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测光曝光时的技巧并讨论胶片与数码的宽容度 [主题管理员:一江月]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80904 回帖:382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中灰镜兄,
你的问题能见度兄已给出答案了----不然我还真犯愁
按中灰曝光可以得到准确(最接近实物)的色调----这个结论没问题,如果你怀疑它,那还是先怀疑自己-----是不是书看漏了,是不是顾此失彼,是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问题

撇开胶片的宽容度,根本就不用谈曝光控制。
老兄说的问题就是“高光”过曝----胶片的宽容度是有限的,怎能将无限的自然反差装进去呢?你眼睛能看到高光瓷砖,但胶片能看得到吗?----必须有所舍弃/作些调整吧

色彩的问题:
不能说落在直线区就是色还原正确,又是两码事--色还原准确必须曝光准确,曝光不准时也会落在特性曲线的直线区,这时色还原不准(如深了或浅了)但色彩RGB是平衡的.

只要是在直线区,各色就是平衡的;
只有落在直线的特定点,色还原才是准确的。
一个是线,一个是点,有差别的

落在紊乱区,色是不平衡的,那就根本谈不上还原了,所以这个紊乱区我们就不理它了--好像没什么人去理它

[F1.0 编辑于 2005-09-24 22:20]

[2005-09-24 22:35 补充如下]

还有,老兄:
你下次要讨论你就去讨论好了,别点我名了
你知道偶身体不好,脾气更坏,恰逢这几天在降压、降糖、降脂,留点时间空间,让我缓缓----偶还想多活几年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5
帖子: 53
注册: 2005年7月
haohao,北影派大战纽摄派(坏笑),调侃一下,诸位可别多想噢。
有没高人测试过数码相机的宽容度有多少级?偶特想知CANON 1D MARKII,和1DS MARKII。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原文由 hass 发表
...他给我打电话问怎么办,我说你笨死了,※※围了没有?他说当然包围了,
我又不傻。我说你按什么包围的,他说半档啊;我说你还是傻,要是我就按1/4档
甚至更细地包:-)
但是不是这种技术角度上的“没问题”就能满足客户呢?显然是不行的。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片子所谓“调子”的重要性,当然,这个
例子还是很极端。

1、包围曝光偶见过1/2、1/3以及1/6档,1/4档还是第一次听说----不知老兄是如何实现的
2、“正确的曝光”不一定是“合适的曝光”,所谓的“调子”都是主观性的东西----主观的东西说白了就是随心所欲的东西,那玩意没谱----谈这些没谱的东西,说1K年也得不出个结论。
如果懂得了“正确的曝光”那么选择“合适的曝光”是再简单不过的事。
老兄的看法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本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最初偶来这儿只是想斗斗嘴,热闹热闹。
没想到后来还能扯了这么久-----犯晕的同学不在少数,偶也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D23
泡菜
泡网分: 33.614
主题: 34
帖子: 1721
注册: 2001年11月
摄影不是搞科研,理解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不要无限复杂下去,各位醒醒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365
主题: 4
帖子: 3153
注册: 2003年1月
基本上而言,俺个人以为F1.0兄的观点是正确的:反射式测光配合灰卡,应该和用入射式测光表的结果相同,一般是无须补偿的;但是如果拍摄的主题是瓷砖这一类有高亮光点(面)的被摄体,则要根据拍摄意图和曝光介质的宽容度(动态范围)做调整。

一般,有高亮光点(面)的被摄体的反差会大过胶片(CCD)的宽容度(动态范围),所以需要根据拍摄意图决定需要准确还原的部分,其余部分只好让它过曝或者欠曝;当然,也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手段(如在瓷砖表面使用喷雾剂)来压缩其反差,这样做一般可以解决问题,其缺点是影响了被摄体的表面质感。

类似于照度不均匀的拍摄场景的处理方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6.165
主题: 13
帖子: 6604
注册: 2004年12月
F1.0兄,就咱俩聊了,他们都闪了.
  我们按灰板测光,曝光.灰板还原是正常的,但不能保证别的景物.如果瓷砖亮的很!结果是曝光过度,我们用的是彩色反转片,瓷砖的密度落在了H&D曲线的非线性段,彩色片的三条曲线不平行,结果是颜色变了.测灰板与测入射光相似.
  所以单就拍瓷砖而言,正确曝光是让瓷砖落在直线段,颜色才会对.这时灰板曝光肯定不对,就不管它了.
  如果瓷砖与灰板很接近,都在三条曲线的直线段,曝光变一点,色饱和还是会有变化,会与原物有区别.解决方案:多拍几张,没神仙.
  这其实还是老话.兄所言只要灰板曝光正确其他景物也会正确有点问题.更值得注意的是彩色片三条曲线平行度差,曝光不同很容易颜色变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刚才引用的例子是彩色的,再来引用个黑白的:
我们是通过物体上某一部的亮度置于一个特定的曝光区来决定摄影机的光圈快门的。对于其他部分亮度的曝光,则不加控制,它们将分别于曝光等级表中的适当曝光区上.

