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相机宽容度高的负面作用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4263 回帖:23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027
主题: 2
帖子: 64
注册: 2004年11月
这个楼主有点跑题了,宽容度不是这个概念,宽容度是RAW能计录的最亮到最暗的区域,当然是大一些比较好……

举个例子,一个场景有30个象素,亮度依次是:

1,2,3,4,5......27,28,29,30

那么一台机器A记录下来是

4,4,4,4,5,6.....26,27,27,27,27

另一台机器B记录下来是
2,2,3,4,5.....27,28,29,29

那么我们认为机器B的宽容度比机器A要好。宽容度是指RAW可以记录的亮度范围。都说胶片的宽容度好,有谁说胶片的色彩不好?这两个功能根本就不相关。
JPG的彩色是另外一个问题。HDR功能出来的全是JPG。
(2)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99
主题: 9
帖子: 1182
注册: 2008年5月
Rainnn 发表于 2017-5-23 08:40
像素无用-高感无用-动态范围无用-……下一步是啥呢  色彩无用  好器材无用  轻量化无用  拍照无用?

终极是相机无用论,手机+美图秀秀足够在朋友圈嘚瑟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254
主题: 24
帖子: 1378
注册: 2000年10月
索水拼命鼓吹的东西,有可能恰恰是产品的缺陷,当年流行不少类似枪文: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29518262.html
这是把短法兰距边缘画质缺陷反过来当成优势来鼓吹,属于诈骗,刻意误导欺骗消费者。

当然鼓吹宽容度,性质没这么恶劣。不提高宽容度,索尼如何应对短法兰距带来的边缘一两档失光?中心宽容度12ev,边缘机身修正后宽容度10ev就伤画质了。

于是乎宽容度就被吹到天上,成为宇宙间给系统打分的唯一金标准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8.561
主题: 10
帖子: 8577
注册: 2017年5月
den7bo 发表于 2017-10-27 12:41
关键是你愿意把能力用在高光暗部,还是正常亮度区域。

就是你话100块钱,是平均用,还是把80块用在正常亮度空间,20块分给高光和暗部。

即便设备性能提升,想当于你有了1000块钱,还是存在是平均分配,还是重点分配的问题。

毋庸置疑,20-80的原则下,如果高光和亮度都有拉回到正常亮度空间的能力,也就意味着这个能力是平均分配的,是不合理的。 因为毕竟在一张图的高光和暗部,不是你的重点,如果是你的重点,应该是在你准确曝光的区域。

把宽容度问题说的那么玄,纯粹是瞎扯蛋。
这根本是歪理邪说.
DXO的色深是表示色彩过渡的丰富性, 细腻性. 无疑. DXO上面, 宽容度低而色深不行的机器比比皆是. 相反, 宽容度高而色深高的机器也很多, 尤其新机.
楼顶的图, 根本是反差的原因造成视觉上似乎低宽容度的图更好看些, 更凌利些的感觉, 根本与色彩无关. 是反差, 对比度, 高光和暗部之对比度高.  直方图的形态也清楚表明了此点么.

本帖最后由 timson 于 2017-10-27 13:1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457
主题: 77
帖子: 3374
注册: 2017年4月
Dunedin梦想 发表于 2017-10-27 12:55
不需要说得太复杂,简单即可:宽容度高色彩很平面,颜色发灰。宽容度低,色彩有层次,颜色观感好


是的,其实拉一张色阶图的两端就清楚了。缩窄之后,高光和暗部细节少了,但是图像正常亮度区域的色彩明显好很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457
主题: 77
帖子: 3374
注册: 2017年4月
仙人居士 发表于 2017-10-27 12:51
但你是1000元,人家是1500元,文件就比你大,你怎么比?


那是另外一件事情,也就是AD的位数,你用14位,肯定比12位大。你觉得每个像素一个转换器容易,还是多个像素共用一个转换器容易?

是不是14位就好? 你去看看单独的AD转换原件的价格就知道了。

14位看上去梯度更多,但是精度呢? 你转换成14位,要保持和12位一样的精度,意味着你整个电路的设计复杂度和成本会高很多。

因为同样信号幅度,你转换位数越多,意味着着每一档的信号幅度变小,同样在背景噪声一致的情况下,信噪比自然就大了。

而且AD转换是一个有模拟电路参与的过程,任何模拟放大电路都有门槛区和饱和死区,所以好的模拟数字转换单元,只有少数公司能做好。

简单讲,那种吹嘘在片上每个单元做模数转换的,转换位数14位的,如果不介绍转换精度,漂移量都是耍流氓。

你去看看AD转换芯片有多大? 相机那种像素密度,还每一个像素点一个转换电路,纯粹就是耍流氓。也就是每个像素点实际都是不一样的,玩的只不过噪声在哪个阶段为主的差异而已。其实结果是一样的,玩个概念而已。
本帖最后由 den7bo 于 2017-10-27 13:02 编辑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1.796
主题: 52
帖子: 2743
注册: 2004年7月
楼主没明白宽容度的含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16
主题: 29
帖子: 786
注册: 2014年5月
不需要说得太复杂,简单即可:宽容度高色彩很平面,颜色发灰。宽容度低,色彩有层次,颜色观感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457
主题: 77
帖子: 3374
注册: 2017年4月
从耗子胖成猪 发表于 2017-10-27 12:47
这一块恐怕还不是宽容度的锅~


