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通过一篇SONY论文分析SONY传感器DXO暗部信噪比很高的原因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8469 回帖:69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什么数学啊,没有逻辑的数学就是零,呵呵。。。
他连动态范围像素增益问题都理解不了,信誓旦旦的称“荒谬”,丢脸还觉得不够,呵呵。。。。

路遥方知马力 发表于 2013-2-14 16:06
+1

现在领教SPOT的功夫了吧,我早就领教过了!

此人数学还不错,但是前提都是从自己想当然的出发,结论也就可想而知,更绝的是别人指出后死撑不认,甚至胡搞蛮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呵呵,你口中出来不就全是佳能好尼康烂么?我现在都不用一一引用,别人回看你回帖一目了然。
从歪曲dxo到现在又说索尼raw涂沫。

你说我信噪比一无所知我看你才是对信噪比一无所知。你呀,何必呢?
spot 发表于 2013-2-14 16:00
你对传感器的原理根本一无所知,ADC怎么识别电子?哪家的ADC能识别电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888
主题: 31
帖子: 5039
注册: 2009年2月
spot 发表于 2013-2-14 16:50
你说的是那些用毛球看细节的照片?

我一直都说,佳能的暗部是弱项,但是恕我眼拙,我实在不知道几个毛球怎么看出来到底暗部差多少

另外,如果你不想好好说话,那么也请自爱一些,我并没有邀请你到这里来骂人。


无忌有话大家都有说的权利,你在这整天质疑这质疑那,对你有利的你就不去质疑,对你不利的你就开始质疑。自己连个相机都没有,sensorgen的方法你怎么不去质疑。就算你用20dB作为基准,佳能也是落后的。
别回我话了。谁也说服不了谁。不想跟你吵的影响我上班心情。 本帖最后由 identify 于 2013-2-14 17:0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西山邻语 发表于 2013-2-14 16:52
进一步讲,满井6万个光量子的话,1G=600个光量子,0.01G=6个光量子。

而实际上,DXO只测试到1G的程度,0.01G时的光量子数是根据模型曲线推算出来的。

是这样吗?


并非如此。刚才那个只是sensorgen在解释G的含义。DXO肯定是测量了低于1%的暗部,这点无疑。

至于到底测量到多低,又有哪部分是外推的,这个不好说。DXO网站上的资料,它用的噪声的标板本身有10000倍亮度差,如果是这样那么应该可以测量出0.01%的数据,但其准确性肯定是有问题的,毕竟它的光源都只有1%的一致性,还要考虑镜头数据校正。我不认为DXO能保证这么低的亮度数据的准确性。

这也是我考虑用20dB作动态范围下限的一个原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888
主题: 31
帖子: 5039
注册: 2009年2月
clearwater 发表于 2013-2-14 16:49
你不同意lz的观点,可以用技术反驳,像你狗急跳墙谩骂, 素质差的可以,别再吹什么你就在国外,连几个英文字母都看不懂,牛皮不是这么吹的!

我可以明确告诉你,用提亮后比较的结果本身就不科学,那仅仅是软件的结果,非实际的表现,你还拿提亮说事,无比傻


你可以查我IP是在哪个国家。开始说尼康索尼参数党,实际表现不行,现在弄来了实际表现的对比,又说这个是软件的结果不是实际表现。你到底要证明参数重要还是实际表现重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188
主题: 145
帖子: 17366
注册: 2012年5月
spot 发表于 2013-2-14 16:44
是的,这个G代表的是单位增益,因为DXO的整个Full SNR曲线都是以灰度比例为单位,不是常规的ADU之类,因此sensorgen必须作这个转换,才能得到光电子数据。不过这个部分完全都是线性的,因此只是一个系数而已。


进一步讲,满井6万个光量子的话,1G=600个光量子,0.01G=6个光量子。

而实际上,DXO只测试到1G的程度,0.01G时的光量子数是根据模型曲线推算出来的。

是这样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identify 发表于 2013-2-14 16:41
整天得瑟个jb,专有名词查字典有啥不行的。你他妈学英语的时候学过光电子这个名词啊。
你去翻看你原来那个忽悠贴吧,看看提亮后什么效果,到底谁涂抹的厉害。
和老外交谈俺是没问题,本身现在就在国外了。
整天为佳能辩解,我也懒的跟你解释。没你那闲工夫在坛子里斗嘴仗,你哪来那么多时间查这些资料,不是闲的蛋疼就是佳能的※※
你不用回我的帖子,我心里对各厂家的优劣早有定数。只是你不要在这里误导大众。


你说的是那些用毛球看细节的照片?

