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让俺震撼:日本专家研究 兰亭序”第二季之“兰亭雅集” [主题管理员:长安麦客]
倒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75129 回帖:252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史晨碑》,东汉,隶书,无额,两面刻。前碑刻于灵帝建宁二年(169年)三月,17行,行36字;后碑刻于建宁元年(168年)四月,14行,行36字。现存山东曲阜孔庙。

前碑全称《汉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后碑全称《汉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碑文记载鲁相史晨祭祀孔子的情况。文后有唐代正书题记4行。

《史晨碑》为汉隶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书法的典型,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明郭宗昌谓其:“分法复尔雅超逸,可为百代模楷,亦非后世可及。”清方朔云:“书法则肃括宏深,沉古遒厚,结构与意度皆备,洵为庙堂之品,八分正宗也。”

此拓本为故宫博物院藏明拓本,黑墨精拓为“春秋行礼”之“秋”字未损本。每页纵23.6cm,横14.4cm。有士璋、龚剑二家题签,钤“仪叟”等印2方。 宋陈思《宝刻丛编》、明杨慎《金石古文》、清王昶《金石萃编》等书著录。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乙瑛碑》,全称《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无额。隶书,18行,行40字。桓帝永兴元年(153年)立,碑在山东曲阜孔庙。  

此拓本为故宫博物院藏明拓本,用墨沉细,字形丰厚清明,为“辟”字尚存本。每页,纵28.2cm,横14.6cm。有汪大燮观款一段及“赵氏书村珍藏金石”、“萧山朱氏所藏善本”等藏印多方。

此碑记司徒吴雄、司空赵戒以前鲁相乙瑛之言,乙瑛上书请于孔庙置百石卒史一人,执掌礼器庙祀之事。此碑结体方整,骨肉停匀,法度严谨,用笔方圆兼备,平正中有秀逸之气,是汉隶成熟期的典型作品,属方整平正一路。历代书家对此碑赞誉甚多。清方朔云:“字字方正沉厚,亦足以称宗庙之美。”何绍基称此碑:“横翔捷出,开后来隽利一门,然肃穆之气自在。”

宋赵明诚《金石录》、明郭宗昌《金石史》、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等书著录。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孔羡碑》又称《魏鲁孔子庙碑》、《孔羡修孔庙碑》。

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立。碑现置山东曲阜孔庙同文门内。该碑拓本纵188cm,横84cm,隶书,22行,行40字。额篆书“鲁孔子庙之碑”6字。碑左方有宋嘉祐七年(1062年)张稚圭正书题记,谓为梁鹄书,但无确据。此碑记载的是魏封孔子第二十一世孙议郎孔羡为宗圣侯并奉孔子祀,修孔庙,置吏卒守卫之事。

此碑书风遒劲寒俭,茂密雄强,为魏隶代表。洪适在《隶释》中以为“魏隶可珍者四碑,此为之冠。”赵崡在《石墨镌华》中云:“此碑结法古质遒健。”

故宫藏该碑明拓本。浓墨精拓,其中“體”字“曲”旁尚存,“谓崇”已连,“千载”之“载”左上角损。有朱翼盦题签。

《孔羡碑》在宋赵明诚《金石录》,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等书中均有著录。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张猛龙碑》,北魏刻,明拓,剪裱装册,共36页,每页纵26.6cm,横14.1cm。

有宝熙及袁氏题签,钤“桂岩”、“彝盦审定书画记”等印6方。

《张猛龙碑》,又名《张猛龙清颂碑》,北魏正光三年(522年)立。正书,碑阳26行,行46字,碑阴12列,2至22行不等。额正书3行12字。碑文内容是为张猛龙颂德。碑在山东曲阜孔庙。

《张猛龙碑》的书法在魏碑中属于风格雄健一类,历代书家给以极高赞誉。康有为认为:“《张猛龙碑》结体为书家之至,而短长俯仰,各随其体。”

