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宽容度的比较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8690 回帖:32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8.384
主题: 6
帖子: 7873
注册: 2011年10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8-12 10:54
用直方图学摄影、曝光是可以的,但是评判ISO虚标是不行的。

你用直方图判断ISO虚标,正好可以印证我前面说的,是测光方式出了问题,研究一下富士的测光吧。

我用同一个镜头测试,同样参数,为何不能判断是iso虚标?难道是快门虚标?光圈是不会变了,总有一个虚标吧~
即使是富士第一死忠的糊涂dog,也承认富士iso与别人不同 本帖最后由 Hink 于 2021-8-12 11:1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2
主题: 0
帖子: 9735
注册: 2002年10月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21-8-12 10:57
搞清楚逻辑关系,你一直以为底噪才是主要的噪音来源。

还是麻烦搞清楚一点:我什么时候跟你谈底噪了?都是你自己在东拉西扯的拿出各种似是而非的东西圆你的照片亮度和画幅成正比的谎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2
主题: 0
帖子: 9735
注册: 2002年10月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21-8-12 09:55
ISO 12223-1:2020在定义电子静态图像亮度的公式里面是有消量纲的步骤,电子静态图像的亮度是个无量纲量。很明显你没看过标准,所以才会那么纠结于物理亮度。你连标准都没看过,就来瞎说,也真可以。

从标准中看出照片亮度和画幅成正比,你确认自己能看懂人家写的标准文档?

— 物理量纲都搞错了,你能看懂人家是怎么消量纲的?真是无知者无畏 本帖最后由 logical 于 2021-8-12 11:1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05
主题: 4
帖子: 2361
注册: 2016年4月
logical 发表于 2021-08-12 10:50
原来0.3是读取噪音?那你在这里大谈光的散粒噪音,还有入射光功率,是自己打脸玩?

搞清楚逻辑关系,你一直以为底噪才是主要的噪音来源。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21-8-12 10:46
把不同的像素归一化到800万像素去比较,就是可以说是在测整块底的信噪比了,这个看你怎么理解他们的公式


所有照相机都是整块,整块还有什么意义,静下心来想想,先别急着做结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Hink 发表于 2021-8-12 10:46
不是感觉,是看直方图的,直方图不会骗人。你用dp是纸上谈兵,我是多机多镜头实测。不过近年富士的新机虚标没有这么严重了,早年的那是一眼的差距


用直方图学摄影、曝光是可以的,但是评判ISO虚标是不行的。

你用直方图判断ISO虚标,正好可以印证我前面说的,是测光方式出了问题,研究一下富士的测光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801
主题: 807
帖子: 24977
注册: 2008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1、富士的ISO虚标。
2、如果你拿ISO 400做测试,佳能2012年的1DX一代可以打掉很多索尼相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21-8-12 10:42
我默认的是单色光,好讨论


所有的测评,都是D65、D50这样的标准光源。归根结底,量子学给出的光子数N的平方根公式,既是噪声电压(电流),也是电压(电流)的信噪比,不是功率的信噪比,这一点不能错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2
主题: 0
帖子: 9735
注册: 2002年10月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21-8-12 09:08
说了半天,你还在按你觉得正确的常识在在理解,只是你的常识是错的。很显然,你根本就没看ISO 12223-1:2020,里面就有照片的亮度是怎么得到的,就像场照度、面积、时间、增益,算法稍微复杂点,但是单位没问题。你稍微看下索尼和三星的datasheet,你就知道现在的读取噪音是多小了,0.3倍都已经是很大了,实际比0.3倍还要小。多读点书再来给我说,别再用你那错误的常识来讨论了。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21-8-12 09:13
噪音的主要来源你都没搞清楚。手机传感器的噪音的主要来源是光的散粒噪音,最主要是因为底小;底噪已经很小了。你懂不懂啊


原来0.3是读取噪音?那你在这里大谈光的散粒噪音,还有入射光功率,是自己打脸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384
主题: 6
帖子: 7873
注册: 2011年10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8-12 10:44
你感觉上的亮度不同,要排除测光、曝光、ISO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用dpreview的照片做过比较严格的计算、分析,对机内JPEG,或者RAW正确后期修正,并不存在虚标这回事!

