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 - 盲听测试汇总(线,功放,喇叭,音源) [主题管理员:smallox]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59691 回帖:171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11.462
主题: 2
帖子: 1308
注册: 2017年4月
玩了一辈子鹰,花费几十万,最后都扔了,身边只剩下一个随身听.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55
主题: 112
帖子: 5124
注册: 2005年9月
怪不得呢,我自己的一套音响,有时候感觉很好听,有时候又觉得很烂,其实跟当时心情关系更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046
主题: 16
帖子: 2431
注册: 2005年1月
这么说发烧线材效果跟晾衣架的铁线效果是一样的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778
主题: 18
帖子: 1736
注册: 2017年5月
录的,随便听听就好啦,不能当真,要亲自听
sunnygod 发表于 2017-12-18 22:35
有些时候不用盲听都知道好坏,现场录音、即时播放,用音箱或耳机、耳塞对照文件音乐音质和现场声音的相似度。
我几个月之前试过录了一些现场的音箱...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371.926
主题: 532
帖子: 118207
注册: 2001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Huchiz 发表于 2017-12-17 18:03
发烧在于玩文字玩指标玩营销。音乐么呵呵了。

吃子兄啊,“音乐么呵呵了”也不对,音乐在于说音乐,不在于听音乐,所以,更玄乎。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25
主题: 2
帖子: 309
注册: 2016年11月
有些时候不用盲听都知道好坏,现场录音、即时播放,用音箱或耳机、耳塞对照文件音乐音质和现场声音的相似度。
我几个月之前试过录了一些现场的音箱视频给一个烧友群里的人看和听,基本反映说低音不成、高音冲,和我现场感受和自己的耳机听感不同,上个月重新网上发了一次视频,再叫人听,还是有说缺乏低音的、有说中高过冲的,自己觉得矛盾,就用手头上四个耳机耳塞轮流听视频声音,终于知道是听音器材的问题,有舒尔e5c、森海457、AKGk501、草根耳机,只有真实的声音去做对照才才知道哪个是没问题。

http://v_yinyuetai_com/video/3062406?vid=3062406 本帖最后由 sunnygod 于 2017-12-18 22:3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109
主题: 6
帖子: 1045
注册: 2005年1月
小屋里的汤姆叔叔 发表于 2017-12-14 23:21
有没人论证一下,为什么发烧友里很少有盲人?反正俺没见过。

按道理说,盲人耳朵,要放到HIFI领域,绝对是金耳朵啊。


想想音响系统后面一堆乱七八糟的线和几十个插口端子,盲人就直接放弃了。还不如直接拿起小提琴学者拉简单得多。
盲人有不少学演奏的。 本帖最后由 为了多上图 于 2017-12-17 20:3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109
主题: 6
帖子: 1045
注册: 2005年1月
一吃就来劲 发表于 2017-12-15 18:14
人家的前提是“那些好听的名琴”,你歪曲成拉锯子琴。

那位飞花泡菜的说法有问题。是想当然的不可知论。

名琴不是因为名气而成为名琴。名琴是因为声音好而经过几百年慢慢成为名琴。我去过意大利三大名琴的故乡维琴察,也听过不少。先有好声音,而后才有好名声。那里不是中国,广告打得好老百姓就以为产品好。

小提琴音域高,共鸣腔小,调整制作得不好,很容易发声尖锐。我在上海的乐器店经常听到这种尖锐的声音。而优秀的小提琴即便在拉到高把位的时候音色也甜美无比,圆润无毛刺。如果有人听了真正的名琴觉得不好,那是人的问题,不是琴的问题。没有所谓一百个人的认知都是对的这种说法。好的小提琴优点是共通的。

盲听肯定能听出好与不好的小提琴差别。

而且斯特拉蒂瓦里生产的琴也并不是最后都成为名琴,而是在生产批次里经过人工听音筛选,有些声音更出色。

至于斯特拉蒂瓦里和阿玛提之间的差异,盲听也许听得出,也许听不出,这个要看具体情况。 本帖最后由 为了多上图 于 2017-12-17 20:4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614
主题: 816
帖子: 9565
注册: 2002年1月
发烧在于玩文字玩指标玩营销。音乐么呵呵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182
主题: 49
帖子: 4568
注册: 2002年8月
里面有个细节解释了为何差异很小:用电压表将电压输出调成一致。我也做过类似试验,结果近似。
因为人耳等响度曲线随着声压急剧变化,不同音量下的效果差别会很大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a85
泡菜
泡网分: 11.16
主题: 31
帖子: 3728
注册: 2012年4月
发烧的奥秘,在于用语言去描述语言不可描述的东西,由于不可描述,但是又非要描述,所以谁的嘴皮子强,谁就能靠这个吃饭。