此碑传无宋拓本,所见最旧为明拓本。此本为“盖魏”二字未连本,是流传至今之最早本。

明郭宗昌《金石史》,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王昶《金石萃编》等书著录。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契苾明碑》全称《大周故镇军大将军行左鹰扬卫大将军兼贺兰州都督上柱国凉国公契苾府君之碑铭并序》,唐先天元年(712年)十二月十六日立,现存陕西省咸阳博物馆。

碑高370cm,宽135cm。此拓为故宫藏明拓本,纵317cm,横140cm。正书36行,行77字。碑额篆书15字。娄师德撰,殷玄祚书,契苾明之次子嵩立。第三行“云”、“乃”,第四行“能”,第六行“春”,第三十五行“嗣”、“福”等字未损。

历代书家皆对此碑书法给予很高的评价。明赵崡《石墨镌华》评云:“殷玄祚书,笔法亦瘦劲可观。”这种刚健瘦劲的笔法对后世黄庭坚、宋徽宗的书体有一定的影响。

契苾明是唐代著名蕃将契苾何力之子,其墓碑的发现增补了两唐书对于契苾何力及契苾世家记载的不足,纠正了部分谬误,成为研究唐时民族关系的重要史料。碑文收录于《全唐文》卷187。

此碑著录于宋陈思《宝刻丛编》,明赵崡《石墨镌华》,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等。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孔宙碑》,全称《汉泰山都尉孔君碑》,桓帝延熹七年(164年)造,隶书,15行,行28字。碑阴3列,列21行。有额。碑为孔子第19世孙孔宙墓之碑,原在孔宙墓前,清乾隆间移置孔庙,今在山东曲阜孔庙。

此拓本为故宫博物院藏明拓本,装裱成轴(2轴),碑阳拓本轴纵183.4cm,碑阴拓本轴纵178.4cm,其横均为78cm。其中第2行“訓”字右川旁下边未损。第10行“其辞曰”的“辞”字尚存大半。第14行“没”字头尚可见。

此碑文字结体绵密而宽博,左右布势,横划甚长,如不经意而出,其书法给人以宏博宽大、风度翩翩之感。清康有为认为此碑以风神逸宕胜,用笔旁出透迤,极其势而去,如不欲还。

宋陈思《宝刻丛编》、明杨慎《金石古文》、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等书著录。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郑季宣碑》,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刻,碑在山东济宁州(今山东济宁县)。拓本纵90.5cm,横110cm。

隶书18行,前15行是序,行37字,后3行是铭,行35字。碑阴横刻篆书“尉氏故吏处士人名”8字。其它因剥落几难辨认。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翁方纲嘱黄易升碑,于是碑阳较前多若干字。侧刻黄易题记,现仅残存数字。

《郑季宣碑》书法古健雅杰,在汉碑中堪称杰作。

此本为故宫藏清初拓本。其中“都”字右半清晰,“今司”二字未泐。有潘宁、梁章钜题跋,陈兆崙、刘彬华观款及“许顽”、“章钜之印”等钤印6方。 宋洪适《隶续》,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和王昶《金石萃编》等著录。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高貞碑》,刻于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六月。拓本纵200cm,横93cm。

碑额篆书阳文方笔“龙骧将军营州刺史高懿侯碑”12字。碑文正书24行,行46字。碑阴刻嘉庆丙寅(1806年)孙星衍移碑记,并翻刻泰山29字于后。碑于乾隆、嘉庆年间出土于山东德州卫河第三屯,后移至德州县学。

此碑书法方劲峻整,笔势畅达,结体虚和。杨守敬《评碑记》云:“书法方整,无寒俭气。”

故宫所藏此拓本为清出土初拓本,拓工精湛,字口清晰,其中第八行“于王”未损。

此碑著录于清洪颐煊《平津读碑记》、瞿中溶《古泉山馆金石文编残稿》、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嵩山三阙》,清初拓本,由《太室石阙铭》、《少室石阙铭》、《开母庙石阙铭》合装。

白纸镶边剪裱本,浓墨拓,共7开半,锦面装璜。《太室阙铭》2开,每开14行,行9字;《少室阙铭》3开半,每开10行,行6字;《开母庙阙铭》2开,每开10行,行4字。有朱翼盦题签,收藏印2方。

