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当ALPA遇到数码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11634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036
主题: 2
帖子: 3818
注册: 2008年8月
zeelichsheng 发表于 2013-7-30 06:01
拍风光的,要的就是那个在自虐中找到高潮的过程

不在漫天红云下欣喜若狂,不在花田碧海前手舞足蹈,不背着沉重的装备气喘吁吁的在深夜里走上几公里,那不就一点乐趣也没了。

说的不错。虽然俺年纪大了,即使“欣喜若狂”也不会“手舞足蹈”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036
主题: 2
帖子: 3818
注册: 2008年8月
LongVoyage 发表于 2013-7-30 06:07
看文肯定是看的很仔细的,没看错。 不过我看的太直白了

不能模棱两可玩模糊的

我是觉得起早贪黑风餐露宿是为了去“看”, “拍”是给“看”写的statement。 或者说摄影是亲身临境去感受后的一种延伸。再说远一点,也可以是一种互相促进.

这个俺也要说几句云漫的好话。从他的帖子里可以看出他拍片子的认真。那张mono lake的tuffa夜景,云漫写的拍摄过程,让俺深有触动。作为风光摄影师,如此执着,反正俺是做不到。

可惜云漫不上中幅,不用胶片。忽悠都忽悠不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6.197
主题: 52
帖子: 20612
注册: 2000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zeelichsheng 发表于 2013-7-30 06:01
不在漫天红云下欣喜若狂,不在花田碧海前手舞足蹈,不背着沉重的装备气喘吁吁的在深夜里走上几公里,那不就一点乐趣也没了。


有人说了,这个只占10%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6.197
主题: 52
帖子: 20612
注册: 2000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云漫 发表于 2013-7-30 05:43
你看文不仔细,咱俩是一个意思。我不是说了吗,如果号称是风光就该被追杀  前面更含蓄地说他是“小众”。我个人是不喜欢这样的伪装现实的东西,虽然他不说是风光,是“集锦”。

超现实主义是另一回事,我很佩服那些人的技巧和想象。

看文肯定是看的很仔细的,没看错。 不过我看的太直白了

拍风光的,如果能后期把彩云合成上去,那咱们还起早贪黑风餐露宿吃那么多苦干吗,在计算机前渲染就出来了。


不能模棱两可玩模糊的

我是觉得起早贪黑风餐露宿是为了去“看”, “拍”是给“看”写的statement。 或者说摄影是亲身临境去感受后的一种延伸。再说远一点,也可以是一种互相促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099
主题: 103
帖子: 10804
注册: 2008年11月
云漫 发表于 2013-7-30 05:43
你看文不仔细,咱俩是一个意思。我不是说了吗,如果号称是风光就该被追杀  前面更含蓄地说他是“小众”。我个人是不喜欢这样的伪装现实的东西,虽然他不说是风光,是“集锦”。

超现实主义是另一回事,我很佩服那些人的技巧和想象。

拍风光的,如果能后期把彩云合成上去,那咱们还起早贪黑风餐露宿吃那么多苦干吗,在计算机前渲染就出来了。


拍风光的,要的就是那个在自虐中找到高潮的过程

不在漫天红云下欣喜若狂,不在花田碧海前手舞足蹈,不背着沉重的装备气喘吁吁的在深夜里走上几公里,那不就一点乐趣也没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2.166
主题: 17
帖子: 11628
注册: 2005年9月
优质内容勋章
你看文不仔细,咱俩是一个意思。我不是说了吗,如果号称是风光就该被追杀  前面更含蓄地说他是“小众”。我个人是不喜欢这样的伪装现实的东西,虽然他不说是风光,是“集锦”。

超现实主义是另一回事,我很佩服那些人的技巧和想象。

拍风光的,如果能后期把彩云合成上去,那咱们还起早贪黑风餐露宿吃那么多苦干吗,在计算机前渲染就出来了。

LongVoyage 发表于 2013-7-30 04:59
你这段话从大原则上来说是没什么错。 不过你这段话和那张什么果树牧羊图放在一起就是个悖论。 那张图如果作为“风光”看算不错的片子,不过按上面的说法应该被追杀。 而那张图如果按Erik Johansson那样的“艺术摄影项目”的角度看就未免流于太过平庸。