道理都是相通的,好像没有多说的必要了。

BTW:上面是A.亚当斯<<论摄影>>P91第一段。

[F1.0 编辑于 2005-09-24 01:2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中灰镜兄:
原文由 中灰镜 发表
哎哟我的大哥!在室外咱们就照瓷砖-浅色的马可波罗,咱哥俩先测光,在瓷砖上放一灰扳,咱们用点测点那灰扳,测光表告诉咱们:8,1/125。然后咱拿走灰扳就按8,1/125曝光。咱们说的是不是这番意思。
我也糊涂了,要不咱哥俩都试试?

网络都是快餐文化,有问题就直说。猜去猜来老猜错,又费劲。
你有什么问题?要试什么?
灰板曝光正确,浅色的马可波罗就能曝光错误吗?
还是没看明白你的14。

看看这个例子吧:
[qoute]这里有一个可供练习的场景。假设有两个人挨着站在一起,并在相同的光照环境下。其中一个人穿的是深蓝色的衬衫,另一个人穿的是浅蓝色的。该怎样测光才能得到正确的曝光?先选择一个区域进行测光,选择哪里都没关系。比如我们选择对深色的衬衫测光。对深色的物体测光后,怎样使底片上记录的也是深色呢?先对它测光,然后减小一挡光线拍摄,这样它就会记录为深色的了。但对深蓝色的衬衫又会怎样呢?它同样也会被正确的曝光。当深蓝色的衬衫记录为深蓝色时,浅蓝色也会被记录为浅蓝色,反之亦然。只要一个颜色的色调曝光正确了,那其他的颜色也同样会正确。如果觉得很奇怪,可以这样想一想,当你对中等色调的物体测光时,比如对灰卡或中等绿色的草丛测光时,发生了什么?当用测光表的读数拍摄时,中等色调的被记录为中等色调的,深色被记录为深色的,同样浅色也被记录为浅色的。[/quote]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6.165
主题: 13
帖子: 6604
注册: 2004年12月
哎哟我的大哥!在室外咱们就照瓷砖-浅色的马可波罗,咱哥俩先测光,在瓷砖上放一灰扳,咱们用点测点那灰扳,测光表告诉咱们:8,1/125。然后咱拿走灰扳就按8,1/125曝光。咱们说的是不是这番意思。
我也糊涂了,要不咱哥俩都试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原文由 中灰镜 发表
如果说彩色,如果是反转片,如果不考虑后期,如果仅仅是瓷砖(那玩意反光不小),曝光不同颜色就会有区别老兄是否认可?也许色别没变但色饱和变了,看上去就变味了,人家不埋单。
灰板与瓷砖反光不同啊,不得不考虑。

反光有多种,具体偶也搞不懂,偏振光可能是不需要的

不同的物体反光本来就不同,这与“正确曝光”有什么关系呢?
难道能对灰板正确曝光的同时就不能对白板正确曝光吗?或说灰板曝对了,白板难道会曝错?
是老兄没说明白,还是我没搞懂。总之,没明白老兄这段文字的意图

[F1.0 编辑于 2005-09-24 00:5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中灰镜兄:
一谈到色别、明度、纯度,事情就复杂了,那玩意就是一棵立体树,我也没搞懂也就不说颜色了。

不管是亮白的白瓷砖也好,还是暗淡的黑瓷砖,另外还有灰板。只要灰板曝光准确(色还原准确),那么另两块的色还原也是准确的。
准确的不一定是“合适”的,这是两回事。

BTW:这里的“准确”指底片与实物一致;刚光辉兄定义过“合适的曝光----即与拍片人想法一致的曝光。这两者要区分开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原文由 一江月 发表
我觉得说密度是不是更接近本质,一种胶片的密度范围从最亮到最暗的密度区间减去灰雾测试胶片是必要的,还要测试相纸,书上讲的过曝与欠曝只不过是让我们近可能的去按照人的眼睛看到的景象去还原到底片上再做成照片

1、如果说“影调”是定性分析,那么“密度”可看作是定量分析。
尽管两者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密度”可用数据(量)表示,有唯一确定性,所以更准确。而“影调”量化比较困难,即便量化是只能近似,不准确。
一江月兄说密度接近本质可能是指这个“量”14.

