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Sony FE 镜头列表 - 最大光圈锐度画质分级 - 22/06版 [主题管理员:东成西就]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56766 回帖:638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10.103
主题: 1
帖子: 696
注册: 2008年12月
木头guo 发表于 2022-08-23 17:28
更正一下,经过几天使用,发现此头锐度和分辨率很好,成像很细腻,超乎预期,由于很高的分辨率,焦内物体会呈现较强的立体感和空气感,1550元如此成像,不能再要求更多了,至于塑料材质,归于售价和成本范畴,普通使用应该问题不大。今天又购入20定焦,相信不会让...

腾龙秋季要上市20-40/2.8了,重量365g,这是要把自家的20/2.8,  24/2.8 ,35/2.8干掉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海南省
泡菜
泡网分: 0.069
主题: 5
帖子: 54
注册: 2020年3月
木头guo 发表于 2022-08-23 17:28
更正一下,经过几天使用,发现此头锐度和分辨率很好,成像很细腻,超乎预期,由于很高的分辨率,焦内物体会呈现较强的立体感和空气感,1550元如此成像,不能再要求更多了,至于塑料材质,归于售价和成本范畴,普通使用应该问题不大。今天又购入20定焦,相信不会让...

腾龙35F2.8的最大问题是对焦马达声音有点大,而且是那种感觉一档一档的,其他都非常好。价格也是非常的便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1.771
主题: 5
帖子: 1458
注册: 2021年8月
木头guo 发表于 2022-08-04 17:51
前几天1550元买了个新的腾龙35/2.8,在A7R4上拍了几张试了试,感觉近摄比较强,虽然不是专门的微距头,但能力和成像已经很好了,这个价钱无可挑剔。但说到非微距,无论5.6还是8光圈,分辨率和锐度都一般,也可以说很一般。越南产的,可能这一只的运气...

更正一下,经过几天使用,发现此头锐度和分辨率很好,成像很细腻,超乎预期,由于很高的分辨率,焦内物体会呈现较强的立体感和空气感,1550元如此成像,不能再要求更多了,至于塑料材质,归于售价和成本范畴,普通使用应该问题不大。今天又购入20定焦,相信不会让人失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陕西省
泡菜
泡网分: 18.45
主题: 26
帖子: 8633
注册: 2009年2月
SAB直接说了收光圈边角上不去,最近对焦距离不如20G,E口阵容里面横向比较VE21/1.4分辨率最高,20G表现最均衡,20/2C在那个价格上性价比最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奥地利
40X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374
主题: 15
帖子: 5316
注册: 2003年8月
室外相似场景,机位不完全一样,感觉20A全开边角丝毫不弱于20G全开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40X 编辑于 2022-08-10 17:4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40X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374
主题: 15
帖子: 5316
注册: 2003年8月
室外所有的图都是一个毛病,中心和边缘不在同一平面。
看室内吧,都全开。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40X 编辑于 2022-08-10 17:3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18.45
主题: 26
帖子: 8633
注册: 2009年2月
40X 发表于 2022-08-10 10:11
SAB室外的测试图,中心和角落明显不在一个焦平面,有些场景中心和角落的距离还相差很远,F1.4的景深覆盖不了如此大的距离差。
SAB又不是只测了这一个场景,其他也不行场景下也不行,一分价钱一分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奥地利
40X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374
主题: 15
帖子: 5316
注册: 2003年8月
SAB室外的测试图,中心和角落明显不在一个焦平面,有些场景中心和角落的距离还相差很远,F1.4的景深覆盖不了如此大的距离差。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40X 编辑于 2022-08-10 10:2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18.45
主题: 26
帖子: 8633
注册: 2009年2月
东成西就 发表于 2022-08-09 22:23
Samyang 85/1.4 二代:
- 无论是光学设计还是MTF,和一代高度相似
- 其实Samyang 85/1.4一代已不输85GM
- 应该是在一代基础上更新对焦电机,增加了模式按键
- 还算诚意作品,不过锐度还是不如Sigma 85/1.4...
20A DN和24A DN的实测还没见到一个好的,SAB测试下来20A DN除了全开比健身版好同档光圈下都不如20G,F4开始甚至不如20/2 C DN,24A DN比24/2C DN好,但是和24GM还是没法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奥地利
泡菜
泡网分: 5.071
主题: 11
帖子: 848
注册: 2002年5月
Samyang 85/1.4 二代:
- 无论是光学设计还是MTF,和一代高度相似
- 其实Samyang 85/1.4一代已不输85GM
- 应该是在一代基础上更新对焦电机,增加了模式按键
- 还算诚意作品,不过锐度还是不如Sigma 85/1.4 DN

