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古典音乐之我见 [主题管理员:Jdai]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45636 回帖:250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zhp62 发表
小提琴这种乐器最终是要以小品,而不是协奏曲来建立江湖地位的,所以小品好,才是真正好(有点像是广告词哈)。


嗯,有所保留。我明白zhp62的意思。小品更考验乐手的即兴能力和天赋以及个人风格,而协奏曲则可能让乐手受到乐团和指挥风格的局限。但是无论如何,协奏曲毕竟是高山大川和满汉全席,而小品只是热身运动或者餐后甜点。是否有大家风范,只能从驾驭协奏曲的能力上得到验证。小品偏重感性,协奏曲则需要感性和理性并重,小品只是三五分钟的折腾,协奏曲是数十分钟的肉搏,非大将风度无法坚持到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罗德琴科 发表
最吵闹的并不总是最惊人的,但是最吵闹的肯定无可救药地是最肤浅的


读起来有点拗口,不过耐心读完,还是觉得专业人士的言论比较可信。比如上面布列兹这句话。福柯则有点顾左右而言他,与布列兹貌合神离,对现代音乐并不看好。

通常而言,姑且按照cctv的口气来说吧:乐评文章呼唤非专业人士。因为这会增加文章的趣味。但是作为普通读者,对于非专业人士的音乐评论,应该抱警惕的态度。尤其职业作家和文学家们的评论。他们膨胀的自我感觉往往使其艺术造诣不胜负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zhp62 发表

这张CD的录音非常好,不知道是因为录音得奖还是演绎得奖。

菲舍的演绎的确直白,几乎是当代的海飞滋,技术没得说,可贵的是,没有为了差异化而差异化地演绎,不像幕塔,总是在找机会加进自己的花样,但是又缺乏说服力,有雕虫小技之感。菲舍只在第三乐章中有一处故意拖了一下乐队,不过还算好。唱片后面几首小品又 ......


与时俱进啊。在哪里买到菲舍的?还是网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schen 发表
YMX兄好。你好久没来无忌了,挺想念的,等着听你谈新买的碟。

我最近也买了不少碟,只恨没有听的时间。这次把Michael Tilson Thomas蒂尔森托马斯的马勒基本买全了,包括最近出的《悲伤之歌》,还少八、九。第八好像还没出。

这个帖子害人不浅,基本隔两天就要来看看吸两口,好像是中毒后犯瘾的症状。


买全了MTT马勒?眼红啊眼红。我也要采取行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YMX 发表
jdai兄送给我的那张DG格拉祖诺夫/沙汉很好听,感谢!还是那句话:jdai兄什么时候来我这里玩,好酒招待!


welcome back!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呵呵,刚看了上个月《留声机》介绍说朱丽亚·菲舍夺得2007留声机大奖,才三十出头的小提琴家。我心想,到哪里去买这些唱片呢?杂志上特别推荐她的老柴小协“冷峻直白”“毫无顾影自怜和矫揉造作”。


这张CD的录音非常好,不知道是因为录音得奖还是演绎得奖。

菲舍的演绎的确直白,几乎是当代的海飞滋,技术没得说,可贵的是,没有为了差异化而差异化地演绎,不像幕塔,总是在找机会加进自己的花样,但是又缺乏说服力,有雕虫小技之感。菲舍只在第三乐章中有一处故意拖了一下乐队,不过还算好。唱片后面几首小品又太直白了一点,我以为,小品应该充满人性化的情趣,不能象协奏曲那样处理,在这方面,克莱斯勒,以萨依,爱尔曼,格罗米欧,帕尔曼等几位的思路更加正确,小提琴这种乐器最终是要以小品,而不是协奏曲来建立江湖地位的,所以小品好,才是真正好(有点像是广告词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YMX 发表
jdai、schen、罗德琴科、zhp62兄:
你们好!这几个月心思都在装修房子上,没来这里玩了。最近在网上买了不少碟,等有空发些上来看看。


