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听不出板载声卡和DAC的区别,困惑了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5328 回帖:112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02-23 20:19
前面都说了啊,DT880 Chrome 600欧,小不点DAC_6(内含简单异步USB界面,DSD只支持到128,PCM支持到384...


应该音响会听过 大概知道的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蔡心 发表于 2020-2-23 17:26
好奇买的是什么解码和耳机?


前面都说了啊,DT880 Chrome 600欧,小不点DAC_6(内含简单异步USB界面,DSD只支持到128,PCM支持到384KHz 32bit),小不点MK3+胆石结合耳放(带内置蓝牙解码模块)。以后再补图,不过东西外观不怎么好看。以后假设继续发烧也只做外观党,小不点的外观设计过于老气,最重要的是做工过于粗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东西到了,紧张测试中。

非常没有一耳朵差距,虽然声音很好听。连续听几天然后再切换回原来的设备看看,但大概率我不用再烧钱了。

做工相当粗糙,令人错愕,还是不应该买国产。

本帖最后由 DouLong 于 2020-2-23 20:1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749
主题: 15
帖子: 56180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washu 发表于 2020-2-23 19:02
如果你听不到所谓的高频信息,那么,你如何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
其实乐器发出的频率并没有特别高,一般人也不会分辨出乐队中提琴齐奏有几把琴,,, 本帖最后由 Bohnenkaffee 于 2020-2-23 19:17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7.262
主题: 84
帖子: 18778
注册: 2006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Bohnenkaffee 发表于 2020-2-23 18:40
其实人耳有遮蔽效应,音乐中几乎不会听到所谓高频信息。


如果你听不到所谓的高频信息,那么,你如何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7.262
主题: 84
帖子: 18778
注册: 2006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蔡心 发表于 2020-2-23 18:20
20k应该是人耳极限吧,听不到就是听不到
只是800的延申肯定不差吧


那你不是比极限还高一点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749
主题: 15
帖子: 56180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其实人耳有遮蔽效应,音乐中几乎不会听到所谓高频信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washu 发表于 2020-2-23 17:57
最好用波波看看你的回放设备此时的输出频率和振幅,很可能并非预期。

HD800 的 -3dB 指标好像超过 40kHZ,应该不会成为瓶颈。


20k应该是人耳极限吧,听不到就是听不到
只是800的延申肯定不差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一厢情愿 发表于 2020-2-23 17:43
我个人倒觉得没必要急着上所谓顶级耳机

两个原因
1.不同耳机调音不一样,而人的倾向也不一样,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你的。
比如说,我有k702和dt990 pro这俩耳机,我很喜欢前者,我老婆很喜欢后者
两者评分都很接近,见
https://www_rtings_com/headphones/reviews/akg/k702
https://www_rtings_com/headphones/reviews/beyerdynamic/dt-990-pro
评分我主要参考的,是neutral sound这一项,具体:
What it is: The level of audio fidelity a headphone can reproduce a neutral sound profile. A balanced and true representation of bass, mids, treble, consistency, distortion, soundstage, and imaging is essential for critical listening.
Score components:
18% Bass Accuracy
18% Mid Accuracy
17% Treble Accuracy
17% Frequency Response Consistency
17% Passive Soundstage
9% Weighted Harmonic Distortion
4% Imaging
这俩耳机neutral sound评分相近,但风格完全不同,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里面每一项的区别都会导致听感的区别,而不同人喜欢的不一样,所以很难说哪个最好。最好还是耳朵收获
hd 800s的评论在这:


以一个对比图来看耳机和欣赏音乐方面问题
比如照片的框框如同耳机的声场,主角就是人声
其实很多人判断耳机好不好,主要还是流行人声吧
hd650中频占比比较大,人声给人感觉是厚实,所以感觉像以前摄影构图,以人物为主体,周边细节取消掉
hd800中频其实也不少,只是音场大了,框架大了,听到周边的东西多了清晰了,就如同现在高清视频,我们看的显示器越来越大,而构图中,人物相应减少,周边信息更多,但也可以轻松看到人物表情,譬如图中主角指甲、服饰、头发和背景中细节如何
换成听音乐就是主唱的细节,譬如换气、腔音等,还有背景音乐 各个乐器配合,和主唱者的配合,这些都是音乐感动地方,
更不用说,交响乐,前后左右各部分清晰交代所带来的畅快淋漓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61
主题: 414
帖子: 9651
注册: 2009年4月
dac电源比较差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749
主题: 15
帖子: 56180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耳机差别很大,选耳机要看自己爱好和耳放搭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7.262
主题: 84
帖子: 18778
注册: 2006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蔡心 发表于 2020-2-23 17:43
HD800 听到20K吧,而且可以明显有声压,去到20550hz就基本没有了


