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听不出板载声卡和DAC的区别,困惑了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5318 回帖:112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同志们,周末补一波图,配一些废话。首先,一个国产神器到手,抱歉本来说今年不再买东西了,可是实在觉得耳放是短板,而且没有平衡输出,浪费一年的大好光阴不值当,还是趁早把这个坑填了,其他的确实先不动了。

本来因为大名鼎鼎的泉知道了HOLO,后来又见出了梅这个据说是大毒物的全球最高指标产品,因此把这个品牌纳入淘宝收藏夹,准备明年作为DAC升级备选项的。结果逛他家店铺发现沧这个耳放,极其小众,国内帖子都找不到几个,自名佛系的作者甚至连参数都不放全。但根据网上仅有能找到的信息和部分国外网站上的评测,感觉这个耳放应该还是技术过硬的产品,再一次打破不买国产的誓言,收了。另外一个原因是作者反复强调沧是一个耳放和前级并重的产品,它不仅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耳放,也是一个高素质的前级,考虑到以后会上音箱,沧可以兼顾。

这个帖子不是器材评测贴,我一个新人也不班门弄斧了,因此不详细评价沧,我只能说声音很不错。但也要热机,刚开机觉得高频衰减很厉害,整个声音很暗,我开始用单端,后来换平衡线感觉好了些,还以为是单端和平衡的区别,差点产生误解。因为平衡线只有1.5米,不够长,后来再换回3米的原配单端线也是很好的,原来是热机的问题!

平衡线只听了几分钟,具体比单端提升多少以后再说吧,我得重新买一条3米的线,我的器材距离比较远,1.5米不够。但几分钟的试听没给我太特别的印象,只是音量比单端大了6db左右,放大音量到极限测试底噪发现比单端小一些,其他区别好像不大。我想很多人说平衡口如何如何好,不排除一部分人是因为音量大了产生的错觉吧?音量大了是爽啊,可是你要比较就要放到同样音量比较。

DAC和耳放之间的10元XLR平衡线和350元XLR平衡线对比还没做,懒得做,大概率我还是听不出区别,等哪天闲着没事再做。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91
主题: 51
帖子: 2171
注册: 2015年4月
wszheng 发表于 2020-03-29 05:12
这有啥困惑的?
既然听不出区别,自然是哪个便宜方便听哪个。
再设法寻找更便宜方便的,淘汰相对昂贵繁琐的。直至听出区别。
这才是理性Hi...


一套贵价系统与廉价系统竟然听感差不多?

不想烧的人惊喜:原来不用花这么多钱

就想折腾的人恼火:距离没拉开?看来是钱没花够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153
主题: 45
帖子: 3317
注册: 2005年7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3-29 10:51
买过的几条电源线,有所谓美国的线基,日本的线基,台湾的线基,有纯铜的(鬼知道是几N的),有镀银的(鬼知道镀的是不是银),选配的基本都是台湾品牌的插头,拆过之后几个感想如下:

1. 所谓发烧电源线,核心就是一个字:粗。这几条线里面每根纤芯直径在4-6平方之间,粗的吓人。先不说到底是什么档次的铜,这个个人也无法测试,就这个线径,确实过度设计了,也许给大功率的落地箱系统用还有点必要,给功耗只有几十瓦的耳机系统确实毫无意义。粗的结果就是线特别硬,加上绝缘皮,屏蔽层,蛇皮网等,每根线都是又粗又硬,※※非常不方便。我觉得给耳机系统的电源线,1.5平方带屏蔽层的线就已经大大的冗余了。

2. 这些线除了品牌成缆,如果是淘宝店自己用线基和插头给你组装的那种,即使线基和插头品质不错,但十之※※组装水平很差。拆开我发现有的线头没有完全拧好插到端子里,有些铜丝毛刺露出来;有的插入太深,绝缘皮都卡到端子里一部分,这样会造真正的铜导线部分接触不良;有的接线端子上的螺丝根本没有完全拧紧(也许在运输途中震松了)。所以如果你买了发烧线,最好动手打开检查一下,如果有问题自己处理好,这样用得安心。如果只顾着开脑放其实线都虚接了,就本末倒置了。

