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医学习交流园地-中医爱好者 、健康养生等话题(选主题管理员,请大家自荐)
倒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82465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俺前几天吃了个柴胡桂枝汤去芍药加桃仁,第二服吃完两边排骨下面出现红斑,
不是瘀斑,就是像中度搓澡搓出来的红。
关键的问题是,介个部位掐的也太准了。
桂枝剂把药力往表位推了推,是不是表示单纯柴胡剂使用的时候有肉眼看不见的肝脾部位的反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5-6-30 12:36
俺前几天吃了个柴胡桂枝汤去芍药加桃仁,第二服吃完两边排骨下面出现红斑,
不是瘀斑,就是像中度搓澡搓出来的红。
关键的问题是,介个部位掐的也太准了。
桂枝剂把药力往表位推了推,是不是表示单纯柴胡剂使用的时候有肉眼看不见的肝脾部位的反应。

不去芍药恐怕就看不到红斑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5-6-30 16:46
不去芍药恐怕就看不到红斑了


很有可能。
俺主要是想利用下核桃承气汤的方证,又嫌大黄苦芒硝咸,
所以直接把芍药换桃仁得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155
主题: 7
帖子: 670
注册: 2002年3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5-6-30 12:36
俺前几天吃了个柴胡桂枝汤去芍药加桃仁,第二服吃完两边排骨下面出现红斑,
不是瘀斑,就是像中度搓澡搓出来的红。
关键的问题是,介个部位掐的也太准了。
桂枝剂把药力往表位推了推,是不是表示单纯柴胡剂使用的时候有肉眼看不见的肝脾部位的反应。

经络气脉太通畅了吧——顺流而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5-6-30 17:52
很有可能。
俺主要是想利用下核桃承气汤的方证,又嫌大黄苦芒硝咸,
所以直接把芍药换桃仁得了。

如果是这个思路,直接加桃仁就是了,
我还以为有桂枝去芍药汤证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十大副 发表于 2015-6-30 21:24
经络气脉太通畅了吧——顺流而出?


不太清楚,老祖宗也没提过。
但是介个部位确实准确,就是柴胡剂的作用范围。
条文对病位的描述一向很严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十大副 发表于 2015-6-30 21:24
经络气脉太通畅了吧——顺流而出?

我的理解是这样:柴胡桂枝汤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合方。
桂枝汤里芍药桂枝是一个药对,相互制约,去芍药后桂枝的力道就大很多,
本来柴胡定位是在半表半里,没了芍药,桃仁的作用就被桂枝推到表面来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再给学习经方的同学推荐本书:以故民间经方研究者费维光先生的《中医经方临床入门》。
这书出版较早,估计买不到了,网上有PDF可下载。
地址:http://www_kanyixue_com/zhongyi/2014/1112/5041.html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对于常见感冒处理,把网上流传的“費氏外感十一方”也转帖下,
适合对辩证不熟悉的同学使用,也可与张孟超医师的“感冒治症简易图表”对比使用。
(另,网上发帖者对費氏是否就是费维光先生有疑问,我查阅了《中医经方临床入门》,确为书中内容)

一、葛根汤:葛根六钱、桂枝三钱、麻黄二钱、白芍四钱、大枣劈三枚、生姜六片(小儿用五片,下同)、甘草2钱。
患者症状:发热、无汗(自身不无故出汗)、害冷(小儿不会说话者,用手抚摸其背脊只凭发热无汗已足够,无汗即害冷)。服此方后,再出汗者,仍算作无汗,如开始此证有恶心呕吐、或咽痛者,可在方中加半夏四钱,即葛根加半夏汤。
说明:初期感冒的患者,服此方即可治愈。此方也适用于天花、麻疹的见点之前。此方已变换麻黄的剂量(4-15g),可使教难治愈之感冒,迅速痊愈,以下有麻黄的方剂,与此方相同。陆渊雷先生称此方对感冒应用最广。

二、麻黄汤:麻黄二钱、桂枝三钱、杏仁三钱、甘草二钱。
患者症状:发热、害冷、无汗、全身骨节疼痛或带喘鸣者。
说明:初期感冒的患者,如能按证选方,定能痊愈。此方比葛根汤所治为更重一层的感冒。如无骨节疼痛或喘鸣者,不用此方。如患者骨节酸楚微痛者,可先服葛根汤为宜。此方用于轻证反而无效。此即所谓解毒剂并非是退热剂。

三、桂枝汤: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甘草二钱、大枣劈三枚、生姜六片(小儿稍减)。
患者症状:发热、害冷(小儿不会说话者,只凭发热,有汗足够)、有汗(任何时候,身上总是汗津津的)。
说明:初期感冒的患者,如能按证选方,选得此方者,即可痊愈。如感冒开始此证即带喘者,可将桂枝汤中加入杏仁12g、厚朴10g,即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此证中的咳嗽,亦用此方。

