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通过一篇SONY论文分析SONY传感器DXO暗部信噪比很高的原因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8465 回帖:69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13.692
主题: 58
帖子: 8097
注册: 2010年4月
摄交名流 发表于 2013-2-15 17:49
西方人只买自己需要的,没有天朝的这种消费奇葩,难道落后了?


呵呵   社会发展过程而已  国内刚解决温饱问题 部分人刚富裕起来  急切投向精神的满足  出现做作 装13 的情况  那是自然的 再过几十年自然会好转

西方社会发展更成熟一些  人们素质 思想  较好而已   也同样是经历过不切实际的过程      再说 随便去西方转转  拿个好相机拍烂片的也不在少数    没必要把西方说的多美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527
主题: 182
帖子: 12110
注册: 2005年8月
huangcan176 发表于 2013-2-15 17:45
就是所谓的无忌键盘理论大师嘛   还能说出高尚来了。。。还伟大的发现      发现了什么??  粘贴和复制???

对科技进步起直接刺激作用的    反倒是那些买了大马三、一地叉和各种牛头天天拍烂片的 (烂片好片不谈  哪个不是从拍烂片开始的?)           要是没这些消费者   现在数码相机技术  那也就是十几年前的水平。。。。


西方人只买自己需要的,没有天朝的这种消费奇葩,难道落后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692
主题: 58
帖子: 8097
注册: 2010年4月
摄交名流 发表于 2013-2-15 16:02
他的人生乐趣在于质疑,来满足自己当权威的心理需求。
摄影跟他一点关系没有。


这可是很好的个人素质呀!人类文明的进步、各种伟大的发现,直至摄影科技的发展……都是因为有了这样素质的人才得以实现的。

那些买了大马三、一地叉和各种牛头天天拍烂片的,难道和摄影有关系?呵呵,以前是“只认衣衫不认人”,现在又“只看器材不看人”,俺不能认同这样的思路……


就是所谓的无忌键盘理论大师嘛   还能说出高尚来了。。。还伟大的发现      发现了什么??  粘贴和复制???

对科技进步起直接刺激作用的    反倒是那些买了大马三、一地叉和各种牛头天天拍烂片的 (烂片好片不谈  哪个不是从拍烂片开始的?)           要是没这些消费者   现在数码相机技术  那也就是十几年前的水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527
主题: 182
帖子: 12110
注册: 2005年8月
identify 发表于 2013-2-15 14:10
器材他当然不关心,他自己连台像样的相机都没有。他的人生乐趣在于质疑,来满足自己当权威的心理需求。
摄影跟他一点关系没有。
楼主有空再帮我分析一下音响的AB类功放有没有可能做到零交越失真


他的人生乐趣在于质疑,来满足自己当权威的心理需求。
摄影跟他一点关系没有。


这可是很好的个人素质呀!人类文明的进步、各种伟大的发现,直至摄影科技的发展……都是因为有了这样素质的人才得以实现的。

那些买了大马三、一地叉和各种牛头天天拍烂片的,难道和摄影有关系?呵呵,以前是“只认衣衫不认人”,现在又“只看器材不看人”,俺不能认同这样的思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888
主题: 31
帖子: 5039
注册: 2009年2月
摄交名流 发表于 2013-2-15 10:16
俺觉得LZ通过理论推导,发现并提出了一个问题,无论这问题眼下能否得到证实,都是有价值的。这一点俺觉得首先应该肯定!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证明或证伪LZ的理论假设。俺觉得其实这个并不难,LZ应该将论文正式发表,同时弄一个缩写的通俗版,在摄影报刊上发表并提出自己的质疑,从而在舆论上形成大家共同的疑问……自然就会有媒体就这个问题去采访索尼……相信索尼会从实招来的,否则一旦日后被揭露,公信力就崩溃鸟……如果真的证明了LZ的质疑,LZ啊,你以后还用得着再为器材发愁么?

器材他当然不关心,他自己连台像样的相机都没有。他的人生乐趣在于质疑,来满足自己当权威的心理需求。
摄影跟他一点关系没有。
楼主有空再帮我分析一下音响的AB类功放有没有可能做到零交越失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aboutmod 发表于 2013-2-15 12:54
为啥感觉d3x更加的锐利和清晰~


那可能是5D3这个降噪的效果还是有点强,我是用预设做的,里面还有很多参数,我可以试试不同的组合,主要是不知道怎么让这个插件象SONY那个算法一样避免对亮部降噪。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41
主题: 24
帖子: 1052
注册: 2009年3月
spot 发表于 2013-2-15 12:49
比如说楼下这个5D3和D3X的对比,在DXO上ISO100时D3X比5D3的动态范围高2档,如果能用外部降噪处理,用提亮对比的方法,5D3得到跟D3X接近的暗部画质,你觉得这算不算一种证实?