就是好久没见YMX兄了,以为隐退了呢。

好啊,等房子搞完了,安下心来,把新碟SHOW来看看。我最后的买碟途径也是网购,方便,也便宜一些。但是不到一年时间,就基本不买了,改为下载APE,尽管声音比CD差,但是已经可以听了,更重要的是,可以迅速扩大收藏范围,毕竟买了那么多年的CD,还能掏到为之感动的音乐或者演绎不多,演绎的差异是有了,可是说服力不够,很多版本的堞都是慕名买来,听完失望。所以至少先免费听一下,如果真的值得买,再去买也不迟。

所以建议各位都去尝试一下APE,可行而有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877
主题: 8
帖子: 2358
注册: 2005年9月
YMX兄好。你好久没来无忌了,挺想念的,等着听你谈新买的碟。

我最近也买了不少碟,只恨没有听的时间。这次把Michael Tilson Thomas蒂尔森托马斯的马勒基本买全了,包括最近出的《悲伤之歌》,还少八、九。第八好像还没出。

这个帖子害人不浅,基本隔两天就要来看看吸两口,好像是中毒后犯瘾的症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YMX
泡菜
泡网分: 0.003
主题: 1
帖子: 690
注册: 2005年2月
jdai兄送给我的那张DG格拉祖诺夫/沙汉很好听,感谢!还是那句话:jdai兄什么时候来我这里玩,好酒招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YMX
泡菜
泡网分: 0.003
主题: 1
帖子: 690
注册: 2005年2月
jdai、schen、罗德琴科、zhp62兄:
你们好!这几个月心思都在装修房子上,没来这里玩了。最近在网上买了不少碟,等有空发些上来看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8.183
主题: 71
帖子: 6709
注册: 2003年12月
要顶就顶一个猛的。
最近看书,在一本福柯访谈录中看到一篇法国当代作曲家和指挥皮埃尔.布列(Pierre Boulez)和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访谈。福柯是我认为的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文章看完,我打了个寒战。因为福柯真是太尖锐了。现将全文OCR于此,供探讨。粗体字是我加的。

当代音乐与大众

福柯  人们常说这样的话:当代音乐偏离了正轨,它的命运非常奇特,它复杂到如此的地步以致于不可接近,它的技巧使它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但另一方面,音乐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与其他文化要素之间的多样复杂的关系。这一点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都是很明显的。一方面,音乐对技术的进步非常敏感,它对技术的依赖性比其他艺术门类要大得多(也许电影是个例外)。另一方面,从德彪西和斯特拉文斯基之后的音乐发展同绘画的发展有很多密切相关之处。此外,音乐为自身提出的理论问题,它对自身的语言、结构、材料的反思方式,取决于一个在20世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形式”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塞尚((Cezanne)、立体主义者、勋伯格(Schoenberg)、俄国※※※※者或是布拉格学派那里都是存在的。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问:既然音乐已经走得如此之远,我们怎么才能再度体验和重新享有它?而应该问:这个音乐与我们所有的文化如此接近,如此一体化,我们怎么会觉得与它如此疏异、与它有如此不可逾越的距离呢?

布莱  是不是因为当代音乐的“流通”与交响音乐、室内乐、歌剧、巴罗克音乐的“流通”大不一样?后者的“流通”是很专门化和局部化的,会使人怀疑是否真的有一种总体的文化。唱片摧垮了这些藩篱,但是我们要注意,唱片另一方面又增强了公众和演奏者的专业化。古典或浪漫音乐意味着一个标准化的格式。巴罗克音乐不仅要求一个有限的群体,还要乐器与所演奏的音乐相配,要求演奏家掌握通过对古代的音乐作品和理论著作进行研究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当代音乐要求掌握新的乐器技巧,新的记谱方法,对新的演奏形式的适应。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足以表明从音乐的这个领域跨越到另一个领域有多么困难:组织的困难,把自己置于不同的情境中的困难,更不用说适应为不同的演奏而设的场所的困难了。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倾向,出现了适应不同种类的音乐的或大或小的群体,在社会及其音乐和演奏家中建立了危险的封闭的流通。当代音乐无法逃避这种发展,它无法逃避一般音乐社会的缺陷:它有它的地盘、它的聚会、它的明星、它的趋炎附势者、它的竞争对手、它的排他性;正如其他社会一样,它有市场价值、报价、盈利计算。不同的音乐圈子也就像监狱体制一样,绝大多数人在其中感到平安无事,但是他们却对别人进行痛苦的折磨。

