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古典音乐之我见 [主题管理员:Jdai]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45622 回帖:250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再说两张BOULT的CD:

左边这张《工作》(其实在这里的意思不是指“工作”,好像是指《圣经》里的一个人物)音效很好,记得是上了美国TAS杂志榜的著名录音。可听性也很高。值得推荐。

BOULT指挥了全套的沃汉威廉姆斯交响曲,很英国,不紧不慢的,跟戴流士的音乐很像,没有耀眼的光芒,只有流动的浮云,和溪流,好像很适合中年以上的朋友听。图中右边的就是其中一张,音效也很好。这都是EMI黄金时代的录音杰作。

我下面帖子里把沃汉威廉姆斯说成沃尔顿了,更正。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从JDAI的几张照片看,你的这个镜头恐怕不是“狗头”吧,特别是看那两个玻璃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顺带说一句,瓦尔特的录音,究竟哪家出的比较好?zhp62向我推荐一下?还有阿德里安·鲍尔特,他的唱片我没找到一个录音好的。


瓦尔特的录音大多数在哥伦比亚录的,DECCA也有少数,所以还只能从SONY那里找,估计“报纸版”里能找出几个好的。可惜我一张也没有。好久前下载了一段他指挥的《英雄》第一乐章,好到惊异,可以跟福特问格勒的和克伦佩勒的相比,虽然是MP3的,但是感觉平衡很好,主要是他的演绎非常健康,不做作。可惜忘记搞清版本,后来念念不忘找APE版来下载,总算找到,但是听上去声音还没有MP3版的平衡,也许不是一个版本。

我手里的哥伦比亚-SONY的CD都是GOULD的钢琴(巴赫和海顿),管弦乐的好像只有一张奥曼蒂指挥的西贝柳斯第二,哦,还有一张约翰威廉母斯吉他与乐队的澳大利亚现代音乐,音效不错。另外还有一张SONY的古典杂锦,集中了哥伦比亚-SONY最好的各种片断,从中可以领略到该公司的录音精髓,总体感觉就是中高音近乎白热化,一不小心就会“顶耳朵”。听惯了DGG的话,就很难接受SONY。

BOULT的录音幸好都是在EMI录的,音效好的不少,特别是早年的正价版。现在复刻的也不错,我以前没有认真听BOULT,也因为他的沃尔顿交响乐可听性不高,所以没什么印象,以为英国老学究,搞不出什么激情,前不久买来一张《行星》和《迷》,才惊为天人,《行星》的处理甚至比著名的普列文“黑太阳”版还要戏剧化,还要大器,音效也好,《迷》的处理也非常英国化。这张CD一举名列我的CD收藏之TOP5%。

没事可以去“唯美空间”听各种版本,虽然是MP3格式,可是总好过没有,买CD时也好避免盲目性。

利用这个机会再次忽悠去买一对漫步者M2,接在电脑上,去听“唯美空间”,这对喇叭绝对可以起到“监听”作用,而且可以让耳朵怎么听都不会疲劳(能做到这一点的喇叭,世上就没有几对,呵呵)。

毫无保留推荐这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877
主题: 8
帖子: 2358
注册: 2005年9月
我来为索尼说句好话。

索尼古典的唱片还是有很不错的,如那个三碟装的Glenn Gould哥德堡,索尼古典下了功夫,特别是1981年录音,新的翻录可以说是非常好,而且三碟装定价低廉,很够意思了。

我手上还有两张索尼古典的Stern、Istomin、Rose钢琴三重奏CD,如这一张门德尔松的,演绎和音效在我听来均一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zhp62 发表

没错,音效非常差,完全不像是大公司出品,太不负责任了,强烈建议大家不要再买,至少这个系列的CD不能再买了。

高音“钢丝化”,中高音“白热化”,中音,中低音和低音几乎没有,声音的分布曲线严重扭曲(不是指那些“技术派”用仪器测量出来的曲线)。如果用录音室监听喇叭来听,有如电钻在钻耳朵,如果用家用“ ......


那就看法一致了。索尼古典的唱片买不得。索尼介入古典音乐行业,起初大家以为会是一剂强心针,结果恰好相反。完全是饮鸩止渴。推出偶像明星和跨界音乐都不成功。让马友友去搞什么丝绸之路,让帕尔曼演奏电影音乐。不说也罢。

前几年赶时髦,也跟着欧美小公司凑热闹,推出※※录音。结果是,各个公司的老录音再版都值得买,唯独索尼翻录的千万不能买。

顺带说一句,瓦尔特的录音,究竟哪家出的比较好?zhp62向我推荐一下?还有阿德里安·鲍尔特,他的唱片我没找到一个录音好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土 发表

这个太搞了.

