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题针孔成像 [主题管理员:ideaarchitect]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72201 回帖:142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由于前面的帖子里提到了动态范围的概念,又由于厂家的规格书中往往没有动态范围这一项指标,为了避免误解,所以补充一些资料,说明我这里在我的意思里所指的动态范围是什么意思
http://en.※※※※※※※※※.org/wiki/Exposure_latitude
Exposure latitude
曝光宽容度
From ※※※※※※※※※,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Exposure latitude is the extent  to which a light-sensitive material can be over- or underexposed and still achieve an acceptable result. Since the acceptability of the result is dependent on both personal aesthetics and artistic intentions, the measurement of exposure latitude is by definition somewhat subjective. However, the relative values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film are generally agreed upon: reversal film tends to have very little latitude, while color negative film has considerably more.
曝光宽容度用来表示感光材料可以过曝或者欠曝,但是仍然可以获得可接受的曝光结果的程度。既然某种曝光结果是不是可接受,是由个人的审美哲学和艺术动机所决定的,所以曝光宽容度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主观的定义。总之,不同类型的胶片间的相对值大概是符合这种情形的:反转片一般宽容度较小,而彩色负片宽容度很大。
It is not to be confused with dynamic range, which is, in photographic context, the range of light intensities a medium can capture. A recording medium with greater dynamic range will be able to record more details in the dark and light areas of a picture. Latitude depends on dynamic range. If the same scene can be recorded using less than the full brightness range available to the medium, the exposure can be shifted along the range without clipping data values in the shadows or highlights. Greater exposure latitude allows one to compensate for errors in exposure while retaining quality.
这个并不和动态范围抵触,混淆。所谓动态范围,在摄影的语境中,是指一个媒体能捕捉到的光强的范围(译者按:这个应该是指一次曝光下的范围,而不是多次曝光以后,以HDR(高动态范围)合成出来的结果——对后者而言,D700确实有一个方向(也就是弱光方向)上的优势,当然代价是多按几次快门并且可能免不了还要扛上个脚架,可能还得是三脚的)。媒体能记录的动态范围越大,那就能在照片的亮部和暗部记录更多的细节。宽容度依赖于动态范围。如果被摄场景的所有亮度层次范围能够被媒体记录,那么曝光的结果就能够循着动态范围被记录,而不会有在亮部和暗部的数据损失。曝光宽容度越大,则越能修补曝光错误,获得所期待的画面品质。
In the advancement of digital cinematography, expanding the exposure latitude is a critical ingredient which has often been a central part of professional critiques of the new camera systems because digital systems have a much narrower latitude than film. 在数字电影前沿方面,扩展曝光宽容度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这个因素经常成为专业批评家评论新的摄影系统的核心问题——因为和(电影?)胶片相比,数字系统往往有太窄的宽容度。

译者按,动态范围,主要是指机器而言,我在本贴中用这个词,指机器在一次曝光中能记录的光强范围,这个是相机的机器指标,是可测定的客观指标(当然厂家如果有公布的数字的话,是指单一曝光设定下的值还是就所有设定取极值的结果,我是不得而知的,——实际上具体厂家的规格书中往往不列出这种数据——但是许多测评机构测试时,乃是指芯片在最低ISO设置下所测得的数据——也就是说,曝光设置(至少不同的ISO)的不同有可能导致机器的动态范围发生变化),尤其,曝光宽容度乃是指曝光后形成单张画面,在画质可接受(例如噪点程度可接受)的情形下,以你自己的审美嗜好,在欠曝的情形下,可以接受欠曝到何种程度(当然对于艺术家,尤其是那些“现代艺术家”,可以是全黑,表示“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睛”),或者可以接受过曝到何种程度(当然对于艺术家,尤其是那些“现代艺术家”,可以是全白,表示他“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然后把这一黑一白的两张照片贴到展览会,标上题目“一切”。又说复杂了,其实简单,就是系统对过曝和欠曝的容忍度,我个人觉得对于现代摄影系统,这个概念还应该包括是不是能从后期找回来,还能找回来,那就在宽容度范围内——这个是依据动态范围的限制,在动态范围所能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由人的主观意志选择出来的子范围——显然,高质量的动态范围越大,这个子范围可选的自由度就越大。
概念是为事实服务的,而不是为概念自己服务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修月手 在2010-01-10 22:06发表

