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华博物馆探宝第一期:从陕北到岭南,八大博物馆巡礼,国宝荟萃 ★★★ [主题管理员:情枭的黎明]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78557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2.203
主题: 99
帖子: 2825
注册: 2003年5月
优质内容勋章
明天都来黎明兄这里学习,
赏心,悦目。
赞!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5
彩陶碗

仰韶文化时期

延伸阅读:
仰韶文化彩陶的鉴定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4
船形彩陶壶

新石器时代前期 仰韶文化 水器
1958年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
长24.8厘米、高15.6厘米

ZT
    此船形彩陶壶为盛水器,属于随身携带的水壶类物品。壶身形似菱角,顶部有杯状壶口,两个圆环形器耳分列于两侧肩部。在壶口下方、器耳之间的壶体侧面以黑彩绘制网格纹,网格的两侧还有鱼鳍状的三角形纹饰等。陶壶造型由仰韶文化常见的小口尖底瓶转化而来,基本是将纵向的瓶身横置并稍加变形,将瓶口移到壶身的※※,再将本位于瓶身两侧的对称双耳移到壶身的肩部而成。陶壶两端如船形上扬,尤其是壶身装饰网纹,极似从河里收网捕鱼或者捕鱼结束将网搭在船边晾晒的情景,从造型设计到装饰纹样,都让人联想到渔船、渔网、捕鱼活动等水上生活场面。
    在新石器时代,人类捕鱼的能力已经显著增强,大量鱼镖、鱼钩、网坠等捕鱼工具被发明出来,有些地区还修造了存储鱼类的窖穴等。从事这些复杂的活动离不开舟船的协助。远古时期舟船均为木质材料,容易腐烂,很难看到完好的实物。长江下游地区出土过独木舟及少量船桨等,资料多不完整。船形彩陶壶是一个独木舟的模型,是人们制造原始舟船、网具并掌握捕鱼技术的真实写照。                   
    这件陶壶的壶身两侧均画有渔网纹,学者认为当时原始人已有划船撒网捕鱼的能力。仰韶文化中有大量的石制网坠,这也证明了当时确已使用渔网捕鱼。根据出土的鱼骨鉴定,仰韶文化的居民所捕的鱼,主要属鲤科类。
    北首岭遗址是※※著名的史前文化遗址。位于宝鸡市金台区金陵河西岸的台地之上。是一处保存较好,内涵丰富的仰韶文化村落遗址。遗址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其中心在龙泉中学院内。遗址文化层堆积厚达4米以上,分为早、中、晚三期,距今约7100年到5600年。
    北首岭遗址1953年被发现,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1958年至1978年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等单位先后7次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4727平方米,发现房屋遗址50座,窖穴75个,陶窑4座,墓葬451座,出土各类文物6000余件。北首岭遗址比半坡遗址早400年,在遗址内发现了年代比半坡类型更早的北首岭类型文化遗存,为研究华夏文明演进的过程提供了不可取代的重要资料。

延伸阅读:
仰韶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      仰韶文化-远古圣地与遗音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3
小口尖底陶瓶

新石器时代前期 距今约6000年,仰韶文化
1958年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
高46.2厘米,口径5.7厘米

ZT
    此小口尖底瓶呈纺锤状。顶部为一圆形杯状小口,颈部略细于口部。圆肩鼓腹,尖锥形底部,器身中部有对称的双环形耳。颈部以下饰黑彩,上腹部饰细密的斜线纹,其余器表素面磨光。在其腹部两侧的环耳处系绳,汲水时手提绳子将瓶置于水中,因瓶腹是空的,重心在瓶的中上部,瓶就倒置于水中;注满水后,重心移到瓶的中下部,瓶口就朝上直立起来。
    小口尖底瓶器身大多带环状耳,可以穿缀绳索,便于携带或搬动。在不同的地域或不同时期,瓶体会呈现地域区别和分期演变的特征,尤其是瓶口、腹部、底部的形态变化最为显著。从仰韶文化早期至晚期,尖底瓶的口部历经杯形口、双唇口、喇叭口等形状变化,腹部也呈现流线形、球形、折肩等不同形式,时代特征非常突出。
    小口尖底陶瓶的用途说法较多。一般认为它是一种汲水器,利用重心转换原理来调节平衡,可以方便地从河流中取水。也有看法认为可能与原始宗教和礼仪有关,是仰韶文化时期神职人员使用的祭器等。