不是感觉,是看直方图的,直方图不会骗人。你用dp是纸上谈兵,我是多机多镜头实测。不过近年富士的新机虚标没有这么严重了,早年的那是一眼的差距 本帖最后由 Hink 于 2021-8-12 10:4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05
主题: 4
帖子: 2361
注册: 2016年4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08-12 10:33
我实测并核算过DxO的噪声数据,符合我说的推算方法。所谓整块底的信噪比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科学的概念是按照什么方式抽取样本和指定什么...

把不同的像素归一化到800万像素去比较,就是可以说是在测整块底的信噪比了,这个看你怎么理解他们的公式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191
主题: 2
帖子: 5215
注册: 2015年7月
看图.
a7c、x100s各一张iso1600的jpg照片,进行+3ev、-3ev、-3ev、+3ev得出以下那张截图(左A7C,右x100s)。 本帖最后由 征途上奔走 于 2021-8-12 10:46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Hink 发表于 2021-8-12 10:09
作为富士10年用户表示,富士是100%虚标,这个不用质疑了,无论是直出JPG和是RAW,同样镜头同样参数,和别家出来的亮度都不同


你感觉上的亮度不同,要排除测光、曝光、ISO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用dpreview的照片做过比较严格的计算、分析,对机内JPEG,或者RAW正确后期修正,并不存在虚标这回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05
主题: 4
帖子: 2361
注册: 2016年4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08-12 10:39
不对!光子是不同频率的,不同频率的光子能量也不同。

我默认的是单色光,好讨论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191
主题: 2
帖子: 5215
注册: 2015年7月
愤怒青年 发表于 2021-8-10 17:23
本来不想发帖,结果现在无忌的帖子里充满了口臭味,没有讨论只有讽刺挖苦戴帽子,难怪中国会有Wenge.

我本来不是任一家的黑或吹,佳能索尼富士美能达我都有,任何一款相机都足够我用,拍不好那是水平问题,与相机无关。但是既然是个玩具,就应该玩一玩。

去年买了a7c, 网上到处说sony的宽容度好,我其实也不在意这些,只是用起来没有感觉比过去的老相机强哪里,所以就比较了一下。和我的快10年的富士X100S半幅机进行比较,X100S好像是13年出的,至少8,9年了,半幅1600万像素,像素密度比a7c还要高一些。

比较方法很简单,两台机器用同样的参数过曝和欠爆,raw,再拉回来比较高光和阴影的细节。结果超出我的想象,x100S比a7c要好。

第一张:过曝, ISO1600, 光圈3.2, 速度1/100, 然后再LR里拉回五档,看高光部分过曝的程度。
左: X100S     窗外和阳台部分细节还原了                   右: a7c   窗外和阳台还是死白一片,完全没有还原出来
第二张: 第一张的暗部局部,可以看出成像质量差不多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21-8-12 10:31
R资,我的说法没有问题。你已经在指定时间内捕获了N个光子,你自然就知道总能量是kN了,k是单个光子的能量;你也知道这N个光子的散粒噪声的能量是光子总能量的kN平方根。我对总能量求时间的导数不就是功率了。


不对!光子是不同频率的,不同频率的光子能量也不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21-8-12 10:13
Dxomark里的Screen那项才是针对单像素实测的吧,Print那项相当于是把像素不同的底归一化了,这个步骤,你看下公式,其实就是相当于是在测量整块底的信噪比。


我实测并核算过DxO的噪声数据,符合我说的推算方法。所谓整块底的信噪比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科学的概念是按照什么方式抽取样本和指定什么样的样本空间进行统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05
主题: 4
帖子: 2361
注册: 2016年4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08-12 04:10
正确的说法是:散粒噪音的单位时间里的电压、电流噪声和入射光功率的平方根成正比。

散粒噪音信噪比=√N(光子数),这里的散粒噪音...

R资,我的说法没有问题。你已经在指定时间内捕获了N个光子,你自然就知道总能量是kN了,k是单个光子的能量;你也知道这N个光子的散粒噪声的能量是光子总能量的kN平方根。我对总能量求时间的导数不就是功率了。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21-8-12 10:02
R资,你考虑过这种情况没有,动态范围高,但是暗部提亮后信噪比低:A7M2和S1R。按你的把动态范围和宽容度混为一谈的说法,这两个机器的宽容度到底是高还是低?


你说的情况是不可能的,除非测试数据错了,或者是不同评测机构的定义方法不同。A7M2和S1R的情况可以参考DxO的动态范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05
主题: 4
帖子: 2361
注册: 2016年4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08-12 03:43
你对信噪比的理解有问题。

我再说一遍,信噪比以单个像素为样本的统计、计算结果,可以统计底的一部分的信噪比,比如对照片亮部、暗部...

