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70D发布带来真正的关键技术问题:APS-C上4000万个光电管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0993 回帖:249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1.114
主题: 89
帖子: 3927
注册: 2011年12月
枣花西柿 发表于 2013-7-5 11:00
态度问题咱不去管他,但实际上,人家的意见是对的。这回是你无知了。

不扯别的,你就说说在参数一致的情况下,这两张图片曝光值是不是一样的

枣花西柿 发表于 2013-7-5 10:53

因为半透会导致光线下降,所以相同的曝光,有半透应该提高至少1/3EV


提高了1/3EV,曝光值就一样了? 本帖最后由 feversaga001 于 2013-7-5 11:0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543
主题: 6
帖子: 1309
注册: 2008年7月
feversaga001 发表于 2013-7-5 10:58
上来就喷别人无知,和这样的人还有继续讨论的必要?


态度问题咱不去管他,但实际上,人家的意见是对的。这回是你无知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14
主题: 89
帖子: 3927
注册: 2011年12月
枣花西柿 发表于 2013-7-5 10:53
这两张片子,明暗度相差太大,远超过了半透号称的1/3EV,你最好把拍摄时间也贴上来。在光线相差那么多的情况下,你这个对比,参考性就大大下降了。

补充一下,因为半透会导致光线下降,所以相同的曝光,有半透应该提高至少1/3EV,所以人家资深给你的意见,是正确的~


上来就喷别人无知,和这样的人还有继续讨论的必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51
主题: 10
帖子: 2517
注册: 2013年2月
对焦视频已有,事实证明70d的那玩意还是对焦速度慢,抓拍是想都别想了,而且那玩意牺牲了画质,得不偿失,上市后肯定一片骂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543
主题: 6
帖子: 1309
注册: 2008年7月
feversaga001 发表于 2013-7-4 16:42
两张都是f8  1/3200 iso 100

曝光怎么不同?

谁无知?


这两张片子,明暗度相差太大,远超过了半透号称的1/3EV,你最好把拍摄时间也贴上来。在光线相差那么多的情况下,你这个对比,参考性就大大下降了。

补充一下,因为半透会导致光线下降,所以相同的曝光,有半透应该提高至少1/3EV,所以人家资深给你的意见,是正确的~ 本帖最后由 枣花西柿 于 2013-7-5 10:5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008
主题: 36
帖子: 9576
注册: 2012年8月
看样片. 暗部彩燥貌似和前1800万像素相当. 因为像素密度更高, 所以比1800万像素的表现指标上稍逊一点属于正常. 没有看到很明显的劣化.

佳能的特点就是,怎么玩儿, 噪声指标都和以前的机子大致相当而不出现明显的提升也不出现严重的劣化. 总的策略估计是基本保证技术指标下增加像素.

这次改动最让人担心的是所谓的相位检测, 可以提高速度而不一定提高精度. 像5D2那样的相位检测AF, 精度不怎么样. 而70D 更高像素密度, 有可能LV相位检测的速度上去了但是精度不如混合对焦模式。

另外这里有个伏笔:佳能不是不能造2400万像素,事实上可以造4000万的APS-C, 但是目前只是不做而是玩儿对焦速度。这点对手可能会感受到一点压力。

和兄的感受有些类似。 这个东西即便是没有明显画质退步貌似也不会有什么提升, 增加的200万像素意义实在不大, 而RAW出片的噪声表现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spot 发表于 2013-7-5 09:45
可以肯定,这种做法与像素里只有一个光电管相比,信噪比会有损失。

1、总的有效感光面积下降了,两个光电管中间有电路,这不像单个光电管,可以把电路做在感光区域周围,然后用微透镜把光线会聚,这就可以回避电路挡光的问题,但是现在两个光电管中间的电路部分,是无法回避的,一定会有感光损失。

(70D现在单个像素边长是4微米,考虑到这种损失,其感光效率也许相当于3.8-3.9微米,这刚好跟2400万像素的APS-C相当,比如D7100、D3200、A77、NEX7等都是3.8-3.9微米)。

2、每个光电管都有一个独立的放大器(否则无法在对焦模式下读出单独的信号),然后才能进入像素放大器,虽然可以合并输出,但额外增加了一级放大器。

(固定模式噪声问题会更严重)

3、清零复位电压也要通过这个额外的放大器才能进入像素,增加了复位不彻底带来的噪声。

(考虑制造中的不精确性,复位噪声的影响也会更严重)