Sigma 20/1.4 DN ART
- 全新堆料加镜片同时大幅减重的光学设计,使锐度比单反版 20/1.4 ART 有了明显提升,非常不易
- 从MTF看,※※部分能够打平 Sony 20/1.8G,但12mm 往外的平直表现比 Sony 20/1.8 的缓降好的多
- 光圈叶片从老版9片升级到新版11片
- 放大倍率从老版1:7.1提升到1:6.1
- 前片不再凸起,方便安装滤镜
- Sigma 的精致做工和亲民价格,我认为20段完全可以无脑入
- 唯一缺点就是官网访问太慢,网页滚动效果完全出不来

Sigma 24/1.4 DN ART
- 堆料同时继续减重,锐度对比单反版 24/1.4 略有提升
- 光圈叶片也从 9 片升级到新版 11片
- 对焦距离变长,不如老版
- 跨界和本家新版 20/1.4 DN 比较,※※相差一级,周边更差一些
- ※※稍微胜过 Sony 24 GM,边缘不如 24GM。Sigma 24/1.4 能够挤进前列,还不够实力领跑
- 如不需要1.4光圈,Samyang 24/1.8 还是性价比极佳的选择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3.359
主题: 59
帖子: 3298
注册: 2017年9月
240M分辨率腾龙三支我都有,真是性价比爆棚值得拥有

16 35gmf2.8看来老了,需要出二代了,不过我更期待的是20 50gm f2.8。 sigma 24 70f2.8 dg dn和腾龙28 75f2.8 G2, 这两个价格相同,我选择了后者,看来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陕西省
泡菜
泡网分: 15.23
主题: 64
帖子: 17940
注册: 2018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PowerShot S100V
M2102K1AC
ILCE-5000
木头guo 发表于 2022-08-04 17:51
前几天1550元买了个新的腾龙35/2.8,在A7R4上拍了几张试了试,感觉近摄比较强,虽然不是专门的微距头,但能力和成像已经很好了,这个价钱无可挑剔。但说到非微距,无论5.6还是8光圈,分辨率和锐度都一般,也可以说很一般。越南产的,可能这一只的运气...


这只头相当锐利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100%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超值是硬道理 编辑于 2022-08-04 18:1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1.771
主题: 5
帖子: 1458
注册: 2021年8月
木头guo 发表于 2022-08-04 17:51
前几天1550元买了个新的腾龙35/2.8,在A7R4上拍了几张试了试,感觉近摄比较强,虽然不是专门的微距头,但能力和成像已经很好了,这个价钱无可挑剔。但说到非微距,无论5.6还是8光圈,分辨率和锐度都一般,也可以说很一般。越南产的,可能这一只的运气...

补充一下,此头镀膜限于成本,也比较一般,毕竟便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陕西省
泡菜
泡网分: 1.771
主题: 5
帖子: 1458
注册: 2021年8月
前几天1550元买了个新的腾龙35/2.8,在A7R4上拍了几张试了试,感觉近摄比较强,虽然不是专门的微距头,但能力和成像已经很好了,这个价钱无可挑剔。但说到非微距,无论5.6还是8光圈,分辨率和锐度都一般,也可以说很一般。越南产的,可能这一只的运气不好,产品一致性不佳。对焦声音稍大,也不快,是一只合适拍静物的镜头。总的说,1550很值了,以后就是我的静物小微距专用了,挺划算的,这个焦段微距头不好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陕西省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8.072
主题: 31
帖子: 2044
注册: 2001年11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东成西就 发表于 2022-06-18 16:28
2022 年中更新 - 小广段(选择很多):
Sony 35/1.4GM  (有米可以无脑入)
Sigma 35/1.2 A  (唯一的35/1.2,而且锐度也很不错,不在乎哑铃手感的可以入)
Tamron SP 35/1.4 转接(腾龙的杠铃头,画...
我去年收了个40ART,搭配R5,画质方面很满意。但40ART太沉,上星野赤道仪接片赤道仪有些吃力,今年又上了35GM。初步拍摄的结果是35GM给我的感觉略不如40ART,具体表现在边缘一致性,色差和焦外略逊色于40ART。但35GM仍旧是顶级的锐度,比我10多年前用的35L强太多。40ART确实是一枚非常独特的镜头,要是再能轻个300克那真是完美。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5.071
主题: 11
帖子: 848
注册: 2002年5月
2022 年中更新 半手动(操作功能为手动,但仍设计有电子触点用来传递镜头型号和光圈信息)

