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Quattro的画质退步了吗? [主题管理员:dwannawb]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7839 回帖:51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7.665
主题: 41
帖子: 8944
注册: 2012年1月
qkqkqqkk 发表于 2014-6-23 20:17
從新樣張開看來,幾乎可以預知一個影像缺點,就是重複像素,這不同於假像素或計算像素。它會引致出現2~4個同色像素,或被理解為1個信號濫充多個信號的情況。與Bayer不同,它的邊界不模糊,但呈鋸齒狀,像素色塊明確。這樣導致的效果為,縮圖比Merrill好看,但放大到100%會出現類似彷彿把圖片放大至120%的效果。


但愿这个理论上的结论是错误的,否则就有点让人失望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62
主题: 2
帖子: 957
注册: 2012年8月
该人员 发表于 2014-6-23 20:06
1、其实不存在什么首层明度,因为明度必须依靠中下层五百万像素提供的数据才能算出来。或者2、首层明度其实就是首层数据,而首层数据并不是100%红100%绿100%蓝信息的全色明度数据。
首层明度就是全色明度,不需要结合下两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41
主题: 7
帖子: 33
注册: 2012年2月
從新樣張開看來,幾乎可以預知一個影像缺點,就是重複像素,這不同於假像素或計算像素。它會引致出現2~4個同色像素,或被理解為1個信號濫充多個信號的情況。與Bayer不同,它的邊界不模糊,但呈鋸齒狀,像素色塊明確。這樣導致的效果為,縮圖比Merrill好看,但放大到100%會出現類似彷彿把圖片放大至120%的效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584
主题: 44
帖子: 15083
注册: 2009年9月
年内主力装备
SIGMA DP1 Merrill
RICOH GR III
逍遥仙2012 发表于 2014-6-23 19:41
看不出来,和首层明度结合后三层都是2000万。
1、其实不存在什么首层明度,因为明度必须依靠中下层五百万像素提供的数据才能算出来。或者2、首层明度其实就是首层数据,而首层数据并不是100%红100%绿100%蓝信息的全色明度数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62
主题: 2
帖子: 957
注册: 2012年8月
该人员 发表于 2014-6-23 19:37
我不知道500万像素和1500万像素的区别,也许真看不出来吧。
看不出来,和首层明度结合后三层都是2000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584
主题: 44
帖子: 15083
注册: 2009年9月
年内主力装备
SIGMA DP1 Merrill
RICOH GR III
逍遥仙2012 发表于 2014-6-23 19:26
不不不,无论拍什么只要是人眼都看不出来。
我不知道500万像素和1500万像素的区别,也许真看不出来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62
主题: 2
帖子: 957
注册: 2012年8月
该人员 发表于 2014-6-23 19:21
拍摄类似这种的彩色线对标板可能会看出来
或者拍摄其他有鲜明红绿蓝色彩的同场景对比,还是得看同场景对比,拭目以待。
不不不,无论拍什么只要是人眼都看不出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584
主题: 44
帖子: 15083
注册: 2009年9月
年内主力装备
SIGMA DP1 Merrill
RICOH GR III
逍遥仙2012 发表于 2014-6-23 18:55
理论上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但是这个好是超出了人眼的分辨能力的,好也是白好。
拍摄类似这种的彩色线对标板可能会看出来
或者拍摄其他有鲜明红绿蓝色彩的同场景对比,还是得看同场景对比,拭目以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62
主题: 2
帖子: 957
注册: 2012年8月
该人员 发表于 2014-6-23 17:20
使用体验当然应该更好,但一定存在某种情况,m的画质比q更好。
理论上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但是这个好是超出了人眼的分辨能力的,好也是白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584
主题: 44
帖子: 15083
注册: 2009年9月
年内主力装备
SIGMA DP1 Merrill
RICOH GR III
钞票 发表于 2014-6-23 17:27
100%找极限其实我觉得意义不是很大,最终的输出很难体现x3的优势,更别说M和Q的区别了。
目前摄影的流程里面,瓶颈还是在打印端。
是的,印刷是很深的学问。纠缠画质确实意义不大。唯一的意义就是实事求是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949
主题: 1
帖子: 578
注册: 2006年8月
mark
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584
主题: 44
帖子: 15083
注册: 2009年9月
年内主力装备
SIGMA DP1 Merrill
RICOH GR III
钞票 发表于 2014-6-23 17:14
这也是理论上的。
马赛克都能算个差不离,quattro应该也没问题。
不管怎么说,quattro肯定比merrill好用多了。merrill那个使用体验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台被销售的数码相机。
使用体验当然应该更好,但一定存在某种情况,m的画质比q更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584
主题: 44
帖子: 15083
注册: 2009年9月
年内主力装备
SIGMA DP1 Merrill
RICOH GR III
zmz0427 发表于 2014-6-23 16:25
如果仅仅靠上层数据就不知道哪个像素是什么颜色.只.出兰色.明度.举个例子,相对100%光强信号来说,上层a像素收到了80%光强信号,b像素收到30%光强信号。请问,a像素应该是什么颜色(明度黑灰白 兰),b像素应该是什么颜色(明度黑灰白 兰),a像素可能是蓝色,也可能是白色,b像素可能是绿色,也可能是更暗一些的灰色、蓝色,或者其它颜色。它都不管只出兰色.明度/
那无非就是一数据两用,上层数据既当明度又当蓝色。官方说法是上层负责收集明度信息,但实际上是以上层收集到的数据为明度信息而已。官方说法是警察负责抓罪犯,实际上是警察抓到谁谁就算是罪犯。
上层a像素转换30%光信号,紧邻它的b像素也转换了30%光信号,实际上a像素应该是红色,b像素应该是比较暗的蓝色,但是中下层对应ab像素的是同一个大像素,它提供给ab像素用来计算颜色的数据只能是一样的,最终就会导致ab像素的颜色表现是一样的。想象一下红底蓝点的图案或者红色纺织物中的蓝线,或者其他任何类似的情况,还有两种色彩的交界处。 本帖最后由 该人员 于 2014-6-23 17:1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86
主题: 11
帖子: 2194
注册: 2014年1月
如果仅仅靠上层数据就可以知道哪个像素是什么颜色,还要中下层干什么?举个例子,相对100%光强信号来说,上层a像素收到了80%光强信号,b像素收到30%光强信号。请问,a像素应该是什么颜色,b像素应该是什么颜色?a像素可能是蓝色,也可能是白色,b像素可能是绿色,也可能是更暗一些的灰色、蓝色,或者其它颜色。
如果没有中下层数据参与计算,谁能知道上层某个像素是什么颜色?中下层低像素数据必须参与计算,才能平衡上层数据。