小口尖底瓶的用途争议             仰韶文化陶器:震惊世界的精彩传奇(一)            仰韶文化陶器:震惊世界的精彩传奇(二)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2
交叉三角纹彩陶瓶

新石器时代前期 仰韶文化   水器
1958年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
高10.7厘米

ZT
     瓶身上部画有两圈三角纹,内圈三角纹与外圈三角纹相交叉,如俯视,则两圈三角纹犹如以瓶口为圆心的两重同心圆花瓣。当时,原始人一般把陶器置于住所的地上,因此多是以俯视的角度看陶器,而此件陶瓶恰以俯视才能得到最佳图案效果。
     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于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仰韶文化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当前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陕西省为最多,共计2040处,占全国的仰韶文化遗址数量的40%,是仰韶文化的中心。
     仰韶文化陶器的特征均为手制,以夹砂红陶、泥质红陶为主,常见器物有泥质红陶敞口浅腹平底或圜底的钵、盆,泥质或细砂质的小口尖底瓶,砂质红褐陶大口深腹小底瓮、罐等。多平底器,三足器和圈足器少见,不见袋足器。
     彩陶的彩纹多绘于泥质红陶盆、罐、钵的外壁上部,形成花纹带,内壁绘彩和通体绘彩者少见。彩陶纹样简单朴素,以红地墨彩为主,少数为红彩,动物形象较多,如蛙、鹿、鱼、羊等,以直线、曲线、折线、圆点和孤边三角等组成的几何形纹,也较常见。

延伸阅读:
仰韶文化陶器的色调           仰韶文化陶器赏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1
筒形陶罐    

新乐文化 1973年辽宁沈阳新乐出土

   新乐文化(约公元前5300年——前4800年)因辽宁沈阳北郊区新乐遗址的下层遗存而得名,又称新乐下层文化。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是经常性的生产活动。石制工具有打制的,也有磨制的,器形有斧、铲、凿、镞、磨盘、磨棒等;还有细石器。发现平面为圆角长方形的半地穴房址。新乐文化出土的煤精制的圆泡形饰、坠饰和珠等,是中国最早的煤精工艺制品。陶器多夹砂红褐陶,火候较低,陶质疏松,并常饰有压印的“之”字形纹和弦纹等,种类有直口筒形深腹罐、鼓腹罐和斜口簸箕形器等。

延伸阅读:
新乐遗址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地区之一。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由简单的手工捏塑、模制、泥片贴塑,再到泥条盘筑、慢轮修整,最终产生出了快轮制陶技术。中国各地区的陶器在器形、质地、纹饰及器类组合等方面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征。    

20
陶釜、陶支脚  

磁山文化 1977年河北武安磁山出土

ZT
        磁山文化(约公元前5400年-前5100年)因首先在河北武安县磁山发现而命名,主要分布在冀南、豫北等地。它与裴李岗文化一样是华北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文化,与农业起源,伏羲 文化、周易发展演变、中国历法的形成、制陶业的发展、数学、美学、建筑学等有着直接关系。年代(最新鉴定为距今约10300-8700年)。居民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农作物有粟。以石镰、石铲、石刀、石斧与柳叶形石磨盘为生产工具,石磨盘附有三足或四足,造型独特。饲养狗、猪等家畜,兼事渔猎。制陶业较原始,处于手制阶段;椭圆口盂、靴形支座、三足钵与深腹罐等为典型陶器。陶器表面多饰绳纹、篦纹及划纹等。住房是圆形或椭圆形的,都是半地穴式建筑。储藏东西的窖穴发现较多。该文化的发现,填补了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缺环。
    支脚,就是在烧火时支在釜、锅等炊器下面的支撑物,目的就是为了在炊器下面形成一定的空间以便于火焰燃烧。虽然支脚高度在10厘米左右体形不大,多取材于石头、粘土制作简单,但是它却在※※上绵延存在了千年之久。作为与火配合使用的器物,支脚从来都不是主角,然而它却支撑起了人类生命的火焰,点燃了※※文明的火花。
  大约一万五千年前,先人们已经能够将采集到的谷物用水煮熟。起初,人们用编制的篮子盛水,为防止漏水开始在篮子外围糊上泥巴,使用久了遂将泥巴烧成坚硬的陶壳,于是就发明了陶器,而且多为底部呈圆形的圜底器。
  圜底器适于用作炊器,它受火均匀,制作工艺也简单,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底部不稳固,放置时底部需要支撑。在使用的时候,圜底器要么用物体支撑,要么直接放在圆形灶口上。考古人员在实际发掘过程中,能确定为灶的遗迹并不多,倒是发现了许多用来支撑圜底器的支脚。   
  支脚在发现之初,考古学者并不能明确它的用途,只是粗略地判定它是一种生产或生活工具。考古学者有猜测为石锤的,有认为是扳手的,有觉得是陶拍的,甚至有人觉得支脚是陶器的一部分。支脚的命名也五花八门,有角形器、坠形器、长帽形器、猪嘴形器等。直到考古人员们发现了一侧有烟熏和粉红色等长久烧过痕迹的支脚,结合土著居民中仍在使用的支脚,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器物是用来支撑烧火的支脚。  
   支脚虽然形体不太引人注目,且制作方法简单原始,但是在那个蛮荒的远古时代,它却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器件,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演化发展。   
    起先人们使用天然石块作为支脚,可能是随手捡来的几块大小相当的石块,无所谓形状和姿态,接着开始选用形状规则、表面光滑、稳定性强的石块,甚至还要对选用的石块进行加工.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9
猪骨

