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测光曝光时的技巧并讨论胶片与数码的宽容度 [主题管理员:一江月]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80906 回帖:382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5.621
主题: 107
帖子: 11554
注册: 2003年11月
1.0:跟你谈正经的?你已经失去这种机会了。
就是这样了,你随便吧,只是和你瞎扯的兴趣都没了。
实在对不起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4.562
主题: 9
帖子: 2152
注册: 2001年1月
一言兄:

注意我说话的语境,所谓“上三下四”,这不是我发明的,我也不用它来指导我的
拍摄.我们的争论已经没有了意义,你是对的,坚持它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要不
合计合计
东扯1下西扯2下
再将这个帖搅沉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原文由 一言 发表
1.0啊,女性人口比例=女性人口/总人口,ok?

改成:女性人口比例=女性人口-总人口=女性人口-(男性人口+女性人口)=-男性人口
即:女性人口比例=-男性人口
哈哈哈哈,你以为这样就不是世界的末日了?
我前面都说了,抄书你没抄错过,说话你没说对过。


一涉及到概念、曝光,就休克了,就瞎扯呗
胡搅蛮缠?,PFPF。

什么是“比例”--概念不清,又来开讲座?
偶有一堆砖,还不舍得往这什么乱78糟的东西上拍。

[F1.0 编辑于 2005-09-21 23:3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754
主题: 84
帖子: 3384
注册: 2001年9月
是除法...除了之后又取了个对数...变成减法了
都是学理工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5.621
主题: 107
帖子: 11554
注册: 2003年11月
1.0啊,女性人口比例=女性人口/总人口,ok?

改成:女性人口比例=女性人口-总人口=女性人口-(男性人口+女性人口)=-男性人口
即:女性人口比例=-男性人口
哈哈哈哈,你以为这样就不是世界的末日了?

我前面都说了,抄书你没抄错过,说话你没说对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忍不住要灌水了...
同学,多包涵一下

速度=路程/时间,什么时候速度=路程-时间,这世界的末日就差不多到了。

老兄说是搞工科的
看过绝对值和相对值吧,听过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吧,写过绝对和相对两字吧...

你举例是两个不同类型的量来作除法,得到的是另一类型的量;
不同的量能作减法吗?如“篱笆女人--狗=???”
闹胡整瞎!


[F1.0 编辑于 2005-09-21 22:5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基本概念不清
强搞ZoneSystem
理解分析不透
才会越扯越晕
唉,偶急偶急偶急
简直要去脱衣裸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5.621
主题: 107
帖子: 11554
注册: 2003年11月
另外,hass兄,中灰兄说的除而不是减,你有何解释啊?
下图是屠明非的书,看来不是印刷问题,后面有例题7-5=2
呵呵,都是写书级别的主,看来意见也不一样啊,这除和减差别可大了去了。
速度=路程/时间,什么时候速度=路程-时间,这世界的末日就差不多到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5.621
主题: 107
帖子: 11554
注册: 2003年11月
hass兄:你提到“上3下4”是对的,我说某个胶片(-2,+5)就是错的,-的能力和+的能力一样吗?不一样,这就是我说的不对称。
呵呵,“上3下4”,许你说不许我说,是这意思吧?明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偶不是泼冷水
偶只管说我的;同学们GO ON

一个概念都能扯几个月,狠,不去搞新闻实在是屈才。
每个人常用的胶卷就那么两三种,对其宽容度了如指掌,对其特性曲线倒背如流,并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能不能记住宽容度等就不多说了

前期(暗室之外)曝光控制的核心就是:区域设置----曝光理论都服务于这一中心。
摄影学堂看看这些小玩意,是不是更有用: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198839
最初由gpf76发布
终于又打完一章,累死我了……
以下请各位同仁欣赏、共勉……