四、大青龙汤:桂枝三钱、麻黄二钱半、杏仁四钱、生石膏六钱、甘草二钱、大枣劈三枚、生姜六片。
患者症状:无汗、发热或不发热、不害冷或反害热(如感冒刚开始时害冷,即属害冷,用葛根汤)。
说明:所谓温病,即是此症。初期感冒的患者,服此方即可治愈。在《伤寒论》※※有两条论及大青龙汤所治病症,一是发热、害冷、无汗而烦躁者,一是身重、无少阴证者。以上说法当然都是对的。在临床中,此方可治发热或不发热、害冷或不害冷或反害热型的感冒。用时应先弄清楚前三方没有之症候,即用此方治疗。说明:前三方即葛根汤、麻黄汤、桂枝汤都与要求条件不符者,方可用此方,而不能把他看成治感冒的全能药方。另外,他还可以治愈感冒所带哮喘症候。

五、麻杏甘石汤:麻黄三钱、杏仁三钱、石膏六钱、甘草二钱。
患者症状:低热或无热、不害冷、呼吸困难、咳嗽口渴或带喘者。说明:此方所治亦为温病,感冒而带喘、咳嗽、呼吸困难者。即此方可治不害冷带喘者,与此相对麻黄汤可治害冷带喘者。

六、小柴胡汤:柴胡六钱、半夏四-五钱、黄芩三钱、党参三钱、甘草二钱、大枣劈三枚、生姜六片。
患者症状:胸部胀满、呕吐或恶心、寒热往来者(所谓间歇热,此证就是。寒热往来是指上午不发热、下午发热,发热即害冷)。上述症状共有三项,如见有二项,即用此方无疑。
说明:初期感冒的,服此方约三剂,即可治愈。感冒患者,大多初期不是此症,经过一周以左右后,才变成本症者。另外,感冒严重性强的患者,不管以前的使用药方多么正确,按《伤寒论》的说法,不少人仍不可避免地要经过此经,而应使用小柴胡汤治疗。

七、白虎汤:生石膏六钱半、知母三钱、甘草二钱、大米三钱(自备)。
患者症状:发热或高热、害热,口极渴全身出大汗。
说明:初期感冒的患者,患此症的极少。大多数的患者感冒后一周以上而变成此证者方用此方。此方与西医的开始感冒即以消炎退热为主,经方派中医这时和西医相同,也是以求退热为主。

八、、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二钱、炮附子四钱、细辛一钱。
患者症状:害冷、无汗、、发热或不发热、没有精神(大多光想瞑上眼睡觉,典型的是难以入睡,也有的能睡着)。
说明:初期感冒的患者,服此方即可治愈。此即中医所谓少阴直中。也有经过感冒多日,以变成此症者,急服此方,即可痊愈。此证属于危险症候,医务人员多视为轻症感冒,以致转归于死亡。如本方证与葛根汤证不易分辨时,应先服本方为佳。

九、真武汤:茯苓五钱、白朮三钱、白芍三钱、炮附子四钱、生姜六片。
患者症状:害冷、多不发热或发低热、站立时则头晕。
说明:初期感冒的,服此方即可治愈。一般虚弱者或老人易患此症。但大多是中、老年人,孩子较少,患此方证久治不愈,不论患病年月,用此方大多皆可治愈。

十、五苓散:泽泻六钱、猪苓四钱半、茯苓四钱半、桂枝三钱、白朮四钱半。
患者症状:发热、有汗、口渴、小便不爽利或尿频或出现浮肿等。
说明:初期感冒的患者,服此方即可治愈。如不用此方治疗,只考虑退热,必遗留下肾炎。

十一、当归四逆加呉茱萸生姜汤:当归三钱、桂枝三钱、白芍三钱、木通三钱、细辛一钱、呉茱萸二钱、甘草二钱、大枣劈三枚、生姜六片。
患者症状:害冷、四肢冰冷、发热或不发热。出汗与否不是本方的主症。
说明:初期感冒的患者,服此方即可治愈。如本方与葛根汤症难以分辨时,先服葛根汤为佳。初期感冒的患者,如服上述对证的方剂不能治愈,按要求试服此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推荐费维光先生的书,是缘于经方医生娄绍昆的推荐,
以前我也推荐过娄绍昆的《《中医人生》,他们的中医完全是自学的,
也都独推《伤寒杂病论》, 擅用经方治病,疗效显著。
虽然有人觉得他们独推《伤寒》,全盘否定《内经》,似亦有不妥之处。
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内经也不容易,如果不学内经也有效,何乐不为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013
主题: 2
帖子: 708
注册: 2006年12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5-2-2 14:50
症状严重吃药可以缓解症状,根治很难。
即使到医院,医生开的都是市场上的成药,能对症开方的医生很少。
最好的办法还是加强两条腿的锻炼。
重点推荐八卦掌走圈,帝都这方面条件好啊,练八卦掌的人很多,
公园里随便找个师傅,套路什么的都不用学,就学走圈就行。
走上一年半载,大部分慢性病都会好转
+1008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在费维光和娄绍昆的书中,对伤寒大家陆渊雷推崇备至,
费维光更是认为,如果有人如果想对《伤寒论》著书立说,
做好先读下陆渊雷的《伤寒论今释》,如能不全面超过,
还是以不著书为是

