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题针孔成像 [主题管理员:ideaarchitect]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四句一定够简单了吧?都看懂没?

感谢各位阅读本贴,也感谢各位广泛转载本帖,但是在转载或制作pdf的时候注明作者为ideaarchitect更好。你们的转载,使本帖的使命得以完成,同时也使本帖某种程度上得以矗立、永恒,所以本帖原文也没有再在这里存在的必要了——何况还让人读不懂,本帖因此可以在这里谢幕,退出舞台了。

宏大时代 之 欢笑之歌

[flash]http://www_tudou_com/v/6oYgUOCc6LY/v.swf[/flash]

再见。

[ideaarchitect 编辑于 2011-02-05 20:3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72303 回帖:142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039
主题: 1
帖子: 23
注册: 2016年11月
现在已经知道cmos单个像素可以在过曝前自动停止曝光,理论上宽容度只受信号分辨率限制。上述理由是em5上b门长曝时,可以实时看到当前曝光情况,而不是关闭快门后看到成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1
帖子: 507
注册: 2010年6月
太啰嗦了,画个图会死人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35
主题: 9
帖子: 228
注册: 2010年6月
mark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3
主题: 2
帖子: 24
注册: 2010年7月
Mark,搬个板凳慢慢研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971
主题: 0
帖子: 544
注册: 2009年1月
搬个板凳,慢慢研究

99+6  终于破百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563
主题: 10
帖子: 254
注册: 2004年5月
好文,太理论了,看了一个多小时,边看边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498
主题: 10
帖子: 479
注册: 2009年3月
造反之前,大量搜索CCD与CMOS不同点之贴,均晴蜓点水--"CCD低感好,CMOS高感好",甚至还有很多被转来转去的N年前CMOS处于技术初级阶段时候的"CMOS噪点多于CCD"的陈旧科普贴,今观ideaarchitect关于CCD和CMOS之猜想分析一文,茅塞顿开.原来CCD和CMOS的本质区别在于:
1.CCD有效感光面积大于CMOS.CMOS每个像素点都有放大电路占据着一定面积,而CCD没有.
2.CCD是长途运送信号集中放大,而CMOS是单个像素放大.CCD高感不好在于信号的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在我看来,对于成像质量而言,单反身机只有APS画幅与全画幅之分(撇开如645D这些非大众把玩的),所谓中端机身,无非加多几个按键拨轮,又或者肩屏这些与画质无关的附属品,对于有限的资金,与其入D90+18-55套机,我宁可把机身的钱放在好一点的镜头上,腾龙A16,虽不是牛头,但对其锐度十分满意.套头锐度确实太差了.
    造反之前曾纠结于D3000的CCD和D3100的CMOS,想到自己多数时候都是在光线好的情况下拍照的,于是上周入D3000,入后仍惴惴然,究竟值不值得为了更好的低感画质而放弃更好的高感呢,毕竟也有些时候在夜晚室内的幽暗灯光下拍一些记录为主的片的.在晚上开ISO1600,试了几张,在暗部的确有明显的噪点,但在亮部噪点很少,正如楼主所言,画面光度要均匀,少暗处,噪点才不那么明显,所以我得出了一个在采用高感光时CCD要采用高调的构图才能扬长避短的结论.认可了楼主其中的CMOS的5层次和CCD的10层次的说法,心里终于踏实了!这究竟是值得的.楼主的对机器的物理分析十分厉害.不过陈述过于繁琐,扼要一些更好.
最后,上一张D3000的高感图以作为有图有真相的补充^_^(上面光的地方白得十分纯净,暗的地方有明显噪点,不过整体上可以接受).另外,光影魔术手Lanczos3缩图后没原来清晰,楼主有什么好的缩图软件或算法推荐没?

[无限不循环 编辑于 2010-10-09 02:13]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011
主题: 11
帖子: 59
注册: 2010年9月
原文由 ideaarchitect 在2009-03-02 15:23发表
原创作品,热情推出

单反摄影系统的数学和物理

写在前面

通过数理推导,纠正了以前许多想当然的错误,例如“DX画幅裁切所形成的透视感和FX画幅上1.5倍焦距时所形成的透视感不同”一类的严重的错误观念:画幅裁切在以下情形的确不会改变透视感,使用DX画幅系统,在相同的对焦距离上,对相同对焦点,拍一张照 ......

