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湿扫法(Wet Mounting),一种提高平板扫描仪出片锐度的方法 [主题管理员:hyyd87]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6733 回帖:35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488
主题: 44
帖子: 3057
注册: 2005年11月
原文由 买女孩的火柴 在2011-01-31 11:29发表

  高精度镜头是在上面的,也是扫底片的药膜面,下面能透光就行,不会有大影响的

学习了,谢谢。
那找到高精镜头的焦点就是关键了。
可否试下如下操作看下效果:
用一把带刻度的直尺一头架高4mm一头不架高直接放在平扫玻璃上,用高精扫,看哪个刻度最清。然后计数出精确的焦点位置。最后是找一块那一高度的玻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98
主题: 12
帖子: 608
注册: 2003年5月
原文由 买女孩的火柴 在2011-01-31 11:22发表
   毛哥没说清楚,
  ? 我的理解是左边是用原始135片夹扫的,右边是用一快2.5毫米厚的玻璃板垫着下面(上面没垫玻璃吧)侵油扫的?
  是不是这样,右边比左边强很多,要是真能这样可以秒杀底扫了,。


原文由 毛哥 在2011-01-30 22:17发表
這是我加了一塊約2.5mm的透明壓克力板墊底的結果
壓克力兩面都是溼油,6400dpi掃,縮成3200dpi 最佳銳化
左邊是用片匣模式去掃,因為比乾掃差所以懷疑焦距不準
所以我再用無片匣模式去掃,其他不變驚人的結果出現了!
比原先貼在玻璃板上濕掃更佳!
這應該是焦點偏移!
也就是說濕掃還必須考慮黏在玻璃板上所產生的焦點改變


够乱的。我的理解是:
    毛哥把一片2.5mm厚的透明板两面抹了油,放在扫描仪玻璃板上,把胶片贴在透明板上方,然后,在保持这个装置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扫描软件的设置,用高分辨率镜头和低分辨率镜头各扫了一张。
    第一张,左,软件设置“使用片夹模式”,即使用高分辨率镜头,得到的结果还不如干扫,毛哥认为可能2.5mm透明板,并没有把胶片托举到景深的最佳/锐之处。
    第二张,右,软件设置“无片夹模式”(具体词语见中文版软件),即使用低分辨率镜头,结果是“惊人的”。
    ——我理解得对吗,毛哥?

不过,“也就是說濕掃還必須考慮黏在玻璃板上所產生的焦點改變”,这话是不是说玄了?结合“比原先貼在玻璃板上濕掃更佳!”一句,能不能这么简单地说,扫描仪的玻璃板,并不是低分辨率镜头的焦点所在?再看hyyd87兄紧随其后的重复实验,两种方式的结果却并不“惊人”,那是不是说,700/750镜头(至少低分辨率镜头)的焦点位置,各机器间是有个体差异的?——这个结论才惊人呢。所以我才说,我嘴臭,先前讲的不吉利话似乎应验了,——Epons的焦点在哪里,是因各人手里的机器而异的。
原文由 zeyezeyez 在2011-01-18 10:06发表
要烧香祈祷的是,别自己的这台750,偏偏焦点没有好好地对在该对的地方。


[zeyezeyez 编辑于 2011-01-31 12:24]

[2011-01-31 13:49 补充如下]

补充:毛哥的实验我理解得没错,另外,他使用的透明板厚度是2.7mm。(见117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222
主题: 40
帖子: 700
注册: 2010年6月
原文由 无敌笨笨猪 在2011-01-30 22:06发表

多了层玻璃肯定不好。如果这样还不如把机器上的玻璃拆下来架高3.5mm。
这台机3/4成本在高精底扫上,用低精扫实在不爽。


  高精度镜头是在上面的,也是扫底片的药膜面,下面能透光就行,不会有大影响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222
主题: 40
帖子: 700
注册: 2010年6月
小结以下,目前有三种办法提升扫描质量

  一、用油扫法,使用底精度镜头扫
  二、使用银快软件扫,可以多次扫描合成提高细节
  三、使用垫玻璃板扫描,可以用高精度镜头精扫,

  最后,这三种方法基本不冲突,有精力的DX可以三结合使用,靠,那不是秒杀尼康底扫了?

