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图像传感器的PK:CCD和CMOS,谁好?谁差?哪里好?哪里差?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68773 回帖:65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71.004
主题: 66
帖子: 10604
注册: 2005年9月
她影像会员标识
难得看到有人说CMOS好话的,支持一下

支持是因为无奈,玩135,似乎以后只有CMOS一途了,CCD没了,不接受不成,先催眠自己一把

要让俺做主,俺选CCD的机器,哪怕高感差一点,价格贵一点

理由:出图俺看着更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版内禁言]
泡网分: 4.298
主题: 102
帖子: 2068
注册: 2010年9月
原文由 老派 在2010-11-16 17:11发表

首贴中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了。请读首贴。

另外,sony这文章中错误不少。而且也不是说相机的传感器的。人家讨论的是摄像机的传感器的。这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sony公司的原文你说错误很多,那么请问你上面的“技术”文章是发表在哪个科学期刊上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43.787
主题: 58
帖子: 5628
注册: 2007年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yaox 在2010-11-16 17:08发表
下面这段话是sony公司的原话:
由于CMOS每个感光二极管都需搭配一个放大器,如果以百万像素计,那么就需要百万个以上的放大器,而放大器属 于模拟电路,很难让每个放大器所得到的结果保持一致,因此与只有一个放大器放在芯片边缘的发展成熟的CCD成像器相比,CMOS传感器的噪点就会增加很 多,大大影响图像了品质。同时由于集成 ... ......


首贴中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了。请读首贴。

另外,sony这文章中错误不少。而且也不是说相机的传感器的。人家讨论的是摄像机的传感器的。这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版内禁言]
泡网分: 4.298
主题: 102
帖子: 2068
注册: 2010年9月
原文由 老派 在2010-11-16 17:03发表

俺并没有说,CCD不如CMOS。首贴的中心意思是,CMOS的进步已经赶上CCD。虽然各有各的问题,但是两者目前已经是并驾齐驱了。

其他的,请看24楼和29楼。


好在宾得,徕卡,飞思 和哈苏那些设计师没有认为什么并驾齐驱,所以他们还是在顶级产品上继续用ccd,而在大众产品上用cmo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671
主题: 201
帖子: 5283
注册: 2004年12月
下面这段话是sony公司的原话:
由于CMOS每个感光二极管都需搭配一个放大器,如果以百万像素计,那么就需要百万个以上的放大器,而放大器属 于模拟电路,很难让每个放大器所得到的结果保持一致,因此与只有一个放大器放在芯片边缘的发展成熟的CCD成像器相比,CMOS传感器的噪点就会增加很 多,大大影响图像了品质。同时由于集成 ......

既然CMOS那么不好,为什么还要坚持使用呢,这里面除了附加的商业利益,恐怕还有CMOS的知识产权是日本人的吧,CCD的的使用恐怕还有专利费问题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78
主题: 7
帖子: 89
注册: 2004年3月
原文由 老派 在2010-11-16 17:03发表

俺并没有说,CCD不如CMOS。首贴的中心意思是,CMOS的进步已经赶上CCD。虽然各有各的问题,但是两者目前已经是并驾齐驱了。

其他的,请看24楼和29楼。


你再看下这个贴子,图片是可以点开看大图的,镜头算是不错了,400的感光度,你注意看银杏叶子,那种颗粒感是我最受不了的!我的图片很多是这种感觉,当然缩小后是看不出的,
现在我寄希望于关掉高光与阴影补偿。
http://dcbbs.zol.com.cn/61/1061_609609.html

[bobing 编辑于 2010-11-16 17:0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1.95
主题: 18
帖子: 2632
注册: 2009年10月
原文由 丛林I 在2010-11-16 16:54发表
顶技术贴。

今年的索尼那块1600Wcmos 貌似确实是突破了CCD低感是神话。


看完通篇,只对这句话感兴趣。 可有证据支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43.787
主题: 58
帖子: 5628
注册: 2007年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C什么O 在2010-11-16 17:02发表
你的说法和索尼公司说的正好相反:

由于CMOS每个感光二极管都需搭配一个放大器,如果以百万像素计,那么就需要百万个以上的放大器,而放大器属 于模拟电路,很难让每个放大器所得到的结果保持一致,因此与只有一个放大器放在芯片边缘的发展成熟的CCD成像器相比,CMOS传感器的噪点就会增加很 多,大大影响图像了品质。同时 ......