再加芙蓉姐的肚舞.


芙蓉姐不上cctv确实可惜。这一阵好像女子十二乐坊不见消息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576
主题: 9
帖子: 4081
注册: 2005年1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柏林爱乐十二大提琴清一色男士,大概因为柏林爱乐不收女人的传统罢。

同为十二人,中国女子十二乐坊与之相映成趣。何不将两个团体请到一起热闹一下呢?譬如由CCTV出面,请他们和她们一同参加《同一首歌》。


这个太搞了.

再加芙蓉姐的肚舞.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索尼出版的这个系列好吗?我有一张瓦尔特的莫扎特《安魂曲》,也是索尼古典出的,价格很便宜,但是音效一塌糊涂,所以后来再看到索尼出版的老录音就不敢再买。


没错,音效非常差,完全不像是大公司出品,太不负责任了,强烈建议大家不要再买,至少这个系列的CD不能再买了。

高音“钢丝化”,中高音“白热化”,中音,中低音和低音几乎没有,声音的分布曲线严重扭曲(不是指那些“技术派”用仪器测量出来的曲线)。如果用录音室监听喇叭来听,有如电钻在钻耳朵,如果用家用“落地”发烧喇叭听,也许好一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zhp62 发表
沃尔特的勃拉姆斯,到底是买第一,第四呢,还是第二第三?就是这个问题,犹豫再三,猜想第二第三也许更符合沃尔特的性格,所以就选择了这张。听过之后感觉买对了,只是感叹现在的进口原版CD啊,声音质量真的比90年代进口的差吗?听上去就是尖细一些,如果不是,为什么“老版”的叫价更高呢?


索尼出版的这个系列好吗?我有一张瓦尔特的莫扎特《安魂曲》,也是索尼古典出的,价格很便宜,但是音效一塌糊涂,所以后来再看到索尼出版的老录音就不敢再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柏林爱乐十二大提琴清一色男士,大概因为柏林爱乐不收女人的传统罢。

同为十二人,中国女子十二乐坊与之相映成趣。何不将两个团体请到一起热闹一下呢?譬如由CCTV出面,请他们和她们一同参加《同一首歌》。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这张是柏林爱乐十二大提琴2004年录制的好莱坞电影名曲。这些年来他们似乎刻意走国际化路线,所以率先向美国音乐致敬,唱片中不但录入《北非碟影》、《鸳鸯茶》等等黑白老片插曲,而且也有《泰坦尼克》和《辛德勒名单》。身为德国人,愿意把后者演奏得入木三分,胸襟确实够开阔。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这张是柏林爱乐十二大提琴2002年在日本EMI录制的美国名曲。爵士乐风格。乐队中偶尔加入了小号和人声,甚至有说唱歌手,不过不是黑人口音。

柏林十二大提琴在日本名气颇响,曾受德国首相之托,专程在日本为皇室举办音乐会,据说因为※※年轻时也曾经学过大提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楼下的《伦敦大提琴之声》汇集伦敦四大交响乐团的四十位大提琴手,但是从唱片听来,水准明显不如柏林爱乐乐团的十二把大提琴。以少胜多,在音乐方面有太多实例。水平高的合唱团,二十个人就能胜过一百个人的声音。

伦敦的四十把大提琴是乌合之众,为了录制唱片而临时纠集。录完唱片就鸟兽散。典型的商业行为。柏林爱乐的十二把大提琴,和莫斯科大剧院的小提琴家乐队一样,是一个多年的固定组合,※※可以追溯到1970年。

1970年,几位萨尔茨堡的音乐学家在整理已故的莱比锡大提琴教授朱利叶斯·克伦格尔文稿时,发现他曾经写下一首为十二把大提琴所做的曲子《颂赞歌》。这种奇特的乐队搭配显得颇有趣,于是音乐学家们把曲子推荐给柏林爱乐乐团,结果大提琴家们欣然响应,排练之后便在电台的广播音乐会中演奏。

