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贡献一篇译文,德国网站上关于85/1.4的测评报告摘译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15405 回帖:216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9.718
主题: 1
帖子: 118
注册: 2008年10月
请ideaarchitect帮我看看超广镜头的测评,考虑上一个.主要是照室内的装饰效果.不追求大光圈,要求中心锐度要高,解像力要好,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sj00 发表
谢谢你的单反摄影系统的数学和物理,我自小读书就不好,看理论的东西就头大喜欢实战型的观点.如在室内光线不好的时候照集体照,ISO到400,光圈5-8.感觉人特别容易虚,加外闪后人脸暴光正确后,背景太暗;背景正确,人脸过暴.他们说这就需要经验来调节.看看你的经验丰富.
吃小笼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用太客气.主要是找个机会向你学习 ......

互相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718
主题: 1
帖子: 118
注册: 2008年10月
谢谢你的单反摄影系统的数学和物理,我自小读书就不好,看理论的东西就头大喜欢实战型的观点.如在室内光线不好的时候照集体照,ISO到400,光圈5-8.感觉人特别容易虚,加外闪后人脸暴光正确后,背景太暗;背景正确,人脸过暴.他们说这就需要经验来调节.看看你的经验丰富.
吃小笼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用太客气.主要是找个机会向你学习学习这才是真目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sj00 发表
套头有如此效果还真不错,ideaarchitect
在上海吗,我请你吃小笼汤包。

呵呵,非常感谢sj00兄的热情,很感动。可惜本人最近在重新学习驾驶,周末时间全部被占用了。以后看机会哦
为了感谢你的好意,我发一个花了一定力气弄出来的原创帖子:《单反摄影系统的数学和物理》,希望能对你有参考价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破镜 发表
好技术帖,学习了。
不过对“厘清DX画幅的本质是成像画幅裁减而不是实际上的镜头焦距和透视关系的变化的重要实用意义可能在于:例如,当你以镜头的标定焦距200mm拍摄时,最小经验安全快门速度大致应该仍然是全画幅摄影时的1/200s而不是换算以后的1/300s。”这一说法,我持有不同看法:
APS-C画幅裁剪后,焦距虽没变,但视 ......


非常感谢破镜兄,我想,你说的有一定道理,我又想了一下,镜头的安全快门的倒易规律应该和画幅尺寸成反比。对于标准焦距为35mm的系统,不考虑像素密度的影响(即假设像素大小和35mm胶片的分辨率相当),和50mm的系统相比,大概要加快1.5倍。

感谢赐教和指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718
主题: 1
帖子: 118
注册: 2008年10月
套头有如此效果还真不错,ideaarchitect
在上海吗,我请你吃小笼汤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套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如果不用“测评”的眼光来看照片,其实D80套头有时候也不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三峰 发表

呵呵,这是年初五拍的,因为天气好就出来走走,这样的天气的确少见。
今天路过星光,在艺联看到有35/2ZF卖,ideaarchitect兄不妨去看看。

非常感谢三峰兄留心,将尽快抽空去看看

[ideaarchitect 编辑于 2009-02-25 20:2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有闲人 发表
呵呵,比较下来觉得75-300还不错,原来是参照物素质也不高
刚才又看了下100%原图,如果排除手抖的因素,忽略稍微偏色的问题,二者基本相差不多,70-300VR的似乎稍清晰一些,但影调层次好像还是75-300稍好

是的,我个人阅读测评和你的样片的感觉也是75-300应该稍微好一些,但是考虑防抖和轻便其实差不多。如果消色性的确是使用损害造成的话。除去消色性,75-300好象没有测出大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78
主题: 13
帖子: 878
注册: 2007年6月
原文由 ideaarchitect 发表

热烈欢迎三峰兄上片。三峰兄这片子应该是春节前后拍摄的吧?春节前后有几天,人民广场的天空拍下来的效果的确蓝得很怪,而天上的云朵看上去似乎和往常的不同,像是PS出来似的。结果出来的照片看上去就有些怪——可是这却是真实场景,其实没有多少PS!
这种场景我也拍到了,本来不敢贴,怕被人指责“PS”造假,现在三峰兄 ......