我记得以前我们对某张拼图出来的沙漠月亮图的评价都不好(实际上图片质量做的很不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竟然都是“不真实”,当然我们说的“真实”肯定不是像法庭上讲某个案件证据的那种“真实”。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那张图如果放在不同的类别里评价和那张什么果树牧羊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就我个人的观点来说,这种图片如果偶尔为之,就像以前唐宋某些诗人词人偶尔写首打油诗,也算是一种趣味玩玩游戏,如果基本上都是这样搞法,那诗人当然就变成打油的了。

再扯远点,如果以后PS的软件技术提高到可以依靠一点色彩素材甚至直接输入参数就可以很容易的在图片上渲染光线 ,你是还会继续多天到野外山上凌晨黑夜去等待那一抹光线,还是大中午经过去拍张敲几下键盘渲染出日出的光线色彩了事?或者说夏天去拍一张在电脑里给计算出积雪来? 如果我没错的太厉害的话至少你现在的答案我应该还是能猜对,不过对于这个楼里很多别的人呢? 其实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6.197
主题: 52
帖子: 20612
注册: 2000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云漫 发表于 2013-7-27 06:16
简老要是声称那是新闻照或风光照,那么大家可以追杀 。 简老玩的其实很小众,但并不出格。

用我以前在别处写的几句话回答:

---------------------------------------------

《摄影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摄影其实如同写字,只是一个技术。具体到某个技巧是否合适,要看题材和内容,完全没法有个统一标准。会写字的也许都能自称算个知识分子,但写出的东西,从写作手法到评定标准,常常没有太多交集。会按快门的都自称是摄影人,但各门派之间差别不亚于爬格子的。

会写字的人多了,可对诗歌的要求,对新闻的要求,和对警察现场记录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诗人可以感慨白发三千丈,可以燕山雪花大如席,会成为传世名句。但新闻记者敢这样写会立马被解雇。法律工作者这样写要坐牢。

摄影也是如此。纪实,艺术,广告,虽然都挂有摄影的名字,但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要求自然也不一样。新闻自然要求真实(虽然也只是相对真实),而有些艺术摄影项目完全就是靠后期和想象,心有多高,天就有多高。


你这段话从大原则上来说是没什么错。 不过你这段话和那张什么果树牧羊图放在一起就是个悖论。 那张图如果作为“风光”看算不错的片子,不过按上面的说法应该被追杀。 而那张图如果按Erik Johansson那样的“艺术摄影项目”的角度看就未免流于太过平庸。

我记得以前我们对某张拼图出来的沙漠月亮图的评价都不好(实际上图片质量做的很不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竟然都是“不真实”,当然我们说的“真实”肯定不是像法庭上讲某个案件证据的那种“真实”。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那张图如果放在不同的类别里评价和那张什么果树牧羊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就我个人的观点来说,这种图片如果偶尔为之,就像以前唐宋某些诗人词人偶尔写首打油诗,也算是一种趣味玩玩游戏,如果基本上都是这样搞法,那诗人当然就变成打油的了。

再扯远点,如果以后PS的软件技术提高到可以依靠一点色彩素材甚至直接输入参数就可以很容易的在图片上渲染光线 ,你是还会继续多天到野外山上凌晨黑夜去等待那一抹光线,还是大中午经过去拍张敲几下键盘渲染出日出的光线色彩了事?或者说夏天去拍一张在电脑里给计算出积雪来? 如果我没错的太厉害的话至少你现在的答案我应该还是能猜对,不过对于这个楼里很多别的人呢? 其实人人都可以自问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31
主题: 0
帖子: 31
注册: 2008年3月
山海天老师:你校正色差用的白板在哪能买到?是白平衡那种吗?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717
主题: 13
帖子: 5038
注册: 2007年1月
酒杯 发表于 2013-7-29 23:42
各位老师说说,这个机身哪个地方不对啊?