更有意思的是,陆渊雷解放前就已经学佛去了,
在上海佛教界与海灯、黄念祖、法海喇嘛、能海上师、清定上师等并称大德居士。
解放后※※给他安了不少头衔,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上海市医学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卫生局中医顾问等,但他已不再返回医道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5-7-2 16:31
在费维光和娄绍昆的书中,对伤寒大家陆渊雷推崇备至,
费维光更是认为,如果有人如果想对《伤寒论》著书立说,
做好先读下陆渊雷的《伤寒论今释》,如能不全面超过,
还是以不著书为是

更有意思的是,陆渊雷解放前就已经学佛去了,
在上海佛教界与海灯、黄念祖、法海喇嘛、能海上师、清定上师等并称大德居士。
解放后※※给他安了不少头衔,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上海市医学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卫生局中医顾问等,但他已不再返回医道


走上了彻底解脱的道路,医道也就成了雕虫小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5-7-3 12:06
走上了彻底解脱的道路,医道也就成了雕虫小技。

陆当时学佛的环境今非昔比啊,高人比比皆是。
譬如能海上师被誉为自宗喀巴大师以后第三法王。
禅定功夫不是一般的高,※※期间跟※※打个招呼就坐脱了,说走就走的。

我看过他的“舍利弗阿毗昙论禅定品学记”,想不到密宗如此重视阿毗达摩。
他晚年一心研究《阿含》,称《阿含经》为佛陀的根本教义、信徒的入门要道,
写有《阿含经学记》,且谓:“服膺阿含,全心遵行,则神通光明,不求而自来。”
这是现在那些学大乘、学密贬阿含为小乘的人无法理解的。

本帖最后由 山区人 于 2015-7-3 16:5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5-7-3 16:47
陆当时学佛的环境今非昔比啊,高人比比皆是。
譬如能海上师被誉为自宗喀巴大师以后第三法王。
禅定功夫不是一般的高,※※期间跟※※打个招呼就坐脱了,说走就走的。

我看过他的“舍利弗阿毗昙论禅定品学记”,想不到密宗如此重视阿毗达摩。
他晚年一心研究《阿含》,称《阿含经》为佛陀的根本教义、信徒的入门要道,
写有《阿含经学记》,且谓:“服膺阿含,全心遵行,则神通光明,不求而自来。”
这是现在那些学大乘、学密贬阿含为小乘的人无法理解的。


俺脚的大乘小乘介个事情是“大乘”自个才有的说法。
中土佛教有的和尚也是遵循的止观双运的路子的,藏传的貌似也是一定要学阿毗达摩,
俺看※※※写的书提过,倒是藏传对于无和有的辩论比较搞,中观和唯识神马的。
俺日常最怕号称是佛※※但是一身歪路子“功夫”的人,最近一朋友天天嚷着拜师,
然后也不知道哪批发来的一点皮毛,见俺就问有没有证到初禅,证到了是不是就能看见古怪东西,
是不是一看人相片就知道前世今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621
主题: 118
帖子: 2118
注册: 2009年7月
认真学习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5-7-3 19:17
俺脚的大乘小乘介个事情是“大乘”自个才有的说法。
中土佛教有的和尚也是遵循的止观双运的路子的,藏传的貌似也是一定要学阿毗达摩,
俺看※※※写的书提过,倒是藏传对于无和有的辩论比较搞,中观和唯识神马的。
俺日常最怕号称是佛※※但是一身歪路子“功夫”的人,最近一朋友天天嚷着拜师,
然后也不知道哪批发来的一点皮毛,见俺就问有没有证到初禅,证到了是不是就能看见古怪东西,
是不是一看人相片就知道前世今生……

大乘也就空有两大派。
大乘一开始是般若,然后发展成空有两宗,也就是中观和唯识。
空宗的经典是龙树的《大智度论》和《中伦》,有宗的经典是弥勒的《瑜伽师地论》。
两派虽然同出一门,但在原则问题上针锋相对,所以吵得厉害