新石器时代前期 仰韶文化 距今约6000年
1955年陕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

ZT
       半坡氏族的家畜饲养业比较发达,饲养着猪、狗、牛、羊、鸡等。在半坡聚落遗址中发现两个长方形的圈栏建筑遗迹,这是夜晚圈着家畜的地方。当时饲养的家畜除食用外,还用来祭祀神灵,进行等价交换,人们又往往以家畜显示财富,用家畜的骨骼制作工具,用家畜殉葬等等。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驯养家畜。家畜种类主要有猪、狗、黄牛、绵羊、山羊等。
       拟形陶器是指有动物或者人物外形的陶制容器。在※※的考古发掘中,迄今尚未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雕塑品,但从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许多雕塑作品来看,在它们之前应当有相当长的发展历程。
      原始时代的雕塑作品中,以各种陶塑动物形象为最多,也最生动有趣,其中猪和狗的形象非常引人注意。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陶猪,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猪形陶鬶、狗形陶鬶,从其体形结构特征来看,显然都是驯化了的家猪和狗。猪和狗的形象在原始雕塑中被广泛而反复塑造,可知猪和狗的饲养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18
猪形陶鬶(左)  

1975年出土于山东省胶州三里河遗址
长21.5厘米、通高18.5厘米

ZT
      整器呈猪形,四肢缺失,外表呈灰褐色,类似猪皮的颜色。头部粗短,双耳上翘,嘴两侧微露獠牙。猪身肥胖,脊背平直,圆臀上安有较高的器口,与猪的身体相通,口沿部斜出喙状流,背部有扁圆的横扳,臀部有上翘的小短尾巴。
      猪是大汶口文化的主要家畜之一,并成为财富的象征,在很多遗址内都发现了丰富的猪骨骼。大汶口文化的居民生前以猪为主要肉食,死后也用猪随葬,以示富有。仅三里河遗址内用猪下颌作随葬的墓就有十八座,最少的两块,最多的达三十七块,随葬猪下颌多的墓葬中,其他随葬品也多,墓葬的规模也大。据专家研究,这件猪形灰陶鬶的造型是以家猪为其原型的。猪被大汶口文化居民作为财富的象征,加以炫耀,有人复原大汶口文化的房址时也不忘在墙壁上画几个猪头,以标识该房主的身份地位。猪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极高的,而以猪的形象来制作酒器,也显示了大汶口人对酒的喜好。

狗形陶鬶(右)  

1974年出土于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遗址

ZT
      全器作狗竖双耳、引颈吠叫状。上卷的尾巴恰好成为把手,不露半点牵强痕迹。它四脚叉开,脖颈鼓胀,似乎机警地对着周围的奇异的响动。反映出原始匠师把握狗的最生动的瞬间进行造型的艺术风格。又是一件实用的器物。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第三单元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生产与生活  

       距今约1万年前,人类※※进入到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和制作陶器。人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聚落,过定居生活。人类的经济活动方式逐渐从攫取型经济转变为生产型经济。
第一组 农业的发生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业起源地区之一。距今1万年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已开始种植水稻,黄河流域已开始种植粟,并逐渐形成了南方稻作农业和北方粟作农业两大传统。这一时期,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农业工具的加工与制作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进入新时期时代的文物陈列,第一眼看到的是这个“擀面棒”式的东西:

17
石磨盘、石磨棒

新石器时代前期 裴李岗文化
1978年河南新郑县裴李岗出土
石磨盘长63.5厘米、宽28厘米、高7.3厘米;棒长47.8厘米、直径4.8厘米

ZT
       此石磨盘用整块石料琢制而成。盘侧边平直,两端呈圆弧形,平面呈鞋底状。盘底有四个柱状矮足,石磨盘表面有磨蚀形成的明显凹陷。与石磨盘配套的石磨棒也由砂岩磨制而成,形式规整,呈细长的圆柱状。
       石磨盘和磨棒是配套使用的脱壳工具,使用时把带壳粟放在石磨盘上,再手持石磨棒的两端压在壳粟上,来回搓动,使粟壳脱落,成为可供煮食的粟米,从裴李岗文化中存在可开荒用的石斧、翻地用的石铲、收割用的石镰、加工用的石磨盘、石磨棒看,当时的农业生产工具已成系统,农业已脱离初始状态。中国粟作农业的起源还应该更早些。
        除了谷物,采集的坚果类食物也可以在磨盘上进行脱壳。石磨盘、石磨棒不但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而且也是反映当时人们思想意识的重要证物。墓葬中多见用石磨盘、石磨棒进行随葬,有的位于墓主人的身体附近,有的位于墓室一旁,还有的平放在墓室中部等,带有明显的祭祀性质。
        石磨盘、石磨棒在各地的新石器文化中均有发现,表明这一古老的加工工具使用非常广泛深入。其中磁山文化有与裴李岗文化相似的石磨盘、石磨棒实物。它的石磨盘盘底也有三或四个小足,除了盘面一端略尖以外,在形式上与裴李岗文化大同小异,是此类器物的另一个典型代表。

延伸阅读:
裴李岗文化遗址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6
石球

旧石器时代中期 距今约12万年
狩猎工具      1976年-1977年山西阳高许家窑出土
长7.5厘米,宽7.5厘米;长9.5厘米,宽9.5厘米

ZT
       考古工作者在许家窑遗址发现了大量马的化石材料,仅上下颊齿就有4300多枚,大约代表了300匹野马的个体。同时在这个遗址还发现了1000余件的石球。这些石球根据重量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大型的重1501—2500克,中型的为501—1500克,小型的只有50—500克。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石球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一些遗址,如北京人遗址等。这一阶段的石球还不太成熟,加工十分粗糙,一件石球往往有一小半保留了砾石面,因此这些石球通常被学者称为“球形石”,它们是后来石球的雏形,可能主要用于砸击坚果。到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石球大量出现,制作也比较规整、精致,在形态上由大变小,在功能上可能更主要是用于狩猎。许家窑遗址大量石球和野马化石的集中发现,使考古学家们坚信许家窑人是用石球捕获野马的。
        石球作为投掷用的狩猎工具除了用手直接投掷外,据民族学资料分析,它还有两种使用方法。一是作为绊兽索,用一长木杆将其一端用绳系住石球,另一端拴系一段绳索。用时把这一复合工具向野兽猛甩过去,杆与球合成巨大的冲力,打中野兽的要害,野兽自然倒下,即使未击中要害也可将兽足绊住。二是作为飞索石,即用兽皮或植物纤维做一兜,兜的两头各栓一根绳子,兜里放石球。使用时将两根绳子用力甩起,把石球抡起来,而后松开一根绳索,使兜中的石球飞出,有效射程有时可达50—60米之远。小型石球可能更适于用作飞索石。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5
山顶洞人头骨(复制品)  

旧石器时代晚期 距今约2万年
原物1933年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出土
长21厘米,宽15厘米,高17厘米

ZT
         山顶洞发掘出来的人类化石包括完整的颅骨3件、残颅骨片3块、下颌骨4件、下颌残片3块、零星牙齿数十枚、脊椎骨若干件、桡骨1段、股骨1段、髌骨1段、跖骨1根,这些化石材料均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丢失。
      山顶洞人头骨已经与现代人头骨没有什么区别,其脑量在1300毫升—1500毫升之间,在现代人脑量的变异之中。人类学家把山顶洞人视为早期的黄种人。
       20世纪70和80年代,科学家们对山顶洞下室的文化层、下窨的堆积物和哺乳动物化石的年代用不同方法进行测定。用碳十四测定的两个数据分别为10770±360年和18870年±420年,但学者们对这两个数据的解释有所不同,有的认为后者代表的是下窨中哺乳动物的年代,前者才是山顶洞文化的年代,有的认为后者代表了整个山顶洞文化的年代,有的解释这两个数据可作为山顶洞人的上下限,还有学者认为这两个数据都代表不了山顶洞文化的年代。1989年陈铁梅等从五个山顶洞动物化石中抽取样品,用加速器质普法测定碳十四年代,其最大数据为距今32600±2000年,最小数据为13200±160年,其余三个数据均为距今2万年以上,因此陈铁梅等认为“山顶洞文化属晚更新世的晚期,上限定在3万多年,下限定为2万年左右比较合适”。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第二单元 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人类及文化