这是山寨货色,机身取景器镜头跟ALPA没有半根毛关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3.73
主题: 20
帖子: 8212
注册: 2004年2月
中灰镜 发表于 2013-1-14 13:12
最后一张

现在12tc的螺丝换成银色的啊?以前都是黑色的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3.73
主题: 20
帖子: 8212
注册: 2004年2月
敢搭末班车的人 发表于 2013-1-13 19:44
搭上末班车,年底大中毒,手一滑,今天进了个ALPA。
配上利图后背,非常好玩。
飞思P45+只好暂时拜拜了。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到现在还是我心仪的物件。

各位老师说说,这个机身哪个地方不对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9.425
主题: 8
帖子: 1014
注册: 2009年1月
黯淡里的光辉 发表于 2013-7-28 15:00
在我来看,摄影师只是个称谓,不分高低贵贱。摄影=照相,而"师"只是个约定成俗的称呼,如同逢女性必称呼美女一般,您不必在意。

我是个理工男,搞不清楚什么是学院派,或者还有什么派?也许观点有些一致或者不一致的地方,但归根结底我是自己玩自己的,在这里所说的一切,也不是为了抬杠或者自我表现,而是更倾向于分享——照片和经验的分享。

关于脚架的问题,在使用胶片和低像素数码后背摄影的那个阶段,确实我几乎不使用三脚架,但是如今动辄5000w以上像素,相当于对同样场景进行了更多的放大,于是抖动所产生的影响也随之扩大了。所以,如今我也不得不使用三脚架拍摄,否则失去了高像素的存在意义。

关于你对如今数码后背影像为什么那么灰的疑惑,其实很简单。我有一台扫描仪,专门用于胶片的数字化,是Creo IQ Smart3,它有相当高的动态范围,以至于胶片扫瞄之后,透过它的解析,会让影像发灰,根本没有原始胶片的鲜明的反差和亮丽,但它带来的是淋漓尽致的暗部细节,但是高光细节丝毫未损失。我们知道,底片是有密度的,以反转片为例,暗位的密度大,光线透过率低,高光则接近于完全透明,而扫瞄底片是透射扫瞄,为了让扫描仪的线性ccd得到更多的暗部细节,光源必须有较高的亮度以 ...


我觉得数码,尤其是用RAW来拍照的话,后期是必然的。RAW正是为后期服务的。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诸位可以讨论:
胶片,彩色这块,不管是负片还是反转,绝大部分“后期”实际上是由胶片的生产者预先设定了,你无法大幅度地更改。你的选择首先是在既定的胶片风格中选择,用过胶片的朋友都清楚这些选择有多复杂。所以,你预定了后期的绝大部分,你必须在给定的条件下工作,这些条件包括宽容度,色彩倾向等等。所以,胶片时代,前期是最重要。特别是风光类,等候光线条件,曝光及滤片调整
,这些事情都关乎片子的最终效果。后期调整可以改变、修补一些“遗留”问题,但不能总体上改变胶片自身的那个预设。否则就很可能成为暗放创作。80年代国内还有专门的暗房创作流派,最多见的就是色彩分离的处理法。

数码,如果jepg拍照,同胶片类似,即准确的前期是保证片子质量的关键,在RAW就不同了,RAW等于是把记录特性,这个权力,交给了拍摄者自己,作个不精确的比喻--好像你自己去定制、生产一种“胶片”。目前数码后背的高宽容度,主要是给调整以最大的空间。尽管实际使用中用不到那个宽度。

但数码后期最大的问题在于后期的“度”该如何掌握。如果我们还是认定自己的创作属于摄影作品,即最大限度延续和接近摄影的传统概念,这是一回事,否则,有可能就进入了“数码艺术”的概念。按照摄影的概念来创作,前期还是不能忽视的,不能“后期万能论”。后期可以调整很多,但还是那句话,照着摄影的概念的话,调整还是有原则的,就彩色作品而言,色彩关系不能完全跳开“自然的合理关联”这个前提。有些时候,调整幅度太大,超越了合理关联,就会形成奇怪的风格,看似漂亮,其实已经风格混乱了。
山海兄弟压题的两张图,我觉得调得有些过了。没有一条公路是亿年冰川内部那种透明的蓝色。如果你熟悉艺术※※,可以知道我说的是“矫饰风格”的意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5.893
主题: 46
帖子: 5613
注册: 2001年3月
优质内容勋章
laopai 发表于 2013-7-29 16:27
这俩是一块cmos吧?差别应该不大。


