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听不出板载声卡和DAC的区别,困惑了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5321 回帖:112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冬天的心 发表于 2020-04-04 10:17
有多大提升?


还没到,预计晚上到
不过弄了个风扇隔离滤波,五十多元
高频变的纯净,低频变的干净,但低频没以前那么威猛,我老婆觉得现在系统很好听,带上耳机不愿摘下来,先前换耳机线 弄避震 加上风扇隔离 声音好了不少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415
主题: 16
帖子: 16779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蔡心 发表于 2020-04-03 14:33
玩过就知道重要了


有多大提升?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aurender a10直接rca输出,出来声音很扎实很稳,三频衔接很好,完全没毛刺十分耐听的声音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冬天的心 发表于 2020-04-03 20:57
疯了吗?


玩过就知道重要了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749
主题: 15
帖子: 56180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结论下的早了一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4-3 20:01
买了3本书,没想到其中一本《音频手册》就是做零差测试视频的那个老头写的。牛人一个。

Ethan Winer,是一位改革派的摇滚乐吉他和贝司手,1992年,43岁的他,卖掉了自己经营得很成功的软件公司拿起了大提琴。在不同时期,伊森做过不同的工作,录音工程师,演播室音乐家,计算机程序员,电路设计师,作曲/编曲,技术文章作家以及大学老师。除了计算机编程方面的畅销书之外,他还在音频和计算机杂志上发表过100多篇专业文章,这些杂志包括,Mix,PC Magazine,Electronic Musician,EQ Magazine,Audio Media,Sound on Sound,Computer Language,Microsoft System Journal,IBM Exchange,Strings,Keyboard,Programmmers Journal,Skeptic,The Strad,ProSound News,以及Recording。同时,伊森也因为他在在线音频论坛上发表不说废话的音频技术文章而闻名(当然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他没名气)。
  除了在音频和计算机方面的兴趣之外,伊森还制作了两个很流行的大师级的视频,表演者是著名的大提琴家伯纳德格林豪斯,另外还为Music Minus One制作了五张CD,其中一张是他自己的大提琴协奏曲。他的Cello rondo视频在※※※※※※※和其它网站上点击观看量过百万。除了写作,演奏和录制流行歌曲外 ...


这本书里的观点或者说通过科学测试方法得出的结论,几乎全部印证了我之前的种种感受。随便举一个例子:“纠缠于前置放大器或者计算机声卡的微小失真毫无意义,大部分扬声器所具有的失真至少是10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415
主题: 16
帖子: 16779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蔡心 发表于 2020-04-01 15:30
你的板载不是普通板载了,hd800带s版本高频削减了点,没800那么刺耳,直插电脑会好
另外今天下单了条cpu电源线,700多元,...


疯了吗?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买了3本书,没想到其中一本《音频手册》就是做零差测试视频的那个老头写的。牛人一个。

Ethan Winer,是一位改革派的摇滚乐吉他和贝司手,1992年,43岁的他,卖掉了自己经营得很成功的软件公司拿起了大提琴。在不同时期,伊森做过不同的工作,录音工程师,演播室音乐家,计算机程序员,电路设计师,作曲/编曲,技术文章作家以及大学老师。除了计算机编程方面的畅销书之外,他还在音频和计算机杂志上发表过100多篇专业文章,这些杂志包括,Mix,PC Magazine,Electronic Musician,EQ Magazine,Audio Media,Sound on Sound,Computer Language,Microsoft System Journal,IBM Exchange,Strings,Keyboard,Programmmers Journal,Skeptic,The Strad,ProSound News,以及Recording。同时,伊森也因为他在在线音频论坛上发表不说废话的音频技术文章而闻名(当然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他没名气)。
  除了在音频和计算机方面的兴趣之外,伊森还制作了两个很流行的大师级的视频,表演者是著名的大提琴家伯纳德格林豪斯,另外还为Music Minus One制作了五张CD,其中一张是他自己的大提琴协奏曲。他的Cello rondo视频在※※※※※※※和其它网站上点击观看量过百万。除了写作,演奏和录制流行歌曲外,伊森还组建了三个管弦乐队,所有乐队均公开演出。他还参加一些业余管弦乐团的演出,并担任首席大提琴。
  伊森和他的妻子艾丽以及一只叫诺亚的猫住在康涅狄格州的新米尔福德。2002年,他开始经营一间名为RealTraps 的公司,主要生产低音吸音板和其它声学处理材料,直到现在。在他不看The Simpson节目重播、不写音乐时,伊森喜欢做饭和玩他收藏的古董弹球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4-1 23:00
即使有沧的加持,用HD800S听板载声卡也没比台机系统找到什么明显不足。当然播放器都是同一台电脑,也许这是一个主要原因,等以后试过好点的独立数播再看吧。另外有些方面的差别也许上箱子更能体现,现在没有好箱子测试。

