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听不出板载声卡和DAC的区别,困惑了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3884 回帖:112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HQPlayer的用户手册不算很长。基本的操作大家不用看也会用。挑几个关键点翻译一下,滤波器和噪声整形的表格今天还没时间,以后放出。

4. 设置

- 缓冲时间建议设置为默认。WASAPI情况下一般为10ms左右。ASIO通常由ASIO控制面板控制,10到100ms为常用的推荐值。

- 多核DSP增加DSP操作的并行化。当复选框为灰色时为自动模式,自动侦测和配置,可使用所有CPU核心。建议设置为自动模式以获得最佳性能。复选框为空时,仅针对双核CPU进行处理优化。复选框为选中时,针对4或6核CPU进行处理优化。并行处理增加处理工作量,这将增加总的CPU时间消耗。

- “CUDA offload”可以利用NVIDIA GPU将部分处理任务从CPU转移到GPU。当使用“CUDA offload”时,多核DSP也应被启用,或者设置为自动模式,以达到最佳性能。当“CUDA offload”复选框为灰色时,仅卷积引擎被转移到GPU处理。

4.1 过滤/超采样选择
此选项可用于在重采样滤波器之间进行切换。这种选择对可用的硬件采样率有影响。不同的“poly-sinc”变体是作者最为推荐的选择。

表格待续--- 本帖最后由 DouLong 于 2020-3-17 22:1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03-17 21:04
我什么都听点,所以用HD800S不错了。除非哪天听腻了再考虑寻找下一个目标。


不要小看hd800s的人声
搞好了会非常厉害,就中正自然来说,其他耳机都靠边
当然每个人听音观不同,有人喜欢劲浪大乌的近点人声,但我就觉得口型太大,低频也多,如果你喜欢厚重人声,大乌适合你。但我觉得800人声和背景刚好,很规整,就好像摄影构图,人物在框里比例刚好,大乌就觉得人偏大,其他乐器就比较紧迫
800s声音薄的话就喂多点信息量吧,和它环形振膜有很多关系,所以会觉得声音空,但这样声音才清晰啊 瞬态才好

耳放方面,我的rkv3推起来偏生猛动态,虽然是胆机,但却是很粗野,不过前端信息量丰富后,就细腻了
同类还有高文tha3也推的不错,还有woo wa22。
我看很多推荐上惊雷430,我听过还不错的,但我觉得下盘偏薄点,中高音挺顺滑。湖人我倒是觉得不错,比较平衡,有点高文那种润的感觉

本帖最后由 蔡心 于 2020-3-17 22:0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03-17 21:02
无意中在Foobar2000官网看到的一段话:

Does foobar2000 sound better than other pla...


foobar中规中矩吧
有些播放器算法好,会有高端器材的贵气 譬如hqplayer,所以有些人装机玩升频 highend的声音

贵气是什么味道,我在展会里听过一些 高文weiss  dcs 这些,有种润味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Kodansha 发表于 2020-3-17 21:24
昨晚把头戴耳机接到雅马哈A-S801的耳机口,惊喜的发现表现很让人满意,相比我的JVC SU-AX7便携耳放底噪大大减少,能听到的细节多很多,动态也够,一个兼职耳放有这表现让我决定不再搞便携机器了  你的HD800S高级很多,我认为可以试试高端石机大耳放,毕竟你有胆耳放了,保险起见也可先去试听。


说明雅马哈功放是良心产品啊。

嗯,是在考虑一个万元左右的石机,明年入手吧,控制一下。本来看好惊雷430HA,但褒贬不一,还有湖人V281也在观察范围内。还是找机会去店里试听一下。

其实也和音源制作有关,我发现两个不同专辑里的两首不同的赵鹏的歌,一个就比较男人一点,一个就比较男孩一点。总之HD800S这样的耳机,也不必再挑剔什么了。 本帖最后由 DouLong 于 2020-3-17 21:3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153
主题: 45
帖子: 3317
注册: 2005年7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3-17 21:04
我什么都听点,所以用HD800S不错了。除非哪天听腻了再考虑寻找下一个目标。
昨晚把头戴耳机接到雅马哈A-S801的耳机口,惊喜的发现表现很让人满意,相比我的JVC SU-AX7便携耳放底噪大大减少,能听到的细节多很多,动态也够,一个兼职耳放有这表现让我决定不再搞便携机器了  你的HD800S高级很多,我认为可以试试高端石机大耳放,毕竟你有胆耳放了,保险起见也可先去试听。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一厢情愿 发表于 2020-3-17 20:16
看你主要听的是啥了,森海的这几个高端听古典确实不错,但听人声的话,可能有更好的其他选择。