大乘开山祖师龙树说过:“先分别诸法,后说毕竟空。” 
所谓分别诸法,指的就是阿毗达摩,
要学会空,得以分别诸法为基础。
想学大乘,没有小乘的基础还是没戏

当然,原始佛教的空跟大乘的空是两回事,
在阿含中,空是一种禅修方法,并没有什么哲学上的意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5-7-5 16:45
大乘也就空有两大派。
大乘一开始是般若,然后发展成空有两宗,也就是中观和唯识。
空宗的经典是龙树的《大智度论》和《中伦》,有宗的经典是弥勒的《瑜伽师地论》。
两派虽然同出一门,但在原则问题上针锋相对,所以吵得厉害

大乘开山祖师龙树说过:“先分别诸法,后说毕竟空。” 
所谓分别诸法,指的就是阿毗达摩,
要学会空,得以分别诸法为基础。
想学大乘,没有小乘的基础还是没戏

当然,原始佛教的空跟大乘的空是两回事,
在阿含中,空是一种禅修方法,并没有什么哲学上的意义。


好像藏传在实修方面还有气脉啥的讲究,不知道跟瑜伽的七轮有木有关系。
据说六字真言在念诵的时候就有震动气脉的功能。
俺瞧※※※是比较推崇中观的。话说上回※※※说等他去了就别再搞转世神马的了,
把社团吓的不轻。
那本讲佛陀的书俺看完了,也说到佛教、道、还有※※※诞生的年份很接近,
俺还不知道原来有个轴心时代的名字,目前也是没人能说清为啥人类就在那个阶段弄出很多先进思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5-7-5 18:06
好像藏传在实修方面还有气脉啥的讲究,不知道跟瑜伽的七轮有木有关系。
据说六字真言在念诵的时候就有震动气脉的功能。
俺瞧※※※是比较推崇中观的。话说上回※※※说等他去了就别再搞转世神马的了,
把社团吓的不轻。
那本讲佛陀的书俺看完了,也说到佛教、道、还有※※※诞生的年份很接近,
俺还不知道原来有个轴心时代的名字,目前也是没人能说清为啥人类就在那个阶段弄出很多先进思想。

气脉七轮什么的,属于印度密教的内容,瑜伽就是去掉宗教成分的密教。
最早的密教密法是吠陀教,后来演化转变为婆罗门教密法。
各种灌顶,外修感应,内修明点气脉等等,都是婆罗门时代密教的修法。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些都是佛教里的高级货

※※所传承于印度后期那烂陀寺的”佛法”,是中观+密教。
当时的情况是※※多次进攻印度,大乘和其他教派都受到打击,
加上大乘理论复杂,脱离群众,于是只好联合密教来维持队伍,
并且还有点寄人篱下的意思,密乘定位高于显乘。
密教的修法属于“易行道”,无非是观想、持咒、颂经什么的,
这样一结合,果然大受信众欢迎
流传到※※的密教,又是密教里最极端的一派,
也就是被称为左道密教的坦陀罗性力派密教法,搞双修

这些其实跟正统佛教没有什么关系,※※※推崇中观,
他当然最清楚其中的原因,知道什么是正统佛教。

除了※※背景以外,佛教与密教的结合,与大乘的开创者龙树有干系,
因为龙树原来就是学密教的,并且水平很高,后来跳槽到佛教。
传说龙树从南天铁塔取出密宗之法,开创佛教密宗。
只要比较佛教密宗之法与婆罗门密法,就会知道,
这只不过是婆罗门密教法的佛教改编版

其实※※※推崇中观跟前面提到的能海上师晚年推崇阿含意思差不多,
只是碍于自己是圈内德高望重的人,有些话不能说的太直白。

本帖最后由 山区人 于 2015-7-6 11:1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5-7-6 10:58
气脉七轮什么的,属于印度密教的内容,瑜伽就是去掉宗教成分的密教。
最早的密教密法是吠陀教,后来演化转变为婆罗门教密法。
各种灌顶,外修感应,内修明点气脉等等,都是婆罗门时代密教的修法。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些都是佛教里的高级货

※※所传承于印度后期那烂陀寺的”佛法”,是中观+密教。
当时的情况是※※多次进攻印度,大乘和其他教派都受到打击,
加上大乘理论复杂,脱离群众,于是只好联合密教来维持队伍,
并且还有点寄人篱下的意思,密乘定位高于显乘。
密教的修法属于“易行道”,无非是观想、持咒、颂经什么的,
这样一结合,果然大受信众欢迎
流传到※※的密教,又是密教里最极端的一派,
也就是被称为左道密教的坦陀罗性力派密教法,搞双修

这些其实跟正统佛教没有什么关系,※※※推崇中观,
他当然最清楚其中的原因,知道什么是正统佛教。

除了※※背景以外,佛教与密教的结合,与大乘的开创者龙树有干系,
因为龙树原来就是学密教的,并且水平很高,后来跳槽到佛教。
传说龙树从南天铁塔取出密宗之法,开创佛教密宗。


