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宽容度的比较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8691 回帖:32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melfes 发表于 2021-8-12 21:02
History Action: saved saved
History Changed: metadata metadata  

一个简单的JPG另存为你觉得能修改影调?

RAW的History Action: saved saved derived saved saved converted derived saved

顺便提一下,XT3的jpg直接看不到ACR痕迹


XMP是Adobe对EXIF的扩展,凡是被Adobe的软件修改过的照片,都会留下XMP记录。

XT2的jpeg都是ACR解码后的,没有比对意义。XT3的jpeg有ACR解码的,也有机内直出的,你自己比对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78
主题: 0
帖子: 167
注册: 2017年6月
征途上奔走 发表于 2021-8-12 17:02
楼主的所谓测试推翻了常理,无可信度,近十年前的半幅打败当代全幅?

他一直不敢放原图,我留言了两次都视而不见,很明显的作假,那么多人还在莫名其妙的根据他得出的结果延伸讨论,先把源头真假搞清楚讨论也不迟。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8-12 20:57
这就是你少见多怪了!

比如sony的A7R3用LR、ACR解码,如果用Adobe的影调曲线,照片亮度上就会减少1/3EV,使用sony自己的影调曲线才能保持正常亮度。


DPR在raw对比的时候拉到一样的亮度来比较的,大家都是一样的起跑线

XT2那jpg看起来比RAW暗,但是实际上jpg的曝光时间是1/16,RAW是1/2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8-12 20:31


History Action: saved saved
History Changed: metadata metadata  

一个简单的JPG另存为你觉得能修改影调?

RAW的History Action: saved saved derived saved saved converted derived saved

顺便提一下,XT3的jpg直接看不到ACR痕迹 本帖最后由 melfes 于 2021-8-12 21:1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melfes 发表于 2021-8-12 19:22
我不知道你哪里看得到那jpg是ACR解码的

DPR上所有的raw对比都是ACR解码的,为什么别人都不低就富士一家低?


这就是你少见多怪了!

比如sony的A7R3用LR、ACR解码,如果用Adobe的影调曲线,照片亮度上就会减少1/3EV,使用sony自己的影调曲线才能保持正常亮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logical 发表于 2021-8-12 20:10
那么楼主的测试,用的是Adobe的增益,不符合富士的RAW的影调曲线,结论就不对了。至少对于曝光ISO这一块,是错误的。

要准确的对比RAW原始数据的(亮部和暗部的)宽容度,楼主要么找到富士的曲线用到富士的解码上,要么找到富士的增益和SONY的差异,然后拍片时通过加大ISO加回来。像现在这样,解码出来肉眼可见的亮度差异,是无法得出关于宽容度的可靠结论的。


完全正确!

所以DxO的信噪比(Full SNR)实测,首先是校准实测ISO与曝光量的关系,然后信噪比的测试就有了曝光量的基准,其他的数据,动态范围、SNR18都是从Full SNR推算出来的,这样的结果比较准确。自己做测试,校准ISO的曝光量就做不到,结果自然就不好说。我试过几次,因为误差太大放弃了。

如果统统用LR、ACR解码实测也不是不行,影调曲线用Adobe的也可以,但是一定要在曝光补偿上修正到统一亮度,后期修正曝光量不影响信噪比,放大信号也放大噪声。后期修正曝光,就是确保18%的亮度一致,因为影调曲线一样,照片亮度就看起来一样,此时再减曝光判断高光宽容度,加曝光检查噪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melfes 发表于 2021-8-12 19:12
难道你分辨不出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melfes 发表于 2021-8-12 19:22
我不知道你哪里看得到那jpg是ACR解码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22
主题: 0
帖子: 9736
注册: 2002年10月
Jian 发表于 2021-8-12 19:43
然而我的显示器看A7c的成像质量明显好过x100S

暗部细节确实差异明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22
主题: 0
帖子: 9736
注册: 2002年10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8-12 17:38
这个ISO说起来有点复杂,过去胶片上标注的ISO(ASA)学名叫做推荐曝光指数,定义非常明确,就是用这个ISO曝光,胶片经过标准冲洗后生成最佳密度。

按照胶片对应到数码,按照ISO曝光,应该对应RAW的最佳数值,但是没有标准规定RAW的最佳数值是多少,厂商可以任意指定,再用一条影调曲线校准,只要保证18%灰对应sRGB的118就行了。