      人类开始进化到智人阶段
  智人意为“智慧的人”,可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早期智人生活在距今25万年前—5万年前,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其身体特征介于直立人和晚期智人之间,石器加工技术有所进步。晚期智人生活在距今5万年前—1万年前,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其身体特征已接近现代人,石器加工技术更加进步,已学会人工取火。

14
金牛山人头骨化石(复制品,右)                
            
旧石器 旧石器时代中期 距今约28万年
原物1984年辽宁营口大石桥金牛山出土
颅长20.6厘米,颅宽14厘米,颅高14厘米

         金牛山遗址出土了丰富的人类化石,包括1个头骨、6块脊椎骨、两根肋骨、1根尺骨、1块髋骨、1块膝盖骨、9块手骨和26块脚骨。这些化石全部属于一位30多岁的中年男子个体。
          金牛山人颅骨低矮,颅骨的最宽处高于北京人,脑量约为1390毫升,比北京人的脑量大。额部明显向后倾斜,眉骨发育,有明显的眉脊上沟,眶后缩窄较明显。从整个形态上来说,金牛山人颅骨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既保留有直立人的原始性状,又有智人的进步特征,与北京人有明显的区别,而与较晚的和县人更为接近。因此,有学者认为金牛山人属于直立人;也有学者认为金牛山人为早期智人。到目前为止,较多的学者主张把金牛山人归入早期智人的范畴。
        除此头骨化石外,金牛山人化石还有:脊椎骨、肋骨、尺骨、腕骨、指骨、掌骨、髌骨、跗骨、蹠骨、趾骨等,同属一青年男性个体。这些化石为研究当时人的直立姿势、行走步态和手足分工等提供了新的资料。与金牛山人化石同层出土的还有棕熊、变种狼、肿骨鹿、犀牛等2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还发现有人类用火痕迹、石器等,说明金牛山人和北京人一样,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3
原始牛犄角

旧石器中期(距今约20余万年-5万年)1954年山西襄汾出土

ZT
     ※※最早的原始牛见于山西襄汾县丁村遗址。角心粗大,角的直径缓慢减小,横断面呈椭圆形,角心外面有显著的粗沟和小孔。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大树迎风 发表于 2012-10-17 07:46
片子拍得有想法啊。

情枭兄还真是博物馆专家,认真研究过这么多博物馆,佩服!


大树兄过奖!

1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8.117
主题: 34
帖子: 15440
注册: 2006年1月
情枭的黎明 发表于 2012-10-14 07:53
232
战国楚王鼎

ZT
      造型雄浑敦厚,是出土楚铜器中的重要代表。
    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的南岸,是一个※※悠久、人文荟萃的古城。距寿县东南约25公里,有个叫朱家集的地方,再向东南不到两公里就是李三孤堆。这个大土堆子高出地面两米以上,直径约百米,村民中早就流传着堆里埋有宝物的说法。
  1923年前后,当地村民们在田间农作时,经常会捡到一些铜车马件、铜镜、带钩,甚或是铜鼎、铜壶等重器。那个时候,就有国内外的一些古董商前来收取古物,村民们渐渐知道这些东西原来价值不菲。1933年至1935年间,由于当地发生了严重的灾荒,民不聊生,于是就有一些地方※※联合那些胆大的村民,挖取古物卖钱。据说当时挖出了大大小小3000余件,辗转运至上海、南京等地兜售,一时间轰动全国。安徽省主席陈调元得知后,下令禁止盗挖。后虽仍有一些盗掘行为,但大的气焰已被打压下去。
  没过多久,真正疯狂而野蛮的挖宝行动出现了。由于安徽省主席换成了第五※※总司令李宗仁,大小军政官员就换成了桂系人马。地方※※为了讨好第五※※副司令长官兼十一※※※总司令李品仙,投其所好,向他透露了大墓的讯息。1938年,李品仙命令驻扎在寿县的※※开挖大墓,一直挖出了棺椁。盗墓期间 ...