“嵩山三阙”是太室石阙、少室石阙、开母庙石阙三阙的合称,位于河南嵩山地区,是※※现存最古的庙阙。

太室石阙位于嵩山太室山中岳庙内,为中岳庙的神道阙,分东西两阙。铭文刻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年)。正文隶书27行,行9字,第3行10字。碑额篆书。少室石阙位于河南登封县城西少室山之东麓,是少室少姨庙前的神道阙,东汉安帝延光二年(123年)刻。其南面刻有篆书铭文,存22行,行4字。碑额篆书。开母庙石阙又名启母庙石阙,因避汉景帝刘启讳,改“启”为“开”。此阙位于河南登封县城北万岁峰下,是启母庙神道阙,东汉安帝延光二年(123年)刻。篆书32行,无额。“嵩山三阙”的铭文表达了对山神的崇拜。

《太室石阙铭》字体宽和周正,古朴渊雅,隶法遒劲雄浑;《少室石阙铭》篆书宽博浑朴,有汪洋之致;《开母庙石阙铭》书风与《少室石阙铭》近似,惟字体稍小,体势方古。《少室石阙铭》与《开母庙石阙铭》并为汉篆刻石上品。康有为曾云:“茂密浑劲,莫如《少室》、《开母》,※※篆碑,只存二种,可谓世之鸿宝,篆书之上仪也。”

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王昶《金石萃编》,张彦生《善本碑帖录》,马子云、施安昌《碑帖鉴定》等书著录。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封龙山碑》,又名《封龙山颂》,记载封龙山、三公山、灵山原为常年典礼的神山,后因战乱暂停祭祀,东汉延熹七年(164年)又恢复典祀之事。拓本纵160cm,横92cm,隶书,15行,行26字。无额无穿。首行书“元氏封龙山之颂”7字。碑署延熹七年。

此碑原在河北省元氏县王村山下,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被元氏县知县刘宝楠访得,移置城内薛文清祠。据传移置时运工嫌其重欲截为二,凿时碑裂成4块,虽经嵌合,裂纹依然可见。原碑侧有唐咸通年题名,因字已漫漶难辨,故多不拓。

《封龙山颂》为著名汉碑之一,前人对此碑的书法评价很高。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评碑记》谓其:“雄伟劲健,《鲁峻碑》尚不及也。汉隶气魄之大无逾于此。”

本拓为故宫藏出土初拓本。末行“林”字已损。前有朱翼盦题签,后有张穆题跋二段及“殷斋居士”、“阳泉山庄”等鉴藏印多方。  宋郑樵《通志·金石略》著录。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宁贙碑》,墨拓整纸本,已裱为立轴。本幅纵116cm,横74cm。碑圆首有穿,额正书“宁越郡钦江县正议大夫之碑”4行12字分列碑穿左右。碑阳楷书30行,行39字。隋大业五年(609年)四月立碑。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许乃济在广东钦州七星坪发现此碑。岭南古刻传世稀少,此碑当时被推为“粤碑之冠”。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且书法亦有特色,结字竖长,韵味端厚,鉴家多以为与欧阳询风格相近。杨守敬、康有为、罗振玉等皆盛称之。原石现藏广东省博物馆。

此碑初发现时左下角缺一块,损10余字。清宣统元年(1909年)寻得残石(其上尚有5字)与原碑拼合,移置州学尊经阁上,并由钦州知事郑荣作隶书题跋一行,刻于碑阳末行之左。今观此拓,缺左下角,并无郑跋。且第二行“维城各理”之“理”字左半未损,第三行“讳贙”之“讳”字右半未损,第八行“仪同三司”之“三”字完好。可定为道光初拓。其上钤有“孝禹”、“王孝禹收藏记”、“怡斋珍藏之印”等鉴藏章。

此碑主要著录有:清莫有芝《金石笔识》、陆耀遹《金石续编》、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汪鋆《十二砚斋金石过眼录》,近代徐树均《宝鸭斋题跋》、方若《校碑随笔》,现代张彦生《善本碑帖录》等。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郛休碑》,西晋泰始六年(270年)刻,墨拓,剪裱册页24开半。每开纵34cm,横38cm。马衡先生捐赠品。

