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堆栈】与【蒙版】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400953 回帖:250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588
注册: 2009年10月
其它手指头已无大碍,但左手食指淤血严重,
现在指甲下面已经由红变成灰紫,最好变成18%灰那种
这样就可以省下灰卡了

开始说正事儿...
(这两天断断续续将后面的部分全部写完,可以一次性贴出了)

关于堆栈模式里的"最大值",江湖中到处流传着关于他的美丽传说
说他是一个浪漫刺客,能够将星星连接成明亮的星轨,却不会出现噪点
也能将月亮或者太阳连成串,奇异浪漫的作风让无数人赞叹不已
ADOBE的杀手名单中当然有他,但关于他的介绍却只有泛泛的一句话,
根本就没有提他能够减少噪点这回事儿
ADOBE的官方介绍究竟是遗漏了还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这里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若真相大白于天下的话,
"最大值"的神话是否会被粉碎?他和他的杀手伙伴们将何去何从?
ADOBE的江湖霸主地位是否会被动摇?
平静已久的江湖是否会再次掀起腥风血雨?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588
注册: 2009年10月
siliconworm 发表于 2012-7-31 21:58
又试验了下,保留光斑可以用最大值模式,相当于变亮图层混合,这个最接近长时间曝光的真实效果

前提是移动的光斑,对于固定光斑,长曝光会一直曝光直到将它爆掉,而最大值一般不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588
注册: 2009年10月
siliconworm 发表于 2012-7-31 21:56
你是说景深合成吗?那个拍起来困难,拼起来更困难,PS自带的景深合成效果并不好

我也不知道苹果兄指的是不是这个,恰巧你在这里,就想起这码事儿
景深合成还没研究过,感觉在严谨的风光和微距中可以应用,一般玩玩就算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2.878
主题: 635
帖子: 20159
注册: 2008年5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月赛优胜标识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7-31 21:40
你的理解一点问题都没有,用中间值叠加星轨会将所有的星星干掉,北极星也无法幸免(北极星实际也是动的)
我的理解是所有的堆栈叠加参数都无法等同于长曝,"平均值"可以有条件地等同于
滤色混合模式可能等同于长曝,但我没验证过

又试验了下,保留光斑可以用最大值模式,相当于变亮图层混合,这个最接近长时间曝光的真实效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2.878
主题: 635
帖子: 20159
注册: 2008年5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月赛优胜标识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7-31 21:54
谢谢苹果兄过来交流,Naked shooting是个很洋气的叫法,喜欢
裸拍是延长时间用,HDR是改变光比,他俩本来没什么联系
但是仍然可以结合起来,变成HDR+长曝效果,前面说GND的时候提到过,用包围曝光+连拍 就可实现
苹果兄说的变焦指的是变焦点而不是变焦距对吧?这个方法我记得siliconworm就整过,确实不错

你是说景深合成吗?那个拍起来困难,拼起来更困难,PS自带的景深合成效果并不好 本帖最后由 siliconworm 于 2012-7-31 22:0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588
注册: 2009年10月
苹果皮 发表于 2012-7-31 21:27
半岛兄,好强大的专研和shareplay精神。哈哈。能说说这个Naked shooting和多张片做HDR有和效果的区别么?
另外,尝试过变焦+百日裸拍么?同时这个应用放在室外微距上效果有可能也很出彩。

谢谢苹果兄过来交流,Naked shooting是个很洋气的叫法,喜欢
裸拍是延长时间用,HDR是改变光比,他俩本来没什么联系
但是仍然可以结合起来,变成HDR+长曝效果,前面说GND的时候提到过,用包围曝光+连拍 就可实现
苹果兄说的变焦指的是变焦点而不是变焦距对吧?这个方法我记得siliconworm就整过,确实不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588
注册: 2009年10月
siliconworm 发表于 2012-7-31 21:36
这块表没有秒针