我什么都听点,所以用HD800S不错了。除非哪天听腻了再考虑寻找下一个目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无意中在Foobar2000官网看到的一段话:

Does foobar2000 sound better than other players?
No. Most of “sound quality differences” people “hear” are placebo effect (at least with real music), as actual differences in produced sound data are below their noise floor (1 or 2 last bits in 16bit samples).

Foobar2000听起来比其他播放器好吗?
不。大部分人们“听”到的“声音质量的不同”是安慰剂效应(至少对于真实的音乐来说),因为(不同播放器)产出的声音数据的实际差异小于本底噪声(16位采样的最后1、2位)。

红色部分是我突出补充的,但原文语境就是这个意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688
主题: 26
帖子: 3712
注册: 2005年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3-17 12:57
玩的过程就要开心嘛,其实这个世界深究的话是不可准确测量的,器材里每个电子元件随着使用它的电器特性也在不断发生微妙变化,直到它的寿命终点。人确实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每个人遇到的情况也都不一样,自己去实践,去感受,去体会就好。最终还是以你自己能感受到的为准,以你喜欢的为准。HD800S我是给它很高的评价,但总觉得还不完全是我要的声音,我对它的评价是“晶”,声音晶莹剔透的感觉,氛围感也不错,声场好,但人声不够厚,也就是中频不够厚吧,尤其听男声,不太毒。我前面说了和DT880比整体频响曲线偏高一点点,低频量也没有DT880多。也许以后我转玩箱子了,但假如再入手一只耳机,我可能会先去店里试听,找一个人声毒的互补一下,耳机也就退烧了。


看你主要听的是啥了,森海的这几个高端听古典确实不错,但听人声的话,可能有更好的其他选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575
主题: 15
帖子: 40967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Kodansha 发表于 2020-3-17 19:13
近年主板厂家都开始注重声卡音质了,数模分离布线,屏蔽罩,日系电容,加强地线回路等都用上了,用带显示屏dac亲测src问题也解决了,毕竟音频算上Hi-res 就是0.1MHz以内的信号,科技飞速发展,连观察能力高得多的眼睛都能满足的8K视频都出来了,我不信主板大厂和螃蟹就搞不定这么一个低频信号的还原(和人一样,一直进行生产研发的公司比吃老本的靠谱)。真正影响效果的是耳机,音箱,功放,环境等。
板载能听就是好事。不过因为我的主板声音太差使我听到现在的器材也算满足了我的一点点情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153
主题: 45
帖子: 3317
注册: 2005年7月
Bohnenkaffee 发表于 2020-3-17 17:30
没看这个帖子的话我一直以为板载声卡是完全不能听的东西呢,通过交流才知道板载也有好东西。
近年主板厂家都开始注重声卡音质了,数模分离布线,屏蔽罩,日系电容,加强地线回路等都用上了,用带显示屏dac亲测src问题也解决了,毕竟音频算上Hi-res 就是0.1MHz以内的信号,科技飞速发展,连观察能力高得多的眼睛都能满足的8K视频都出来了,我不信主板大厂和螃蟹就搞不定这么一个低频信号的还原(和人一样,一直进行生产研发的公司比吃老本的靠谱)。真正影响效果的是耳机,音箱,功放,环境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Bohnenkaffee 发表于 2020-03-17 09:30
没看这个帖子的话我一直以为板载声卡是完全不能听的东西呢,通过交流才知道板载也有好东西。...