时至今日,能够执着地为喜爱MF的老用户,推出半MF镜头的厂商很少。成系列的只有Zeiss的Loxia,Voigtlaender (Cosina) 的 APO Lanthar 系列,Asph系列。
与纯MF的老镜相比,这些新镜使用了很多现代镜头的新技术,非球镜片,复消色差等等
由于增加了电子触点,使得拧动对焦环时,就会自动触发相机取景器放大画面,帮助实时对焦,同时能够传递焦距信息给机身防抖
而且,照片中也会记录所用镜头和光圈快门设定,对后续照片整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如不是资金实在捉襟见肘,实在没有买纯MF镜的必要

由于福伦达的Asph系列均未披露MTF曲线,所以排除在以下结论外

从图2出发,第二档:
福伦达 35/2 APO:锐度仅次于35GM,MF镜做到这个地步可说登峰造极,我敢说各位的MF眼力远对不起镜头的锐度
福伦达 50/2 APO:评语同上,为了发挥镜头的威力,除了要有锐利的眼神,耐心的手势,稳定的呼吸之外,还要熟记景深表
如果只是为了超焦距扫街,或者预拧光圈估焦式的抓拍,完全不需要这么锐的镜头

第三档:
福伦达 110/2.5 APO 微距:福伦达APO系列的MTF并非同档水平。就锐度而言,这枚镜头略逊于Sigma 105/2.8微。
考虑到APO的超低色散,以及540度的超大对焦行程,喜欢玩MF微的仍然可以考虑这枚镜头

第四档:
福伦达 65/2 APO近摄:在APO系列中排最后一名,甚至略逊于Sigma的65/2。不过1:2的近摄能力却是Sigma所没有的
Tokina 20/2 Firin:Tokina唯一推出的一枚半MF镜,实际这枚镜头同时有MF和AF版,光路设计完全一样,虽然体积略大,但价格便宜,锐度也比Loxia稍好(不考虑Zeiss MTF的可能低估)

第五档:也许 Zeiss 的实测 MTF比较吃亏(猜测),所以 Loxia 的排名相对靠后?
Zeiss Loxia 21/2.8 Distagon:非常小巧精致的MF镜,就手动对焦精度而言,Loxia 21的锐度实际已够用
Zeiss Loxia 25/2.4 Distagon:和 Loxia 21/2.8 相同,是 Loxia 系列中最值得买的两枚
Zeiss Loxia 85/2.4 Sonnar:85段的MF,没有铁手功请勿轻易尝试

到此都是很好的选择,以下两款不再推荐
Loxia 50/2 MF:传统 Planar 结构,毫无改进。和 福伦达 50 相比 - 天壤之别
Loxia 35/2 Biogon:目前无反35早已是反望远的天下,只能说 Biogon 也老了 - 望尘莫及