请问如果买了非全画幅的镜头,用在非全画幅的机身上,还用乘以等效倍数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顶一下。
请等待我抽空整理目录链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6.736
主题: 25
帖子: 21449
注册: 2006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抛开器材情节,有理有据的技术强贴一定要顶~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ideaarchitect 在2010-04-20 12:55发表
就目前的CCD和CMOS而言,所谓的光生电荷能力,实际上在物理上是不可调的,芯片制成了,该芯片的光生电荷能力或者“感光宽容度”就定了!对于芯片,感光过程是一样的,取决于曝光量!

补充:
这里有一点要注意区别。光极表面光生电荷能力不可调并不等于光极系统在相同的光圈、快门下有相同的曝光量。光圈、快门相同时,不同光极上的曝光量可以因为光极材料的不同或者光生电子扩散速度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富士SR中的两个光极,在同样的光圈、快门下,就有不同的曝光量(不同的光生电荷生成量)。

但是光极中光生电荷的扩散速度可能是可调的(注意光生电荷的扩散速度和光生电荷容量的区别)——虽然我个人认为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主动调节这个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也未必(而光生电荷容量,如我前面分析的,通常应该取最大值,除非技术限制,否则没有必要调小),例如过曝情形下 细节的大量损失,可能就是强光或高iso设置下降低了光生电子扩散速度的结果——所以过曝和不过曝情形下的SCALE机制可能是有区别的,只有不过曝情形下的SCALE机制能恢复细节,ISO是完全SCALE的结果,而过曝情形下会有硬件过程参与,例如降噪电路或者上面所说的主动调节光生电荷扩散速度,所以导致细节恢复能力比不过曝的情形低许多。

这样,因此也会有另一种可能猜想:富士sr的两个光极,如果其光生电荷扩散速度不同(不管是通过材性、几何设计或者施加不同电压达成的),也会达到控制曝光量的生成,在相同的光圈、快门下形成不同曝光量的能力。不过,主动控制这种光极中光生电荷扩散速度之动态变化,我想除非ISO设置下计算的曝光量过曝的情形,应该不会对同质光极的实际获得的曝光量有较大的影响。证伪措施同样也不能分辨这个。所以这个猜想对SR也有可能。

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形:光照强烈时由于表面瞬间平衡时光生电荷浓度高,同质光极中光生电荷扩散速度增加,但是材性中光生电荷的容量(不是扩散速度)和其已含有的光生电荷量或者表面平衡浓度有一定的关系,表面平衡浓度高,光极的光生电荷可能容量降低,实际上过曝下的曝光容量降低——但是目前DSLR的ISO过曝特点说明这种情形存在或起作用的概率不大,似乎也看不到明显的影响——除了可能产生噪点问题以外。

[ideaarchitect 编辑于 2010-04-22 08:0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当然,不可否认,那就是小面积光极和大面积光极使用了不同的材性的感光材料。结果就是小光极电荷上的平衡光生电荷浓度高于大面积光极上的平衡光生电荷浓度(但是这样对弱光就相当不利了),和不同的扩散区的扩散面积相应也可以达到相应的效果。证伪的措施不能分辨这个,所以这个猜想也有可能。

最后,我想根据这些分析给出我的体系中的一个结论:

就目前的CCD和CMOS而言,所谓的光生电荷能力,实际上在物理上是不可调的,芯片制成了,该芯片的光生电荷能力或者“感光宽容度”就定了!对于芯片,感光过程是一样的,取决于曝光量!而不同机身ISO设置的结果,有两种意义,一个就是调整像素的电荷容量(这个目前可能性不大)或者放大量——这个应该是可以达到的——即,为了确保在高ISO下暗部有足够的层次分辨能力,放弃过高的光量——虽然此时这部分光量在物理上尚未溢出(SR通过特殊处理保留了部分这种光量,但是换来的副作用是画面层次趋向平淡)——但是被ISO设置决定放弃了。二,确定和该ISO相应的SCALE策略和算法(当然这个SCALE的具体方式应该和测光结果相关)。不是说你把ISO从100调到1000保持光圈快门不变,后者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光生电荷量——不是的!获得的光生电荷量是一样的。但是ISO的不同设置决定不同的转换过程和降噪策略。当然,如果像素的电荷总容量可以调节,那就可以获得不同的光生电荷量——但是这个我不知道有什么意义:因为此时像素扩散区的扩散面积不变,无法像SR那样通过不同的扩散面积控制扩散流量,如果是强光,将容量调到最大,能最大范围容纳电量,如果是弱光,调节容量除非可以有利于降噪(如果容量大,电荷少噪声干扰就大的话),否则也看不出有什么意义——而就弱光高感而言,更是不会有什么意义了!所以这种容量调节基本上不会有。