福柯   我们必须考虑到这样的事实,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音乐是为社会的祭祀和仪式而设的:宗教音乐,室内乐;在19世纪,音乐与剧院之间的纽带是歌剧(更不用提歌剧在德国和意大利的政治和文化意义了),这也是一个凝聚性的因素。
    我认为,如果谈起当代音乐的“文化隔绝”的话,在考察其他音乐的流通之后,我们马上就会要修正前面的说法。
    拿摇滚乐来说吧,我们马上就有了完全相反的印象。摇滚音乐(比爵士乐从前的情形更厉害)不仅是许多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是文化的一种推动力:喜爱摇滚,喜爱这一类而不是那一类的摇滚,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社会作出反应的态度;这是一整套的趣味和态度。
    摇滚乐紧张、强壮、生动、充满“戏剧性”(摇滚总是把自己弄得多彩多姿,听摇滚是一个事件,而且发生在舞台上),这种音乐本身是贫弱的,但是倾听它的人却能从中达到对自己的肯定;但是,在那种复杂的音乐面前,人们感到脆弱、遥远、充满了问题,好似被排斥在外。
    我们无法谈论当代文化与音乐的普遍的单一关系,而是应该更加宽容,对音乐的多重性采取一种多多少少是亲善的态度。每一类音乐都有“权利”生存,这种权利可以视为价值的平等。每一类音乐的价值都取决于实践并喜爱它的人的认可。

布莱  这样来谈论音乐的多重性是不是具有一种折衷主义的色彩?能够解决问题吗?正相反,这是把问题掩盖起来了——就像某些致力于激进自由社会的人所做的那样。所有这些音乐都是好的,它们都很棒。啊!多元主义!它对缺乏理解的人来说真是太妙了。爱情,每个人在自己的角落,但是都会爱他人。做自由主义者吧,对他人的趣味要宽容,他们反过来也会这样对待你的。一切都是好的,没有坏的东西;价值不再有了,但是每个人都会幸福。诸如此类的话语,尽管他们希望具有解放的作用,却只会相反地增强自己的隔绝状态,为自己的隔绝状态感到宽慰,特别是当自己看到了别人的隔绝状态之后。这种机制提醒我们不要迷失在这种肤浅的乌托邦中:有些音乐是为了赚钱和带来商业利益而存在的;有些音乐则要花费钱,与赢利的观念毫不相干。任何自由主义也抹杀不了这种界限。

福柯  我有这样的印象,许多帮助人们接近音乐的工具到头来削弱了我们与音乐的关系。这里有一个大而复杂的机制在起作用。如果很难接触到音乐,那倒能保护人们选择音乐的能力,也带来了倾听音乐时的灵活性。但是如果更加频繁地接触音乐(电台、唱片、卡带),对音乐越熟悉,习惯就凝固下来了;最经常出现的变成最能够接受的,最后只有一种保留下来。这导致了某种“追踪”,这是一种神经病症。
    显然,市场的法则很容易运用到这种简单的机制之中。产品投放到大众之中,大众就倾听。大众发现自己在听某一类东西,因为提供的就是这种东西,这又强化了某种趣味,划定出一块规定得很好的听觉空间,制订出越来越专门化的倾听计划。而音乐则必须满足这种期待,等等。因此商业产品、评论、音乐会,所有这些增强公众与音乐的关系的东西都使人感到,要接受一种新的音乐是越来越困难了。
    当然,这一过程也并不是十分确定的。对音乐的不断熟悉也会增强倾听音乐的能力,从而导致对多样性的选择;但这有可能不会很普遍,只是少数的情形,如果我们不努力地将熟悉性疏异化的话。
    毫无疑问,我并不赞成减少与音乐的关系,但是要知道,这种关系如果具有了一种日常生活的色彩,再加上经济的法则凌驾其上,就能把传统僵化。并不是说要更少地接触音乐,而是要把它的频繁出现从习惯和熟悉性中拉过来。