感谢LZ如此迅速地给予回应。你意思我基本上理解和认同。问题是现在有一些很实际的问题,比如在资金一定的情况下,是投资机身还是镜头。我想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都有此一问。如果以拍人像为主,景深虚化很重要,是否应先机身再镜头,机身升级的性价比是否更高些。另外我看过photozone的评测,同一个70-200/4Lis镜头,先后 ......

主要现在脑子乱了,想别的都乱了,只好想想和已经想过的东西有关的东西了。
呵呵。其实对那两个问题说得有些多了,目的只是勾勒出内涵,便于理解,可能太复杂,那么我就给两个你们文科生喜欢的相对简单明了一目了然的结论吧:


对第一个问题:就是这样说太武断,有效信息不够,因此这种说法目前我认为无法就“画质”成立,当然对于高感画质的某种方面,可能是对的。

对第二个问题:对于不同画幅,从等景深折算的角度看,的确可以有等效光圈的概念,等效光圈的结果是控制景深,原来的说法对此,应该改成:不是镜头的最大光圈变了,而是镜头的最大光圈控制的景深可能变了。

“如果以拍人像为主,景深虚化很重要,是否应先机身再镜头”——这个我看,景深和虚化并非必然相关,景深薄的,虚化效果(散景之类)就未必好,太薄的景深,可能也未必适应人像拍摄——这个当然只是个人审美习惯,有的人不认可其实也无妨。景深和散景,我想和镜头的关系要比和机身的关系更大。所以可以先购买几枚已经在几代数码时代经过充分考验的人像镜头,如果是尼康,例如人像镜皇,例如DZP(我想这个也该纠正了XZP和XGP的缺点了吧),当然前提是你现在手头的机器是D200以上的档次的,而又对拍摄有比较迫切的质量要求。尼康系统的机身,我觉得除了D3x以外,目前都处在一个对我而言比较两难的情形,而D3x的样片似乎又不大见得到。当然,现在还没有单反的,如果想入尼康,追求画质,那只有先买D300s了,而如果追求尼康所称的那种“拍得到”的效果,那D700也行,可惜D700好像又没有录像,作为消费机这个是大缺点。
如果手头有机器有镜头的尼康用户,又不着急,而且有全画幅情结的用户,现在我觉得无论升级镜头和机身都有点困惑,因为机身变了,说不定镜头也会变。所以先等符合我列出的三个条件的机器出来再说。
“另外我看过photozone的评测,同一个70-200/4Lis镜头,先后用了350D和50D测试,结果只有800万像素的350D的结果看上去更完美。也就是说如果50D用这个镜头可能需要把像素调低。”
这个我似乎在以前的帖子里已经有过论述,photozone自称其分辨率测试结果只有对本测试的机器的定性能力,而不能作为跨系统对比的依据。这是photozone自己的说法。我的理解是,这个测试结果,如果说测试中某条件下超过了某机器的芯片分辨率,那是可信的,但是以此时的分辨率测试值和其他测试中的结果进行对比,是不足以作为定性标准的。也就是,其测试结果只有本测试内的相对可比性。这是photozone自己说的,相关的资料翻译大概在我的以前的一个帖子《贡献一篇译文……》中可以找到。

至于学文科,我看我是不会学的,我对这个有强烈的抗拒心理,原因是最近我对那些自称为文人、专家或艺术家的家伙有着强烈的偏见和逆反心理,觉得他们好像都有点装,还装着装着就找不着北了,可是还老想以权威的口气教导我们北在哪里,可自己又不往那儿走,还坚决自称自己就是从北边来的虽然你明明看见他刚从南边转出来——当然,地球是圆的,他们会这样对你说。开个玩笑,娱乐一下。
您是学外文的,和我说的那些属于不同性质。

[ideaarchitect 编辑于 2010-01-10 22:4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6
主题: 4
帖子: 29
注册: 2009年12月
原文由 ideaarchitect 在2010-01-10 20:47发表

首先感谢参与,辛苦了。
我这里只有三角函数、中学初等物理作为预设,所以我个人的看法,要看懂本贴,甚至指摘本贴的对错,只要有这些知识背景,然后花点精力就可以了。未必读文科的就不行。

非常感激你带着“我更愿意看到你的结论及这些结论对于目前单反相机的机身及镜头的选择有没有什么指导意义。”这个动机 ......