2、将场景反差想像成“密度”远比想像成“影调”困难。
将场景中不同明暗的景物想像成密度的难度远远大于想像成影调的难度,安老的zonesystem在前期曝光控制的应用上,也是将场景转成影调----安老都要借助辅助工具将彩色景物转成黑白灰,我想这儿比他更有天赋的人不多。
所以前期曝光控制,所谓“预想”时将场景反差转换成“密度”而不是“影调”的人,恐怕是微乎其微、少之又少。

进入暗房,由于底片可见,已不需再搞“场景”与底片上“影调”之间的转换,这时“密度”可能更有意见。

刚喝点水,头有点兴奋。以上是我的臆测,不知猜没猜对,请同学指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6.165
主题: 13
帖子: 6604
注册: 2004年12月
F1,0兄,我瞎说几句:如果说彩色,如果是反转片,如果不考虑后期,如果仅仅是瓷砖(那玩意反光不小),曝光不同颜色就会有区别老兄是否认可?也许色别没变但色饱和变了,看上去就变味了,人家不埋单。
灰板与瓷砖反光不同啊,不得不考虑。说句丢人的话:小弟卖的就是KODAK灰板,说明书也讲到了哪些地方灰板不灵。兄想想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不对是吧,用点测直接测布呢?
点测有点测的问题啊,除非咱拍的是灰砖,
所以这个题目是广告摄影的范畴,即使我拍一个灰绸打上灯也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回到瓷砖,上釉的高反光瓷砖难拍,最像灰板质地的砖可能最好拍,所以一刀切是不行的.

继续灌水
1、应该说,除了点测其它测光方式都会有问题。

2、如果点测灰板,并按灰板曝光,灰板曝光准确了,那么与灰板处在同一光照条件下的所有物体都会曝光准确。
只要将N块砖中的一块曝光准确,那么其它处在相同条件下的所有砖都会曝光准确。

3、就测光而言,业余、专业、商业、非商业、广告、风光、室内室外等都是一个样----那就是没有花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6.165
主题: 13
帖子: 6604
注册: 2004年12月
谈别的吧,谈技巧怎么样,技巧就是小窍门,书上写的少但小药治大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说到底。
不管曝光宽容度也好,色还原也好,或是正确曝光or准确曝光or合适曝光也好,
一个区域曝光法就能搞定所有问题。
说去说来,这样没限制地扯去扯来,谁不晕乎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5.893
主题: 46
帖子: 5181
注册: 2001年3月
优质内容勋章
对我来说,所有“正确”的或者“错误”的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

就暴光来说,只有对摄影师来说“合适”的暴光,没有“正确”的暴光,若暴光的结果和摄影师的初衷不吻合,那才是相对于摄影师“错误”的暴光。举例说:摄影师要一张暴光欠一挡的照片,结果没有欠,暴光在其他人眼里看来是正确的,但对于摄影师来说,这个暴光是错误的。

另外,密度无论拍摄前,拍摄中和拍摄后都有意义.具体不说了,将来会明白的。

不再掺和这贴,偶脑子比较简单,复杂的事情容易乱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
帖子: 53
注册: 2005年8月
原文由 hass 发表
cai5520:你的比喻生动形象,深深学习:-)

一言兄:你是对的,坚持它吧。我不想加什么罪在你身上,对我们的争论我很后悔。



HASS兄,你后悔得太晚了。这件事上我比你聪明。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2.758
主题: 17
帖子: 2538
注册: 2003年9月
做个记号,慢慢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光辉兄说的“正确曝光”“准确曝光”等在这儿定义过:
http://article.xitek.com/showarticle.php?id=157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现在正在玩扑克。
等会再来灌水。

1、密度只能测试时或后期分析时用,前期根本就不管用。

中灰镜说的是这个意思:18%灰在拍摄瓷砖这种命题的实例时只能做参考数值,一块一块的拍时不同于风光,举个例子:不同质地的黑布--黑绸,黑麻,黑棉,反光率都不一样的,测个灰板那不是三种黑都用一个曝光值了?不对是吧...

