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相机宽容度高的负面作用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4264 回帖:23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12.19
主题: 27
帖子: 9489
注册: 2010年3月
Hink 发表于 2017-11-2 14:02
色深、色阶过渡难道不是色彩部分?如果原图大小下,你肉眼连手机和全幅都分辨不出,还玩个p摄影!
以假乱真=和真的一样?你语文体育老师教的?不能一模一样叫个P万能!我当然达不到他的效果,正因为后期不是万能的,呵呵呵呵!
你肉眼能分清手机和单反都缩成1280*800的照片?我估计你的准确率不会超过60%太远,不信我拍几张你试试?就算照片拍的能和真的一样吗?因为畸变、色差、色散、透视等关系拍出来永远也不可能和真的一样,和真的一模一样的只有他本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384
主题: 6
帖子: 7873
注册: 2011年10月
仙人居士 发表于 2017-11-2 12:53
我说是色彩肉眼的差别分辨而不是画质,就好比食材再差含盐量是可以调到一致。无中生有,也有啊,我贴过乌克兰一个家伙拿最原始的画图工具画出可以以假乱真的照片,我也可以说你就算拿再牛的机身和镜头也达不到他的那种效果!
这个世界牛人太多了,今天给你看另外一个牛人:http://www_ipc_me/ipad-painted-morgan-freeman.html

色深、色阶过渡难道不是色彩部分?如果原图大小下,你肉眼连手机和全幅都分辨不出,还玩个p摄影!
以假乱真=和真的一样?你语文体育老师教的?不能一模一样叫个P万能!我当然达不到他的效果,正因为后期不是万能的,呵呵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49
主题: 2
帖子: 442
注册: 2010年9月
grace2660 发表于 2017-11-2 12:27
降低很容易,但增加很难啊

人家就是想给佳能找场子,哪顾得了这么多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2.19
主题: 27
帖子: 9489
注册: 2010年3月
Hink 发表于 2017-11-2 12:39
不同机身,当然就包括不同cmos大小的机身,如手机和全幅,何来能调到不可分辨?食材差别巨大,一个新鲜一个腐烂了,你能做得一样好吃?
后期你只能对比着来模仿,但不能无中生有(还谈何万能?),没有参照物你就死翘翘了!同一场景,只给你个狗头拍,不给你牛头,你花一辈子也想象不出和模仿出假设用牛头拍出的效果!
我说是色彩肉眼的差别分辨而不是画质,就好比食材再差含盐量是可以调到一致。无中生有,也有啊,我贴过乌克兰一个家伙拿最原始的画图工具画出可以以假乱真的照片,我也可以说你就算拿再牛的机身和镜头也达不到他的那种效果!
这个世界牛人太多了,今天给你看另外一个牛人:http://www_ipc_me/ipad-painted-morgan-freeman.html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384
主题: 6
帖子: 7873
注册: 2011年10月
仙人居士 发表于 2017-11-2 12:16
我没有说过机器不重要,镜头不重要,只说过直出色彩不重要,对于不同机身色彩直出间的差异,后期原文件的余量色彩足够把二者调到肉眼不可分辨!
后期的确是万能的,从原理上来说就算白片也能“画”成和样片一模一样的照片,但谁会化巨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这么调?

不同机身,当然就包括不同cmos大小的机身,如手机和全幅,何来能调到不可分辨?食材差别巨大,一个新鲜一个腐烂了,你能做得一样好吃?
后期你只能对比着来模仿,但不能无中生有(还谈何万能?),没有参照物你就死翘翘了!同一场景,只给你个狗头拍,不给你牛头,你花一辈子也想象不出和模仿出假设用牛头拍出的效果!
本帖最后由 Hink 于 2017-11-2 12:4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181
主题: 8
帖子: 2297
注册: 2007年1月
夜风微凉 发表于 2017-10-27 17:33


他说的是3通道24Bit,每通道8Bit,你发的12Bit是指每通道12Bit总共36Bit,不冲突。
Tiff可以用3通道48Bit,也就是每通道16Bit,RAW一般是每通道12-14Bit。