如果确保不过曝,用相同的光圈快门,不同的ISO,拍摄两张照片,然后通过亮度调整和白平衡调整,经过降噪处理,基本上会达到类似的画质。

但是过曝的情形就不同了!ISO的设置和转换SCALE相关,高ISO的转换SCALE必然大,而层次被过度scale,也会产生缺失。所以此时虽然在感光过程中没有过曝,但是在信号转换过程中发生了过曝(如果ISO的不同设置可以影响电荷容量的话,那么在电荷扩散过程中也发生了过曝),所以层次细节将会大量损失,而且无法通过后期恢复,究其原因,应该是高ISO降噪过程主要是通过硬件完成的——这个很容易甄别:这时候的暗部层次细节往往不会因为整个片子全面过曝而得到改善,对于整体上严重过曝的片子,暗部细节的损失往往一样严重——不像整体欠曝的片子。反而能保留相当一部分暗部细节!!!

所以在数码相机拍摄实践中,许多朋友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曝光不足还有办法找回来一些,曝光过度就没办法了。对于一般的系统,我认为在高ISO设置下,过亮的那部分(虽然在物理上还不算过曝)会被SCALE过程滤掉的。高ISO设置下ISO的计算电路或者算术上的SCALE是优先保护弱光的。过曝大概被认为是操作问题,而欠暴有时候是技术问题,非改善硬件无法解决——虽然此时暗部细节也会因为过度SCALE而导致大量缺失——所以尼康发展高感是对的,是对摄影的正确理解,但是问题是发展的不够完全成功。

SR虽然部分解决了强光方向上的这个问题,但是换来的是画面平淡的结果,而且从市场反应来看,也并不非常成功。因为它主要是针对防止过暴的方向上进行改进的,而这方面的实际意义不如改进弱光高速能力有用。

而且,即使扩展信号表示位数,此时高光虽然可以表现了,但是弱光质量不改善芯片感光能力,仍然无法改善。弱光快速才是更有意义的,因为如果要表现高光,除非极限情形,加快快门缩小光圈即可。

所以SCALE系统无论怎样改进,除了降噪方面(将一定程度的原信号噪点降到一定程度)以外,也是无法改进弱光高感能力的,是无法改变感光本质的。否则D200的芯片换个放大电路就可以变成高感机了——更何况CCD的单个像素的感光面积还比CMOS的大许多。D200的机身换上了SUPER CCD SR的芯片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弱光高感。常规而言,CCD系统的放大电路是做在机身里而不是芯片上的。

至于未来会不会出现一种商用的材料,通过施加不同的电压或者其他什么措施,能够动态调节形成光生电荷的能力,我似乎还没有看到过报道。

[ideaarchitect 编辑于 2010-04-20 12:0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sr 的这种情形我想也会导致直出画面层次平淡,尤其高亮到中亮部分的层次分辨率降低,类似柔光+磨皮作用,于是美其名曰:“婚纱机”

[ideaarchitect 编辑于 2010-04-20 10:0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关于富士式CCD SR的补充说明:

一、首先必须明确一点:富士式CCD SR的目的,是扩展动态范围——这一点我认为小光极主要是从扩展强光感光能力方面入手的(即向下扩展ISO)。而其特殊的布局也在一定程度上有限扩大了大面积光极的受光面积,一定程度上有限扩展了弱光感光能力(也就是向上扩展ISO),但是由于其光扩散区面积不够大,所以无法本质上改变弱光高速的能力。否则率先推出高感神机的,就不是尼康是富士了:haha

二、我说过,表面过程是临界过程,和入射光,是瞬间形成动态平衡的,而一个像素点的电荷采集量,最后决定于感光点表面电荷向像素内部输运的过程。

三、注意CCD SR有两个光极,合理猜测,为了达到其“扩展动态范围”尤其是扩展其高光区动态范围的目的,其在像素之相应的电荷扩展区部分的(广义)扩散面积或容积比,一定相当,而不会对应两个光极的受光面积。(这个猜想是可证伪的:结果,由于弱光感光面积比其他类型的CCD HR小,虽然SR在较低的ISO强光环境下的动态范围提高了,但是其极限弱光高感能力本身,必然不如HR(当然问题是HR似乎没有被用于等画幅的单反),和神机D3(s)的CMOS更是没得比)