同样的CCD或者CMOS,使用不同的AD,区别还是蛮大的。相对而言,CCD和CMOS比起AD/DA,后者技术更核心,在前者相同的前提下,后者决定最终质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036
主题: 2
帖子: 3818
注册: 2008年8月
黯淡里的光辉 发表于 2013-7-29 16:25
RX1我有,再去借一个D600就好。

这俩是一块cmos吧?差别应该不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5.893
主题: 46
帖子: 5613
注册: 2001年3月
优质内容勋章
laopai 发表于 2013-7-29 16:24
就用尼康d600就好了。或者索尼的rx1也行。


RX1我有,再去借一个D600就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036
主题: 2
帖子: 3818
注册: 2008年8月
黯淡里的光辉 发表于 2013-7-29 13:20
Laopai兄,目前DSLR里面什么机器的宽容度最高?我想我可以做一个跨平台对比测试。

就用尼康d600就好了。或者索尼的rx1也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982
主题: 9
帖子: 151
注册: 2010年2月
中灰镜 发表于 2013-6-4 14:04
好,马上办。


请给一份详细资料和价格,[email]COPLYSH2000@SOHU.COM[/email]。谢谢。 本帖最后由 liao12 于 2013-7-29 15:4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5.893
主题: 46
帖子: 5613
注册: 2001年3月
优质内容勋章
laopai 发表于 2013-7-29 12:50
看来又进步了,比IQ1改进了整整1EV啊!好!

不过,在像素级别比较宽容度,CCD确实已经越来越不是CMOS的对手了。原因很简单,随着CMOS工艺的进步,光敏二极管所占的面积比例越来越大,放大电路所占的面积比例越来越小。所谓“开口率”已经很接近CCD了(接近100%的开口率是CCD最引以为傲的优点)。而CMOS的其他优点越来越明显了。

俺从DXOmark上截屏一个动态范围的比较曲线:CCD的IQ180(抱歉还没有IQ280的测试),CMOS的全幅机D600和CMOS的截幅机K5iis。看看IQ280的13EV应该在什么位置?


Laopai兄,目前DSLR里面什么机器的宽容度最高?我想我可以做一个跨平台对比测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036
主题: 2
帖子: 3818
注册: 2008年8月
山海天 发表于 2013-7-29 11:01
澄清一点,关于飞思IQ2系数码后背的宽容度是13级。

看来又进步了,比IQ1改进了整整1EV啊!好!

不过,在像素级别比较宽容度,CCD确实已经越来越不是CMOS的对手了。原因很简单,随着CMOS工艺的进步,光敏二极管所占的面积比例越来越大,放大电路所占的面积比例越来越小。所谓“开口率”已经很接近CCD了(接近100%的开口率是CCD最引以为傲的优点)。而CMOS的其他优点越来越明显了。

俺从DXOmark上截屏一个动态范围的比较曲线:CCD的IQ180(抱歉还没有IQ280的测试),CMOS的全幅机D600和CMOS的截幅机K5iis。看看IQ280的13EV应该在什么位置?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036
主题: 2
帖子: 3818
注册: 2008年8月
Maxxum 发表于 2013-7-29 09:49
针无两头细,宽容度大有其弊端,宽容度小也有优势,... ...

说的好!

作为理工男,俺也一直在追求宽容度大的设备。但是,有时候想想,俺们这些人,好多不都是从拍反转片过来的么?而且现在其实也还在拍。那些6-8ev的正片,过去不是天天在用么?如何控制光比,包括拍风光这种大光比情形下的光比控制,不就是俺们的基本功么?