  期待最后的结果,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222
主题: 40
帖子: 700
注册: 2010年6月
原文由 毛哥 在2011-01-30 22:17发表
這是我加了一塊約2.5mm的透明壓克力板墊底的結果
壓克力兩面都是溼油,6400dpi掃,縮成3200dpi 最佳銳化
左邊是用片匣模式去掃,因為比乾掃差所以懷疑焦距不準
所以我再用無片匣模式去掃,其他不變驚人的結果出現了!
比原先貼在玻璃板上濕掃更佳!
這應該是焦點偏移!
也就是說濕掃還必須考慮黏在玻璃板上所產生的焦點改變
......


   毛哥没说清楚,

  ? 我的理解是左边是用原始135片夹扫的,右边是用一快2.5毫米厚的玻璃板垫着下面(上面没垫玻璃吧)侵油扫的?

  是不是这样,右边比左边强很多,要是真能这样可以秒杀底扫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933
主题: 14
帖子: 4985
注册: 2008年9月
原文由 zeyezeyez 在2011-01-31 07:06发表
我常发现自己的嘴臭。
另外,打一开始就跟这个话题,但没看到“直接贴玻璃床的湿扫”和“放在原厂附带托盘玻璃上湿扫”的对比,还是我漏过了?
Epson为什么不建议直接放在玻璃床上?(http://www_photo-i_co_uk/Reviews/interactive/Epson%20V750/page_7.htm)
高分辨率的头,对焦是在3.5mm处吗?如果是,不够或超过这个距离的,锐度都应该会下降,拿来做对比就意义不大了。(原厂附带的那个湿扫玻璃托盘,是没有高度调节装置的,照理说,其高度应该是高分辨率头的最锐处)
hyyd87,你说扫完的底片就用吸油纸夹着压书里?包上吸油纸之前,还用其他东西做清洁吗?
另建议,在首帖靠前位置说明一下,这个贴里的实验是在什么机器上做的。

这里欢迎不同的声音,凡是有益于湿扫的建议我们都采纳的,我的是V700,二手的,没有湿扫附件,另外一开始我就定义我的湿扫法为"农民阶级"范畴,因为BS/SC的湿扫附件抵我半台扫描仪的价钱,开始有提到他们,但是我个人不推荐,所以只有直接在玻璃版上的结果,应该说玻璃板的确在那个镜头景深之内(可能就象你猜的),不然也不会得到之前那么多积极的结论.
你给的连接仔细看了,大概作者得出的结论是:湿扫>片夹干扫=玻璃版干扫,不过没有找到EPSON为什么不推荐玻璃版直接湿扫的内容,我估计是怕直接在玻璃版操作把扫描仪弄脏弄坏的免责申明?
湿扫完的底片我是用面纸擦干就放回袋子了,实验过吸油纸用书夹,能多吸点油,给比较讨厌油的用户使用,我做实验就那3张底片,前后2周了,反复上油N次了,每次都是面纸擦完事,现在看还没有什么损坏。
首帖有说明扫描仪的型号,就在靠前的地方,仔细找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98
主题: 12
帖子: 608
注册: 2003年5月
低精头的景深大大地大于高精头?以便兼顾实物扫描、书册(靠近装订处难贴玻璃)扫描?——瞎猜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98
主题: 12
帖子: 608
注册: 2003年5月
原文由 zeyezeyez 在2011-01-18 10:06发表
要烧香祈祷的是,别自己的这台750,偏偏焦点没有好好地对在该对的地方。


我常发现自己的嘴臭。

另外,打一开始就跟这个话题,但没看到“直接贴玻璃床的湿扫”和“放在原厂附带托盘玻璃上湿扫”的对比,还是我漏过了?