感谢LZ如此迅速地给予回应。你意思我基本上理解和认同。问题是现在有一些很实际的问题,比如在资金一定的情况下,是投资机身还是镜头。我想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都有此一问。如果以拍人像为主,景深虚化很重要,是否应先机身再镜头,机身升级的性价比是否更高些。另外我看过photozone的评测,同一个70-200/4Lis镜头,先后用了350D和50D测试,结果只有800万像素的350D的结果看上去更完美。也就是说如果50D用这个镜头可能需要把像素调低。不知道LZ怎么看。

BTW,LZ下笔速度有点惊艳啊,且行文喜欢绕弯子,我称之为“迂回”,就是文字张力强啊。我看学文科也不会差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修月手 在2010-01-10 17:59发表
我是学文的,一看到你的公式就一个头两个大!!!没办法,很想把它看明白……我更愿意看到你的结论及这些结论对于目前单反相机的机身及镜头的选择有没有什么指导意义。我曾经看到某兄有一观点,认为感光元件像素密度越小,单个像素对于画质及色彩的表现就越好,言下之意就是说像素越低(当然应该有个限度),画质越好。另一 ......

首先感谢参与,辛苦了。
我这里只有三角函数、中学初等物理作为预设,所以我个人的看法,要看懂本贴,甚至指摘本贴的对错,只要有这些知识背景,然后花点精力就可以了。未必读文科的就不行。

非常感激你带着“我更愿意看到你的结论及这些结论对于目前单反相机的机身及镜头的选择有没有什么指导意义。”这个动机读帖子,这使我感到我的帖子和所花的时间精力有了价值,我也愿意和你分享我现在的一些想法,也就是我在前面几贴和小猪叮叮朋友谈到的我的一些关于升级的感想,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参考一下(你可以看出,我本人其实有些小气,抱残守缺,就是不肯让我的那几枚镜头吃亏,抱着这些过时镜头在顽固不化地等她在分辨率上门当户对的对象我舍不得让那几枚镜头吃亏啊,谁叫我买了她们呢呵呵,这个有时候连我自己都觉得有些顽固不化不可理喻)