略微放宽一点范围,还可以考虑福伦达的Asph非球系列。虽没有MTF,但从光路设计看,应该强于传统老镜,且不会落后APO太多。
福伦达 10/5.6 Asph 鱼眼超广:375g,喜欢鱼眼超广(包括AF)也只有这一款可选。10mm已经是极限,再小就成真鱼眼了【条件推荐】
福伦达 15/4.5 Asph 超广:290g,非常轻巧的超广,在 MF 范围内没有其他选择【条件推荐】
福伦达 21/1.4 NOKTON Asph:560g:感觉广角不需大光圈,而且这枚镜头太重,相比之下 Loxia 21 或 Firin 20是更好的选择
福伦达 21/3.5 SKOPAR Asph:230g:小光圈近摄版,收藏另议,要说实用 Tamron 20/2.8 近摄不好么?
福伦达 35/1.4 NOKTON classic:经典复刻版,锐度一定令你着急
福伦达 35/1.2 NOKTON Asph(SE),40/1.2 NOKTON Asph(SE),50/1.2 NOKTON Asph(SE):【推荐】
三枚相似的镜头放一起说:重新设计的非球版,光圈从最大F/1.2到22可调,光圈叶片12片(40是10片)。锐度和色散估计不如 APO版,但光圈大得多,而且镜头不重,售价也和 APO版近似持平,我略微倾向大光圈版带来的创作便利
Sigma 35/1.2 接近1.2kg,福伦达35/1.2 MF 还不到400g,太照顾老年人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5.071
主题: 11
帖子: 848
注册: 2002年5月
2022 年中更新 望远段

在 2021 基础上增加了 Sigma 的 150-600 F5/6.3 Sport

以下大部分是2021的评论(从数字上解释了为何260G加TC20增距没有意义)

第一档:428GM,640GM
第三档:140GM,428GM+TC14,640GM+TC14,Tamrom 155III
第四档:260G(T)
第五档:428GM+TC20,640GM+TC20,140GM+TC14, 260G(W),Sigma 140C,Sigma 150-600S(T)
第六档:260G(T)+TC14, Sigma 150-600S(W)
第七档:140GM+TC20
第八档:260G(T)+TC20

2020年还是原厂的天下,2022年有3个新面孔(Sigma 100-400C DN,150-600S DN 和 Tamron 150-500 Di III)

对于已无法忽略空气扰动的望远段来说,第一档和第二档的锐度略显挥霍。
无法想象在这个焦段上考虑摇摇乐,我预见脚架会成为这套系统的瓶颈,而且使用远不如增倍方便
排除摇摇乐的需求后,其实第三档镜头就可以喂饱A7r4,第五档镜头就可以喂饱打鸟的A9

所以抛开索十万,忘记摇摇乐之后,第一个结论是:
400段的画质推荐是140GM(1395g)和Tamron 155(1725g),胜过260G的400段
500段的推荐是Tamron 155(1725g),胜过260G的500段
600段的推荐是260G(2115g)(完全可以喂饱A9,望远段对付A7r3也没问题),微微胜过140GM+1.4x增倍
两者重叠的部分:260G(4)可以兼顾140GM(3),大约落后一档。140GM加上增倍(5)也能赶上260G(4),同样落后一档
从性价比和使用方便性出发,综合400-600段2020年推荐260G,今年真不好说

第一级仍然是428GM或640GM - 不差钱可以上,但对大多数用户而言,性价比远不如260G(260G在A9上可以正常追焦)

我没有疯,Sony也没有疯。不惜成本地全力苛求镜头的锐度和光圈,答案只有一个,为了承受增倍后的损失
这才是索十万的价值(建议商家可以直接把增倍镜和索十万套餐销售),难道大箱子里没有预留的增倍镜位?
尤其是那个 2x 增倍,并不是留给 260G 甚至 140GM 用的

把眼光放远,看到600段以外(增倍镜的价格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档:640GM+TC14 = 840F5.6  (F5.6光圈的最远焦距 - 推荐)
第五档:428GM+TC20 = 800F5.6  (画质不如640GM+TC14)
             640GM+TC20 = 1200F8   (F8光圈的最远焦距 - 最终BOSS)

------------------- 这里是能够喂饱并被A9很好地驱动的分割线 ------------------

以下玩玩可以,认真就算了
第六档:260G(T)+TC14 = 840F9   
第七档:140GM+TC20 = 800F11
第八档:260G(T)+TC20 = 1200F13(这种画质没有任何使用意义)

最后的结论不好说,具体搭配视对焦距和光圈需求而定:

640GM+TC20 = 1200F8      野生动物的拍摄的最终方案,天文也可一战【推荐】
640GM+TC14 = 840F5.6     基本和上面相同,增倍配件差异【推荐】
640GM                              和上面相同【推荐】
428GM                              不推荐用于野生望远,但428GM用来抓拍中远距离运动场合,有其独到的用处【条件推荐】
260G          600段性价比推荐,内变焦有很多好处(相对耐用,上悬臂云台不需要反复调平),可惜还难以手持【条件推荐】
T155DiIII    500段的推荐,可当作140GM的威力加强版(加强近摄,焦距和画质),缺点是比140GM略重,但比260轻。且外变焦【推荐】
                  如果搭配高密度像素的残幅底,猜想155Di的锐度优势有可能补偿焦距不足的缺点,甚至拍到比260G更多的信息
140GM       400段的推荐,是否选择155DiIII还是140GM完全取决于各位的臂力。麒麟臂可以直接上155DiIII。【条件推荐】
S140C        400段的性价比推荐,个人以为S140C 差不多就是旅行手持的极限了。推荐给非常在乎重量的行者【条件推荐】

直接对比640GM和428GM:
428GM:23片,1ED,3萤石,2895g
640GM:24片,2ED,3萤石,1非球,3040g(比428晚上市)
增加145g,换来200mm的顶级焦距,值不值1万元,各位自己判断

如果考虑转接,实际上还可以考虑:
Sigma 500F4,我不清楚转接后的追焦性能,包括和再增距的兼容性,留待各位帮我补充(即便支持也落后640G+TC20)
Sigma 800 APO F5.6,貌似不在MC11的直驱列表中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5.071
主题: 11
帖子: 848
注册: 2002年5月
2022 年中更新 - 中焦变焦:

Sony 24-70/2.8 GM II:又是一枚可以有钱无脑入的镜头。
去年三元变焦的混战,今年终于有人能领跑了。不过2470GM2代锐则锐矣,距离PK牛定还不够格。

Tamron 28-75/2.8 II:落后 Sony GM II 一档,性价比很高

再下一档,锐度都差不多。选择哪个还要和功能,对焦,做工一起看
Sony 24-70/2.8 GM 一代
Sony 24-105/4 G
Tamron 28-75/2.8 一代(尼康拿这个方案贴牌)
Tamron 35-150/2-2.8:注意,怪物出现,怪物,怪物!!

再差半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Sigma 24-70/2.8 A   (Leica拿这个方案贴牌)
Sigma 28-70/2.8 C   (焦段最窄,但最轻便)
Samyang 24-70/2.8  (最重,但有0呼吸效应的视频齐焦功能)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5.071
主题: 11
帖子: 848
注册: 2002年5月
lml640707 发表于 2022-6-23 12:14
尼康贴牌的是Tamron 28-75/2.8 一代


谢谢兄弟!

当时我也是突然想起有这一茬,细想有点记不清,各大网站也没找到证据

今天想起,其实只要对比镜片方案和MTF就知道了,尼康用的确实是1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0.979
主题: 2
帖子: 965
注册: 2015年7月
东成西就 发表于 2022-6-19 23:47
2022 年中更新 - 中焦变焦:

Sony 24-70/2.8 GM II:又是一枚可以有钱无脑入的镜头,去年三元变焦的混战,今年终于有人能领跑了。锐则锐矣,距离PK牛定还不够格

Tamron 28-75/2.8 II:落后 Sony GM II 一档,性价比很高(尼康拿这个方案贴牌)

再下一档,锐度都差不多。选择哪个还要和功能,对焦,做工一起看
Sony 24-70/2.8 GM 一代
Sony 24-105/4 G
Tamron 28-75/2.8 一代
Tamron 35-150/2-2.8:注意,怪物出现,怪物,怪物!!

