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医学习交流园地-中医爱好者 、健康养生等话题(选主题管理员,请大家自荐)
倒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82476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5-8-10 17:59
有的门派还观呼吸的四大的,也能观成功。
要是技术上的内容俺脚的跟每个人的体质也有关系,像那个数息俺就不行,
一数就头昏,不数就很好。
还有很多描述修定怎么修的,其实没那么复杂,就是靠正念维持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就行了,
然后发生啥情况都是全自动的了。
俺忘了哪个书上说的,他说定力说到底就是专注力,这样就很明白不复杂。
佛陀那时候修到四果的很多,估计就是佛陀老大比较精,看人准,会因材施教的关系。

还有那个标准上座部坐垫,坐的俺腰难受。
有的书上说遇见难受了是吧,就当身体不是自个的,观察那个难受的滋味,
其实根本不好使的,越观察越难受,结果整一个坐禅的时段全毁了,
还是先把自个弄舒服了比较实惠。

大毗婆沙论说:念入出息者是总,念短入出息等是别。
数息、长短息什么的都是方便法,因人而异,可以取舍的。
但身息是必须的:“息念未成观入出息从鼻入出。息念成已,观身毛孔犹如藕根,息风周遍,于中入出。”

此外,禅相的判断是另外一个重点,这个地方很容易走错路。
以前迷过一段时间清净道论里面的禅相,感觉是有点问题的

《解脱道论》卷第七专门谈到两中禅相,一种是正确的:
“彼坐禅人,以九小烦恼清净心,现念入息,彼相得起。名相者,如抽绵抽古贝,触身成乐触,如凉风触身成乐触,如见入出息风触,鼻口唇念作风想,不由形色,此谓相。若坐禅人,以修多修相成增长,若鼻端增长,于眉间于额,成多处住,成满头风,从此增长,满身猗乐,此谓具足。”
一种是错误的,称之为异相:
“复有坐禅人,从初见异相,如烟如雾如尘如碎金,犹如※※,如蚁所啮,见种种色。若坐禅人,心不明了,于彼异相,心作异想成颠倒,不成出入息想。若明了坐禅人,不作异意想,念现入息,念现出息,离作余想,若如是作意,异相即灭,……”
这里否定了《清净道论》当光出现在人中这一带区域时,把它叫做入出息念的禅相。
也否定了《楞严经》中,孙陀罗难陀观鼻端白生起的禅相,也就是大乘禅定经常提到的观鼻生白。

在能海上师的讲记里,有一段话也印证了《解脱道论》的说法:
”那么怎么样子以后能进入色界定呢?它就是说,要生起圆满的轻安相。圆满轻安生起的时候,开始的感觉就是头上感到有点重,好像先剃头,把手按了头上一样,一个感觉,感觉并不难受,但是感到头上有点胀,有点重,这个时候就是说开始产生圆满的轻安的感觉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379
主题: 137
帖子: 1889
注册: 2005年7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5-8-12 10:00
大毗婆沙论说:念入出息者是总,念短入出息等是别。
数息、长短息什么的都是方便法,因人而异,可以取舍的。
但身息是必须的:“息念未成观入出息从鼻入出。息念成已,观身毛孔犹如藕根,息风周遍,于中入出。”


此外,禅相的判断是另外一个重点,这个地方很容易走错路。
以前迷过一段时间清净道论里面的禅相,感觉是有点问题的

《解脱道论》卷第七专门谈到两中禅相,一种是正确的:
“彼坐禅人,以九小烦恼清净心,现念入息,彼相得起。名相者,如抽绵抽古贝,触身成乐触,如凉风触身成乐触,如见入出息风触,鼻口唇念作风想,不由形色,此谓相。若坐禅人,以修多修相成增长,若鼻端增长,于眉间于额,成多处住,成满头风,从此增长,满身猗乐,此谓具足。”
一种是错误的,称之为异相:
“复有坐禅人,从初见异相,如烟如雾如尘如碎金,犹如※※,如蚁所啮,见种种色。若坐禅人,心不明了,于彼异相,心作异想成颠倒,不成出入息想。若明了坐禅人,不作异意想,念现入息,念现出息,离作余想,若如是作意,异相即灭,……”
这里否定了《清净道论》当光出现在人中这一带区域时,把它叫做入出息念的禅相。
也否定了《楞严经》中,孙陀罗难陀观鼻端白生起的禅相,也就是大乘禅定经 ...

这个和道家、内家拳越来越像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5-8-12 10:00
大毗婆沙论说:念入出息者是总,念短入出息等是别。
数息、长短息什么的都是方便法,因人而异,可以取舍的。
但身息是必须的:“息念未成观入出息从鼻入出。息念成已,观身毛孔犹如藕根,息风周遍,于中入出。”

此外,禅相的判断是另外一个重点,这个地方很容易走错路。
以前迷过一段时间清净道论里面的禅相,感觉是有点问题的

《解脱道论》卷第七专门谈到两中禅相,一种是正确的:
“彼坐禅人,以九小烦恼清净心,现念入息,彼相得起。名相者,如抽绵抽古贝,触身成乐触,如凉风触身成乐触,如见入出息风触,鼻口唇念作风想,不由形色,此谓相。若坐禅人,以修多修相成增长,若鼻端增长,于眉间于额,成多处住,成满头风,从此增长,满身猗乐,此谓具足。”
一种是错误的,称之为异相:
“复有坐禅人,从初见异相,如烟如雾如尘如碎金,犹如※※,如蚁所啮,见种种色。若坐禅人,心不明了,于彼异相,心作异想成颠倒,不成出入息想。若明了坐禅人,不作异意想,念现入息,念现出息,离作余想,若如是作意,异相即灭,……”
这里否定了《清净道论》当光出现在人中这一带区域时,把它叫做入出息念的禅相。
也否定了《楞严经》中,孙陀罗难陀观鼻端白生起的禅相,也就是大乘禅定经 ...