索尼这篇文献里的错误还少么?而且人家谈的也不是单反相机的传感器吧?这就是您捞的稻草么?

您能看出CCD和CMOS的区别。您就慢慢去看吧。像您这样造谣和人身攻击的,这个帖子不欢迎。以后也不会再回您的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43.787
主题: 58
帖子: 5628
注册: 2007年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弄着玩儿 在2010-11-16 16:58发表
反正几十万.十几万的哈苏.徕卡用的CCD


俺并没有说,CCD不如CMOS。首贴的中心意思是,CMOS的进步已经赶上CCD。虽然各有各的问题,但是两者目前已经是并驾齐驱了。

其他的,请看24楼和29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版内禁言]
泡网分: 4.298
主题: 102
帖子: 2068
注册: 2010年9月
原文由 老派 在2010-11-16 16:57发表

不是。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都是在传感器内部完成的。不管是CCD还是CMOS。

但是除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以外,还需要把模拟电信号转换成数码电信号(0和1)。

用CCD的时候,模拟到数码的转换是在传感器之外;

用CMOS的时候,早期也是在传感器之外;但是现在都已经把这部分电路集成到传感器内部了。因此提高了集成 ......


你的说法和索尼公司说的正好相反:

由于CMOS每个感光二极管都需搭配一个放大器,如果以百万像素计,那么就需要百万个以上的放大器,而放大器属 于模拟电路,很难让每个放大器所得到的结果保持一致,因此与只有一个放大器放在芯片边缘的发展成熟的CCD成像器相比,CMOS传感器的噪点就会增加很 多,大大影响图像了品质。同时由于集成度高,各光电传感元件、电路之间距离很近,相互之间的光、电、磁干扰较严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43.787
主题: 58
帖子: 5628
注册: 2007年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C什么O 在2010-11-16 16:56发表
下面这段话是sony公司的原话:
由于CMOS每个感光二极管都需搭配一个放大器,如果以百万像素计,那么就需要百万个以上的放大器,而放大器属 于模拟电路,很难让每个放大器所得到的结果保持一致,因此与只有一个放大器放在芯片边缘的发展成熟的CCD成像器相比,CMOS传感器的噪点就会增加很 多,大大影响图像了品质。同时由于集成 ......


您不是“闪”了么?怎么还掺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03.273
主题: 31
帖子: 33441
注册: 2006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反正几十万.十几万的哈苏.徕卡用的CCD

[弄着玩儿 编辑于 2010-11-16 16:5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43.787
主题: 58
帖子: 5628
注册: 2007年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色心无痕 在2010-11-16 16:52发表
又看了一遍哈, 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

CCD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电路, 在图像传感器外面;

CMOS的图像传感器, 在图像传感器内部 ?


不是。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都是在传感器内部完成的。不管是CCD还是CMOS。

但是除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以外,还需要把模拟电信号转换成数码电信号(0和1)。

用CCD的时候,模拟到数码的转换是在传感器之外;

用CMOS的时候,早期也是在传感器之外;但是现在都已经把这部分电路集成到传感器内部了。因此提高了集成度,减少了外围芯片,降低了噪声干扰,改进了画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版内禁言]
泡网分: 4.298
主题: 102
帖子: 2068
注册: 2010年9月
原文由 色心无痕 在2010-11-16 16:52发表
又看了一遍哈, 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

CCD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电路, 在图像传感器外面;

CMOS的图像传感器, 在图像传感器内部 ?


下面这段话是sony公司的原话:
由于CMOS每个感光二极管都需搭配一个放大器,如果以百万像素计,那么就需要百万个以上的放大器,而放大器属 于模拟电路,很难让每个放大器所得到的结果保持一致,因此与只有一个放大器放在芯片边缘的发展成熟的CCD成像器相比,CMOS传感器的噪点就会增加很 多,大大影响图像了品质。同时由于集成度高,各光电传感元件、电路之间距离很近,相互之间的光、电、磁干扰较严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3.92
主题: 45
帖子: 4074
注册: 2010年3月
胆机和石机的差别,无需纠结,各取所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78
主题: 7
帖子: 89
注册: 2004年3月
原文由 老派 在2010-11-16 16:44发表