差点问你为什么分针也没动,才想起是视频,每秒几十帧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588
注册: 2009年10月
siliconworm 发表于 2012-7-31 21:29
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中间值叠加和长时间曝光还是有区别的,长时间曝光会把光斑的移动轨迹都记录下来,但中间值叠加好像会抹掉移动的光斑。从原理上讲,长时间曝光的等效替代品也应该是变亮图层融合,虽然噪点更多。建议楼主及各位用中间值方法去合成车灯轨迹或星轨试试,看看我说的对不对

你的理解一点问题都没有,用中间值叠加星轨会将所有的星星干掉,北极星也无法幸免(北极星实际也是动的)
我的理解是所有的堆栈叠加参数都无法等同于长曝,"平均值"可以有条件地等同于
滤色混合模式可能等同于长曝,但我没验证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2.878
主题: 635
帖子: 20159
注册: 2008年5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月赛优胜标识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7-31 21:33
果然没有看错你
不过变亮模式类似于"最大值",理论上是将噪点都加到照片中了,但实际效果未必是效果更差,接下来正要说这点
有个疑问,你的表秒针怎么不动?没电了?

这块表没有秒针 本帖最后由 siliconworm 于 2012-7-31 21:3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588
注册: 2009年10月
siliconworm 发表于 2012-7-31 21:06
其实我最初的主意是,把摄像机架一地方拍几分钟,然后把所有帧融合,形成一张超长曝光的照片,不过摄像机像素太低,我最近才开始考虑用相机这么整
至于噪点,我已经发现如果把所有图层都设为变暗模式,就可以产生一张噪点很少的照片,但是反过来如果用变亮模式,就会把所有随机噪点都加到照片中去,在白天用低感光度和高快门速度拍摄的照片应该还好,但理论上还是会让画质打折扣
我刚刚用你的平均值方法对视频试验了一下,发现这个方法居然也有像变暗图层一样强大的降噪效果,作为比较,上图是原视频截图,中图是变暗图层融合的降噪效果,下图是平均值融合的降噪效果:经比较我感觉平均值融合不管用于什么场合都完全不必担心噪点问题,其噪点甚至比我原来的变暗图层融合方法更少,基本可以消除各种随机噪点!

果然没有看错你
不过变亮模式类似于"最大值",理论上是将噪点都加到照片中了,但实际效果未必是效果更差,接下来正要说这点
有个疑问,你的表秒针怎么不动?没电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2.878
主题: 635
帖子: 20159
注册: 2008年5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月赛优胜标识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7-31 21:22
这样说来,ADOBE就是传说中的杀手公司啦?
嘘...小点声,正在偷看他们的杀手名单(Adobe官方帮助)呢!
再次认真地查看这份名单时,吓得我差点从椅子上掉下来
一位终极杀手的名字赫然在列:"中间值"!
从来没有人见过他,传说中他外表低调,但手段极其残忍
能秒掉"走过的人物",甚至"经过的汽车"!而不留一丝痕迹
oh my gaga!这也太变态了!

"中间值"的秘密在于需要三张或三张以上的照片,
因为两张照片之间不存在中间的值,极限情况是只要是偶数张就没有中间值
假设,三张照片中只有一张上面有人,那么用堆栈模式的"中间值"后,
最终的合成照片中,人就被蒸发了,而背景是那个真实的背景
这类似于投票表决:超过半数才可以当选,没超过半数的则被淘汰掉
对于照片中的噪点也同样,只要同一位置的噪点存在于半数以下的照片中,
那么这个噪点就会彻底地被抹掉,代替的是真实的照片细节
理论上,这种方法可以完全去掉噪点,还原原始细节,
但实际上只有在噪点比较少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
因此,这位杀手不适合群战,可单挑的话,天下无敌!