=================================================
有一观点,认为感光元件像素密度越小,单个像素对于画质及色彩的表现就越好,言下之意就是说像素越低(当然应该有个限度),画质越好。
=================================================
对这种观点,我觉得这个表述,一看就可以看出即便是不从科学习惯上去考察,即使从形式逻辑严谨性上讲,也是成问题的,很不robust,非常vulnerable。因为画质是什么?色彩是什么?分辨率高难道不是画质的组成部分?如果对画质的评估包括分辨率指标的话。——当然,也许器件上的大像素并不意味着成像后分辨率就一定低——虽然现在还没有这种机器。而且感光元件设计内幕究竟如何,基本也是黑盒一个,猜来猜去无法证实,这样结果就要口水了,我个人的认识,只停留在尼康网站在推出D3时候的说法上:像素大,单个像素能够采集更多的光,有利于单个像素的光线的采集。我也就在这个层次上了解这点——即因此更容易形成确定的单元信息(无论高光暗光),至于画面是否因此更细腻了(如果把细腻也看成是一种画质的话),大概对目前大多数的系统而言,都未必。举一个例子,你作为文科生大概了解上个世纪初上上个世纪末在拉丁欧洲闹得惊天动地的现代艺术吧,例如点彩派,画上每个点都High-definition的,不过你觉得从常规审美的角度看,是不是画质就越好呢?High-definition大概未必就是high-precision当然,如果在肉眼可分辨范围内没有形成异样的感觉,还有其他的优点,例如更高的高感的话,那按照我本人一贯嗜好的人体工学准则,我认为是可接受的,尤其对那些不像我那样小气的,舍得浪费一些牛头分辨率的朋友,那是更值得接受了不过细腻感这东西难讲。有时候肉眼虽然看不出明显的异样,但是画面的总体感觉总会让你有不同的感觉。例如,一张每一个像素都拍清楚的照片和一张只有80%像素拍清楚的照片,缩小以后看,我个人的体会,似乎总有一些不一样——好像细节和层次有些损失了所以这个问题挺模糊的,就我个人而言,没有足够的信息可以确定下来。
=================================================
另一个观点是对于DX格式的机身所用镜头(不管是不是Dx专用镜头)的光圈值应该称1.5倍才是实际的最大光圈,姑且称之为等效光圈。
=================================================
如果就景深控制而言,光圈的关键指标是:[光圈孔径],那么你觉得FX格式的镜头装到DX机器上拍的时候,镜头内的自动控制系统会乘以等效系数,调整[光圈孔径]吗?我觉得至少对那些老镜头是不会的,对新镜头可能性也不大,因为这样就太复杂了,要乱套了。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即从景深控制的角度来看问题,我们也许可以这样定义所谓的等效光圈:众所周知,就DX画幅而言,存在着一个和FX画幅机相应的等视角折算系数,而我们已知在等视角折算后,透视不变,视角不变,但是景深变了,所以,在一定范围内,要把景深调到相近,确实存在一个等景深也就是等效光圈折算系数,和等视角折算系数有对应关系,但是不是相等关系,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函数关系。例如,你如果使用焦距a光圈1/b在DX画幅上拍照,要在FX上形成相同视角和近似景深的画面,则需要在[等视角折算系数]*a的焦距上以相同对焦距离对焦,同时,如果引用jeff conrad景深等式的话:
[景深]=(2*[N]*[混淆圆许可直径]*([M]+1))/([M]**2-(([N]*[混淆圆许可直径])/[焦距])**2);
其中:
[M]=[焦距]/([对焦距离]-[焦距])
[N]=[焦距]/[光圈孔径]
可见这个等效光圈的计算十分复杂,不仅和对焦焦距,对焦距离,光圈孔径这些可确定的光学因素相关,也与[混淆圆许可直径]这个和像素密度等许多其他因素相关的参数有关,如果假设[混淆圆许可直径]不变,则结果就未必是1.5倍。但是有一点在一定范围内是肯定的,在FX上拍摄时,等视角折算后要形成相同的景深,要调大f-number,也就是说要缩小光圈。反过来,在DX上拍摄时,要对应折算到FX相应的视角景深,要调小f-number,也就是说要放大光圈。而镜头的光圈指数的范围是固定的,到了一定程度,就无法放大了,——如果调整光圈主要是为了控制景深的话——当然,这里有一个重要假设,也就是此时的[混淆圆许可直径]在DX上和FX上基本相同。所以等效光圈的说法概念性的应该成立,但是在定量上相当复杂,不像等视角折算那样有直截了当简单易用的等效折算系数。这个是假设了[混淆圆许可直径]不变这个前提,但是这个通常是画幅和像素尺寸的函数,所以这个假设通常是不成立的。但是等效光圈是存在的,只不过其数值关系往往不同。

您虽然是读文科的,我不禁要夸夸你,你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虽然可能(在一定的补充条件下)说的不精确,不是镜头的最大光圈变了,而是镜头的最大光圈控制的景深可能变了。但这真是一个好问题,你看,还有人说我字写得太多,一不留神,一偷懒,就少推理了一步,少了一个导出结果,让人家占了先。
这其实还是想到没想到的问题,我想,在灵感女神面前,对文科理科都是一视同仁的
roll:。

[ideaarchitect 编辑于 2010-01-10 20:5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水冰源 在2010-01-10 20:05发表
深奥呢,学习了······

感谢点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06
主题: 15
帖子: 3019
注册: 2006年4月
深奥呢,学习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小猪叮叮 在2010-01-10 19:50发表
最近太忙,有空再好好琢磨一下