俺对K-x的色彩也很失望。这一点俺同情你。

不过有大大说,用Capture One处理K-x的片子,效果是出人意料的好。这个俺没有试过。供参考。


佩服你的专研精神,我刚入KX,极度失望,坛子上发了个贴子,反倒大家不高兴,算了我也不顶那个贴了,一直潜水研究中,现在真的有点怀疑是上面朋友说的开了高光与低光补偿造成的,改天有机会试下!
我使始相信,科技是在进步的,东西不会越来越差,再研究一段时间再说,如果真是这么大的差距,我可能要将KX出了,进D8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319
主题: 27
帖子: 3689
注册: 2008年6月
顶技术贴。

今年的索尼那块1600Wcmos 貌似确实是突破了CCD低感是神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43.787
主题: 58
帖子: 5628
注册: 2007年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carpa 在2010-11-16 16:50发表
支持一下老派,且不论CMOS和CCD肉眼看不看得出来好坏,单是认真讨论问题的
态度,这位C什么O就有点是胡搅蛮缠了。


谢谢您。

俺正在申请主题管理权。下来后会打扫卫生的。

这贴子还是回归技术讨论比较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0.339
主题: 170
帖子: 14200
注册: 2003年11月
又看了一遍哈, 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

CCD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电路, 在图像传感器外面;

CMOS的图像传感器, 在图像传感器内部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78
主题: 7
帖子: 89
注册: 2004年3月
原文由 沉睡布丁 在2010-11-16 16:41发表

你开了高光补正和动态补正吗?开了的话噪点会增加很多。


谢谢提醒,极有可能是开了的!我正在研究,机器到手没几天,才外拍了三次,下次出去试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761
主题: 15
帖子: 120
注册: 2003年8月
支持一下老派,且不论CMOS和CCD肉眼看不看得出来好坏,单是认真讨论问题的
态度,这位C什么O就有点是胡搅蛮缠了。

原文由 老派 在2010-11-16 16:41发表

你这就是造谣加人身攻击了。我已经投诉了。

你要说我是粘贴的,请把原文贴上来,要不把URL贴上来也行。

这是个技术贴,不希望被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6.547
主题: 0
帖子: 2434
注册: 2002年1月
柯达的2900万像素的135全画幅CCD影象传感器发布了,不知在哪些方面有改进?有了解的达人说说 。。。。。。。。。

噢,58,俺不及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43.787
主题: 58
帖子: 5628
注册: 2007年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bobing 在2010-11-16 16:37发表
我本来是个D70s的用家,后来因老婆想要个摄像机,我考虑出门带那么多东西也没意思,而且摄像毕竟用的不多,于是顺便就想升级一下机器,整个带摄像的单反!
于是进了宾得的K-X  ,拿到手后落差太大,可以说极度失望,KX的原图特别是在天气不好时,颗粒感想当明显,画面感觉脏脏的,当时还发了个贴:
http://dcbbs.zo ......


俺对K-x的色彩也很失望。这一点俺同情你。

不过有大大说,用Capture One处理K-x的片子,效果是出人意料的好。这个俺没有试过。供参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版内禁言]
泡网分: 4.298
主题: 102
帖子: 2068
注册: 2010年9月
原文由 bobing 在2010-11-16 16:37发表
我本来是个D70s的用家,后来因老婆想要个摄像机,我考虑出门带那么多东西也没意思,而且摄像毕竟用的不多,于是顺便就想升级一下机器,整个带摄像的单反!
于是进了宾得的K-X  ,拿到手后落差太大,可以说极度失望,KX的原图特别是在天气不好时,颗粒感想当明显,画面感觉脏脏的,当时还发了个贴:
http://dcbbs.zo ......


这个帖子就是那些看不来ccd和cmos之间差别的人的一个自我安慰贴,咱们能看出来,咱们急什么。和他掺和有什么意思?走吧,咱们闪人。他再嚷嚷不是还是看不来那种妙处吗。他越证明的结果就是他的眼神分辨不出来细微的差别还能说明什么。

[C什么O 编辑于 2010-11-16 16:4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43.787
主题: 58
帖子: 5628
注册: 2007年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C什么O 在2010-11-16 16:38发表
楼主东拼西凑这么段东西,前面是粘贴的,后面一句结论是他自己的,弄的他自己的结论是某个科学资料的结论一样,楼主肯定认识李刚,不然不会这么。。。。。。
暂时不说谁好谁坏,难道楼主真看不来ccd和cmos图像的差异?