布莱  听众对当代音乐真的缺乏注意和漠不关心吗?这种经常出现的抱怨是不是出于懒惰和习惯于舒适地呆在熟知的领域?贝尔格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写过一篇文章,题为《为什么勋伯格的音乐很难理解?》,他描述的困难同我们现在碰到的几乎一模一样。难道情形一点都没有改变吗?也许,所有的创新都会挫伤对之不习惯的人的感觉。但是如今作品向大众的传播带来了特定的困难。古典和浪漫派的音乐构成了人们熟知的主要的曲目资源,它们遵循一定的程式,人们对之的欣赏可以相对独立于单独的作品来进行。交响曲的乐章是根据其形式、特性和节奏形态来划分的,它们彼此区别开来,绝大多数乐章之间有实际的停顿,或者是明显的过渡。交响乐的语言建立在“分类的”和弦的基础之上,它们都有很好的名字,你不用分析就知道这些和弦是什么,发挥怎样的功能。它们像讯号那样富有功效和稳妥可靠;它们在这个作品中出现,又在那个作品中出现,每一次出现都带着同样的功能。逐渐地,这些令人感到宽慰的要素逐渐从“严肃”音乐中消失了。音乐的进化朝着不间断的、越来越彻底的更新的道路上发展,既包括作品的形式,也包括作品的语言。音乐作品变成了独一无二的事件,它并非完全不能让人预料,但是却不服从任何先决的、人们认可的指导体系;这当然带来了人们理解上的障碍。它要求听者熟悉作品的进程,为了达到这一点,就必须把它听上很多遍。当人们对作品的进程熟悉的时候,对作品的理解、对作品所表达的内容的感知就会开花结果。如今,初次的倾听是越来越难带来对作品的感觉和理解了。可能对作品会有自然而然的反应,通过语句的力量,美妙的音色,某些可以理解的暗示性的语句。但是深刻的理解只能通过反复的倾听来实现,通过再现音乐的进程,这种重复代替了以往那种普遍认同的范式。
    这种以往的范式——语汇的和形式的——从所谓的严肃音乐中撤退出来,到某些大众流行样式中去避难,成为音乐消费的对象。在那里,创作仍然是按照特定的样式和人们所接受的形态来进行的。保守主义并不总在人们期待的地方出现:无可否认,某些保守的音乐形式和语言构成了所有商业化音乐的基础,而狂热接受这种音乐的一代人最不想要的也就是保守主义了。这是我们时代的悖论,※※者的歌唱通过的是受到贿赂的语言,商业的成功使得※※显得空洞无物。

福柯  在这一点上,20世纪的音乐和绘画还有另一个不同的演化方向。从塞尚以来,绘画倾向于把自己创造的行为本身公之于众:这种行为是可见的、惹人注目的、在作品中确定无疑地表露出来,无论是通过使用要素性的标记,或者是通过对自身运动的追踪。正相反,当代音乐提供给听众的只是它结构的外表。
    这样,在听这种音乐的时候,产生了既困难又迫切的问题。每一次倾听都把自己表现为一个事件,听者关注它,而且必须接受它。没有任何暗示让听者作某种期待和确认。他听着它发生。这是一种非常困难的倾听模式,同重复听古典音乐带来的那种熟悉感是非常矛盾的。
    今日音乐的文化隔绝状态并不简单是教育和传播的缺乏引起的。光是抱怨音乐学院或唱片公司是  很容易的。情况比这严重得多。当代音乐发展到这样一种独一无二的处境,要归咎于其作品。在此意义上,它是有意要这样做的。这种音乐不想让人们熟悉。它就是要用这种方式来保持自己的优势。我们能重复它,但是它不重复自己。在这个意义上说,人们不能把它当做一个物体来返回它。它永远突兀在边界线上。