2、有什么不对的?
测灰板并按它曝光,是正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5.893
主题: 46
帖子: 5181
注册: 2001年3月
优质内容勋章
一江月兄说得有理,偶也觉得密度才是能概括和解释胶片暴光,冲洗,宽容度等的真正钥匙。

偶觉得大家在争论中都引入了“正确暴光”的想法,因此才会有以什么为标准暴光以及得到什么样的宽容度的问题。

其实在这些问题中,只有胶片从最黑到最白的有效密度值才是唯一的常量,而光源,反射率,暴光,冲洗,印制等都是变量,变化也是非线性的。也就是说,胶片的固定密度才是我们暴光的唯一指示和基准,其它任何条件,都是可控制或者可利用的,但不是衡量暴光的基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462
主题: 23
帖子: 2469
注册: 2004年12月
我觉得说密度是不是更接近本质,一种胶片的密度范围从最亮到最暗的密度区间减去灰雾测试胶片是必要的,还要测试相纸,书上讲的过曝与欠曝只不过是让我们近可能的去按照人的眼睛看到的景象去还原到底片上再做成照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462
主题: 23
帖子: 2469
注册: 2004年12月
大家好!出门几天上不了网啊!没有想到这么热闹呢.

大家的发言正在学习中.

中灰镜说的是这个意思:18%灰在拍摄瓷砖这种命题的实例时只能做参考数值,一块一块的拍时不同于风光,举个例子:不同质地的黑布--黑绸,黑麻,黑棉,反光率都不一样的,测个灰板那不是三种黑都用一个曝光值了?不对是吧,用点测直接测布呢?点测有点测的问题啊,除非咱拍的是灰砖,所以这个题目是广告摄影的范畴,即使我拍一个灰绸打上灯也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回到瓷砖,上釉的高反光瓷砖难拍,最像灰板质地的砖可能最好拍,所以一刀切是不行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5.621
主题: 107
帖子: 11554
注册: 2003年11月
瓷砖的问题不是宽容度要解决的问题,宽容度不是万金油。以前背心有个帖子,讲色彩还原问题,有兴趣的可以查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908
主题: 115
帖子: 2785
注册: 2004年10月
中灰镜
泡菜 泡网:1 级交易:0 级
泡网分:5.1
交易分:0
帖 数:865-33
图 数:0/0-0
字 数:98K-8K
注 册:2004年12月

这些名词弄来弄去挺误事,比如我们天天走路突然我问:你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你可能就糊涂了。
-----------------------------------------------------

同意这个说法,中灰兄说话历来比较实际。摄影是个视觉的东西,纯粹在纸上谈兵,说说就糊涂了。随便聊聊我的看法。

我多数情况下拍反转。使用的清一色是RVP和RDP。一般大家公认的RVP的曝光宽容度是4-4.5挡,这是实拍得出的结论,而RDP可以大到5挡左右。说左右,因为这毕竟不是数学演算,而是视觉的感受,不可能那么精确。

还是看图说话吧

下面这张图,是个典型的日落场景。扫描的不是很好,和电分不能比,只是用来说明这个概念而已。RVP所拍.

这时,如果既要有前景细节,也要有天空细节,那么就要使反差控制在5挡以内。 否则,或者损失天空的细节(过曝),或者损失前景暗部,两者不能兼得。 现场实际测光的结果,光比差距是很大的,超过7挡以上。

1。这里所说的胶片的曝光宽容度,指的是胶片的物理特性,只能记录这么宽的光比范围。 简单说就是这样。别的还有什么含义呢? 那我就不知道了。

2。这时,要解决这个光比问题,就要上手段了,也就是灰渐。实际使用的是3挡灰渐。 顺便说一句:这种场景下,其实不用测光比较,也知道肯定是3挡灰渐。虽然这是很个人的事情,但实际上也是多数人不约而同的方法。中灰兄的前脚后脚理论,在这里最适用。

3。实际的测光,是测前景的石头。但如果把这个测量结果直接用于曝光,前景就太亮了,就不能真实反映傍晚的实际光线情况。所以要减掉差不多2/3 - 1/2挡。测光的依据是前景而不能是天空,原因在于前景是一定要曝光精确的,而天空稍有偏差问题并不大, 这也适用于绝大多数场景的拍摄。

个人觉得这种事情要实际去拍,才能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熟练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了下意识的做法。

至于exposure latitude,指的就是胶片的曝光宽容度,好像应该没有别的意思吧。google一下,就都出来了,看看是不是还有别的含义。 我这是野路子,可能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说法,只是个人的实际操作方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34
主题: 5
帖子: 171
注册: 2004年5月
cai5520 归纳的非常精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F1。0兄,反转片拍瓷砖,照灰板曝光80%的情况下有问题,一定要试拍几张。

有什么问题?
技术问题?还是艺术问题?
能否谈谈你的体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测光曝光时的技巧并讨论胶片与数码的宽容度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