感谢和欢迎年底了,是很忙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132
主题: 6
帖子: 1786
注册: 2007年10月
最近太忙,有空再好好琢磨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6
主题: 4
帖子: 29
注册: 2009年12月
笔误了,光圈值乘1.5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6
主题: 4
帖子: 29
注册: 2009年12月
我是学文的,一看到你的公式就一个头两个大!!!没办法,很想把它看明白……我更愿意看到你的结论及这些结论对于目前单反相机的机身及镜头的选择有没有什么指导意义。我曾经看到某兄有一观点,认为感光元件像素密度越小,单个像素对于画质及色彩的表现就越好,言下之意就是说像素越低(当然应该有个限度),画质越好。另一个观点是对于DX格式的机身所用镜头(不管是不是Dx专用镜头)的光圈值应该称1.5倍才是实际的最大光圈,姑且称之为等效光圈。不知仁兄对以上看法有无解说,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大家再帮我找找,我这个帖子除了内容太多,首贴字数太多以外,其他还有什么缺点,使劲挑挑,让我收集收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这个补充一下哈哈哈。
大眼睛小眼睛看到的世界在广延容纳范围和透视方面(即透视感)大致类似,斗鸡眼看到立体电影不论——这个显然与众不同,但是视力1.5和视力0.5看到的世界应该是的有区别的,虚化程度不同分辨率或者高感质量不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摄摄猫 在2010-01-10 10:09发表
这好像是我见到过的字最多的帖子

嘿嘿,看得出,您是没有读过我的帖子的,因为您说您过,而不是过,所以我只好感谢你而无法感谢你。如果为了无原则的客气,还是感谢“点阅”,那岂不是将和您无关的东西强加到您身上,等于是在歪曲你的本意,造你的谣了
不过我得修正一下,这个可能是一个字最多的主贴,但是大概不是一个字数浓度最大的帖子。字数浓度最大的帖子,可以在附近找找,不难发现,其实还有许多帖子,表面上看字少回帖少,其实都让贴主或其他人删掉了而我在这里曾经有过承诺,只要发言符合法律和论坛规定,符合公共道德,任何一个网友的发言都不会被删,我会严格保存本贴的※※现场,决不埋没任何一个网友的idea不管这个idea是对还是错,我有这个勇气,也有这种自信。当然,我自己的发言,一旦被网友引用,也绝对不再删改,保持讨论过程的※※真相,保证讨论的公平。这样,帖子的字自然就会多了。
当然,字太多,你可以选择不看,这是你的自由。如果我强迫你看,那岂不是成了强迫灌输了?那可真不是我的风格,我会为此深感耻辱的
所谓有图有真相,显然我的帖子是图文并茂,符合一个摄影论坛应有的品质的,这才是“造像经”嘛!!!哈哈
无论如何,或者,像那些大多是文科毕业的或者虽然是理工科毕业却认为自己其实有人文天才的时髦人物常常挂在嘴边的那样,anyway,还是要感谢你点开本贴并回帖,赞助本贴和本网站的人气——虽然有些晚

[ideaarchitect 编辑于 2010-01-10 10:4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2.97
主题: 95
帖子: 8499
注册: 2003年9月
这好像是我见到过的字最多的帖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人像镜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红叶翩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小猪叮叮 在2010-01-09 23:19发表

不好意思,没说清,当然是成像2次,利用的就是移轴的无缝拼合。一般相机需要转动角度进行全景相片的拼接,2张或3张都需要,而移轴镜头不需要转动相机,中间位+正负移轴就可以拍摄3张照片,关键是3张照片的结合部分是完全一致的。彷佛就在大画幅中裁剪全景照片一般。
心目中还是等待D800,其实D3S很满足我的要求了,不是没 ......