如果仅仅靠上层数据就不知道哪个像素是什么颜色.只.出兰色.明度.举个例子,相对100%光强信号来说,上层a像素收到了80%光强信号,b像素收到30%光强信号。请问,a像素应该是什么颜色(明度黑灰白+兰),b像素应该是什么颜色(明度黑灰白+兰),a像素可能是蓝色,也可能是白色,b像素可能是绿色,也可能是更暗一些的灰色、蓝色,或者其它颜色。它都不管只出兰色.明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62
主题: 2
帖子: 957
注册: 2012年8月
该人员 发表于 2014-6-23 15:20
如果仅仅靠上层数据就可以知道哪个像素是什么颜色,还要中下层干什么?举个例子,相对100%光强信号来说,上层a像素收到了80%光强信号,b像素收到30%光强信号。请问,a像素应该是什么颜色,b像素应该是什么颜色?a像素可能是蓝色,也可能是白色,b像素可能是绿色,也可能是更暗一些的灰色、蓝色,或者其它颜色。
如果没有中下层数据参与计算,谁能知道上层某个像素是什么颜色?中下层低像素数据必须参与计算,才能平衡上层数据。
对,没有第三层就分离不出来红色和绿色,没有下两层也更分离不出蓝色,所以三层缺一不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584
主题: 44
帖子: 15083
注册: 2009年9月
年内主力装备
SIGMA DP1 Merrill
RICOH GR III
逍遥仙2012 发表于 2014-6-23 14:09
唉!我再说一句吧,我这个人就是不长记性!不同颜色的光在任何一个层面上感光系数都不同,X3如此,马赛克也如此,莱卡也一样,关键不是量的问题,关键是能不能捕捉到全部颜色的信息!比如首层感知80%蓝色,30%绿色和20%的红色,所有的信息都捕捉到了,那么让它们平衡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吗?马赛克也需要根据感光系数计算,不然都会偏色,不同的计算方法也导致了不同品牌之间的颜色差异。比如莱卡,他的蓝色系数就偏高,形成独特的风格。所以别再固执了好吗?多拍拍片子吧,你的片子还是不错的!
如果仅仅靠上层数据就可以知道哪个像素是什么颜色,还要中下层干什么?举个例子,相对100%光强信号来说,上层a像素收到了80%光强信号,b像素收到30%光强信号。请问,a像素应该是什么颜色,b像素应该是什么颜色?a像素可能是蓝色,也可能是白色,b像素可能是绿色,也可能是更暗一些的灰色、蓝色,或者其它颜色。
如果没有中下层数据参与计算,谁能知道上层某个像素是什么颜色?中下层低像素数据必须参与计算,才能平衡上层数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86
主题: 11
帖子: 2194
注册: 2014年1月
当年磁带录像机为了解决.兰.绿色弱有均衡电路.就几个电阻.电容.用均衡电路.就几个电阻.电容.知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86
主题: 11
帖子: 2194
注册: 2014年1月
该帖的争论,关键点在于,明度的获取,究竟是在第一层装了全色传感器,还是依靠底下两层参与计算,如果是装了全色传感器,那么,由于能量守恒,信息守恒,全色传感器捕获的光越多,下面两层获得的光越少!如果是依靠底下两层参与计算,那么,quattro相比Merrill并没有什么大的进步!仅仅是伪像素的提升,其线对分辨率的提高仅仅是因为第一层像素的提高而矣。