是因为光学-电子-色彩编码-色彩重现整个过程的非线性,任何一个地方的变动,给人感觉可能就是色彩风格的变动。

这甚至不是设计方能控制的,大方向可以控制,这种风格类的非线性特性,是无法准确重现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2.19
主题: 27
帖子: 9489
注册: 2010年3月
den7bo 发表于 2017-10-27 12:41
关键是你愿意把能力用在高光暗部,还是正常亮度区域。

就是你话100块钱,是平均用,还是把80块用在正常亮度空间,20块分给高光...
但你是1000元,人家是1500元,文件就比你大,你怎么比?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075
主题: 32
帖子: 2792
注册: 2003年12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被引用内容作者已注销

也支持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457
主题: 77
帖子: 3374
注册: 2017年4月
简单讲,色彩只不过是RGB三个通道的亮度合并而已。

所以简化一下,你有100个色彩/亮度梯度,表现100个不同深浅/浓淡的色彩。你是从无到完全饱和,平均分配这100个梯度,还是在暗部和高光区少用一点,在准确曝光区多用一点呢?

你在高光暗部用得少,高光/暗区拉回细节就丢失多。但是你在合理曝光区的梯度就多,合理曝光区的色彩/亮度等级就越多,色彩/亮度变化就越细腻平滑。

因为色彩/亮度自身变化的非线性,以及人眼感觉细胞的非线性,所以各家的差异,实际上就是对这个非线性曲线的掌握和了解的差异。

其实大家平时拉拉那些P图软件的曲线就知道了,那个调整过程,不是一个可以直接量化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需要敏锐感觉和经验的过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801
主题: 807
帖子: 24977
注册: 2008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chenchuna 发表于 2017-10-27 09:30
觉得宽容度与质感表现有一定的矛盾。

总有人拿5D4说事,但5D4在皮肤的质感表现不及“老式”佳能,有这种反应的影友也不是一位两位,不是什么秘密吧!


这一块恐怕还不是宽容度的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457
主题: 77
帖子: 3374
注册: 2017年4月
timson 发表于 2017-10-27 12:29
宽容度越低, 画面中高光区和暗部是死黑死白, 谈何色彩, 根本是缺失了内容和色彩.


关键是你愿意把能力用在高光暗部,还是正常亮度区域。

就是你话100块钱,是平均用,还是把80块用在正常亮度空间,20块分给高光和暗部。

即便设备性能提升,想当于你有了1000块钱,还是存在是平均分配,还是重点分配的问题。

毋庸置疑,20-80的原则下,如果高光和亮度都有拉回到正常亮度空间的能力,也就意味着这个能力是平均分配的,是不合理的。 因为毕竟在一张图的高光和暗部,不是你的重点,如果是你的重点,应该是在你准确曝光的区域。

把宽容度问题说的那么玄,纯粹是瞎扯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8.561
主题: 10
帖子: 8577
注册: 2017年5月
楼顶那比较图看着可笑都, 那就是宽容度? 右图暗部死黑, 直方图有显示, 不合格.  左图整成那样, 根本是不正常的处理, 来说宽容度的害处? 可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8.561
主题: 10
帖子: 8577
注册: 2017年5月
den7bo 发表于 2017-10-27 10:25
高光和暗部细节保留越多,编码空间里留给中间色彩的编码空间就越小,色彩的细腻程度就越差。
宽容度越低, 画面中高光区和暗部是死黑死白, 谈何色彩, 根本是缺失了内容和色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488
主题: 17
帖子: 5622
注册: 2015年1月
来至高空的风 发表于 2017-5-22 22:02
相对人眼,相机的宽容度还差很远。


人言宽容度也不行,只是可以随焦点改变iso,最后自动合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488
主题: 17
帖子: 5622
注册: 2015年1月
仙人居士 发表于 2017-5-22 17:21
厨师有嫌菜刀太快的吗?只有不专业的才怕刀太快而切手指。同样宽容度由高调低很容易,但宽容度低却不能调高啊!