现在数码了,大宽容度了,但是这些基本道理其实是一样的。到最后,不管是出纸质图,还是在屏幕上显示,还剩多少宽容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717
主题: 13
帖子: 5038
注册: 2007年1月
讨论得很热烈
澄清一点,关于飞思IQ2系数码后背的宽容度是13级。
CCD数码后背的成像特点除了宽容度空间还有就是色彩空间。
上片网上交流只能看个大概。非亲自结合飞思软件处理飞思后背片子,是难以体会数码后背成像的特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7.243
主题: 82
帖子: 15132
注册: 2001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针无两头细,宽容度大有其弊端,宽容度小也有优势,...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6.263
主题: 165
帖子: 8817
注册: 2002年11月
感谢大师们的讨论,使用数码后备,感受到浅景深的感受,有和以前景深概念等不一样感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036
主题: 2
帖子: 3818
注册: 2008年8月
黯淡里的光辉 发表于 2013-7-28 15:00
Phaseone数码后背也是这样,它的真实动态范围很大,绝非普通DSLR和早期数码后背可以相比,在塑造最终影像的过程中,不是用吸管改变色温就可以完成的。

就动态范围这一指标而言,中幅ccd现在已经没有优势了,cmos技术发展太快,现在的135相机的动态范围已经超过12ev或者说12bits,有的甚至超过13ev。而中幅所用的ccd,仍然停留在11ev阶段。dalsa最新发布的产品,还是在说“true 11 bits”。柯达最新一代的ccd也是69db的最大信噪比,相当于11.5ev。

中幅的最大优势还是底大因此像素多,细节上135没法比。可以出2m*1.5m甚至更大的图。另一个优势也许是浅景深吧。

另外,随着动态范围的变大,135相机的直出也越来越灰了。所以对135相机而言,后期也越来越重要了。 本帖最后由 laopai 于 2013-7-29 09:2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404
主题: 20
帖子: 7992
注册: 2002年5月
谢谢光辉兄的详细解释。这样我也就没有什么疑问了。我在国外的中幅论坛偶然读到一些专业摄影师的讨论,都提到了冲图,的确是您的说法。然而我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不已为意。今天听到您的关于大动态的解释,才豁然开朗。

绝大部分人(也包括我)根本没有机会见到最新后背的原图,所以把冲图(其实可称中期)当成后期。现在这么一讨论,应该清楚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5.893
主题: 46
帖子: 5613
注册: 2001年3月
优质内容勋章
yongfei 发表于 2013-7-28 13:58
我在你们之间的辩论中其实持中立观点,只是记得您以前似乎不太用脚架,所以才调侃了一下。

不过,有一件事情我还是挺困惑的。我只用过Eyelike和哈苏CFV两款后背。原始的图还是基本直接可用的,主要就是色温不对,做一下白平衡吸管,调一下色温就OK了。难道飞思后背现在的原图都是这样的灰吗?

您的冲图说的确是符合学院派的观点。现在中幅后背公司也都是高高在上,只着眼于专业摄影师市场(您也是言必称摄影师)。所以绝大部分摄影爱好者对中幅后背的知识基本是零。到这里来既是取经,有时闹点笑话也在所难免。


在我来看,摄影师只是个称谓,不分高低贵贱。摄影=照相,而"师"只是个约定成俗的称呼,如同逢女性必称呼美女一般,您不必在意。

我是个理工男,搞不清楚什么是学院派,或者还有什么派?也许观点有些一致或者不一致的地方,但归根结底我是自己玩自己的,在这里所说的一切,也不是为了抬杠或者自我表现,而是更倾向于分享——照片和经验的分享。

关于脚架的问题,在使用胶片和低像素数码后背摄影的那个阶段,确实我几乎不使用三脚架,但是如今动辄5000w以上像素,相当于对同样场景进行了更多的放大,于是抖动所产生的影响也随之扩大了。所以,如今我也不得不使用三脚架拍摄,否则失去了高像素的存在意义。