所以,只有点测18%灰的那一点,亮度是对的,其他阴影、高光部分,亮一点、暗一点都允许,所以用肉眼、直方图看照片都不合适,只有用吸管工具检查18%灰才行。这是很多人都不明白的地方。

我对dpreview上的照片做了计算、分析,富士的确是把RAW的18%灰定得比较低,但是机内jpeg直出没有问题,满足标准规定,并不存在所谓的ISO虚标。

有人误解了dpreview上的jpeg照片,这些jpeg照片大部分是ACR解码,少部分是机内直出。ACR解码的富士jpeg照片,普遍偏暗,这是因为Adobe使用了自己的影调曲线,对18%灰的增益不够造成的,这个不是富士的问题,是Adobe的问题。

如果用准确的曝光表对18%灰板测光、曝光,不考虑镜头的影响,ISO误差允许1/6EV。如果参照其他照相机的内测光,假如误差一台为+,另一台为-,两个1/6EV就是1/3EV,如果加上镜头的影响,F光圈与T光圈的差别,ISO误 ...

那么楼主的测试,用的是Adobe的增益,不符合富士的RAW的影调曲线,结论就不对了。至少对于曝光ISO这一块,是错误的。

要准确的对比RAW原始数据的(亮部和暗部的)宽容度,楼主要么找到富士的曲线用到富士的解码上,要么找到富士的增益和SONY的差异,然后拍片时通过加大ISO加回来。像现在这样,解码出来肉眼可见的亮度差异,是无法得出关于宽容度的可靠结论的。 本帖最后由 logical 于 2021-8-12 20:3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372
主题: 86
帖子: 7281
注册: 2011年8月
去看看老6d,raw暗部拉回的细节能吓你一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121
主题: 55
帖子: 5170
注册: 2002年2月
然而我的显示器看A7c的成像质量明显好过x100S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8-12 17:38
这个ISO说起来有点复杂,过去胶片上标注的ISO(ASA)学名叫做推荐曝光指数,定义非常明确,就是用这个ISO曝光,胶片经过标准冲洗后生成最佳密度。

按照胶片对应到数码,按照ISO曝光,应该对应RAW的最佳数值,但是没有标准规定RAW的最佳数值是多少,厂商可以任意指定,再用一条影调曲线校准,只要保证18%灰对应sRGB的118就行了。

所以,只有点测18%灰的那一点,亮度是对的,其他阴影、高光部分,亮一点、暗一点都允许,所以用肉眼、直方图看照片都不合适,只有用吸管工具检查18%灰才行。这是很多人都不明白的地方。

我对dpreview上的照片做了计算、分析,富士的确是把RAW的18%灰定得比较低,但是机内jpeg直出没有问题,满足标准规定,并不存在所谓的ISO虚标。

有人误解了dpreview上的jpeg照片,这些jpeg照片大部分是ACR解码,少部分是机内直出。ACR解码的富士jpeg照片,普遍偏暗,这是因为Adobe使用了自己的影调曲线,对18%灰的增益不够造成的,这个不是富士的问题,是Adobe的问题。

如果用准确的曝光表对18%灰板测光、曝光,不考虑镜头的影响,ISO误差允许1/6EV。如果参照其他照相机的内测光,假如误差一台为+,另一台为-,两个1/6EV就是1/3EV,如果加上镜头的影响,F光圈与T光圈的差别,ISO误 ...


我不知道你哪里看得到那jpg是ACR解码的

DPR上所有的raw对比都是ACR解码的,为什么别人都不低就富士一家低?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8-12 17:00
你自己看过dpr上的XT2、XT3的jpeg吗?哪个是机内直出,哪个是ACR解码能分辨出来吗?


难道你分辨不出来?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8.48
主题: 19
帖子: 14381
注册: 2008年4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8-12 18:07
按照你的描述,“成像曝光要低一档,所以才会有lz所谓的高光动态要好”,指的肯定是拍摄RAW,对吧?!

RAW的解码要用到一条影调曲线,ACR、LR都使用Adobe自己的影调曲线,所以照片亮度会比jpeg直出暗一些,这很正常啊!如果换成富士自己的影调曲线亮度就正常了!

这也不是ISO虚标啊!


