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听不出板载声卡和DAC的区别,困惑了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3819 回帖:112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Hassid 发表于 2020-03-27 11:13
哪些音箱能达到800的低失真,尤其是低频段,有thd指标?


thd也反应一小部分吧,只是其中一个时间点信号还原度吧
但一个时间段播放音乐的失真度呢?
譬如低频控制力,清晰度,砸下去后能不能快速收住,不影响下一个频段还原?音箱音盘比耳机大,惯性大,对单元要求更高,功放控制力要更高,得花不少钱,而耳机振膜可以做到更快速响应,尤其800这里环形振膜,可以做到很清晰的低频
而且
耳机振膜到耳朵更直接,音箱还要考虑空间方面失真
本帖最后由 蔡心 于 2020-3-27 12:0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59
主题: 2
帖子: 1448
注册: 2018年3月
是不是需要换线看自己的系统了。
我的系统是必须要换线的,之前用的mps的usb和hdmi线材声音在全频段不均衡,声音在某个频段突出,不好听,换线之后声音就自然了。
有些情况下,线材问题不解决,升级更好的器材也没用。有可能原有的器材就不错,只是被线材限制没发挥出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91
主题: 51
帖子: 2171
注册: 2015年4月
老牛49 发表于 2020-03-27 02:42
看到这样一篇介绍:音频信号线测试方法——零差别测试简介!
链接如下:

不知大家怎么看。...


你就是把楼下的咸菜商脸打肿了他们依然觉得那是正常的肥胖和肤色红润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27
主题: 2
帖子: 4680
注册: 2015年12月
蔡心 发表于 2020-03-26 20:29
几大件到位了,这条线也是逃不了的,密度动态声场高低频延伸中频厚实度全方面提升,把800玩透。

不过在音响会,前端十万以上,80...

哪些音箱能达到800的低失真,尤其是低频段,有thd指标?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563
主题: 15
帖子: 40959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iPad Air (3rd generation)
usb线的说法是上限不高,iis用的hdmi上限高一些。不过我目前以听音乐为导向,只要可以听就好几乎会忽略线的差别。听音响有很多微小的不同,有的人会非常敏感,对提升趋之若鹜。我属于追求质的飞跃所以只能换器材,到了器材完全确定之后再研究细微的改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老牛49 发表于 2020-03-27 10:42
看到这样一篇介绍:音频信号线测试方法——零差别测试简介!
链接如下:

不知大家怎么看。


我pc到解码的雷电线 对声音影响还是非常大
一些烧友也说usb线影响也很大
pc机内线越是源头的线差别越大
反正我实践是这样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563
主题: 15
帖子: 40959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iPad Air (3rd generation)
耳机线应该是最好听出来的,我买了个耳机有两条线,我听了一下就换了另一条明显不太一样,我没再换过来听。最终结果应该是这两条很有可能我都可以接受,也许有一点点偏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519
主题: 10
帖子: 131
注册: 2006年11月
看到这样一篇介绍:音频信号线测试方法——零差别测试简介!
链接如下:
https://www.zhihu.com/zvideo/1203042297270706176?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829283621234950144&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不知大家怎么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苦色 发表于 2020-03-26 20:55
不到万元的耳机配个4000多的线,森海哭晕在厕所:HD800只是嫁衣裳。


一手价格其实是这样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苦色 发表于 2020-03-26 20:55
不到万元的耳机配个4000多的线,森海哭晕在厕所:HD800只是嫁衣裳。


换线如换机
不只是我换,玩800到一定程度的人都会花这个钱换线,我换这条偏hifi提升素质的,还有银彩的 增加染色的,还有线世界白金7这都差不多价位

更贵的还有银彩加古河碳纤维头,这条要七八千呢,也同样有人升
不过升级后就展现800的真正实力,尤其交响乐,除了1266无人能及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164
主题: 63
帖子: 978
注册: 2003年1月
蔡心 发表于 2020-3-26 19:34
刚才买了条4000多的ar音神hd800升级线,到时看看效果如何


不到万元的耳机配个4000多的线,森海哭晕在厕所:HD800只是嫁衣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03-26 20:07
大佬出手就是阔绰