此碑篆额题“晋故明威将军南乡太守郛府君侯之碑”,西晋泰始六年(270年)立。碑文隶书,方整规矩,书法风格已与汉隶大异其趣。碑阳漫漶已甚,碑阴保存较为完好。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在山东掖县泊上村出土。原石曾归端方收藏,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由于西晋碑刻极少,所以此碑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名气很大。

此本为清末旧拓。封面有马衡题签。册内马氏朱批7处,并于每页上裱边书释全文。册后有马衡先生甲寅(1914年)季秋一跋。跋中反对张少薇《金石聚》认为“郛”为“郭”之假借的说法,指出“姓氏诸书虽穷披博采,亦不能无遗漏。当据此碑以补诸书之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周文有大庄严寺造像》,墨拓整纸本,已裱立轴,本幅纵116cm,横55cm。视纸墨当为清末至※※初年拓本。无题记印章。

据此拓形制可知原石为造像碑。碑上部阳刻一佛二胁侍菩萨,造形朴拙,衣纹简古。

佛像右下方阳刻造像题记3行,有界格,行16字左右,共47字。文曰:“永定二年岁在戊寅秋七月廿五日,周文有于大庄严寺为众姓※※一切众生敬造无量寿佛一区,众姓※※一心供养。”

佛像左下方分上下4列阳刻供养人名20,有界格。第一、二、三列上方的狭长空处分别横向阴刻“众姓※※”、“一心供养”、“无量寿佛”,共12字。

“永定”是南朝陈的开国皇帝陈霸先的年号。永定二年为公元558年。陈朝国祚只33年,又当社会大变动时期,故传世金石文献极稀。此石镌刻精工,保存完整,又向来未见著录,可称奇珍。唯其上文字书体与东晋太亨四年(405年)立于云南曲靖的《爨宝子碑》如出一手,殊不可解。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樊敏碑》,拓本纵255cm,横117cm,隶书,22行,行29字,有篆额阴文“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2行12字,碑阴刻北宋眉山邱常与南宋眉山程勤懋题跋,碑首以两兽蟠其上。

东汉建安十年(205年)三月,此碑立于四川芦山(今芦山县),刘盛刻,息喿书。虽见于宋人著录,但碑一度佚失,清道光年间重出土。

杨振方在其《碑帖叙录》中评价此碑:“石质粗而锋芒多杀,无从定其笔法高下,而一种古穆之气终不可磨灭。”

故宫所藏《樊敏碑》清拓本,其中“大”字未损,有朱翼盦题签,并有“师曾眼福”等印7方。

此碑著录于宋赵明诚《金石录》、洪适《隶释》,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大吉山买地摩崖》,东汉建初元年(76年)刻,墨拓,整纸裱轴。纵267cm,横146cm。

此石为东汉建初元年(76年)所刻的买地文书,隶书“昆弟六人,共买山地。建初元年,造此冢地。直三万钱”20字,顶上有“大吉”二字立额。此石在绍兴跳山,所以亦称《跳山摩崖》,字径约20cm,笔画丰腴,气势恢宏,为汉石奇品。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偶然被发现后,便极受金石、书法界重视。

此拓本为清拓,右上角有马衡壬子(1912年)孟冬二跋。跋称此石系“道光初年会稽杜春生访得,与《三老讳字忌日记》皆东汉时物”,为“浙中最古之石”。又云:“汉隶大字极少,见于今者惟石阙、摩崖两种。其余刻碑之字至大亦不过如《尹宙》、《孔宙》诸碑,无逾二三寸者。摩崖以此为最,其次则《褒斜刻石》;石阙首推杨宗,若高颐、冯焕诸阙,又以次递小矣。杨宗与此相仿佛,皆径尺许,书扁额当取法乎是。”

此本拓墨厚重,字口清晰准确,又有马衡先生亲笔考证、评骘,是为可珍。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樊敏碑册页》,东汉建安十年(205年)刻,墨拓,剪裱册页二十一开。每开纵34cm,横38cm。马衡先生捐赠品。