首先虚标是肯定滴,这个指的是相对于其他家,二个影调曲线可以用adobe也可以用自家软件,三个lz这个测试本身光源不统一测试测光方案未知,所以我说了,因为曝光差异和富士自身压低曝光的成像方式,才会造成所谓的这种情况,但凡相信lz这个的,保证弱光拍摄,比如朝霞晚霞时刻,满图片的噪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Hink 发表于 2021-8-12 14:32
你觉得目测以及看直方图都有明显差异的,还需要吸管对比?


是的!

因为影调曲线的形状不同,照片看起来亮度不一样,直方图也不一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ppchris 发表于 2021-8-12 15:36
事实就是相对于其他家的机器,富士的机器在拍摄同样光源的场景,成像曝光要低一档,所以才会有lz所谓的高光动态要好,同样带来的问题就是暗部回不来,我说的弱光情况下,富士的画质会扑街的厉害就是这么个道理。


按照你的描述,“成像曝光要低一档,所以才会有lz所谓的高光动态要好”,指的肯定是拍摄RAW,对吧?!

RAW的解码要用到一条影调曲线,ACR、LR都使用Adobe自己的影调曲线,所以照片亮度会比jpeg直出暗一些,这很正常啊!如果换成富士自己的影调曲线亮度就正常了!

这也不是ISO虚标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ppchris 发表于 2021-8-12 17:27
哪个告诉你的?网上都有图片实拍测试,富士的iso200和iso400,用raw格式,都是一样的曝光值,用jpg的话出片是400比200的曝光量增加,所以不要想当然。


你说的话我看不懂,你的意思是富士照相机的曝光,不满足曝光值公式:EV=AV+TV=SV+BV,还是不满足曝光量公式:H=0.65×La×T/(Aeff×Aeff)?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logical 发表于 2021-8-12 17:08
这个做法合理


这个ISO说起来有点复杂,过去胶片上标注的ISO(ASA)学名叫做推荐曝光指数,定义非常明确,就是用这个ISO曝光,胶片经过标准冲洗后生成最佳密度。

按照胶片对应到数码,按照ISO曝光,应该对应RAW的最佳数值,但是没有标准规定RAW的最佳数值是多少,厂商可以任意指定,再用一条影调曲线校准,只要保证18%灰对应sRGB的118就行了。

所以,只有点测18%灰的那一点,亮度是对的,其他阴影、高光部分,亮一点、暗一点都允许,所以用肉眼、直方图看照片都不合适,只有用吸管工具检查18%灰才行。这是很多人都不明白的地方。

我对dpreview上的照片做了计算、分析,富士的确是把RAW的18%灰定得比较低,但是机内jpeg直出没有问题,满足标准规定,并不存在所谓的ISO虚标。

有人误解了dpreview上的jpeg照片,这些jpeg照片大部分是ACR解码,少部分是机内直出。ACR解码的富士jpeg照片,普遍偏暗,这是因为Adobe使用了自己的影调曲线,对18%灰的增益不够造成的,这个不是富士的问题,是Adobe的问题。

如果用准确的曝光表对18%灰板测光、曝光,不考虑镜头的影响,ISO误差允许1/6EV。如果参照其他照相机的内测光,假如误差一台为+,另一台为-,两个1/6EV就是1/3EV,如果加上镜头的影响,F光圈与T光圈的差别,ISO误差在1/2级也是合理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8.48
主题: 19
帖子: 14381
注册: 2008年4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8-12 17:12
曝光低一档,只有对RAW解码才能增加高光宽容度,对jpeg不起作用。

所以,拍摄RAW,用LR、ACR解码,富士欠曝是完全可能的,但这不是ISO虚标!!!


哪个告诉你的?网上都有图片实拍测试,富士的iso200和iso400,用raw格式,都是一样的曝光值,用jpg的话出片是400比200的曝光量增加,所以不要想当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ppchris 发表于 2021-8-12 15:36
事实就是相对于其他家的机器,富士的机器在拍摄同样光源的场景,成像曝光要低一档,所以才会有lz所谓的高光动态要好,同样带来的问题就是暗部回不来,我说的弱光情况下,富士的画质会扑街的厉害就是这么个道理。


曝光低一档,只有对RAW解码才能增加高光宽容度,对jpeg不起作用。

所以,拍摄RAW,用LR、ACR解码,富士欠曝是完全可能的,但这不是ISO虚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22
主题: 0
帖子: 9736
注册: 2002年10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8-12 14:57
你说的这种方法有个前提,就是“点测白色”需要用测光表来测,而不能是用相机自己的功能去测光。