我一直都说,佳能的暗部是弱项,但是恕我眼拙,我实在不知道几个毛球怎么看出来到底暗部差多少

另外,如果你不想好好说话,那么也请自爱一些,我并没有邀请你到这里来骂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888
主题: 31
帖子: 5039
注册: 2009年2月
clearwater 发表于 2013-2-14 16:45
哎呀呀, 你这分明是妒忌人家知道比你多,要不你也来个长篇大论反驳lz的观点,知道你不行,不行就安静点

你的内心好狭隘啊,看到别人知道比你多,心理不平衡了,然后就开始诋毁漫骂,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贬义词来形容你,,,,


问题是他确实是在瞎扯。开头让我上图,原来的帖子那么多人上图,他自己视作无物。
不是他丫码字码的多就是牛逼。
懂的确实多,谁没事能在网上找那么多资料。他的资料和证明逐渐变成了把黑的说成了白的,只谈对佳能有利的东西。不错那些东西确实有说服力,sony被他说成只要参数不要效果的参数党。5D3的画质,你去参访一下,有几个说比D800好的。
科学可以作为证据,但只采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来反驳别人,仗着自己懂的多,别人没他懂,就开始用科学的武器颠倒是非,误导大众 本帖最后由 identify 于 2013-2-14 16:5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西山邻语 发表于 2013-2-14 16:39
100G=阱容?


是的,这个G代表的是单位增益,因为DXO的整个Full SNR曲线都是以灰度比例为单位,不是常规的ADU之类,因此sensorgen必须作这个转换,才能得到光电子数据。不过这个部分完全都是线性的,因此只是一个系数而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888
主题: 31
帖子: 5039
注册: 2009年2月
spot 发表于 2013-2-14 16:33
呵呵,我可以理解你的心情

对了,你是不是还不知道DXO的灰度比例怎么变成光电子数?你知道sensorgen吧,下面这个文章是他们解释自己的计算方法的,原文连接是http://sensorgen_info/Calculations.html,我摘录一段,顺便也给你翻译了,省得你再费劲去找google翻译

G是电荷/灰度比例转换因子或称为“增益”。这个数字代表1%灰度比例对应的光电子数量。换句话说,100G就是“全白”或“饱和”对应的光电子数量。这不是一个常规的度量方法,但是这可直接使用DXO的曲线。


整天得瑟个jb,专有名词查字典有啥不行的。你他妈学英语的时候学过光电子这个名词啊。
你去翻看你原来那个忽悠贴吧,看看提亮后什么效果,到底谁涂抹的厉害。
和老外交谈俺是没问题,本身现在就在国外了。
整天为佳能辩解,我也懒的跟你解释。没你那闲工夫在坛子里斗嘴仗,你哪来那么多时间查这些资料,不是闲的蛋疼就是佳能的※※
你不用回我的帖子,我心里对各厂家的优劣早有定数。只是你不要在这里误导大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188
主题: 145
帖子: 17366
注册: 2012年5月
spot 发表于 2013-2-14 16:33
呵呵,我可以理解你的心情

对了,你是不是还不知道DXO的灰度比例怎么变成光电子数?你知道sensorgen吧,下面这个文章是他们解释自己的计算方法的,原文连接是http://sensorgen_info/Calculations.html,我摘录一段,顺便也给你翻译了,省得你再费劲去找google翻译

G是电荷/灰度比例转换因子或称为“增益”。这个数字代表1%灰度比例对应的光电子数量。换句话说,100G就是“全白”或“饱和”对应的光电子数量。这不是一个常规的度量方法,但是这可直接使用DXO的曲线。