能海上师说的介个俺也主意到了,头是重,介个情况出现的很多,远多于似相,几乎每天都有。
俺不管取相还是似相都没在鼻孔这里出现过,就是眼前白光,很少时候出现过整个脑袋白光,
然后呼吸进出都是走那个白光里进出的,就好像鼻孔已经没了一样,俺不知道介个算不算似相,
反正很少出现,出现了维持时间也很短,也就无所谓了,懒得研究。

俺倒是很奇怪清净道论里说把似相扩大的那个部分,说一次次扩大,而且每次要预订好扩大的范围先,
而不能一点点扩出去,介个挺难领会的。可能要似相非常非常稳定的时候就可以做到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ravic 发表于 2015-8-12 13:01
这个和道家、内家拳越来越像了。

禅定是共法,与外道没有本质区别,不像才有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5-8-12 13:11
能海上师说的介个俺也主意到了,头是重,介个情况出现的很多,远多于似相,几乎每天都有。
俺不管取相还是似相都没在鼻孔这里出现过,就是眼前白光,很少时候出现过整个脑袋白光,
然后呼吸进出都是走那个白光里进出的,就好像鼻孔已经没了一样,俺不知道介个算不算似相,
反正很少出现,出现了维持时间也很短,也就无所谓了,懒得研究。

俺倒是很奇怪清净道论里说把似相扩大的那个部分,说一次次扩大,而且每次要预订好扩大的范围先,
而不能一点点扩出去,介个挺难领会的。可能要似相非常非常稳定的时候就可以做到了。

头重就是似相了,把光扔掉试试。

有人练习帕奥禅法,按描述似相很成功,
但他还是认为帕奥禅法有问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93e460b0102x5c7.html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有人报告已修完四禅八定和灭尽定
感兴趣的可去看看。
http://www_douban_com/group/topic/44163169/?start=100

讨论中提到一本禅修参考书,致光法师(广超法师)的《定慧之路》,
综合了南北传禅修的要点,一些关键地方讲得很细,喜欢禅修的推荐看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5-8-12 16:06
头重就是似相了,把光扔掉试试。

有人练习帕奥禅法,按描述似相很成功,
但他还是认为帕奥禅法有问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93e460b0102x5c7.html


俺现在是啥也没去理会了,只培养觉知呼吸的专注力。
和修道的方法不管怎么比较,其实是完全一样,无非是所缘的区别,
倒是精神意识上的东西,佛门手法对人的转化力更强。

早先俺修道练气吐纳的功夫,要对应到修定来说已经是和无想定一个级别的东西了,
呼吸消失,胎息,那都是小事,津液也是,经常尝到,而且不是很多人说的那种舌抵上腭抵酸了的口水。
八触什么的,都有,很常见。
但后来为啥转向佛门的手法,一方面是修道的方法由性命双修转入纯性功,本来也是必走的一条路,
反正也走了,不如走的更猛。
另一方面是因为和修道的道友的接触,尤其是一些教练级别的人,俺发觉修道对于人的转化有缺点,
像有的人技术上境界很高(定力很强),但是一说话一和人打交道就没高僧常见的那个气度和慈悲,
人的性情没有转变,心没有变柔软。虽说习气是修到阿拉汉果也会带着的,但从解脱这方面来看意义就不同了。

俺靠墙做个不靠谱的分析,俺脚的所缘的区别很要紧,观呼吸和意守丹田毕竟是两个层次的东西,
呼吸的直观度要强的多,所以难度也高的多,为什么气沉丹田之后要完成周天运转就非常容易,
因为丹田这个所缘要强大的多,唯独是距离远,一旦气沉丹田了距离也就不成问题。
相反是呼吸,距离近也没戏,观呼吸是要我们改变与生俱来的习惯的,因为呼吸是人活着最自然的一件事情。
由越是常见的所缘得来的定力对心的软化力量就越强,俺脚的大概是这样。
尤其到了修观的阶段,实际上对呼吸是一直在觉知的,我们平常不会去觉知呼吸,日常生活那么多的外缘也不允许,
人的注意力分配的能力也达不到这么强。

再靠墙想想,禅相多半也是类似定境中随机出现的体感和观感,和修道是一码事的,
俺练气也会见到五种光色,到了五气朝元的阶段还有紫色光。
最后光色也都是一件件消失的,很像四种禅的禅支一个个给去掉的样子,
因为过程中也会有很强的喜乐感,寻和伺就更不用说了,气沉丹田本来奏是干介个的。
所以俺脚的,就培育那个专注力就足够了,一种是意守下丹田,一种是觉知呼吸,
对丹田来说意念太重热量会很厉害,壮火食气的,对呼吸来说如果用意就会头昏,
实际上就是“知道俺目前在呼吸”这件事情就可以了,就靠正念维护住。