Epson为什么不建议直接放在玻璃床上?(http://www_photo-i_co_uk/Reviews/interactive/Epson%20V750/page_7.htm)

高分辨率的头,对焦是在3.5mm处吗?如果是,不够或超过这个距离的,锐度都应该会下降,拿来做对比就意义不大了。(原厂附带的那个湿扫玻璃托盘,是没有高度调节装置的,照理说,其高度应该是高分辨率头的最锐处)

hyyd87,你说扫完的底片就用吸油纸夹着压书里?包上吸油纸之前,还用其他东西做清洁吗?

另建议,在首帖靠前位置说明一下,这个贴里的实验是在什么机器上做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933
主题: 14
帖子: 4985
注册: 2008年9月
我的结果刚出来,左边是垫塑料板的结果,右边是直接放扫描仪玻璃板上, 塑料板两面浸油,并且尽量吸出塑料板和扫描仪玻璃板间的油,两者都是雇农湿扫+银快2次采样

这个结果没有给我象毛哥得到的那样惊喜,可能是我的塑料板厚度不够,不过结果至少说明镜头焦点不确定的问题:Epson不是保证了那个4000dpi镜头焦点准准在玻璃板上的么?难道Epson用的是景深极大的广角镜头???这个太扯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946
主题: 1
帖子: 1067
注册: 2006年10月
用3200dpi掃跟6400dpi掃畫質差一點點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518
主题: 19
帖子: 1539
注册: 2008年5月
收集大家的经验,嘻嘻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933
主题: 14
帖子: 4985
注册: 2008年9月
原文由 毛哥 在2011-01-30 22:17发表
這是我加了一塊約2.5mm的透明壓克力板墊底的結果壓克力兩面都是溼油,6400dpi掃,縮成3200dpi 最佳銳化左邊是用片匣模式去掃,因為比乾掃差所以懷疑焦距不準所以我再用無片匣模式去掃,其他不變驚人的結果出現了!比原先貼在玻璃板上濕掃更佳!這應該是焦點偏移!也就是說濕掃還必須考慮黏在玻璃板上所產生的焦點改變
......

Really? 我手边还剩之前压底片的塑料板,厚大概2mm,马上试验!
如果这个结果还是由4000dpi镜头扫的话,那Epson实在该打PP了。

[hyyd87 编辑于 2011-01-30 22:3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518
主题: 19
帖子: 1539
注册: 2008年5月
计划买一台4990回来提升玻璃,傻估计比V700的低精扫会好,嘻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946
主题: 1
帖子: 1067
注册: 2006年10月
這是我加了一塊約2.5mm的透明壓克力板墊底的結果
壓克力兩面都是溼油,6400dpi掃,縮成3200dpi 最佳銳化
左邊是用片匣模式去掃,因為比乾掃差所以懷疑焦距不準
所以我再用無片匣模式去掃,其他不變驚人的結果出現了!
比原先貼在玻璃板上濕掃更佳!
這應該是焦點偏移!
也就是說濕掃還必須考慮黏在玻璃板上所產生的焦點改變

[毛哥 编辑于 2011-01-30 22:18]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933
主题: 14
帖子: 4985
注册: 2008年9月
再试验了多次取样功能,左四次,右一次,雇农湿扫,然后极度锐化看差别:的确4次早点好于1次的,不过别忘了这是在极端条件下100%原大的比较,实际出片放网上交流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目前综合指数最高的组合:雇农湿扫+银快2次取样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488
主题: 44
帖子: 3057
注册: 2005年11月
原文由 毛哥 在2011-01-30 20:27发表
如果要用v750那隻高解析鏡頭,有種方式可以試試
高解析鏡頭是在上夾時使用,離底面的玻璃板約3.5mm
可以找一快約3.5mm的高透玻璃板雙面上油
一面黏上下層玻璃,一面黏底片,趕出空氣
這樣不知是否可行?