咋看像高压锅似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8.117
主题: 34
帖子: 15440
注册: 2006年1月
情枭的黎明 发表于 2012-10-16 14:35
1.
中国国家博物馆

ZT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2003年2月在原中国※※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隶属于中※※※※※文化部,是以※※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其规模也位居世界博物馆前列。        
     中国※※博物馆的前身为1912年7月9日成立的“国立※※博物馆筹备处”。1949年10月1日,在中※※※※※成立的同日,更名为“国立北京※※博物馆”,1959年更名为“中国※※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前身为1950年3月成立的国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1960年正式命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 1959年8月,位于北京※※※广场东侧的两馆大楼竣工,为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同年10月1日,在国庆十周年之际,开始对外开放。
       2007年3月至2010年底,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了改扩建工程,馆舍总建筑面积19.19万平方米,硬件设施和功能为世界一流。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展厅数量为48个,新国家博物馆地上共有三层展厅,南北对称。超过1000平方米的展厅有49个,其中,最大的展厅为地下一层的常设展览(古代中国)所在的展厅,面积为10000平方米,单层高度近40米。其中 ...


片子拍得有想法啊。

情枭兄还真是博物馆专家,认真研究过这么多博物馆,佩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1
葛氏斑鹿鹿头、鹿角及下颌骨(上),肿骨鹿下颌骨化石(下)

      在北京人遗址中,除发现采集食用的朴树籽外,还发现了大量的动物遗骸,其中肿骨鹿化石有2000多个个体,斑鹿化石有1000多个个体,说明肿骨鹿和斑鹿是北京人狩猎的主要对象。根据两种鹿角不同的保存状况推测,北京人在夏末秋初时狩猎斑鹿,在秋末冬初时狩猎肿骨鹿。

葛氏斑鹿角及下颌骨化石

旧石器时代早期 距今约50万年
1958-1959年北京房山周口店第一地点出土
鹿角长36.5厘米,宽13厘米;下颌骨长12厘米,宽4厘米

    葛氏斑鹿与肿骨鹿、中国缟鬣狗、杨氏虎等动物是华北中更新世特有的类型,其化石一直被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们视为一种标准的地层化石,即凡是在地层中见到这几种动物化石,就基本上可以肯定其时代属于中更新世,所以葛氏斑鹿不仅仅是北京人狩猎的对象,还是划分时代的一个标尺。
    在北京人遗址出土的动物化石中食肉类很少,肿骨鹿和葛氏斑鹿等食草类动物占多数。这些化石很少是完整无损的,不少被烧过,已经变形变色。从此我们不难推测出北京人的食谱,是以食草食类动物的肉类为主,葛氏斑鹿和肿骨鹿是他们的最爱。一开始他们并非认识到这两种鹿肉的美味,而是发现这两种鹿类相对比较容易捕获,特别是对狩猎者难以形成人身的危害,鹿角还可当挖掘棍,吃剩的鹿骨还可用作烧火的原料。

肿骨鹿下颌骨化石   
          
旧石器时代早期 距今约50万年
1958年北京房山周口店第一地点出土
长24.5厘米,宽14厘米

    狩猎是北京人为了生存经常从事的一项活动。在龙骨山堆积中,凡是北京人居住在洞穴的时期,这一层位肉食动物的化石就比较稀少,食草类动物的化石则占较大的比例,食草类动物中又以肿骨大角鹿和葛氏斑鹿的数量最多。这种现象恰恰反映出北京人是以狩猎食草动物为主的。除鹿类外,李氏野猪、德氏水牛和三门马等,都可能是北京人狩猎的对象。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0
鸟骨、沙鸡骨

1958年北京房山周口店第一地点出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9
这,又是什么动物的骨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8
烧骨

旧石器 旧石器时代早期 距今约30万年

1958年北京房山周口店第一地点出土
           
      用火是人类适应自然与改善生存环境关键的一步.
      早在距今约200万年-20余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北京人”已经学会了使用自然火,并能保存火种。他们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促进了身体特别是大脑的发展,提高了适应和改变自然的能力。  
     这些烧骨是北京人用火的证据之一,上面的烟熏痕迹可能是烧烤兽肉时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兽骨带有油脂,有时被北京人当作燃料造成的。1929年,在北京人遗址中首先发现了火烧的鹿角,以后陆续发现了大量的烧土、烧石、灰烬和烧过的各种动物骨骼等用火遗迹。
    关于周口店的用火遗迹,是做过缜密研究的。早在1930年法国地质学家德日进(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就曾将周口店第一地点的“有色骨骼和鹿角”带到巴黎博物馆,请该馆矿物研究室的人员对标本进行了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骨、角标本上的黑色物质并非有色金属的污染,而是燃烧的结果。 本帖最后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10-16 21:02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7
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工具