总之升级耳机最值哦,吸取我的教训,如果发烧初步预算只有几千,可以全砸在耳机上,插电脑上听没事的,别担心。等有下笔预算时再升级前端。线材更是留在最后面完善。


你的板载不是普通板载了,hd800带s版本高频削减了点,没800那么刺耳,直插电脑会好
另外今天下单了条cpu电源线,700多元,贵!8针电源线得用8条线,主板那个24针电源线 两千多都不敢上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4-1 22:37
刚才听了一下沧上面的DT880,独奏还好,还在想不错嘛没比HD800S差多少,一听交响立刻露馅,差的也太多了,完全糊成一团。听过好的之后真的没办法听差的,我这种风格都能说出差太多了,你可想象差多少。


深海800系列久负盛名的交响不是吹的,场面 规模 分离度 乐器表现都很好,其实人声也非常好的,可以秒880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即使有沧的加持,用HD800S听板载声卡也没比台机系统找到什么明显不足。当然播放器都是同一台电脑,也许这是一个主要原因,等以后试过好点的独立数播再看吧。另外有些方面的差别也许上箱子更能体现,现在没有好箱子测试。

总之升级耳机最值哦,吸取我的教训,如果发烧初步预算只有几千,可以全砸在耳机上,插电脑上听没事的,别担心。等有下笔预算时再升级前端。线材更是留在最后面完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刚才听了一下沧上面的DT880,独奏还好,还在想不错嘛没比HD800S差多少,一听交响立刻露馅,差的也太多了,完全糊成一团。听过好的之后真的没办法听差的,我这种风格都能说出差太多了,你可想象差多少。
以下内容由 DouLong 于 2020-4-1 23:17 补充
当然不知有没有可能沧推不动600欧的耳机也是一部分原因?沧好像不是以大推力著称。但这个差距很大是毫无疑问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03-31 21:03
这本书刚翻看几页就感受颇多,不学习一点科学知识的发烧,真的只是“发烧”。比如19章一开始讲到的等响度曲线与听力问题,即使一个人,从年...


系统平衡就好,我现在投入了新线,质素高了反而暴露问题,要寻找下一个平衡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一厢情愿 发表于 2020-3-28 10:59
好像是因为出版的少,没货被炒起来了。便宜的不是扫描版就是盗版。放狗可以下到英文的。19.5M。


这本书刚翻看几页就感受颇多,不学习一点科学知识的发烧,真的只是“发烧”。比如19章一开始讲到的等响度曲线与听力问题,即使一个人,从年轻到年老,耳朵本身的频响曲线会发生巨大变化(比如很多老年人其实8KHz以上就完全听不到了,频响曲线到这里就截止了,甚至4KHz),加之每个人“口味”的不同,两个人尤其是两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同一个设备给出迥异的评价就毫不稀奇了,相互讨论恐怕也是鸡同鸭讲。所以音响发烧既是一个可以社交的爱好,但本质上也是一个“独乐乐”的活动,除非两个“口味”相近听力也相近的发烧友才能“惺惺相惜”。