我当初发这个贴就是因为没想到差距这么小,我印象里板载很烂的,买了这么多年都没考虑用过。没想这台电脑都快到生命周期后端了试了一下才发现表现还是可以的,没输几千元的独立台机多少。近十年的高端主板这方面确实提高了很多。

和真正高端的器材没比较过,等以后有时间也找个店去听听看。
本帖由 SCM-W09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575
主题: 15
帖子: 40967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没看这个帖子的话我一直以为板载声卡是完全不能听的东西呢,通过交流才知道板载也有好东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是啊,心心说的很多东西是有道理的,每个人感受不同的东西也很正常,可以求同存异嘛。大家都是为了生活多一分乐趣,讨论讨论是好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575
主题: 15
帖子: 40967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不同的人关注的不一样,有人专注升频,有人专注传输,有人专注电源,有人专注房间改造,都需要有同好聊一下。我买机器也得和人聊一下,不然完全小白两眼一抹黑不知道方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545
主题: 7
帖子: 5750
注册: 2007年5月
年内主力装备
VOG-AL10
木耳朵真好, 听不出分别, 悭钱悭时间, 讨论也属浪费, 只需脑放就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575
主题: 15
帖子: 40967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聊天而已,没什么必要起冲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lzhs 发表于 2020-03-17 15:19
既然百度上大把的玄学,就不麻烦您每天来这里灌水补充了。

想卖东西呢,就大大方方的做广告。你搞这一套水平又太Low。


如果有钱收就好了
我早在论坛多发几贴
可惜我不是靠这个
发来都是扩宽下论坛认识

不过无忌还是摄影网站
更愿意相信自己认识范围固有的东西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022
主题: 133
帖子: 1757
注册: 2002年8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3-15 22:56
再一次反复对比了5块一条的USB线和200一米的单晶铜镀银多层屏蔽发烧USB线,反复听同一小段AB快速对比,听不出区别。理论区别肯定有的,用我前面说的耳放极限测试法可以明显发现这两条线引入的噪音一大一小,但在正常听音音量实在找不到任何区别。

另外人的声音记忆很不靠谱,有时感觉在某个细节点上找到区别了,马上换回上一条线发现其实那个细节还是一样的,只是人的记忆失真了罢了。

总之几个大件如果不换,换播放软件(不进行音染方面的设置)、换线等能带来多少提升根据我自己目前为止的测试,还是觉得没啥用。


楼主理性发烧,不脑补

sata线没必要超过10元,sata传输是端到端纠错控制,只要不是线太烂,都能保证传输数据无误。如果sata线传输误码太大,计算机就会频繁蓝屏了。

usb线则要看使用情况,如果要给device设备供电,一定要选供电能力强的线,不能用太细的线。能带屏蔽还是要好些。一般10元就能买1.5米以内比较好的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96
主题: 0
帖子: 284
注册: 2019年11月
蔡心 发表于 2020-3-17 13:43
网上百度应该大把
如果转一大篇来 估计很多人看不明 也不想看
所以讨论到哪里就贴相关

讨论避震的
http://www_headphoneclub_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3911&highlight=%B1%DC%D5%F0

这个是人家玩了pcfi很久的巨篇总结
http://www_headphoneclub_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3058&extra=page%3D1&page=1&mobile=2

这里pcfi 有些理论,值得研究下
http://erji_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85865

这个人家玩的转盘经验  pcfi 解码 cd机 区别
http://erji_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25567

这个应该是pna网桥推广 广告贴,但有些敏感话题可以研究
例如 前端数字都是01,数字传输到解码内容是不增加也不减少,怎么会影响音质?


既然百度上大把的玄学,就不麻烦您每天来这里灌水补充了。

想卖东西呢,就大大方方的做广告。你搞这一套水平又太Low。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无忌wangbr86 发表于 2020-3-17 12:58
能不能麻烦您:把您多年宾房里收集的那些旋雪高论打包上传百度云

俺每天都来这里转悠等您,等不及了


网上百度应该大把
如果转一大篇来 估计很多人看不明 也不想看
所以讨论到哪里就贴相关

讨论避震的
http://www_headphoneclub_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3911&highlight=%B1%DC%D5%F0

这个是人家玩了pcfi很久的巨篇总结
http://www_headphoneclub_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3058&extra=page%3D1&page=1&mobile=2

这里pcfi 有些理论,值得研究下
http://erji_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85865