噢,这样,蛮好玩的。挺有意思,研究研究也许可以发掘出许多有意思的东西。
你是建筑师,别的不说,我想确实需要随时随地收集收集素材,其实我觉得各种美学的或者功能设计模式(Christopher Alexander)好像就是你们的词汇,只有词汇收集得足够多,才能最后写出最美的诗句(呵呵我这个外行班门弄斧了),所以有一个好的高质量卡片机绝对是必要的,应该让老板报销而且随着新的型号的进化迭代每隔一段时间给你们换代。到处背着摄影包恐怕就有点不现实了。其实我最近也在考虑松下的GH1——虽然我没有需要收集素材的职业习惯,但是有时候也觉得单反其实挺沉的

看了你关于透视学的评论,我想其实你已经抓住了问题的核心。眼睛不仅有余光,而且还有大眼睛小眼睛和斗鸡对吧。除了斗鸡眼看到立体电影以外,大眼睛和小眼睛看到的世界不敢说绝对一样,但是至少可以说大致一样。当然也可以加增距镜,例如近视镜和老花镜,也有滤镜,例如某些爱美女士的染色隐形眼镜——这个等于ps了。希望看到你移轴的片子,拍出新意,拍出巧意,让人耳目一新,享受新颖别致的视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132
主题: 6
帖子: 1786
注册: 2007年10月
原文由 ideaarchitect 在2010-01-09 22:29发表

印象中您好像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建筑师,对你来讲,我想移轴确实是应该要的,否则都对不起你今生今世从事的这个专业和对摄影的爱好。因此虽然我对这个镜头像对那些微距镜头一样地不感兴趣,但是还是要祝贺你。对这种镜头我没有研究,我主贴中主要研究的是常规镜头,既不适用于微距模式,也不适用于常规镜头的超对焦距离对 ......

不好意思,没说清,当然是成像2次,利用的就是移轴的无缝拼合。一般相机需要转动角度进行全景相片的拼接,2张或3张都需要,而移轴镜头不需要转动相机,中间位+正负移轴就可以拍摄3张照片,关键是3张照片的结合部分是完全一致的。彷佛就在大画幅中裁剪全景照片一般。
心目中还是等待D800,其实D3S很满足我的要求了,不是没钱,关键是觉得体积有点庞大,有时相机还是小巧一点方便,所以我才会又收入了LX3,经常随身携带,想拍就拍,没有任何限制。
关于标准焦距,我认为本来就是摄影师在焦距里凭感觉找出来的,像全副的50,DX的35,都是感觉认为最接近的。人眼有余光,每个人的感观是不一样的,所以无法精确测量。
透视在初中就接触了,在建筑中有1点透视,常用与室内。2点透视,常用于室外透视,移轴镜头就是这个效果,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变形。三点透视,符合人眼实际情况,也和相机一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那raw文件的分辨率不还是aaaaXbbbb吗,难道变成了2aaaaX2bbbb?=>
那raw文件的分辨率不还是aaaaXbbbb吗,难道变成了2XaaaaXbbbb?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如果10mp变成20mp只是指镜头的分辨能力而不是整个单反系统最后的一次成像结果,那似乎好理解一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小猪叮叮 在2010-01-09 21:28发表

我最近非常想升级,几个全副镜头没有发挥作用,尤其是新进的PC28移轴镜头。像素对我还好,尤其是有了移轴镜头后,1000万轻松变为2000万。今天想来进移轴更符合我的职业。高感是必须的,不过目前像D3s这种已经足够,清晰并不是绝对标准,所以过高的高感的确没有意义。等待D700s或D800的横空出世,到时我们再交流下。
原谅 ......