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中间值叠加和长时间曝光还是有区别的,长时间曝光会把光斑的移动轨迹都记录下来,但中间值叠加好像会抹掉移动的光斑。从原理上讲,长时间曝光的等效替代品也应该是变亮图层融合,虽然噪点更多。建议楼主及各位用中间值方法去合成车灯轨迹或星轨试试,看看我说的对不对

本帖最后由 siliconworm 于 2012-7-31 21:3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024
主题: 4
帖子: 4404
注册: 2007年12月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7-12 21:14
所谓白日裸拍,就是在明亮环境中,不用滤镜来实现长时间的慢门效果
简单得很,关键词:无ND、上脚架、多张连拍、后期叠加合成
至此已经明白的话,就不用往下看了

丝状的白云,雾化的海浪、溪水...无一不是利用ND实现的长时曝光效果
使用ND2、ND4...甚至于ND400这种中灰密度镜,来将快门减个一档两档,或者十档八档
也有玩家不借助ND玩长曝的,那肯定是天文坛的那些昼伏夜出的家伙们在拍星轨
而目前国内外流行的星轨拍法就是:成百上千张连拍,后期叠加形成星轨
至此,又有人明白了的话,也不用往下看了(后面极其啰嗦)

对"无ND、上脚架、多张连拍、后期叠加合成"一一进行说明

一.无ND
就是不用在镜头前套一个或者多个中灰密度镜,正常测光,快门是多少就用多少
放心拍吧!剩下的交给连拍和合成

二.上脚架
其作用不必多说,但我想说的是,有时不用脚架也可以完成长曝效果,晕了吗?


半岛兄,好强大的专研和shareplay精神。哈哈。能说说这个Naked shooting和多张片做HDR有和效果的区别么?
另外,尝试过变焦+百日裸拍么?同时这个应用放在室外微距上效果有可能也很出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588
注册: 2009年10月
这样说来,ADOBE就是传说中的杀手公司啦?
嘘...小点声,正在偷看他们的杀手名单(Adobe官方帮助)呢!
再次认真地查看这份名单时,吓得我差点从椅子上掉下来
一位终极杀手的名字赫然在列:"中间值"!
从来没有人见过他,传说中他外表低调,但手段极其残忍
能秒掉"走过的人物",甚至"经过的汽车"!而不留一丝痕迹
oh my gaga!这也太变态了!

"中间值"的秘密在于需要三张或三张以上的照片,
因为两张照片之间不存在中间的值,极限情况是只要是偶数张就没有中间值
假设,三张照片中只有一张上面有人,那么用堆栈模式的"中间值"后,
最终的合成照片中,人就被蒸发了,而背景是那个真实的背景
这类似于投票表决:超过半数才可以当选,没超过半数的则被淘汰掉
对于照片中的噪点也同样,只要同一位置的噪点存在于半数以下的照片中,
那么这个噪点就会彻底地被抹掉,代替的是真实的照片细节
理论上,这种方法可以完全去掉噪点,还原原始细节,
但实际上只有在噪点比较少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
因此,这位杀手不适合群战,可单挑的话,天下无敌!
以下内容由 半岛雪人 于 2012-9-15 22:27 补充
以上关于"中间值"的原理描述有误,其算法应该是数学(统计学)上的"中位数",即一堆数排序后位于正中间的数(或者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这样的话,用"中间值"来降噪并不像前面说的那样有局限了。
指出错误的朋友是dart180,非常感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2.878
主题: 635
帖子: 20159
注册: 2008年5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月赛优胜标识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7-31 20:48
感谢siliconworm资过来交流,您可是俺的偶像啊
拿D3长曝太阳没几个人有这个魄力,不过下次咱们将光圈拧到F8,长曝30分钟怎样?

噪点的事情正在直播,其实依您的灵性,发现这个也是个早晚的事儿

其实我最初的主意是,把摄像机架一地方拍几分钟,然后把所有帧融合,形成一张超长曝光的照片,不过摄像机像素太低,我最近才开始考虑用相机这么整
至于噪点,我已经发现如果把所有图层都设为变暗模式,就可以产生一张噪点很少的照片,但是反过来如果用变亮模式,就会把所有随机噪点都加到照片中去,在白天用低感光度和高快门速度拍摄的照片应该还好,但理论上还是会让画质打折扣
我刚刚用你的平均值方法对视频试验了一下,发现这个方法居然也有像变暗图层一样强大的降噪效果,作为比较,上图是原视频截图,中图是变暗图层融合的降噪效果,下图是平均值融合的降噪效果:经比较我感觉平均值融合不管用于什么场合都完全不必担心噪点问题,其噪点甚至比我原来的变暗图层融合方法更少,基本可以消除各种随机噪点!
本帖最后由 siliconworm 于 2012-7-31 21:21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588
注册: 2009年10月
siliconworm 发表于 2012-7-31 20:18
ND400表示对着太阳曝光30秒无压力
不过堆叠的方法我也想到了,我本来想的是用变亮图层混合,但是这样会增加噪点,回头找个好地方用12mm拍摄再试试楼主的平均值方法 

感谢siliconworm资过来交流,您可是俺的偶像啊
拿D3长曝太阳没几个人有这个魄力,不过下次咱们将光圈拧到F8,长曝30分钟怎样?