呵呵,这是年初五拍的,因为天气好就出来走走,这样的天气的确少见。
今天路过星光,在艺联看到有35/2ZF卖,ideaarchitect兄不妨去看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9.812
主题: 54
帖子: 9345
注册: 2004年12月
呵呵,比较下来觉得75-300还不错,原来是参照物素质也不高
刚才又看了下100%原图,如果排除手抖的因素,忽略稍微偏色的问题,二者基本相差不多,70-300VR的似乎稍清晰一些,但影调层次好像还是75-300稍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ideaarchitect 发表

非常感谢有闲人兄有实践意义的补充,为本贴增加非常丰富的内容和可靠性。

我觉得有闲人兄的测试结果应该是真实的,说明问题的。对于测试结果我也有和兄类似的观感。我也说说我的看法。

其实按我个人的看法,从画质上看,70-300vr绝对是一枚我心目中的狗头,但是对于期待在获得更好的画质的同时还能确保卡片机式的便 ......

当然拍出好照片和用光技巧以及摄影技巧和艺术修养的关系更大,所谓的牛头也只是就通俗的意义而言可以做到横平竖直,和照片的艺术品位以及艺术价值未必有直接的关系。我们知道,横平竖直的厂房未必是艺术杰作,而线条飘扬的悉尼歌剧院却是传世的设计。我个人的体会,我的D80套头也出过不少让我觉得非常喜欢的人像和其他照片的,在人文摄影方面尤其如此。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有闲人 发表
4

非常感谢有闲人兄有实践意义的补充,为本贴增加非常丰富的内容和可靠性。

我觉得有闲人兄的测试结果应该是真实的,说明问题的。对于测试结果我也有和兄类似的观感。我也说说我的看法。

其实按我个人的看法,从画质上看,70-300vr绝对是一枚我心目中的狗头,但是对于期待在获得更好的画质的同时还能确保卡片机式的便利的旅游爱好者而言,这类镜头也许有它的优点,那就是轻便、望远。如果追求画质的话70-300vr绝对是一种浪费钱的选择。

现在再回顾一下photozone的测评,个人感觉虽然photozone给70-300vr光学品质打了三星,给75-300打了两星,但是我个人读下来的结果却是半斤八两,甚至对于那枚70-300的印象更差。在photozone的测评里,作为一枚早已停产的老头,75-300的样本可能也未必那么可信,其在300mm端这种推拉式变焦镜头的极端点出现问题,完全可以想象,比如,拉来拉去拉多了,结果机械结构可能松动了。除了非常奇怪的消色现象外,从测评中看,75-300基本没有太大的光学问题(就这样一枚镜头而言)。
现在就这两枚镜头测评中提到的互相差异比较大的几点列举对比如下
===================================================
70-300 有VR
------------------------------------------------
75-300没有
===================================================
75-300不幸的消息是在300mm处,尤其在f/5.6时完全不容乐观,这时候分辨质量完全崩溃。这时的结果非常软。非常明显,在300mm的时候这枚镜头有消色的倾向,因为此时光谱上不同的颜色的焦点没有同步,这个肯定是画质变软的原因之一。在f/8的时候画质急剧增加,但是只在画面中心增加。而直到f/11,画面的边缘的分辨率才恢复到中的水平。
------------------------------------------------
70-300vr的300mm的边缘就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了。当降低光圈到f/11的时候才达到良好的品质。而在光圈大开的时候对比度程度看上去也有损失,像场弯曲和剩余球面像差(当光圈变小时的焦点偏移)也受到良好的控制(译者按:感觉上photozone主人是一位比较含蓄的朋友,有时候阅读他的测评要从他的字缝间去推测意思,例如,他在这里指出这枚镜头“像场弯曲和剩余球面像差(当光圈变小时的焦点偏移)也受到良好的控制”,其实按照我的理解,可能并非一种赞誉,因为,在其他镜头的测评里有的基本没有提到像场弯曲和剩余球面像差,其实意思是在说,这枚镜头有需要提一下的“像场弯曲和剩余球面像差”,但是“被很好控制”了。其实这也是我本人一直对这枚镜头持保留意见的原因,似乎正是这种像场弯曲和剩余球面像差,使镜头对常规变形的良好控制变得徒劳无功,结果是画面的宏观感觉上偏软:其实18-200VR和24-85mm也都有这个问题,而XGP的测评里则丝毫未提“像场弯曲”或“剩余球面像差”,所以XGP劲锐凌厉,画面看上去感觉很爽)
==================================================
75-300色差受到良好控制
------------------------------------------------
70-300色差出现严重的问题:横向色差(对比度剧烈变迁处的染色阴影)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大杂烩。此镜不产生充满敌意的红色色差,但是产生黄/蓝的变体。70mm处色差受到良好的控制,但是从200mm处出现问题,到了300mm时问题更大,在画幅的边缘平均色差达到了2个像素,已经相当明显。
这里有一幅300mm,f/11时的离谱的边缘的样片。强烈的色差看上去不妙,而且真的不应该出现。但是好消息是横向色差很容易被修正到肉眼不易察觉的程度。我使用Photoshop Camera Raw(blue/yellow fringe = -45蓝/黄色调减45?),但是尼康NX和许多其他的色差纠正工具对此效果不佳。总之,这个问题是需要费点事的。
===================================================