几大件到位了,这条线也是逃不了的,密度动态声场高低频延伸中频厚实度全方面提升,把800玩透。

不过在音响会,前端十万以上,800还可以有提升,老烧说玩耳机800足够了,更贵的其实不值得,还不如玩音箱,不过音箱他们都说要达到800低失真,五六万买二手也是起步.....
所以还是继续听耳机罢

本帖最后由 蔡心 于 2020-3-26 20:3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蔡心 发表于 2020-3-26 19:34
刚才买了条4000多的ar音神hd800升级线,到时看看效果如何


大佬出手就是阔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刚才买了条4000多的ar音神hd800升级线,到时看看效果如何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563
主题: 15
帖子: 40959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iPad Air (3rd generation)
码率高在听感上可能有些区别,不过我不能确定。因为不喜欢比较,一听一遍就换其它曲子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91
主题: 51
帖子: 2171
注册: 2015年4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3-26 18:26
不错的对比。我的感受之前说了也是和你一样,板载声卡和独立DAC比高频偏暗一点,浑浊一点,但我的感受是只差那么一点点,不认真听是听不出的。

第二你的联想静音电源可能是个短板,都说海韵的钛金级最好,下次再配电脑我打算试试。我目前用的台湾振华也是大厂,白金级,我感觉相当稳(我指给电脑供电,不是专指HIFI),而且因为我功率冗余配的太大了,平时估计负载连40%都不到。

我看有的帖子说Q2M结尾的芯片是给移动端设计的,远远赶不上PRO结尾的,价格也便宜很多。这个我没对比过,只是听说。

关于主板自动增益,是个好功能。但我建议能用低一档就不用高一档,可以提高信噪比,小不点老杨也是这么告诉我的。


联想的这个电源做工非常好,源兴代工的,虽然只有240w连续功率(温度50度),但是重量比市售430W的海韵电源还重,9cm的风扇运转就是趴到跟前都很难听到声音,我用它就是看重它的静音和重量。对于我的电脑配置来说,持续功率最大还不到190W,所以电源的功率是够的。9cm风扇静音能做到比12cm、14cm的还好(我对比过,噪声比九州风神的玄冰400风扇最低噪音还低),所以我相信电源的输出纹波联想肯定有指标要求。

Q2M的确是给便携、移动端设备设计的,性能指标比pro相差太多!但是在信噪比这一块相差不太大,毕竟是给低压供电设计的。对于耳机来说,还是可以了。 本帖最后由 白噪声 于 2020-3-26 18:4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lzhs 发表于 2020-03-26 17:26
我们先不谈换了一条线之后能不能听出差别,我们就从最最初级的说起。话说以前广州办过一次盲听比赛,第一轮的游戏规则是,听6首不同类型的曲目,分辨...


后端器材是什么,素质足够,就可以放大差异,让人轻松分辨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096
主题: 174
帖子: 10314
注册: 2004年11月
白噪声 发表于 2020-03-26 18:07
我买了跟你一样的主板:技嘉B450 Aorus pro wifi,不过你的是小板,我的是大板,也是ALC1220。技嘉主板在音质追求...


不知道你这个电源质量如何
pc里电源第一首要因素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白噪声 发表于 2020-3-26 18:07
我买了跟你一样的主板:技嘉B450 Aorus pro wifi,不过你的是小板,我的是大板,也是ALC1220。技嘉主板在音质追求上似乎不如华硕,但是这块主板也是号称音质出色的(只是没有用额外的DAC),音品部分的设计属于它中档板设计水平。

我直接AB对比了板载声卡(ALC1220+OPA1688) 与 外置便携解码耳放(国产9038Q2M的DAC+OPA1688),耳机用森海HD650和索尼EX650AP。

听音设置上有三种:(1)PCM、DSD直出;(2)PCM转DSD128;(3)DSD转PCM176.4。48k/96k音源都采用直出。

分别用两台电脑:
板载声卡的电脑配置B450+AMD2600+32G+AMD-RX550显卡+联想280W静音电源
外置解码器的电脑配置B75+intel E3-1240V2+16G+GTX1060显卡+长城500W静音电源