关于你对如今数码后背影像为什么那么灰的疑惑,其实很简单。我有一台扫描仪,专门用于胶片的数字化,是Creo IQ Smart3,它有相当高的动态范围,以至于胶片扫瞄之后,透过它的解析,会让影像发灰,根本没有原始胶片的鲜明的反差和亮丽,但它带来的是淋漓尽致的暗部细节,但是高光细节丝毫未损失。我们知道,底片是有密度的,以反转片为例,暗位的密度大,光线透过率低,高光则接近于完全透明,而扫瞄底片是透射扫瞄,为了让扫描仪的线性ccd得到更多的暗部细节,光源必须有较高的亮度以满足光线透过率,虽然暗位是得到了足够的透过光线产生了充分的信息,而高光则可能因为此而"过曝"溢出,这时ccd的动态密度就非常重要,而高动态的ccd其最终表征就是抑制了高光的溢出,提升了暗位的有效信息,图像的明暗关系被改变,虽然暗部和高光细节具在,但却因为高光和暗位曲线被高动态所拉平而"发灰"。

所以,当我扫描出一张这样的图片,我就必须对其进行曲线的调整,重新定义黑场和曲线来重塑影像的视觉体验。

Phaseone数码后背也是这样,它的真实动态范围很大,绝非普通DSLR和早期数码后背可以相比,在塑造最终影像的过程中,不是用吸管改变色温就可以完成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404
主题: 20
帖子: 7992
注册: 2002年5月
黯淡里的光辉 发表于 2013-7-28 12:22
我拍照片从来都不是为了出"大片",也没有"大片"的概念,追逐所谓的"大片"是迷失自我的表征,那不是为自己在拍照。我看我自己的照片,不分大小,在照片里呈现出来的宏大壮丽或者一草一木在我眼里皆是平等的,有理由和意义的,但是那是对我自己而言。

我在你们之间的辩论中其实持中立观点,只是记得您以前似乎不太用脚架,所以才调侃了一下。

不过,有一件事情我还是挺困惑的。我只用过Eyelike和哈苏CFV两款后背。原始的图还是基本直接可用的,主要就是色温不对,做一下白平衡吸管,调一下色温就OK了。难道飞思后背现在的原图都是这样的灰吗?

您的冲图说的确是符合学院派的观点。现在中幅后背公司也都是高高在上,只着眼于专业摄影师市场(您也是言必称摄影师)。所以绝大部分摄影爱好者对中幅后背的知识基本是零。到这里来既是取经,有时闹点笑话也在所难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89
主题: 58
帖子: 5882
注册: 2008年10月
抱石斋主人 发表于 2013-7-25 14:15
呵呵,隐约感到最近一浪浪以胶卷作为石头来打击数码的浪潮,从旁轴一直打到中画幅来了,关于数码如何不济事胶片如何了得的言论风卷无忌。我也非常喜欢胶卷,也观看过山海兄不少中画幅胶片饿美片,我觉得胶片也是需要精湛的后期的,接触过黑白摄影的都知道,国际国内许多黑白摄影的大家、名家、老前辈,无不是用爱护作品生命般的自己去花上几天几夜做黑白胶片的后期冲洗放印,其中又需要着许多复杂而高技术含量的胶片后期制作,但是这股※※般的所谓“胶片派”不但狂叫着谬论,而且气势汹汹挽袖子撸胳膊邀请上图打擂台,令本来百花齐放的摄影世界一时间乌云密布,“胶片派”嘈嘈嚷嚷迩来,其中主要参与者还有无忌的版主。乃至最后直接用“还想告戒那几个拍马屁的有这精力你好好看看大师们写的书,看看大师是如何拍片子的然后再上来讲话这才不会叫人笑话!”的话潜意识的告诉被打击对象“我的摄影创作技术过硬,你摸索那数码后期有什么用”,那股急如※※般夺命批判的令人发指,最后发现所有这些攻击大多是奔着昂贵的数码器材帖去的,其用心不言而喻。

