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通过一篇SONY论文分析SONY传感器DXO暗部信噪比很高的原因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8467 回帖:69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identify 发表于 2013-2-16 13:40
楼主说这么一大堆,你觉得别人看不懂,他自己能看懂不?
看得那叫一个费劲,我看科技论文和同学的博士论文也没这么费劲过。
绕来绕去,看似高深,实际上就那么回事。如果逻辑和原理很清晰的话,几句话就能说清楚,或弄个图就显而易见。现在看着就像是个阴谋论。
这就是形而上学的态度,总是停留在那狭小的知识范围内,绕来绕去。
老猪真的要解释,把相机的原来阐述一便也不用这么大费周章。


前前后后你在我各个帖里,发表了多少你自创的似是而非的观点?你曾经多次说过,你没工夫查证,也不愿意去查证。从这些习惯来看,我不认为你有任何专门的学术训练。

比如,我遇到不懂的术语,又需要使用,绝对不会简单用google翻译看一下中文就望文生义,瞎猜概念内涵。

我希望,如果你要提出某个技术观点,最起码也要做些基本的资料查证和数据检验。比如,你要支持SONY传感器全ISO范围都是用数字增益实现的,要么你拿出某个资料,证明有这样的说法,我们可以就这个资料继续探讨,要么你拿出一些数据,像DXO的Full SNR数据,证明相同曝光量,随ISO倍数提高信噪比下降,那也可以。

现在我拿出的DXO的Full SNR数据,证明SONY传感器,在相同曝光量下,随着ISO的提高,信噪比总体上是不断提高的,以此作为实证,说明SONY传感器的ISO增益也主要是由模拟放大实现(其中也有部分采用数字增益)。

我认为,我的表述已经足够清楚准确。你要反对,就应该自己去分析一下DXO的数据,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或者我对数据的理解有哪些问题。

你现在这样,张嘴就用“看不懂”这样的恶意瞎猜来反对,我认为这只能说明你自己的水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59
主题: 1
帖子: 58
注册: 2005年12月
知识有限,没能完全读懂楼主的技术文章,见谅。
不过看图还是能看明白一些,感觉5D3和D3X的这两张图还是有差距的,以楼主的PS技术,应该还是不能在降噪的同时,还原出右图小圈中的呲出来白色线头细节吧?

spot 发表于 2013-2-15 23:16
又换了一个预设,左5D3,右D3X,5D3打开RAW文件后,在PS里提亮成跟D3X截图差不多的亮度,大约1.7档左右。

按照DXO的动态范围指标,ISO100下D3X比5D3高将近2档(12.8对10.9),我认为,在这个对比图上,两者在暗部的画质差距已经很小,根本看不出来,这个2档动态范围的差距。

再考虑到两张照片使用的镜头,DP给5D3配的是EF85/1.8,给D3X配的是85/1.8G,85/1.8G的分辨率本身就略高于EF85/1.8,尤其是边缘更好一些(这个截图是在画面底边)。

那么,完全可以说,经过PS降噪处理以后,5D3的暗部跟D3X处于同一水平。

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的推论,索尼传感器在DXO上得到的很高的暗部信噪比数据,以及由此得到的高动态范围,主要来自于其内置的RAW暗部降噪处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fasciae 发表于 2013-2-16 09:03
楼主这些。离发表科技论文水平实在差太远了。只够毕业论文的水平。而且几乎都是解释※※站内容的,谈不上创新。

虽然,曾经翻译外文也能作为科技类论文发表。但距今已经快10年了。。。。。。。
与其说楼主的水平牛,不如说,在数字图像采集的了解上。本坛发言的绝大多数还在大学一年级以下的水平:要么没知识,要么没能力联系实际
我是属于没知识那种。所以乐于看到楼主介绍了不少新东西。


是的,我这些帖子在学术水平上是很低的,最多算科普级别的讨论。

我最初的出发点,是因为看到DXO的评测结果,距离相机的实际情况相差太远,因此想分析出一个更合理实用的量化评测方法。后面的内容,只是在这个话题上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包括信噪比,动态范围(曝光宽容度),影调范围,色彩表现,分辨率等等。