此碑篆额题“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东汉建安十年(205年)三月立于四川芦山县。隶书大字朴厚雄健,为汉碑名品之一。宋以后曾长期佚失,清道光年间重新访得。此本即为原石重现后不久所拓,字迹较一般旧拓本清晰。第十六行“楷模”之“楷”字,第十七行“大选”之“大”字不损,即世所谓“大楷未损本”,较为珍贵。

此册页封面有马衡先生题签,每页上裱边有马氏隶书释文。册后缀马氏二跋:辛亥(1911年)十一月跋云,此碑系“道光初年北平杨海琹于芦山荒郊中访得原石”。据拓本可以补正宋代洪适《隶释》所录碑文中“阙者三字”和“误者五字”。壬子(1912年)孟冬跋云,徐紫珊木刻双钩《樊敏碑》的底本号称“宋拓孤本”,实为覆刻,而此本方为原石拓。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287
主题: 28
帖子: 1415
注册: 2003年8月
老麦,自曝一下职业吧。俺很好奇的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122.219
主题: 38
帖子: 8279
注册: 2004年12月
原文由 长安麦克 在2010-01-14 09:57发表

把美丑放在一起对比,哪怕是没有标准,靠世道人心,也可以分出高下,结果还可以比较“公平”。

再说回这王羲之的牛,说是书道君子自强不息,结果一提右军,自己先怂了,拿姥姥开帖时候描绘日本老朽书道家的话说,是“太美了,太珍宝了,太.....太高深,没办法临摹啊,羞愧啊.....太绝妙,太精美了。 只有从心中写字,才能写出来啊。”

当年俞平伯在北大讲宋词,讲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不停的说好,好。下面的学生问好在哪儿,俞回答勿晓得,勿能讲.....看牛人写的字,写的文章,也会觉得美妙,但总是感慨美妙的莫名其妙,犯一阵迷糊之后,就心悦诚服了。


昨天随LMY先生去拜访一书法家。
问其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师曰:笔墨也!
见我愚钝,随另加以解释:书法乃骨脉血肉,本身有生命力。你甚至能摸、听、嗅、闻。。。到字的质感

-----------
我本一理工男,突然对书法有了兴趣,故来此贴学习。
天性懒惰,不愿吃苦。遂有一疑问:

毫无国学功底。只看不练,不动手只用眼,将来能否欣赏到《兰亭集序》及其他书法作品的美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662
主题: 98
帖子: 7272
注册: 2000年7月
优质内容勋章
麦客兄辛苦啦,好东西太多眼睛都花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原文由 高迪 在2010-02-23 14:30发表
老麦,自曝一下职业吧。俺很好奇的说

高迪老师为啥好奇呢?
现实生活中,实际的工作和文史哲艺美一点儿都不沾边,总之是不美。
不幸者,是择业不慎,入了歧途,曰万金油式的“管理”,服务市场营销、制度标准流程、营运管理之类,偶然有不明真相的,愿意礼聘,于是登堂入室,讲几堂课,估计误人子弟不少,好在所言必是所信者,言之由衷,还可以勉强做到。
所庆幸者,是生活方式是自己选择的。不如意的时候居多,但想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哉的老话,也就心安些了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原文由 边西 在2010-02-23 14:45发表
我本一理工男,突然对书法有了兴趣,故来此贴学习。
天性懒惰,不愿吃苦。遂有一疑问:

毫无国学功底。只看不练,不动手只用眼,将来能否欣赏到《兰亭集序》及其他书法作品的美妙?


老兄是大学堂里的老师,不幸入了理工的歪门邪道,“突然对书法有了兴趣”,可见是迷途知返,良心发现,取法乎上,幸甚幸甚~~~

“毫无国学功底”,也不影响现在欣赏书法,理工男除了会声光电化、加减乘除,想来也识字写字,看到今人古人的字,就有觉着好看的,然后喜欢多看几眼的同时,心里觉着舒服,这就是欣赏书法了。