3. 线基本身, ...
功放送的是OFC电源线,感觉OFC线也不是什么贵东西,不过也算有诚意了,我拆开发现是volex的产品,解码器安桥DAC-1000的做工比801好不少,电源线亦然,JET的15A,厂家没说是不是ofc,但我根本不担心电源线质量,相对脑洞大开的各种神物我更相信按规范生产的大厂产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913
主题: 46
帖子: 9474
注册: 2004年8月
这有啥困惑的?
既然听不出区别,自然是哪个便宜方便听哪个。
再设法寻找更便宜方便的,淘汰相对昂贵繁琐的。直至听出区别。
这才是理性HiFi发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9.379
主题: 38
帖子: 4765
注册: 2014年8月
kubain 发表于 2020-03-29 04:48
你觉得乐朗031蓝牙接收器音质如何?我听非常好,分不出和直接插手机有什么区别...


乐朗神马鬼?

我是一千大洋的蓝牙接收器,还是用的红米……

不过,话说听不出就是听不出,纯私人的事 我也不能投诉你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2020-03-29 13:03:0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749
主题: 15
帖子: 56180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kubain 发表于 2020-3-29 12:48
你觉得乐朗031蓝牙接收器音质如何?我听非常好,分不出和直接插手机有什么区别
一般手机水平 本帖最后由 Bohnenkaffee 于 2020-3-29 12:5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4.149
主题: 228
帖子: 3835
注册: 2007年2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ILCE-6700
NIKON D810
一厢情愿 发表于 2020-3-28 22:37
桌面已经满了,再折腾就只能在客厅了…


你觉得乐朗031蓝牙接收器音质如何?我听非常好,分不出和直接插手机有什么区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749
主题: 15
帖子: 56180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对于电源线来说可以到最后阶段再考虑,不然一换器材线可能就不够了。我的电线面前用美标机线,接线板也换成美标的了等我所有器材固定了看看需不需要换电源线,如果要讲究线材的话,换来换去成本也不小,不如最后再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9.379
主题: 38
帖子: 4765
注册: 2014年8月
lmsd 发表于 2020-02-17 06:39
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 省钱了啊   如果你是金耳朵 钻石耳朵 就该烦恼了  硬盘都有不同的声音呢  你说到最后得咋玩 听不同的曲目还得...


据金耳大神亲鉴,同一曲,同一块硬盘,存储位置不同,声音也不一样哦  哦哦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3-28 23:26
我今天把买的几个品牌的电源线拆开看了一下,明白了一些事情,待明天道来。


买过的几条电源线,有所谓美国的线基,日本的线基,台湾的线基,有纯铜的(鬼知道是几N的),有镀银的(鬼知道镀的是不是银),选配的基本都是台湾品牌的插头,拆过之后几个感想如下:

1. 所谓发烧电源线,核心就是一个字:粗。这几条线里面每根纤芯直径在4-6平方之间,粗的吓人。先不说到底是什么档次的铜,这个个人也无法测试,就这个线径,确实过度设计了,也许给大功率的落地箱系统用还有点必要,给功耗只有几十瓦的耳机系统确实毫无意义。粗的结果就是线特别硬,加上绝缘皮,屏蔽层,蛇皮网等,每根线都是又粗又硬,※※非常不方便。我觉得给耳机系统的电源线,1.5平方带屏蔽层的线就已经大大的冗余了。

2. 这些线除了品牌成缆,如果是淘宝店自己用线基和插头给你组装的那种,即使线基和插头品质不错,但十之※※组装水平很差。拆开我发现有的线头没有完全拧好插到端子里,有些铜丝毛刺露出来;有的插入太深,绝缘皮都卡到端子里一部分,这样会造真正的铜导线部分接触不良;有的接线端子上的螺丝根本没有完全拧紧(也许在运输途中震松了)。所以如果你买了发烧线,最好动手打开检查一下,如果有问题自己处理好,这样用得安心。如果只顾着开脑放其实线都虚接了,就本末倒置了。

3. 线基本身,我觉得我们不需要过分关心线的设计和材质,这些不是个人能够验证的,只要想办法用到真正正规大企业出品的东西就好了,因为人家是遵循行业标准生产的地道的东西,我做过工程,知道山寨小厂做的电缆有多差,要多差有多差。

4. 插头目前我只接触过台湾MOVE ON的和MPS的,所以暂时只能评价这两个品牌,MOVE ON我非常满意,拆开后可以看到用料扎实,做工精良,价格适中。MPS的没看出有多少特别之处,但价格要高很多。