佛门的虽说难很多,但是看智敏上师这个书能解很多难题,
比如津液遍满的这个步骤,属于量变质变的典型,着实鼓舞人心。
知道每一次坐禅都已经使心转化了就很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另外也是怕修道一个不小心修到无色定去,那就杯具了。
平时坐禅状态好的时候,就是不在定中有时候偶然会有很短瞬间的涅槃感,
很难描述,只出现过一两次,所以俺很相信涅槃是真可以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5-8-12 19:13
俺现在是啥也没去理会了,只培养觉知呼吸的专注力。
和修道的方法不管怎么比较,其实是完全一样,无非是所缘的区别,
倒是精神意识上的东西,佛门手法对人的转化力更强。

早先俺修道练气吐纳的功夫,要对应到修定来说已经是和无想定一个级别的东西了,
呼吸消失,胎息,那都是小事,津液也是,经常尝到,而且不是很多人说的那种舌抵上腭抵酸了的口水。
八触什么的,都有,很常见。
但后来为啥转向佛门的手法,一方面是修道的方法由性命双修转入纯性功,本来也是必走的一条路,
反正也走了,不如走的更猛。
另一方面是因为和修道的道友的接触,尤其是一些教练级别的人,俺发觉修道对于人的转化有缺点,
像有的人技术上境界很高(定力很强),但是一说话一和人打交道就没高僧常见的那个气度和慈悲,
人的性情没有转变,心没有变柔软。虽说习气是修到阿拉汉果也会带着的,但从解脱这方面来看意义就不同了。

俺靠墙做个不靠谱的分析,俺脚的所缘的区别很要紧,观呼吸和意守丹田毕竟是两个层次的东西,
呼吸的直观度要强的多,所以难度也高的多,为什么气沉丹田之后要完成周天运转就非常容易,
因为丹田这个所缘要强大的多,唯独是距离远,一旦气沉丹田了距离也就不成问题。
相反是 ...

禅宗曹洞宗天童如净禅师走的就是啥也不理会的禅修路子
不过这一派的传承在国内已经断了,其※※道元禅师返回日本后,
开创了日本曹洞宗,口号就是“只管打坐”。

这个重要的所缘,不是呼吸本身,而是呼吸接触的对象,身
因为呼吸接触的是“身”,产生的受是身受,
只有身受才可能‘遍满“,其他受都有一定范围。

六根缘触,触缘受。禅修强调正念正知持续不断;
为了保持持续性,所以需要一个可以持续不断用功的对象。
眼的接触形式和眼触生受的生起不是持续的,
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和意触生受也不是持续的。
只有身触生受是无处不在的。

这也是四念处以身念处为首的原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5-8-12 19:18
另外也是怕修道一个不小心修到无色定去,那就杯具了。
平时坐禅状态好的时候,就是不在定中有时候偶然会有很短瞬间的涅槃感,
很难描述,只出现过一两次,所以俺很相信涅槃是真可以有。

无色定不会杯具,识还在,可以降级退出来
你说的瞬间的涅槃感,估计是无想定,这个弄不好真的可能杯具,
虚云※※※在山上就是入的无想定,有人帮助才出定的。
定力差的大部分都会自己退出来。

这种情况我碰到一次,躺在床上观呼吸,不知不觉就进去了,
家人喊半天没反应,以为我喝醉了就没理会,其实当天我一滴酒都没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5-8-13 11:06
禅宗曹洞宗天童如净禅师走的就是啥也不理会的禅修路子
不过这一派的传承在国内已经断了,其※※道元禅师返回日本后,
开创了日本曹洞宗,口号就是“只管打坐”。

这个重要的所缘,不是呼吸本身,而是呼吸接触的对象,身
因为呼吸接触的是“身”,产生的受是身受,
只有身受才可能‘遍满“,其他受都有一定范围。

六根缘触,触缘受。禅修强调正念正知持续不断;
为了保持持续性,所以需要一个可以持续不断用功的对象。
眼的接触形式和眼触生受的生起不是持续的,
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和意触生受也不是持续的。
只有身触生受是无处不在的。

这也是四念处以身念处为首的原因。


就是触所缘,利用呼吸去触发。
那个汇报了四禅八定的哥们,俺瞧他说的也是修的四界,
用四界那十二个东西的任意一个去修的。

现代缅甸的求学都挺成问题的,俺脚的跟军管正腐有关系。
帕奥就习惯性说,修到哪个哪个步骤了是吧,请老师教吧,不肯说了。
马哈希俺去年给他们写过信,让俺去他们广州的办事处进学习班先,
学习了拿到资格了才给去缅甸总部进修。
俺脚的连学佛也要资格,那起码不能算是上座部了吧,说大众部那俺服气。
说现在是末法时代,俺脚的法本身没有问题,反倒是信息流通利索了,
法只会越辨越明,是做事的方法的法有毛病。

泰国就非常开放,俺在寺院里遇见人家高僧来传道,泰国人还拉上俺一起,
一起经行,一起打坐,俺不会泰语,要不然有问题肯定也是知无不言的。
今年十一月再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5-8-13 13:13
就是触所缘,利用呼吸去触发。
那个汇报了四禅八定的哥们,俺瞧他说的也是修的四界,
用四界那十二个东西的任意一个去修的。

现代缅甸的求学都挺成问题的,俺脚的跟军管正腐有关系。
帕奥就习惯性说,修到哪个哪个步骤了是吧,请老师教吧,不肯说了。
马哈希俺去年给他们写过信,让俺去他们广州的办事处进学习班先,
学习了拿到资格了才给去缅甸总部进修。
俺脚的连学佛也要资格,那起码不能算是上座部了吧,说大众部那俺服气。
说现在是末法时代,俺脚的法本身没有问题,反倒是信息流通利索了,
法只会越辨越明,是做事的方法的法有毛病。

泰国就非常开放,俺在寺院里遇见人家高僧来传道,泰国人还拉上俺一起,
一起经行,一起打坐,俺不会泰语,要不然有问题肯定也是知无不言的。
今年十一月再去。

修四大连初禅都不可能吧?