最好用波波看看你的回放设备此时的输出频率和振幅,很可能并非预期。

HD800 的 -3dB 指标好像超过 40kHZ,应该不会成为瓶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一厢情愿 发表于 2020-2-23 17:43
我个人倒觉得没必要急着上所谓顶级耳机

两个原因
1.不同耳机调音不一样,而人的倾向也不一样,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你的。
比如说,我有k702和dt990 pro这俩耳机,我很喜欢前者,我老婆很喜欢后者
两者评分都很接近,见
https://www_rtings_com/headphones/reviews/akg/k702
https://www_rtings_com/headphones/reviews/beyerdynamic/dt-990-pro
评分我主要参考的,是neutral sound这一项,具体:
What it is: The level of audio fidelity a headphone can reproduce a neutral sound profile. A balanced and true representation of bass, mids, treble, consistency, distortion, soundstage, and imaging is essential for critical listening.
Score components:
18% Bass Accuracy
18% Mid Accuracy
17% Treble Accuracy
17% Frequency Response Consistency
17% Passive Soundstage
9% Weighted Harmonic Distortion
4% Imaging
这俩耳机neutral sound评分相近,但风格完全不同,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里面每一项的区别都会导致听感的区别,而不同人喜欢的不一样,所以很难说哪个最好。最好还是耳朵收获
hd 800s的评论在这:


拿hd650 hd800s来说,非常大不同
hd650感觉是以前17寸crt
hd800s感觉是24寸 LCD,更加清晰自然,就看自己需求吧
当然如果前端音源不好,相当于拿480p视频放在24寸LCD全屏播放,观看效果也是不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688
主题: 26
帖子: 3712
注册: 2005年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2-23 12:32
现在的物流好像还没恢复正常,解码器和耳放估计要再等一天。这几天在家看了大量耳机论坛帖子,总体来讲大部分人都认同提升最明显的是换耳机,然后离耳朵越远越其次,投入和产出越不成正比,越玄学,最玄学的是线材。

我也深深感受到耳机间的差异,因此下一步应该考虑上旗舰耳机,把投入产出比最明显的环节先做到位,如果耳机都不够档次何谈发烧。

另外等器材到了先看一下对板载声卡的提升力度,毕竟听了这么多年现在看来也就是优秀板载级的GROOVE,已经习惯这个声音,如果独立解码器有明显提升应该可以一耳朵分辨出来。如果有惊喜,以后除了升级耳机也可以再继续增加USB界面,再生电源等,并逐步升级顶级解码器和耳放,到听不出提升就打住。

其实音箱才是正道,耳机就好比在美国的中餐馆吃个中餐,音箱才是回国吃满汉全席。除了很少量的人头录音,平时听的音源都是为音箱回放录制和制作的,只有音箱才能还原应有的声场,且不说其他方面耳机无法比拟的差别。耳机那种头中声场说实话听着真不舒服,那种声音来自自己大脑中间的感觉总是觉得怪怪的。所以每次看到烧耳机的讨论声场问题我都觉得不重要,本身是错误的声场还讨论它干什么呢。先不说发声单元和人耳距离的问题,从结构来讲2只音箱和人头是三角 ...


