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听不出板载声卡和DAC的区别,困惑了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3803 回帖:112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563
主题: 15
帖子: 40959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iPad Air (3rd generation)
听音乐还是听录音是个问题。另外抓轨和CD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播放器材上,数字文件不像CD盘一样有专用读取及控制播放电路,都是由各种通用电脑来读取的,成本及难度都比较高。
本帖由 G8342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84
主题: 4
帖子: 73
注册: 2004年7月
很多年前,我问小白,CD抓轨的和CD有区别吗?他说有,抓轨的肯定不如CD的。那时候,已经有有人从数字01角度,证明了抓轨和CD的内容没区别。
蔡心 发表于 2020-3-13 12:57
这也只是他1/10 局部的总结
再贴下界面总结部分

关于数字界面
【摘自HIFI高保真音响入门指南】数字界面处理器〔DIP,digital interface processor)是一种串接于CD转盘、DAT或aCC与数/模转换器(DAC)之间的设备。它具有各种数/模界面的转换功能,例如将转盘的光纤输出转换成同轴数字输出或AE51EE3U平衡式数字输出。但它最主要的功能是运用相位锁定环路来修正时基误差即tter ),就是使转盘的时钟脉冲与解码器保持同步,增加数字信号的精确度,使数据分析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对所传输的数字信号起净化及增强作用,有助于音质提高,增强音乐感,尤其是弦乐的表现更真实,更从容,有更多的低电平信息,细节分析力和空间感更佳,声场的深度及定位的层次感梢明显改善。这种改善对低档转盘尤其明显,常见的数字界面处理器品牌袅如Audio f}l}hemy. Theta. Monarchy等。【摘自HIFI高保真音响入门指南】

数字界面有火线界面,例如weiss的int202,prism的8xr;
                  usb界面,这类界面数量很多,有代表性的有BADA ALPHA,珍珠2,AP2,鼠界面,雅典娜,何庆华界面等等。有代表性的是异步传输方案,把数字信号和时钟信号分离,后端重建数字时钟以避免数字转盘的时钟不准的问题。

【摘自小白版主的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另外音乐方面,买硬盘的音乐可能很多录音一般的,最好还是上一些hifi论坛,看网友推荐的,网盘下载,每次都有新发现,乐趣无穷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03-14 00:34
总之我觉得3条路(当然各有各的玩法,远不止这3条路)比较合理:

1. 预算1-3万,想简简单单的听个干净的声音,还是买数字转盘加DAC...


最省心出好声音还是cd机,但买碟得花不少。当然听来听去就那几首 cd是最好选择

如果只是买硬盘音乐和上网下可以买数播,ipad控制很方便。数播环境相对好比较干净

但结合网络即时听新的音乐,在线看视频,玩游戏 那还是pc方便。pc其实性价比比数播高,花几千优化完全可以干掉一两万的数播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ccuser 发表于 2020-03-14 00:25
电脑运行满载、或者是运行下载数据时,对声音的影响绝对是可闻的,不奇怪。对声卡影响尤其大,dac已经好多了。


这个就是jitter啊,即使异步解码也一样会有,我一般尽量删掉后台进程,尤其涉及网络传输的影响最大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03-14 00:12
另外今天把耳放开到最大的极限状态但不播放任何声音,又发现一个电脑作为播放器不好的铁证:不动鼠标不运行任何程序还好,只要一动或者运行程序,耳机...


你用什么系统
应该是鼠标屏蔽做的不好吧,换个鼠标或者usb口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03-14 00:02
美标墙插,几条大蟒蛇(都是4平方以上的屏蔽线),巨大的铝合金锭(滤波插排),都到了。折腾半天各种组合,测试无数遍,和机线(0.75平...