不说了,听音乐看书去了。淘宝买的8T音频有垃圾,也有宝,今天找到一个文件夹30G各种试音碟,真无损,真好听,都是精选好曲,好音质。这还是CD,如果Hi-Res应该更好。现在的系统全程平衡接口,也没什么明显短板了,砸钱之后声音确实好,估计下次再插回主板应该不会满意了,过几天试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03-30 22:09
淘宝买了个便宜架子,虽然很粗糙,但好在还算稳固。器材都上架还是清爽多了,感觉脑放也更容易打开了。

现在在听平衡线,好像是比单端声音更开...


一般规律是平衡线声场和定位都更清晰,素质更好,单端听人声比较暖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03-30 22:13
不是说线也要煲吗,多听几天看看。


应该是这样的,这线就是素质取向的,应该是把系统调音问题反映出来了
我把机械硬盘都拔掉,剩下固态硬盘,肥厚的低频去掉了,低频也变的干脆,但就是太干净了,每个音之间缺乏有机连接,不够模拟味。
连不连上机械硬盘差别很大啊
先前是那条线是偏上盘,接上机械硬盘刚刚好的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蔡心 发表于 2020-3-29 22:39
素质是提高的
密度动态声场分离度定位细节质感都是提升的,估计是全面20%上升
人声密度高厚实了,背景乐器也都厚实清晰

但有点不好就是低频量多了很多,把800变成了肥厚的低频,我上一条线是单晶铜镀银,图中银色那条,淘宝400元,估计我先前是针对这条线调音的,配合避震软件调出很平衡健康的三频分布,尤其低频下潜深又快,表达音乐十分有节奏感,听起来很爽,所有元素在一个很自然放松的音场里面欢快唱歌,加上800大场面表现 完全可以退烧

这条音神ar线本来看评论是条hifi方向升级的,无氧单晶铜,pcocc属于中正大气型素质型,没想到低频多不少,所有元素感觉长了几斤肥肉,感觉像盖了层棉被,不过我想可能是胆机rkv3低频缺点暴露,或许换胆换保险丝换运放会进一步提高

然后我再听回原线,一下子蒙混很多,但有一点就是三频是均衡的,衔接自然,乐感是自然的宽松的

不过这个听感也分人,可能这条线多了低频对于部分人是优点

但有一点,无论素质高低,三频均衡衔接自然,声音宽松可以更好营造乐感

...


不是说线也要煲吗,多听几天看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淘宝买了个便宜架子,虽然很粗糙,但好在还算稳固。器材都上架还是清爽多了,感觉脑放也更容易打开了。

现在在听平衡线,好像是比单端声音更开阔一些,交响更有气势,听一段再试试单端吧,听惯好的如果听差的是比较容易感受到区别的。耳机线不快速AB对比了,接口比较娇嫩,怕拔坏了。

今天把电源线做工太差的事和店家说了,他家服务是没得说,一定要补新线给我,然后让我把有毛病的线到付寄回去给他们工人学习改进。要不是因为线芯绝缘皮都割破露铜这么严重我也没想找他们,线没压好自己重新压一下就好了,但这都漏铜了,有短路风险,太严重了。这样的店家,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本帖最后由 DouLong 于 2020-3-30 22:1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688
主题: 26
帖子: 3712
注册: 2005年1月
kubain 发表于 2020-3-29 12:48
你觉得乐朗031蓝牙接收器音质如何?我听非常好,分不出和直接插手机有什么区别


挺好用的,就是带不动大耳。接在普通音箱上通过aptx hd放流行效果挺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03-29 19:55
求同存异嘛,和HIFI论坛里的主流论调也有一部分观点是相同的啊。而且我反复强调2点:

1. 线材无用论一方也很难拿出充分的证明...