音乐会后,大提琴家们意犹未尽,决定成立固定组合。可是找不到更多的现成曲子。此事一度搁浅。没想到,1972年,机会来了。

当时有位客居柏林的作曲家名叫鲍里斯·布莱彻,他的小女儿※※※娜顽皮不听话,喜欢上街搭陌生人的便车到处逛。有一次恰好搭上一位柏林爱乐大提琴手的便车。当※※※娜说出自己回家的地址时,大提琴手感到诧异:“那不正是鲍里斯·布莱彻的家吗?”小女孩说,“是啊,他是我老爸。”大提琴手随口开玩笑道,“哦?那就让你老爸为我们柏林爱乐的十二把大提琴写首曲子好啦。”没想到小女孩回家跟作曲家一说,作曲家第二天便打电话给柏林爱乐,除了表示感谢,并答应写一首曲子给大提琴手们。曲子很快写好,在1972年正式公演,而且大获成功,这样一来,众多作曲家纷纷响应,也给十二大提琴写起曲子来。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喜欢听大提琴的人应该收藏这张唱片。谅必不少人都有了,但是网上很少有人谈起。国内盗版和引进版都出过了。

柏林爱乐乐团十二把大提琴演奏披头四名曲。这张唱片录制于1983年,全数码录音。Teldec公司出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林先生 发表

还是希望录制质量是最好的。 国内也能买到是吗?


录制质量,当然国外的最可靠。如果价格超过人民币100元,不如在国内买。国内也有进口碟。如果家里不是发烧音响,国产引进版的录音质量已经足够好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027
主题: 23
帖子: 165
注册: 2004年10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看来你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在国内买唱片足够达到你的要求。如果是为了在英国买几张作纪念,那就是另一回事,挑便宜而且装潢好看的买就行了。


还是希望录制质量是最好的。 国内也能买到是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林先生 发表
没有人能给出出注意吗


看来你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在国内买唱片足够达到你的要求。如果是为了在英国买几张作纪念,那就是另一回事,挑便宜而且装潢好看的买就行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027
主题: 23
帖子: 165
注册: 2004年10月
没有人能给出出注意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咱也来帖几张CD。

昨天去省城开会,中午出去海印买了三张CD,花了55+65+35元,心里疼疼的。

《四首歌》的这个版是早就想买,一直没合适的。晚上回家一听,还真的名不虚传,尽管这位伊丽莎白的嗓子真不怎么样,但是,唱歌全部靠嗓子吗?严重不是!跟她相比,前段时间买来的杰西诺曼版,就象是一台“女高音发声器”,而这个更像是人在唱歌。

沃尔特的勃拉姆斯,到底是买第一,第四呢,还是第二第三?就是这个问题,犹豫再三,猜想第二第三也许更符合沃尔特的性格,所以就选择了这张。听过之后感觉买对了,只是感叹现在的进口原版CD啊,声音质量真的比90年代进口的差吗?听上去就是尖细一些,如果不是,为什么“老版”的叫价更高呢?

买赛格维亚这张纯粹是为了他的《夏空》,算起来,就他弹的《夏空》都已经有四个版本了,谁让我那么喜欢这首曲子呢,相对于小提琴的版本,我更喜欢搜集吉他的版本。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027
主题: 23
帖子: 165
注册: 2004年10月
紧急求教一下 呵呵

这几天在英国出差,月底回去。看到英国大街上很多大型的的音乐商店,各个门类的CD都有。质量看上去都很棒!

我想问问,我要是想在这里买一些古典音乐的CD回去,买什么样的呢?

1. 不要太高深的,太专业的。我是个爱好者,但是很肤浅。

2. 就是要那种听上去很煽情很让你起鸡皮疙瘩的那种动情的。呵呵。 比如类似“天鹅之死”那样的。

3. 我有一套 5.1的音响,所以希望能买到质量好的,立体声效果明显的。

我说的这些有点太业余吧? 别笑话哦 呵呵。一步步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番茄传奇 发表

老兄,你不是在说我吧?呵呵。
当年我老师对我就由此评价。。。。。。


厉害哦。原来番茄兄会拉提琴,而且到了狂风大作的地步。

世上我最不买账的人:1)写文章的;2)拍马屁的。
世上我最佩服的人:1)拉提琴的;2)真※※

《伦敦小提琴之声》盖不过莫斯科大剧院;那么《伦敦大提琴之声》的山外青山在哪里?——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是也。改天贴照片上来。我有三张。不知其他朋友是否更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777
主题: 26
帖子: 1536
注册: 2006年9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  但是跟莫斯科大剧院相比,那些人只是演奏野风,而不是野蜂 ......


老兄,你不是在说我吧?呵呵。
当年我老师对我就由此评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777
主题: 26
帖子: 1536
注册: 2006年9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如果不是以下这个系列唱片,大概很少人会知道伦敦的CALA唱片公司。1993年,他们先推出《伦敦大提琴之声》。这张唱片只录入25分钟音乐,但是当1995年这张唱片卖到国内时,价格至少140元,后来我甚至看到过卖200多元一张的。再过一阵,就是形形色色的盗版出街。这张唱片实在太好听了。当时不少杂志报刊都推荐过。因为这张唱片 ......