播放软件:foobar2000 1.5.3/1.4.4

音源类型:高质量MP3,CD抓轨,DSD抓轨,24bit/96k音源

结果如下:

清晰度,外置的9038DAC还是要清晰一些,音色也偏明亮一点;板载声(Level 3)卡稍微浑浊一些,高音稍暗一点点。
信噪比,外置的在音乐播放的背景要更黑一些,板载声卡没有那么宁静,相差不多,但是直接AB对比同一曲能听出来。
频响,外置高低频要平直一些,或者略微有些上翘(如果板载算平直的话),板载要低频稍强一点,高频稍低一点(如果外置算平直的 ...


不错的对比。我的感受之前说了也是和你一样,板载声卡和独立DAC比高频偏暗一点,浑浊一点,但我的感受是只差那么一点点,不认真听是听不出的。

第二你的联想静音电源可能是个短板,都说海韵的钛金级最好,下次再配电脑我打算试试。我目前用的台湾振华也是大厂,白金级,我感觉相当稳(我指给电脑供电,不是专指HIFI),而且因为我功率冗余配的太大了,平时估计负载连40%都不到。

我看有的帖子说Q2M结尾的芯片是给移动端设计的,远远赶不上PRO结尾的,价格也便宜很多。这个我没对比过,只是听说。

关于主板自动增益,是个好功能。但我建议能用低一档就不用高一档,可以提高信噪比,小不点老杨也是这么告诉我的。 本帖最后由 DouLong 于 2020-3-26 18:2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563
主题: 15
帖子: 40959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iPad Air (3rd generation)
Hassid 发表于 2020-3-26 18:06
320k很细微的差别,极高频有点差异,主要得从高音乐器的余韵中分辨,得反复ab对比,当然也得看高频听力和音乐种类。
256的我倒是比较容易分辨,以前我耳机听胡桃夹子感觉声音不对,找了会问题发现我放的是为了传到手机压缩的256k
细微的区别我是选择忽视的,听音响只是简单地选择cd级别的无损,也不听dsd64的iso而是把它们转成24/96存着告诉我自己这个是高码来源。 随身听或推送无线音箱一般情况就是mp3水平的音源就好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当然目前整套系统中,可能耳放还是会被人诟病,入门级产品,而且只有单端输出。也许之前对周边器材和线材的测试结论,包括MP3的测试结论还让人有所怀疑,包括我自己。不过这个问题周日就要解决啦,先卖个关子

其他大件已经挑不出什么毛病,电脑主板和电源前面都说了,都是顶级次顶级的,非常优秀,USB处理器也加上了。DAC虽然不是名器,但也是市场口碑很好的5000档的产品,不会拖后腿。耳机已经动圈旗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91
主题: 51
帖子: 2171
注册: 2015年4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3-26 10:58
你说的很有道理。主要是我短时间内还是用耳机,音箱以后才能考虑,现在没有听音箱的环境。所以想先搭配一套高素质的耳机系统。真力确实,比如The ones系列都内置DAC了,直接接音源就行了。


我买了跟你一样的主板:技嘉B450 Aorus pro wifi,不过你的是小板,我的是大板,也是ALC1220。技嘉主板在音质追求上似乎不如华硕,但是这块主板也是号称音质出色的(只是没有用额外的DAC),音品部分的设计属于它中档板设计水平。

我直接AB对比了板载声卡(ALC1220+OPA1688) 与 外置便携解码耳放(国产9038Q2M的DAC+OPA1688),耳机用森海HD650和索尼EX650AP。

听音设置上有三种:(1)PCM、DSD直出;(2)PCM转DSD128;(3)DSD转PCM176.4。48k/96k音源都采用直出。

分别用两台电脑:
板载声卡的电脑配置B450+AMD2600+32G+AMD-RX550显卡+联想280W静音电源
外置解码器的电脑配置B75+intel E3-1240V2+16G+GTX1060显卡+长城500W静音电源

播放软件:foobar2000 1.5.3/1.4.4

音源类型:高质量MP3,CD抓轨,DSD抓轨,24bit/96k音源

结果如下:

清晰度,外置的9038DAC还是要清晰一些,音色也偏明亮一点;板载声(Level 3)卡稍微浑浊一些,高音稍暗一点点。
信噪比,外置的在音乐播放的背景要更黑一些,板载声卡没有那么宁静,相差不多,但是直接AB对比同一曲能听出来。
频响,外置高低频要平直一些,或者略微有些上翘(如果板载算平直的话),板载要低频稍强一点,高频稍低一点(如果外置算平直的话)。
声场,外置的声场要开阔一点,板载的稍差一点。感觉板载的声道分离度不超过80dB。
人声,听不出太大区别,板载女声稍暗一点。
乐器,板载稍浑一点。

细节说明,板载声卡在接EX650AP时自动采用Level1增益,HD650自动分配Level3增益,说明能侦测出耳机阻抗。实际上HD650在Level2上好像要比Level3要好一点,背景要干净一点,当然音量需要大一些,同时低频稍弱一点。

总体来说,ALC1220的DAC还是不如便携的ESS9038Q2M,主板的电源还是不能保证很干净。

手边还有另外一个品牌的国产台式带蓝牙功能的解码耳放,用的时ESS9028Q2M,隔壁有帖子讨论。老实说ALC1220板载声卡的表现要比这个强。说明外置解码器如果设计不好还真比不上板载用心的声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27
主题: 2
帖子: 4680
注册: 2015年12月
Bohnenkaffee 发表于 2020-03-26 17:18
320接近无损,大部分人不能盲听出来,不过买了昂贵的的器材最起码听cd级别无损吧。其实这次没升级解码之前,可以接受听网易云现在有些嫌弃了。感...

320k很细微的差别,极高频有点差异,主要得从高音乐器的余韵中分辨,得反复ab对比,当然也得看高频听力和音乐种类。
256的我倒是比较容易分辨,以前我耳机听胡桃夹子感觉声音不对,找了会问题发现我放的是为了传到手机压缩的256k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测试到V5就可以结束了,几乎很难和源文件进行区分,这还是熟悉的曲目,人声,小提琴,流行,交响各一。虽然看频谱图巨大的差异,但是听感上找区别真的难,这个特别容易快速AB对比,两个文件都放在播放列表里不断切换就行了。

上次我说的下载的那个垃圾假无损,更正一下,有可能是八百年前从老磁带上扒下来的,或者被转录无数次了,和真正128K的MP3根本比不了。

测试器材小不点DAC6,MK3+耳放,HD800S。 本帖最后由 DouLong 于 2020-3-26 18:0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563
主题: 15
帖子: 40959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iPad Air (3rd generation)
MP3的声音比cd好听我经历过:是在用松下第一台mp3光盘/cd随身听上体验的。直到现在随身听手机都是听mp3文件。不过听音响还是听cd无损音源起步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96
主题: 0
帖子: 284
注册: 2019年11月
我们先不谈换了一条线之后能不能听出差别,我们就从最最初级的说起。话说以前广州办过一次盲听比赛,第一轮的游戏规则是,听6首不同类型的曲目,分辨出哪个是WAV格式,哪个是128kbps压缩的mp3格式。

这里还需要介绍一点基础知识,WAV格式是没有压缩过的文件,理论上保持了声音的所有细节,压缩成mp3格式之后,细节部分必定会损失,128kbps的压缩率只能说一般般,这个压缩率是被很多发烧友斥之为垃圾的压缩率。

第一轮结果出炉,很多人大跌眼镜,因为只有一个人全答对了,而且他还不是发烧友,是跟着来玩的家属。大部分人只能猜对3首,要知道总共才6首,随机猜也能猜对一半的。

这个结果是啥意思呢?简单地说,大部分发烧友连被他斥之为垃圾的声音都听不出来。既然如此,你在这上面烧了那么多钱又有啥用呢?