我个人倒觉得没必要急着上所谓顶级耳机

两个原因
1.不同耳机调音不一样,而人的倾向也不一样,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你的。
比如说,我有k702和dt990 pro这俩耳机,我很喜欢前者,我老婆很喜欢后者
两者评分都很接近,见
https://www_rtings_com/headphones/reviews/akg/k702
https://www_rtings_com/headphones/reviews/beyerdynamic/dt-990-pro
评分我主要参考的,是neutral sound这一项,具体:
What it is: The level of audio fidelity a headphone can reproduce a neutral sound profile. A balanced and true representation of bass, mids, treble, consistency, distortion, soundstage, and imaging is essential for critical listening.
Score components:
18% Bass Accuracy
18% Mid Accuracy
17% Treble Accuracy
17% Frequency Response Consistency
17% Passive Soundstage
9% Weighted Harmonic Distortion
4% Imaging
这俩耳机neutral sound评分相近,但风格完全不同,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里面每一项的区别都会导致听感的区别,而不同人喜欢的不一样,所以很难说哪个最好。最好还是耳朵收获
hd 800s的评论在这:
https://www_rtings_com/headphones/reviews/sennheiser/hd-800-s
确实好,就看值不值和到底是喜欢白开水还是味精了

2. 有必要一定要玩到所谓最顶级吗? 这么多年瞎折腾,玩相机把日系的胶片、数码比较顶级的都玩儿了一遍,顺便完了一点德系评价也很高的;玩电脑macbook pro 13、15、17和11的air都买了,自己组台机用的GTS 980Ti,1080Ti,PC的本也入了X1C和XPS13;玩NAS市面上常见的从远古的时光胶囊到黑白群晖、Qnap以及一堆国产都有所涉及…现在呢,照相一般用手机,偶尔拿出5D4拍拍娃,冰箱里一大箱胶卷隔三差五的被媳妇吵一顿;Steam、烂橘子等平台上购买了小1万的游戏,玩的最多的却是纸牌,有几台电脑的电池都放坏了;最常用的还是单位给学生的和家里给娃放动画的俩双盘NAS,那些四盘五盘的很久才拿出来用下,纯当仓库盘了…现在发现,慢慢器材发烧路,最快乐的是追求而不是拥有的日子。我觉得你现在的状态就挺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HD800 听到20K吧,而且可以明显有声压,去到20550hz就基本没有了 本帖最后由 蔡心 于 2020-2-23 17:45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7.262
主题: 84
帖子: 18778
注册: 2006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半脸傻笑 发表于 2020-2-23 16:56
只能听到14K,asio界面接hd650耳机,音箱更加只能到13K.这次好了,不用发烧了


那可未必 6 年前曾经也有泡菜质疑过,不是说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 20HZ~20kHZ 么,所以有的回放设备频响超过 20kHZ,有意义么?因此就有泡菜从数学原理出发,用多个频率正弦波合成,看你听不听得出区别

比如,这个就是 7kHZ 基波和其 21kHZ 的三次谐波、35kHZ 的五次谐波、49kHZ 的七次谐波合成的声音,你听起来,它是不是和单一 7kHZ 正弦波不同?

如果是,恭喜你,你还能继续发烧

如果没什么不同...那还真省钱了

不过不管你听不听得出差别,起码,板载声卡回放这个没问题,七次谐波 49kHZ 了,还是刚刚的
各次谐波分量:
本帖最后由 washu 于 2020-2-23 17:4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7.262
主题: 84
帖子: 18778
注册: 2006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踏实的图画 发表于 2020-2-22 17:18
上图显示有三个峰,介绍下,,俺用下图的近乎垃圾器材听,音调处于中间位,声卡左上角,


这个是 6 年前,有泡菜质疑“高频声音是否可被感知”引出的一个测试,其中有泡菜体到,21kHZ(当时用 7kHZ 基波测试,21kHZ 正好是谐波分量最大的 3 次谐波)可能会因为你的回放设备分谐波失真导致你听到可闻声音;此外,互调失真也会存在,比如刚才那个回放波形,表示可能会产生 1.05kHZ 互调失真谐波,导致你可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2-23 12:32
现在的物流好像还没恢复正常,解码器和耳放估计要再等一天。这几天在家看了大量耳机论坛帖子,总体来讲大部分人都认同提升最明显的是换耳机,然后离耳朵越远越其次,投入和产出越不成正比,越玄学,最玄学的是线材。

我也深深感受到耳机间的差异,因此下一步应该考虑上旗舰耳机,把投入产出比最明显的环节先做到位,如果耳机都不够档次何谈发烧。

另外等器材到了先看一下对板载声卡的提升力度,毕竟听了这么多年现在看来也就是优秀板载级的GROOVE,已经习惯这个声音,如果独立解码器有明显提升应该可以一耳朵分辨出来。如果有惊喜,以后除了升级耳机也可以再继续增加USB界面,再生电源等,并逐步升级顶级解码器和耳放,到听不出提升就打住。