这个人家玩的转盘经验  pcfi 解码 cd机 区别
http://erji_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25567

这个应该是pna网桥推广 广告贴,但有些敏感话题可以研究
例如 前端数字都是01,数字传输到解码内容是不增加也不减少,怎么会影响音质?
http://erji_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30621

显卡对音质也有影响呢?不过我实践下来影响不大,但垃圾显卡会。只要大厂卡就好
http://www_headphoneclub_com/thread-300583-1-1.html

一篇全面的真对一个解码hilo的折腾,我基本按上面走,现在声音很好很满足
http://www_headphoneclub_com/thread-300583-1-1.html

一篇pcfi总结 兼具产品介绍
http://www_headphoneclub_com/thread-730169-1-1.html

pc电源讨论,电源很重要,我也看了这贴后买了其中一个,提升巨大,也可能原来的太垃圾
http://www_headphoneclub_com/thread-360442-1-1.html

研究中,肯定对各类产品不熟悉,可以看看这些产品介绍

界面 数播 解码综合
https://post_m_smzdm_com/p/amd02ld/

随身播放
https://post_m_smzdm_com/p/561855/

耳机
https://post_m_smzdm_com/p/46331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9.379
主题: 38
帖子: 4765
注册: 2014年8月
蔡心 发表于 2020-03-17 04:55
来一篇参考

使用上,总结起来其实是类似的:
*避震和线材、电源等周边都很重要。越高级和平衡的系统,越敏感。一些器材刚开始看似对避震...


能不能麻烦您:把您多年宾房里收集的那些旋雪高论打包上传百度云

俺每天都来这里转悠等您,等不及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2020-03-17 13:00:5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石……头 发表于 2020-03-17 03:53
实践出真知,拒绝脑放,楼主三观正。也为楼主平和的心态点赞👍

诚如前面一位资深所言,目前音频技术发展的瓶颈仍然是电声转换环节:录音(声转电)...


玩的过程就要开心嘛,其实这个世界深究的话是不可准确测量的,器材里每个电子元件随着使用它的电器特性也在不断发生微妙变化,直到它的寿命终点。人确实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每个人遇到的情况也都不一样,自己去实践,去感受,去体会就好。最终还是以你自己能感受到的为准,以你喜欢的为准。HD800S我是给它很高的评价,但总觉得还不完全是我要的声音,我对它的评价是“晶”,声音晶莹剔透的感觉,氛围感也不错,声场好,但人声不够厚,也就是中频不够厚吧,尤其听男声,不太毒。我前面说了和DT880比整体频响曲线偏高一点点,低频量也没有DT880多。也许以后我转玩箱子了,但假如再入手一只耳机,我可能会先去店里试听,找一个人声毒的互补一下,耳机也就退烧了。
本帖由 SCM-W09 客户端编辑于:2020-03-17 13:26:2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冬天的心 发表于 2020-03-17 10:46
工作时有震动?


来一篇参考

使用上,总结起来其实是类似的:
*避震和线材、电源等周边都很重要。越高级和平衡的系统,越敏感。一些器材刚开始看似对避震不敏感,但其敏感性也会随着其他瓶颈的解决而逐渐显现,调整过后回过头来关注一下。
*更好的避震带来更低更无害的能量堆积,给判断其他周边产品的真实水平提供了更好的基础。也不能就说哪个更重要,但如果重新组建系统,我会优先考虑良好的器材架作为基础平台,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线材配置。
*避震工具和线材一样,用对第一。先找到合适的方向,再考虑提升档次。每件要仔细听过,尝试过系统各个位置确定其效能,最好多种钉子进行同场比较,逐步筛选出适用于各环节的类型。
*注意承重范围和使用建议。比如复合结构的钉子,如果器材较轻要考虑减少脚钉数量或者增加器材配重,否则最大效能就无法体现。

以上其实都是论坛前辈说过的事情,没有任何新意。还请多多搜索前辈们留下的宝贵资源,都是真金白银玩来的信息,值得思索体会。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956
主题: 8
帖子: 1025
注册: 2007年5月
年内主力装备
iPhone 11
DC-S1R
DMC-GF5
实践出真知,拒绝脑放,楼主三观正。也为楼主平和的心态点赞👍

诚如前面一位资深所言,目前音频技术发展的瓶颈仍然是电声转换环节:录音(声转电)就不说了,重放时(电转声)是扬声器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41
主题: 16
帖子: 16774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蔡心 发表于 2020-03-16 23:37
我的这样放也没区别的
觉得脚钉可以避免水平方向震动

...