老师拜访的这书法家,话说的太邪乎,那怕是因为他自己懂和出于真心,对不了解这个的人这样说,云山雾罩的,不利于弘扬传统书法艺术文化,忽悠理工男上道练习。但他说的体会,倒也不是无中生有,吓唬外行。有些名堂,不动手只是看,体会就不能深刻,这其实是不写字的人自己的损失。就像是不会照相的人,也会被※※人文风光的好片子打动。但看照片附后的参数,知道是21定、光圈1.8,1/8秒之类,就不知道有人给“铁手”喊好,究竟是为啥了。

[长安麦客 编辑于 2010-02-23 21:3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原文由 古风 在2010-02-23 17:00发表
麦客兄辛苦啦,好东西太多眼睛都花了

老兄懂电脑,说说“且共从容”兄说的事情,可咋办好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23.633
主题: 67
帖子: 2879
注册: 2003年8月
原文由 长安麦克 在2010-02-23 12:32发表

“且共从容”指示的这个,大家说说看有什么办法没有?


俺是建议啊老麦,可不敢说指示。。。可不敢咧
最近无忌上很多归档主题都找不到鸟,俺看官方说法挺含糊的。
估计要么是为了避风头,要么是为了解决服务器压力,要么是都虾米鸟。。。
可是话说回来即使避风头的话要是赶上这风头总不过去的话也杯具哩
眼看着主题贴的第一季也快归档了,因此才有这个想法。
俺主要是觉得这个贴挺整得真不错,可以归到养眼贴的类型里
当然了,对俺来说是养眼,对诸位来说是养性、养性、养性
俺觉着这贴好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掺和的人都挺卖力气,气氛也挺热闹
二是素材的质量、权威性都高,围绕核心主题素材也弄得挺翔实
三是帖子里的原创也不错,素材的再加工、诸位的高论、墨宝什么的也都挺精彩。
四是跟玩主里的那些帖子比,还没有搭车卖药的
这其实就具备了一本电子刊物的基本要素了
再加上楼盖得太高,慢慢的内容和形式就散乱了,没有一个索引什么的也就不那么好找了,可索引加在第一楼里时间长了也乱套。
另外俺看老麦最近折腾文玩,其实也相当于每个时期以书法为核心的折腾不同主题,这些不同主题的东西盖在一座楼里,加上俺这样没啥质量的回帖或闲聊什么的一搅和,层次就不分明了。老话怎么说来着,坟头改菜园子,扒拉平了撒。
所以俺觉着诸位还是接着以折腾这个帖子为主,在此基础上一段时期整理一下,形成一个主题明确点儿的电子版杂志之类的保存下来似乎更好玩些。另外也显得专业不是。
电子杂志现如今相当的好做,这里是一些常用的电子杂志制作软件,用现成的文字和图片,套上模板十分二十分钟内就是一本精美的电子杂志。俺看老麦好像是用word文档存这些东西,其实这玩意比word文档还好用些,另外还适合保存和分发。大家玩这么久了,也该留个漂亮点儿的念想儿不是。以前在无忌混的人都习惯根据个人爱好保存感兴趣的静态网页,因为主要是给自己看,也就没啥做成电子杂志的必要。现如今这是一群人在折腾一个主题,做成电子杂志就合适了。

以上是俺的建议,建议。。。建议而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662
主题: 98
帖子: 7272
注册: 2000年7月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且共从容 在2010-02-22 21:09发表
出书出书!
整理了这么久,费了这么大力气,用了这么多心思
诸位以此素材为料弄本交流书法的电子刊物索引传阅吧
不然帖子回头一归档
就全不见鸟


刚刚打了一大堆,忽然按错一个键就没啦

简单一点说吧,看你的要求如何,简单的把帖子搬到Word就好了,要求高的(按出版纸质书要求)那就很费精力了,首先得分章节,归纳、分类、删减、润色、上下衔接、注解,排版等,现在的Word排版功能已经很好了,当然也可以用Adobe Acrobat 做成更专业的PDF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23.633
主题: 67
帖子: 2879
注册: 2003年8月
原文由 古风 在2010-02-23 23:11发表

刚刚打了一大堆,忽然按错一个键就没啦

简单一点说吧,看你的要求如何,简单的把帖子搬到Word就好了,要求高的(按出版纸质书要求)那就很费精力了,首先得分章节,归纳、分类、删减、润色、上下衔接、注解,排版等,现在的Word排版功能已经很好了,当然也可以用Adobe Acrobat 做成更专业的PDF