布莱  既然它渴望永不停歇的开拓和发现——新的情感领域,试验新的材料——当代音乐注定了是一个堪察加半岛(还记得波德莱尔和圣佩甫吗?),供罕见的探险者满足他们无畏的好奇心吗?要知道,最谨严的听众是在往日的音乐商店中获得他们专有的音乐文化的,而且是特定的往日。而最开放的听众——是不是因为他们最无知呢?——则对其他的表现方式有持续的兴趣,特别是造型艺术。“陌生者”最能接受?一个危险的结合将表明现在的音乐将从“真正的”音乐文化中死去,为的是在更广大和更含混的领域中得到一席之地,在那里业余爱好占主导地位,审美变成消遣。别把这称作“音乐”——只要你别把它称为音乐,随你怎么去玩都行;那属于不同的欣赏领域,同我们所说的对真正的音乐、大师的音乐的欣赏毫不相干。当我们这样争辩的时候,即使带着天真的骄傲,也是在接近一个无可争辩的真理。判断和口味是门类划分和预先设定的范式的囚徒。他们要我们相信,这里区分的是高贵的情感表达与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危险的手艺之间的差别:思想对工具。这是一个倾听的问题,它无法被调节了去适应不同的创造音乐的方法。我当然不会去宣扬一种普适的音乐,我认为那不过是一种超级市场的美学,这种蛊惑人心的宣传不敢打出自己的旗号,把自己装扮成具有良好的用心,来掩饰自己可怜的折衷和妥协。我很清楚——幸亏我有很多的经验,而且都是非常直接的——超越了某种复杂性之后,感知就迷失了方向,陷入绝望的混乱,变得厌烦并进入停滞状态。我的意思是说我可以保持批评性的反应,但是我的执著不是自动地从“当代性”本身产生出来的。某种对听觉的调制已经在发生了,这其实是很糟糕的,因为它超越了※※的限度。我们听巴洛克音乐,不是与瓦格纳和斯特劳斯音乐一个听法。但是为了让音乐文化能够相互认同和吸收,需要去适应标准,适应成规,而创新也要视所处的※※情境而与之相适应。文化在冒险中铸造、维持和播撒自身,带着两副面孔:有时是残暴、斗争和骚乱;有时是沉思、非暴力和沉默。这种文化的冒险不管呈现怎样的形式——最吵闹的并不总是最惊人的,但是最吵闹的肯定无可救药地是最肤浅的——忽略它是不行的,取消它则更为徒劳。我们甚至能声称,也许会有更令人难受的时代,创新和成规的合流更加困难,有些创新完全超越了人们所能容忍和“理性地”接受的程度;也许会有另外的时代,到时候又回复到更直接达成的秩序中去。所有这些现象的关系——个体与集体——是如此的复杂,以至于将它们严格地对应和分组是不可能的。我们会忍不住要说:先生们,打赌吧,相信“时间的态度”,请玩游戏,尽情地玩吧!否则,那该是多么地令人厌烦啊!