论坛本身也不可能讨论太深入的内容,比如像下面这样的传感器噪声模型,是不可能在这说出个结果的。我发在这里也是想通过相机使用者的评价获得更多的思路,从而分析出一个更实用的体系。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888
主题: 31
帖子: 5039
注册: 2009年2月
楼主说这么一大堆,你觉得别人看不懂,他自己能看懂不?
看得那叫一个费劲,我看科技论文和同学的博士论文也没这么费劲过。
绕来绕去,看似高深,实际上就那么回事。如果逻辑和原理很清晰的话,几句话就能说清楚,或弄个图就显而易见。现在看着就像是个阴谋论。
这就是形而上学的态度,总是停留在那狭小的知识范围内,绕来绕去。
老猪真的要解释,把相机的原来阐述一便也不用这么大费周章。 本帖最后由 identify 于 2013-2-16 13:4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西山邻语 发表于 2013-2-16 10:11
受教。再问一个问题:数码相机或后期软件都会有直方图,直方图里那座山的宽度表示的是什么?这个宽度和动态范围的关系如何?


直方图从概念上只是反映了图像中像素数量在灰度等级上的分布情况,所以从理论上,直方图跟动态范围和画质没有直接关系。我附了一个做测试用的白噪声图像,你看一下它的直方图,看上去大的形状跟一个反差不大,曝光适中的照片是不是很像

当然,实际中很多人都把直方图用作一个很有效的工具,比如判断是否超过输出动态范围(看两侧最亮和最暗是否截断),判断画质是否细腻(大多数像素分布在中间区域则说明全画面具有较好的信噪比),等等,这些也都是有效的实用方法。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125105-1-1-1.html
呵呵。。。我做过分析 。
动态范围,及在此范围内的层次细节记录问题
可怜的5d3明显被d600打败(我前提是2者像素缩小到5d3一样,其实区别不大)。

对d600曝光要求中等亮度以下至少有50个灰阶时候(这样画质是相当高了,3个通道50*50*50之多的可分辨颜色!),同样曝光的5d3只有19个灰阶可识别!!
我在ps中做过实验,255个层次的一个通道只有32个,对大多数人眼基本很好画质了。这也就在中等亮度以下只需要16个灰阶!!

markinon 发表于 2013-2-14 18:54
人眼细节信息识别能力我在前面提过,一定好于这里衡量的1个灰阶。所以一般jpg中等亮度以下,在此图中有50个灰阶(用6ev亮度做中灰曝光)可识别也算是相当好的画质了。5d3在此范围只能记录19个灰阶。


spot 发表于 2013-2-16 09:56
这确实是另一个话题,我也正在整理这么一个关于曝光宽容度的帖子。

我不认为现在DSLR已经达到了12、13EV的水平,这里有一个关键的分歧点,就是我以前经常提到的,如何定义动态范围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是给相机使用者一个安全曝光的范围,也就是说,某个相机应该有这么一个参数,使用者能清楚知道,过曝多少,欠曝多少,是安区的,在这个范围内,都能还原出正常的、能接受的细节。当然,欠曝的肯定跟正常曝光还有差异,但也能达到可用的下限。

我的初步想法是,因为也没有更多的数据可用,就还以DXO的Full SNR为基础,设定20dB为下限,得到各个型号相机的曝光宽容度,并且这个数据应该是可以让使用者验证的。

我以前看到你试验欠曝的帖子,基本上就是那样,比如450D我计算得到的是ISO200曝光宽容度是6.6档,那么你应该可以测试出,过曝2档,欠曝3.6档,经过后期调整亮度,都能还原出可接受的主体画面。这样就可以验证这个数据是否合理了。

至于显示器和打印的问题,其实这里有一个误解,并不是说,输出动态范围低就不能容纳采集的高动态范围照片。输出时可以用牺牲某些过渡层次的办法,将高动态范围压缩到输出的动态范围之内。

举个极端的例子,假设采集了一个图像,高达64EV的动态 ...