理解“区域曝光法”——《跟亚当斯学摄影》第2章
说起安塞尔·亚当斯,人们都知道他提倡的“区域曝光法”(zone System)。而一提起“区域曝光法”,又会使不少摄影爱好者望而生畏,觉得应用过程过于复杂,比如说对胶片实效感光度和标准显影时间的测试、对具体区域的曝光设定等,操作繁琐而难以掌握。其实,“区域曝光法”如同任何一种技法一样,要掌握它就必须有一个学习和理解的过程。就如同学习绘画、音乐或电脑一样,初学时会感到种种困惑,一旦入了门,对它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你便会驾轻就熟,应用自如了。
科技进步使相机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使用自动程序拍摄的照片,曝光几乎※※不离十。但如果从摄影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要求的话,自动曝光离“理想的曝光”还相去甚远。稍有摄影经验的人想必都知道,自
然光线千变万化,被摄体的亮度范围(或称亮度比)大小不一,以1 8%灰度为基准的反射式相机内藏自动曝光系统,只是一种被动的曝光模式,并不能对具体的光线及表现目的来“量体裁衣”。还有一些摄影师,虽然也使用单体测光表测光,但不管是使用入射式还是反射式测光表,如果不是将表现目的和显影控制有效地联系起来的话,要制作出品质恒定的底片还是十分被动的。因为曝光和显影是制作理想底片惟一的也是重要的变量。“区域曝光法”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弥补各种曝光的不足,可以根据不同的光线和被摄体反差的强弱,以及摄影家的表现目的来“量体裁衣”。
“区域曝光法”是亚当斯对摄影的艺术性和科学性所作的最完美的诠释。严格地说,“区域曝光法”并不是亚当斯一个人发明的,它是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整理、发展而来的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早在19世纪60年代,瑞士化学家、摄影爱好者费迪南德·赫特(Ferdinand Hurter)在英国,与英国化学家、摄影爱好者维罗·查理·德里菲尔德(Vero Charles Driffield)一起合作研究感光材料的科学计量方法,并将摄影过程中曝光量的增加而在感光乳剂中产生多大密度的关系画成曲线,最早提出了感光特性曲线(Characteristic Curve)的理论。1932年在美国和欧洲市场正式上市的韦斯顿测光表,就应用了他们在“敏感度测量学”上研究的成果。1940年,化学家、摄影爱好者约翰·达文坡(Joho Davenport)在《美国摄影》杂志上发表了《品质恒定的照片》一文,论述了当时著名的韦斯顿650型测光表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示范如何把景物中亮部与暗部的读数差异转化为可变的显影时间,以制作出反差恒定的底片。在达文坡的理论基础上,亚当斯和同在洛杉矶艺术中心学校任教的弗雷德·阿契尔(Fred Archer)一起,为了向学生解释黑白摄影中控制曝光和显影的方法,共同研究、改良和整理了上述学术成果,于1945年正式对外发表了“区域曝光法”。“区域曝光法”为黑白摄影的影调精确再现提供了一套科学可行的方法,它实际上把复杂难懂的密度学和感光测定学简化成一种曝光的应用方法。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中的“区域”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范围。他把一幅包含所有灰色级谱的照片上的影调分为10个区,即从区域0到区域IX,用罗马数字标示。每区相当于被摄体亮度和底片曝光中1挡光圈之差。亚当斯在后来把区域扩展到11区,即增加了区域X。
亚当斯的分组方法,是把区域III归为暗部区域,将区域VII归为亮部区域。为了便于分析,这里将以上2个区域都归在中间区域中,把以上11个区域分成3组,即深暗区域、中间区域(质感区域)和明亮区域。在一张正常影调的照片上,你会发现大部分的画面是由中间区域的5个质感区域来组成的。如果你要拍摄的景物色调较暗又有质感,你可以将它安排在区域III或IV。如果你拍摄的景物明亮而有质感,那么你可以把它放在区域VI或区域VII。
从表1可知,我们把区域III列为第一个有充分质感的暗部区域,也称为重点暗部(Important Shadow)。在大多数情况下,深色衣服、棕色头发和绿色树叶等都是常见的作为重点暗部的典型对象。另外,把区域VII列为最后一个有充分质感的亮部区域,也称为重点亮部(Important Highlight)。在大多数情况下,浅色衣服、水泥墙面、质感丰富的白色景物等都是常见的作为重点亮部的典型对象。
记住重点暗部和重点亮部这两个区域,在应用“区域曝光法”时显得十分重要,它们是应用“区域曝光法”的一个重要尺度。“区域曝光法”与音乐理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每一个区域如同不同的音阶,影调上灰色明度的强弱又如同音调的高低一样,对影调的把握有如对和弦的把握,这也是与亚当斯精通音乐,会弹一手好钢琴息息相通的。
从表2和表3可以清楚地看到一般的曝光显影方法和“区域曝光法”在曝光显影上的区别。
从表2可以看到,根据厂商提供的感光度拍摄,并按厂商的指示显影的话,被摄体的光比不同,所得到的底片的反差也是不同的,然后用不同反差(号数)的相纸来补偿。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制作出照片,但要想控制影像品质就显得十分被动。亚当斯在论述“区域曝光法”时也十分明了地指出:“你可能会问,我们现在有各种不同反差的相纸,还有其他洗印上的控制方法,能够弥补各种不同厚薄(密度)底片的不足,为什么还要找那样的麻烦,制作这种高要求的底片?要知道,每一种控制都有用处。我们要尽可能制作出最高品质的底片,才能得到最佳的影调。而高反差相纸,要对较高和较低的影调都控制得好,却有很大的难度。”
严格来说,在拍摄一个被摄体时,并不存在绝对的“正确曝光”值。亚当斯在他的创作回忆中曾说起这样一个事例:有一回,他在尼亚加拉大瀑布拍照时,正好遇到一位德国摄影家在拍摄同样的瀑布风景。他们在闲聊中得知,两人使用的是相同的胶片,但是各自的曝光值竟相差了4级光圈。这是因他们各自采用不同的曝光、显影方式所决定的。同一种胶片,不同的人在使用时便有不同的实效感光度。更重要的是,摄影家所选用的显影配方、显影方式、放大机光源性质和惯用相纸的反差等诸因素均是决定曝光的重要因素。“区域曝光法”正是能满足摄影家在不同的表现目的和应用方法的基础上,能自由地调整和控制影调的一种灵活而科学的曝光显影方法。
[F1.0 编辑于 2005-09-21 22:1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4.562
主题: 9
帖子: 2152
注册: 2001年1月
一言兄:

这个帖子具体说对“称不对称”的问题:-)

这要从测光表说起。世界上第一款测光表并不是以18%的灰为参照值来设定的,当时执行着很多标准,直到现在,我
还知道我一个朋友那里有一块老的欧洲表,执行的是33%的灰标准。后来人们发现这样太混乱,才约定俗成了现在
的18%灰标准,来作为统一的标准。为什么说这些呢?因为这个18%灰也好,33%灰也罢,意思无外乎是说:参照这个
标准,你可以把任何“反光物”看成18%灰,或者33%的灰。白纸也好,黑碳也好,你按照表上的分别的读数拍出来,
都可以还原成18%或33%。

这只是一个参考而已!还需要你的计算来真正地补偿白纸或黑碳的真实反射率!这和胶片的宽容度没有任何必然的
联系,我前面说过,在曝光宽容度为0的情况下,即景物反差与胶片宽容度一致的情况下,订光点少有偏差,就会
造成亮部或暗部的失控。

因为我们目前的测光表执行的是18%的灰度标准,所以才有了所谓“上三下四”的关于宽容度的口诀,但这口诀背后
的含义是什么?我质疑你的“不对称观点”,主要是针对你主帖的论述结论而言的——

“4.宽容度的非对称性。
从上例可以看到,宽容度不是平分的,即该胶片允许欠曝2档,允许过曝5档,和起来一共7档,了解这点是
非常重要的,对于几乎所有的黑白片和彩色负片,都拥有相同的特性,即它们允许过曝的能力,都大于允许欠曝
的能力。反转片正相反。
所以:
黑白和彩负:宁过勿欠。
反转片:宁欠勿过”

——在你的这段论述中,除了我们前面消除的关于过曝欠曝的言辞误会外,主要是你概念含糊,结论错误。在宽容度
这个概念下,没有什么宁过勿欠与宁欠勿过。过曝欠曝对宽容度的损害是一样的。我最担心的,是你知其然,不知
所以然,最后形成一个错误结论,以讹传讹。“黑白和彩负:宁过勿欠。反转片:宁欠勿过”这句话在技术层面上
不知道已经害了多少人,不知多少人因为这种思想造成了曝光不严谨,和技术粗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原文由 中灰镜 发表
什么是曝光宽容度?!《摄影手册》讲这是一个比值,是除法而不是减法,不可能有负数。---中国摄影出版社426页。