素质是提高的
密度动态声场分离度定位细节质感都是提升的,估计是全面20%上升
人声密度高厚实了,背景乐器也都厚实清晰

但有点不好就是低频量多了很多,把800变成了肥厚的低频,我上一条线是单晶铜镀银,图中银色那条,淘宝400元,估计我先前是针对这条线调音的,配合避震软件调出很平衡健康的三频分布,尤其低频下潜深又快,表达音乐十分有节奏感,听起来很爽,所有元素在一个很自然放松的音场里面欢快唱歌,加上800大场面表现 完全可以退烧

这条音神ar线本来看评论是条hifi方向升级的,无氧单晶铜,pcocc属于中正大气型素质型,没想到低频多不少,所有元素感觉长了几斤肥肉,感觉像盖了层棉被,不过我想可能是胆机rkv3低频缺点暴露,或许换胆换保险丝换运放会进一步提高

然后我再听回原线,一下子蒙混很多,但有一点就是三频是均衡的,衔接自然,乐感是自然的宽松的

不过这个听感也分人,可能这条线多了低频对于部分人是优点

但有一点,无论素质高低,三频均衡衔接自然,声音宽松可以更好营造乐感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蔡心 发表于 2020-3-29 19:24
lz很有研究心,只是路子和大部分hifi论坛的讨论不同,或许论坛他们说的是假,不过无忌里肯定很多相信lz的结论


求同存异嘛,和HIFI论坛里的主流论调也有一部分观点是相同的啊。而且我反复强调2点:

1. 线材无用论一方也很难拿出充分的证明让对方改变想法。包括老头做的测试,毕竟他把线单独拿出来测,是一个割裂的测试。而我们听音乐的时候线只是整套系统的一部分,是和整套系统一起工作的,最终对耳机发出耳朵听到的声音是否产生影响光靠他的实验就能证实吗?不一定。当然,这个对声音变化的影响是否是人耳可闻的,是否是人人可闻的,是另外一个话题。

2. 开心就好。我玩的就挺开心的,有些差别我听出来很开心,有些通过实践发现我听不出也很开心,因为我知道结果了,好奇心被满足。所以我觉得花的钱值。抽烟喝酒也是为了开心,也要花钱,效果是一样的。

我还期待你那条新线的听感呢,还没到货吗?我也要再买一条HD800S的平衡线,主要是原来1.5米那条太短了,我的机器远,够不到。我打算定做一条2.5米的,还在犹豫是纯铜还是纯银。
以下内容由 DouLong 于 2020-3-29 21:09 补充
其实在紫坛和绿坛,坚定的线材无用论者多得是,只是有用论者更多得是罢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4.149
主题: 228
帖子: 3835
注册: 2007年2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ILCE-6700
NIKON D810
无忌wangbr86 发表于 2020-3-29 13:02
乐朗神马鬼?

我是一千大洋的蓝牙接收器,还是用的红米……

不过,话说听不出就是听不出,纯私人的事 我也不能投诉你


乐朗就是那张图键盘f1上方的那个小方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lz很有研究心,只是路子和大部分hifi论坛的讨论不同,或许论坛他们说的是假,不过无忌里肯定很多相信lz的结论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最近闲鱼上好东西挺多啊,T+A DAC 8, 拜雅 T1 二代,等等,都是好价格。口水,但是不买了。前两天关注的一个31999的梅,已经出掉了,挂的时间不长。

之前心仪的湖人V281和惊雷430HA耳放也不看了,有沧足够了。

apogee地表最强桌面声卡symphony desktop马上要铺货了,比那些发烧独立DAC价格实惠很多啊,看看市场反响如何。
以下内容由 DouLong 于 2020-3-29 20:45 补充
哈哈,刚看到那个闲鱼梅又出来了,估计被人放鸽子了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这是我退掉的那个定做的意大利USB界面加时钟模块加线电组合,其实做工是很好的,但是定做的航空接头IIS还是不行,DSD64听起来正常,DSD128就全是噪音,不知问题出在哪里。我对界面始终不感冒,而且梅的作者说了,梅具有强大的内置界面和PLL,好点的电脑直接USB插就行。我想类似价位的DAC应该都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才对,所以以后再升级器材我也不会买界面的。