俺在※※好几个寺庙里都看见了双修的造像,
有一个庙据说里面的双修像是※※第一。
藏传好像很崇拜龙树,原来看赵朴初的书也没详细说。
※※※说,龙树的经书能解释清楚的也不多,他自个说他是不懂瞎说,
给解释了一下。

俺这几天修观修的头有点昏,貌似定力又不够用了,
修观好像挺耗费能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5-7-6 12:48
俺在※※好几个寺庙里都看见了双修的造像,
有一个庙据说里面的双修像是※※第一。
藏传好像很崇拜龙树,原来看赵朴初的书也没详细说。
※※※说,龙树的经书能解释清楚的也不多,他自个说他是不懂瞎说,
给解释了一下。

俺这几天修观修的头有点昏,貌似定力又不够用了,
修观好像挺耗费能量。

※※※说不懂也许是说不需要懂
本来老大原来就规定过有些问题是没有必要讨论的,也就是十四无记。
据《※※※》记载十四无记即:(1)世间常。(2)世间无常。(3)世间亦常亦无常。
(4)世间非常非无常。(5)世间有边。(6)世间无边。(7)世间亦有边亦无边。
(8)世间非有边非无边。(9)如来死后有。(10)如来死后无。(11)如来死后亦有非有。
(12)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13)命身一。(14)命身异。
这些问题按现在的说法属于哲学问题,与解脱无关,所以老大统统不回答

部派分裂以后,这个规定也没人管了,都喜欢讨论宇宙人生的大问题,
执有或执空的情况都有出现,所以才出现龙树的中论,破有也破空,称之为中道。
中论以破为主,二十七品中有二十五品都是在破,但要弄懂确实不容易。
他以破为主,自然知道要破的是什么,但放在现代,他破的有些部派可能都消失了,
除非正反两方都先下工夫弄懂,否则不知道他讲的是什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5-7-6 19:18
※※※说不懂也许是说不需要懂
本来老大原来就规定过有些问题是没有必要讨论的,也就是十四无记。
据《※※※》记载十四无记即:(1)世间常。(2)世间无常。(3)世间亦常亦无常。
(4)世间非常非无常。(5)世间有边。(6)世间无边。(7)世间亦有边亦无边。
(8)世间非有边非无边。(9)如来死后有。(10)如来死后无。(11)如来死后亦有非有。
(12)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13)命身一。(14)命身异。
这些问题按现在的说法属于哲学问题,与解脱无关,所以老大统统不回答

部派分裂以后,这个规定也没人管了,都喜欢讨论宇宙人生的大问题,
执有或执空的情况都有出现,所以才出现龙树的中论,破有也破空,称之为中道。
中论以破为主,二十七品中有二十五品都是在破,但要弄懂确实不容易。
他以破为主,自然知道要破的是什么,但放在现代,他破的有些部派可能都消失了,
除非正反两方都先下工夫弄懂,否则不知道他讲的是什么


介个好像是老有人问涅槃是啥感觉的时候佛陀讲的?
俺有次看到过阿姜查老大解释过涅槃的感觉,他说他也就是勉强说说,
说出来的不到真实情况的几分之几啥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5-7-7 18:30
介个好像是老有人问涅槃是啥感觉的时候佛陀讲的?
俺有次看到过阿姜查老大解释过涅槃的感觉,他说他也就是勉强说说,
说出来的不到真实情况的几分之几啥的。

里面只有四个问题涉及涅磐(8-11)。
关于这些问题,后人的解释很多,
有人认为是否回答要视对方根器而定,也不是不可以说。
如中观《四百论》中说:“佛知作不作,应说不应说。”
另一种解释方法是:在胜义中一切皆空,佛陀没办法回答,
在世俗中,只要因缘具足,什么样的如幻显现都有,
可是对方尚未通达缘起之前,给他说常有接受不了,
说无常也接受不了,所以还是不说为好。

这些都与佛陀本人的说法有出入,以为佛保留了什么,
其实原始经典里佛说得很清楚,也很简单,
这些问题对解脱没有帮助,所以不回答。
同时还告诉大家,什么问题才是应该讨论的:
《杂阿含408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作如是论:或谓世间有常,或谓世间无常、世间有常无常、世间非有常非无常,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世间有边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是命是身、命异身异,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有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尔时,世尊一处坐禪,以天耳闻诸比丘集於食堂论议之声。闻已,往诣食堂,於大眾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汝等比丘眾多聚集,何所言说?」
  时,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眾多比丘集此食堂,作如是论:或说有常,或说无常。」如上广说。
  佛告比丘:「汝等莫作如是论议。所以者何?如此论者,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非正向涅槃。汝等比丘应如是论议:『此苦圣諦、此苦集圣諦、此苦灭圣諦、此苦灭道跡圣諦。』所以者何?如是论议,是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是故,比丘!於四圣諦未无间等,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中医和佛学都有一个共同点,※※悠久门派众多,
给后人的学习带来的困扰也不少,一不小心就可能误入歧途
有疑惑的时候,或者没有进展的时候,
要停下来,补补本门的※※课,看看有没有走错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316
主题: 2
帖子: 213
注册: 2007年11月
http://www_douban_com/group/topic/72286630/