100G=阱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identify 发表于 2013-2-14 16:26
在你那篇无忌第一忽悠贴,从cmos 的进步看5D3的进步,无数人发了尼康和佳能新一代机器暗部提亮后的对比。你视作无物,那么多张图摆那你说人家提亮后尼康没细节,有人发了提亮后100%细节对比你还是无视。
所以我都懒的跟你解释。通俗的你听不懂,高深的理论你又喜欢沉积在自己的yy世界。
解释有何用。


identify 发表于 2013-2-14 15:50
我觉得你就是在这瞎搞,拿个没谱的论文当令箭。
低感的噪声和高感时的噪声是不一样的。sony之所以低感dr高是因为噪声源2 3控制的好。
还有,灰度值的比例能和光电子书划等号么。显示器gamma都不是线性的,你怎么比。


呵呵,我可以理解你的心情

对了,你是不是还不知道DXO的灰度比例怎么变成光电子数?你知道sensorgen吧,下面这个文章是他们解释自己的计算方法的,原文连接是http://sensorgen_info/Calculations.html,我摘录一段,顺便也给你翻译了,省得你再费劲去找google翻译

G是电荷/灰度比例转换因子或称为“增益”。这个数字代表1%灰度比例对应的光电子数量。换句话说,100G就是“全白”或“饱和”对应的光电子数量。这不是一个常规的度量方法,但是这可直接使用DXO的曲线。
本帖最后由 spot 于 2013-2-14 16:41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888
主题: 31
帖子: 5039
注册: 2009年2月
spot 发表于 2013-2-14 16:18
呵呵,就凭你独创的“整体光电子”论,“低感光电子很多论”,我还真不敢听你的解释

以前就跟你说过,你要发表意见,最好把自己的资料查清楚,把自己的逻辑理顺,你弄个google翻译就去理解DXO的文章,然后就来指手画脚,这种事拜托你,还是不要在我的帖子里再重复了

其实你真不如找几张测试照片对比一下,看看索尼传感器怎么在暗部多捕捉细节了,这展示起来多清楚啊,不过一定要找严谨一点的照片啊


在你那篇无忌第一忽悠贴,从cmos 的进步看5D3的进步,无数人发了尼康和佳能新一代机器暗部提亮后的对比。你视作无物,那么多张图摆那你说人家提亮后尼康没细节,有人发了提亮后100%细节对比你还是无视。
所以我都懒的跟你解释。通俗的你听不懂,高深的理论你又喜欢沉积在自己的yy世界。
解释有何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Enol 发表于 2013-2-14 16:09
我记得在很多地方看到过佳能的小型DC用的是索尼的背照式CMOS(非CCD),佳能的S100的CMOS工艺为180nm是不是也证明了这一点呢?


S100的CMOS不是背照式。

背照式的主要缺点是有厚度限制,背面感光的硅基层必须相当薄,才能把光电子传递到电路层,由于结构强度的限制,现在还没法用在大尺寸的传感器上。

前面我分析了,180nm的优势主要在提高分辨率上,以及集成更多数字电路进传感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identify 发表于 2013-2-14 16:06
傻了吧唧的,你就自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把。我也懒的跟你解释。


呵呵,就凭你独创的“整体光电子”论,“低感光电子很多论”,我还真不敢听你的解释

以前就跟你说过,你要发表意见,最好把自己的资料查清楚,把自己的逻辑理顺,你弄个google翻译就去理解DXO的文章,然后就来指手画脚,这种事拜托你,还是不要在我的帖子里再重复了

其实你真不如找几张测试照片对比一下,看看索尼传感器怎么在暗部多捕捉细节了,这展示起来多清楚啊,不过一定要找严谨一点的照片啊
本帖最后由 spot 于 2013-2-14 16:1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04
主题: 19
帖子: 825
注册: 2012年6月
spot 发表于 2013-2-14 13:13
首先必须明确,180nm工艺在今天根本不算先进,也是SONY根据自己需要选择的。这个180nm工艺本身对佳能也没有太大难度,我看chipworks的资料,佳能的S100用的就是180nm工艺。