只能说不同系统差别大了,因素实在太多
我的系统可能hilo解码和hd800(早期)比较直白,将前端差异一五一十反馈出来,即使几元pc电源线,不同长度不同插头都有区别,我老婆都可以听清楚

如果你pc电源线都听不出差别,估计硬盘线不用看了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022
主题: 133
帖子: 1757
注册: 2002年8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03-13 16:12
另外今天把耳放开到最大的极限状态但不播放任何声音,又发现一个电脑作为播放器不好的铁证:不动鼠标不运行任何程序还好,只要一动或者运行程序,耳机...


楼主,可以试试板载声卡有无这种现象。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237
主题: 22
帖子: 5066
注册: 2005年8月
你下的无损音乐中有那种几十赫兹到两万多赫兹的纯单频率文件吧,一个个的播放测试结果怎么样?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153
主题: 45
帖子: 3317
注册: 2005年7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3-14 00:12
另外今天把耳放开到最大的极限状态但不播放任何声音,又发现一个电脑作为播放器不好的铁证:不动鼠标不运行任何程序还好,只要一动或者运行程序,耳机里就能听到吱吱的干扰声。这个干扰具体怎么穿过重重设备到达耳机的我不清楚,但总之是从主板产生,通过USB信号回路或者5V回路或者屏蔽层到了DAC,然后又顺着RCA线到了耳放。

另外一个发现是如果耳放什么都不接,只有自己开机的情况下,旋钮开到最大耳机里是没有任何底噪的,说明耳放素质过硬。但是通过RCA线连上DAC后(DAC和电脑的USB线不连),无论DAC开不开,只要DAC的电源线插着,耳放旋钮开到最大那个交流的嗡嗡声就又能听到了,说明来自DAC的供电模块。具体原理我就不懂了,有人说是接地问题,有人说和接地无关。

当然了,再强调一下,正常听音的位置以上说的声音都是完全没有的。 ...
所以我坚持用光纤连接pc,jitter我木耳听不出,但是静电感应真的无孔不入,甚至冬天用暖脚宝都会影响耳机,后来暖脚宝接上110V隔离变压器,再把温控开关拧到最大才解决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3-14 00:34
总之我觉得3条路(当然各有各的玩法,远不止这3条路)比较合理:

1. 预算1-3万,想简简单单的听个干净的声音,还是买数字转盘加DAC加耳放吧,哪怕买个好点的一体机也行,玩PC还是太折腾(除非你就是喜欢折腾这个过程)。

2. 预算有限,以PC为基础,随便听听,兼顾电影游戏什么的,那就用声卡好了,无论板载还是PCI声卡,现在主流的都能支持到600欧姆耳机,注意别用那种灵敏度太低的耳机就行。如果你的电脑配置还可以,放心吧,背景一样很黑,音质很好,现在技术进步了,不是20年前了。配DAC便宜的没区别,贵的用PC做音源又浪费。

3. 无限预算,就是要追求极致,那当然去买顶级货(奢侈品),几十万到几百万的搭配都有,这个超出我的经验范围就不谈了,总之买你买得起的最贵的是永恒真理。

当然无论如何,一定先买好耳机,这是提升最明显的。最好旗舰,否则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来回折腾更费钱。第二一定去挑好的音源听,也许你下载10T无损,能挑出1T你喜欢的内容而且质量特别高素材的就够了,其他删掉。太多的无损都是假的或者本身录制就不好(听多了,听过好的,你自然能分辨哪些是有问题的)。如果用CD转盘的建议去买大厂出的真正的正版CD,这个看过一些专业文章,确实不一样,错码率有区别。 ...


我算是从2向1过渡吧,这个期间把各种各样的传说实践一遍,满足一下好奇心,也积累一下经验,明年搞一套适合自己的数播系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4.052
主题: 211
帖子: 20000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在其它不太差的情况下,差别最明显的肯定是耳机。最好别用耳放,用耳放的话一定要测试下有无耳放时声音的区别,以没有区别为好。

然后是器材(包括耳朵,也就是喜欢什么音色)的搭配。

现在的声卡做的应该都不错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总之我觉得3条路(当然各有各的玩法,远不止这3条路)比较合理:

1. 预算1-3万,想简简单单的听个干净的声音,还是买数字转盘加DAC加耳放吧,哪怕买个好点的一体机也行,玩PC还是太折腾(除非你就是喜欢折腾这个过程)。

2. 预算有限,以PC为基础,随便听听,兼顾电影游戏什么的,那就用声卡好了,无论板载还是PCI声卡,现在主流的都能支持到600欧姆耳机,注意别用那种灵敏度太低的耳机就行。如果你的电脑配置还可以,放心吧,背景一样很黑,音质很好,现在技术进步了,不是20年前了。配DAC便宜的没区别,贵的用PC做音源又浪费。

3. 无限预算,就是要追求极致,那当然去买顶级货(奢侈品),几十万到几百万的搭配都有,这个超出我的经验范围就不谈了,总之买你买得起的最贵的是永恒真理。

当然无论如何,一定先买好耳机,这是提升最明显的。最好旗舰,否则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来回折腾更费钱。第二一定去挑好的音源听,也许你下载10T无损,能挑出1T你喜欢的内容而且质量特别高素材的就够了,其他删掉。太多的无损都是假的或者本身录制就不好(听多了,听过好的,你自然能分辨哪些是有问题的)。如果用CD转盘的建议去买大厂出的真正的正版CD,这个看过一些专业文章,确实不一样,错码率有区别。 本帖最后由 DouLong 于 2020-3-14 00:3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498
主题: 18
帖子: 2411
注册: 2008年2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3-14 00:12
另外今天把耳放开到最大的极限状态但不播放任何声音,又发现一个电脑作为播放器不好的铁证:不动鼠标不运行任何程序还好,只要一动或者运行程序,耳机里就能听到吱吱的干扰声。这个干扰具体怎么穿过重重设备到达耳机的我不清楚,但总之是从主板产生,通过USB信号回路或者5V回路或者屏蔽层到了DAC,然后又顺着RCA线到了耳放。

另外一个发现是如果耳放什么都不接,只有自己开机的情况下,旋钮开到最大耳机里是没有任何底噪的,说明耳放素质过硬。但是通过RCA线连上DAC后(DAC和电脑的USB线不连),无论DAC开不开,只要DAC的电源线插着,耳放旋钮开到最大那个交流的嗡嗡声就又能听到了,说明来自DAC的供电模块。具体原理我就不懂了,有人说是接地问题,有人说和接地无关。

当然了,再强调一下,正常听音的位置以上说的声音都是完全没有的。 ...
电脑运行满载、或者是运行下载数据时,对声音的影响绝对是可闻的,不奇怪。对声卡影响尤其大,dac已经好多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498
主题: 18
帖子: 2411
注册: 2008年2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3-14 00:02
美标墙插,几条大蟒蛇(都是4平方以上的屏蔽线),巨大的铝合金锭(滤波插排),都到了。折腾半天各种组合,测试无数遍,和机线(0.75平方无屏蔽线)+国标插座在我的系统上没有区别,这是初步结论,但估计也是我的定论。就等带线性电源的独立USB界面到了看看了,否则准备退烧了。

硬盘线还没换,改天试试,不过估计没戏。

迄今为止给我印象深刻的一耳朵提升是换耳机,和拿到机箱里的所有机械硬盘(减小了房间里的低频环境噪音,电脑机箱的声音已经不可闻了)。有些许提升的是独立DAC台机系统代替板载声卡系统(这里都特指我在用的东西,具体是什么前面帖子说过了)。
尝试必有收获。有些坑,心里明镜似的也会踩一下,猫儿好奇心而已,不是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另外今天把耳放开到最大的极限状态但不播放任何声音,又发现一个电脑作为播放器不好的铁证:不动鼠标不运行任何程序还好,只要一动或者运行程序,耳机里就能听到吱吱的干扰声。这个干扰具体怎么穿过重重设备到达耳机的我不清楚,但总之是从主板产生,通过USB信号回路或者5V回路或者屏蔽层到了DAC,然后又顺着RCA线到了耳放。