这就是技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197
主题: 17
帖子: 441
注册: 2004年11月
这种问题还在争有意思?
随机对照试验(RCT)早就是验证谎言与骗术的基本方法,科学研究中大量运用。
多数烧友没有基本的统计学的思想和试验设计的的概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371.926
主题: 532
帖子: 118207
注册: 2001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66
主题: 23
帖子: 380
注册: 2017年10月
飞花点翠 发表于 2016-5-7 16:56
所谓好听,一百个人有一百个标准。
那些好听的名琴,如果盲听,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给出“好听”的结论,甚至一些人会觉得不好听。所谓好听,是其名气、※※、价格等因素下,人们自然而然地把名琴当中作了音质评价的标准。

上片用的马甲 发表于 2017-12-10 22:25
扯淡。好的小提琴和不好的小提琴的差别不是用“青菜萝卜个人所爱”来解释的。

你一个人喜欢拉锯子一样声音的小提琴而不喜欢发声甜美的小提琴那是您的自由。您一个个体不代表行业概率。

但拉锯子刺耳音的小提琴不会被大多数内行的人认为好听。


人家的前提是“那些好听的名琴”,你歪曲成拉锯子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569
主题: 15
帖子: 40962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至少要可以控制音量。
本帖由 F5122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778
主题: 18
帖子: 1736
注册: 2017年5月
给我一碗鱼翅和一碟炒粉丝,我可能比较喜欢吃粉丝,但有的人就是认为鱼翅比粉丝好吃,随便啊,嘴巴长在人家脸上,爱吃啥吃啥。给我一碗真鱼翅和一碗人工仿制的鱼翅,我也没咋吃过鱼翅,我怎么知道哪个真哪个假。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564
主题: 12
帖子: 2399
注册: 2005年4月
飞花点翠 发表于 2016-1-29 22:00
你不可能在消声室里听音乐,在一般环境下听音乐,环境噪音远比功放噪音大。

你的呼吸噪音也远比功放噪音大。

功放的噪音可以完全忽略不计,完全掩盖在了音乐里、环境噪音里了。


说的很形象,感觉像讨论单反和微单对焦精度一样,微单片上对焦精度再高,也得镜头的调焦步进模组能反映的出来才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564
主题: 12
帖子: 2399
注册: 2005年4月
哈哈大校 发表于 2016-2-1 13:16
你别不服气,你耳朵没校准过吧?所以你不了解你自己的耳朵!我校准过,有曲线有数据,而且不止一次,比你有发言权。
举个例子,年轻人到老烧友家听音乐,过一会儿跑出来,说受不了了,声音太刺耳了,而老烧友自认为三频很均衡。请问,你怎样看耳朵的能力?依我看,耳朵可以把音响调到个人好耳朵测出4K附近有一重大洼陷。以前从未察觉过,很不以为然。几月后复诊,再测,依然有洼陷,曲线重合。看来,我的耳朵确实有问题,如果依照我的耳朵调频响,达到所谓平衡,那实际上在4K处必定一高峰,严重失衡。
音响最后要用自己的耳朵收货,这我赞成,而且最终结果也就是自己满意而已,要以此评论谈音响的好坏,还没有资格。


用均衡器把4K附近调个峰出来,看看听感有变化没有,是感觉好听了还是难听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564
主题: 12
帖子: 2399
注册: 2005年4月
也有能听得出差别的吧,耳机和喇叭的差别最明显,10块钱的路边货耳机,或者以前手机配的廉价带耳麦的耳机,跟过千的耳机差别还是很明显的。毕竟喇叭、耳机是最后一个到人耳的环节,在现在数码技术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反而音源、功放、解码这些设备的差别跟他们的价格 差别小的多了,前提是经过严谨的设计和测试出厂的设备,粗制滥造的除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032
主题: 501
帖子: 5239
注册: 2006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自己试试就知道了,我测过三对价格分别几十块,几百块,一千几百块的3寸全频喇叭,发现几十块的效果和一千几百块的效果差不多,都比几百块一对的强,怪不得几十块一对的卖量最多,多到几何级数比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075
主题: 25
帖子: 8863
注册: 2006年10月
有没人论证一下,为什么发烧友里很少有盲人?反正俺没见过。

按道理说,盲人耳朵,要放到HIFI领域,绝对是金耳朵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036
主题: 2
帖子: 3818
注册: 2008年8月
哈哈!这贴又被顶起来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837
主题: 20
帖子: 1937
注册: 2004年4月
唐子杰 发表于 2016-8-12 18:47
三大名琴有盲听测试吗?