其实音箱才是正道,耳机就好比在美国的中餐馆吃个中餐,音箱才是回国吃满汉全席。除了很少量的人头录音,平时听的音源都是为音箱回放录制和制作的,只有音箱才能还原应有的声场,且不说其他方面耳机无法比拟的差别。耳机那种头中声场说实话听着真不舒服,那种声音来自自己大脑中间的感觉总是觉得怪怪的。所以每次看到烧耳机的讨论声场问题我都觉得不重要,本身是错误的声场还讨论它干什么呢。先不说发声单元和人耳距离的问题,从结构来讲2只音箱和人头是三角 ...


好奇买的是什么解码和耳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788
主题: 8
帖子: 432
注册: 2003年9月
washu 发表于 2020-2-23 15:27
在作者的网站:
http://masudayoshihiro_jp/software/mamimi.php

你可以试试,它和前面 139 楼推荐的网站,对你的测试结果是否有差异
只能听到14K,asio界面接hd650耳机,音箱更加只能到13K.这次好了,不用发烧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半脸傻笑 发表于 2020-2-23 13:17
4.2版本曲库设置太蛋疼!而且不能显示在主界面上。我认为比3.2版本完全是倒退!


歌曲直接拖进去即可啊,hqplayer操作是比较蛋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7.262
主题: 84
帖子: 18778
注册: 2006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半脸傻笑 发表于 2020-2-23 13:24
请问这个软件可以在哪里下载?谢谢


在作者的网站:
http://masudayoshihiro_jp/software/mamimi.php

你可以试试,它和前面 139 楼推荐的网站,对你的测试结果是否有差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收集一些技术文章:

DSD VS PCM

http://www_360doc_com/content/18/0410/11/14556727_744414886.shtml

http://www_360doc_com/content/18/0410/11/14556727_744414961.shtml
本帖由 SCM-W09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半脸傻笑 发表于 2020-02-23 05:27
hqplayer这2个版本都有个bug,就是播放过程中电脑没动的话,会自动进入睡眠模式。不知道是不是我设置不对的原因。

...


把电脑的睡眠模式关了不就行了吗?
本帖由 SCM-W09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006
主题: 2
帖子: 3983
注册: 2006年8月
半脸傻笑 发表于 2020-2-23 13:27
hqplayer这2个版本都有个bug,就是播放过程中电脑没动的话,会自动进入睡眠模式。不知道是不是我设置不对的原因。

在用3.20.4版本,不发现你说的现象。是不是你的计算机设置的多少分钟不操作就休眠的时间太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788
主题: 8
帖子: 432
注册: 2003年9月
黄五郎 发表于 2020-02-23 05:24
是啊,昨天受“蔡心”摄友推荐,装了4.2版本,发现设置更加繁琐,弄了半天,还是不能出声,只得又用回3.2版本了。...
hqplayer这2个版本都有个bug,就是播放过程中电脑没动的话,会自动进入睡眠模式。不知道是不是我设置不对的原因。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006
主题: 2
帖子: 3983
注册: 2006年8月
半脸傻笑 发表于 2020-2-23 13:17
4.2版本曲库设置太蛋疼!而且不能显示在主界面上。我认为比3.2版本完全是倒退!

是啊,昨天受“蔡心”摄友推荐,装了4.2版本,发现设置更加繁琐,弄了半天,还是不能出声,只得又用回3.2版本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788
主题: 8
帖子: 432
注册: 2003年9月
washu 发表于 2020-02-22 08:26
DAC、功放和电声器件都有其带宽,并且它们的响应并非平直。此外前面提到过,电声器件的灵敏度是分贝每瓦(dB/W),也就是给予电声...
请问这个软件可以在哪里下载?谢谢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788
主题: 8
帖子: 432
注册: 2003年9月
蔡心 发表于 2020-02-22 09:16
建议上4.2版本,声音更精致点
过滤器设置丰富点,加入EC升频

...
4.2版本曲库设置太蛋疼!而且不能显示在主界面上。我认为比3.2版本完全是倒退!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再转一个大家坛里老烧的帖子:

十几年没上论坛,这坛子好像没什么变化,一样的排版,一样的话题吵来吵去。af2000竟然还是版主,各大富豪仍然是放毒主力,各位师傅还在不断推出精品,欣慰欣慰。你们都很能坚持。变化的就是耳机的价格的区间从原来的MX500到HD580,HD600,变成了下到十几块的工包,上到了几万还不能算hiend的各色耳机和播放器。论坛也算是“百花齐放”了。

我估么着甩师傅可能不来论坛了,我那头版的火红6月甩1se和HD600还在正常工作, 没记错的话也唱了17/18年了,这质量是刚刚的,给您问个好。发烧这个东西,就是有点闲钱没事干,非要给自己找点事情。早前耳机弄完了,就总感觉箱子好,之后就投了箱子,论坛也就不上了,耳机也就闲置了。

天算不如人算,还是人算不如天算,箱子系统突然离我而去,我就又回头到这里来了。看了论坛一周,感觉总有点想说的,苦于无法注册,前几天回国借友人的电话,申请了这个账号。也算是可以发言了。

说个偏题的,昨天离开中国回国了,今天开始自我14天隔离,希望这场瘟疫早点过去,大家都加油。

我是一个伪音乐发烧友,经济上抠门的伪器材发烧友,走的都是性价比路线,讲究的就是少花钱多办事。从这个角度上我想讲讲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能看就看,有不同意见呢,尽管发表,反正我也不会反驳什么。

1)发烧是一种不理智的病态。是一种自我想象和客观物理限制上的不平衡带来的焦躁的病态。客观物理可以解释为:器材,金钱,时间,环境,精力,对音乐的理解等各个方面的限制。

2)发烧,乃至音乐都是一种玄学,这种玄学有部分可以由科学分析和测量来解释。但是大部分,而且是绝大部分,取决与你的“脑放”。能刺激到你的才是你的好系统。不管你是嘻哈还是古典,刺激的点不同。

3)发烧这种疾病怎么治:没得治,一般需要满足耗尽原则,也就是把客观物理条件耗尽为止,比如器材,金钱,时间,环境,精力,对音乐的理解。所以各位好自为之把。

典型的发烧病程:

1)浓厚的兴趣,开始阅读各大论坛,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2)开始发文,发问,希望通过别人的建议帮自己进行筛选。

3)精研各大品牌,没听过,但是对其特点,弱点头头是道。

4)混迹于各种展览,试听,进入实战。

5) 经过第一轮的实战,一般都是你们讲的都是xxx,我的耳朵是yyy,进而演化出个人的倾向。

6)进入爆发期,相信自己是金耳朵,冲动或者半冲动购入大量器材,往返于二手商人店铺之间,感觉自己很快就要找到自己完美。

7)经过各种比较,开始给自己添加玄学脑放,什么线材,什么避震,什么电源,下面不说了,伤人。

8)进入迷茫同时自我高峰,我的系统还差那么一点,但是已经无人能改善了,我站上高峰了。

9)那个镜头挺好,那个表不错,这车开起来顺手,我还差个几百万,孩子上哪个名校呢?

一般的人要周而复始几次,发烧好不了,唯有钱花光,时间用光,耳朵不再灵了,开始抱着蓝牙音箱自己给自己开心了。发烧这条弯路,大家只能自己走,不要指望看看问问就能让自己少走点,要不这个论坛也不能开个十几年了。

我有几句话,不针对任何人,也不是什么建议,就算是一个最普通人的经验:

1)这世间的美与好,向来不与金钱挂钩,尤其在发烧上!论坛上有人说,这东西这么贵,难道有钱人是傻子,不好这么多人买单?这世界上真的有钱人,没有你们烧友这么能琢磨,花钱买点教训是给经济做贡献,今天买,明天就忘了。他们的脑子放去赚钱了,发烧不是他们的专业。但是如果你花钱买教训,那要记得很久,切记。