另外一个发现是如果耳放什么都不接,只有自己开机的情况下,旋钮开到最大耳机里是没有任何底噪的,说明耳放素质过硬。但是通过RCA线连上DAC后(DAC和电脑的USB线不连),无论DAC开不开,只要DAC的电源线插着,耳放旋钮开到最大那个交流的嗡嗡声就又能听到了,说明来自DAC的供电模块。具体原理我就不懂了,有人说是接地问题,有人说和接地无关。

当然了,再强调一下,正常听音的位置以上说的声音都是完全没有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ccuser 发表于 2020-3-10 22:26
你这是尝不出酒的差别,换杯子啊。

跟线材有一毛钱关系么。。。


美标墙插,几条大蟒蛇(都是4平方以上的屏蔽线),巨大的铝合金锭(滤波插排),都到了。折腾半天各种组合,测试无数遍,和机线(0.75平方无屏蔽线)+国标插座在我的系统上没有区别,这是初步结论,但估计也是我的定论。就等带线性电源的独立USB界面到了看看了,否则准备退烧了。

硬盘线还没换,改天试试,不过估计没戏。

迄今为止给我印象深刻的一耳朵提升是换耳机,和拿到机箱里的所有机械硬盘(减小了房间里的低频环境噪音,电脑机箱的声音已经不可闻了)。有些许提升的是独立DAC台机系统代替板载声卡系统(这里都特指我在用的东西,具体是什么前面帖子说过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29
主题: 3
帖子: 16
注册: 2019年8月
台机一般的板载声卡不错了,移动端声卡区别要明显些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seosun 发表于 2020-3-13 11:03
玄幻成这个水平我也竖大姆指。这是卖线的,鉴定完毕。


这也只是他1/10 局部的总结
再贴下界面总结部分

关于数字界面
【摘自HIFI高保真音响入门指南】数字界面处理器〔DIP,digital interface processor)是一种串接于CD转盘、DAT或aCC与数/模转换器(DAC)之间的设备。它具有各种数/模界面的转换功能,例如将转盘的光纤输出转换成同轴数字输出或AE51EE3U平衡式数字输出。但它最主要的功能是运用相位锁定环路来修正时基误差即tter ),就是使转盘的时钟脉冲与解码器保持同步,增加数字信号的精确度,使数据分析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对所传输的数字信号起净化及增强作用,有助于音质提高,增强音乐感,尤其是弦乐的表现更真实,更从容,有更多的低电平信息,细节分析力和空间感更佳,声场的深度及定位的层次感梢明显改善。这种改善对低档转盘尤其明显,常见的数字界面处理器品牌袅如Audio f}l}hemy. Theta. Monarchy等。【摘自HIFI高保真音响入门指南】

数字界面有火线界面,例如weiss的int202,prism的8xr;
                  usb界面,这类界面数量很多,有代表性的有BADA ALPHA,珍珠2,AP2,鼠界面,雅典娜,何庆华界面等等。有代表性的是异步传输方案,把数字信号和时钟信号分离,后端重建数字时钟以避免数字转盘的时钟不准的问题。

【摘自小白版主的博客】独立的USB数字界面之所以可以获得更好的音质,在于它有独立的供电、独立的机壳和线路(没有周边线路的干扰)、独立的优质晶振。哪怕是完全同样的USB接收线路,如果把它装入解码器内,那么供电情况肯定不如独立时,而且线路会受到周边其他部分的干扰,晶振的工作状况肯定也不如独立时(晶振对供电和干扰都极其敏感)。有一个通行的原则——音响系统里对声音影响明显的环节,如果能独立出来,一般都是会取得更佳效果的,因为独立出来后,供电质量肯定更好,干扰肯定降低。USB数字界面的存在意义也在于此:它是一个明确影响音质的环节,把它独立出来,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往往胜出解码器机内的USB接收部分。【摘自小白版主的博客】