“大”乘佛教才是真正的附佛外道

原始正法是强调直接的去了知和觉察身心的真相的。后期伪佛教之所以强调思辨是因为在佛“教”发展的过程中混入了大量的外道思想,不去“辩”的话基本不是在学“佛”,而是在学“外道”。

现在很多人认为“大”乘佛教是佛教的“发展”,其实“大”乘佛教才是真正的附佛外道,人间的佛陀将八正道作为救度众生入涅槃的灵丹,隔壁的外道张三眼红,看着自己兜售的一桶老鼠屎卖不出去了,怎么办,简单,把那粒灵丹拿来,埋到他的那桶老鼠屎里然后将整桶老鼠屎都来当作灵丹卖,这是个让旁观众人统统闭嘴的“附佛”高招,哈,你不敢说我是假药了吧!

当然即使是来啃他这桶屎的人还是有可能会误打误撞找到那粒真正的灵丹的(而一旦服了这颗灵丹的人就再也不会买老鼠屎了,张三的子子孙孙们的生计怎么办,功德箱里没钱了怎么去买宝马车?),怎么办?

一,捧,老鼠屎是上等根器的人才有资格服的,劣等根器的人才会去找那个“小”丹。用“大慈悲”的招牌招摇撞骗。

二,恐吓,例如通过制戒禁止与声闻人共住等等。

幸运的是现代资讯发达,比较鉴别的机会远超古人,俗语云“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阿含和尼柯耶就是照妖镜,多读读,“大”乘的很多谎言不攻自破,不管它披上多么崇高的外衣。

例如提婆达多这位佛的堂兄弟,从律藏里都知道他是曾犯五逆重罪,和佛做对的一个大魔头,可是到了法华经里,他就变成了善知识,要成佛的。抛开后人的种种宗教性的解释,例如说是示现啦什么的,最合理地解释是法华经是提婆达多教派的后人编造的。提婆达多后来离开释迦牟尼的僧团,另外成立教团。 而且他的教派没有因为他溺水而亡而遣散。 玄奘法师去印度时还曾看过此派活动,并记载提婆达多派只供奉过去三佛,独不奉释迦佛。 由此可见后来佛经所载提婆达多入狱犹三禅之乐,释迦摩尼佛为其未来成佛等诸经应为提婆达多教派僧侣编造传译。

要想树立正知见,就要明白什么是错误知见,认为生死轮回与涅槃、污染与清净、烦恼与智慧、迷与悟等等,从根本上来说没有分别的,恰恰是大乘佛教所持的源自不二论的外道见。(参见http://bbs_sutta_org/article-294-1.html)

作为※※※※,在“大”乘佛教中浸染过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有一些错误知见。 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到底要不要入涅槃的问题。《法句经》第一偈 “一切事物以心为前导。”如果你的心在一开始就认为不应该入涅槃,而应生生世世驻世“救度众生”,那随你怎么修习,都不可能有真正的证悟。其他的像真常唯心,唯识,净土等种种谬论也是害人不浅的,而且是可怕的全部披着“佛说”的外衣。

最初想出“大乘”这个点子的人(或者应该说“魔”),非常聪明,我们来看他说怎么和佛作对的。

佛陀这个已知的真正的大菩萨救度众生的办法是什么?- 引导众生入涅磐。在《中部》中,佛陀说:“我只教导苦与苦的止息。

” 而只有涅磐才是完全的苦的止息。所以佛才说:"我为涅槃故说佛法"。魔作为佛陀的敌人,当然要和佛陀对着干,即阻止众生入涅磐。如果他直接和信佛的众生说:不要入涅磐,恐怕没人理,佛陀的信徒会说:你这个外道,完全和佛说的两样么!怎么搞呢?办法很简单,“以佛破佛”,他先承认,对,涅磐是佛说的,但这是佛对劣等根器的众生说的,佛其实还宣讲过更高的法,是对上等根器的人讲的。请问这世间我执深重的凡夫有愿意承认自己是劣等么?好,既然你认为自己是上等根器,再接着送上一顶顶道德高帽子,直到你沉浸在道德快感中,认为自己本来应该成为救度众生的下一位佛陀的么,而且是超越人间那位佛陀,要生生世世驻在世间直到其他众生都入涅磐自己才能入涅磐。所以发心“不厌生死,不入涅磐”! 这个圈套就这样圆满的设好了,非常的高妙。