这三张片子我淘了很久,就是没有买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要说小提琴齐奏,CALA公司的《伦敦小提琴之声》虽然汇集伦敦各大乐团精英,但是与下面这张《莫斯科大剧院小提琴乐队》相比,水准差距不是一点点!这张唱片录制于1973年,彼时还是※※时期的苏联。苏联时期的古典音乐水准,就跟他们的※※※一样,从来不输给西方。第一首《野蜂飞舞》,一开声就能把人彻底镇住。速度之快,音准之好,节奏之跳跃,乐队之整齐,恐怕找不到更好的表现。很多音乐家和乐队喜欢拿这首曲子炫技,虽然拉得很漂亮,但是跟莫斯科大剧院相比,那些人只是演奏野风,而不是野蜂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CALA公司的伦敦之声系列,玩遍了弦乐器,目光转到了管乐。我只收入其中两张。

《伦敦长号之声》。也是1995年推出,与中提琴之声差不多同时。从伦敦七个乐团中抽调了十六支长号。这张碟的收藏意义大于欣赏意义。

《伦敦圆号之声》。 1999年推出。与前一张相比,这张碟的水准又上去了,尽管录音显得粗糙,不过演奏和曲目都给人深刻印象。总共32位乐手,不但来自各大乐团的圆号首席,也包括音乐院校教授和民间独奏家。据说,因为伦敦人特别喜欢圆号,长期的传统积累,民间人才济济,只消去“英国圆号协会”打声招呼,各路好汉就闻风而动。唱片曲目更为五花八门,从电影音乐到爵士乐,从莫扎特到埃灵顿,从亨德尔到格林卡,从流行歌曲到歌剧序曲。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如果不是以下这个系列唱片,大概很少人会知道伦敦的CALA唱片公司。1993年,他们先推出《伦敦大提琴之声》。这张唱片只录入25分钟音乐,但是当1995年这张唱片卖到国内时,价格至少140元,后来我甚至看到过卖200多元一张的。再过一阵,就是形形色色的盗版出街。这张唱片实在太好听了。当时不少杂志报刊都推荐过。因为这张唱片,自那时起我就坚信,听大提琴曲,激光唱片是最佳载体,好比数码相机最适合拍出岩石树木之类的粗糙质感一样。

这张唱片汇集伦敦城中四大顶尖乐团的四十位大提琴手。能把不同派系的武林高手拉到一起合作排练,本身就是创举。一炮打响后,CALA公司趁热打铁,1994年推出《伦敦小提琴之声》,还是四大乐团的四十位小提琴手。不过这张唱片的轰动程度已经不如上一张,因为只是重复的理念。然而相信拥趸如我,还是大掏腰包。

1995年,CALA公司继续推出《伦敦中提琴之声》。这次的阵容扩大到48位琴师,来源不再局限四大交响乐团,圣马丁学院乐团和英吉利国家歌剧院都加入其中。这张中提琴之声的水准明显比前一张小提琴之声的水准要高。曲目从德沃夏克到格什温到拉威尔到萧斯塔科维奇到普罗科菲耶夫,风格纵横五洲四海无所不包。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4.884
主题: 1
帖子: 3015
注册: 2005年8月
好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319
主题: 2
帖子: 465
注册: 2004年11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一说到安魂曲和福列,我猜leek兄的兴趣就会勾起来呵呵。

你们说的那张我没听过,比之下面这个加迪纳在飞利浦录音的如何?加迪纳这个你们大致该听过吧?我记得有人此前也贴过照片。据说是名版。

今天到底是啥日子?我一想到的片子馬上就有人貼上來。
恭喜jdai兄啊!這可是演譯及錄音俱佳之好片啊。賈第那在飛利浦的片子我可一張都沒遺漏,誰敢說飛利浦蜀中無大將,我就跟他「絕交」!哈哈!
我的最愛就是白遼士的莊嚴彌撒,喜歡vocal的樂友不聽它將終身遺憾啊;該片已取代「賈第那為DGG錄製的貝多芬D大調莊嚴彌撒」而成為我心目中的首席地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前一阵淘到一张歌剧比较有趣。喜歌剧《日本※※》。听听这个,知道百老汇音乐剧是怎么来的了。萨利文是十九世纪后期英国最出名的喜歌剧作曲家。当然,商业味道实在太浓,所以只能算是二线人物。不过好歹也填补了英国歌剧的空白。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竟然忘了还有一套《玫瑰骑士》。索尔蒂指挥维也纳歌剧院1969年的录音。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关于古典音乐之我见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