这个是别人提出来挑战的,我用PS里的一个降噪插件的预设模式处理了一下的对比图对比。当然我还不太熟悉这些插件,里面有很多参数可以调整。如果你觉得这个思路可以,我还可以再试试不同的降噪处理参数,看看能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下图左5D3,右D3X,右边是别人提亮后的,不知道具体参数,左边是我在ACR里对RAW提亮2档,然后在PS里调用Topaz DeNoise 5插件里的RAW lightest预设处理的结果。


为啥感觉d3x更加的锐利和清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摄交名流 发表于 2013-2-15 10:16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证明或证伪LZ的理论假设。


比如说楼下这个5D3和D3X的对比,在DXO上ISO100时D3X比5D3的动态范围高2档,如果能用外部降噪处理,用提亮对比的方法,5D3得到跟D3X接近的暗部画质,你觉得这算不算一种证实?

这个是别人提出来挑战的,我用PS里的一个降噪插件的预设模式处理了一下的对比图对比。当然我还不太熟悉这些插件,里面有很多参数可以调整。如果你觉得这个思路可以,我还可以再试试不同的降噪处理参数,看看能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下图左5D3,右D3X,右边是别人提亮后的,不知道具体参数,左边是我在ACR里对RAW提亮2档,然后在PS里调用Topaz DeNoise 5插件里的RAW lightest预设处理的结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41
主题: 24
帖子: 1052
注册: 2009年3月
spot 发表于 2013-2-15 07:19
你说的这个是完全有可能的。

扩展高ISO大部分是由前级的模拟放大加数字处理,这是很常见的做法,正因数字放大无法改善信噪比,而提高了ISO后面对的是更弱的曝光量,因此扩展高ISO性能下降更明显,厂家才把这部分数字增益称为扩展的,一般也就最高的1-2档。

这恰好说明了SONY不可能把整个高ISO全都用数字增益,都变成"扩展"的,那样稍高一点的ISO画质都没法要。

算法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dsp的占用率,全部用增益的另外的负面就是降低dsp效率,增加电力消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692
主题: 58
帖子: 8097
注册: 2010年4月
摄交名流 发表于 2013-2-15 10:16
俺觉得LZ通过理论推导,发现并提出了一个问题,无论这问题眼下能否得到证实,都是有价值的。这一点俺觉得首先应该肯定!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证明或证伪LZ的理论假设。俺觉得其实这个并不难,LZ应该将论文正式发表,同时弄一个缩写的通俗版,在摄影报刊上发表并提出自己的质疑,从而在舆论上形成大家共同的疑问……自然就会有媒体就这个问题去采访索尼……相信索尼会从实招来的,否则一旦日后被揭露,公信力就崩溃鸟……如果真的证明了LZ的质疑,LZ啊,你以后还用得着再为器材发愁么?


赞同    就像之前楼主质疑DXO    费了那么大的功夫    发了那么多的帖子    却从没想过给DXO发个质问邮件    。。

不知道是什么心理。。。。。。当然 我也是从这点怀疑楼主身份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527
主题: 182
帖子: 12110
注册: 2005年8月
俺觉得LZ通过理论推导,发现并提出了一个问题,无论这问题眼下能否得到证实,都是有价值的。这一点俺觉得首先应该肯定!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证明或证伪LZ的理论假设。俺觉得其实这个并不难,LZ应该将论文正式发表,同时弄一个缩写的通俗版,在摄影报刊上发表并提出自己的质疑,从而在舆论上形成大家共同的疑问……自然就会有媒体就这个问题去采访索尼……相信索尼会从实招来的,否则一旦日后被揭露,公信力就崩溃鸟……如果真的证明了LZ的质疑,LZ啊,你以后还用得着再为器材发愁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fasciae 发表于 2013-2-15 06:56
楼主的语气越来越自大了嘛。人说话总有漏洞的。点出就好。
比如数字放大,超出厂家宣称基本ISO的,我认为就有很大机会是用数字放大的方式。而你关注的范围已经到了ISO12800。这时候索尼芯片很可能就是ISO6400再数字放大的