本帖最后由 markinon 于 2013-2-16 10:2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188
主题: 145
帖子: 17366
注册: 2012年5月
spot 发表于 2013-2-16 09:56
这确实是另一个话题,我也正在整理这么一个关于曝光宽容度的帖子。

我不认为现在DSLR已经达到了12、13EV的水平,这里有一个关键的分歧点,就是我以前经常提到的,如何定义动态范围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是给相机使用者一个安全曝光的范围,也就是说,某个相机应该有这么一个参数,使用者能清楚知道,过曝多少,欠曝多少,是安区的,在这个范围内,都能还原出正常的、能接受的细节。当然,欠曝的肯定跟正常曝光还有差异,但也能达到可用的下限。

我的初步想法是,因为也没有更多的数据可用,就还以DXO的Full SNR为基础,设定20dB为下限,得到各个型号相机的曝光宽容度,并且这个数据应该是可以让使用者验证的。

我以前看到你试验欠曝的帖子,基本上就是那样,比如450D我计算得到的是ISO200曝光宽容度是6.6档,那么你应该可以测试出,过曝2档,欠曝3.6档,经过后期调整亮度,都能还原出可接受的主体画面。这样就可以验证这个数据是否合理了。

至于显示器和打印的问题,其实这里有一个误解,并不是说,输出动态范围低就不能容纳采集的高动态范围照片。输出时可以用牺牲某些过渡层次的办法,将高动态范围压缩到输出的动态范围之内。

举个极端的例子,假设采集了一个图像,高达64EV的动态 ...


受教。再问一个问题:数码相机或后期软件都会有直方图,直方图里那座山的宽度表示的是什么?这个宽度和动态范围的关系如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249
主题: 45
帖子: 5697
注册: 2011年1月
其实拉两台参数相近的机器出来比比就是,低感、高感各一份。欠曝、正常曝光,然后后期补偿分析。说那么多理论都还不如实际来得强,就算理论有多强悍,实际不是也是白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说实话,只有戴了有色眼睛才可以说你不是站在佳能角度!
西山邻语 发表于 2013-2-16 09:54
实话实说,我对传感器是真不懂,你对传感器是不真懂。

我是想弄明白,你是想弄糊涂。

你说我站在佳能角度,本身就是戴着有色眼镜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西山邻语 发表于 2013-2-16 09:06
在这里请教LZ一个稍微跑偏点儿的问题。

单反的动态范围已经到了12、13EV的水平,但一般在同一张照片上很少有机会能表现出来,是吧?

另外,显示器能显示多少EV?


这确实是另一个话题,我也正在整理这么一个关于曝光宽容度的帖子。

我不认为现在DSLR已经达到了12、13EV的水平,这里有一个关键的分歧点,就是我以前经常提到的,如何定义动态范围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是给相机使用者一个安全曝光的范围,也就是说,某个相机应该有这么一个参数,使用者能清楚知道,过曝多少,欠曝多少,是安区的,在这个范围内,都能还原出正常的、能接受的细节。当然,欠曝的肯定跟正常曝光还有差异,但也能达到可用的下限。

我的初步想法是,因为也没有更多的数据可用,就还以DXO的Full SNR为基础,设定20dB为下限,得到各个型号相机的曝光宽容度,并且这个数据应该是可以让使用者验证的。

我以前看到你试验欠曝的帖子,基本上就是那样,比如450D我计算得到的是ISO200曝光宽容度是6.6档,那么你应该可以测试出,过曝2档,欠曝3.6档,经过后期调整亮度,都能还原出可接受的主体画面。这样就可以验证这个数据是否合理了。

至于显示器和打印的问题,其实这里有一个误解,并不是说,输出动态范围低就不能容纳采集的高动态范围照片。输出时可以用牺牲某些过渡层次的办法,将高动态范围压缩到输出的动态范围之内。

举个极端的例子,假设采集了一个图像,高达64EV的动态范围,输出只有6档也就是1-64,那么可以压缩成每一个灰度都对应一档亮度,也就是输出16对应的亮度是输出15的一倍。当然,中间层次就全损失了,但是动态范围是可以压缩下来的。

因此,高动态范围在采集上是有用的。这里的问题并不是高动态范围好不好,而是如何定义动态范围才更有用。现在DXO上标12-14EV动态范围的相机,按我前面的计算,实际有用的部分,基本上都在7-10EV之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188
主题: 145
帖子: 17366
注册: 2012年5月
markinon 发表于 2013-2-16 09:47
你理解不了是正常的。
因为你也是站在佳能角度,对任何文字描述都带过滤理解的。