我个人认为usb界面并不是仅仅起到锦上添花左右的可有可无的物件。对于CAS系统来说,首先由于电脑内部高频器件比较多,存在较为严重的电磁干扰;其次基于计算能力的主板设计在音响性方面存在先天不足,设计之初就没有基于音质的考量和优化;第三电脑内部的供电质量无法保证,开关电路的使用在数字链路上引入了较大的噪声。而设计完善的usb界面,首先使用异步传输重建时钟,大大降低了jitter对音质的影响;其次断开和隔离主板的电力输出使用独立的线性供电,同时对数字信号进行滤波处理降低噪声干扰;第三独立电路对晶振的工作环境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众所周知的是晶振对供电质量的要求很高,对外界干扰也比较敏感。

我认为数字界面作为数字信号传输的第一个环节,在信号重建的环节具有举重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数字界面是CAS系统的灵魂。基于上述的考量,入手了usb顶级界面weiss int204+psu101。使用这对界面的预算,完全可以把Hilo升级为更为高班的解码,我相信这是多数人的选择。对于这个不菲的界面,我的使用感受是非常愉悦的。开始配合HILO解码器使用,使HILO的功力倍增,具体感受是乐感增强,中高频的表现在保持色彩的同时声音更感圆润、柔顺,清晰度、明亮度和透明度有明显提升,声音的密度也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整个声底呈现细腻、精致、柔美的走向,而不再像当初如手术刀一样,把一切的细节赤裸裸的展现在你的面前。
这个界面即使用在BRICASTI M1这个级别的解码上,效果比M1内置的界面也是明显的好,而且在保持动态好、力量足的特点之上,使声音平添了几分细腻、贵气的声音特质。当配合weiss dac202使用的时候,使用int204的时钟仍然具有比dac202更好的听感,声音更显圆润,声音密度也有可闻的提高,声音更感醇厚。在中频偏低的频段,明显可以感觉到一丝重量感,力度和弹性有所增强。乐音更加通透、顺畅、自然。在人声的频段,感觉声音丰满,轮廓鲜明,更富有感情色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668
主题: 21
帖子: 2140
注册: 2008年5月
蔡心 发表于 2020-3-12 21:55
帖一下人家pchifi经验

关于机内线的打磨历程

几种机内线:
说起机内线,还要从一根sata数据线说起。9月初,就在原主机装机后不久,我从网上订了一根sata数据线,用来替换原华硕机线。换线试验的结果让我大吃一惊:音色变化竟然如此之大。当时主机在播放龚玥的歌曲。
换线以后:龚玥的声音明显年轻了十岁,整个声场变宽,但感觉音域往上走,中高音变得纤细、透明,高音变得有点刺耳不耐听,中音不如换线以前厚实,低音量感明显减少质感变弱,解析力提高。换线以后的音色改变吓了我一跳,赶紧换蔡琴的,声音一样变得年轻了,从徐娘半老变成风韵少妇。改变之大是一耳朵的事。
再换成adale,出来的声音则悲剧了,adele沧桑富有爆发力且磁性十足的嗓音变得不伦不类,整个声音变干变薄。
换成管弦乐等古典曲目,镀银线则变得刺耳不耐听。
之前看到有骚友折腾机内数据线,自己感觉很不理解,也不相信换线材能改变音色。到今天,我才深有体会。看来,我的观念要改变一下了。

换线前后,感觉两条线并无优劣之分,很难说哪个更好一些。总不能听不同风格的曲子就开箱换线吧,于是只有一个办法了,升级sata线。

经过上面的实验,我决定升级sata数据线为子匀黑,目前为最顶级的sata数据线。这款线在金版和魔 ...