当然还是会有漏洞的,最大的漏洞还是在涅盘的特性上,涅盘有个奇特的类似黑洞的性质,佛陀开示修行者证悟初果之后,最多将经过七番生死即证入涅盘,此为”正性决定“而佛教定义的圣者是至少初果,即最多七生就必定脱离轮回,其他都是凡夫,这样“大乘”佛教的”不入涅磐“想继续轮回的“菩萨”们显然不是圣人,这就是南传菩萨道的一个基本观点,即菩萨还是凡夫,但这个是“大乘”佛教竭力企图掩饰的,因为不利于传教。

"大乘“佛教对付这个矛盾的一个法子是另起锅灶,把四果也归为”小“乘的阶位,另外发明了一个菩萨“十地”,结果就出现一个奇妙的现象,大乘经典和※※文献里没有任何记载那位行者证到了哪一地,身心起了什么变化,和上座部佛教从古至今对于四果的各个果位证悟体验记载之丰富成鲜明对比,这个“十地”和※※※的“十诫”非常类似,都是采纳了了十进制的人类社会才会凑出个“十”来充数的。

“大乘”佛教的“高僧大德”到底证到了什么呢?这可以从汉传佛教的记载里找到。

蕅益大师临终偈云:“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 (名字位人,圆悟藏性,与佛同俦。而见思尚未能伏,何况乎断?)
也就是说连初果都没有证到。

天台智者大师,临终有人问他:“未审大师证入何位?”答:“我不领众,必净六根。。。损己利人,但登五品。”
五品是什么意思?依圆教的说法,五品※※位能伏住五住地烦恼,也就是说实际上见惑尚未断除,换句话说,也是连初果都没有证到。

南岳思大禅师,智者之得法师也。有大智慧,有大神通。临终有人问其所证,乃曰:“我初志期铜轮(即十住位,破无明,证实相,初入实报,分证寂光。初住即能于百三千大千世界,示作佛身,教化众生。二住则千,三住则万,位位增数十倍,岂小可哉),但以领众太早,只证铁轮而已。”
(铁轮,即第十信位。别教之说,十信位能伏住见思惑,初住能断除见惑,七住能断尽思惑,南岳思示居第十信,尚未证实相法。若破一品无明,即证初住位,方可云证实相法耳。),

也是没有证果。

这就是汉传里的大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5-7-5 18:06
好像藏传在实修方面还有气脉啥的讲究,不知道跟瑜伽的七轮有木有关系。
据说六字真言在念诵的时候就有震动气脉的功能。
俺瞧※※※是比较推崇中观的。话说上回※※※说等他去了就别再搞转世神马的了,
把社团吓的不轻。
那本讲佛陀的书俺看完了,也说到佛教、道、还有※※※诞生的年份很接近,
俺还不知道原来有个轴心时代的名字,目前也是没人能说清为啥人类就在那个阶段弄出很多先进思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奇怪的是有关中医※※的书很少,最近才买到号称世界唯一关于中医的正史《中医史》,
作者是李经纬,号称中医史学泰斗,大概翻了下,只能当科普书、资料书看。
还不如台湾JT叔叔写的一篇文章“经方退化复兴简史”,经方发展脉络一目了然。

与伤寒论※※有关的著作,钱超尘教授《伤寒论文献通考》学术水平就要高的多,
对伤寒论各种版本有深入对比研究,许多错简问题都有讨论,也顺便推荐下。

本帖最后由 山区人 于 2015-7-10 16:1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5-7-6 12:48 ……
……
俺这几天修观修的头有点昏,貌似定力又不够用了,
修观好像挺耗费能量。

最近一直在琢磨阿含,感觉南传对观强调过了点,
尤其是干观,有点无水洗车的味道
阿含要求定力要达到“离生喜乐,津液遍满”的初禅才能起观。
并以澡豆洗澡作比喻,作观要不干不湿,澡豆(观)要同津液遍满(定)充分混合。
干就是定少观多,湿是定多观少,止观要平衡才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积善 发表于 2015-7-10 13:35
http://www_douban_com/group/topic/72286630/

“大”乘佛教才是真正的附佛外道

原始正法是强调直接的去了知和觉察身心的真相的。后期伪佛教之所以强调思辨是因为在佛“教”发展的过程中混入了大量的外道思想,不去“辩”的话基本不是在学“佛”,而是在学“外道”。

现在很多人认为“大”乘佛教是佛教的“发展”,其实“大”乘佛教才是真正的附佛外道,人间的佛陀将八正道作为救度众生入涅槃的灵丹,隔壁的外道张三眼红,看着自己兜售的一桶老鼠屎卖不出去了,怎么办,简单,把那粒灵丹拿来,埋到他的那桶老鼠屎里然后将整桶老鼠屎都来当作灵丹卖,这是个让旁观众人统统闭嘴的“附佛”高招,哈,你不敢说我是假药了吧!