这个应该是实情,听力正常的人,实际上很难区分128K的MP3和原版的WAV之间多的差异。MP3算法在设计时,做过严格的测试,当时就是这个结论。

之后还有国外机构做过类似的测试,很遗憾,结论是多数人觉得MP3的声音更好这个结论其实从另一个侧面,给那些LP爱好者给出了建议,不要再沉醉于模拟之上了,也不要幻想通过车床一般的所谓高端LP能更好,那个货,除了移动困难之外,没有任何过人之处。

数学和统计这两门科学,把模拟彻底打败了。

那么,对声音质量似乎极端挑剔的发烧友,水平如何呢?很遗憾,他们还赶不上普通人,多数发烧友的听力存在障碍,还赶不上普通人。加上年事已高,别说分辨128K MP3 ,就连正常的听音,都不乐观,需要的音量比普通人要高。

这个就是发烧友的现状,很难接受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563
主题: 15
帖子: 40959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iPad Air (3rd generation)
DouLong 发表于 2020-3-26 17:15
V5压缩基本就是我们平时说的128K,(中间隔V4,V3),V2 192K,(中间隔V1,V0),CBR 320K是最高音质,等会分别试试这3个级别和无损PK。
320接近无损,大部分人不能盲听出来,不过买了昂贵的的器材最起码听cd级别无损吧。其实这次没升级解码之前,可以接受听网易云现在有些嫌弃了。感受就是听到一定的好声音才会对差距敏感,以前知道但没有体会。 本帖最后由 Bohnenkaffee 于 2020-3-26 17:2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Bohnenkaffee 发表于 2020-3-26 16:59
320的mp3基本够了。另外高价格不代表你一定喜欢。


V5压缩基本就是我们平时说的128K,(中间隔V4,V3),V2 192K,(中间隔V1,V0),CBR 320K是最高音质,等会分别试试这3个级别和无损PK。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563
主题: 15
帖子: 40959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iPad Air (3rd generation)
DouLong 发表于 2020-3-26 16:56
说实话128K MP3应该也分好坏,反正坏的我前两天说了,太容易分辨出来了,我是听出来了,而且根本无法接受。普通蓝牙传输的音频也无法接受,明显差很多。

等会我自己找个好音源,自己精心压制一个128K的MP3试试看。
320的mp3基本够了。另外高价格不代表你一定喜欢。 本帖最后由 Bohnenkaffee 于 2020-3-26 17:0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8
主题: 14
帖子: 623
注册: 2012年7月
DouLong 发表于 2020-3-26 16:52
隔壁看到的

杭州市消保委今天邀请了9位市民代表,现场“盲喝”7种品牌的拿铁咖啡,并且对咖啡进行打分。打分项目包括整体、甜度、干净度、口味等等7项。这9位市民代表都自称是咖啡爱好者,其中不乏喝了20多年咖啡的“老法师”。

这7种品牌分别是:星巴克、COSTA、瑞幸、肯德基、麦当劳、可莎蜜儿、全家便利店的湃客咖啡。价格区间从14元到35元不等,其中最便宜的是湃客咖啡(14元),最贵的是COSTA(35元)。

测试结果令人大感意外。

整体评价最高的竟然是价格最便宜的湃客咖啡,得到了2.77的高分(满分3)。肯德基和COSTA分别得到了2.11分,并列第二。得分最低的是瑞幸咖啡,只有1.44分。最为大家熟悉的星巴克只得到了1.88分。

有意思的是,没有一位消费者能猜对各个编号所对应的咖啡品牌,那位自称喝了20年星巴克的杨小姐,也没有正确猜对哪一杯是星巴克,她自己对此深感意外。

至于为什么请普通市民来“盲喝”,而不是请专业咖啡从业人员来“盲喝”,市消保委负责人表示:因为这些咖啡都是最常见的,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咖啡,希望咖啡厂商能够多关注普通消费者的口味。

看到这里,让我想起曾经有人做过几个经典的红酒盲测实验,那更加搞笑了。

美国葡萄酒经济学家 ...


说实话128K MP3应该也分好坏,反正坏的我前两天说了,太容易分辨出来了,我是听出来了,而且根本无法接受。普通蓝牙传输的音频也无法接受,明显差很多。

等会我自己找个好音源,自己精心压制一个128K的MP3试试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听不出板载声卡和DAC的区别,困惑了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