5. 经此一拆,发现DIY一条电源线太简单了,完全可以自己做。以后如果有需要,我会买线基和插头,自己做就完了,更省钱,更放心,玩得也更开心。至少朋友来了可以吹水线是自己做的

6. 你用的线再好,也只解决了最后1米的问题,你家墙里什么线自己心里没数吗(想想我家墙里的线就想骂装修公司)?小区里什么线你控制得了吗?这一路上经过多少设备和开关,你了解吗 ?能改变吗?我现在完全理解为什么换了墙插,换了这线听不出任何区别了。总之,除非有财力单独让电力公司给你家拉一路专线,或者买一个真正高端的再生电源,在家里重新生成真正的“好电”,否则不用过分在意电源线。如果继续发烧下去,再生电源会是我考虑的一个方向,而不是买几万一条的智商线。
以下内容由 DouLong 于 2020-3-29 10:58 补充
再补充一点,我发现很多真正的顶级器材,人家厂家都说了产品已经高度优化,内部对电源的处理,对输入信号的处理都是顶级的,反而对外界的要求大大降低,也就是说用合格的电源线信号线就可以了,否则器材做那么好那么贵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一点点输入的变化都会引起输出的巨大变化,那个人认为这不是好器材,反而是不合格的器材。当然,在发烧界可能不采用这个逻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我今天把买的几个品牌的电源线拆开看了一下,明白了一些事情,待明天道来。
本帖由 SCM-W09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688
主题: 26
帖子: 3712
注册: 2005年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3-28 18:36
东西越来越多了,又不得不买个功放架子,哎。


桌面已经满了,再折腾就只能在客厅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东西越来越多了,又不得不买个功放架子,哎。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昨天晚上听音感觉有点怪,熟悉的歌听出了不一样的声音。今天发现昨晚耳机戴反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一厢情愿 发表于 2020-3-28 10:59
好像是因为出版的少,没货被炒起来了。便宜的不是扫描版就是盗版。放狗可以下到英文的。19.5M。


反正正版也没货,索性买了个20多的影印版,还有两本其他音响方面的书。到了看看怎么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688
主题: 26
帖子: 3712
注册: 2005年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3-27 23:17
我要买来看一看,顺便看看其他相关正规专业书,学习一下专业知识。怎么有卖20多的,100多的,400多的,好乱。明天挨家问问。


好像是因为出版的少,没货被炒起来了。便宜的不是扫描版就是盗版。放狗可以下到英文的。19.5M。 本帖最后由 一厢情愿 于 2020-3-28 11:2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91
主题: 51
帖子: 2171
注册: 2015年4月
Kodansha 发表于 2020-03-27 09:04
“对于同轴传输线来说,当内外导体半径的比值为3.5911时可以获得最小的趋肤效应损耗,从而传输的损耗最小。对于空气为介质的同轴传输线来说,在...


音频数字同轴是基带传输,2M多Hz的带宽,家用不超过5米的传输距离,传输损耗能有多大?阻抗匹不匹配没啥影响。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91
主题: 51
帖子: 2171
注册: 2015年4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3-27 20:23
其实不得不说大部分人看不懂这个测试。我在其他论坛见过最荒唐的评论大意是:“那个白头发老头测试用的那个小音箱太差了吧?这测试不靠谱。” 就是说他根本没看懂这个测试到底在干啥!好比去看了一场歌剧,唯一的体会只是女演员的口红颜色不好看。和这样的人你也没办法讲道理,讲了也听不懂。

另外显然这是个剪辑浓缩版,不是完整视频,可能也些许加大了没有理工科背景的人的理解难度。而且这个老头说话蛮快的。

这个视频我学到了另外一个东西就是环境中的电磁干扰不是带屏蔽层的线就能100%避免的。你看他无论用多好的线,打开增益后都能听到周边电脑和音箱电源电磁辐射带来的哼声。当然那个哼声相对正常信号在-100db左右了,正常听音时是不可闻的,就如我之前做的极限测试把耳放开到最大去听那些本底噪音和干扰噪音,它是存在的,但在正常听音音量下人完全无法感受到。

其实很惭愧在看这个视频的同时拆包了刚到货的一对XLR平衡线,虽然不是高端货色,也300多大洋呢,回头和5块钱的机线比一下。幸好在下单时忍住了没买800多的一对MPS。 ...