ZT
    通过目前全国各地的考古发现,人们对旧石器时代的认识有了一定的依据。不光如此,对于我们的先人是如何打制石器的,也有了一些研究。

打制方法
  a.碰砧(zhen)法:以较小块石料向另一块作为石砧的较大的自然砾石上碰击,碰下来的石片经过第二步加工(第二部加工有锤击法、指垫法、压制法等)即可作为工具使用。  
 b.摔击法(投击法):将选择好的石料放在地上,然后手握另一块石头摔技放在地上的石料,以此打下所需要的石片。
 c.锤击法:吧选择好的一块石料放在地上,然后手握一块石头作为石锤去锤击石料。  
 d.砸击法(两极打击法):把选择好的一块石料放在另一块作为石砧的大石块上用一只手辅助,然后用另一只手握着石锤砸击放在石砧上的石料。
 e.间接打击法:在选择好的一块石料上面放置一根木棍或者骨料,然后再用一块石头作为石锤,用力捶击木棍或者骨料,把重力传递到石料上,使其剥落下石片。

打制种类
  砍砸器:以石片、石核或砾石打制而成,个体大而重。
  刮削器:多用小块石片加工而成。※※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常见的石器器形。
  尖状器:顶端有一个尖刃,多经二次加工修整。  
   雕刻器:多用小石片加工而成。先在小石片的边缘打出一个斜向※※面,然后再错开一个角度打去另一块石片。两石片疤痕相交处,即为该器的刃部。  
   斧形器:多为经两面修理打制的石核工具。一端有刃,另一端为手握的柄部。
  镞形器:多用压制法加工而成。其尖端锋刃往往向一边歪斜。   
    刀形器:石片的一侧较厚,似为刀背。
  石球状器:一般也称为“石核工具”,呈不甚规整的球形,通体经过加工修整,球体上有明显的剥片疤痕。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就是这样一块块不起眼的石头,浸透了老祖宗们多少的汗水甚至鲜血.....

6
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工具

ZT
      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中国旧石器时代的石器以秦岭为界,大致可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北方以小型石片石器为主,南方以大型块状毛坯或砾石制成的石器为主,在不同地区还存在多样性的特点。

延伸阅读:
中国旧石器时※※古概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北京人头盖骨........的复制品,真品呢??早丢了!关于北京人头盖骨遗失之谜,可以写上一本曲折的小说,至今,中国※※还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这件珍贵的文物。

5
北京人头盖骨(复制品)

旧石器 旧石器时代早期 距今约28-23万年

原物1934、1936和1966年北京房山周口店第一地点出土          颅长21.3厘米

ZT
    这件头盖骨的原物是1966年发掘北京猿人洞上部堆积时发现的一块枕骨,该枕骨恰好可与1934年和1936年在这个地点附近发现的两块颅骨碎片模型相拼合,复原出一个完好的头盖骨。这是现在仅存的北京直立人头盖骨,为一青年男子,脑量为1140毫升。
    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开始于1921年。1929年12月2日裴文中主持周口店发掘时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这个发现轰动了整个世界。自1927年至1937年,考古工作者在北京人遗址共发现了北京人头盖骨5个、面骨6件、颅骨碎片15块、下颌骨14块、牙齿147枚,股骨残段7段、肱骨残段2段、锁骨1根、月骨1件。这些化石资料共代表了40多个不同年龄的个体,但均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丢失。1949年9月贾兰坡等主持了中断长达12年之久的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工作。此后还多次对该遗址进行发掘,陆续有一些新的发现。
    据从化石上得到的信息,可知道北京人的一些体质特征:与猿类相比,北京人的颅高、颅长和颅宽的指数都远远超过猿类。与现代人相比,北京人的头盖骨低平,颅骨的最宽处靠近耳孔上方,具有原始性,肢骨则较具进步性。根据肢骨长度,可推断出北京人的身高大约为157厘米。这种情况反映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身体各个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直立人首先是直立行走,用手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劳动。手和脚首先得到发展,然后才是大脑的发展。

延伸阅读:
北京人头盖骨失踪之谜专题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ZT
      远古时期(约200万年前—约公元前21世纪)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等工具,从事采集、狩猎活动,完成了从直立人、早期智人到晚期智人的进化过程。新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陶器,发明了农业和养畜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逐步分化,出现了权贵阶层及相应的礼仪制度,在聚落分化的过程中涌现出众多城堡,社会开始向早期国家过渡。

第一单元 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及生活  

       旧石器时代早期是指大约200万年前—20多万年前这一※※阶段。生活在这一阶段的人类被称为直立人。中国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地区之一,有丰富的古人类化石遗存。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直立人,稍晚的直立人有蓝田人、北京人、郧县人、和县人、汤山人等。直立人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等工具,从事采集、狩猎活动,已经学会控制用火,逐渐改变了自然和人类本身

国博展出的一件云南“元谋人”上门齿(约170万年前,也是复制品)我没有拍,那么※※来源最早的一件展品就是下面这个:

4
蓝田人头骨(复制品)

旧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115万年-110万年).