四、所以当光照过分时,大面积光极由于临界光生电荷量高,其相应较小的像素电荷扩散区饱和,导致无法分辨过分光照部分的层次。而小面积光极,由于临界光生电荷量低,而其扩散区却和大面积光极相当,少量的,但是足够多(因为是“过分光照——这个过分主要就大光极及其扩散区而言”)的光生电荷仍然有容纳空间,因此仍然有电荷容纳的空间分辨出高光部分的细节。

五、光照不足,则当然大面积光极起作用。由于其像素的特殊布置方式,所以其大面积光极受光面积大概可以比一般的CCD高,导致其高感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一般的CCD。

六、我的猜想可以得出两个推导,通过这两个推导可以对这个猜想进行证伪。
HR 和 SR在相同曝光量设置下,SR的弱光高感能力肯定不如HR
同样的光环境下,同样画幅的SR正确曝光所需要的曝光量肯定要比HR多。

可惜HR似乎没有用于单反。不过曝光量测试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同等级的不同系统的机身进行——虽然无法令人充分信服:对同一亮点测光摄影,获得同样拍摄结果(没有过曝),SR所需的曝光量应该稍许要多些。

而且,富士系统应该也不会显著改善欠曝暗部的细节——虽然会有一定的改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624
主题: 23
帖子: 873
注册: 2005年3月
。。。。好长的文啊
回复又看到好多大嘴。。。。
晕了 我先去看看李艾是谁
噢找到了
李艾
性别:女
籍贯:广东
职业:模特/主持人
学历:本科
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接着看小说去了。。。

[yepgull 编辑于 2010-03-27 08:5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路线图:
先试试看
由于空闲时间有限,先给出当前首页内容索引,如果试验成功,将逐渐把全贴内容组织出来:

网友有闲人的睿智建议
网友★★★★★wangpingyi1非常有价值的的原创理念:相对焦距(以画幅尺寸,也就是标准焦距为焦距scale指标)★★★★★
本人原创:画质衡量最关键因素新概念:像素层次细节分辨能力
本人原创:像素面积、像素中的有效感光面积,也就是像素的感光面积填充率
本人原创:关于CCD芯片高感质量不佳原因的一些猜想
本人原创:CMOS光量采集能力比CCD小,但是高感却比CCD好的原因
本人原创:对CCD动态范围比CMOS的大的理解
本人原创:关于CCD出片的细节比CMOS出片细节好许多的新的理解
本人原创:关于为什么富士迟迟没有单反新机发布的猜想
本人原创:关于CMOS高感能力的可能的实质
photozone关于16-35/4的测评编译
本人原创:关于牛广角的评论
本人原创:关于cmos像素中感光元件的一些讨论(注意:三个不同概念:感光芯片,感光像素,感光像素中的感光元件-这个是专门用来进行光电转换功能的元件)
编译,如何理解photozone所使用的测试软件所测出的锐度指标(注意,该部分MTF图和常见的MTF图不同,常见的图横坐标是距离,而这里的横坐标是线对数,并且只给出了锐度结果)

原文由 尼康D4x 在2010-03-26 23:51发表

这种糊片子还“共享”?

还有“李艾”是谁啊?


我不知道是您的理解力有问题呢,还是在故意装糊涂,还是真糊涂。这里的“分享”是指什么您看不懂吗?。不管是理解力有问题还是故意装糊涂,您觉得很光彩吗?当然,如果您是真糊涂,大家都会同情您,不会认为您不光彩。



有一点您说对了,这张照片的确拍糊了,不过您的错误是:我贴照片,只是为增加本贴的情趣,免得大家看我的原创评论看多了觉得闷,调剂调剂。根本没有意思当典范让大家学习,所以我干脆所有的照片都不提供exif信息。

阁下须知: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发表个人意见和强迫人家把自己当成师不同:前者只是说出个人看法,不在乎别人同意不同意,而后者不仅要表达,而且要灌输,所以得强迫别人信仰他永远是对的,如果别人不同意,或者不尿他,他往往就费尽心机动足脑筋达到目的,还要把和他冲突的帖子都搅乱,把和他分歧的观点消灭干净。从小我就不是一个好学生,一直鄙视这种不择手段只为了证明自己对而不管事实方面对不对的各种教师-教授,他们为教师而教师,为教授而教授,他们把教师-教授职业当成真理本身了踱着方步装起来了,撕破脸皮闹起来了,他们不是现代的、文明的知识分子。

我认为自己对和强迫你认为我对或者强迫我认为你对不是一回事情!!!