实话实说,我对传感器是真不懂,你对传感器是不真懂。

我是想弄明白,你是想弄糊涂。

你说我站在佳能角度,本身就是戴着有色眼镜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你理解不了是正常的。
因为你也是站在佳能角度,对任何文字描述都带过滤理解的。
西山邻语 发表于 2013-2-16 09:42
虽然我对传感器的工作流程不太熟悉,但我看你这番说法又是在替别人做嫁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188
主题: 145
帖子: 17366
注册: 2012年5月
markinon 发表于 2013-2-16 09:29
兰州无非就是通过各种猜测说明dxo不行, 索尼不行尼康不行,说明佳能好么?

本来兰州的这个疑问,本质上是索尼尼康感光器内置了放大电路和ADR,所以其精度高,可达到 1/10000和读取噪声。这也就达到了13~14ev的动态范围 。

佳能感光器ADR外置,但其高iso信噪可接近索尼感光器 ,低iso同等曝光就远不如索尼,解释就是其放大电路是内置的。
1/10000强度的信号没放大之前(iso 100)佳能ADC无法以0db snr质量读取。只有提高iso到比如 3200,放大32倍,信号强度为3/1000时候才可以比较好的信噪质量读取。

兰州喜欢绕开问题的本质,妄加自己的猜测,扭曲事实。跟歪曲dxo出发点一致。


虽然我对传感器的工作流程不太熟悉,但我看你这番说法又是在替别人做嫁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兰州无非就是通过各种猜测说明dxo不行, 索尼不行尼康不行,说明佳能好么?

本来兰州的这个疑问,本质上是索尼尼康感光器内置了放大电路和ADR,所以其精度高,可达到 1/10000和读取噪声。这也就达到了13~14ev的动态范围 。

佳能感光器ADR外置,但其高iso信噪可接近索尼感光器 ,低iso同等曝光就远不如索尼,解释就是其放大电路是内置的。
1/10000强度的信号没放大之前(iso 100)佳能ADC无法以0db snr质量读取。只有提高iso到比如 3200,放大32倍,信号强度为3/1000时候才可以比较好的信噪质量读取。

兰州喜欢绕开问题的本质,妄加自己的猜测,扭曲事实。跟歪曲dxo出发点一致。

本帖最后由 markinon 于 2013-2-16 09:3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913
主题: 23
帖子: 10664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西山邻语 发表于 2013-2-16 09:06
在这里请教LZ一个稍微跑偏点儿的问题。
单反的动态范围已经到了12、13EV的水平,但一般在同一张照片上很少有机会能表现出来,是吧?
另外,显示器能显示多少EV?

显示器EV很少。不过毫无关系。打印图片EV更小得可怜。但不影响表现亚当斯的10EV照片

另外,单反的动态,从实用角度来说,12EV是没有的。暗部细节实在不可用 本帖最后由 fasciae 于 2013-2-16 09:1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913
主题: 23
帖子: 10664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spot 发表于 2013-2-15 13:04
那可能是5D3这个降噪的效果还是有点强,我是用预设做的,里面还有很多参数,我可以试试不同的组合,主要是不知道怎么让这个插件象SONY那个算法一样避免对亮部降噪。

这个不用担心,PS里面直接选区就好。如果你试验出好结果,无非就是一个预设动作就搞定。
到时候就是:
选区暗部->复制图层->暗部降噪->合并图层
这个做预设动作,直接执行就好。效率非常的高

楼主其实你做了很好的事情。有人喜欢嘴仗,我只喜欢实惠。我希望你别跟着嘴仗,继续丰富自己的知识就好。各取所需是最好的事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188
主题: 145
帖子: 17366
注册: 2012年5月
在这里请教LZ一个稍微跑偏点儿的问题。

单反的动态范围已经到了12、13EV的水平,但一般在同一张照片上很少有机会能表现出来,是吧?