你这就是造谣加人身攻击了。我已经投诉了。

你要说我是粘贴的,请把原文贴上来,要不把URL贴上来也行。

这是个技术贴,不希望被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755
主题: 62
帖子: 8725
注册: 2007年9月
原文由 bobing 在2010-11-16 16:37发表
我本来是个D70s的用家,后来因老婆想要个摄像机,我考虑出门带那么多东西也没意思,而且摄像毕竟用的不多,于是顺便就想升级一下机器,整个带摄像的单反!
于是进了宾得的K-X  ,拿到手后落差太大,可以说极度失望,KX的原图特别是在天气不好时,颗粒感想当明显,画面感觉脏脏的,当时还发了个贴:
http://dcbbs.zo ......


你开了高光补正和动态补正吗?开了的话噪点会增加很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版内禁言]
泡网分: 4.298
主题: 102
帖子: 2068
注册: 2010年9月
楼主东拼西凑这么段东西,前面是粘贴的,后面一句结论是他自己的,弄的他自己的结论是某个科学资料的结论一样,楼主肯定认识李刚,不然不会这么。。。。。。
暂时不说谁好谁坏,难道楼主真看不来ccd和cmos图像的差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78
主题: 7
帖子: 89
注册: 2004年3月
我本来是个D70s的用家,后来因老婆想要个摄像机,我考虑出门带那么多东西也没意思,而且摄像毕竟用的不多,于是顺便就想升级一下机器,整个带摄像的单反!
于是进了宾得的K-X  ,拿到手后落差太大,可以说极度失望,KX的原图特别是在天气不好时,颗粒感想当明显,画面感觉脏脏的,当时还发了个贴:
http://dcbbs.zol.com.cn/61/1061_609270.html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761
主题: 15
帖子: 120
注册: 2003年8月
有一个问题不太明白,在胶卷年代拍过照的,都明白即使是搞职业搞摄影,用的最多的也都是ISO100的卷,那些能够提供更为细腻画质的ISO25的卷,确鲜有人用。这是为什么呢?

原文由 ziyond 在2010-11-16 16:11发表
主楼“抄”来的那一大段,其实近两年看过很多次。

也有很多人像楼主那样“总结”过。

但另一个角度的总结倒是没多少人提,那就是:

CCD的好都对成像有积极的作用。而CMOS的好即大多与此背道而驰。

这东西用过做什么的?--相机!这坨东西在相机里是干嘛用的?--成像!

那怕费点电,贵点,还这不是,那不是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43.787
主题: 58
帖子: 5628
注册: 2007年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NCterminator 在2010-11-16 16:27发表
这段话的意思是: "其实我们承认实时取景功能的价值, 我们很喜欢在645D上实现, 但是
我们选择的Kodak CCD传感器, 就象所有其它现有的MF传感器一样不能实现LV. 我们希望
不久将来基于CMOS上的MF传感器将能够突破这个限制."

原文也没有提画质生产成本什么的, 只是强调 愿意在645D实现LV功能, 但貌似现有的
CMOS还不能采用.


宾得说的非常清楚:现在市场上并没有中幅的CMOS传感器。所以宾得645D当然上没法采用。希望将来有CMOS的中幅传感器。可见宾得并没有觉得CMOS传感器的画质比CCD差。

CCD上是没有实时取景功能的。这也是CCD的一个大问题。就画质而言,在同一个采访中,在讨论动态范围的时候,宾得的说法是:中幅和135画幅的传感器(中幅就是CCD,135就是CMOS)已经没有啥区别了。而后端的图像处理器才是起主要作用的。

俺的理解,中幅传感器之所以没有CMOS的,主要还是因为中幅的市场太小,645D之前全球市场一年只有6000台。用CMOS反而成本比成熟的CCD还要高。即使645D加入后,市场翻一番,每年一两万台的量,还是不足以支撑CMOS传感器的大批量生产。半导体这行业都知道,一个单子下去,芯片的批量至少得25K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图像传感器的PK:CCD和CMOS,谁好?谁差?哪里好?哪里差?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