你说的这个是完全有可能的。

扩展高ISO大部分是由前级的模拟放大加数字处理,这是很常见的做法,正因数字放大无法改善信噪比,而提高了ISO后面对的是更弱的曝光量,因此扩展高ISO性能下降更明显,厂家才把这部分数字增益称为扩展的,一般也就最高的1-2档。

这恰好说明了SONY不可能把整个高ISO全都用数字增益,都变成"扩展"的,那样稍高一点的ISO画质都没法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913
主题: 23
帖子: 10664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spot 发表于 2013-2-15 05:24
呵呵,他不是有漏洞,他基本上都是错的,尤其是对ISO放大的理解,以及认为SONY传感器完全用数字放大实现ISO放大,跟N年前那位法无定法一样糊涂

楼主的语气越来越自大了嘛。人说话总有漏洞的。点出就好。
比如数字放大,超出厂家宣称基本ISO的,我认为就有很大机会是用数字放大的方式。而你关注的范围已经到了ISO12800。这时候索尼芯片很可能就是ISO6400再数字放大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identify 发表于 2013-2-15 04:52
不过我觉得以楼主的个性,他肯定会找点你的漏洞来反驳,以证明他的权威。


呵呵,他不是有漏洞,他基本上都是错的,尤其是对ISO放大的理解,以及认为SONY传感器完全用数字放大实现ISO放大,跟N年前那位法无定法一样糊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沧海0411 发表于 2013-2-15 01:35
商榷一下,楼主别介意。
我个人认为,右侧的动态范围图表,其实和信噪比无关,不存在楼主上面文字提到的低感下,暗部信噪比的关系。
...
所以说,凡是动态范围曲线上,动态范围平坦的部分就是模拟放大器完成的,模拟放大不会降低仪器的动态范围,而数字放大器则会降低实际动态范围
...
索尼...iso量程切换完全利用数字增益来提供...
...
CMOS不能像ccd那样共用放大器,每个像素都需要集成放大器,如果需要做模拟放大器,那么精密刻蚀上千万个PGA就不划算了...
...


你的这些主要说法都是错误的,是对传感器结构的误解。

1、DXO的动态范围指标就是用信噪比0dB的灰度比例(相当于输出亮度)定义的,对于摄影虽然没有什么实用性,但这个数据是直接对应暗部信噪比的,可以很方便展示各档ISO下的暗部信噪比,这就是我引用这些图的原因。

2、现在相机里用的CMOS传感器,像素里的放大器只是一个晶体管,用于把光电子转换成电压信号,通过调整基准电压可以获得不同的放大倍数,PGA提供辅助的更精细的放大控制,是列共享的,并不需要做到像素里。

3、你认为SONY传感器的ISO放大是数字放大,没有任何依据,也是跟实际情况完全违背的。这很容易验证。

你可以去找任何一台SONY的DSLR试试,用ISO1600正常曝光拍一张照片,再用同样的光圈快门组合设置成ISO100拍一张,后面这张相当于欠曝4档,然后你去PS里把后面这张提亮4档跟ISO1600那张对比一下。

按你的说法,如果SONY是完全用数字提亮实现ISO放大,那么高ISO的照片和ISO100欠曝再提亮的效果应该是一样。

很显然,任何人都可以想象,这是完全不可能的,无论你怎么降噪提亮,欠曝4档那张也没法跟正常曝光的比。类似的ISO3200,ISO6400等等,你都可以试试。ISO设置越高,对比效果更明显。

如果ISO放大真是完全的数字提亮,SONY传感器的高ISO画质早就被骂成渣了。任何公司都根本不可能这么设计。

SONY传感器的高ISO放大主要也是通过模拟放大实现的。

4、ISO放大对动态范围的影响

动态范围由一个上限和一个下限决定。上限就是达到饱和的曝光量,下限由一个噪声底决定,也就是一个可接受的最小信噪比,DXO取的是0dB。(DXO采用了一个特殊的灰度比例表示方法,相当于固定了上限,只让下限浮动,但这只影响计算的单位和系数,不影响实际结果)

任何放大都会同比例降低上限,也就是更容易达到饱和(实际上ISO数值就是由特定光照,特定光圈下达到饱和的速度定义的)。这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因此,动态范围曲线的性质,主要由暗部噪声底的变化方式决定。

按照我主贴中的分析,SONY传感器在暗部采用了数字降噪处理,其暗部噪声下限大大低于物理上可能的范围,因此几乎可以看成是个常数,也就是说,随着ISO提高,动态范围上限等比例降低,而下限基本不变,其结果就是SONY传感器的动态范围就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