尤其是后两点,很可能必须对现有噪声消除电路做重大改进,但如果这样作的话,反而会带来一个额外的好处,那就是70D暗部噪声以及固定模式噪声将会相当低。否则,70D的噪声问题将可能相当严重。

总之,与现有的其它佳能APS-C传感器相比,70D的传感器性能要么更差,最终被证明是一个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172
主题: 10
帖子: 395
注册: 2012年3月
牛人真多,大家写的我基本上看不懂,我只管按快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allseasons 发表于 2013-7-5 09:47
这个“Dual Pixel CMOS AF”技术不知在5DIII上有没有应用?


很明显没有。这是佳能首次宣传这个设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8.779
主题: 710
帖子: 23223
注册: 2005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spot 发表于 2013-7-2 20:37
70D发布以后,坛子里又开始一轮热闹,但是基本上都没有看到真正关键的技术问题。

70D这次使用的2000万像素APS-C传感器,采用了“Dual Pixel CMOS”传感器,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很简单,佳能这次在每个像素(至少是参与对焦像素)的位置,并排放置了2个光电管,在对焦时分别输出两个信号,让对焦处理器可以进行两个方向的相位检测,在拍摄时再通过传感器内的电路进行信号合并处理。

也就是说,70D的传感器实际上有4000万个独立的光电管。

由此带来了巨大的性能挑战,比如:

1、信噪比性能?

2、图像处理器性能?

3、用于实时相位检测对焦的处理器性能?

4、暗光下对焦性能(据说可以达到在0EV下的LV实时对焦)?

5、高感性能?


这个“Dual Pixel CMOS AF”技术不知在5DIII上有没有应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白云飞过 发表于 2013-7-5 08:27
Nope, 画质和2000万像素的cmos差不多,不会有明显下降。因为实际上像素一分为二感光面积又轻微改变是可能的, 但是这两个像素都能输出信号,也就是说合成图像的时候两个像素会有像素信号平均效应,这样基本和不分开两个像素基本一样。不会有很明显的变化, 实际片子表明也是这样。

那么此dual pixel 技术纯粹是为了解决令人诟病的佳能LV对焦不快的问题。

实际上 100D的LV对焦没有那么慢,个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不知道AF的提高到底效果如何。

结论:本来可以4000万个像素,而佳能宁愿舍一半给对焦,看看效果,各位看着办吧。注意, 是双像素相位检测对焦, 不是反差检测.


可以肯定,这种做法与像素里只有一个光电管相比,信噪比会有损失。

1、总的有效感光面积下降了,两个光电管中间有电路,这不像单个光电管,可以把电路做在感光区域周围,然后用微透镜把光线会聚,这就可以回避电路挡光的问题,但是现在两个光电管中间的电路部分,是无法回避的,一定会有感光损失。

(70D现在单个像素边长是4微米,考虑到这种损失,其感光效率也许相当于3.8-3.9微米,这刚好跟2400万像素的APS-C相当,比如D7100、D3200、A77、NEX7等都是3.8-3.9微米)。

2、每个光电管都有一个独立的放大器(否则无法在对焦模式下读出单独的信号),然后才能进入像素放大器,虽然可以合并输出,但额外增加了一级放大器。

(固定模式噪声问题会更严重)

3、清零复位电压也要通过这个额外的放大器才能进入像素,增加了复位不彻底带来的噪声。

(考虑制造中的不精确性,复位噪声的影响也会更严重)

尤其是后两点,很可能必须对现有噪声消除电路做重大改进,但如果这样作的话,反而会带来一个额外的好处,那就是70D暗部噪声以及固定模式噪声将会相当低。否则,70D的噪声问题将可能相当严重。

总之,与现有的其它佳能APS-C传感器相比,70D的传感器性能要么更差,最终被证明是一个失败的尝试,要么就非常好,从而推广到其它各系列的产品上,开始一个新的时代。

我估计现在很多人都在相当迫切地等待70D的详细测试结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512
主题: 12
帖子: 1132
注册: 2010年11月
技术贴 过来学习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9.975
主题: 34
帖子: 6895
注册: 2004年1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xjcan 发表于 2013-7-4 23:18
--我感觉应该比以前的那片1800万的有提升,
至于尼康的D7100那片2400万传感器的画质--个人觉得那是我看过画质最差的单反,d7100出来之前,我觉得最差的是7D。