其实不喜欢后期的一部分人不是因为鄙视后期 而是鄙视只后期 前期什么都不懂的人 现在国内这样的摄影师还少么? 很多拍婚礼的 拍活动的 大报记者 你问他景深是什么他都说不清楚 一问就是"你看这背景都是虚的就说明有景深" 数码时代摄影门槛降低就是带来这样的问题 虽然PS也是当今摄影技术的一部分 但是现今太多所谓的摄影师只懂这部分 而摄影的基本概念一无所知 所以至少我鄙视后期 只是鄙视这种人的后期 并不是无缘无故地鄙视ps后期 我想很多人也是这么鄙视而非你所提及的那种心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5.893
主题: 46
帖子: 5613
注册: 2001年3月
优质内容勋章
yongfei 发表于 2013-7-25 12:03
的确都是误读。其实任何一个问题可以分成正方和反方来辩:就好比单位搞总结,非要给领导提意见,就有人会说:领导啊,你的缺点就是工作太卖力了,整天加班熬夜的,要是弄坏了身体,我们的这些个兄弟可让谁去领导啊?

我也给光辉兄提个意见吧:片子虽然拍得很不错很灵动,但是我很早就发现拍摄的方法太随意了,甚至很多时候连脚架都不用。所以这种片子的出现,偶然中也有其必然性。点题:原片要尽量安排好啊!毕竟我们没有您这么强的后期能力,您要是用这种废片都出大片了,我们这些兄弟可怎么办啊。哈哈。


我拍照片从来都不是为了出"大片",也没有"大片"的概念,追逐所谓的"大片"是迷失自我的表征,那不是为自己在拍照。我看我自己的照片,不分大小,在照片里呈现出来的宏大壮丽或者一草一木在我眼里皆是平等的,有理由和意义的,但是那是对我自己而言。对于分享,他人若喜欢,我当然也高兴,若不喜欢,我也不在乎。

我拍我之所见,现我之所感。很遗憾我似乎没有绘画的天赋,所以才会拿起相机,挥动鼠标操作PS。

返回来说我举例那张图,我不觉得它很差。也许你们这样认为,但是你们看到的是表象,因为数码后背的最大特征——它并非给你一个"结局",而是一个素材,拍摄过程中我们能控制的只是取舍和曝光。如果我是用反转片拍摄这个场景,冲洗出来结果会大不同,也不会说我PS得太过分。是么?

简而言之,你们既不清楚在这次讨论中关于数码后背成像的特点和流程,也没有弄清摄影对于拍摄者的存在意义,而我们在此基础上展开了一次"鸡同鸭讲"的讨论。


关于数码后背的流程,我想澄清的是:

1、数码后背所得的影像文件,只是一堆削掉噪音的电平值组合,它不解释色彩,也不参与任何风格的"制造",如果你看到数码后背的影像有风格,那么它一定是摄影师赋予它的,而不是胶片时代胶片和镜头的共同作用;

2、解压这堆电平值的过程,是让这堆定义了坐标的电平值进行"感光",在这个过程中,赋予色彩,明度,生成像素,并最终生成一个Preview Image,在这个过程中,摄影师可以参与进行一系列控制,如同胶片曝光后的的显影冲洗和放大,手段方式不同,但目标一致。这个过程我们不称之为后期,而是使用了传统暗房的称呼——"冲洗流程"。

3、冲洗流程完毕之后,得到的影像最终输出为ps和传统程序可以解读的文档,如TIF,JPEG,这才是正式的影像文档,这时候我们可以对其进行一些弥补和修改,和大多数人的理解不同,这个过程方称之为"后期",但是并非如大多数人想象那样,对于使用数码后背的摄影师而言,ps的作用相对胶片-数字化时代弱化了很多,通常我们只进行少量的曲线和色彩调整即可完成,这些调整甚至比处理胶片数字化文件还要少很多。这也是大多数人不了解的数码后背后期流程特点。



我不想再讨论后期多少是合理或者是否应该后期的问题,我想自我意识清晰,IQ正常的人,都不应该在这个问题上纠结,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066
主题: 44
帖子: 4070
注册: 2009年5月
云漫 发表于 2013-07-27 06:16
简老要是声称那是新闻照或风光照,那么大家可以追杀 。 简老玩的其实很小众,但并不出格。

用我以前在别处写的几句话回答:
...


云漫资深说的太好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当ALPA遇到数码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