因此,

为了避免大家把我当成我所鄙视的人,所以我的所有照片都不提供EXIF,这样做是为了向类似您这样学习欲很浓的朋友强调说明:本人才疏学浅,天分有限,摄技不足为天下范,也就不出这个丑了。

而已。



我的帖子里只有提供(包括图片,包括观点),没有灌输,选择、判断是读者自己自由意志决定的事情。这里只有交流,没有教育。

所以我得设法避免本贴过多出现教育甚至教训式的腔调,以免破坏本贴的格调、气氛,妨碍自由交流。您可以发表错误的观点,但是您不能使用不坦诚不光彩的技巧(这个谁都看得出来,比如偷换概念,把概念主体从“好东西”偷到“exif”上去),为辩论而辩论——我认为这个就是来羞辱大家的智商,来搅事的,为了维护大家的尊严,我要努力醒目标记出这种通过种种手段化妆潜伏进来的掩耳盗铃自以为是的言论,让大家听到这些偷换概念的欲盖弥彰的铃声,不要被忽悠——当然接受不接受,还是由本贴读者自己决定。
这个对潜伏者也是公平的。本贴的自由开放策略也为你们提供了一定的舞台,能不能忽悠成功,能不能潜伏得像老鼠一样,和猫交上朋友,就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4
帖子: 208
注册: 2009年11月
原文由 ideaarchitect 在2010-03-26 08:19发表
瞧这个人,她笑得多开心啊,哈哈
2009上海车展,一些鱼片。名模、才女、直言不讳的帅哥爱好者(这点是最讨人喜欢,最可爱的),“好东西”要和小朋友分享主义协会资深会员(相信她如果到这里发片,一定会保留完整的EXIF信息供大家共享的),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李艾。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metcn 在2010-03-26 18:36发表
ideaarchitect----超级大师!
世界因你而精彩!
哈哈!
[metcn 编辑于 2010-03-26 18:38]

不必多礼。
却之不恭,勉强笑纳!
并希望您保持心理健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76
注册: 2009年10月
ideaarchitect----超级大师!
世界因你而精彩!
哈哈!

[metcn 编辑于 2010-03-26 18:3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瞧这个人,她笑得多开心啊,哈哈
2009上海车展,一些鱼片。名模、才女、直言不讳的帅哥爱好者(这点是最讨人喜欢,最可爱的),“好东西”要和小朋友分享主义协会资深会员(相信她如果到这里发片,一定会保留完整的EXIF信息供大家共享的),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李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路线图:
先试试看
由于空闲时间有限,先给出当前首页内容索引,如果试验成功,将逐渐把全贴内容组织出来:

网友有闲人的睿智建议
网友★★★★★wangpingyi1非常有价值的的原创理念:相对焦距(以画幅尺寸,也就是标准焦距为焦距scale指标)★★★★★
本人原创:画质衡量最关键因素新概念:像素层次细节分辨能力
本人原创:像素面积、像素中的有效感光面积,也就是像素的感光面积填充率
本人原创:关于CCD芯片高感质量不佳原因的一些猜想
本人原创:CMOS光量采集能力比CCD小,但是高感却比CCD好的原因
本人原创:对CCD动态范围比CMOS的大的理解
本人原创:关于CCD出片的细节比CMOS出片细节好许多的新的理解
本人原创:关于为什么富士迟迟没有单反新机发布的猜想
本人原创:关于CMOS高感能力的可能的实质
photozone关于16-35/4的测评编译
本人原创:关于牛广角的评论
本人原创:关于cmos像素中感光元件的一些讨论(注意:三个不同概念:感光芯片,感光像素,感光像素中的感光元件-这个是专门用来进行光电转换功能的元件)
编译,如何理解photozone所使用的测试软件所测出的锐度指标(注意,该部分MTF图和常见的MTF图不同,常见的图横坐标是距离,而这里的横坐标是线对数,并且只给出了锐度结果)

原文由 tomtgubbe 在2010-03-25 22:01发表

您这么说我真的很遗憾。我刚才仔细的研读了以下其他人的,以及您的回复,发现您是绝对不会接受您错误的。既然这样,我想继续讨论的意义也就没有了,而且我想您也没有能力继续进行深入的技术讨论。

我对您观点的对与错不再发表看法了。我说过,以我的知识水平不足以开贴讨论,以免误导大家。与其得到了错误的知识,还 ......