现在的DAC已经配上HOLO的泰坦鸟USB处理器作为安慰剂了,反正不加声音我也很满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检查电源线没都拍照片,上一个做代表吧。这个是4平方的线芯,看起来质量还是很好的。插头是MOVE ON,质量不错。这个插头的问题是工人没有认真把线芯拧好全部压入端子,有毛刺漏出来,而且螺丝拧的不够紧,线和接线柱之间的接触肯定不完美。我拍完照重新把它接好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换这个墙插还费了不少力气。墙里的电线当初装修公司给放的4平方单芯铜,硬得要死。而且家里几十个墙插我发现都是手拉手一路串过来的,你可以想象有多少个接头,但凡有1个工人没拧紧都是隐患。这些当没看见吧,谁让当年装修时没想到这些问题。下次一定给书房单独拉一路线。

国产的铜彩,最讨厌的套路,人家荷兰有晶彩银彩,我们就来个铜彩套亲戚。买它是因为懒得再另外找一家店了,在买线的那家一并买了省点事。而且毕竟只是个插座,本身也没指望能改善声音。不贵,100多,说是紫铜镀铑,管它镀啥呢。 本帖最后由 DouLong 于 2020-3-29 18:32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晒一下2个插排,那个没有滤波的纯美标插排,一大块铝合金抠出来的盒子,重的吓人,里面都是美国COOPER的插座。这种过度设计,用50年我看也不会坏的。做工极其精美,不到400块就这做工也值了吧,如果你说对声音有什么影响,我只能说我就是买来看的。

带滤波的清华吴刚,我觉得听不出任何区别,求个心里安慰加上防浪涌功能。这个别看大,还没那个小的重,我觉得厂家小气了,多给2斤铝合金很贵吗?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关于HOLO 沧先说这么多,毕竟刚到手,了解有限。我要说回到线了。

再次强调,线买回来要自己打开接头看一下,真的我几乎一条完美做工的都没找到,都是糊弄,这也是我为什么抵触国产的东西,做事太没有责任感。好材料也被这些没素质的生产人员糟蹋了。以后再卖线我都要自己做。

中下的那条灰蟒蛇,里面3根芯个个6平方,你说给一个25W的耳放供电,是不是没事找事? 本帖最后由 DouLong 于 2020-3-29 18:06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背面,接口比较少。

此机有高低两档增益可选,切换时音量是不变的,HD800S下我也没听出有啥区别,可能HD800S属于比较好推的吧。

机器的工作温度比较高,居然比小不点的胆结石还热。

由于DAC的XLR和RCA是同时输出的,因此刚好两个耳放可以一起工作,切换对比直接插拔耳机就行了(都用单端口),很方便。结论还是我的老话,没啥区别,虽然这两个耳放价格差了6倍。小不点MK3+出来的声音毫不逊于沧,一样的饱满,一样的干净。说到这里不知有多少老烧又要鄙视我的听力,甚至怀疑我在故意哗众取宠,但如果这个贴你一直跟下来的话,就知道我的风格,也知道我的听力(我还是可以听到10赫兹到2万赫兹的,该有区别的地方我也是非常敏感)。

沧的硬件素质绝对在MK3+之上,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别忘了音响发烧是过度设计的工业,好比两个人一个力气大,一个力气小,一个能举起300斤的杠铃,一个只能举150斤,但当两个人都只举20斤的时候你只能看到他们两个都一脸轻松。

老套路,把音量开到最大听底噪玩,沧明显比MK3+小很多,非常小,而且居然听不到我之前一直说的来自CPU工作时主板的干扰声了!!!这时USB线是连着的!
以下内容由 DouLong 于 2020-3-29 20:42 补充
补充一点,插动铁小塞,在沧上也听不到多少底噪,这一点比MK3+就干净多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听不出板载声卡和DAC的区别,困惑了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