噪点的事情正在直播,其实依您的灵性,发现这个也是个早晚的事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588
注册: 2009年10月
不管什么样的噪点,都可将之归为两类:固定噪点或随机噪点

固定噪点出现在每一张照片的相同位置上,就像一群临时的坏点
堆栈模式的各种参数都无法除掉它(哦!堆栈原来不是神仙啊?),原因是:
对一堆相同的值,无论是取最大值还是平均值,结果都还是原来的值
好吧!堆栈有所为有所不为,固定噪点还是交给暗场吧!叠加后相减即可
其实这种噪点并不多,一般的风光摄影而不是深空摄影,可以不用理会

随机噪点才是平时接触最多的,产生的原因有多种,长曝、高ISO、后期等
但不管是如何产生的,只要是随机的,那就对不起,你死定了!
干掉噪点的这位超级杀手就是堆栈模式中的"平均值",从其原理可以看出,
噪点会因为平均运算中的分母增大而被抹平,被其他没有噪点的照片同化
而对于画面中固定的物体,每张的细节构成都是一样,平均后还是这些细节
所以,借助稳固的三脚架和连拍,用"平均值"能将噪点淹没,却不损失细节
理论上,这种方法没有将噪点彻底消除,而是将噪点的亮度降低
理想情况,合成后照片的噪点亮度跟堆栈的层数(拍摄张数)成反比
"平均值"这位杀手就是这样软磨硬泡将噪点打压下去了

未完待续,下面更精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2.878
主题: 635
帖子: 20159
注册: 2008年5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月赛优胜标识
ND400表示对着太阳曝光30秒无压力
不过堆叠的方法我也想到了,我本来想的是用变亮图层混合,但是这样会增加噪点,回头找个好地方用12mm拍摄再试试楼主的平均值方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588
注册: 2009年10月
挖卡里马西达 发表于 2012-7-31 18:29

终于,大家的注意力从nude转向了naked,深感欣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588
注册: 2009年10月
这次算不上一个大发现,如果说裸拍法是一道大餐,那这确实只能算是甜点
本着Shareplay的精神,小甜点也是要跟大家分享的
顺便提一下,Shareplay这个词在字典上查不到,但也不能说是我造的
因为两千年前就已经有人提出了: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您的呢?

废话少说,这次是关于星轨降噪的,用堆栈的"平均值"辅助"最大值"来降噪
直接列出步骤:
1.将星轨堆栈用"最大值"和"平均值"分别生成一个文件
2.将刚才的两个文件作为两个图层放在一个文件中,"最大值"在上
3.双击"最大值"图层,调整"混合颜色带",向右移动"本图层"的黑色滑块,
  在100%显示下目测噪点减至可接受程度即可(其实可以达到"消失"的程度)
  移动的同时可按下ALT键,将滑块分成两个,能进行平滑地调整
*对"混合颜色带"操作不熟悉的话,参见官方帮助即可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一件悲催的事情,
看了上面的步骤自己都忍不住要问:为神马?
下面就将极尽啰嗦之能事,来进行详细说明
如果你有耐心看完,就可彻底地跟噪点说:再见!
其实你的意思是"不见",对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025
主题: 42
帖子: 3058
注册: 2007年10月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7-30 22:04