我也觉得比之前的1800W的COMS有提升,至少是ISO3200的画质。
http://v_youku_com/v_show/id_XNTc5MDk2NzYw.html
从视频中演示的LV AF的速度还是不错的,如果对焦精度能保证的话,没有了反光板的震动,用来打鸟真的不错。
另一方面,如果EOSM2能运用这个技术,并且连拍能达到相同的标准,感觉微单能够替代单反了。估计牙膏厂不会那么“仁义”,必然会在其他方面来阉割微单的性能,以便和单反拉开差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6.588
主题: 61
帖子: 9738
注册: 2006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白云飞过 发表于 2013-7-5 08:36
分开的两颗图像不是一颗给图像用另一颗给对焦用, 双像素都输出图像信号, 你为什么强调单侧像素呢?


我没说成像的时候2个二极管只有一个参与工作,仅仅是想说明, 如果要全像素参与对焦的话,那么每个微透镜的光轴或者焦点都要做修饰, 聚焦在像素的一半区域, 这样的话会影响到2个光电管的受光不同。

而且就算合并的话, 受光量和焦点在中心的微透镜也不一样。

仅仅是表达,对焦像素是好主意, 但肯定有对微透镜的物理修饰, 鱼与熊掌而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008
主题: 36
帖子: 9576
注册: 2012年8月
分开的两颗图像不是一颗给图像用另一颗给对焦用, 双像素都输出图像信号, 你为什么强调单侧像素呢?

strawberry 发表于 2013-7-5 08:30
集光透镜的修饰是不可以自动变换的, 聚焦在一侧,肯定和不同的聚焦在像素井内的不一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6.588
主题: 61
帖子: 9738
注册: 2006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白云飞过 发表于 2013-7-5 08:27
Nope, 画质和2000万像素的cmos差不多,不会有明显下降。因为实际上像素一分为二感光面积又轻微改变是可能的, 但是这两个像素都能输出信号,也就是说合成图像的时候两个像素会有像素信号平均效应,这样基本和不分开两个像素基本一样。不会有很明显的变化, 实际片子表明也是这样。

那么此dual pixel 技术纯粹是为了解决令人诟病的佳能LV对焦不快的问题。

实际上 100D的LV对焦没有那么慢,个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不知道AF的提高到底效果如何。

结论:本来可以4000万个像素,而佳能宁愿舍一半给对焦,看看效果,各位看着办吧。


集光透镜的修饰是不可以自动变换的, 聚焦在一侧,肯定和不同的聚焦在像素井内的不一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008
主题: 36
帖子: 9576
注册: 2012年8月
Nope, 画质和2000万像素的cmos差不多,不会有明显下降。因为实际上像素一分为二感光面积又轻微改变是可能的, 但是这两个像素都能输出信号,也就是说合成图像的时候两个像素会有像素信号平均效应,这样基本和不分开两个像素基本一样。不会有很明显的变化, 实际片子表明也是这样。

那么此dual pixel 技术纯粹是为了解决令人诟病的佳能LV对焦不快的问题。

实际上 100D的LV对焦没有那么慢,个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不知道AF的提高到底效果如何。

结论:本来可以4000万个像素,而佳能宁愿舍一半给对焦,看看效果,各位看着办吧。注意, 是双像素相位检测对焦, 不是反差检测. 本帖最后由 白云飞过 于 2013-7-5 08:3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248
主题: 180
帖子: 5810
注册: 2011年2月
002233LXY 发表于 2013-7-4 23:19
如果用了新的新制程,那佳能还不大肆宣扬?与1800万像素传感器持平?那还不如不搞这个Dual Pixel CMOS”传感器,让画质提升一大步(如果是180nm技术)!因为现在几个测试网站比如DXO等对佳能(主要是画质)评价都不高!


据说索尼采用了,索尼大肆宣传了么?

半导体的intel到多少制程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226.811
主题: 1036
帖子: 33875
注册: 2003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AF性能演示,貌似要翻墙:

http://www_optyczne_pl/5979-nowość-Canon_EOS_70D_-_pierwsze_wrażenia.html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2.255
主题: 44
帖子: 7562
注册: 2004年2月
cnlcly 发表于 2013-7-4 16:40
这个技术怎么判断焦内焦外呢?佳能还是挺牛的,增加了4000万个光电管,这块CMOS基本没有增加多少成本!