[罗德琴科 编辑于 2008-01-10 21:3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37
主题: 2
帖子: 57
注册: 2007年11月
国内的那些新年音乐会,个人认为水准不高,曲目选择不太好,杂!整体演奏水平参差不起,但是通病是管乐,尤其是铜管,差!音都吹不准,要不是那些外援,那可以说不用听了。

另:如果有些专业音乐背景,特别是器乐演奏方面的,欣赏古典音乐就会在另外一个层次了,欣赏角度也会有所不同。

以上均属个人观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7.974
主题: 5
帖子: 575
注册: 2004年1月
新年放假前后买了一大堆唱片,列表如下:

古典
1. 卡洛斯.克莱伯 - 瓦格纳《特鲁伊坦与伊索尔德》DG
2. 梅洛斯四重奏 - 舒伯特《弦乐四重奏全集》DG
3. 福特文格勒 - 布鲁克纳《第7交响曲》DG
4. 福特文格勒 - 布鲁克纳《第8交响曲》DG
5. 福特文格勒 - 舒伯特《第9交响曲》DG
6. 卡拉扬 - 德沃夏克《第9交响曲》DG金版
7. 卡拉扬 - 柴科夫斯基《第5交响曲》DG金版
8. 加德纳 - 蒙台威尔蒂《圣母马莉娅的晚祷》Archiv
9. 加德纳 - 哈雷尔《风流寡妇》Archiv
10.库伦贝勒 - 巴赫《马太受难曲》EMI
11.切利毕达克 - 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EMI
12.切利毕达克 - 瓦格纳《序曲集》EMI
13.莱纳 - 威尔蒂《安魂曲》,梅塔 - 威尔蒂《圣歌四首》Decca
14.孔泽尔 - 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意大利随想曲,哥萨克舞(from马捷帕)》Talarc
15.库布里克 - 斯梅塔纳《我的祖国》Supraphon
16.莱纳 - 理查德.斯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RCA SACD
17.莱纳 - 雷斯皮基《罗马之松,罗马之泉》,德彪西《大海》RCA SACD
18.明希 - 伯辽兹《幻想交响曲》
19.海菲兹 - 四大小协+其他 共5张 RCA SACD
20.克莱本 - 柴一,拉二 RCA SACD
21.克莱本 - 舒曼一,贝五 RCA SACD
22.皮亚蒂戈尔斯基 - 德沃夏克大协+沃尔顿大协 RCA SACD
23.莱茵斯多夫 - 普契尼《图兰多》RCA SACD

爵士+人声
1. 《蓝雨衣》
2. 《Quincy Jones - Big Band Bossa Nova》
3. 玉置浩二 三张专辑

以上唱片中Supraphon和RCA的都是新唱片
别的都是淘的二手
真是疯狂大出血了一把。
最近忙着毕业
还没有仔细地听一听
只听了一半
等忙过了这阵子再好好欣赏一番
hoho

RCA的SACD可真是个好东西
不知道索尼是不是急着推广SACD扩大阵营
新的SACD居然比淘二手的CD还便宜
真是让我傻了眼
幸好口袋里只剩下半毛钱
不然真是要倾家荡产在HMV里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3.838
主题: 10
帖子: 3300
注册: 2002年5月
拿索斯的海顿弦乐四重奏,最少有两张是三星带花的.
现在不知道好不好找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278
主题: 15
帖子: 3239
注册: 2004年2月
谢谢jdai兄的推荐.看来我是真的需要加快扫盲了,就J兄说的教科书我也没听过几个.感觉室内乐对录音要求很高,四五件乐器,又要和谐统一,又要各有区别,平衡起来很有些困难.菲舍的老柴我很喜欢,但终归是个MM,不是力量型选手,手劲儿上还是比海菲兹差了一点点.不过音色纯美,那把1750 Guadagnini几乎感觉就在面前.另外一张巴赫的Sonatas & Partitas演绎的也很棒,值得一听.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6
帖子: 87
注册: 2007年11月
拿索斯出过一套海顿12部弦乐四重奏全集,好像是三张还是四张碟记不清了。是名版。很不错。