其次,在目前6微米的像素大小(全幅2000万像素级别),CMOS传感器的物理性能,确实跟这个工艺参数关系不大。比如说无隙微透镜,还有现在热门的铜导线技术(能有效降低电路层厚度,增加感光效率),以及像素结构等等,对传感器性能影响更大。

工艺提高也是有好处的,一个是有利于提高像素密度。佳能如果要出4000万以上的顶级机,估计就要提高工艺参数了。再一个就是有利于集成数字电路,这个我认为也是有意义的。

总之,我觉得佳能确实比较保守,也许还是竞争压力不够大吧
我记得在很多地方看到过佳能的小型DC用的是索尼的背照式CMOS(非CCD),佳能的S100的CMOS工艺为180nm是不是也证明了这一点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888
主题: 31
帖子: 5039
注册: 2009年2月
spot 发表于 2013-2-14 15:57
呵呵,你这几个基本概念都不了解啊

DXO上算的DR只有最暗部起作用,看看下面DXO的模型,我红线标出的那句话,暗部噪声几乎可以简化为只跟1有关。
灰度比例对应的就是RAW记录的线性输出,对于任何放大倍数,当然可以直接对应到光电子数量,传感器里从像素到放大器全都是线性的,这跟gamma有什么关系

没必要多说这些内容了,对这些内容你实在是太一知半解了,我总给你解释基本概念我也很累


傻了吧唧的,你就自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把。我也懒的跟你解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575
主题: 35
帖子: 6179
注册: 2011年2月
高低感表现不一样太常见了。这也值得讨论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markinon 发表于 2013-2-14 15:50
这就清楚了。
佳能外置adc根本不能识别6个电子。最低只能识别个几十个电子的信号。所以佳能放大后才能识别 6个电子。
索尼内置adc就这方面非常敏锐。(假设一个光子激发一个电子)

根本不像你这猜测一样涂抹问题。


你对传感器的原理根本一无所知,ADC怎么识别电子?哪家的ADC能识别电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identify 发表于 2013-2-14 15:50
我觉得你就是在这瞎搞,拿个没谱的论文当令箭。
低感的噪声和高感时的噪声是不一样的。sony之所以低感dr高是因为噪声源2 3控制的好。
还有,灰度值的比例能和光电子书划等号么。显示器gamma都不是线性的,你怎么比。


呵呵,你这几个基本概念都不了解啊

DXO上算的DR只有最暗部起作用,看看下面DXO的模型,我红线标出的那句话,暗部噪声几乎可以简化为只跟1有关。
灰度比例对应的就是RAW记录的线性输出,对于任何放大倍数,当然可以直接对应到光电子数量,传感器里从像素到放大器全都是线性的,这跟gamma有什么关系

没必要多说这些内容了,对这些内容你实在是太一知半解了,我总给你解释基本概念我也很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888
主题: 31
帖子: 5039
注册: 2009年2月
spot 发表于 2013-2-14 15:41
呵呵,这个领域你实在太不熟悉了

什么叫“整体光电子”?根本没有这个概念

传感器里每个像素都是独立曝光的,亮部的像素可以有6万个光电子,暗部0.01%灰度比例的,整个像素就只有6个光电子。算暗部信噪比的时候,亮部的那个像素6万个根本就不起任何作用,只考虑暗部这个6个的。

低感的暗部0.01%只有6个光电子,高感ISO6400就是放大64倍,同样的曝光量,还是只有6个光电子,像素里的信噪比是完全一样的,放大64倍,这部分的噪声也放大64倍,当然可以根据ISO100的噪声去推算了,后面再加上读出路径上的噪声,这个整体的信噪比有什么问题?