尼康贴牌的是Tamron 28-75/2.8 一代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071
主题: 11
帖子: 848
注册: 2002年5月
2022 年中更新 - 微距/近摄:

第一档空缺,大致留给原厂未来不带防抖的150微或180微吧

第二档:
Sigma 105/2.8 微:最锐百微。但如果对焦距离放开到人像距离,这些微距比 135 空切还差一点。
还有腾龙35/2.8 微:炮不炮,饼不饼的外形,原来是在憋微距。实际不是1:1微距,而是1:2的近摄

次一档(各有特色,都可以考虑):
Sony 90/2.8 微: 内对焦,光学防抖,还有很多微距友好的功能。
Sigma 70/2.8 微:外对焦,最便宜
福伦达 110/2.5 APO 微:APO,手动,而且对焦行程最长,方便精确控制焦点
腾龙20/2.8微,24/2.8微:非常锐的腾龙三饼,而且是1:2的近摄饼
(图中没有收纳所有Samyang的手动镜)Samyang 100/2.8 微:如果在意价格,这枚手动镜也不错

再次一档:
老蛙 100/2.8 2倍微:需要2倍的可以直接入这个
福伦达65/2 APO微:1:2的近摄
Zeiss Batis 40/2 近摄:1:2的近摄

值得一提的还有:
老蛙的 25/2.8 5倍超微距:
老蛙的 24/14 的生态2倍微距:
这个规格下,锐度不能要求太多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79
主题: 13
帖子: 1049
注册: 2021年9月
非非常鱼 发表于 2022-6-20 00:13
我说你说错了是指你的帖子里说那个外国人分级没有分w t  ,他是分了的,甚至还有中间的焦段。


如上我引用过的图示,上面并没有w,t端分级,他即使测过,在最终大家传阅的分级图片,即最终要的总结部分并未分w,t

要较真这一点我仍然也有话可以说,没毛病

说个题外画话,一堆outstanding,就好比国内的那些什么评测5星批发部,先不说含金量问题,就说这个outstanding的标准,

是不是定的太低了?还是经验使然?那和主观又什么区别,outstanding的量化精度到什么程度?????

这种好贴里最好少抬杠,有一说一,摸着良心问自己,为什么老外总结图里没有w,t?不可忽视的事实就是,不同的焦段,不同的镜头,在各种诸元不确定的情况下,直接比较分级非常难以等效基线;单独拎两个出来都是关公战秦琼,outstanding和excellent划分的界限到底在哪里,为什么在那里?完全看主观
但是!楼主为什么可以,说到这里道理再简单不过了,核心问题在于老外用了主观判断来分级,而楼主是用了量化精度的方式,无论参数,最后精度说话的客观评价体系;

所以,这其实根本没什么好说的 本帖最后由 cmbit 于 2022-6-20 00:45 编辑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61
主题: 45
帖子: 549
注册: 2011年10月
cmbit 发表于 2022-6-19 22:37
抱歉,我觉得我没错,理由如上,那个什么外国博主,所有的分级观点均来自于他个人的主观判断

没错,根本就是主观,任何实测结果还是主要靠人眼和经验的评测,都是完全主观的,没毛病

测试的镜头样本也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无法克服个体性差异的问题,在这基础上,先有主观判断再得到分级排名

跟楼主的完全客观的数据比较,先有客观数据分级再有个人评价,客观程度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先不说实际结果到底哪个更好,要说客观公正,我就是认为楼主比那老外强,这是基本认知

实际情况是,这些结果都只作为各位伸手党的参考,只是参考,无需争高下,我就喜欢楼主这个贴内容,所以我有什么可错的

我说你说错了是指你的帖子里说那个外国人分级没有分w t  ,他是分了的,甚至还有中间的焦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61
主题: 45
帖子: 549
注册: 2011年10月
cmbit 发表于 2022-6-19 22:37
抱歉,我觉得我没错,理由如上,那个什么外国博主,所有的分级观点均来自于他个人的主观判断

没错,根本就是主观,任何实测结果还是主要靠人眼和经验的评测,都是完全主观的,没毛病

测试的镜头样本也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无法克服个体性差异的问题,在这基础上,先有主观判断再得到分级排名

跟楼主的完全客观的数据比较,先有客观数据分级再有个人评价,客观程度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先不说实际结果到底哪个更好,要说客观公正,我就是认为楼主比那老外强,这是基本认知