玄幻成这个水平我也竖大姆指。这是卖线的,鉴定完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03-13 08:44
没有啊,谁愿意借我3天不反对,快递费我出


不用比
我听过hdvd820,在价位里解码素质不算高,耳放中等,比较中规中矩耐听一类,买了不要去对比其他器材可以安心听音乐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07 发表于 2020-3-13 08:22
客观的结论。请再和HDV820比比。


没有啊,谁愿意借我3天不反对,快递费我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蔡心 发表于 2020-3-13 07:57
差异是小,但能听出比foobar好吧
滤波器xtr lp比xtr mp厚润点
mp声音脆点
pcm和dsd哪个好还是要看自己dac主攻哪一个
你的板载声卡已非一般的板载了,
好的主板和好的电源加持下,比普通板载已有极大提高,甚至可以干掉一些独立声卡


和foobar还没认真比,乍听没啥区别。再听听看。

音源这个东西也是良莠不齐,PCM的和DSD的都有质量非常高的,也有不好的,归根结底看录音和制作水平,格式不是问题。

有一个能听出的差异是DSD转PCM后音量变小了3db左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237
主题: 22
帖子: 5066
注册: 2005年8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03-12 22:47
HQplayer各种设置没听出任何差别,PCM转DSD,DSD转PCM,升频,不升频,各种滤波设置...... 在HD800S上也听不到区别...

客观的结论。请再和HDV820比比。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03-12 22:47
HQplayer各种设置没听出任何差别,PCM转DSD,DSD转PCM,升频,不升频,各种滤波设置...... 在HD800S上也听不到区别...


差异是小,但能听出比foobar好吧
滤波器xtr lp比xtr mp厚润点
mp声音脆点
pcm和dsd哪个好还是要看自己dac主攻哪一个
你的板载声卡已非一般的板载了,
好的主板和好的电源加持下,比普通板载已有极大提高,甚至可以干掉一些独立声卡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HQplayer各种设置没听出任何差别,PCM转DSD,DSD转PCM,升频,不升频,各种滤波设置...... 在HD800S上也听不到区别。如果这样留DAC没啥用了啊,板载声卡直推HD800S不去做AB对比没啥大毛病的,说比独立DAC糊那么一点点,两端延展差那么一点点真的都只是一点点,不认真快速做AB对比都可以忽略。主板只是支持码率没有DAC高,可玩性差,但如果高码率又没用的话......

等界面和新电源线都上了再看看吧。界面定做的,还要等半个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03-12 21:27
是的,其实器材达到及格线以上我觉得所谓区别和提升都是很小的,毕竟大家的初衷都是高保真,忠实回放音源文件,所以必然就是非常接近的。否则...


不是人耳朵敏感问题,而是后端揭示力放大了各个部分差异,可以一耳朵听到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蔡心 发表于 2020-3-12 22:01
我买的是两百多,也只是初玩
但居然提升不少,不过也看系统的,卖家也是先咨询我系统再卖的


假设这个硬盘线有影响,我的器材还是太初级了,应该无法反映,等以后升级到一定水平了再精雕细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03-12 12:52
消费不起了。换上带屏蔽的就不错了。就硬盘到主板这点距离想不出几百的线成本花在哪了。


我买的是两百多,也只是初玩
但居然提升不少,不过也看系统的,卖家也是先咨询我系统再卖的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ccuser 发表于 2020-03-12 12:00
对对对,去鼓捣高压线才是正道。

至少也得把入户线换掉,否则没法听了。


帖一下人家pchifi经验

关于机内线的打磨历程

几种机内线:
说起机内线,还要从一根sata数据线说起。9月初,就在原主机装机后不久,我从网上订了一根sata数据线,用来替换原华硕机线。换线试验的结果让我大吃一惊:音色变化竟然如此之大。当时主机在播放龚玥的歌曲。
换线以后:龚玥的声音明显年轻了十岁,整个声场变宽,但感觉音域往上走,中高音变得纤细、透明,高音变得有点刺耳不耐听,中音不如换线以前厚实,低音量感明显减少质感变弱,解析力提高。换线以后的音色改变吓了我一跳,赶紧换蔡琴的,声音一样变得年轻了,从徐娘半老变成风韵少妇。改变之大是一耳朵的事。
再换成adale,出来的声音则悲剧了,adele沧桑富有爆发力且磁性十足的嗓音变得不伦不类,整个声音变干变薄。
换成管弦乐等古典曲目,镀银线则变得刺耳不耐听。
之前看到有骚友折腾机内数据线,自己感觉很不理解,也不相信换线材能改变音色。到今天,我才深有体会。看来,我的观念要改变一下了。