迷信咸菜的很多人是没有太多理工科知识背景的,自然不太容易看懂这老头的设计思想。应该说这个老外的思想真的很不错,不需要多复杂的、却又是很理想的验证方法。

这里面稍微有一点挑战的是那个微弱信号放大器,这个是0差别比较的关键:0dB信号是0.775VRMS,-100dB信号是7.75uVRMS,设计一个这么弱小信号的放大器是很难的。LP唱头放大器的灵敏度都没有在0.1mV以下的,这个放大器比唱头放大器还要多20dB的放大能力,还要保证能有20kHz的带宽,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一厢情愿 发表于 2020-3-27 22:56
※※※※※※※上转悠,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视频
https://www.※※※※※※※.com/watch?v=zrpUDuUtxPM

他在评论中提到了有中文版的书,我搜了下,是这本
声音的重现:理想听音环境构建指南
https://item.jd.com/11848190.html

感兴趣的可以研究研究,一根廉价线的价格。


我要买来看一看,顺便看看其他相关正规专业书,学习一下专业知识。怎么有卖20多的,100多的,400多的,好乱。明天挨家问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688
主题: 26
帖子: 3712
注册: 2005年1月
※※※※※※※上转悠,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视频
https://www.※※※※※※※.com/watch?v=zrpUDuUtxPM

他在评论中提到了有中文版的书,我搜了下,是这本
声音的重现:理想听音环境构建指南
https://item.jd.com/11848190.html

感兴趣的可以研究研究,一根廉价线的价格。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老牛49 发表于 2020-3-27 10:42
看到这样一篇介绍:音频信号线测试方法——零差别测试简介!
链接如下:
https://www.zhihu.com/zvideo/1203042297270706176?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829283621234950144&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不知大家怎么看。


其实不得不说大部分人看不懂这个测试。我在其他论坛见过最荒唐的评论大意是:“那个白头发老头测试用的那个小音箱太差了吧?这测试不靠谱。” 就是说他根本没看懂这个测试到底在干啥!好比去看了一场歌剧,唯一的体会只是女演员的口红颜色不好看。和这样的人你也没办法讲道理,讲了也听不懂。

另外显然这是个剪辑浓缩版,不是完整视频,可能也些许加大了没有理工科背景的人的理解难度。而且这个老头说话蛮快的。

这个视频我学到了另外一个东西就是环境中的电磁干扰不是带屏蔽层的线就能100%避免的。你看他无论用多好的线,打开增益后都能听到周边电脑和音箱电源电磁辐射带来的哼声。当然那个哼声相对正常信号在-100db左右了,正常听音时是不可闻的,就如我之前做的极限测试把耳放开到最大去听那些本底噪音和干扰噪音,它是存在的,但在正常听音音量下人完全无法感受到。 本帖最后由 DouLong 于 2020-3-27 20:26 编辑
以下内容由 DouLong 于 2020-3-27 20:36 补充
其实很惭愧在看这个视频的同时拆包了刚到货的一对XLR平衡线,虽然不是高端货色,也300多大洋呢,回头和5块钱的机线比一下。幸好在下单时忍住了没买800多的一对MP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153
主题: 45
帖子: 3317
注册: 2005年7月
一厢情愿 发表于 2020-3-27 12:01
他测试的是数字信号而不是模拟信号,并提到:即使是最好的模拟电路工作时,也会有微小的噪声和失真。

说不定这些微小的失真就是人们喜欢的呢,要不为什么胆机这么多人喜欢,HU FI有时候还是有道理的~

似乎水月等人也参加讨论了,对于耳机线,尤其是高敏的一些耳机,可能确实换耳机线能改变一定的听感,改变,不好说是better or worse,因为这东西因人而异。

所以啥事儿不好说绝,整出来自己喜欢的声音就好。

但是某些人有一招很牛,你听不出来区别?那是因为你木耳,木耳真好bla bla bla

这东西和楼下doulong兄弟引用的帖子一个道理,我高价弄的器材、红酒、白酒、咖啡……绝对比廉价的平民的好,你们说效果一样是因为你们是穷鬼用不起~~~医学上安慰剂还有效呢,对吧