如果用相机点测白纸然后拍出的JPEG亮度与119相差很远,那么并不说明是ISO虚标,只说明测光不准。

如果两个相机点测白纸拍出来的都在119附近,但用曝光参数计算EV值差出1档,这才说明有一台相机ISO虚标。

但无论是用测光检测还是用两台相机对比,都要有个前提条件,就是镜头的光圈与通光率应该基本一致。

这个做法合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8-12 16:19
可能说的ISO 12233


不会吧,ISO 12233说的是空间频率响应和分辨率。会不会是笔误成ISO 12232,关于ISO的标定和测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191
主题: 2
帖子: 5215
注册: 2015年7月
曙光的微笑 发表于 2021-8-12 12:50
iso1600,能比较出什么?建议认真做一下比较
楼主的所谓测试推翻了常理,无可信度,近十年前的半幅打败当代全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melfes 发表于 2021-8-12 14:18
dpr的样品都可以下下来看exif...


你自己看过dpr上的XT2、XT3的jpeg吗?哪个是机内直出,哪个是ACR解码能分辨出来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22
主题: 0
帖子: 9736
注册: 2002年10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8-12 16:19
可能说的ISO 12233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最新的是2017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8-12 13:32
请教一下,ISO 12223是个什么标准?我查了一下没找到,说说标题总可以吧?

可能说的ISO 12233
本帖最后由 树下的石头 于 2021-8-12 16:20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22
主题: 0
帖子: 9736
注册: 2002年10月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21-8-12 12:58
给我钱啊,500,那份标准ISO卖60多欧,我把标准直接打印出来寄给你。光通量都没有,哪里来的光信号?同样的问题,光通量是0,你曝光一万年,信噪比是多少?你不是坚持说光通量和信噪比不存在决定性的关系吗?

标准又不是你的,我也不需要全部文档。只需要一个公式:你所谓的信噪比和光通量的直接决定关系的公式。— 那里面有吗?有就截个屏。没有就少胡说八道。

至于没有光信号/光通量时候就不用谈信噪比,这么一个极端例子,说明的是信噪比和光通量有一定关系,还是有“直接的决定关系”,这样的文字游戏,我没兴趣跟你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5.634
主题: 51
帖子: 8021
注册: 2011年4月
你应该开家评测机构或网站,不然太浪费你的天赋了。

还上升到国家高度,翻半个世纪前的※※

测光的取点相同吗?有把A7C调成半幅模式吗?
谁教你的光圈相同、时间一样曝光量就相等?只要不是同一支镜头转接,这样测就是个小白! 本帖最后由 知未 于 2021-8-12 15:5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8.48
主题: 19
帖子: 14381
注册: 2008年4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8-12 04:53
富士并不存在ISO虚标的问题,认为ISO虚标,一些人是故意诋毁,另外一些人是糊涂。

用点测光,按照点测光给出的曝光数据曝光,如果机内JPEG拍出来的照片,点测光位置的亮度不一样,这才是ISO虚标。

对RAW来说,18%灰对应的位置,厂商可以自由决定,只要JPEG一样就行,对RAW没有要求。如果某个解码软件没有在解码过程中正确补偿这个18%灰的偏移,是解码软件无能的错误,Adobe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

富士的所谓ISO虚标,实际上也与曝光量无关。虽然照片亮度一致时,曝光量与ISO是倒数关系,按照标准这也是对JPEG来说的,没有关于RAW的规定。所以DxO用RAW与ISO的关系来测试ISO数据,实测的数据都与厂商的ISO标定区别很大。

我为什么说“另外一些人是糊涂”,是因为他们不懂曝光的道理,尤其是不懂拍摄RAW时曝光的道理,才会说虚标。在数码时代,不懂拍摄RAW时曝光的道理,摄影想进阶就很困难了。拍摄RAW时曝光的道理,简单说就是操控18%灰对应RAW的位置!所谓向左曝光、向右曝光,都是这个道理。

...


事实就是相对于其他家的机器,富士的机器在拍摄同样光源的场景,成像曝光要低一档,所以才会有lz所谓的高光动态要好,同样带来的问题就是暗部回不来,我说的弱光情况下,富士的画质会扑街的厉害就是这么个道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关于宽容度的比较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