另外,显示器能显示多少EV?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913
主题: 23
帖子: 10664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摄交名流 发表于 2013-2-15 10:16
俺觉得LZ通过理论推导,发现并提出了一个问题,无论这问题眼下能否得到证实,都是有价值的。这一点俺觉得首先应该肯定!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证明或证伪LZ的理论假设。俺觉得其实这个并不难,LZ应该将论文正式发表,同时弄一个缩写的通俗版,在摄影报刊上发表并提出自己的质疑,从而在舆论上形成大家共同的疑问……自然就会有媒体就这个问题去采访索尼……相信索尼会从实招来的,否则一旦日后被揭露,公信力就崩溃鸟……如果真的证明了LZ的质疑,LZ啊,你以后还用得着再为器材发愁么?

楼主这些。离发表科技论文水平实在差太远了。只够毕业论文的水平。而且几乎都是解释※※站内容的,谈不上创新。

虽然,曾经翻译外文也能作为科技类论文发表。但距今已经快10年了。。。。。。。
与其说楼主的水平牛,不如说,在数字图像采集的了解上。本坛发言的绝大多数还在大学一年级以下的水平:要么没知识,要么没能力联系实际
我是属于没知识那种。所以乐于看到楼主介绍了不少新东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spot 发表于 2013-2-16 06:22
...详细看这些数据也可以知道,D800在ISO200、ISO400、ISO1600相对前级都有0.5dB以上的信噪比增益,而其它各级增益不大甚至有的反而还略有下降。

因此,可以据此推测,D800在ISO200、400、1600的放大增益主要是模拟放大,其它各级的放大增益则部分是模拟,部分是数字,甚至可能全数字(因计算误差等因素信噪比反而略有下降)...


刚才计算的时候没有取D800的两个扩展ISO12800和25600的数据,又重新算了一下,D800在ISO12800时同样曝光量相对前级也有0.5dB以上的增益,因此D800的ISO12800其增益也主要是模拟放大增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沧海0411 发表于 2013-2-16 05:39
...对于RAW图片,尼康nx2下只能调节+-2EV的曝光度,而PS下也只能调节+-3EV...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软件设计者对提亮得到的画质的认识。

按你的说法,SONY传感器的ISO放大是完全数字提亮,也就是ISO3200的画质就等于ISO100简单数字提亮5档,那么现在很多索尼传感器DSLR自动ISO的范围都不止5档了,可见厂家对ISO3200的画质是有信心的,那么厂家为什么不在RAW转换时提供更大的曝光调整范围?反正提亮5档跟拍摄时设置成ISO3200时一样的。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超过一定范围的提亮画质没有保证。

因此,SONY传感器可能在增益中加入了一定的数字增益,但是,全ISO范围不可能完全靠数字增益实现,主要部分还是要靠模拟放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沧海0411 发表于 2013-2-16 06:13
另外,无论是模拟放大还是数字放大,都会引入新的噪声,从底片信噪比iso曲线来看,放大器引入的噪声基本被忽略了,而总体噪声来源都集中在传感器上,多MOS管光电传感器的基础噪声较大,该噪声水平恒定,所以信噪比完全取决于通光量(信号能量)的变化,增加ISO意味着通光量2倍率下降,则后续图像质量逐级跌落3dB,如果后级放大器的噪声较大,那么图像质量衰减应该明显超过3dB,而且随着增益增大(iso很高)呈现更大的衰减,这个我们至少在现有产品中没有看到,由此可见,后级放大器并未引入足够量级的噪声,以至于在图表上看,后级噪声可以忽略(只在相机提供的iso范围内,iso无限再高下去,放大器输出信噪比会以"1/增益的平方"的倍率快速恶化)


你这个推论对传感器也是不适用的。我引用的DXO噪声模型已经表述得很清楚,曝光量减少一倍信噪比衰减3dB,这个只在曝光量充分,光量子噪声占主体的部分才生效,在曝光量不足,电路噪声作用增大的情况下,信噪比衰减超过3dB,可以达到6dB。因此只用数字提亮放大,在高ISO下对应的曝光量,其信噪比衰减要大大超过3dB,要克服这个衰减,只有采用模拟放大去克制诸如量化误差噪声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沧海0411 发表于 2013-2-16 05:39
你说的试验方法完全正确,你可以尝试做这个试验,当然了试验还存在一个问题,对于RAW图片,尼康nx2下只能调节+-2EV的曝光度,而PS下也只能调节+-3EV,所以可供试验欠爆的跨度没那么大,你可以用iso100欠2EV和iso400正常对比,也可以iso1600欠2EV和iso6400正常对比,只用RAW格式在原厂nx2软件下进行,这是定量试验。

