

物尽其用,胶片本身没有问题,数码技术的提高并没有带来影响质量最根本的改变,只是带来了影像获取速度的改变,带来了看片方式的改变,带来了影像传递方式的改变,是个信息时代的产物,正因为如此,却培养出无数的数码白痴,基本连个曝光补偿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的人可多了去了。没有拍过几天照片,刚拿了个数码机子按了几张就跑到无忌上来狂踩胶片的也多了去了。

用什么都可以,等M9价格下来点,我也打算进一台,不指望它怎么好,只指望它方便,我觉得这应该是个正确的数码态度,单从影像上来讲,我的第一台EOS50加个适马狗头在我初哥阶段里拍的照片一样的温润。

所以玩数码不应该是以踩胶片为基础的,90%以上的数码初哥来踩胶片都是自取其辱,还有10%通常没有智商,有较长的胶片经历的扇子在使用数码时也不会随便踩胶片,因为他们知道那东西是怎么回事,胶片如果不够好,它早就被那些职业人踩死了,怎么会轮得到你们来踩,反而,我目前还认为,胶片对于培养一个想好好拍照片的人来说,绝对是胜过数码N倍的培养方式!
......

精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833
主题: 49
帖子: 6310
注册: 2008年8月
原文由 幕墙 在2010-07-16 23:32发表
呵呵。
我想坐在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没这个“巨幅”的爱好吧!
好像坐在这里的人,摆在自己办公桌或家中的,能冲洗或打印出来20寸照片的人都少。
大家都把情绪平息下来,自己玩摄影都玩的是什么吧!!!???


这才是理性的声音

说实话,我首先是喜欢器材,喜欢添置、倒腾“玩具”;其次是想记录下生活里的一些细节,多为自己和家人留下一些珍贵的记忆;然后就渐渐的对“摄影”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一定的“追求”,希望自己的审美、摄影技法等等都有所长进,然后从中获得快乐

我目前经常自己打印照片,大部分是A4画幅,偶尔会有A3和A3+,尚未找到令人放心且价格适中的图片社出1米左右的大幅照片,很想看看5D2的放大极限(经过插值,但至少能在半米左右看细节)到底是什么样子,是否足够震撼,然后考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1Ds4或者645D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41
主题: 7
帖子: 2169
注册: 2009年11月
原文由 蒻羽 在2010-07-16 23:41发表

这才是理性的声音

很想看看5D2的放大极限(经过插值,但至少能在半米左右看细节)到底是什么样子

不插值24寸,明视距离观看。
插值放大1m要看拍摄内容,不过0.5m观看问题还不大,已经是明视距离的一倍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541
主题: 27
帖子: 830
注册: 2008年7月
我觉得135彩色胶片的画质大概和6百万像素的APS-C单反有一比.和全幅无敌兔之流的根本没法练.很简单的比较就是找本十几年前的国家地理杂志,和现在的比一下,如今的整页,双页照片要清晰得多.数码照片确实有点数码味,可能就是太干净了没颗粒感,这方面就见仁见智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833
主题: 49
帖子: 6310
注册: 2008年8月
原文由 scly 在2010-07-16 23:52发表
不插值24寸,明视距离观看。
插值放大1m要看拍摄内容,不过0.5m观看问题还不大,已经是明视距离的一倍了


受教了!

24寸正好是A2+尺寸的长边,看来可以搞一个R3880之类的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477
主题: 5
帖子: 5276
注册: 2006年4月
我一直在说。热爱摄影的各位,把精力还是用在拍摄和前后期相关的工作上吧!

想入玩胶片的好好琢磨琢磨选胶卷,拍摄技巧,冲卷,扫描或扩印;
玩数码的也要想一想拍摄过程中白平衡对不对,应该选用哪档ISO,用不用曝光补偿,后期也多练习练习Potoshop的各种技巧。

还要琢磨一下自已想拍什么,该用什么器材,资金允不允许。

千万看了别人什么好片就热血沸腾就不顾一切。像我身边的哥们一时冲动,上马克兔然后当傻瓜机用。

[2010-07-17 00:20 补充如下]

千万一一千万别

对不住各位,手机上发的贴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41
主题: 7
帖子: 2169
注册: 2009年11月
原文由 夜渔 在2010-07-16 23:56发表
我觉得135彩色胶片的画质大概和6百万像素的APS-C单反有一比.和全幅无敌兔之流的根本没法练.很简单的比较就是找本十几年前的国家地理杂志,和现在的比一下,如今的整页,双页照片要清晰得多.数码照片确实有点数码味,可能就是太干净了没颗粒感,这方面就见仁见智啦.

细腻的反转片+过程控制的好,135胶片应该在1000万左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5.403
主题: 7
帖子: 2548
注册: 2003年4月
原文由 夜渔 在2010-07-16 23:56发表
我觉得135彩色胶片的画质大概和6百万像素的APS-C单反有一比.和全幅无敌兔之流的根本没法练.很简单的比较就是找本十几年前的国家地理杂志,和现在的比一下,如今的整页,双页照片要清晰得多.数码照片确实有点数码味,可能就是太干净了没颗粒感,这方面就见仁见智啦.