顺便,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换线有效果并且还很明显,是因为tnnd国内一些线材太垃圾了。同轴线,一般要求75欧姆,但很多DIYer用牛叉的线材做出来的同轴线,阻抗说不定就不合格,出啥效果就很难说了。不排除一些厂商为了卖升级线的钱或者控制成本,给的是有一定问题的线。这几天在整阵列柜,因为空间限制换了几条数据线,tnnd很多所谓大牌子的比较贵线,传输速度还不如原配的线高。贵的不一定好,便宜的一定不好,这也加重了 ...
“对于同轴传输线来说,当内外导体半径的比值为3.5911时可以获得最小的趋肤效应损耗,从而传输的损耗最小。对于空气为介质的同轴传输线来说,在此最佳半径比时的特征阻抗为77ohm左右,工程上取75欧姆方便使用。”(百度),我差点就花上百买同轴数据线了,后来一查原来所谓75欧就是为了得到最小的衰减,是由内外导体半径的比值也就是截面形状决定的,直接去买了几条JVC的75欧rca线,价钱不超过20,剪了一条发现做工不错,声音差别是听不出来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688
主题: 26
帖子: 3712
注册: 2005年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3-27 14:11
他测试的是RCA线,是模拟信号。这个视频我还没看过之前就看到喷它的帖子了,这次认真看了一下,以我的知识范围,我相信这个测试者。

当然这仍然不能算一个完整的"证明"吧?我还是那句话,你觉得有区别就有,你觉得没有就没有,这不是捣浆糊,人生其实就是这么回事。

对我来讲,周日新东东到了就可以搞清楚线材对我到底有没有用了。


我看他讲了那么多数字什么的,还以为是测的同轴数字信号的区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一厢情愿 发表于 2020-3-27 12:01
他测试的是数字信号而不是模拟信号,并提到:即使是最好的模拟电路工作时,也会有微小的噪声和失真。

说不定这些微小的失真就是人们喜欢的呢,要不为什么胆机这么多人喜欢,HU FI有时候还是有道理的~

似乎水月等人也参加讨论了,对于耳机线,尤其是高敏的一些耳机,可能确实换耳机线能改变一定的听感,改变,不好说是better or worse,因为这东西因人而异。

所以啥事儿不好说绝,整出来自己喜欢的声音就好。

但是某些人有一招很牛,你听不出来区别?那是因为你木耳,木耳真好bla bla bla

这东西和楼下doulong兄弟引用的帖子一个道理,我高价弄的器材、红酒、白酒、咖啡……绝对比廉价的平民的好,你们说效果一样是因为你们是穷鬼用不起~~~医学上安慰剂还有效呢,对吧

顺便,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换线有效果并且还很明显,是因为tnnd国内一些线材太垃圾了。同轴线,一般要求75欧姆,但很多DIYer用牛叉的线材做出来的同轴线,阻抗说不定就不合格,出啥效果就很难说了。不排除一些厂商为了卖升级线的钱或者控制成本,给的是有一定问题的线。这几天在整阵列柜,因为空间限制换了几条数据线,tnnd很多所谓大牌子的比较贵线,传输速度还不如原配的线高。贵的不一定好,便宜的一定不好,这也加重了 ...


他测试的是RCA线,是模拟信号。这个视频我还没看过之前就看到喷它的帖子了,这次认真看了一下,以我的知识范围,我相信这个测试者。

当然这仍然不能算一个完整的"证明"吧?我还是那句话,你觉得有区别就有,你觉得没有就没有,这不是捣浆糊,人生其实就是这么回事。

对我来讲,周日新东东到了就可以搞清楚线材对我到底有没有用了。 本帖最后由 DouLong 于 2020-3-27 14:1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Hassid 发表于 2020-03-27 12:05
瞬态失真也是重要指标,不过没见公开过这个,很多耳机倒可以查到方波作为参考


瞬态失真如果是耳机音箱应该好理解,听下来播放交响强,定位清晰,结像逼真,瞬态都不会差

而在放大器里说,压摆率低转换速度慢引起,倒是可以测的,通常是用个方波去测,看方波的沿。。。不过这个测试在那些耳放厂家的指标上面好像没见到,互调失真到是可以看到的
DAC也可以通过方波测试观察瞬态失真,通常瞬态失真高的机器,表现就是结像力偏低,特别是乐器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61
主题: 2
帖子: 1450
注册: 2018年3月
蔡心 发表于 2020-3-27 12:02
你都听n10了,不换根两三千的USB线对不起这三四万的数播,电源线也重要