上座部阿毗达摩把触所缘规定为四大,认为修触所缘就是修四大,这样就把触的作用限定死了。
在阿含经里,触包含了三个要素:身、触、身识合为身触,四大只是其中之一。
触是缘起法里一个最关键的环节,或者说是生死流转的起点:
”缘身及触身识生,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如是纯大苦聚生,是名色集。“

因此佛说触处就是解脱下手的地方
[杂阿含209经]:「世尊告诸比丘:有六触入处,云何为六?
眼触入处,耳触入处、鼻触入处、舌触入处、身触入处、意触入处。
沙门、婆罗门,于此六触入处,集、灭、味、患、离不如实知,当知是沙门、婆罗门去我法、律远,如虚空与地。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於此眼触入处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如实知见者。不起诸漏,心不染著,心得解脫。是名初触入处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於未來世永不复起,所谓眼识及色。...於耳、鼻、舌、身、意觸入处非我、非异我、不相在。作如是如实知见者。不起诸漏、心不染著,心得解脫,是名比丘六触入处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於未來世永不复生,所谓意识及法。」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里还说,触处有长养色法和喜的作用
复次此名触处亦名养处。由此长养诸余色法令增盛故。如能增喜名为喜处。此能长养故名养处。

本帖最后由 山区人 于 2015-8-13 16:2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给学习伤寒论的同学推荐本书:《伤寒论精简读本》
网上的介绍,供参考
介绍
 《伤寒论精简读本》是曹颖甫得意门生姜佐景毕生研究伤寒论的集大成之作,风格别致,为伤寒论注家从来所未有。姜佐景依现代科学方法,将伤寒论中240条原文重新编篡,均用特定标点符号重新句读,使读者对原文理解更清晰透彻;全书编写由浅人深、由简趋繁、系统条理,先录首要者,后集次要者。对许多疑难问题,或在“编者臆说”中直白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在“难题趣辩”中展开公正讨论,或在“独家异见”中揭示前贤的见解以供读者研讨,或直接摆出问题以待高明。佐景先生亦十分重视经典中医的现代化,专门设立“中西汇通”栏目,对绝大多数条文进行了现代意义上的诠释,颇具启发性。
目录
第一节 提纲条文
(子)病证条文
(丑)治法提纲

第二节 主方条文
(子)桂枝汤类证
(丑)麻黄汤类证
(寅)葛根汤类证
(卯)白虎汤类证
(辰)承气汤类证
(巳)栀豉汤类证
(午)柴胡汤类证
(未)泻心汤类证
(申)四逆汤类证
(酉)甘草汤类证
(戌)丸散方类证
(亥)其余汤类证

第三节 有方条文
(子)桂枝汤类证
(丑)麻黄汤类证
(寅)白虎汤类证
(卯)承气汤类证
(辰)栀豉汤类证
(巳)柴胡汤类证
(午)四逆汤类证
(未)甘草汤类证
(申)丸散方类证
(酉)其余汤类证
(戌)二三汤法类
(亥)坏病逆证类

附录
伤寒论中针灸疗法
伤寒名著八家传介录
伤寒著作多家简介录

基本药物列名表
《伤寒论》全部药方之适应证
《伤寒论》全部药方煎服法
《伤寒论》全部药方分类录

索引
方名·条文·页数·索引
六经·条文原号·索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5-8-13 16:09
修四大连初禅都不可能吧?

上座部阿毗达摩把触所缘规定为四大,认为修触所缘就是修四大,这样就把触的作用限定死了。
在阿含经里,触包含了三个要素:身、触、身识合为身触,四大只是其中之一。
触是缘起法里一个最关键的环节,或者说是生死流转的起点:
”缘身及触身识生,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如是纯大苦聚生,是名色集。“

因此佛说触处就是解脱下手的地方
[杂阿含209经]:「世尊告诸比丘:有六触入处,云何为六?
眼触入处,耳触入处、鼻触入处、舌触入处、身触入处、意触入处。
沙门、婆罗门,于此六触入处,集、灭、味、患、离不如实知,当知是沙门、婆罗门去我法、律远,如虚空与地。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於此眼触入处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如实知见者。不起诸漏,心不染著,心得解脫。是名初触入处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於未來世永不复起,所谓眼识及色。...於耳、鼻、舌、身、意觸入处非我、非异我、不相在。作如是如实知见者。不起诸漏、心不染著,心得解脫,是名比丘六触入处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於未來世永不复生,所谓意识及法。」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里还说,触处有长养色法和喜的作用
复次此名触处亦名 ...