至于定性试验,可以直接对比JPG图片,用iso100拍出欠爆5EV然后在PS中+5EV,这时候的效果应该与iso3200正常曝光相似,效果略差,因为JPG压缩会有明显损失,弱想弥补一些这个损失,先拍成RAW,然后转成16bit TIFF,再处理后进行对比。

这个试验仅对索尼传感器全程有效,不要应用于佳能全系列机器,也不要应用于尼康自研传感器(如D3、D700、D3S、D4),因为这些内置PGA的传感器的iso100动态范围本来就没那么高,后面带来的动态范围下降太快,以5D3来说,iso100的全像素动态范围是11EV,iso3200的动态范围是9EV,如果采用iso100欠爆5EV再拉回,则动态范围只剩下了6EV,画质差距会变得很大,色彩过渡变得有些突兀离奇。


1、如果只欠1-2档,试验效果当然很不明显。我也说过,1-2档范围内数字提亮是可以接受的,有些相机就是这样设计的,采用模拟和数字混合放大,比如ISO800是模拟放大,ISO1600就是在800基础上数字提亮1倍,ISO3200又改为模拟放大,ISO6400再用数字提亮,等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全ISO范围都是数字提亮的,试想,如果D800的ISO6400是ISO100提亮256倍(6档),会是什么样的画质?

2、RawTherapee软件能对RAW做-5到+10档曝光补偿,这是一个免费软件,你可以去下载试试。

3、如果不原意用RT,那么只要你用的RAW转换程序有调整曲线的功能,也能做这个大幅度欠曝提亮试验,这虽然不那么精确,但可供定性看。比如你用ISO100把一个主体欠曝5档,RAW转换时候拉曲线到这个主体看上去亮度正常(可以用ISO3200亮度作参考),虽然不是完全的线性提亮,但只看一下主体画质是没问题的。

4、看DXO的Full SNR数据也可以。

比如D800,根据DXO的数据,对于同样的曝光量,在ISO100时的0.1%到ISO1600时的1.6%,信噪比提升了1.6dB,显然纯数字提亮是不可能获得这个信噪比增益的。而且详细看这些数据也可以知道,D800在ISO200、ISO400、ISO1600相对前级都有0.5dB以上的信噪比增益,而其它各级增益不大甚至有的反而还略有下降。

因此,可以据此推测,D800在ISO200、400、1600的放大增益主要是模拟放大,其它各级的放大增益则部分是模拟,部分是数字,甚至可能全数字(因计算误差等因素信噪比反而略有下降)。

总之,认为SONY传感器在全ISO范围都使用数字提亮实现增益,是没有依据,并且和事实不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026
主题: 1
帖子: 363
注册: 2010年6月
另外,无论是模拟放大还是数字放大,都会引入新的噪声,从底片信噪比iso曲线来看,放大器引入的噪声基本被忽略了,而总体噪声来源都集中在传感器上,多MOS管光电传感器的基础噪声较大,该噪声水平恒定,所以信噪比完全取决于通光量(信号能量)的变化,增加ISO意味着通光量2倍率下降,则后续图像质量逐级跌落3dB,如果后级放大器的噪声较大,那么图像质量衰减应该明显超过3dB,而且随着增益增大(iso很高)呈现更大的衰减,这个我们至少在现有产品中没有看到,由此可见,后级放大器并未引入足够量级的噪声,以至于在图表上看,后级噪声可以忽略(只在相机提供的iso范围内,iso无限再高下去,放大器输出信噪比会以"1/增益的平方"的倍率快速恶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026
主题: 1
帖子: 363
注册: 2010年6月
举个例子来说,ISO3200的18%灰度比例(标准中等亮度),对应的曝光量相当于ISO100的0.56%(0.18/32=0.0056),也就是说,ISO3200的标准曝光,对应的是ISO100的比标准曝光欠5档的曝光量。如果简单的把ISO100的输出,全都做数字放大,提亮32倍,就变成ISO3200的输出,由于数字提亮不会改变信噪比(信号和噪声都同比例放大了),很显然,这时ISO3200对应的18%根本就没法看。