话说这帖子蛮傻的,对于同一个场景当然是宽容度大比较灰,但是人是死的么,要反差不会用PS缩小宽容度么。
当然你说动态范围就那么大,宽容度大了是不是阶调就要差点,这还有点道理。那就得看CCD/CMOS是不是真的塞满了那12-14Bit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154
主题: 71
帖子: 6877
注册: 2007年10月
降低很容易,但增加很难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2.19
主题: 27
帖子: 9489
注册: 2010年3月
Hink 发表于 2017-11-2 11:27
那ccd和cmos、不同尺寸的cmos、不同镜头,都会造成精度差异了,你不是说机器不重要,镜头不重要,后期调色万能,有足够的时间一个一个像素调就能一模一样吗?
我没有说过机器不重要,镜头不重要,只说过直出色彩不重要,对于不同机身色彩直出间的差异,后期原文件的余量色彩足够把二者调到肉眼不可分辨!
后期的确是万能的,从原理上来说就算白片也能“画”成和样片一模一样的照片,但谁会化巨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这么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1.121
主题: 136
帖子: 7510
注册: 2007年12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Rainnn 发表于 2017-5-23 08:40
像素无用-高感无用-动态范围无用-……下一步是啥呢  色彩无用  好器材无用  轻量化无用  拍照无用?
最后,发现自己的JJ无用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1.121
主题: 136
帖子: 7510
注册: 2007年12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这样的SB帖子都有。服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6
主题: 2
帖子: 843
注册: 2015年9月
人家有个贴子用MATLAB读取佳能和尼康两家的RAW作过灰阶分析,大法的COMS动态范围是怎么来的一目了然,总好过在这瞎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384
主题: 6
帖子: 7873
注册: 2011年10月
仙人居士 发表于 2017-10-27 16:00
这个涉及到值的精度问题,手机的精度与单反是不能比的,如果精度接近,只对色彩进行后期调色,是不管哪个品牌原文件都可以调到色差肉眼不能分辨!

那ccd和cmos、不同尺寸的cmos、不同镜头,都会造成精度差异了,你不是说机器不重要,镜头不重要,后期调色万能,有足够的时间一个一个像素调就能一模一样吗? 本帖最后由 Hink 于 2017-11-2 11:2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664
主题: 2
帖子: 632
注册: 2006年11月
钱多的负面作用也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5
主题: 20
帖子: 514
注册: 2011年2月
清静自正 发表于 2017-10-30 15:37
凡事有利,必有弊
两全殊为难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68
主题: 28
帖子: 1928
注册: 2014年8月
凡事有利,必有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457
主题: 77
帖子: 3374
注册: 2017年4月
夜风微凉 发表于 2017-10-27 17:31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686794-1-1-2.html
此18%非彼18%,此18%即彼50%


你的意思是什么呢? 我已经说了量化的18%,是感觉的50%。 你想表达什么呢? 要把这个理论来个全套说明?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897
主题: 67
帖子: 23597
注册: 2010年9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810
NIKON D90
夜风微凉 发表于 2017-10-27 17:31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686794-1-1-2.html
此18%非彼18%,此18%即彼50%
看来什么事都要追根寻源,找到正确的理论或者标准,不能凭想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06
主题: 3
帖子: 1203
注册: 2013年11月
sandoo 发表于 2017-10-27 16:13
jpeg就24bit,要显示更高宽容度,就得48bit TIFF

jpg这么牛逼啊,头一次听说
http://www_nphoto_net/news/2014-01/23/5e2f272f65129a4a.shtml 本帖最后由 夜风微凉 于 2017-10-27 17:3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06
主题: 3
帖子: 1203
注册: 2013年11月
den7bo 发表于 2017-10-27 15:57
这就是所谓的非线性,简单将,数据强度大一倍的,色彩表征并不会强一倍。最典型就是所谓18度灰了。也就是黑色成分占18%的,是黑白的中间点,而不是50%。