当然即使是来啃他这桶屎的人还是有可能会误打误撞找到那粒真正的灵丹的(而一旦服了这颗灵丹的人就再也不会买老鼠屎了,张三的子子孙孙们的生计怎么办,功德箱里没钱了怎么去买宝马车?),怎么办?

一,捧,老鼠屎是上等根器的人才有资格服的,劣等根器的人才会去找那个“小”丹。用“大慈悲”的招牌招摇撞骗。

二,恐吓,例如通过制戒禁止与声闻人共住等等。

幸运的是现代资讯发达,比较鉴别的机会远超古人,俗语云“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


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5-7-10 17:16
最近一直在琢磨阿含,感觉南传对观强调过了点,
尤其是干观,有点无水洗车的味道
阿含要求定力要达到“离生喜乐,津液遍满”的初禅才能起观。
并以澡豆洗澡作比喻,作观要不干不湿,澡豆(观)要同津液遍满(定)充分混合。
干就是定少观多,湿是定多观少,止观要平衡才行。


修观对定力的需求量到底有多少,介个说法不同,而且往往话分两段来讲。
俺最初看德宝老大讲修观不需要多少定力的,所有业余选手都可以来。
完了后面又补充,说介个定力吧,安止定马马虎虎也够用了……
他自个12岁出家,又是正宗斯里兰卡人,安止定对他们来说就跟俺们吃碗泡面一样吧。

大概德宝老大到了美国一看发现情况有点不同,美国孩子不是天生就有定力啊……
所以后来又出了一本书专门讲修定的,
起手他就说修定比起修观更有专业感,所以其实非常难。
俺脚的从利益来说,把修定弄扎实了等于上了保险,从实际来看修定还分正定邪定,
要是定力不扎实或者干脆是邪定,那修观也修不出啥东西的。

修定也没说修的烦躁了咋办,俺就是按照内丹的学术来了,就休工。
然后第二天接着来,特别重视修定,正念别用的太厉害,没问题了。
介个止观双运麻烦在不能一个一个修,修一个的时候必有另一个,比例问题而已。
佛门不带用命功,内丹就可以靠火候解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5-7-10 18:57
修观对定力的需求量到底有多少,介个说法不同,而且往往话分两段来讲。
俺最初看德宝老大讲修观不需要多少定力的,所有业余选手都可以来。
完了后面又补充,说介个定力吧,安止定马马虎虎也够用了……
他自个12岁出家,又是正宗斯里兰卡人,安止定对他们来说就跟俺们吃碗泡面一样吧。

大概德宝老大到了美国一看发现情况有点不同,美国孩子不是天生就有定力啊……
所以后来又出了一本书专门讲修定的,
起手他就说修定比起修观更有专业感,所以其实非常难。
俺脚的从利益来说,把修定弄扎实了等于上了保险,从实际来看修定还分正定邪定,
要是定力不扎实或者干脆是邪定,那修观也修不出啥东西的。

修定也没说修的烦躁了咋办,俺就是按照内丹的学术来了,就休工。
然后第二天接着来,特别重视修定,正念别用的太厉害,没问题了。
介个止观双运麻烦在不能一个一个修,修一个的时候必有另一个,比例问题而已。
佛门不带用命功,内丹就可以靠火候解决。

佛门修定不是终极目标,所以不明确规定一定要达到什么程度,
现代人修行的环境比古人差多了,信噪比太低
还是把定力的标准定高点,能修多高就修多高吧,没有坏处。

正定是以正见为前提的,当然还有其他条件,不过这个最重要。
佛规定过,正见就是苦集灭道四圣谛。
在大念处经里,佛对“正见”有明确的解释:
“诸比丘!正见者何耶?诸比丘!如实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灭、知至苦灭之道,诸比丘!此名为正见。”
明白四谛的人,定力再高也用担心出现邪定。

初禅有离生喜乐的说法,离的就是离五盖,烦躁就是五盖中的掉举。
修定其实就是围绕五盖下手,
修定太重视五禅支,会忘了离五盖才是目标;
五盖问题解决,初禅自然到来

修定也要调火候,顺其自然是不行的,
禅修中类似调火候的方法是调五根和七觉支。
掉举是精进根和定根的平衡出问题,
精进多了,休工是个办法,加强下定更好

本帖最后由 山区人 于 2015-7-11 11:4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中医学习交流园地-中医爱好者 、健康养生等话题(选主题管理员,请大家自荐)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