只要对比一下相同光圈快门,相同物体在ISO100和ISO3200的画质表现,任何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相机轻易验证这个概念。


你说的试验方法完全正确,你可以尝试做这个试验,当然了试验还存在一个问题,对于RAW图片,尼康nx2下只能调节+-2EV的曝光度,而PS下也只能调节+-3EV,所以可供试验欠爆的跨度没那么大,你可以用iso100欠2EV和iso400正常对比,也可以iso1600欠2EV和iso6400正常对比,只用RAW格式在原厂nx2软件下进行,这是定量试验。

至于定性试验,可以直接对比JPG图片,用iso100拍出欠爆5EV然后在PS中+5EV,这时候的效果应该与iso3200正常曝光相似,效果略差,因为JPG压缩会有明显损失,弱想弥补一些这个损失,先拍成RAW,然后转成16bit TIFF,再处理后进行对比。

这个试验仅对索尼传感器全程有效,不要应用于佳能全系列机器,也不要应用于尼康自研传感器(如D3、D700、D3S、D4),因为这些内置PGA的传感器的iso100动态范围本来就没那么高,后面带来的动态范围下降太快,以5D3来说,iso100的全像素动态范围是11EV,iso3200的动态范围是9EV,如果采用iso100欠爆5EV再拉回,则动态范围只剩下了6EV,画质差距会变得很大,色彩过渡变得有些突兀离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我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SONY传感器暗部信噪比的性质。

首先需要说明一个背景资料。

DXO采用了一个独特的度量单位灰度比例(Grey Scale),这个数值对应的是传感器RAW文件的线性输出,而并不是直接对应EV,要根据不同ISO的饱和上限的变化而乘以不同系数,才能对应实际曝光量。也就是说,提高ISO导致的饱和容量下降,在DXO的数据里体现为灰度比例对应的曝光量系数减小。由于ISO数值就定义为饱和的速度,因此ISO的提高,对应的饱和上限是线性下降的,也就是DXO的单位灰度比例对应的曝光量系数随ISO放大倍数提高而线性减少的。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ISO100时灰度比例0.01%对应的是一个像素获得的某个曝光量,那么ISO200时的0.02%,ISO400时的0.04%,...,ISO3200时的0.32%...,对应的都是同一个曝光量。

DXO的动态范围定义成1/d,其中d是达到某个输出信噪比下限(DXO取0dB)对应的灰度比例,比如D800是0.01%,那么就是1/0.0001=10000,换算成Ev为单位也就是13.3档。

SONY传感器在DXO上的动态范围曲线形状,是直线下降的,这说明其暗部对应噪声底的曝光量基本上是固定的,不随ISO放大倍数改变。

比如,假设某个SONY传感器在ISO100时的0.01%对应一个曝光量,这时输出信噪比为0dB,那么,在ISO200、400、...25600等等,这个曝光量对应的输出信噪比都是0dB,只不过对应的灰度比例相应变为0.02%,0.04%...,2.56%,相应的DXO动态范围数据就成比例减小。每提高一档ISO,减少一档动态范围。

查看DXO数据可知,所有SONY传感器基本上都是这个1:1的直线下降模式。

显然,这意味着传感器的暗部ISO放大是数字的,因为如果ISO放大是模拟电路,那么随着放大倍数的改变,相同曝光量对应的输出信噪比将会提高。(这也是非SONY传感器的共同特点,ISO放大可以改善更暗的曝光量对应的输出信噪比,因此动态范围是以更缓慢的陡度下降)

然而,从另一个方面,考虑中等亮度。

举个例子来说,ISO3200的18%灰度比例(标准中等亮度),对应的曝光量相当于ISO100的0.56%(0.18/32=0.0056),也就是说,ISO3200的标准曝光,对应的是ISO100的比标准曝光欠5档的曝光量。如果简单的把ISO100的输出,全都做数字放大,提亮32倍,就变成ISO3200的输出,由于数字提亮不会改变信噪比(信号和噪声都同比例放大了),很显然,这时ISO3200对应的18%根本就没法看。