不用这么复杂哩,那可就麻烦了。
我那个帖子里有个链接,你看看。
另外看看这里: http://maker.poco.cn/
还有这里 :http://zmaker_zcom_com/
看那些样刊和模板
其实就是做一个Powerpoint
还不用自己做模板
例如说最近大家伙儿折腾文玩之砚台
那么杂志目录分成三五个章节
第一个章节是文玩之砚台
把图片文字什么的粘贴过去就得
后面是一些固定的栏目
什么碑帖了、墨迹了、名人轶事了、大家的墨宝了、精彩回帖了什么的,
就这样,挺简单的
当然了,至于砚台栏目里是不是分分流派,整理整理代表作什么的,加不加评论什么的
那就看需要了,其实在这儿混的人都有点儿考据癖,估计折腾一下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23.633
主题: 67
帖子: 2879
注册: 2003年8月
象这个:
http://www_nikon_com_cn/product/emagazine/nidex_nikon9.html
其实挺好做
就是编排目录时琢磨一下
其它的差不多就是Ctrl C & Ctrl V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662
主题: 98
帖子: 7272
注册: 2000年7月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且共从容 在2010-02-23 23:50发表
象这个:
http://www_nikon_com_cn/product/emagazine/nidex_nikon9.html
其实挺好做
就是编排目录时琢磨一下
其它的差不多就是Ctrl C & Ctrl V


呵呵,如果弄成杂志形式就是另外一说了,就没有论坛的味道啦,不过作资料库倒是很不错的。我倒是希望麦客兄别开生面来一个“戏说兰亭序”,由“兰亭序”作为引子说“字”、“帖”、“碑”、“文房四宝”当然还要戏说关联到的人和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lmy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68.882
主题: 22
帖子: 20669
注册: 2001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M9 Digital Camera
★ NIKON D810
LS-9000
原文由 边西 在2010-02-23 14:45发表

昨天随LMY先生去拜访一书法家。
问其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师曰:笔墨也!
见我愚钝,随另加以解释:书法乃骨脉血肉,本身有生命力。你甚至能摸、听、嗅、闻。。。到字的质感

-----------
我本一理工男,突然对书法有了兴趣,故来此贴学习。
天性懒惰,不愿吃苦。遂有一疑问:

毫无国学功底。只看不练,不动 ......


反对反对,坚决反对!
※※解构了人家的原意~~~哈哈哈
※※这些简述已经脱离了当时的语言环境、讨论内容以及“中国书法和中国画”的渊源关系等等~~~不可这样简单总结滴!像是一篇报纸被剪下几条重新粘贴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122.219
主题: 38
帖子: 8279
注册: 2004年12月
原文由 长安麦客 在2010-02-23 21:28发表

老兄是大学堂里的老师,不幸入了理工的歪门邪道,“突然对书法有了兴趣”,可见是迷途知返,良心发现,取法乎上,幸甚幸甚~~~

“毫无国学功底”,也不影响现在欣赏书法,理工男除了会声光电化、加减乘除,想来也识字写字,看到今人古人的字,就有觉着好看的,然后喜欢多看几眼的同时,心里觉着舒服,这就是欣赏书法 ......


原文由 lmy 在2010-02-24 00:27发表

反对反对,坚决反对!
※※解构了人家的原意~~~哈哈哈
※※这些简述已经脱离了当时的语言环境、讨论内容以及“中国书法和中国画”的渊源关系等等~~~不可这样简单总结滴!像是一篇报纸被剪下几条重新粘贴了?


大师说的那些对我有些深奥了。。。

原本想偷懒走些捷径
快速提高欣赏中国画和书法的水平

如要动手练,就有些两难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977
主题: 0
帖子: 1974
注册: 2008年9月
原文由 阿铭 在2010-02-23 02:40发表

看到阿铭兄抠牙捂嘴挥毫回帖,感动~~~
再想发美图慰问,又没粮票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让俺震撼:日本专家研究 兰亭序”第二季之“兰亭雅集”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