印象中您好像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建筑师,对你来讲,我想移轴确实是应该要的,否则都对不起你今生今世从事的这个专业和对摄影的爱好。因此虽然我对这个镜头像对那些微距镜头一样地不感兴趣,但是还是要祝贺你。对这种镜头我没有研究,我主贴中主要研究的是常规镜头,既不适用于微距模式,也不适用于常规镜头的超对焦距离对焦,大概更不适用于移轴了。因此颇不理解用了这个镜头怎么就会把10mp的像素变成了20mp。难道一次拍摄出两张照片,如果只成像一次,那raw文件的分辨率不还是aaaaXbbbb吗,难道变成了2aaaaX2bbbb?这个似乎有点匪夷所思。
确实应该期待D700x或D800,我想其实D4也行,只是期待到时候不要在像D3、D700那样顾此失彼
我的帖子确实写得有些乱,内容除了研究透视、透视感,像素密度,画幅的变化导致的各种情形以外,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但是主要是建立了一套可通过实验验证的数理模型——这个其实很简单,就那几张图和那几个等式,所有的推论都是建立在这几个等式和图之上的,并且还设计了实验证明了这几个等式。
呵呵,可能作为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不一样,对太数学的东西也许会有些抗拒吧,那么,让我试试定性地向你打个“艺术性”的比喻来说明其中一部分的内容吧:通常有这种说法,所谓的标准焦距成像,最接近人的视觉,视角类似肉眼的视角,因此形成的透视感应该也类似肉眼的透视感(此时暂不考虑景深),这一点,是主贴中没有说过的新idea,作为一个也许毫无价值的礼物(因为不一定对,不一定是全新观点),祝贺你收入新镜头。您作为建筑师,我相信您一定也是透视学专家,如果你能因此举一反三,那我这个礼物就发挥作用了。如果有机会,我是非常乐意当面向你解释这个主贴中所有的东西的,直到你完全理解为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ideaarchitect 在2010-01-09 22:11发表

现在很少有人能够从头到尾完整看完
--所有读过这个帖子的人你都调查过了?包括那些在其他网站读我帖子的?



[ideaarchitect 编辑于 2010-01-09 22:13]

其实要针对这个帖子也不用读全,随便哪一点的错你都可以指出来,问题是有错吗?能抓出来吗?爱因斯坦也没要读完百科全书才能提出相对论进化牛顿系统
所以应该是能不能质疑的问题,而不是有没有读完的问题。对那些错误,只要抓出核心就行了,具体操作可以参考我针对selah兄的那个东西的反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新手入门了 在2010-01-09 21:41发表
说实话,LZ写的太复杂,太臃肿,现在很少有人能够从头到尾完整看完,完整的走脑子看完,完整的理解。

我的感觉,对于DX或FX,也可以说是FF或APS-C,只要镜头焦距不变、拍摄距离不变、光圈不变,那么成像上的景深就不会变。拍摄距离不变,不管焦距是多少的镜头,透视关系就不会变。
所有变化的就是在全副上做的剪切而已。 ......

现在很少有人能够从头到尾完整看完
--所有读过这个帖子的人你都调查过了?包括那些在其他网站读我帖子的?



[ideaarchitect 编辑于 2010-01-09 22:1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001
主题: 83
帖子: 4271
注册: 2005年7月
说实话,LZ写的太复杂,太臃肿,现在很少有人能够从头到尾完整看完,完整的走脑子看完,完整的理解。

我的感觉,对于DX或FX,也可以说是FF或APS-C,只要镜头焦距不变、拍摄距离不变、光圈不变,那么成像上的景深就不会变。拍摄距离不变,不管焦距是多少的镜头,透视关系就不会变。
所有变化的就是在全副上做的剪切而已。

我们现在的概念都会自觉不自觉的折算到135全副系统中,这是引起误解的最大原因。
但是这种折算都是镜头视角的折算,仅仅是折算而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132
主题: 6
帖子: 1786
注册: 2007年10月
原文由 ideaarchitect 在2010-01-09 19:34发表

呵呵,好久不见,问好。
我的升级标准,还是和一年多前差不多,只是随着不断的知识进化,内容更丰富了。大致的意思如下,分享一下
1、成像芯片的分辨能力必须和现有镜头分辨能力的数量级逼近,再考虑现实的可行性,我想对全画幅机器而言,24MP像素左右应该是我的一个升级控制点
2、同时,需要有质量足够的高感 ......