他自个说按四大来练的。
但他说用四大,是靠四大来觉知呼吸,比如火大,呼吸进出有冷热,
注意这个冷热而使呼吸可以“接触”,大意是这样。

俺下载了广超法师的书,回头看看,有没有提到这部分内容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5-8-13 17:19
给学习伤寒论的同学推荐本书:《伤寒论精简读本》
网上的介绍,供参考
介绍
 《伤寒论精简读本》是曹颖甫得意门生姜佐景毕生研究伤寒论的集大成之作,风格别致,为伤寒论注家从来所未有。姜佐景依现代科学方法,将伤寒论中240条原文重新编篡,均用特定标点符号重新句读,使读者对原文理解更清晰透彻;全书编写由浅人深、由简趋繁、系统条理,先录首要者,后集次要者。对许多疑难问题,或在“编者臆说”中直白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在“难题趣辩”中展开公正讨论,或在“独家异见”中揭示前贤的见解以供读者研讨,或直接摆出问题以待高明。佐景先生亦十分重视经典中医的现代化,专门设立“中西汇通”栏目,对绝大多数条文进行了现代意义上的诠释,颇具启发性。
目录
第一节 提纲条文
(子)病证条文
(丑)治法提纲

第二节 主方条文
(子)桂枝汤类证
(丑)麻黄汤类证
(寅)葛根汤类证
(卯)白虎汤类证
(辰)承气汤类证
(巳)栀豉汤类证
(午)柴胡汤类证
(未)泻心汤类证
(申)四逆汤类证
(酉)甘草汤类证


按方剂分类比较方便,其实伤寒条文的分类虽说从教学的方便来讲有道理,
但是一个太阳篇就牵涉了太多的变证传变坏病,把后面更深入的内容给提前了,
容易把初学者逼死在半路。
方剂分类对照辨别也方便,看他介个目录,学全了保自个的命没问题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5-8-13 18:14
按方剂分类比较方便,其实伤寒条文的分类虽说从教学的方便来讲有道理,
但是一个太阳篇就牵涉了太多的变证传变坏病,把后面更深入的内容给提前了,
容易把初学者逼死在半路。
方剂分类对照辨别也方便,看他介个目录,学全了保自个的命没问题啊。

按方剂分类最早的是徐灵胎《伤寒论类方》,
徐认为“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
知其一定之法,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

这书与《经方实验录:曹颖甫先生医案》配合起来读效果更好。 本帖最后由 山区人 于 2015-8-14 08:5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前面谈到姜佐景的书,顺便转篇他的文章

                   经方不盛行的原因    姜佐景

    我们试缩小视野,姑且不问经方已往的※※如何,但问经方在现在应用的程度,姑且不问经方在全国以及外国推行的情形如何,但看在上海一隅的概况,那么我可以叹息地说一句:「经方是太不盛行了!」怎见得呢?你不妨抽一刻的功夫,到大药铺里参观一下子,那么包你可以在柜台上看见不少的通套时方方子,像桑叶啦,菊花啦,连翘啦,银花啦,大概统是十多味药成一张方子的,很难得机会看见一张地道的经方,甚至连桂枝呀,柴胡呀,石膏呀,大黄呀,都不容易买到,这不是一个极明显的证据么?经方这样不盛行的原因,究竟在那里呢?难道是经方的功效远不及时方么?我想这句话是谁也不敢肯定的。我以为方的用不用,完全在医士的手里,现代的中医士所以不用经方,要不外三种情形:其一是「不知用」,其二是「不敢用」,其三是「不肯用」。现在先说:

    第一种「不知用」的。原来有一般医士,在匆匆三年的从师期中,或者在短期无师自习的期中,除掉读过几本平易的基本书籍,如药性赋,本草从新之类,和抄录几首平淡玲珑的案方之外,从来也不曾读过伤寒金匮,更不论千金外台。他们的脑子里根本未有经方的存在。一旦大证当前,怎能叫他应用经方呢?这就叫做「不知用」。好在这一班的医士在中医界里并不占怎样的多数,所以尚不致影响到整个的中医。至于第二种「不敢用」的呢。他们读过伤寒金匮,条辨经纬,以及其它诸书。更有的甚至于读得滚瓜烂熟,开卷了然。但因未经名师的指导,未有临床的实验,明知某方某药可以治某险证,但是胆子特别的小既怕方药的功力太大,病人要受不起,又怕别人的批评太酷,自己更受不了,畏首畏尾。终于坐视病人的待毙,你道可惜不可惜呢?(第三)更有一般德高望重,齿尊位隆,学问渊博,经验丰富的大名医。他们都是奋斗过来的人,他们知么用经方,敢用经方,但是既经达到了这样优异的地位,就有点不肯用经方了。原来他们熟悉人情世故,看穿社会心理,晓得用经方是于已利少弊多,用时方是于已利多弊少,只因为趋利而避弊,经方就慢慢地忘记了。怎说是利少弊多呢?病人一服经方,病霍然地好了,那他还肯来再诊?假使经方用得不对,病情急切地变坏了,那医士不有吃官司的危险么?反之怎说是利多弊少呢?就是既没有上公庭的麻烦,却有添生意的好处。这样解说。总可以暸然的了!更有可笑的,用上桂枝三五分,自以为桂枝汤了。用上柴胡七八分,自以为柴胡汤了。除了主要的药不用,却添上了不关痛痒的药作陪衬,那里还有功效可期呢?我记得年前有一个朋友做一篇医论,开头就说:「医不可使名也。方其末名,一日能活十人,及其已名,十日不能活一人」所以十日不能活一人者,坦白地说,无非是不肯用经方罢了!除此以上三种不用经方的人,所剩下用经方的先生们,若不是那闲情逸致的高人,便是那负才不羁的名士。更不然,便是那有创作精神初出茅庐的后生。那三种人或以出世自期,或喜独善其身,或以信望末孚,怎能敌得住以上三种人的势力呢?于是乎形成了今日中医的局面,既不能发挥吾中医学原有的权威,遂难能得到全般民众的信仰,更难能敌住西医汹涌的学说。虽有少数中坚的刊物作中流的砥柱,数百刚毅的学者作仗义的辩护,然而中医渺茫的前途还不知究竟啦。不管怎样,我们要讨论补救的辨法了。就是怎样使经方盛行起来,以发扬吾中医学哩。