这玩意增加啥成本 都是印上的 又不是焊上的
光刻 晶圆定了 印多少个都是一样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609
主题: 171
帖子: 3364
注册: 2008年7月
柯纳 发表于 2013-7-4 23:13
700D画质取决于生产制程有没有改进。我同意@spot 的分析,在相同工艺基础上这个双二极管的画质一定会有下降。而我更加倾向于这块传感器使用了新制程如180nm,新工艺带来的信噪比进步用来克服双二极管的效率下降和新增加的200万像素,最后结果是与佳能那块传家宝1800万像素传感器持平。

我这个推测也跟2020万而不是2400万有关,对手都早用上2400万,作为曾经的像素党※※佳能如果能做到2400万不会不做的,挤牙膏是不得已。

如果用了新的新制程,那佳能还不大肆宣扬?与1800万像素传感器持平?那还不如不搞这个Dual Pixel CMOS”传感器,让画质提升一大步(如果是180nm技术)!因为现在几个测试网站比如DXO等对佳能(主要是画质)评价都不高! 本帖最后由 002233LXY 于 2013-7-4 23:2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67.648
主题: 222
帖子: 26729
注册: 2005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柯纳 发表于 2013-7-4 23:13
700D画质取决于生产制程有没有改进。我同意@spot 的分析,在相同工艺基础上这个双二极管的画质一定会有下降。而我更加倾向于这块传感器使用了新制程如180nm,新工艺带来的信噪比进步用来克服双二极管的效率下降和新增加的200万像素,最后结果是与佳能那块传家宝1800万像素传感器持平。

我这个推测也跟2020万而不是2400万有关,对手都早用上2400万,作为曾经的像素党※※佳能如果能做到2400万不会不做的,挤牙膏是不得已。


--我感觉应该比以前的那片1800万的有提升,
至于尼康的D7100那片2400万传感器的画质--个人觉得那是我看过画质最差的单反,d7100出来之前,我觉得最差的是7D。 本帖最后由 xjcan 于 2013-7-4 23:1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226.811
主题: 1036
帖子: 33875
注册: 2003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700D画质取决于生产制程有没有改进。我同意@spot 的分析,在相同工艺基础上这个双二极管的画质一定会有下降。而我更加倾向于这块传感器使用了新制程如180nm,新工艺带来的信噪比进步用来克服双二极管的效率下降和新增加的200万像素,最后结果是与佳能那块传家宝1800万像素传感器持平。

我这个推测也跟2020万而不是2400万有关,对手都早用上2400万,作为曾经的像素党※※佳能如果能做到2400万不会不做的,挤牙膏是不得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67.648
主题: 222
帖子: 26729
注册: 2005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002233LXY 发表于 2013-7-4 22:49
这种jpg的片根本看不出来!要看RAW原片才知道!我就是看了官网700D的片,感觉比450D高感好很多!结果……看看吧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161954-1-1-1.html,比450D都不如!!!


--这个要70D上市拿到真机实拍才知道了。

我说的只是看官方样片的感受,至于佳能的样片有无作假,就不好评价了。

70D的官方样片有两张印象比较深刻,
一张是iso400拍蝴蝶的,那个光线环境出来的画质,我感觉是7D不可能有的。
还有一张是iso3200拍演奏的黑人,那个画质,那个颗粒,我觉得都接近5D2的水平了,7D是不可能达到的。

本帖最后由 xjcan 于 2013-7-4 23:0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609
主题: 171
帖子: 3364
注册: 2008年7月
xjcan 发表于 2013-7-4 22:42
--我自己有7D,
看了70D的官方样片,感觉不论高感或低感的画质都有很大的提升,
提升多少不好量化,也可能是官方样片拍的好。

这种jpg的片根本看不出来!要看RAW原片才知道!我就是看了官网700D的片,感觉比450D高感好很多!结果……看看吧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161954-1-1-1.html,比450D都不如!!!
这张700D的样片,ISO1600,我当时看了,觉得很好,结果……根本不是那么回事!!!JPG的片没有参考价值(高感)!你可以进官网去看这张700D的样片,ISO1600,真的很好!