都是摄影系的高才生,赞一个先
概念就是概念,是定义过的,简单明了,没什么好扯的。

曝光宽容度:既有用相对值表示(除法),也有绝对值表示(减法)。二者并不彼此排斥。
类似的有误差:相对误和绝对误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6.165
主题: 13
帖子: 6604
注册: 2004年12月
这些名词弄来弄去挺误事,比如我们天天走路突然我问:你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你可能就糊涂了。什么是曝光宽容度?!《摄影手册》讲这是一个比值,是除法而不是减法,不可能有负数。---中国摄影出版社426页。主要是数学,一言兄看看吧,他是学物理的,我学兽医。
  我没找到屠明非的书,打电话也没找到她,屠明非也是我老师,我是校外蹭课,她教了我不少知识,最早的 ALPA 中文样本就是屠老师帮助翻译的,她是个学问人不收一文钱。我的许多实验也是电影学院帮做的。屠老师错了吗?我认为没错:这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而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5.621
主题: 107
帖子: 11554
注册: 2003年11月
我是想问你,在你拍片时,你是先考虑胶片的宽容度,还是先考虑曝光宽容度的,当然你会说2个都考虑,但是哪个对你来说更重要呢?
我在拍片时是先考虑曝光宽容度的,因为当你选定了胶片时,在附加条件也确定了的清况下,胶片的宽容度也已经定局了,而曝光的宽容度正是我要运用它来体现我的作品的目的的,所以胶片宽容度是个大前提,而掌握和运用是靠曝光宽容度来实现的,这就是点和面的区别,
-------------------------------------------
mrowen兄:我的思考过程和兄不太一样。对象的曝光范围大于胶片宽容度的情况很多,该拍还是得拍,把重要的装进去就行了,只是在两者大体相当的情况下才需要仔细,否则原本可以全装进来的由于操作失误浪费了一段(宽容度),就可惜了。
如前所述,我只要测一下亮部和暗部(光比)就可以操作了,宽容度在+-两个方向上的值我事先是知道的,它们的绝对值是不相等的,所以说我们号称知道某个胶卷的宽容度,说的就是知道这两个值,属于胶卷的固有特性,根本没有“曝光宽容度”什么事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754
主题: 84
帖子: 3384
注册: 2001年9月
摄影(从技术走向艺术,又)从艺术走向技术(我说的是一种倾向性,其实是不能割裂开艺术或技术来谈论摄影的,正是摄影的这种典型的双重属性导致了ta无穷的魅力和无休止的××大战)。

从新说

当摄影从艺术走向技术的时候,拍照就从记录影像(光影、色调、气氛,乃至味道)走向采集数据,数字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无疑加剧了这种倾向。
难怪我们现在总是爱用“最大限度的...”、“最大程度的...”诸如此类的一些用语。
我们还喜欢趴在显示器上用200%的放大率来检查像素和暗部细节

我又想说了,科学技术是二十世纪(以来)的宗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461
主题: 5
帖子: 421
注册: 2003年12月
俺角得这才是应该大力讨论的东东

慢慢的韵一会儿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Go With the Wind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5.621
主题: 107
帖子: 11554
注册: 2003年11月
你的讨论不能牵扯艺术,只能是技术;在技术中不能谈后期,只能谈前期;讨论曝光
只关注图片,不能说电影,呵呵,我也直言,我觉得这对我们技术艺术的进步都是没
必要的.因为技术是可以借鉴的,艺术更是相通的.只要没有与主题偏离太远,适当
的知识我们都可以增长.我自认为在我们的讨论中,我始终没有离开主题,呵呵,
也望兄考虑一哈:-)

hass兄:当然世界上的事情都是有关联的,可我们总要画个圈,在圈里讨论,否则容易发散,到头来什么都说不清。
所谓前强则后弱,左强则右弱,外强则内弱,全强则全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5.621
主题: 107
帖子: 11554
注册: 2003年11月
宽容度对称不对称这段比较有意思。
我们说直线上两点之间总能找到第三个点使得前两个点关于这第三个点对称
那么,按照18%度灰确定的测光标准是不是这第三个点呢?
--------------------------------------------------------
鹰兄:是这个意思。

[2005-09-21 20:24 补充如下]

是围绕点测值(18%灰)的不对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631
主题: 7
帖子: 1721
注册: 2004年11月
这个讨论引出了各位高手的经验之谈,比书本上写的精炼,观后受获不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17.012
主题: 9
帖子: 1099
注册: 2003年5月
讨论的理论没怎么闹明白,怎么讨论的偶可是闹明白了,吼吼吼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
帖子: 170
注册: 2004年2月
原文由 hass 发表
一言兄:
你的讨论不能牵扯艺术,只能是技术;在技术中不能谈后期,只能谈前期;讨论曝光
只关注图片,不能说电影,呵呵,我也直言,我觉得这对我们技术艺术的进步都是没
必要的.因为技术是可以借鉴的,艺术更是相通的.只要没有与主题偏离太远,适当
的知识我们都可以增长.我自认为在我们的讨论中,我始终没有离开主题,呵呵,
也望兄考虑一哈:-)


支持,

可能我和hass学的是一个专业的关系,我很能理解hass兄的思路和想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
帖子: 170
注册: 2004年2月
原文由 一言 发表
曝光宽容度将是个负数,那么这个公式本身就失去意义了,换句话说就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都不希望曝光宽容度是个负数,
-----------------------------------------
mrowen兄:在现实中,我们不希望发生而发生的事情太多了,不是说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吗?
公式没有就相关参数给出范围,所以出现负数没关系,说气温是零下2度,就是-2度。所以我们要以是否有物理意义来说话,而不是喜欢不喜欢。