我个人感觉,75-700的消色性造成的软化,甚至还不如像场弯曲和剩余球面像差,以及严重的色差造成的画质降低在观感上更明显。所以其实photozone的评测基本上给人的印象是半斤八两,而70-300可能胜出的几个地方也许是:1)色差可以通过后期纠正,而消色性可能没有办法补救;2)70-300有VR;3)70-300更轻便。所以70-300vr才没有惨遭“不推荐”的待遇。
个人感觉总体上这枚镜头要比偶的那枚D80套头好一些,主要是没有18-135那种十分离谱的变形,成像的确是软(注意,软不是变形),但是对于爱好旅游,重视轻便甚于重视画质,但是也希望有一定的画质,而且能利用VR拓展拍摄范围的朋友,买一个配D90玩摄影+视频,应该还是非常值得的

[ideaarchitect 编辑于 2009-02-24 18:5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cbfaaa 发表
感谢,谢谢LZ的辛勤劳动!
这个网站我也经常关注,但苦于语言基础低下,堪于理解,谢谢LZ的译文。
看了以后,我觉得译文中测试结果的描述很准确。
期望能看到更多的镜头译文,谢谢了!!!!!!!!

不客气,一起玩

再译一个有趣的

Canon 1Ds Mk III 对决
Canon 5D 对决
Nikon D3

http://kenrockwell_com/tech/1ds-mk-iii-5d-d3.htm
July 2008
肯·罗克韦尔

我和我的朋友斯梯夫•西龙尼一起花了点时间比较了这三款照相机

这里是每款相机出图的裁样。每张都有相同的放大倍率,每张整图,都以和这些裁切相同的放大倍率打印输出,打印尺寸达56’’宽(140厘米)
请看:

不出偶所料:1Ds在很大的放大倍率的时候要比5D更锐,而5D要比D3更锐。

我们也花了几个小时试图拍出看起来更可靠可信的照片,但是这里只能发表最重要的东西。虽然我没有在这里列出结果,但是我已经使用许多其他镜头和不同的相机设置进行了测试。这里的这些结果所要显示的是照相机作用的结果。所以,不要试图像自作聪明的事后诸葛亮一样地(译者按:英语成语“星期一早上的四分卫”的寓意——比赛结束了,可他还在罗嗦)唠叨“只要罗克韦尔换一个……那么,……看上去会更好。”这里是密不透风的,这些结果是可重现的,也是牢靠的。这就是事实。