我最近非常想升级,几个全副镜头没有发挥作用,尤其是新进的PC28移轴镜头。像素对我还好,尤其是有了移轴镜头后,1000万轻松变为2000万。今天想来进移轴更符合我的职业。高感是必须的,不过目前像D3s这种已经足够,清晰并不是绝对标准,所以过高的高感的确没有意义。等待D700s或D800的横空出世,到时我们再交流下。
原谅我的要求,有点不好意思,主要是没有看明白你的帖子,也很懒,你整理了我看起来就容易一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小猪叮叮 在2010-01-09 11:17发表
LZ还在用D80吗,准备升级吗。
建议首页编辑一下,多加几个分页面,内容太多看着眼花。

呵呵,好久不见,问好。
我的升级标准,还是和一年多前差不多,只是随着不断的知识进化,内容更丰富了。大致的意思如下,分享一下
1、成像芯片的分辨能力必须和现有镜头分辨能力的数量级逼近,再考虑现实的可行性,我想对全画幅机器而言,24MP像素左右应该是我的一个升级控制点
2、同时,需要有质量足够的高感,在可用高感范围内,不仅要低噪点,而且在弱光情况下,高感成像的色彩不能有太严重的暖化现象(我似乎发现现在有些高感机弱光下的高感的噪点的确少了,但是成像的色彩似乎暖化了,导致色彩趋向单调了,更像经过某些银盐处理的“艺术照”了——当然常规光环境下,这种暖化现象就几乎没有了,所以这个也可以是次要因素——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在现在的情形下,弱光拍摄,尤其是弱光人像拍摄还是闪光优于高感的原因)。当然这未必是高感的原因,也可能是白平衡没有设对。对于高像素的机器,没有好的,一定程度的高感,高像素的意义,对我而言,会打不少折扣。因为按照计算,像素越高,对手持快门的要求就越高,所以即便对常规光环境而言,尤其对高像素机器,高ISO性能对我,也应该是必要条件。当然,这个以适应人体工学准则为限,即,可以手持在大多数情形下拍出能比较充分发挥和高像素素质的画面
3、系统的动态范围要够大,这样才有后期调整的余地,而不致出现画面暗部或者亮部的信息记录质量不高,影响后期处理的自由空间。
可惜尼康佳能,尤其是尼康,在这方面都有所不足,只能再等等了
你关于首贴编辑的建议很好,我本来早有此意,本来,我计划将首贴的文字分成小段落,逐贴贴出,然后再在首贴编制目录和摘要,再以超文本引用(这个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其实就是href,俗称链接,英文link连接至详细文本,同时也方便链接到在整个理论系统发展过程中提供很好启发和补充观点的网友们(如关于景深,如关于倒易律)的帖子,指出他们对这个帖子的成长的不可忽视的贡献,只是最近这些日子,偶脑子要考虑的事情太多,同时搞几个有区别的专业领域的项目,许多不相关的东西全搞在一起了而这些事情都需要解决,没办法,空闲的时候,只能做一些不动脑筋的事情,拿出些旧照片和旅游照片贴贴,凭着感性冲动的指引,胡乱做些简单的后期处理调剂调剂。偶只能暂时偷偷懒了呵呵。不过这样也有好处,可以保持帖子现场的原始状态,如果有错误,也不会偷偷躲起来,可以方便大家指正(其实有效的知识系统大概就是这样不断地在批判中进化出来的)。等我把脑子里目前这些事情都理好,神清气爽之时,一定整理一下。包括本贴中还有许多镜头测评的翻译,都淹没了挺可惜的。可是这篇帖子内容的逻辑内聚性又相当紧密,我怕如果轻率编辑,可能反而把对的东西编辑错了,或者越编辑越糊涂,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自从本贴发布以来,在网友提出景深和倒易律的补充之后,似乎没有出现本质性的,能立足的新观点或者否定性质疑(如果我对此有所忽略,也请朋友们指出),所以暂时不好意思,偷偷懒啦

[ideaarchitect 编辑于 2010-01-09 19:4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132
主题: 6
帖子: 1786
注册: 2007年10月
LZ还在用D80吗,准备升级吗。
建议首页编辑一下,多加几个分页面,内容太多看着眼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28-7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恒隆广场

[ideaarchitect 编辑于 2010-01-09 10:4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南京西路
[ideaarchitect 编辑于 2010-01-08 22:2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题针孔成像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