从制造过程来看,可以算是盲听。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837
主题: 20
帖子: 1937
注册: 2004年4月
飞花点翠 发表于 2016-5-7 16:56
所谓好听,一百个人有一百个标准。
那些好听的名琴,如果盲听,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给出“好听”的结论,甚至一些人会觉得不好听。所谓好听,是其名气、※※、价格等因素下,人们自然而然地把名琴当中作了音质评价的标准。


扯淡。好的小提琴和不好的小提琴的差别不是用“青菜萝卜个人所爱”来解释的。

你一个人喜欢拉锯子一样声音的小提琴而不喜欢发声甜美的小提琴那是您的自由。您一个个体不代表行业概率。

但拉锯子刺耳音的小提琴不会被大多数内行的人认为好听。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3
主题: 108
帖子: 2114
注册: 2013年1月
lmeasy 发表于 2016-9-3 08:51
说明音响发烧友都是2b


说到点子上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624
主题: 77
帖子: 1272
注册: 2008年8月
FKKI 发表于 2015-12-28 16:02
经过这段时间混试听论坛,我初步得出一个结论:

Hifi,这东西,绝对不是仅仅用耳朵来鉴赏的,必须配合眼睛看,接触的触觉,甚至气味,大脑综合这几种感官得到的信息,给出了一个评价。

因此,这个论坛叫视听论坛,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仅仅用耳朵,对大部分所谓的发烧友来说,都是杯具。

因此,我们可以想象这么一个场景:

坐在能晒进温暖阳光的厅子里,(大脑大致会偏向此次听的声音会偏暖了),踩着纯羊毛的地毯(声音必须宽松了),轻轻的走到前面,仔细用手拂去昂贵的黄花梨木皮的音箱上的灰尘(声音会变得高贵了),中低音喇叭白色振膜上两个黑点好像也在给大脑暗示点什么,对我来说,这可能是惨白的日本艺妓脸上掩盖不了的两颗大黑痣,但对某些人来说,可能代表一种德意志的精致严谨的中音。。。

在唱片架里思考了两分钟,CD。。。才44.1k的采样率,必须有干涩的数码味,但幸好有醇厚甜美的胆机可以弥补。。不过今天还是听黑胶吧,嗯,这代表没有数模转换的纯模拟技术的最高原汁原味,接下来该能听出没有被44.1k削掉的超过20khz的超高频音波带来的无穷无尽的空气感和痛透感了。

电唱头无声无息的自动搭落在碟上,大功率纯甲类场效应管功放两侧的散热片早已经散发出阵阵热浪,毫无疑问,这将是温暖的音声。甚至从扬声器传来的黑胶特有的微微的背景兹滋声,那也是是别有风味的,令人想起维也纳金色歌剧厅那种微妙的声音。

回到座位,靠在不那么舒服的红木大师椅上,斟出一杯浓浓的10年陈熟普,没错,黑胶就应当如同这老普洱一样,醇厚,回味无穷。抿一口茶,眼角扫到巨大纯甲类功放后面的几根线,电源线来自英国,隐含大不列颠列岛湿润的海洋气息,正好中和了这个城市的火力发电带来的火气。而来自德国的精准的喇叭线,会让小提琴弦上掉落的每一粒哪怕是最小颗的松香微粒,都表现在那个带两个大黑痣的艺伎脸喇叭上。。

60分钟后,茶开始淡,听音结束,满意的坐着继续回味,没错,这套系统就是宽松,高贵,精准,充满空气感,结像结实,虽然黑胶的分离度才50多分贝,但他妈就是比超过100分贝的CD机的声场更加宽阔。。

90分钟后,你坐在电脑旁,在无忌试听论坛,hifidiy。。等各大论坛开始深情的谈此次你听音的感受,那种触动你内心的,那种只有贵价器材才有的高贵的味道,那种令人无法忘怀的小提琴的委婉,还有磅礴的,其他廉价音响根本无法重现的交响乐的庞大气势。。直到你把自己都感动了眼角含泪。

当然,顺便去无忌试听论坛那个叫什么{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 - 盲听测试汇总(线,功放,喇叭,音源)}的帖子,嘲笑那几个居然胆敢认为盲听测试有效的好像买不起好器材的穷鬼,※※,老子听这些器材,铜线,银线,不同的功放,不同的前级,不同的电源线。。还不是一耳朵的事情?当然,盲听测试老子是不参与的,太low 逼了。。


这个文笔绝对了!如果两根价格相差上千倍的线材听感区别需要很多大烧友竖起耳朵竭尽全力去分辨,那TMD不就已经说明问题了吗?盲听都是多余的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14
主题: 4
帖子: 66
注册: 2016年6月
玩音響,到頭來,無所謂攀比与追求.可以花重本大价錢;也可以玩性价比.但擁有開心和快樂是個技巧.
(2)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688
主题: 44
帖子: 4596
注册: 2007年1月
人耳的听觉非常迟钝的,只要做到一定客观指标就分辨不出了。 最容易分出区别的到是喇叭,因为喇叭要做到听音范围内0.2%失真 频响+-1dB 的不均匀度是几乎不现实的。 听觉灵敏或有经验的能分辨出0.5% 和 +-2dB 以上的差异的。  而功放前级等可以做到远小于上述指标,差异是很难分辨的。 本帖最后由 mdes74 于 2017-4-25 10:0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528
主题: 238
帖子: 2103
注册: 2010年2月
这东西不利就业,流行不起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369
主题: 7
帖子: 1411
注册: 2008年4月
呵呵!有点像中医看病,药医有缘人。反正,信则灵。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 - 盲听测试汇总(线,功放,喇叭,音源)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