工作时有震动?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41
主题: 16
帖子: 16774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DouLong 发表于 2020-03-16 14:07
DAC和耳放的避震对我看来是无用的一类措施。有些帖子我觉得说的有道理:既然换个脚钉,甚至同样的脚钉放置的位置不同声音都不一样,说明设...


玩红白机的时候把机器放到大理石上可以长时间使用,大理石起到了降温的作用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03-16 22:07
DAC和耳放的避震对我看来是无用的一类措施。有些帖子我觉得说的有道理:既然换个脚钉,甚至同样的脚钉放置的位置不同声音都不一样,说明设...


我的这样放也没区别的
觉得脚钉可以避免水平方向震动

本帖最后由 蔡心 于 2020-3-17 07:4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627
主题: 25
帖子: 870
注册: 2019年9月
蔡心 发表于 2020-3-16 12:31
其实真音是lz的板载不是一般板载了,主板 电源非一般普通pc机了
是可以和几千的外置解码比拼
所以我一直说,闲鱼买些件拼装一台音乐电脑 性价比是很高的
原来这样,俺似乎学到点东西,    本帖最后由 踏实的图画 于 2020-3-16 22:2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蔡心 发表于 2020-3-15 23:44
你解码驱动有没有调延时的选项,包括播放软件里,把延时都调小点看看。
另外不要忽视避震

我现在系统,避震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且水很深,变化多端,直接影响音色
譬如我解码加了金属避震钉,声音由原来的浑厚变得清晰有生气,感觉云雾散开,后来钉子尖尖磨圆了,感觉声音变毛糙了,于是下面加了金属垫片,貌似声音柔顺了,不过应该是相对hufi一点
pc避震搞了不好听,我想里面很复杂,主板刚性、机箱刚性、主板和机箱连接、风扇震动、硬盘震动等等太复杂,干脆不搞,让其hufi点


DAC和耳放的避震对我看来是无用的一类措施。有些帖子我觉得说的有道理:既然换个脚钉,甚至同样的脚钉放置的位置不同声音都不一样,说明设备对摆放是很敏感的,那随便换个东西应该都能听出差别,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所以花钱买脚钉之前先找些不同的东西试试,有区别就去买,没区别就不必买了。

深以为然,所以我就试了,平放在大理石窗台上,桌面上,垫各种软的硬的东西,家里随便找个什么就垫上,沙发靠垫,小石头等等;把DAC抱在怀里,放在腿上,悬空,摇晃设备;设备分开放,叠罗汉放;甚至把设备立起来放,倒过来放;上面压很重的东西,甚至我自己半个人压上去,各种姿势你懂的。全程放着音乐带着耳机,各种分辨,没有区别,于是我省钱了,不用买脚钉了。

至少和我一样型号的DAC网上是有人说垫不同的东西声音不一样的,那么这个就可以比较了,实践之后现在认为他们是开脑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575
主题: 15
帖子: 40967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DouLong 发表于 2020-3-15 22:56
再一次反复对比了5块一条的USB线和200一米的单晶铜镀银多层屏蔽发烧USB线,反复听同一小段AB快速对比,听不出区别。理论区别肯定有的,用我前面说的耳放极限测试法可以明显发现这两条线引入的噪音一大一小,但在正常听音音量实在找不到任何区别。

另外人的声音记忆很不靠谱,有时感觉在某个细节点上找到区别了,马上换回上一条线发现其实那个细节还是一样的,只是人的记忆失真了罢了。

总之几个大件如果不换,换播放软件(不进行音染方面的设置)、换线等能带来多少提升根据我自己目前为止的测试,还是觉得没啥用。
分辨差别最好选择不好听的部分看看有没有不同或提升,如果对听的音乐没什么不满有或者可以接受就不要再进行下去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听不出板载声卡和DAC的区别,困惑了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