刚刚查过,很贵的样子,要90多镑,Naxos有单张卖的,难道真的是物以希为贵?我看看先入手一张听听再说了。全集就稍等一下了。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6
帖子: 87
注册: 2007年11月
谢谢 J资,明天去瞅一瞅。这几天还在看瓦格纳传记,还有西方音乐史,给自己充充电,给你们比我实在是所知甚少。 呵呵。今年计划多收些碟子。回头还要多请教你们。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雷史丕基也写过钢琴与乐队的作品。这张碟中收入两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蝼蛄 发表
问一下,海顿的室内乐怎样? 我这几天准备着手听一听海顿的音乐,但是好像录制的比较少,而且人们对海顿的音乐现在好像不感兴趣,我听过一些段落,感觉没有那么‘坏’.不知道有什么海顿的唱片可以推荐的。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
谢谢了


拿索斯出过一套海顿12部弦乐四重奏全集,好像是三张还是四张碟记不清了。是名版。很不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雷史丕基《戏剧交响乐》。1993年的录音,效果没得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6
帖子: 87
注册: 2007年11月
问一下,海顿的室内乐怎样? 我这几天准备着手听一听海顿的音乐,但是好像录制的比较少,而且人们对海顿的音乐现在好像不感兴趣,我听过一些段落,感觉没有那么‘坏’.不知道有什么海顿的唱片可以推荐的。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
谢谢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zhp62 发表
蕾丝皮基的三部《罗马》还是很特别的东西,也容易听,只是他的结构比较松散,没有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那种“一旦开头,就非得进行下去”的劲头。如果不把他的东西当作一个逻辑整体来看,那么,他还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作者。

特别是他的那种空灵感,连德彪西也没有(反而拉威尔有),在《罗马的松树》和《巴西印象》中 ......


zhp62也中意雷史丕基啊!让我们将唱片照片多多贴上来吧。以便各自去按图索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dvdhu 发表
jdai兄说的好. 我也是比较喜欢新的录音.录音质量相对好些不提,主要是支持新人,支持发展.如果永远就是在那几张名盘里转悠,古典音乐真的怕要绝种了.Julia Fischer在PentaTone录制的几个小协就很不错.RCO的几张马勒,老肖的现场录音也是非常精彩.有机会不妨一试.

另外想请教jdai兄和各位同好.我一直对室内乐接触不多,不 ......


呵呵,刚看了上个月《留声机》介绍说朱丽亚·菲舍夺得2007留声机大奖,才三十出头的小提琴家。我心想,到哪里去买这些唱片呢?杂志上特别推荐她的老柴小协“冷峻直白”“毫无顾影自怜和矫揉造作”。

转头上来,胡兄已经听过了。怎么这么领先呢?再一查,原来老兄在亚特兰大。呵呵。

推荐室内乐嘛,风格好多,体裁也很多,个人口味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我听室内乐不如听交响乐多。若按我个人口味推荐,舒曼、勃拉姆斯、弗朗克是我的首选。其次就是雅纳切克和德彪西。贝多芬和舒伯特自不必多介绍了,可以当作室内乐教科书嘛。

从个人口味来说,不少英国作品也比较合我胃口,比如埃尔加和大流士甚至蒂佩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278
主题: 15
帖子: 3239
注册: 2004年2月
jdai兄说的好. 我也是比较喜欢新的录音.录音质量相对好些不提,主要是支持新人,支持发展.如果永远就是在那几张名盘里转悠,古典音乐真的怕要绝种了.Julia Fischer在PentaTone录制的几个小协就很不错.RCO的几张马勒,老肖的现场录音也是非常精彩.有机会不妨一试.