原物1964年陕西蓝田公王岭出土.国博展出的是复制品,我们曾经在第一集陕西※※博物馆中看过真正的蓝田人头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
沿西走廊从电梯下到地下一层,中国古代陈列的高墙上,一面巨大的中国立体地图扑面而来。

※※的尘烟散去,国博※※业已百年,真不知百年之后,当我们的子孙站在这面墙下,这版图又将有什么新的变化?!

ZT
      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之一,"古代中国陈列"共10个展厅,以珍贵文物为主要见证,系统展示中国从远古时期到清末的漫长※※进程,全面展现中华文明持续不断的发展特点和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多民族国家的※※进程,彰显中华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该陈列继承原"中国通史陈列"的诸多优点,吸取近年来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又多次听取国内多位知名专家的意见与建议,最终精选2520件展品(含文物藏品2026件,其中一级藏品521件),以“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明清时期”等8个部分展现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让我们首先来进入“远古时期”陈列,看看我们老祖宗的生活点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
国博巨大的西走廊

大英博物馆、卢浮宫我都去过,别算藏品,这个走廊算是盖过它们了,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
中国国家博物馆

ZT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2003年2月在原中国※※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隶属于中※※※※※文化部,是以※※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其规模也位居世界博物馆前列。        
     中国※※博物馆的前身为1912年7月9日成立的“国立※※博物馆筹备处”。1949年10月1日,在中※※※※※成立的同日,更名为“国立北京※※博物馆”,1959年更名为“中国※※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前身为1950年3月成立的国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1960年正式命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 1959年8月,位于北京※※※广场东侧的两馆大楼竣工,为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同年10月1日,在国庆十周年之际,开始对外开放。
       2007年3月至2010年底,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了改扩建工程,馆舍总建筑面积19.19万平方米,硬件设施和功能为世界一流。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展厅数量为48个,新国家博物馆地上共有三层展厅,南北对称。超过1000平方米的展厅有49个,其中,最大的展厅为地下一层的常设展览(古代中国)所在的展厅,面积为10000平方米,单层高度近40米。其中艺术长廊“南北轴线”长330米。 
       在这一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内,世界一流的硬件设施和功能设置,将为公众提供高品位的※※和艺术类的展览以及其他文化休闲服务。不仅荟萃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和文化艺术,见证中华民族百年的复兴之路,而且还有全方位和系列性的反映和表现世界文明成果的高品质展览。
       中国国家博物馆常设陈展目前有,基本陈列:《古代中国》和《复兴之路》。专题陈列:《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钱币艺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中国古代经典绘画艺术》、《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馆藏非洲雕刻艺术》等。即将开展的还有《友好往来,※※见证——党和国家※※※外交活动受赠礼品展》和《明清家具艺术展》。国际交流展:《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艾伯特博物馆馆藏瓷器展》和意大利《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还有若干临时展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天津博物馆的珍品欣赏暂时告一段落,但天津博物馆的收藏故事却远远没有结束,继2012年5月1日天博新馆开幕,三大陈列首先亮相之后,9月30日中秋佳节之际,天博又有8个新的专题陈列对外开放,丰富的展品,全新的布置让人耳目一新。稍后我们还会陆续深入介绍这些专题陈列。

      中华博物馆探宝第5集,到此结束。更多珍宝,还在后面......

首贴备份:

暂别长沙,一路北上,我们来到位于渤海之滨的天津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河与海的撞击融合形成了其兼收并蓄的文化特性,培育了浓厚的文物收藏传统,天津得以汇集大量价值极高的传世文物,天津博物馆的收藏,以数量之丰富,质量之精湛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中更不乏堪称国宝的名贵珍藏。

本集,我们将深入欣赏荟萃了天津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珍品的“耀世奇珍”特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41
清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局部特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 中华博物馆探宝第一期:从陕北到岭南,八大博物馆巡礼,国宝荟萃 ★★★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