答.第1层有效弱的红.缘色信号将他放大到兰色相等不就是明度信号.非常容易作到.非常容易作到.非常容易作到.就跟ps増加红,缘一样.
就跟ps増加红,缘一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62
主题: 2
帖子: 957
注册: 2012年8月
该人员 发表于 2014-6-23 11:10
你的意思是说,假设红绿蓝色光各100,那么上层感应到90%的蓝色10%的绿色和10%的红色,这就算全色感应了,而我以为,必须要感应到大部分红绿蓝光,而且还要如实反映三种色光的比例,才可以称为全色感应。假设q上层将90%的蓝色10%的绿色和10%的红色转换为电信号,那么它的效果一定不同于徕卡mm按实际比例如实转换红绿蓝三色得到的效果,假如徕卡mm可以被称为全色感应,那么q上层就不应该被称为全色感应,因为q上层无法如实反映三种色光的比例。拍摄同一个画面,q上层获得的数据与徕卡mm获得的数据一定有极大的不同。

知道了上层对各种色光的吸收转换比例,也知道了上层获得的数据,也无法确定上层某个像素的颜色,否则用一层就可以拍彩照了,没必要x3。所以还是要与中下层联合计算,才可以知道某个像素的颜色,再把这个颜色转换为灰度,才可以称为全色吧。那么单凭上层数据,怎么可能得出徕卡mm那样的全色照片呢?
唉!我再说一句吧,我这个人就是不长记性!不同颜色的光在任何一个层面上感光系数都不同,X3如此,马赛克也如此,莱卡也一样,关键不是量的问题,关键是能不能捕捉到全部颜色的信息!比如首层感知80%蓝色,30%绿色和20%的红色,所有的信息都捕捉到了,那么让它们平衡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吗?马赛克也需要根据感光系数计算,不然都会偏色,不同的计算方法也导致了不同品牌之间的颜色差异。比如莱卡,他的蓝色系数就偏高,形成独特的风格。所以别再固执了好吗?多拍拍片子吧,你的片子还是不错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62
主题: 2
帖子: 957
注册: 2012年8月
ngzxm 发表于 2014-6-23 10:46
第一点:对于光线而言,感应即改变,当你感应到了,它已经被你所衰减,所有感应器都要利用光子的能量进行光电转换,这一点是共识。