    第一,吾希望那不知用经方的人能抽出一些功夫,多读些经方的书,久而久之,心领意会,那就晓得时方虽佳,多发源于经方,一旦懂得经方之后,更可帮助时方的活用了。同时※※考试中医士尚时候,也应当注重关于经方的学识,那么上行下效,见功更加容易了。我写到此处,刚巧接到光华杂志第三卷第十一期,看见红色的封面上载着卫生署公布中医考询项目内,有「古方概要」一项,这实在是需要的事呀?  
第二,我希望那不敢用经方的医士们肯虚心地找一位真实有经方经验的人做导师同时在临床方面下一番苦功,那么就可以事半功倍,获益无穷了。虽说这样的导师少若凤毛鳞角,贵若鲁殿灵光,但只要肯留心探访,谅来也不难达到目的的。还有在实验方面,我们常常可以得到珍奇的收获,甚至为古书上所找不到的。譬如伤寒论上但说某某汤主之,意思是说吃了这个汤方,一切病证就好了但是要经过怎样的一番瞑眩景象,往往略而不屑道。那么我们只好凭实验以知道他了。我们还要根据以往的经验,预先警告病家,使不因慌张而出乱子随便举个例罢,吃十枣汤有人要暂时音哑的,吃巴豆有人要发厥的吃附子有人要头眩的,更有吃麻黄却毫不出汗的,吃大黄却毫不泄下的。这种变化多端的现象都详在拙编的经方实验录里,表而出之,无非使不敢用经方者敢用罢了。
第三,我希望那不肯用经方的大人先生们稍稍改移一下利己的主义,而实行救世的工作。于己既无十分损害于人却有大利。而且对得起仲圣在天之灵,挽得住中医垂绝之绪,真是何乐而不为呢好在现在各地传来的医讯,肯用经方的大医渐渐地多了。这正是我所馨香祷祝的呢。

我更希望那闲情逸致的高人多做一点入世的工作,以救那茫茫的苍生,像我们的拙巢夫子虽也耽吟咏嗜画梅却曾写成二部伟大的书,--伤寒发微和金匮发微--传给我们。这二部书不但可以医病,简直可以医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恽氏铁樵陆氏渊雷二处函授学社数年来不断的努力造成今日经方复兴的景象,也委实大有功劳。我还希望那负才不羁的名士稍稍抑得住骄矜的气概,但求善与人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看见别人的疾苦,无异自己的病痛。一方面循循善诱教人以用经方的方法。至于那有希望的后生们却是我医界将来的主人翁。此时多努力一分,将来即多收成一分,说不定经方复兴的事业还在他们的肩上!青年们,努力前进罢,灿烂的锦标即在你们的眼前!

     以上都是我个人的希望,倘使那被希望的人都能照此最低限度做去,那经方岂非就可以盛行了?吾中医也岂非藉此得到挽救了?好完了。 (为纪念中医世界五周年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5-8-13 18:11
他自个说按四大来练的。
但他说用四大,是靠四大来觉知呼吸,比如火大,呼吸进出有冷热,
注意这个冷热而使呼吸可以“接触”,大意是这样。

俺下载了广超法师的书,回头看看,有没有提到这部分内容的。

也许他是练对了,但没说清楚
广超法师的书里谈到呼吸时要分辨冷热等八触,
这些都是观呼吸的一些阶段性指标,知道就行,但不可作为关注的对象,
总体上还是是要以呼吸为中心的。
入禅的指标是呼吸变细、心念变细、乐受出现。
后面还谈到气感,也是同样的道理。

另外,书中谈到气在头部的位置,在禅修中很方便判断所达到的禅定等级,
这肯定是是过来人的经验,经典中没有见过的,很难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5-8-14 11:21
也许他是练对了,但没说清楚
广超法师的书里谈到呼吸时要分辨冷热等八触,
这些都是观呼吸的一些阶段性指标,知道就行,但不可作为关注的对象,
总体上还是是要以呼吸为中心的。
入禅的指标是呼吸变细、心念变细、乐受出现。
后面还谈到气感,也是同样的道理。

另外,书中谈到气在头部的位置,在禅修中很方便判断所达到的禅定等级,
这肯定是是过来人的经验,经典中没有见过的,很难得


俺也脚的用体感,定中的感受去讲比较贴合实际,
那个查禅支的办法是抽象中的抽象啊,关键是他们又不肯说,就说请师傅。

※※※解释什么样的禅定境界对应到什么样的投生,
也是用心的细度来讲的,心是色界的细度自然投身到色界去,
介个俺脚的特别清楚,※※※这个级别的选手到底不一般啊,
自身越是高超※※就越简单。
※※※也说只要能完成把心进一步弄细的工作,用啥法门都可以。