只要对比一下相同光圈快门,相同物体在ISO100和ISO3200的画质表现,任何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相机轻易验证这个概念。

因此,ISO放大必须以模拟放大为基础,这样才能提高更暗的曝光量对应的输出信噪比。数字放大最多是在模拟放大的基础上,增加1-2档的范围。(比如,ISO800是模拟放大,ISO1600在此基础上提亮一档,ISO3200又是模拟放大,ISO6400再数字提亮一档,等等)

常识告诉我们,ISO放大是传感器的基本设计,不可能同一个像素,一会数字放大,一会又模拟放大。

因此,结论就是,SONY传感器在ISO模拟放大的基础上,对暗部专门做了数字图像处理,从而得到一个与ISO无关的,稳定的暗部噪声底。

下面是尼康D3S、D4(均为非SONY传感器)和D800(SONY传感器)的对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54
主题: 1
帖子: 1677
注册: 2007年9月
摄交名流 发表于 2013-2-15 16:02
他的人生乐趣在于质疑,来满足自己当权威的心理需求。
摄影跟他一点关系没有。


这可是很好的个人素质呀!人类文明的进步、各种伟大的发现,直至摄影科技的发展……都是因为有了这样素质的人才得以实现的。

那些买了大马三、一地叉和各种牛头天天拍烂片的,难道和摄影有关系?呵呵,以前是“只认衣衫不认人”,现在又“只看器材不看人”,俺不能认同这样的思路……


讨论讨论技术也没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这是DXO上5D3和D3X的动态范围指标对比,在ISO100,D3X比5D3高将近2档。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54
主题: 1
帖子: 1677
注册: 2007年9月
楼主猜测是靠谱的。
直接从DXO摘下来的:
A few cameras apply noise reduction directly on the RAW images (for example, most Sony DSLR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又换了一个预设,左5D3,右D3X,5D3打开RAW文件后,在PS里提亮成跟D3X截图差不多的亮度,大约1.7档左右。

按照DXO的动态范围指标,ISO100下D3X比5D3高将近2档(12.8对10.9),我认为,在这个对比图上,两者在暗部的画质差距已经很小,根本看不出来,这个2档动态范围的差距。

再考虑到两张照片使用的镜头,DP给5D3配的是EF85/1.8,给D3X配的是85/1.8G,85/1.8G的分辨率本身就略高于EF85/1.8,尤其是边缘更好一些(这个截图是在画面底边)。

那么,完全可以说,经过PS降噪处理以后,5D3的暗部跟D3X处于同一水平。

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的推论,索尼传感器在DXO上得到的很高的暗部信噪比数据,以及由此得到的高动态范围,主要来自于其内置的RAW暗部降噪处理。
本帖最后由 spot 于 2013-2-15 23:16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527
主题: 182
帖子: 12110
注册: 2005年8月
huangcan176 发表于 2013-2-15 18:03
呵呵   社会发展过程而已  国内刚解决温饱问题 部分人刚富裕起来  急切投向精神的满足  出现做作 装13 的情况  那是自然的 再过几十年自然会好转

西方社会发展更成熟一些  人们素质 思想  较好而已   也同样是经历过不切实际的过程      再说 随便去西方转转  拿个好相机拍烂片的也不在少数    没必要把西方说的多美好。。。


嗯,这样说么就有道理……总之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崇尚节俭崇尚物尽其用崇尚低碳绿色生态……总木有错吧?不买自己用不着的东西总木有错吧?相机虽小,从研发到制造也会消耗大量能源……俺一朋友早年喜欢摄影并从商,现在洗手不干了,家产木有过亿也差不多了……买了D3X、D800以及14-24、24-70、70-200、鱼眼、微距……但就是拍不出任何名堂……俺介绍他参加了一次有众多名家参与的拍摄活动,回来后感慨万端……问俺:还需要再添哪些镜头?俺告诉他,你现在的问题不是镜头少而是太多,对你构成了太多干扰……把14-24、鱼眼先锁起来吧,你现在还驾驭不了这些东西……过了些日子这哥们告诉俺,已经把大灯泡和鱼眼送人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通过一篇SONY论文分析SONY传感器DXO暗部信噪比很高的原因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