实际情况是,这些结果都只作为各位伸手党的参考,只是参考,无需争高下,我就喜欢楼主这个贴内容,所以我有什么可错的

关于主观的问题,官方的mtf线是怎么得出来的?我觉得有两种可能,第一是根据光学设计计算出来的,第二是根据产品实测出来的,更大的可能是第二种,也就是实测出来的,无非是方法更专业一点,样本取的多一点,但和个人评测一样是人主观判断的结果。
关于楼主和那个法国佬的分级哪个更靠谱的问题,楼主(也就是mtf)给出结论可以看成是镜头分辨率的平均值,如果和法国佬的结论相去甚远,则说明这款镜头品控堪忧,但即使两个人的结论一致也不能说明一定没有品控问题,最后拼的还是人品。所以七天无理由很重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61
主题: 45
帖子: 549
注册: 2011年10月
cmbit 发表于 2022-6-19 22:37
抱歉,我觉得我没错,理由如上,那个什么外国博主,所有的分级观点均来自于他个人的主观判断

没错,根本就是主观,任何实测结果还是主要靠人眼和经验的评测,都是完全主观的,没毛病

测试的镜头样本也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无法克服个体性差异的问题,在这基础上,先有主观判断再得到分级排名

跟楼主的完全客观的数据比较,先有客观数据分级再有个人评价,客观程度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先不说实际结果到底哪个更好,要说客观公正,我就是认为楼主比那老外强,这是基本认知

实际情况是,这些结果都只作为各位伸手党的参考,只是参考,无需争高下,我就喜欢楼主这个贴内容,所以我有什么可错的

关于主观的问题,官方的mtf线是怎么得出来的?我觉得有两种可能,第一是根据光学设计计算出来的,第二是根据产品实测出来的,更大的可能是第二种,也就是实测出来的,无非是方法更专业一点,样本取的多一点,但和个人评测一样是人主观判断的结果。
关于楼主和那个法国佬的分级哪个更靠谱的问题,楼主(也就是mtf)给出结论可以看成是镜头分辨率的平均值,如果和法国佬的结论相去甚远,则说明这款镜头品控堪忧,但即使两个人的结论一致也不能说明一定没有品控问题,最后拼的还是人品。所以七天无理由很重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071
主题: 11
帖子: 848
注册: 2002年5月
2022 年中更新 - 长焦变焦:

Sony 70-200/2.8 GM II:有钱可以无脑入。当然,拿去 PK 牛定一样不够格
Tamron 70-180/2.8: 不可小看的低调镜头,除了焦段略欠,做工不如以外,真可以和GM II比肩

下一档,锐度都差不多。选择哪个还要结合对焦,重量,做工一起看
Sony 70-200/2.8 GM 一代:仍然是一枚很强的长变
Sony 100-400/4.5-5.6 GM:这个组合的400段好过720GM+TC20

再下一档:
Sony 70-200/4 G
如果考虑 Sigma 70-200/2.8 Sports 的转接,大约介于 Sony 720G 和 720GM 之间

以下差不多
Sony 70-300/4.5-5.6 G(长焦段锐过广角段)
Tamron 70-300/4.5-6.3(广角段锐过长焦段)
Tamron 28-200/2.8-5.6
Sigma 100-400/5-6.3 C(微弱劣势垫底)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071
主题: 11
帖子: 848
注册: 2002年5月
2022 年中更新 - 中焦变焦:

Sony 24-70/2.8 GM II:又是一枚可以有钱无脑入的镜头,去年三元变焦的混战,今年终于有人能领跑了。锐则锐矣,距离PK牛定还不够格

Tamron 28-75/2.8 II:落后 Sony GM II 一档,性价比很高(尼康拿这个方案贴牌)

再下一档,锐度都差不多。选择哪个还要和功能,对焦,做工一起看
Sony 24-70/2.8 GM 一代
Sony 24-105/4 G
Tamron 28-75/2.8 一代
Tamron 35-150/2-2.8:注意,怪物出现,怪物,怪物!!