我觉得你就是在这瞎搞,拿个没谱的论文当令箭。
低感的噪声和高感时的噪声是不一样的。sony之所以低感dr高是因为噪声源2 3控制的好。
还有,灰度值的比例能和光电子书划等号么。显示器gamma都不是线性的,你怎么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这就清楚了。
佳能外置adc根本不能识别6个电子。最低只能识别个几十个电子的信号。所以佳能放大后才能识别 6个电子。
索尼内置adc就这方面非常敏锐。(假设一个光子激发一个电子)

根本不像你这猜测一样涂抹问题。
spot 发表于 2013-2-14 15:41

低感的暗部0.01%只有6个光电子,高感ISO6400就是放大64倍,同样的曝光量,还是只有6个光电子,像素里的信噪比是完全一样的,放大64倍,这部分的噪声也放大64倍,当然可以根据ISO100的噪声去推算了,后面再加上读出路径上的噪声,这个整体的信噪比有什么问题?
本帖最后由 markinon 于 2013-2-14 15:5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575
主题: 35
帖子: 6179
注册: 2011年2月
无位置传感器 发表于 2013-2-14 13:32
大家都明白了,难道索尼不明白?索尼为啥不升级下固件把俺手里的nex5的高感提高到xpro的水平??


佳能为什么不升级一下固件把5D的高感提升到5D3的水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identify 发表于 2013-2-14 15:32
低感时假如整体光电子是6万,那噪声源123合起来是60,
高感假如是1.5万个光电子,噪声源123合起来就没这么多,没算过多少,就算20吧。

没你这么算的,把低感前1000个光电子+噪声和高感前1000个比。有这么比的么?


呵呵,这个领域你实在太不熟悉了

什么叫“整体光电子”?根本没有这个概念

传感器里每个像素都是独立曝光的,亮部的像素可以有6万个光电子,暗部0.01%灰度比例的,整个像素就只有6个光电子。算暗部信噪比的时候,亮部的那个像素6万个根本就不起任何作用,只考虑暗部这个6个的。

低感的暗部0.01%只有6个光电子,高感ISO6400就是放大64倍,同样的曝光量,还是只有6个光电子,像素里的信噪比是完全一样的,放大64倍,这部分的噪声也放大64倍,当然可以根据ISO100的噪声去推算了,后面再加上读出路径上的噪声,这个整体的信噪比有什么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还是请教下吧,spot无论怎么说一般就是佳能好。
从此图可看到d600对0.0001还是0.0032识别都算是不错,应当识别成0.00005的地方识别成了0.0001而已。
5d3就明显不行,与d600一样iso 6400时候能识别0.0032,但iso 100时候远不能识别到0.00005。

这就反应了2家CMOS ISO改变电路放大全部在感光环节上完成,,模数转换之前就放大好了。是不是这样啊?
identify 发表于 2013-2-14 15:28
噪声用N表示 N1为引入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前的噪声,N2为引入后的噪声
N=sqr{N1(G)^2+N^2}
G为增益。


本帖最后由 markinon 于 2013-2-14 15:4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888
主题: 31
帖子: 5039
注册: 2009年2月
spot 发表于 2013-2-14 15:27
呵呵,你到底想说什么,你自己搞明白了吗?

低感时的暗部,哪来的那么多光电子?就拿D800来说,满井容量算4万,按DXO的动态范围,暗部下限一直到0.01%灰度比例,对应的光电子数只有4个,你觉得多吗?


低感时假如整体光电子是6万,那噪声源123合起来是60,
高感假如是1.5万个光电子,噪声源123合起来就没这么多,没算过多少,就算20吧。

没你这么算的,把低感前1000个光电子+噪声和高感前1000个比。有这么比的么?

而且你说的灰度值0.01%是放在电脑上看的,显示器gamma值都不是线性,要是弄成线性,何止4个,翻几倍都不止。 本帖最后由 identify 于 2013-2-14 15:3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888
主题: 31
帖子: 5039
注册: 2009年2月
spot 发表于 2013-2-14 15:13
你认为,放大器本身的噪声,也会被同比例放大?那么AD转换的量化误差带来的噪声,会不会被放大?

就凭你这一句话,就知道你对整个体系一无所知,我也没兴趣再给你上课,你自己去补课吧


噪声用N表示 N1为引入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前的噪声,N2为引入后的噪声
N=sqr{N1(G)^2+N^2}
G为增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通过一篇SONY论文分析SONY传感器DXO暗部信噪比很高的原因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