而我目前系统,大多是两三百水平,比几元的线还是好很多,但估计我系统还可以继续爬高,其实还是木桶原理,找出系统短板,补上发挥各个大件应有性能

mps的线材是在n10以前配置的,算高性价比线材,之后为了搭配n10,usb线我买换过二次,一次是天仙配1.5米的顶配,第二次是音乐丝带的哈瓦拉1.5米,三条usb线的声音是依次递增的,就把哈瓦拉留下了。
现在用的hdmi线是1.5米的高登上纯银线,也是高性价比线材,比mps好不少。

线材对声音有没有影响听一耳朵就知道了,hdmi线材还可以通过视频来测试,好的hdmi线材色彩还原就是好,骗不了人。
n10正在找机会出掉,用roon更方便。 本帖最后由 Album2018 于 2020-3-27 12:1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27
主题: 2
帖子: 4680
注册: 2015年12月
蔡心 发表于 2020-03-27 11:42
thd也反应一小部分吧,只是其中一个时间点信号还原度吧
但一个时间段播放音乐的失真度呢?
譬如低频控制力,清晰度,砸下去后能不能快速收住...

瞬态失真也是重要指标,不过没见公开过这个,很多耳机倒可以查到方波作为参考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Album2018 发表于 2020-03-27 11:35
是不是需要换线看自己的系统了。
我的系统是必须要换线的,之前用的mps的usb和hdmi线材声音在全频段不均衡,声音在某个频段突出,不好听...


你都听n10了,不换根两三千的USB线对不起这三四万的数播,电源线也重要

而我目前系统,大多是两三百水平,比几元的线还是好很多,但估计我系统还可以继续爬高,其实还是木桶原理,找出系统短板,补上发挥各个大件应有性能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688
主题: 26
帖子: 3712
注册: 2005年1月
老牛49 发表于 2020-3-27 10:42
看到这样一篇介绍:音频信号线测试方法——零差别测试简介!
链接如下:
https://www.zhihu.com/zvideo/1203042297270706176?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829283621234950144&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不知大家怎么看。


他测试的是数字信号而不是模拟信号,并提到:即使是最好的模拟电路工作时,也会有微小的噪声和失真。

说不定这些微小的失真就是人们喜欢的呢,要不为什么胆机这么多人喜欢,HU FI有时候还是有道理的~

似乎水月等人也参加讨论了,对于耳机线,尤其是高敏的一些耳机,可能确实换耳机线能改变一定的听感,改变,不好说是better or worse,因为这东西因人而异。

所以啥事儿不好说绝,整出来自己喜欢的声音就好。

但是某些人有一招很牛,你听不出来区别?那是因为你木耳,木耳真好bla bla bla

这东西和楼下doulong兄弟引用的帖子一个道理,我高价弄的器材、红酒、白酒、咖啡……绝对比廉价的平民的好,你们说效果一样是因为你们是穷鬼用不起~~~医学上安慰剂还有效呢,对吧

顺便,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换线有效果并且还很明显,是因为tnnd国内一些线材太垃圾了。同轴线,一般要求75欧姆,但很多DIYer用牛叉的线材做出来的同轴线,阻抗说不定就不合格,出啥效果就很难说了。不排除一些厂商为了卖升级线的钱或者控制成本,给的是有一定问题的线。这几天在整阵列柜,因为空间限制换了几条数据线,tnnd很多所谓大牌子的比较贵线,传输速度还不如原配的线高。贵的不一定好,便宜的一定不好,这也加重了相关的线材玄学。 本帖最后由 一厢情愿 于 2020-3-27 12:1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这些失真参数thd,均属静态指标,静态指标很好的系统不见得音质就好,但如果静态指标不好的,音质一定也不好。
更重要的是动态指标,有些便宜的国产器材thd很好但听感不一定好,但有些被多人推荐的但thd不一定高(当然不过太低),反而听感好,那就是动态方面指标

相比较而言,甲类功放是比较好的,像1969那么老旧的电路不可能有很好的静态指标,但他的动态指标比较好,还能有一定的音质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听不出板载声卡和DAC的区别,困惑了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