拎着200斤的龙头铡切菜的正牌厨师更不多见。

最多的就是花布群之流的屁股决定脑袋的家庭主厨在这么吹1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457
主题: 77
帖子: 3374
注册: 2017年4月
仙人居士 发表于 2017-10-27 10:24
这说的在同相素同样大小原文件来说应该是正确的,但同相素宽容度高的机身生成的原文件明显大于低机身的文件大小,这种说法就不正确了。


不管文件有多大,AD转换的位数是固定的。光电转换之后的深度也是一样的。 为什么高光和暗区有宽容度问题,是因为大部分图片信息分布也是18度灰附近,也就是正常的亮度空间。也就是大部分图像信息集中在50%亮度附近正态分布。

简单讲,如果亮度空间转换后的基准电压是0-1V的话,数字化编码从0-100的化,如果线性编码,那么拥有图像信息90%以上的0.25-0.75的常规亮度空间编码从25-75,和拥有图像信息10%的0-0.25, 0.75-1的暗部和高亮占有同样的编码空间的话,常规空间的信息辨识度就不够细致了。所以一般的做法,在暗区和高亮区域减少编码宽度,比如0-0.25的暗部区间,编码是0-10,0.75-1的高亮区域编码是90-100,而给常规的0.25-0.75区间的编码是10-90,共80个等级,而原来25-75只有50个等级,所以在最常见的图像空间里,图像的辨识度提高了60%。

为什么以前的说法,佳能高光容易拉回,尼康的暗部容易拉回,其实是两家在对高光和暗部编码规则的控制不同而已。

真正影响宽容度的,是AD的编码位数,但是这个编码位数太高,电路设计复杂度指数型增加,因为编码位数越多,意味着电路对精度的要求越高,抗电路基本噪声的能力越低。

所以真正的差异,是AD转换的非线性比例各家的控制方法不同而已。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916
主题: 29
帖子: 10484
注册: 2004年11月
magicsoft 发表于 2017-10-27 11:36
顶级的中画幅,色彩都比你们手上的玩具相机还差?
别瞎想了,洗洗睡吧。


顶级中画幅有24X36的?有14bit的?

你自己都说了玩具机,玩具机就这德性,要么要宽容度,要么要层次表现的。几个玩具厂就没有一个双全的玩具机——不满意就选中幅机呗! 本帖最后由 chenchuna 于 2017-10-27 11:5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4.458
主题: 231
帖子: 19170
注册: 2005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 EOS R5m2
★ Canon EOS R5m2
顶级的中画幅,色彩都比你们手上的玩具相机还差?
别瞎想了,洗洗睡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457
主题: 77
帖子: 3374
注册: 2017年4月
timson 发表于 2017-10-27 09:13
尽是奇谈怪论。宽容度与色彩有毛关系。宽容度是高光和暗部保留或恢复细节的能力。


高光和暗部细节保留越多,编码空间里留给中间色彩的编码空间就越小,色彩的细腻程度就越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2.19
主题: 27
帖子: 9489
注册: 2010年3月
den7bo 发表于 2017-10-27 10:21
宽容度的大小,就是个量化区间的选取问题,确实不是越大越好。

之所以能够在高光或者暗部拉回来不丢失细节,也就是意味着在高光或者暗部保留了较多的采样空间,同样意味着在正常的亮度空间里,采样空间减少,细节丢失更多。
s
这说的在同相素同样大小原文件来说应该是正确的,但同相素宽容度高的机身生成的原文件明显大于低机身的文件大小,这种说法就不正确了。

本帖最后由 仙人居士 于 2017-10-27 10:2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457
主题: 77
帖子: 3374
注册: 2017年4月
宽容度的大小,就是个量化区间的选取问题,确实不是越大越好。

之所以能够在高光或者暗部拉回来不丢失细节,也就是意味着在高光或者暗部保留了较多的采样空间,同样意味着在正常的亮度空间里,采样空间减少,细节丢失更多。
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61
主题: 9
帖子: 133
注册: 2009年11月
emca 发表于 2017-05-22 22:03
高宽容度的片子,解码后输出时并非一定要把所有动态范围都还原出来,要把它弄成低宽容度的死黑死白简直太容易了!
但相反你试试?
高宽容度包含...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916
主题: 29
帖子: 10484
注册: 2004年11月
觉得宽容度与质感表现有一定的矛盾。

总有人拿5D4说事,但5D4在皮肤的质感表现不及“老式”佳能,有这种反应的影友也不是一位两位,不是什么秘密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986
主题: 17
帖子: 2325
注册: 2005年8月
HDR用好了是神器,不会用就是垃圾制造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8.561
主题: 10
帖子: 8577
注册: 2017年5月
尽是奇谈怪论。宽容度与色彩有毛关系。宽容度是高光和暗部保留或恢复细节的能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564
主题: 3
帖子: 537
注册: 2009年10月
huwentao1984 发表于 2017-5-23 07:39
大光比场景大法高宽容度的结果就是灰阶引入太多,颜色变淡。普通场景又过饱和,所以在颜色方面大法还是不行。
泰晤士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相机宽容度高的负面作用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