多了层玻璃肯定不好。如果这样还不如把机器上的玻璃拆下来架高3.5mm。
这台机3/4成本在高精底扫上,用低精扫实在不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139
主题: 21
帖子: 2674
注册: 2011年1月
好贴好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933
主题: 14
帖子: 4985
注册: 2008年9月
刚才弄了个破解的Ai Studio版本,多次取样可以达16次了,试验了8次的,时间太长了,黄花菜都凉了,是单次扫描时间的10倍(包括中间镜头归位,软件计算的时间),结果如下:

左边是8次取样,中间2次取样,右边单次扫描,全部是雇农湿扫,然后在capture NX2中极度锐化(100%强度,半径达到了25,一般出片我才5),很明显,单次扫描的躁点已经一塌糊涂,2次的也开始出现令人不爽的迹象了,8次的还比较正常(不过我以后扫描的计话只用2次即可,再往上太满了,而且出片肯定用不了这种极端锐化):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797
主题: 2
帖子: 1004
注册: 2004年4月
原文由 毛哥 在2011-01-30 20:27发表
如果要用v750那隻高解析鏡頭,有種方式可以試試
高解析鏡頭是在上夾時使用,離底面的玻璃板約3.5mm
可以找一快約3.5mm的高透玻璃板雙面上油
一面黏上下層玻璃,一面黏底片,趕出空氣
這樣不知是否可行?


高透玻璃?是超白玻璃吗?哪里能够找到这样合适的,我也正在找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933
主题: 14
帖子: 4985
注册: 2008年9月
原文由 毛哥 在2011-01-30 20:27发表
如果要用v750那隻高解析鏡頭,有種方式可以試試高解析鏡頭是在上夾時使用,離底面的玻璃板約3.5mm可以找一快約3.5mm的高透玻璃板雙面上油一面黏上下層玻璃,一面黏底片,趕出空氣這樣不知是否可行?

原文由 junqx666 在2011-01-30 16:01发表
4990听说可以直接把胶片放在玻璃上扫描,即使是干扫法,是真的吗?想买一台2手的4990玩玩,请“rokkors”提供一下你使用4990的使用方法,你说湿扫和干扫没有区别?干扫法你是否使用了片夹?如果调高玻璃板2-3mm不知道效果会怎样?V700虽然是双镜头但不是采用高精头,如果4990可以调整好,虽然是单扫描头,但估计效果也是很好 ......

毛哥的建议理论上已经很到位了,基本想用高精度镜头就得这么去试验, 不过毕竟多了一层玻璃一层油,光的折射不知道能有多少影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54
主题: 85
帖子: 1602
注册: 2008年8月
好办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946
主题: 1
帖子: 1067
注册: 2006年10月
如果要用v750那隻高解析鏡頭,有種方式可以試試
高解析鏡頭是在上夾時使用,離底面的玻璃板約3.5mm
可以找一快約3.5mm的高透玻璃板雙面上油
一面黏上下層玻璃,一面黏底片,趕出空氣
這樣不知是否可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518
主题: 19
帖子: 1539
注册: 2008年5月
是从这数据猜想,二手4990千元出头而已。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518
主题: 19
帖子: 1539
注册: 2008年5月
4990听说可以直接把胶片放在玻璃上扫描,即使是干扫法,是真的吗?想买一台2手的4990玩玩,请“rokkors”提供一下你使用4990的使用方法,你说湿扫和干扫没有区别?干扫法你是否使用了片夹?如果调高玻璃板2-3mm不知道效果会怎样?V700虽然是双镜头但不是采用高精头,如果4990可以调整好,虽然是单扫描头,但估计效果也是很好的,以上愚见是个人猜测,万望各位指正,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933
主题: 14
帖子: 4985
注册: 2008年9月
关于银快的"multi-exposure"功能,既然火柴DX提到了,就在这里罗嗦几句:

Multi-exposure,也叫Multi-sampling, Multi-scan, 是银快开发的一种提高动态密度范围的软件手段,使底片的暗部细节得到更好的再现,转贴银快官网的效果比较图,我的测试得到的结果基本与官网说的一致:
官网链接,今天头疼,就偷个懒不翻译了:
http://www_silverfast_com/highlights/multi-exposure/en.html

PS:湿扫法属于硬件范畴,Multi-exposure属于软件范畴,两者结合使用不失为一种经济适用的方法.