神一样挖卡里马西达,我果断地没有跟上他的思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588
注册: 2009年10月
又一阵短暂的眩晕过后,偏执症随之再次发作
神一样挖卡里马西达,我果断地没有跟上他的思维
因为我刚刚又有一个新发现,而他昨天就已经祝贺过了
但是今天无法再写下去了,因为我的手指疼的厉害
是在中午的篮球赛中受了伤,已经紫了三根,
而且肿得跟有机胡萝卜一样,异常油润
期待明天能好点吧,届时给大家奉上餐后的精致甜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588
注册: 2009年10月
simarui 发表于 2012-7-30 21:23
感谢半岛资深奉献的一道大餐。认真学习,努力实践。

千万别客气
甜点还没上,不要离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9.764
主题: 1
帖子: 89
注册: 2005年8月
感谢半岛资深奉献的一道大餐。认真学习,努力实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588
注册: 2009年10月
官方对"平均值"的说明:所有非透明像素的平均通道值
这意味着什么呢?
还是假设有5张照片,对于每张同一位置的某个点,亮度分别是0、10、20、30、40
对这5张照片进行堆栈,应用"平均值",那么最终合成照片的中,
这点的亮度是:(0+10+20+30+40)/5=20,计算结果是一个平均值

这正好跟相机的单次长曝效果一样,怎么个一样法呢?
假设对于实际场景中的某个点,第一秒释放了0个光子,第二秒10个...第五秒40个
相机用1秒的曝光时间的话,只能捕捉到0/10/20/30/40中的某一个
为了将曝光时间延长到5秒,在镜头前加了一个5档(笼统的说法)的ND滤镜
这样最终得到的光子数量是:0/5+10/5+20/5+30/5+40/5=20

上面两个推导虽然不能直接类比,但却可以说明"平均值"和长曝的关系
在两张照片拍摄间隔接近0时,多张拍摄的"平均值"等同于单张长曝的效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588
注册: 2009年10月
准备说说自己对几个参数的理解

官方描述5中提到的方法,即"统计",是最简单的堆栈实现方法
而影响到最终效果的关键就是"选择堆栈模式"这个参数的设置
可选的参数种类如官方描述2中提到那些

其中"最大值"是星轨叠加时选用的参数,从字面就可以理解,
这个算法将堆栈中各图层中最亮的部分显示到了最终合成的照片上
假设有5张照片,对于每张同一位置的某个点,亮度分别是0、10、20、30、40
对这5张照片进行堆栈,应用"最大值",那么最终合成照片的中,
这点的亮度是:Max(0、10、20、30、40)=40

"最大值"这个参数完美地实现了星轨的叠加,为DSLR拍星轨出了口恶气
但因为有Startrails等专门软件也能实现相同效果,而且可以处理暗场
因此Adobe的工程师对此只是淡然一笑,尽管他们能直接将RAW压入堆栈!
官方对堆栈的说法是可以减少杂色、扭曲,甚至移去人物、汽车什么的
虽然没提叠加星轨的事情,但他们应该是知情的,或者干脆就是有意的
但如果他们说"平均值"能够实现ND长曝效果是事先已经明确的功能的话,
这显然就不大可信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588
注册: 2009年10月
侠盗大海 发表于 2012-7-29 22:23

谢谢侠盗支持
徐侠客 发表于 2012-7-29 22:18
试了,确实不错
还发现一个好处:噪点明显降低,但图像细节没有减少。

哥,赏个片呗!
还没看到别人的试验效果呢
挖卡里马西达 发表于 2012-7-29 22:13
首帖的地方是LZ家门口吗?貌似LZ很容易就能拍这个场景。

离家不太远,目前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挖卡里马西达 发表于 2012-7-29 22:12
恭喜LZ又折腾出新玩法!

大兄弟,俺肿么老跟不上你的思维涅
除了这个裸拍法,没再折腾出什么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771
主题: 11
帖子: 79
注册: 2006年7月

本帖由移动终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9.42
主题: 26
帖子: 1805
注册: 2001年12月
试了,确实不错
还发现一个好处:噪点明显降低,但图像细节没有减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025
主题: 42
帖子: 3058
注册: 2007年10月
首帖的地方是LZ家门口吗?貌似LZ很容易就能拍这个场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025
主题: 42
帖子: 3058
注册: 2007年10月
恭喜LZ又折腾出新玩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堆栈】与【蒙版】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