我有错误我自然承认,而且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不乏其例!我没有错误我承认什么?

我以后在这里的回复,只是陈述我认为正确的事实,使得其他人对这里所讨论的知识能够作出自己的评价。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任何回复都不是针对您及您的观点,您大可不必引用回复了。就像说的,我认为我的观点是正确的,您也没有权利干涉我的想法。

您有没有意识到,您这是在我的帖子理自说自话,我需要维持我的帖子的风格、质量和导向,我有权决定什么对我的帖子是合适的,什么是不合适的,所以,我再次建议您:如果您实在按捺不住要在我的这个帖子里发表您的观点,请做好备份,因为我的帖子容量有限!如果我觉得需要,我会毫不犹豫删除您的帖子的!!!
我就不明白了,您自己的观点,为什么非要到我的帖子里来发表?想把我的帖子搅乱?专门来毁坏我的各方面的声誉的?
自己有观点自己不开贴,非要到别人的帖子里发表,就好像捧着一碗盖浇饭非要蹲在别人家的门槛上吃饭,挡着人家的空间,如果不认为这是搅事,是什么?


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到我的帖子里来引发无意义的争议,我的目的就是帮助您充分释放您各方面的态度、倾向,然后表明我的立场!
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吧

您放心,您到现在为止的帖子都会保留。由于您扬言以后在这里您的“任何回复都不是针对您及您的观点”,既然和我在帖子里展开讨论的观点无关,既然您有这个表态,那么我倒也省事了,从此以后,您的帖子我不得不见一个删一个,以确保“我的帖子和我以及我的观点”有关。谢谢您及时的表态。

不好意思,请原谅我事出无奈,情非得已——因为,这,毕竟是我的帖子,有了管理权,竟连自己的帖子都保护不了,那岂不是太懦弱了?——其实,兄弟,我这样做不是针对你,只是免得让别人看不起,请谅解我

别忘了把您的观点备好分哦,我一定会删的

[ideaarchitect 编辑于 2010-03-25 22:4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886
主题: 17
帖子: 442
注册: 2008年9月
原文由 ideaarchitect 在2010-03-26 03:34发表

您太高估了您自己了。我读了你的观点,我决定不评价、不引用您的观点,就这么简单!理解力出问题的人才会把弃权当成同意(据说,在法学上,有些情形下弃权占到一定比例就是无效表决),把漠视当成默许。我只是觉得,或许您会觉得您被埋没,出于公正对待每一个人的立场,所以建议您把您的观点独立开帖,让其他感兴趣的网 ......


您这么说我真的很遗憾。我刚才仔细的研读了以下其他人的,以及您的回复,发现您是绝对不会接受您错误的。既然这样,我想继续讨论的意义也就没有了,而且我想您也没有能力继续进行深入的技术讨论。

我对您观点的对与错不再发表看法了。我说过,以我的知识水平不足以开贴讨论,以免误导大家。与其得到了错误的知识,还不如不知道。

我以后在这里的回复,只是陈述我认为正确的事实,使得其他人对这里所讨论的知识能够作出自己的评价。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任何回复都不是针对您及您的观点,您大可不必引用回复了。就像说的,我认为我的观点是正确的,您也没有权利干涉我的想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tomtgubbe 在2010-03-25 21:17发表

呵呵。那我就把这个当做您默认了我关于感光元件表面饱和的说法。谢谢。

我只是粗略的知道一些关于感光器件的原理,以及一些肤浅的固体物理学知识。以我有限的知识,目前还不足以开个贴子进行讨论。我没有什么恶意,更没有什么真知灼见,只是想纠正您的一些错误性的假设,以便您更好的重新进行论证。但似乎您十分坚持 ......