广超法师的书俺看了一小点,他也比较了丹田和鼻孔的所缘,
和俺估计的一致啊,丹田的所缘还是粗,鼻孔的细。

俺的坐禅倒是没啥气感,但是自个知道那个能量是在的。
倒是行禅,现在在家没条件,去年在泰国每天去寺院功课,
条件环境都比较好,基本上20分钟的经行浑身都是气流涌动,
一坐下闭上眼睛,全身震颤,猛烈的一塌糊涂。
有一次俺定中(也可能是睡着)出来,一看周围坐满了小盆友,
都是学校带去请和尚加持的,俺完全不知道。
听诵经也是,不用观呼吸,就听,其实诵的啥也听不懂,
但是喜感非常强,很像书上讲的遍满喜,浑身毛孔直竖,嗖嗖冒气的感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5-8-14 13:17
俺也脚的用体感,定中的感受去讲比较贴合实际,
那个查禅支的办法是抽象中的抽象啊,关键是他们又不肯说,就说请师傅。

※※※解释什么样的禅定境界对应到什么样的投生,
也是用心的细度来讲的,心是色界的细度自然投身到色界去,
介个俺脚的特别清楚,※※※这个级别的选手到底不一般啊,
自身越是高超※※就越简单。
※※※也说只要能完成把心进一步弄细的工作,用啥法门都可以。

广超法师的书俺看了一小点,他也比较了丹田和鼻孔的所缘,
和俺估计的一致啊,丹田的所缘还是粗,鼻孔的细。

俺的坐禅倒是没啥气感,但是自个知道那个能量是在的。
倒是行禅,现在在家没条件,去年在泰国每天去寺院功课,
条件环境都比较好,基本上20分钟的经行浑身都是气流涌动,
一坐下闭上眼睛,全身震颤,猛烈的一塌糊涂。
有一次俺定中(也可能是睡着)出来,一看周围坐满了小盆友,
都是学校带去请和尚加持的,俺完全不知道。
听诵经也是,不用观呼吸,就听,其实诵的啥也听不懂,
但是喜感非常强,很像书上讲的遍满喜,浑身毛孔直竖,嗖嗖冒气的感觉。

书里有段话印象很深:
在修法上别听信理论家,一定要依过来人的指示去修,这时依人不依法。
有所证悟时别以老师印证为权威,也不可以找非同见同行的人释疑,必须自证自知。
这时,应当依据经典,依法不依人。

行禅在现代只是把它作为禅修的休息阶段。
在古代也是必修课,效果与坐禅没有区别。
有些人不适合坐禅,修行禅一样证果。
阿难就是通过经行证得阿罗汉果位,而不是用静态的禅定。
在《根本说有部毗奈耶破僧事》17卷中,宝德※※子问阿难尊者说:
尊者!云何苾刍,决定修行,早得成就,意得正定?
阿难回答:如佛所说,受三摩地,勤苦经行,速得正定。

行禅锻炼的是动态中保持心静止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比坐禅更有实用性。
本帖最后由 山区人 于 2015-8-14 16:3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5-8-14 16:23
书里有段话印象很深:
在修法上别听信理论家,一定要依过来人的指示去修,这时依人不依法。
有所证悟时别以老师印证为权威,也不可以找非同见同行的人释疑,必须自证自知。
这时,应当依据经典,依法不依人。

行禅在现代只是把它作为禅修的休息阶段。
在古代也是必修课,效果与坐禅没有区别。
有些人不适合坐禅,修行禅一样证果。
阿难就是通过经行证得阿罗汉果位,而不是用静态的禅定。
在《根本说有部毗奈耶破僧事》17卷中,宝德※※子问阿难尊者说:
尊者!云何苾刍,决定修行,早得成就,意得正定?
阿难回答:如佛所说,受三摩地,勤苦经行,速得正定。

行禅锻炼的是动态中保持心静止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比坐禅更有实用性。


书上说行禅到后来思想太专注,容易失去平衡,
俺还真遇见过。
有时候游泳也是,游的距离时间都比较多,上岸走个直线都走不准。
去年在泰国行禅俺只走20分钟而已,没太重视,今年去按一小时走走看。

在寺院里功课反而是行禅好使,坐禅的话干扰太多,特别是咱那些特偏爱单反的同胞,
在寺院那个安静的环境里那快门声真和开枪一样,这还不是最坏的,
关键是俺太熟悉相机,听到那个合焦的嘀嘀声就在等后面的那一声咣唧,
结果人家摄影师考究啊,还重构图重对焦,滴滴个老半天才咣唧,
俺跟等第二支靴子似的。争取现在在家练的牛鼻一点,到时连滴滴声也听不见就不怕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俺今天一早去游泳,游完了洗澡,自发的吐出痰液大量。
后来想了想原因,大概是因为前两天例行保养吃的桂枝加芍药大黄汤的关系。
那么看来肺和大肠互为表里没准是真的,吃了保养肚肠的药会影响肺没准也是真的。

早先就知道俺的颈椎病的成因应该就是痰,但是十几年的老病灶了,
即便到了现在百病不生的阶段也不是说消失就消失,总是好了一段时间之后要疼一疼,
但是明显是一次比一次轻微,今年绝大部分时候已经感觉不到了。
前几天又感觉有些复发,但是刚巧就吃了汤药,今天把痰给吐走了又舒服了。