而佳能传感器(也包括尼康自己的传感器)没有这种数字降噪处理,在较低的ISO下,提高ISO放大倍数,可以把对应更小曝光量的暗部信噪比提升上来,因此虽然动态范围上限也是等比例降低,但下限也有所提高,可以做一些弥补,其动态范围在较低的ISO下就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到较高的ISO时,同样输出的暗部对应的曝光量已经降低到一定程度,噪声下限主要由读出噪声决定,也接近成为一个常数,因此动态范围曲线也变成接近直线下降。

也就是说,SONY传感器的这种动态范围直线下降,证明的是其暗部的数字降噪,而不是ISO放大是完全数字图像处理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888
主题: 31
帖子: 5039
注册: 2009年2月
沧海0411 发表于 2013-2-15 01:35
商榷一下,楼主别介意。
我个人认为,右侧的动态范围图表,其实和信噪比无关,不存在楼主上面文字提到的低感下,暗部信噪比的关系。

所谓动态范围,只是一个传感器的标称量程,底片技术上,俗称宽容度,是指一次曝光可以记录下来的曝光等级,可以是9EV,也可以是15EV,这个要看传感器的设计了,有的厂商甚至在传感器上集成了22bit的AD(比如宾得的K10D),其实前端传感器的信噪比根本满足不了这么精细的采样,也就是说传感器原始信号的噪声水平要低于AD的1~2bit等级其实是不现实的,于是更多的厂商采用了10bit、12bit、14bit、16bit的AD,这样做有助于降低成本。

我们发现一个现象,佳能的全系列相机是在低感下动态范围曲线平坦,然后超过一定iso之后开始快速跌落,尼康的一些机器如D3、D3S、D700、D4与之相仿,而尼康凡是采用索尼传感器的机器,其动态范围都是低感较高,然后呈现“1EV/1档ISO”的回落趋势,低感下没有平坦的阶段,整个曲线近似一条直线。

在电子仪表的设计中,通常经典的设计方法是,凡是涉及到量程切换的设计,都使用程控放大器PGA(模拟放大),那么对于楼主贴出的5D3动态范围图,我们可以理解为,其传感器输出经历了一个5量程切换的PGA,最初3档是倍率放大(如*1、*2、 ...


你说的是这个公式吧
噪声用N表示 N1为引入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前的噪声,N2为引入后PGA后但没放大的噪声
N=sqr{[N1(G)]^2+N^2}
G为增益。
我前面贴了。

又来了个技术党,你才是无忌理论派的扫地僧啊。
不过我觉得以楼主的个性,他肯定会找点你的漏洞来反驳,以证明他的权威。 本帖最后由 identify 于 2013-2-15 04:5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026
主题: 1
帖子: 363
注册: 2010年6月
然而,图中右边的DXO动态范围数据对比,则给出十分有趣的结果。5D3在ISO100和ISO200动态范围甚至低于RX100,一直到ISO800左右才恢复正常对比关系。也就是说,RX100和5D3在低感下,暗部信噪比的对比关系完全反过来了。究竟是什么技术,能够让像素面积不到1/6的RX100,偏偏在低感下暗部有如此良好的表现,到高感反而又不行了呢?

很多人认为,这是由于SONY的半导体技术水平高,像素的读出噪声低,因此暗部表现良好。然而,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这个先进的半导体技术,到高感下,相同的暗光曝光量,反而就不行了呢?


商榷一下,楼主别介意。
我个人认为,右侧的动态范围图表,其实和信噪比无关,不存在楼主上面文字提到的低感下,暗部信噪比的关系。

所谓动态范围,只是一个传感器的标称量程,底片技术上,俗称宽容度,是指一次曝光可以记录下来的曝光等级,可以是9EV,也可以是15EV,这个要看传感器的设计了,有的厂商甚至在传感器上集成了22bit的AD(比如宾得的K10D),其实前端传感器的信噪比根本满足不了这么精细的采样,也就是说传感器原始信号的噪声水平要低于AD的1~2bit等级其实是不现实的,于是更多的厂商采用了10bit、12bit、14bit、16bit的AD,这样做有助于降低成本。

我们发现一个现象,佳能的全系列相机是在低感下动态范围曲线平坦,然后超过一定iso之后开始快速跌落,尼康的一些机器如D3、D3S、D700、D4与之相仿,而尼康凡是采用索尼传感器的机器,其动态范围都是低感较高,然后呈现“1EV/1档ISO”的回落趋势,低感下没有平坦的阶段,整个曲线近似一条直线。