技术
我每个照相机都拍了好几张,以确保结果是相机的正确输出。
佳能使用一枚全新的70-200mm f/4 IS镜头进行测试,这是一枚我曾经有过的最锐利的变焦镜头,焦段设在100mm。

D3则使用80-200mm f/2.8 AF,也是一枚超级锐利的镜头,其分辨率超过了这几部待测相机,焦段设为100mm。

曝光是1/200-f/5.6,ISO200左右。
所有的图片都通过photoshop bi-cubic方式,一律把尺寸调到了和输出尺寸最大的那张一致:5616像素宽。

这些照片被部分裁切,裁切出来的结果显示在这里。
我使用自然风光图片而不是建筑图片的原因,是因为觉得只有自然风光才是随机的,也就是说,它的光影在所有的方向上有不同的频率上的各种各样的振幅(译者按:这里罗克韦尔先生显然是在卖弄他的光学物理的知识,显得很专业,按我的理解,通俗的意思大概就是风景照片各种明暗对比对象折射散射漫射都会有,包罗万象)。而测试图或者建筑物的画面只在某些光的频率、振幅和一定的方向上才出现锐边。对一只训练有素的眼睛而言(译者再按:不要奇怪,原文就是单数,一只眼睛),通过自然风光图片可以看出更多的奥妙。

总结
这些裁切是从大图中截取的。从标准的距离看,他们看上去细节差别不大。
既然尼康在低空间频率(译者按:光学术语,指视觉对象对于整体形状的识别能力,例如方向和大小,而与此对应的则是高空间频率,是指视觉对象对于画面上的形象突变部分,例如边缘等对象的细节的识别能力)方面使用了比较粗糙的锐化处理,而且在这方面略微调高了对比度。所以站在10英尺开外看上去,尼康似乎是最锐利的。你可以自己试一下,如果你是一个摄影师,有一块30英寸的显示屏,可以同时显示三幅照片而不是一位便携机上的专业人士的话(译者按:听起来,罗克韦尔对提便携机的专业人士似乎有很深的成见

如果你凑到鼻子跟前——就像我们做的那样——再看:两款佳能的机器的出片要比尼康细腻得多,而1Ds比5D还要细腻。

尼康的细节较少不是没有意义的:D3是一部针对体育、新闻和动态摄影进行过优化的机器。而两部佳能都比它慢得多,但是却是针对画质进行优化的。当尼康D3x出击的时候,我们但愿会有不同的故事可说。就像我一再说的那样:如果以风光摄影为主,D3不是合适的,它是4X5(译者按,这个4X5,按照罗克韦尔另一篇预言尼康中画幅机器将在今年3月3日左右发布的文章来看,似乎是指“职业摄影从业者所倾向的画面比例”,也就是说,在这里的潜台词就是,D3是一部用来干活的机器,而不是一部用来创作或者悠闲琢磨的机器)
在这次测试中,我们没有发现镜头有什么问题,可是却看到了这几款相机的成像传感器的一些不足。更锐利的镜头在这里起不了什么作用;所用的所有的镜头都拥有比这些相机的传感器所能识别的高得高的分辨率。如果镜头比较软,D3由于分辨率有限,锐化直径太大,所以看上去的表现就会和在1Ds Mk III上的会有极大的不同(译者按,这里的意思,参考作者另一篇对于1Ds III的评论(If you're not ready to pony up by spending about as much as the 1Ds Mk III on a suitable set of lenses, don't come complaining to me that it's not sharp.),我的理解,应该是如果镜头不好,1Ds Mk III的出片会马上变得很糟,而D3由于其分辨率较低,再加上特别的锐化内核机制,看上去效果反而会马马虎虎。所以1Ds Mk III是优质镜头的闸门,买了1Ds Mk III,用牛头才是讲道理,有意义——当然,你也完全可以坚持在1Ds Mk III上用狗头的硬道理——言下之意,用D3直接出片似乎是狗头的大救星,这个罗克韦尔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三峰 发表
cz50/1.4