您太高估了您自己了。我读了你的观点,我决定不评价、不引用您的观点,就这么简单!理解力出问题的人才会把弃权当成同意(据说,在法学上,有些情形下弃权占到一定比例就是无效表决),把漠视当成默许。我只是觉得,或许您会觉得您被埋没,出于公正对待每一个人的立场,所以建议您把您的观点独立开帖,让其他感兴趣的网友更容易读到,接受他们的检验——这样或许能够让您的自尊心更舒服一点——您既然相信您是更对的,独立发帖不是对您更有利吗?


不过,为了让您舒服,现在我决定当着您一个人的面,只告诉您一个人:您对了,我错了!
满意了吗?



而对别人,我还是坚持原来的宣示:我没有错!我的有关论点迄今尚未被有效证伪

注意: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是任何个人的自由,别人管不着,就像我管不着您认为您自己正确一样


[ideaarchitect 编辑于 2010-03-25 21:3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886
主题: 17
帖子: 442
注册: 2008年9月
原文由 ideaarchitect 在2010-03-26 02:53发表

呵呵,我觉得您的这个观点很不错,这说明您的理解。不过,我最近没有很多的空闲,可能无法陪你在这里展开你的这些真知灼见,您在我这里发表这些观点,可能会明珠投暗被埋没,您自己另开一贴如何?

[ideaarchitect 编辑于 2010-03-25 21:00]


呵呵。那我就把这个当做您默认了我关于感光元件表面饱和的说法。谢谢。

我只是粗略的知道一些关于感光器件的原理,以及一些肤浅的固体物理学知识。以我有限的知识,目前还不足以开个贴子进行讨论。我没有什么恶意,更没有什么真知灼见,只是想纠正您的一些错误性的假设,以便您更好的重新进行论证。但似乎您十分坚持您的观点,因此我才会进行如此比较深入的探讨。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继续呢?或是您也许想听听我的看法?抑或您打算删除我的回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本贴临时索引在第1455贴
更完整的路径索引将在未来一些日子整理出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一点补充说明:

请各位读者注意,请大家在阅读有关像素表面感光的描述中,注意我说过的“通常,表面感光是临界过程。”这个说法,现在特别强调一下,以免误入理解的歧途!
注意,这个说法不是猜想,而是有明确的依据的!

[ideaarchitect 编辑于 2010-03-25 21:0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tomtgubbe 在2010-03-25 20:22发表

结论我暂时先不说,我们慢慢来。
首先,我要说一下关于饱和的问题。按您的说法,有两种饱和,这里我先说第一种, 即您说的感光元件表面饱和。
根据我搜集的资料,对于CCD来说,通常整个CCD的厚度在大约300微米左右,而用来储存电子的部分的厚度还要在小一些,大约在200微米左右。对于这个尺寸而言,光电子的扩散时间是 ......

呵呵,我觉得您的这个观点很不错,这说明您的理解。不过,我最近没有很多的空闲,可能无法陪你在这里展开你的这些真知灼见,您在我这里发表这些观点,可能会明珠投暗被埋没,您自己另开一贴如何?

[ideaarchitect 编辑于 2010-03-25 21:0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886
主题: 17
帖子: 442
注册: 2008年9月
原文由 ideaarchitect 在2010-03-25 04:41发表

想先听听您的意见。您认为呢?


结论我暂时先不说,我们慢慢来。
首先,我要说一下关于饱和的问题。按您的说法,有两种饱和,这里我先说第一种, 即您说的感光元件表面饱和。
根据我搜集的资料,对于CCD来说,通常整个CCD的厚度在大约300微米左右,而用来储存电子的部分的厚度还要在小一些,大约在200微米左右。对于这个尺寸而言,光电子的扩散时间是纳秒的量级。而我们拍照片时快门的速度是在毫秒量级,甚至是秒级。因此,扩散的时间相对与快门的时间是可以忽略的。按照您假设的感光元件表面发生饱和,则整个感光元件会立即饱和。不知我说的可否正确?

(注,可以有根据的认为,此时该感光元件处于电势井的状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728
主题: 16
帖子: 6917
注册: 2007年4月
原文由 tomtgubbe 在2010-03-24 22:02发表

嗯,楼主说的有道理,是我没有看明白你的回复。这次我就比较明白了。我还有一个问题,希望楼主能够耐心的回复:
"我们通常拍照片的时候,对与感光器件上的大部分像素来说,无论CCD或CMOS的表面,电子的浓度都是达到不饱和的。"这么说对吗?

想先听听您的意见。您认为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题针孔成像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