另外想请教jdai兄和各位同好.我一直对室内乐接触不多,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推荐?先谢过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蕾丝皮基的三部《罗马》还是很特别的东西,也容易听,只是他的结构比较松散,没有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那种“一旦开头,就非得进行下去”的劲头。如果不把他的东西当作一个逻辑整体来看,那么,他还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作者。

特别是他的那种空灵感,连德彪西也没有(反而拉威尔有),在《罗马的松树》和《巴西印象》中比较明显。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由于没有直接经验,巴西几乎意味者喧嚣。但事实上,桑巴舞是外来文化,远不能代表巴西,就我对巴西的直接经验(尽管时间很短),蕾丝皮基的《巴西印象》更象巴西,就像维拉罗博斯一样。

他还有一首《教堂的窗户》,多年以前听过,印象很好,现在好像很难见到有卖的

下面这张CD非常“巴西”,当年是当作发烧堞买来,一听才发现这才是南美人的气质嘛。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对于德彪西管弦乐,我也是毫不犹豫地选择新录音。下面这张四碟套装,其实不算很新的东西。因为安塞美并不算新指挥,他的唱片我也没多少特别兴趣。但是好在这个套装把德彪西管弦乐基本上一网打尽。而且杜托伊和海汀克无疑是德彪西当仁不让的代言人。如果条件允许,我很乐意什么也不做,把四张碟一口气听一遍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相对来说,我是不太喜欢老录音的。当然偶尔也会弄来听听,作参考,或者因为对演奏家的好奇。譬如克伦佩勒,他有过一些很了不起的录音,譬如若干年前我假充大方送了人的那张马勒第二交响乐。但我始终不觉得克伦佩勒是一位顶级指挥,他可以算是天才,因为他有精神分裂症,而且在二战前后一度贫困潦倒。也不知道他的指挥才华从何而来。但正因为他的人生际遇有太多不幸,我相信一定消耗了他很多本该用来磨练武功的年华。所以我认为克伦佩勒是了不起的指挥,但并不是拔尖的指挥。

最近弄了他的勃拉姆斯第四交响乐回来听。第一乐章好坏,就可以衡量一个指挥和乐团的水准。开头不错。呈示部和展开部都不错。到了再现部,我猜克伦佩勒累了,有点儿支持不住,或者也许是乐团累了支持不住。但是再现部是最紧张的一环,容不得喘息和拖沓,节奏更为复杂,结果可想而知,乱了套了。

喜欢克伦佩勒这样的老学究的人可能会为此而激动,他们觉得这刚好呈现了大师的即兴才华,仿佛欣赏达芬奇的素描草稿,随意潦草的笔触更能体现其内在韵味。

但是勃拉姆斯需要严谨和精确,他的结构和对位必须环环相扣,容不得松散和毛刺。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普通乐团可以达到。浪漫派交响乐到了勃拉姆斯和柴科夫斯基的份上,节奏和配器已经相当复杂,勃拉姆斯对于三连音和切分音的运用之炉火纯青,到了第四交响乐,应该说已经大大超过了贝多芬吧?

所以说,从聆听角度看,交响乐的老录音真的不如新录音。二战前后年代,音乐家们常常吃不饱饭。不独克伦佩勒这样的指挥,乐团也是一样。所以技术上,肯定不如如今的交响乐团。因为大伙儿多半是草台班子。更何况,那时候没有立体声和数字录音。

我还有一张格拉祖诺夫指挥演奏自己作品的唱片。演绎和录音都很糟糕。不过,看在作曲家本人魅力的份上,我还是蛮珍惜这张东西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278
主题: 15
帖子: 3239
注册: 2004年2月
好贴.最近开始烧SA-CD,效果确实不错,可惜选择太少.不过也好,慢慢的烧,太多了一下也听不过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702
主题: 8
帖子: 549
注册: 2003年6月
关于贝多芬的《命运》,有两个录音特怪。
门格尔贝格的录音,像是站在自家里听邻居家的音响,声音隔着两道门。
穆拉文斯基的一个版本,则像是在澡堂子录的音,混响大,而且全曲的第一个音符像是很多乐手还没碰到乐器,仓促得很。03 33 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702
主题: 8
帖子: 549
注册: 2003年6月
这两天听了瓦尔特的布九,管乐效果是好很多。不愧是名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关于古典音乐之我见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