很特别,可以起名为“别人的激动”,或者“被无动于衷的激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人像镜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三峰 发表
24-70

热烈欢迎三峰兄上片。三峰兄这片子应该是春节前后拍摄的吧?春节前后有几天,人民广场的天空拍下来的效果的确蓝得很怪,而天上的云朵看上去似乎和往常的不同,像是PS出来似的。结果出来的照片看上去就有些怪——可是这却是真实场景,其实没有多少PS!
这种场景我也拍到了,本来不敢贴,怕被人指责“PS”造假,现在三峰兄既然拍到了更自然的,但是能说明问题的片片,我也把我拍到的贴出来凑趣,作为当时上海奇怪的天色和云彩的见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9.812
主题: 54
帖子: 9345
注册: 2004年12月
ideaarchitect兄,今天按捺不住还是拿70-300VR和老75-300比较了一下,结果和看评测很不一样:
因为说75-300的300端成像很差,所以基本只比了300端的最大光圈。结果来看70-300vr的色彩偏黄,对焦好像反倒不如75-300果断。相比较来说,75-300的层次感更强一些。
在同样的光圈下,75-300的快门速度基本都要比70-300vr快1/3左右(没有用完全相同的曝光组合,因为我觉得只有在同样测光条件下自动判断反映的才是其真实表现,才和实际使用的情况更接近)
上面是70-300vr,下面是75-300
1

[有闲人 编辑于 2009-02-24 16:33]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9.812
主题: 54
帖子: 9345
注册: 2004年12月
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9.812
主题: 54
帖子: 9345
注册: 2004年12月
3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9.812
主题: 54
帖子: 9345
注册: 2004年12月
4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072
主题: 59
帖子: 319
注册: 2006年5月
感谢,谢谢LZ的辛勤劳动!
这个网站我也经常关注,但苦于语言基础低下,堪于理解,谢谢LZ的译文。
看了以后,我觉得译文中测试结果的描述很准确。
期望能看到更多的镜头译文,谢谢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78
主题: 13
帖子: 878
注册: 2007年6月
cz50/1.4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78
主题: 13
帖子: 878
注册: 2007年6月
24-70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回帖显示补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人像镜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南京西路的阴天。在其他的地方有位摄影协会的会员曾向我建议对于阴天的照片处理成黑白,我觉得很有道理,会大幅改善观感
不过我仍然喜欢有点颜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绝望的人流浪 发表
这个比ZF 85 1.5何如?

您可能注意到我在这个焦段的定焦没有推荐ZF85。说说我的感想。首先,我想声明的是我的看法只有参考价值,因为我没有用过ZF85,一切的感想都是来自看别人的样片。ZF85光学品质当然很好,但是,就亚洲人像摄影而言,有“蔡斯味”,也就是说,颜色油润,偏深,个人认为,这个对表现欧洲人的皮肤比较好,而表现亚洲的人皮肤就不那么好了,往往看上去偏冷,虽然很酷,但是不够热烈。而我个人的审美嗜好是倾向于热烈的,而AF85/14正好符合我的这种嗜好,所以在这里我推荐的是AF85/14。而为什么在35-50焦段我又以ZF定焦为主打呢,那是因为我手头28-70用下来的感觉,觉得这个焦段尼康的镜头除了有前面提到过“类似眩光”的问题以外,颜色还普遍偏淡偏亮偏暖(不是暖光冷光的暖,这是感受,或者说“过分温馨”更恰当,所以许多人认为28-70是一枚婚纱头),而正好用蔡斯“味儿”来补救这个问题。ZF35的样片虽然很少看见,但是在国外的摄影论坛也看到过一些,虽然也偏深,但是和85比,似乎恰到好处。
ZF85/14的测评也已经翻译,可以通过点击主贴中的连接进行参考。

[2009-02-24 07:27 补充如下]

dslr_seriou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贡献一篇译文,德国网站上关于85/1.4的测评报告摘译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