在电子仪表的设计中,通常经典的设计方法是,凡是涉及到量程切换的设计,都使用程控放大器PGA(模拟放大),那么对于楼主贴出的5D3动态范围图,我们可以理解为,其传感器输出经历了一个5量程切换的PGA,最初3档是倍率放大(如*1、*2、*4),后面2档有小数倍率(还要配合后面非整数倍的数字放大),5档之后完全是软件数字放大,没有模拟的PGA参与了,所谓软件数字放大,就是在软件里面直接乘以倍数。不管是模拟放大器PGA还是软件数字放大,每次放大倍数乘以2,都会对应iso提高一档,SNR都会对应近似3dB的衰减,纯模拟放大引入了模拟放大器的噪声,纯数字放大则又融合了AD的量化噪声以及对应动态范围的降低。所以说,凡是动态范围曲线上,动态范围平坦的部分就是模拟放大器完成的,模拟放大不会降低仪器的动态范围,而数字放大器则会降低实际动态范围。

索尼在制造工艺和低成本设计上,的确做的很好,省略了PGA之后的传感器模块,配合低感高动态范围,iso量程切换完全利用数字增益来提供,这样的成本会收缩很多。CMOS不能像ccd那样共用放大器,每个像素都需要集成放大器,如果需要做模拟放大器,那么精密刻蚀上千万个PGA就不划算了。当然这样设计还需要低感高动态范围来保证,因为后面的iso对应的动态范围是直线下落的,你要有足够高的初值,才衰减的起。当然低感高动态范围,只是说低感下能记录的范围大,至于某一区段的信噪比是不是很高那是不关心的事情,事实上,譬如D600的iso100动态范围超过14EV,也不是说它能高精度的记录满量程的所有区段,暗部你提亮了试试,肯定也是噪点一大片,越暗越糟糕,毕竟现在cmos的基础噪声水平还是不低,这是当下cmos降噪技术的局限,用佳能机器的人会说拍风光的时候可能过爆,的确动态范围小了,高光还原能力会受到限制,但严肃的风光摄影师不会让他需要的高光部分溢出的,对于他们来说办法很简单。暗部能力方面,佳能是有些不足,但不是很容易察觉到的问题,所以我们似乎听不到谁抱怨1Ds的暗部还原细节能力不如D600,这就够了。

我的总结是,佳能和尼康自己设计的传感器(尼康是瑞萨代工),都遵循了相似的经典设计,即都使用了PGA,动态范围曲线初期很平坦,最低iso的动态范围不太高。但索尼的传感器则是另外的套路,因为成本低获得了尼康和宾得的大量订单,在卡片机领域还可以给佳能供货,巧妙的在各大光学巨头中寻找生存空间。

感谢楼主分享DXO的图表资料。 本帖最后由 沧海0411 于 2013-2-15 01:4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913
主题: 23
帖子: 10664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摄交名流 发表于 2013-2-14 14:00
NEX-5俺有,是唯一的一个俺买后超后悔,并看见就恨得想砸了的相机!!!现在给LP了,眼不见心静……

相机是综合技术的体现,并不只是传感器牛就可以的。俺以前也对索尼有幻象,但奶昔让俺对索尼彻底失望了……一个没有相机制造※※的厂家的产品,不靠谱呀!当然有人肯定会提美能达,提科美……可俺觉得索尼并没真正保留多少美能达的血统,否则干脆还叫美能达多好,干么叫SONY捏?

当然,采用索尼传感器的尼康还是可以信任滴,如果尼康有一天收购了索尼,那佳能还真就摊上大事了……可惜可能性不大。看吧,如果尼康将来真能超越佳能很多了,哥就干脆CN双修……

索尼收购尼康的可能性比反过来要大太多了
索尼我买了3台机器,只有A850不后悔。而A33,NEX5N特点都一样:慢死。
而且不是拍照部分慢,比如A33,对焦就很快,连拍也很牛。。他们慢在,任何非按快门的地方。
和当年的索尼手机一个鸟样,慢在任何不打电话的地方。

索尼的好多产品,我都买过,结果都发现,除了极少核心功能外,其他功能都慢得吐血。包括摄像机。。。。。索尼这种做法,不是为了恶心客户,是为了省钱。

会省钱的公司,一定是大公司,市场拓展好的公司。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913
主题: 23
帖子: 10664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摄交名流 发表于 2013-2-14 15:18
相机技术进步的原动力,俺以为不在日本而在米国。就是杜克大学现在研究的那些东东……神马光场之类……现在虽然还微不足道,但未来一定开创摄影技术的又一个全新范式……