2)现在的耳机,耳塞,随身播放器,是资本洪水上的猛兽,价格会回归的(考虑通货膨胀)。HiFi是一个夕阳产业,剩下的就是赚年轻人和他们父母兜里的钱而已。

3)欣赏音乐不需要绝佳的音质和巨额的投入。音乐是声音信号和你肉体,思想的共鸣。是需要时间才能体会到点在哪里的。

4)耳机和音箱的选择,最大的决定因素在于你配偶和你邻居,和你喜欢什么没有关系。发烧耳机到位的想法是可笑的,别去听音箱,或者千万别坐下来听。

5)各大音响展上贵价系统往往出恶声,我没法解释,只能说我兜里钱少,或者期望太高。

6)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美国,波兰,匈牙利,瑞士,等等各种风景优美的小镇上的神棍不比华强北少。

7)堆料,堆壳,堆重量,什么金封,什么绝版芯片,都是卖点,不是你要买的点。8)多听歌,少比较。尽量开脑放,脑放的作用远远大于能听出的区别。

9)既然都开脑放了,咱们听歌也讲究环境,把屋子收拾一下,爆皮刨花板的桌子上就是摆个大奥也不利于开脑放。和发烧比,用点小钱给自己的环境处理一下,买张几百块的桌子放器材,脑放开的更大。

对于新入坑的烧友怎么办,下面这些是我完全胡诌:

1)先从耳机,音箱选起。你能咬牙负担起1000的,就买1000的,确保买完以后能再花钱自己能抽自己几个大嘴巴那种的。时间久了,你会知道折腾不是乐趣,是负担。买这个是因为没有这个出不了声音。

2)从大厂里面选,由于脑放的存在,拿上你最喜欢的歌,每个耳机听一耳朵,交钱回家。

3)如果没条件听,直接盲狙,选择最难看,最大众,技术上最没有亮点的。

4)最开始别买耳放和折腾前端,我知道多少人要喷我,我免疫。拿到耳机回去听,哪个插上能响就插哪个。现在科学技术进步了,集成电路又上了好多等级,以前的op是什么参数,现在的op是什么参数。以前底噪是什么水平,现在是什么水平。而且现在低阻耳机也越来越好,以后高阻是否有优势还要大家继续吵呢。人要往前看,不要抱着老黄历。说不定有一天大家都无线HiFi了,还有一堆遗老要说,要上台,没二房推不动。

5)听的是时候多关注一下音乐本身。我打算拼着老脸和孩子学点乐器,号称发烧友,c调,f调听不出来,还要评判器材,我自己觉得有点丢人

6)这个时候钱花了,一般人烧也退了一半。如果这个时候对器材还是有兴趣,比如像我一样。我只能双手一抱,发烧路上无归路,咱们不吵不闹,一路走好,不撞南墙不回头。
本帖由 SCM-W09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现在的物流好像还没恢复正常,解码器和耳放估计要再等一天。这几天在家看了大量耳机论坛帖子,总体来讲大部分人都认同提升最明显的是换耳机,然后离耳朵越远越其次,投入和产出越不成正比,越玄学,最玄学的是线材。

我也深深感受到耳机间的差异,因此下一步应该考虑上旗舰耳机,把投入产出比最明显的环节先做到位,如果耳机都不够档次何谈发烧。

另外等器材到了先看一下对板载声卡的提升力度,毕竟听了这么多年现在看来也就是优秀板载级的GROOVE,已经习惯这个声音,如果独立解码器有明显提升应该可以一耳朵分辨出来。如果有惊喜,以后除了升级耳机也可以再继续增加USB界面,再生电源等,并逐步升级顶级解码器和耳放,到听不出提升就打住。

其实音箱才是正道,耳机就好比在美国的中餐馆吃个中餐,音箱才是回国吃满汉全席。除了很少量的人头录音,平时听的音源都是为音箱回放录制和制作的,只有音箱才能还原应有的声场,且不说其他方面耳机无法比拟的差别。耳机那种头中声场说实话听着真不舒服,那种声音来自自己大脑中间的感觉总是觉得怪怪的。所以每次看到烧耳机的讨论声场问题我都觉得不重要,本身是错误的声场还讨论它干什么呢。先不说发声单元和人耳距离的问题,从结构来讲2只音箱和人头是三角形摆位,两只耳机和人头是直线型摆位,如果是为音箱回放录制的音源,在耳机上怎么可能回放出一样的声场?这个声场不仅是挤在头中,而且形状也完全失真了吧??不知我想的对不对。

目前暂不具备玩落地箱的条件,以后还是要玩箱子。
本帖由 SCM-W09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听不出板载声卡和DAC的区别,困惑了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