[hyyd87 编辑于 2011-01-30 15:3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933
主题: 14
帖子: 4985
注册: 2008年9月
原文由 无敌笨笨猪 在2011-01-30 10:12发表
个人的观点是:暗部实际是光信号极弱的部分。光信号极弱就最容易被反射光干扰而淹没掉。湿扫减弱了反射光,所以湿扫能扫出暗部细节。
例如8位采样的话,最亮部信号是255,最暗部是0,暗部有细节的区域是2。底片与玻璃间的反射干扰光也很弱,就当是2吧。那么反射干扰光可以100%吞没暗部细节,但影响不了亮部。

说的在理!多谢了。
原文由 rokkors 在2011-01-30 13:30发表
刚刚试过了,4990用湿扫法也能扫,但是和干扫法比较,画质基本没有区别。

Epson 4990不是双镜头系统,这样的话在扫描仪玻璃板上直接湿扫就没有意义了,V700湿扫的前提就是他的双镜头系统,请参看83贴。
原文由 买女孩的火柴 在2011-01-30 11:35发表
隔壁还有帖子可以使用扫描仪多次扫描法,据说能极大增加细节和最终分辨率,哪位也一起公馆下,把这个扫描仪突破到极限呢?

查了下,Silverfast本部的网站,有个multi-exposure功能,只在studio版本里有,刚才下了个Ai的demo版本,用湿扫法试验,发现对于暗部细节的躁点抑制是有帮助的,上比较图,左边2次曝光+湿扫(demo版最多2次),右边湿扫,为了突出multi-exposure暗部躁点的控制,两图均在capture NX2中100%锐化,很明显,多次曝光扫描对于躁点控制优于单次扫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43
主题: 16
帖子: 459
注册: 2008年11月
原文由 junqx666 在2011-01-30 00:06发表
不知道4990能否直接在玻璃上扫?V500不行,估计也不行吧


刚刚试过了,4990用湿扫法也能扫,但是和干扫法比较,画质基本没有区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222
主题: 40
帖子: 700
注册: 2010年6月
\
   隔壁还有帖子可以使用扫描仪多次扫描法,据说能极大增加细节和最终分辨率,哪位也一起公馆下,把这个扫描仪突破到极限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488
主题: 44
帖子: 3057
注册: 2005年11月
原文由 看板 在2011-01-18 18:09发表

还有湿扫可以让干扫扫不出来的暗部出现(原理不太明白,按说暗部的表现应该是和扫描仪自身的动态范围有关。。)

个人的观点是:暗部实际是光信号极弱的部分。光信号极弱就最容易被反射光干扰而淹没掉。湿扫减弱了反射光,所以湿扫能扫出暗部细节。
例如8位采样的话,最亮部信号是255,最暗部是0,暗部有细节的区域是2。底片与玻璃间的反射干扰光也很弱,就当是2吧。那么反射干扰光可以100%吞没暗部细节,但影响不了亮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488
主题: 44
帖子: 3057
注册: 2005年11月
佩服LZ勇于折腾的精神!!
970的干底扫135实在是太不清了,以致买来一年多一直扔在那里。有机会也来试下楼主的湿扫。
只是浪费了高清的那个扫描头实在可惜。有无可能通过改造让系统用高清头在扫描玻璃平板实现湿扫?方法一、更换头?方法二人为增大高清头和扫描玻璃平板的距离(2~3mm),让系统误认为是在扫片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湿扫法(Wet Mounting),一种提高平板扫描仪出片锐度的方法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