Dxomark里的Screen那项才是针对单像素实测的吧,Print那项相当于是把像素不同的底归一化了,这个步骤,你看下公式,其实就是相当于是在测量整块底的信噪比。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384
主题: 6
帖子: 7873
注册: 2011年10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8-12 04:53
富士并不存在ISO虚标的问题,认为ISO虚标,一些人是故意诋毁,另外一些人是糊涂。

用点测光,按照点测光给出的曝光数据曝光,如果机内JPEG拍出来的照片,点测光位置的亮度不一样,这才是ISO虚标。

对RAW来说,18%灰对应的位置,厂商可以自由决定,只要JPEG一样就行,对RAW没有要求。如果某个解码软件没有在解码过程中正确补偿这个18%灰的偏移,是解码软件无能的错误,Adobe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

富士的所谓ISO虚标,实际上也与曝光量无关。虽然照片亮度一致时,曝光量与ISO是倒数关系,按照标准这也是对JPEG来说的,没有关于RAW的规定。所以DxO用RAW与ISO的关系来测试ISO数据,实测的数据都与厂商的ISO标定区别很大。

我为什么说“另外一些人是糊涂”,是因为他们不懂曝光的道理,尤其是不懂拍摄RAW时曝光的道理,才会说虚标。在数码时代,不懂拍摄RAW时曝光的道理,摄影想进阶就很困难了。拍摄RAW时曝光的道理,简单说就是操控18%灰对应RAW的位置!所谓向左曝光、向右曝光,都是这个道理。

...

作为富士10年用户表示,富士是100%虚标,这个不用质疑了,无论是直出JPG和是RAW,同样镜头同样参数,和别家出来的亮度都不同 本帖最后由 Hink 于 2021-8-12 10:1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05
主题: 4
帖子: 2361
注册: 2016年4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08-12 03:14
对啊,动态范围是客观的,宽容度也是客观的,“可用动态范围”是主观的,“可用宽容度”也睡主观的。

说到底,对数码来说,动态范围就...

R资,你考虑过这种情况没有,动态范围高,但是暗部提亮后信噪比低:A7M2和S1R。按你的把动态范围和宽容度混为一谈的说法,这两个机器的宽容度到底是高还是低?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05
主题: 4
帖子: 2361
注册: 2016年4月
logical 发表于 2021-08-12 06:15
“亮度乘以时间就已经是能量的单位了”,“我这个地方无非就是用亮度来表征接收到的能量” -- 说了一大堆,总算承认你这里的“亮度”已经不是...

ISO 12223-1:2020在定义电子静态图像亮度的公式里面是有消量纲的步骤,电子静态图像的亮度是个无量纲量。很明显你没看过标准,所以才会那么纠结于物理亮度。你连标准都没看过,就来瞎说,也真可以。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05
主题: 4
帖子: 2361
注册: 2016年4月
logical 发表于 2021-08-12 06:46
同样的工艺,像素密度增加十倍,噪音连0.3倍都不到?你又开始重新“发明”信号学了。顺便还可以宣传一下手机亿像素的合理性 呵呵

噪音的主要来源你都没搞清楚。手机传感器的噪音的主要来源是光的散粒噪音,最主要是因为底小;底噪已经很小了。你懂不懂啊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05
主题: 4
帖子: 2361
注册: 2016年4月
logical 发表于 2021-08-12 06:46
同样的工艺,像素密度增加十倍,噪音连0.3倍都不到?你又开始重新“发明”信号学了。顺便还可以宣传一下手机亿像素的合理性 呵呵

说了半天,你还在按你觉得正确的常识在在理解,只是你的常识是错的。很显然,你根本就没看ISO 12223-1:2020,里面就有照片的亮度是怎么得到的,就像场照度、面积、时间、增益,算法稍微复杂点,但是单位没问题。你稍微看下索尼和三星的datasheet,你就知道现在的读取噪音是多小了,0.3倍都已经是很大了,实际比0.3倍还要小。多读点书再来给我说,别再用你那错误的常识来讨论了。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4.154
主题: 30
帖子: 3211
注册: 2004年8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8-12 05:35

对指导摄影实践有帮助的是动态范围(宽容度)里属于高光的一段,我称它为“高光宽容度”,这个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你拍摄RAW时,是应该向左曝光还是向右曝光,也直接决定你的照片会不会有高光过曝溢出。


说到点上了,这个测试能帮我们选择向左曝光还是向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0.852
主题: 78
帖子: 4845
注册: 2000年10月
愤怒青年 发表于 2021-8-10 17:23
本来不想发帖,结果现在无忌的帖子里充满了口臭味,没有讨论只有讽刺挖苦戴帽子,难怪中国会有Wenge.