数码忽悠像素简直就是一个骗局,现在被他自己的同胞兄弟X3的矛给戳穿了,X3区区470万像素,马赛克有几个综合成像能赶得上的?动不动几千万像素,骗鬼去吧,还是实打实当然玩点真货和干货,别忽悠那些啥都不懂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41
主题: 7
帖子: 2169
注册: 2009年11月
原文由 蒻羽 在2010-07-16 23:59发表

受教了!

24寸正好是A2+尺寸的长边,看来可以搞一个R3880之类的了

呵呵,手边正好有一卷2年前老5d插值打印的1m图,风景,尘封许久没有上墙,刚才打开看了一下,25厘米距离看没有刀刻斧凿的感觉,半米外可以糊弄眼睛了,这只是1200万的老5d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833
主题: 49
帖子: 6310
注册: 2008年8月
原文由 scly 在2010-07-17 00:17发表
呵呵,手边正好有一卷2年前老5d插值打印的1m图,风景,尘封许久没有上墙,刚才打开看了一下,25厘米距离看没有刀刻斧凿的感觉,半米外可以糊弄眼睛了,这只是1200万的老5d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5.403
主题: 7
帖子: 2548
注册: 2003年4月
原文由 scly 在2010-07-17 00:17发表

呵呵,手边正好有一卷2年前老5d插值打印的1m图,风景,尘封许久没有上墙,刚才打开看了一下,25厘米距离看没有刀刻斧凿的感觉,半米外可以糊弄眼睛了,这只是1200万的老5d

感觉数码千万级放12寸就是极限了,再大不能细看,显得生硬,有点露馅的感觉,而胶片135的放24寸都是家常,虽然也存在像质下降的问题,但比较自然,细看同样耐看,没有噪点,过渡自然,打个比方,人老了就老了,自然一点也很美,非要做美容文眉画眼线拉皮,看着就像妖精了,细看你会睡不着觉。胶片也是这个道理,放大了虽然模糊了,但不往里填东西,勇敢的承认模糊保持淳朴自然,而数码的放得大了,为了显得清晰,就加了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所谓的假细节、噪点、锐化痕迹等一对杂烩,简直就是妖精嘛,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833
主题: 49
帖子: 6310
注册: 2008年8月
原文由 cairninon 在2010-07-17 00:34发表
感觉数码千万级放12寸就是极限了,再大不能细看,显得生硬,有点露馅的感觉,而胶片135的放24寸都是家常,虽然也存在像质下降的问题,但比较自然,细看同样耐看,没有噪点,过渡自然,打个比方,人老了就老了,自然一点也很美,非要做美容文眉画眼线拉皮,看着就像妖精了,细看你会睡不着觉。胶片也是这个道理,放大了虽然模糊了,但不往里填东西,勇敢的承认模糊保持淳朴自然,而数码的放得大了,为了显得清晰,就加了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所谓的假细节、噪点、锐化痕迹等一对杂烩,简直就是妖精嘛,呵呵!


很好很强大!

好比说有个叫“数码”的女人本来胸围34,到整形医院填了硅胶变成了40,被称为“妖精”

而另一个叫“胶片”的女人同样胸围34,既嫌自己BoBo太小,但又不想填硅胶,结果就“保持纯朴自然”地对外宣称:自己的胸围是40!

Bravo!

然后“胶片”的拥趸们惊呼:这个40号的BoBo好纯朴,好自然的呢!“细看同样耐看,没有硅胶,过渡自然”

所谓“皇帝的新装”不过如此...

[蒻羽 编辑于 2010-07-17 00:4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1
帖子: 239
注册: 2010年7月
原文由 蒻羽 在2010-07-16 23:32发表

这我相信,我觉得135胶片如果在各个环节都把握良好的话,跟目前的主流准专业相机(1000万~1400万像素)画质接近,除了颗粒感稍强以外,没有太本质的差别,可问题就在于各个环节的品质控制,这恰恰对于数码来说是目前最大的优势!


这个说的就太夸张了吧?如果只比清晰度的话,数码确实要比胶片好(一般冲洗扫描的情况)。但如果说层次的话,反正我们公司平时用的各种数码后背都超过不了胶片,就更别提1-2000万的但反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41
主题: 7
帖子: 2169
注册: 2009年11月
原文由 cairninon 在2010-07-17 00:34发表

感觉数码千万级放12寸就是极限了,再大不能细看,显得生硬,有点露馅的感觉,而胶片135的放24寸都是家常,虽然也存在像质下降的问题,但比较自然,细看同样耐看,没有噪点,过渡自然,打个比方,人老了就老了,自然一点也很美,非要做美容文眉画眼线拉皮,看着就像妖精了,细看你会睡不着觉。胶片也是这个道理,放大了虽然 ......

135负片10多年前直放过18寸,惨不忍睹; 近7、8年来120的66、67反转扫描后出24寸(非打印)较多,很满意,但是120的机器太大,拍摄太慢,出远门时有点痛苦,所以这几年主要用数码,反转与数码的确不太一样,但我对数码没有你说的这种感觉。呵呵,玩这个以开心为主,心平气和方能玩出味道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讨论】胶片还剩下什么 转中国摄影胶片数码对比文章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