换线前后,感觉两条线并无优劣之分,很难说哪个更好一些。总不能听不同风格的曲子就开箱换线吧,于是只有一个办法了,升级sata线。

经过上面的实验,我决定升级sata数据线为子匀黑,目前为最顶级的sata数据线。这款线在金版和魔镜处都有广泛的应用,好评如潮。
话说刚换上子匀黑,音质并没有一耳朵的提升,感觉相比机线来说,声音较为厚实一点。由于这线的价位较高,这效果与我的心理预期落差很大。让儿子给做了A/B测试,儿子很明确的说是子匀黑好听。听了一段时间,感觉音色有很大的改观,中间音色甚至有所反复,但自己并不是很确定。于是在更换为原机线时,发现完全回不去从前了。机线与子匀黑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从音场、三频分布、音色润泽度、解析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其时,我已经入手了一枚贵价的PAD Limited Edition电源线用于前级上。这根电源线对系统的贡献,从全面性上来说居然是子匀黑压倒了PAD Limited Edition线。

于是,我下定决心对机内线进行一番整治。首先升级的CPU的供电线,于是从小皇处入了20m卡达斯黄金比例线,又入了一堆胶壳、端子、刺破头等,决定自己DIY机内线。理想是美好的,可现实总是残酷的。由于不熟悉黄金比例线的特性,自己DIY的线除了电源线使用压接的方式,其余的咸菜全部以失败告终。
特别提醒:
卡达斯黄金比例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线,采用利兹结构,对线材制作的工艺要求很高。
推荐卡达斯的焊丝,使用焊接,一端焊好以后,使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档测试每一根纤芯是否联通。
建议没有焊接基础或动手能力不是特别强的人不要尝试自己做了。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满眼都是泪啊。

痛定思痛之余,订购了成品的卡达斯黄金比例CPU供电线,此线的特性与子匀黑不同,换上以后是一耳朵的提升。主要的提升是表现在声场方面有更加深远的延伸,三频打的更开了。这线没有出现反复,也无须煲炼,接上即出好声。

有了更换子匀黑和卡达斯黄金比例8P的CPU供电线的经历,使我对机内线的作用深有体会。于是决定更换机内线为单晶铜线。

如果要给机内线的优先度排个顺序,我建议CPU供电线是第一位的,甚至有极致的玩家采用CPU独立的单独供电方案。其次是sata数据线、主板线、其他供电线。

机内线折腾下来,总的收获还是很大的。比较系统后端的咸菜投入,其前端咸菜投入的性价比更高,或者说前端对咸菜的敏感度更高。

我个人的体会是机内线的打磨很有必要,收效也大。但我再奉劝一句,请在入手之前请谨慎评估您的系统是否调整到位了。个人建议在2w的耳机系统或者3w以上的音箱系统调整好以后,再来考虑机内线。或者有烧油建议您先做个试验:取下主板电池试验,如果能听出声音不同,那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升级机内线了。这说明你的系统已经足够敏感。取电池可以在放音时进行,找个※※口的螺丝刀,在电池卡扣的一端将电池翘起使其脱离。这样对比非常直观。注意不要让电池从电池槽中弹出!

线基、焊锡重要,处理工艺和水平更重要。动手能力强是好事,但也得有一定的技术功底才行。
2月3日更换西蒙线电的输出线,原本想用卡达斯黄金比例11.5的线替换17.5的,焊锡使用卡达斯的,可惜烙铁功率小了导致线基加热不到温度,线基挂不上锡。无奈之下,只好更换为万隆的单晶铜线。换线以后,声色明显不如原线。究其原因,本人焊功超烂,在焊点处理上功力不到位。奉劝各位想折腾的烧油,碰到这类问题,还是找专业师傅代工为好。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听不出板载声卡和DAC的区别,困惑了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