原文由 一言 发表
所以胶片宽容度是指一个面上的暴光依据,而曝光宽容度是指一个点上暴光依据,
--------------------------------------
mrowen兄:我认为你这句话是错误的,就一张具体的片子,在某个曝光组合下,片子上某一点和整体的相对关系是固定的(不考虑暗房),所以我们在胶片宽容度条件下以某个重要局部为依据进行曝光操作时,那这个局部和整体的明暗也是确定的,它们并不是各自独立的。


一言兄,思考问题要有前提的,在数学的概念中也有"无意义"这一用词,在许多学科里也已引进了"模糊学"这一概念,我们只需要理解和运用,而且在许多学科里只能是论证,不能反论证的现象到处存在,就象我们在后期冲洗胶片时,化学的特性已经告诉你低于15度以下化学反应将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我们应当理解和运用这种特性,曝光宽容度是个负数就等于无法实现操作,钻这样的牛角尖等于问1+1为啥等于2一样的没有意义,你是学理科的,应该更明白这个道理,当然学科不同思维的方法也就不同,我也能理解,

第2个问题的对与错,我们暂时不讨论,我是想问你,在你拍片时,你是先考虑胶片的宽容度,还是先考虑曝光宽容度的,当然你会说2个都考虑,但是哪个对你来说更重要呢?
我在拍片时是先考虑曝光宽容度的,因为当你选定了胶片时,在附加条件也确定了的清况下,胶片的宽容度也已经定局了,而曝光的宽容度正是我要运用它来体现我的作品的目的的,所以胶片宽容度是个大前提,而掌握和运用是靠曝光宽容度来实现的,这就是点和面的区别,

可能是我的文字功底不行,让你误解了,但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样来表达,因为这是一种思维的过程.

[mrowen 编辑于 2005-09-21 19:0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4.562
主题: 9
帖子: 2152
注册: 2001年1月
一言兄:
你的讨论不能牵扯艺术,只能是技术;在技术中不能谈后期,只能谈前期;讨论曝光
只关注图片,不能说电影,呵呵,我也直言,我觉得这对我们技术艺术的进步都是没
必要的.因为技术是可以借鉴的,艺术更是相通的.只要没有与主题偏离太远,适当
的知识我们都可以增长.我自认为在我们的讨论中,我始终没有离开主题,呵呵,
也望兄考虑一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754
主题: 84
帖子: 3384
注册: 2001年9月
宽容度对称不对称这段比较有意思。
我们说直线上两点之间总能找到第三个点使得前两个点关于这第三个点对称
那么,按照18%度灰确定的测光标准是不是这第三个点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5.621
主题: 107
帖子: 11554
注册: 2003年11月
hass兄:我不会平白无故的※※一个概念,特别是一个技术概念,我只是想不通这个概念在实际中的用途。至于兄提到的后期制作时的参考,我在主贴也提到了,并且明确的提出不在本贴讨论的范围。我关注的是拍摄前和拍摄过程,不涉及后期的事;还有讨论的范围在传统意义的摄影,不涉及电影。望兄明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732
主题: 20
帖子: 345
注册: 2002年5月
收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4.562
主题: 9
帖子: 2152
注册: 2001年1月
公式的意义还有可能是其他方面,不一定是对某一场面的曝光有没有指导意义决定的。
-----------------------------------------
两只定焦兄:我也希望是有啊,但想不出来啊。
另外“调子”问题不在本讨论之内,那东西太个人、太艺术化了,这里只说技术,不说艺术。

-——一言兄,这个公式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意义。电影是一个一个镜头组成的,每个镜头不一定是连续拍摄的,但
镜头之间调子要统一,否则剪接在一起会产生视觉上的跳跃感,极其不舒服。这个时候,摄影师其实在用曝光宽容度
这个概念来工作的,否则后期配光时,光号太乱,师傅要骂大街。因为这个东西与我们的讨论关系不大,我就没提。

在我们图片摄影中,这个概念也在自觉不自觉地被大量运用。我肯定你的拍摄实践中就不自觉地用过,只是你抵触
这个概念而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5.621
主题: 107
帖子: 11554
注册: 2003年11月
所以胶片宽容度是指一个面上的暴光依据,而曝光宽容度是指一个点上暴光依据,
--------------------------------------
mrowen兄:我认为你这句话是错误的,就一张具体的片子,在某个曝光组合下,片子上某一点和整体的相对关系是固定的(不考虑暗房),所以我们在胶片宽容度条件下以某个重要局部为依据进行曝光操作时,那这个局部和整体的明暗也是确定的,它们并不是各自独立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测光曝光时的技巧并讨论胶片与数码的宽容度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