摄影术发明后的几个划时代里程:1、原始大型相机与银版、湿版、干板……2、柯达的时代,简洁的快速冲洗工艺、胶卷……3、徕卡的时代,35小型相机……4、电子相机的时代:a电子AE相机;b电子AF相机。5、数码相机+传统光学镜头时代。6、数码成像+光场等数字新光学技术的未来时代……

日本人只能小打小闹。虽然有时候路子对了,但是有没有能力去推广。比如那个加入黄色像素的LCD,就时机不对推广不力。

最近看DLP的投影原理和产品,现在投影都中低度昂都有5色轮的了。里面有黄色光直接发射了。甚至还有6色轮的。我自己有一贴,黄色是RGB三原色记录模式的硬伤。甚至连色域很差的CMYK都不如。在肤色表现力上,完全跟不上人眼的能力。

我最近是打算买有黄色光源的显示设备了。但才发现,现在相机黄色色阶不足(佳能好点但好得有限而且牺牲红色)。显然,增强黄色色阶的感光器件是不远的了。也许,六色像素,也不遥远了。

当然,这之前,需要真正有效的12EV的感光器件以及至少16bit的AD。这里12EV是要真的,我自己有索尼相机,10EV都已经细节错误了,不是丢失那么简单,是错误!
当然,现在真有12EV以上能力的产品,但很可惜,不是相机,是专业摄像机,比如BMD,比如F6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913
主题: 23
帖子: 10664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identify 发表于 2013-2-14 16:59
无忌有话大家都有说的权利,你在这整天质疑这质疑那,对你有利的你就不去质疑,对你不利的你就开始质疑。

没有人可以兼顾所有。楼主做的不少了,而且算很有营养了。至于倾向性,这个就像运动是绝对,静止是相对。这是无法避免的。
而且任何人涉及的东西越多,漏了的也肯定更多。楼主没有质疑的东西。只能靠别人去做了。

我看您就很合适。因为你在另外一贴里面的内容表明,你是有能力去查,去理解的。
你将时间浪费在对楼主态度的不满上了。自己心情看来也有了影响。何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913
主题: 23
帖子: 10664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spot 发表于 2013-2-14 18:11
我最后跟你说一次,这个问题你不要逃避,我很清楚你的人品和你下面的做法,但我还是希望给你个悔改的机会。

不要回应不合理的东西,否则就是烂掉自己的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913
主题: 23
帖子: 10664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huangcan176 发表于 2013-2-14 18:38
看看倒着的线筒里的影影   5D3还有层次吗?    再看看D3X.......  
  再看看黄色球后面的线筒     5D3的 还能看到后面的边缘吗?  再看看D3X的    
不过我知道SPOT大师是不会承认的    这图  我会一直发的   让大家知道5D3暗部 有多厉害

恕我直言,你说的两个地方。所谓的细节。是你“脑补”的
要证明细节多少,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无论你用什么软件进行面降噪(不能自己手绘啊)。将噪点变成肉眼不可查(最好是准确降到SNR=15dB)。然后看所谓的细节,是否还完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无稽没意思了。。。哎。。 有没有点新鲜的,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楼下有点离题太远了,我第二次出的这个图,提亮以后效果怎么样,这个我觉得能看了,如果还有问题还可以再改

我觉得可能有点提亮过多了?

左5D3,右D3X。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692
主题: 58
帖子: 8097
注册: 2010年4月
clearwater 发表于 2013-2-14 20:06
acr连raw相机配置信息都读不出来,还免费给佳能美化? 想象力丰富过头了


哈哈   不好意思 我用的不是ACR   没必要在这上面争个什么。。。。    我只问   哪个软件不默认加校准文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692
主题: 58
帖子: 8097
注册: 2010年4月
clearwater 发表于 2013-2-14 19:44
我相信这2张图是第三软件打开的,应该是acr之类, 难道adobe公司也为相机厂家遮丑?

所以你说的只是臆测


那不完全是遮丑   也是美化  那个软件不默认美化??不默认加校准文件  加对比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呵呵,左5D3,右D3X,试验一下5D3的RAW文件用ACR提亮2档后再降噪,插件用的是Topaz Denoise 5,第一次用,实在是不熟悉

感觉这个预设效果似乎还可以,有经验的可以分析一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通过一篇SONY论文分析SONY传感器DXO暗部信噪比很高的原因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