本帖最后由 002233LXY 于 2013-7-4 23:07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2.255
主题: 44
帖子: 7562
注册: 2004年2月
佳能这俩万一是一大一小  那会不会使它的传感器宽容度爆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049
主题: 37
帖子: 5044
注册: 2009年6月
柯纳 发表于 2013-7-4 15:35
......
我认为这个双像素对焦的意义更多是对视频有帮助,因为焦点从一个主体过渡到另一个主体的过程会很平滑,完全没有反差对焦的那些犹豫。在佳能他视频样片Homemade里面我们就看了好几个不同这样的镜头,比如焦点从一个厨师的脸到另一个,非常平滑。

+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67.648
主题: 222
帖子: 26729
注册: 2005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002233LXY 发表于 2013-7-4 21:29
同意!画质才是最重要的!我估计70D在画质上不会有什么提升,说不定和60D/7D持平。


--我自己有7D,
看了70D的官方样片,感觉不论高感或低感的画质都有很大的提升,
提升多少不好量化,也可能是官方样片拍的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049
主题: 37
帖子: 5044
注册: 2009年6月
babushou 发表于 2013-7-4 20:40
这个技术还是最适合微单,有全新的专门为视频设计的静音对焦镜头。而单反上,很难想象那些传统镜头在拍视频对焦时发出的噪声还有间歇对焦引起的画面抖动。

对于传统单反,就是画质再画质。更高分辨率,更高的宽容度,更好的色彩,更好的镜头表现才是努力的方向。

+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6.588
主题: 61
帖子: 9738
注册: 2006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babushou 发表于 2013-7-4 20:40
这个技术还是最适合微单,有全新的专门为视频设计的静音对焦镜头。而单反上,很难想象那些传统镜头在拍视频对焦时发出的噪声还有间歇对焦引起的画面抖动。

对于传统单反,就是画质再画质。更高分辨率,更高的宽容度,更好的色彩,更好的镜头表现才是努力的方向。


视频需要电动变焦,可以想见那些单反牛头确实不大合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6.588
主题: 61
帖子: 9738
注册: 2006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spot 发表于 2013-7-4 20:06
的确,70D这个像素结构主要是解决主传感器相位对焦问题,对信噪比肯定是有压力的。

对焦模式不用说了,读出的是单个光电管的信号,感光面积小了一半还多,仅仅考虑光量子噪声的信噪比,就下降至少3dB以上(曝光量减少一倍,相当于ISO设置提高一档,信噪比下降3dB),当然,这个主要影响的是弱光下的对焦性能。

在图像模式下,两个光电管输出合并后再放大进入读出路径,实际上总的量子效率也低于像素里只有一个光电管的情况。看看前面strawberry找到的那个佳能2003年专利就知道了,两个光电管中间还有电路,对微透镜投射下来的光线来说,等于中间被浪费了一部分,量子效率肯定要比单个光电管差。对信噪比也有不利影响。

再加上两个光电管都有自己独立的放大器,各自的输出合并后,才进入像素基本ISO的放大器,等于多加了一级放大器。

在清零复位的时候,复位电压也要通过两个放大器分别进入两个光电管,复位不彻底带来的噪声也是一个潜在的问题。

总之,就像我在首贴里说的,70D的信噪比控制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对于70D这样4微米的像素来说,背照式结构目前还没什么用。一个是无隙微透镜的应用,由于开口率低造成的像素光线利用率下降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弥补,再一个是现在的传感 ...


电路部分不好发言,确实没这方面的知识。

但我觉得影响感光性能最主要的更可能是微透镜的修饰。 因为这个微透镜不仅仅是集光了,而是偏心聚焦。 而真能做到这样,这个微透镜必须离开二极管更高。 很多微透镜的改进是反其道而行之,尽量贴合像素井口。

另外,如果是没有什么特殊设计的话,这个系统在一个分离透镜形成的分离像点最多横跨一个像素。 这也就局限了系统计算远焦近焦的程度。 偏离太大的话这个相位对焦系统是得不出偏离量的。

同时,如我上贴说的,对焦精度如果没有特别设计的话理论上就是像素距离/透镜到二极管的间距。

所以说,我觉得还是对焦像素专用比较好,一来可以大像素,而来对透镜的限制很宽松。 也许canon这个设计还有什么trick没说出来? 比如说当做低通用? 反正业界龙头既然下决心这个技术方向了,那么优势远远不只是一个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70D发布带来真正的关键技术问题:APS-C上4000万个光电管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