整个色彩理论,是无法完全理论化的原因,也在于非线性,也就是你无法用一个数学公式来描述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各家都有一个自己的经验曲线,所以各家做出来的产品,总是有天然偏向。 而且各家自己的产品之间,也会存在一定差异性,因为产品过程中任何一点的变化,他们无法通过调整其他变量,来得到一致性结果。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686794-1-1-2.html
此18%非彼18%,此18%即彼5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213
主题: 320
帖子: 19584
注册: 2009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jpeg就24bit,要显示更高宽容度,就得48bit TIFF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8.003
主题: 76
帖子: 4523
注册: 2000年4月
优质内容勋章
参照区域曝光法,影调压缩一节
这还有什么感到困惑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13
主题: 0
帖子: 2307
注册: 2015年11月
高宽容度可以从14EV中任意截取6EV的范围,所以楼主你洗洗睡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2.19
主题: 27
帖子: 9489
注册: 2010年3月
Hink 发表于 2017-10-27 15:36
色彩表现与后期有关,你拿手机和全幅拍同一样东西(小光圈不看虚化),色彩差别手机后期就能调成全幅一模一样?
这个涉及到值的精度问题,手机的精度与单反是不能比的,如果精度接近,只对色彩进行后期调色,是不管哪个品牌原文件都可以调到色差肉眼不能分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457
主题: 77
帖子: 3374
注册: 2017年4月
WKWJ 发表于 2017-10-27 15:52
虽然看不懂你说的,不过有时候我觉得一些照片反映出来的和人肉眼看到的相距甚远,比如,在大太阳下的水面反射,眼睛实际看到的就是完全过曝的,没有任何细节的亮斑,但一些所谓的高宽容度拍出来的是灰灰的亮斑,貌似说明能显示亮部的“细节”,而一些宽容度较低的相机拍摄的片子实际表现就是亮部完全过曝了,没有任何:细节了,和人肉眼现场看到的一样。所以说,这种把人肉眼实际看不到的所谓的“细节”好还是就和现场一样的好,这是个问题。低宽容度拍出照片可能更接近人眼实际看到的场景,所以感觉反而更真实,而高宽容度的一些片子把一些实际观感中不宜看清的暗部或亮部刻意提亮压暗表现,和人眼感官差距较大,就像一些HDR的照片一样,感觉不是很真实,特别的效果


这就是所谓的非线性,简单将,数据强度大一倍的,色彩表征并不会强一倍。最典型就是所谓18度灰了。也就是黑色成分占18%的,是黑白的中间点,而不是50%。

整个色彩理论,是无法完全理论化的原因,也在于非线性,也就是你无法用一个数学公式来描述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各家都有一个自己的经验曲线,所以各家做出来的产品,总是有天然偏向。 而且各家自己的产品之间,也会存在一定差异性,因为产品过程中任何一点的变化,他们无法通过调整其他变量,来得到一致性结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457
主题: 77
帖子: 3374
注册: 2017年4月
Hink 发表于 2017-10-27 15:36
色彩表现与后期有关,你拿手机和全幅拍同一样东西(小光圈不看虚化),色彩差别手机后期就能调成全幅一模一样?


所有的图像色彩处理过程,都会导致色彩的变化,这是图像复杂度本身决定的。

简单讲,就是计算过程中的数据宽度截取,也就是小数点后无穷位的截取,都会导致信息的变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338
主题: 22
帖子: 16832
注册: 2012年10月
den7bo 发表于 2017-10-27 15:29
我在说楼上那幅图吗?DXO色深是什么概念? 什么叫做色彩过度丰富性,细腻性?

歪理邪说? 你说说个正理看看? 看不懂就说看不懂,不是你不懂就是歪理邪说。

我是在从原理上告诉你,高光或者暗部拉回来而不损失细节的照片,其最重要的正确曝光区域,就必然不能做到细节更丰富!

所以用所谓拉暗部或者高光来说明宽容度,就是歪理邪说!

虽然看不懂你说的,不过有时候我觉得一些照片反映出来的和人肉眼看到的相距甚远,比如,在大太阳下的水面反射,眼睛实际看到的就是完全过曝的,没有任何细节的亮斑,但一些所谓的高宽容度拍出来的是灰灰的亮斑,貌似说明能显示亮部的“细节”,而一些宽容度较低的相机拍摄的片子实际表现就是亮部完全过曝了,没有任何:细节了,和人肉眼现场看到的一样。所以说,这种把人肉眼实际看不到的所谓的“细节”好还是就和现场一样的好,这是个问题。低宽容度拍出照片可能更接近人眼实际看到的场景,所以感觉反而更真实,而高宽容度的一些片子把一些实际观感中不宜看清的暗部或亮部刻意提亮压暗表现,和人眼感官差距较大,就像一些HDR的照片一样,感觉不是很真实,特别的效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457
主题: 77
帖子: 3374
注册: 2017年4月
robot88 发表于 2017-10-27 14:42
这个楼主有点跑题了,宽容度不是这个概念,宽容度是RAW能计录的最亮到最暗的区域,当然是大一些比较好……