再差半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Sigma 24-70/2.8 A   (Leica拿这个方案贴牌)
Sigma 28-70/2.8 C   (焦段最窄,但最轻便)
Samyang 24-70/2.8  (最重,但有0呼吸效应的视频齐焦功能) 本帖最后由 东成西就 于 2022-6-19 23:55 编辑
以下内容由 东成西就 于 2022-6-25 21:26 补充
本帖更正内容见500楼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071
主题: 11
帖子: 848
注册: 2002年5月
cmbit 发表于 2022-6-19 22:37
抱歉,我觉得我没错,理由如上,那个什么外国博主,所有的分级观点均来自于他个人的主观判断

没错,根本就是主观,任何实测结果还是主要靠人眼和经验的评测,都是完全主观的,没毛病

测试的镜头样本也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无法克服个体性差异的问题,在这基础上,先有主观判断再得到分级排名

跟楼主的完全客观的数据比较,先有客观数据分级再有个人评价,客观程度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先不说实际结果到底哪个更好,要说客观公正,我就是认为楼主比那老外强,这是基本认知

实际情况是,这些结果都只作为各位伸手党的参考,只是参考,无需争高下,我就喜欢楼主这个贴内容,所以我有什么可错的


感谢兄弟的支持,你的看法和我一样。

我发这个贴的动机,50% 是什么值得买的大神后续停更,50% 因为此博主的榜实在扶不上墙。

1. 随机取1个镜头,只适合展示外观和使用功能。用1个镜头评测画质,完全无法消除样本的偏差。
   至少要像 Lens Rentals 这样,通过测10个镜头得到的平均,结果才具有参考性(原始数据可以进一步做贝叶斯估计)
   他最大的错误是:试图用1个镜头的评测结果,对所有镜头搭建评价体系!结果可想而知,不用我来举反例。

2. 他没有公开介绍他的测试条件:包括如何维持测试条件一致性(脚架,对焦)
    也没有说明他的评比方法:软件自动解读,对比预设的标版,同批相互比对,还是纯主观给分
    个人博主条件有限,就算他用了标版(已经是最好的可行手段),这和量化的仪器测量还是不能比

3. 值得称赞的是,他对同一枚镜头用不同光圈拍书架,然后评价各档光圈下※※,外围,边缘的画质。
    而且官方 MTF 完全没有这类数据,我相信虽然镜头有差异,但不同光圈下的画质趋势不会变。
    这才是他评测中最有参考价值的部分,而且实操起来远比我这样搬砖来的辛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071
主题: 11
帖子: 848
注册: 2002年5月
2022 年中更新 - 广角变焦:

Sony 12-24/2.8 GM:能够PK很多牛定的广变,超广段独一份

下面几位锐度表现差不多,比12-24GM差一点,也便宜得多。完全可以按焦段需求选择,外观和做工不评论:
Sigma 14-24/2.8 A (灯泡头)
Sigma 16-28/2.8 C (非灯泡头)
Tamron 17-28/2.8 (非灯泡头)
Sony 16-35/4 PZ:比大哥差一点,但依然非常锐。看在如此紧凑的PZ面上,光圈小,畸变明显都不算什么,而且16-35焦段非常舒适

再次一档,r3/r4 的机身完全可用:
Sony 16-35/2.8 GM(广变中只有它还是单反设计,有点廉颇老矣的味道。目前不建议入,原厂大三元二代就差它了)

Sony 12-24/4 G  整体锐度还可以,边缘差一些
Zeiss 16-35/4 ZA 垫底,只有※※较锐,离开※※就快速下降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79
主题: 13
帖子: 1049
注册: 2021年9月
非非常鱼 发表于 2022-6-18 17:34
你说错了,这个国外博主把一个镜头的所有主要焦段的中心和边缘的成像都做了测试分级。
本版的镜头分级和其他测评网站的最大不同是纯粹依靠官方数据,而不是个体样本的实测,来进行分级的。这两种不同依据的分级方式结合起来,能更好的为选择镜头提供依据。


抱歉,我觉得我没错,理由如上,那个什么外国博主,所有的分级观点均来自于他个人的主观判断

没错,根本就是主观,任何实测结果还是主要靠人眼和经验的评测,都是完全主观的,没毛病

测试的镜头样本也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无法克服个体性差异的问题,在这基础上,先有主观判断再得到分级排名

跟楼主的完全客观的数据比较,先有客观数据分级再有个人评价,客观程度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先不说实际结果到底哪个更好,要说客观公正,我就是认为楼主比那老外强,这是基本认知

实际情况是,这些结果都只作为各位伸手党的参考,只是参考,无需争高下,我就喜欢楼主这个贴内容,所以我有什么可错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Sony FE 镜头列表 - 最大光圈锐度画质分级 - 22/06版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