本来还考虑是不是弄个控涎丹来一下狠的,一次给搞掉算了。
考虑肚肠的问题比较急所以才缓了缓,这样看来的话连肚肠带肺带颈椎一次全治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379
主题: 137
帖子: 1889
注册: 2005年7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5-8-14 17:29
书上说行禅到后来思想太专注,容易失去平衡,
俺还真遇见过。
有时候游泳也是,游的距离时间都比较多,上岸走个直线都走不准。
去年在泰国行禅俺只走20分钟而已,没太重视,今年去按一小时走走看。

在寺院里功课反而是行禅好使,坐禅的话干扰太多,特别是咱那些特偏爱单反的同胞,
在寺院那个安静的环境里那快门声真和开枪一样,这还不是最坏的,
关键是俺太熟悉相机,听到那个合焦的嘀嘀声就在等后面的那一声咣唧,
结果人家摄影师考究啊,还重构图重对焦,滴滴个老半天才咣唧,
俺跟等第二支靴子似的。争取现在在家练的牛鼻一点,到时连滴滴声也听不见就不怕了。

佛说:入初禅者以声为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5-8-16 16:49
佛说:入初禅者以声为刺


能直接入四禅就不怕了。
书上说的那个入定再出定的练习方法俺嚼着不错,
练熟了直接四禅的干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5-8-14 17:49
俺今天一早去游泳,游完了洗澡,自发的吐出痰液大量。
后来想了想原因,大概是因为前两天例行保养吃的桂枝加芍药大黄汤的关系。
那么看来肺和大肠互为表里没准是真的,吃了保养肚肠的药会影响肺没准也是真的。

早先就知道俺的颈椎病的成因应该就是痰,但是十几年的老病灶了,
即便到了现在百病不生的阶段也不是说消失就消失,总是好了一段时间之后要疼一疼,
但是明显是一次比一次轻微,今年绝大部分时候已经感觉不到了。
前几天又感觉有些复发,但是刚巧就吃了汤药,今天把痰给吐走了又舒服了。

本来还考虑是不是弄个控涎丹来一下狠的,一次给搞掉算了。
考虑肚肠的问题比较急所以才缓了缓,这样看来的话连肚肠带肺带颈椎一次全治了。

肠胃的问题影响的范围很大,不注意可能误事。
前不久有个朋友说他心脏有问题,
大概问了下情况建议他先考虑肠胃,
后来找中医看果然是胃的问题,
如果按心脏治麻烦就大了

更早以前家里老人差点就被上了心脏支架,
其实就是个五苓散证,吃了几次再没犯过。

本帖最后由 山区人 于 2015-8-17 10:1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5-8-17 09:58
肠胃的问题影响的范围很大,不注意可能误事。
前不久有个朋友说他心脏有问题,
大概问了下情况建议他先考虑肠胃,
后来找中医看果然是胃的问题,
如果按心脏治麻烦就大了

更早以前家里老人差点就被上了心脏支架,
其实就是个五苓散证,吃了几次再没犯过。


中医概念里看着像心脏问题的指征很多,像心下悸、结胸、奔豚都很像心脏毛病,
心下这个位置特别是和水分问题结合,有水饮上逆的情况,迷惑性很大。
像那个奔豚发作起来真像冠心病,都有濒死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5-8-16 17:19
能直接入四禅就不怕了。
书上说的那个入定再出定的练习方法俺嚼着不错,
练熟了直接四禅的干活。

对初学者来说,环境就很重要了。
经典里最常见的一句话: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修不放逸。

国内就不用说了,就是在泰国的寺院,大部分都不适合修行,干扰太多。
尊者阿姜李简传中提到,阿姜李二十岁在本村寺院出家,
他遗憾地发现,自己所在寺院的生活类似于泰国当时多数寺院,与佛陀教导的梵行生活相距甚远。
他后来在自传中写道:『当时我们与其说是在奉行禅思的职责,不如说是在享乐……
我对自己说: 「你若不想还俗,得离开这所寺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5-8-17 17:27
对初学者来说,环境就很重要了。
经典里最常见的一句话: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修不放逸。

国内就不用说了,就是在泰国的寺院,大部分都不适合修行,干扰太多。
尊者阿姜李简传中提到,阿姜李二十岁在本村寺院出家,
他遗憾地发现,自己所在寺院的生活类似于泰国当时多数寺院,与佛陀教导的梵行生活相距甚远。
他后来在自传中写道:『当时我们与其说是在奉行禅思的职责,不如说是在享乐……
我对自己说: 「你若不想还俗,得离开这所寺院。」』


大部分都不行,俺当时“考察”了至少十五家寺院,这光是在清迈,最终选定一家最清静的。
有的是游客多,有的早上最适合坐禅的时段有广场舞大妈,有的是动物多。
有的寺院和尚有特别待遇,像小乌孟寺就在后院有单人的寮房,连窗都没有,纯修炼用,
俺遇到过在诵经的时段有和尚迟到的,大概奏是坐禅坐过头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5.123
主题: 56
帖子: 1912
注册: 2003年5月
senm提供的资料真不赖

黄帝内经(大型六十集电视纪录片)2002年
http://www_verycd_com/topics/80173/

仍然业余时间学习,缓慢进步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中医学习交流园地-中医爱好者 、健康养生等话题(选主题管理员,请大家自荐)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