举个例子,一个场景有30个象素,亮度依次是:

1,2,3,4,5......27,28,29,30

那么一台机器A记录下来是

4,4,4,4,5,6.....26,27,27,27,27

另一台机器B记录下来是
2,2,3,4,5.....27,28,29,29

那么我们认为机器B的宽容度比机器A要好。宽容度是指RAW可以记录的亮度范围。都说胶片的宽容度好,有谁说胶片的色彩不好?这两个功能根本就不相关。
JPG的彩色是另外一个问题。HDR功能出来的全是JPG。


实际宽容度,只和AD也就是模拟变数字的位数有关,也就是所谓的色彩深度,如果相机采用12位的AD, 按照RGB独立编码的话, 一个像素点就是 3X12=36位。能表现的色彩是 2的36次方,也就是大概600亿个不同色彩。 但是纯色实际上只有2的12次方,也就是4096种,其实也大大超过人眼的辨识度了。实际处理过程中,会有一些伪彩色出现。

因为数据量巨大,所以图像实际传输和存储过程,都是采用了压缩算法,压缩算法和解压算法不是对称的,也就是经过压缩然后再解压的图像,实际上会发生变化。

比较有意思的是,人眼虽然辨别不了图像的细微差异,但是能感受到区别。这点在声音上也很像。你看不出图像具体差别在哪,但是你能感觉出他们的差异。 就像你能听出两个人声音的不同,但是你肯定无法量化具体差异在哪里。

所以在采样位数一样的情况下,产品的所谓宽容度本质上是一样的,之所以感觉有差异,是因为在数字化图像的过程中的非线性,使得编码的偏重是不一样的。在信息量一致的情况下,把信息用来平均描述,还是偏重描述正常曝光区域,而只是兼顾高光和暗部。得到的效果是不同的。 这就会造成所谓宽容度不同。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384
主题: 6
帖子: 7873
注册: 2011年10月
重复 本帖最后由 Hink 于 2017-10-27 15:3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384
主题: 6
帖子: 7873
注册: 2011年10月
仙人居士 发表于 2017-10-27 06:59
似是而非的猜度,按你的理论,5D4、1D等色彩比不过5D、5D2了?
色彩表现和后期调色有关,和宽容度无关,对于后期调色已经入门的,哪家机身拍出来的色彩都不会差。

色彩表现与后期有关,你拿手机和全幅拍同一样东西(小光圈不看虚化),色彩差别手机后期就能调成全幅一模一样?

本帖最后由 Hink 于 2017-10-27 15:4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457
主题: 77
帖子: 3374
注册: 2017年4月
timson 发表于 2017-10-27 13:16
这根本是歪理邪说.
DXO的色深是表示色彩过渡的丰富性, 细腻性. 无疑. DXO上面, 宽容度低而色深不行的机器比比皆是. 相反, 宽容度高而色深高的机器也很多, 尤其新机.
楼顶的图, 根本是反差的原因造成视觉上似乎低宽容度的图更好看些, 更凌利些的感觉, 根本与色彩无关. 是反差, 对比度, 高光和暗部之对比度高.  直方图的形态也清楚表明了此点么.


我在说楼上那幅图吗?DXO色深是什么概念? 什么叫做色彩过度丰富性,细腻性?

歪理邪说? 你说说个正理看看? 看不懂就说看不懂,不是你不懂就是歪理邪说。

我是在从原理上告诉你,高光或者暗部拉回来而不损失细节的照片,其最重要的正确曝光区域,就必然不能做到细节更丰富!

所以用所谓拉暗部或者高光来说明宽容度,就是歪理邪说! 本帖最后由 den7bo 于 2017-10-27 15:3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相机宽容度高的负面作用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