我本来不是任一家的黑或吹,佳能索尼富士美能达我都有,任何一款相机都足够我用,拍不好那是水平问题,与相机无关。但是既然是个玩具,就应该玩一玩。

去年买了a7c, 网上到处说sony的宽容度好,我其实也不在意这些,只是用起来没有感觉比过去的老相机强哪里,所以就比较了一下。和我的快10年的富士X100S半幅机进行比较,X100S好像是13年出的,至少8,9年了,半幅1600万像素,像素密度比a7c还要高一些。

比较方法很简单,两台机器用同样的参数过曝和欠爆,raw,再拉回来比较高光和阴影的细节。结果超出我的想象,x100S比a7c要好。

第一张:过曝, ISO1600, 光圈3.2, 速度1/100, 然后再LR里拉回五档,看高光部分过曝的程度。
左: X100S     窗外和阳台部分细节还原了                   右: a7c   窗外和阳台还是死白一片,完全没有还原出来
第二张: 第一张的暗部局部,可以看出成像质量差不多
...


支持这样的对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2
主题: 0
帖子: 9735
注册: 2002年10月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21-8-12 01:20
学过信号学没有?散粒噪音和入射光强度的平方根成正比。底大小相同,曝光时间和光圈值不变时,散粒噪音是相同的。现在索尼底的底噪已经很低了,主要噪音来源就是光本身的散粒噪音。像素增加十倍,增加的本底噪音连0.3倍都不到,现在索尼已经把本底噪音做到1.3e以内了

同样的工艺,像素密度增加十倍,噪音连0.3倍都不到?你又开始重新“发明”信号学了。顺便还可以宣传一下手机亿像素的合理性 呵呵 本帖最后由 logical 于 2021-8-12 06:5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2
主题: 0
帖子: 9735
注册: 2002年10月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21-8-12 01:14
呵呵,光既带来信号,光强对时间的积分就是能量;也带来散粒噪声。谈亮度不谈散粒噪音,你觉得合理吗?亮度乘以时间就已经是能量的单位了。我简单写了个乘法,你真以为是乘法了?亮度和CMOS最终接受到的能量是正相关的,增益是个无量纲量,我这个地方无非就是用亮度来表征接收到的能量了。你看过ISO的标准没有,我和你讨论都已经是简化了,虽然存在积分,但是单位不会错。像场照度乘以时间的单位已经是W/m^2了,再乘以面积,不就是总能量了吗?接受到的总能量和亮度正相关,我这样半定量的分析错了吗?你觉得我错,无非就是你不承认信噪比=信号/噪音。我问你一个问题,按你的想法,信噪比只和单位面积的能量有关,那不是在F值相同时,快门时间相同时,半幅和全幅的信噪比应该一样?因为信噪比=单位面积的信号/单位面积的噪音。只是要不要我提醒你一下,散粒噪音的功率和入射光功率的平方根成正比? ...

“亮度乘以时间就已经是能量的单位了”,“我这个地方无非就是用亮度来表征接收到的能量” -- 说了一大堆,总算承认你这里的“亮度”已经不是物理上的亮度,而是一个你发明的东西了?民科以发明新的物理量为荣,您还是自己玩吧。

"我简单写了个乘法,你真以为是乘法了" -- 好吧,你不满足于自己发明物理量,还要自己定义“乘法”。连小学算术都要重新玩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17
主题: 48
帖子: 7256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melfes 发表于 2021-8-12 05:27
dpr上的工作室测试照里选择jpg同样ISO下最后富士的曝光时间都会比其他家高,XT2那代比别人多了大概1ev,XT3开始有所收敛只多了0.5ev,所以说虚标是真的没错

当然一旦固定了光圈快门,除了切换原生增益,ISO怎么标都无所谓


你确定dpr上的jpeg照片不是RAW解码出的,而是机内jpeg编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关于宽容度的比较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