第二点:所谓的三层感应,并非象马赛克那样有滤色片。每一层其实都是全色感应,只是由于深度位置不同,感应到的三色比例不同。由此再进行计算,好象解联立方程组一般,去还原初始入射光的三色比例。由于晶片本身光吸收特性并非线性,而且三层感应的效能还与光线强度有关,所以X3的色彩表现才会有不稳定的现象,因为没有哪种算法能保证在各种光线条件下精确还原入射光。
完全同意!讲的很专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584
主题: 44
帖子: 15083
注册: 2009年9月
年内主力装备
SIGMA DP1 Merrill
RICOH GR III
ngzxm 发表于 2014-6-23 10:46
第一点:对于光线而言,感应即改变,当你感应到了,它已经被你所衰减,所有感应器都要利用光子的能量进行光电转换,这一点是共识。

第二点:所谓的三层感应,并非象马赛克那样有滤色片。每一层其实都是全色感应,只是由于深度位置不同,感应到的三色比例不同。由此再进行计算,好象解联立方程组一般,去还原初始入射光的三色比例。由于晶片本身光吸收特性并非线性,而且三层感应的效能还与光线强度有关,所以X3的色彩表现才会有不稳定的现象,因为没有哪种算法能保证在各种光线条件下精确还原入射光。
你的意思是说,假设红绿蓝色光各100,那么上层感应到90%的蓝色10%的绿色和10%的红色,这就算全色感应了,而我以为,必须要感应到大部分红绿蓝光,而且还要如实反映三种色光的比例,才可以称为全色感应。假设q上层将90%的蓝色10%的绿色和10%的红色转换为电信号,那么它的效果一定不同于徕卡mm按实际比例如实转换红绿蓝三色得到的效果,假如徕卡mm可以被称为全色感应,那么q上层就不应该被称为全色感应,因为q上层无法如实反映三种色光的比例。拍摄同一个画面,q上层获得的数据与徕卡mm获得的数据一定有极大的不同。

知道了上层对各种色光的吸收转换比例,也知道了上层获得的数据,也无法确定上层某个像素的颜色,否则用一层就可以拍彩照了,没必要x3。所以还是要与中下层联合计算,才可以知道某个像素的颜色,再把这个颜色转换为灰度,才可以称为全色吧。那么单凭上层数据,怎么可能得出徕卡mm那样的全色照片呢? 本帖最后由 该人员 于 2014-6-23 11:3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69
主题: 2
帖子: 476
注册: 2010年9月
同意逍遥仙2012,你就是骂他都没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5.06
主题: 39
帖子: 3737
注册: 2004年9月
逍遥仙2012 发表于 2014-6-22 21:04
这个是你引用别人的回复吧?我无法看完,因为它第一点就是完全错误的!可以说他完全不懂!哪里有什么捕捉蓝色的、绿色的、红色的传感器?这三层不过是形象的比喻了在同一层中不同深度的三个相同的感应点,每一个点都是全色感应。因为深度不同,它们采集到的信息有所不同,然后根据比例分离出rgb信号。因为每一个点都是全色采集,所以采用光线最强,分辨率最高的首层明度信息与每一层分离出的单色进行合并,得到搞分辨率的rgb单色信息。如果这样讲您还是不认可,对不起我也无能为力了。


第一点:对于光线而言,感应即改变,当你感应到了,它已经被你所衰减,所有感应器都要利用光子的能量进行光电转换,这一点是共识。

第二点:所谓的三层感应,并非象马赛克那样有滤色片。每一层其实都是全色感应,只是由于深度位置不同,感应到的三色比例不同。由此再进行计算,好象解联立方程组一般,去还原初始入射光的三色比例。由于晶片本身光吸收特性并非线性,而且三层感应的效能还与光线强度有关,所以X3的色彩表现才会有不稳定的现象,因为没有哪种算法能保证在各种光线条件下精确还原入射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584
主题: 44
帖子: 15083
注册: 2009年9月
年内主力装备
SIGMA DP1 Merrill
RICOH GR III
逍遥仙2012 发表于 2014-6-22 21:51
楼主不要和他解释了,他脑子里只有他想像的那点东西,其他的全都听不懂!他甚至认为X3的三层分别是bgr单色传感器,rgb是原生数据,不是计算的结果,呵呵,如果有这样的传感器,那马赛克就不需要滤色片了,直接放置不同的传感器得了!如此幼稚又固执的人谁拿他都没法!在学校能把老师气死!
我并没有提出单色传感器的说法,那是你的误读。假设三层的数据不加计算,直接把上层数据当做蓝色,中层当绿色,下层当红色,也是可以输出彩色成像的,只是会偏色。而x3确实偏色严重,所以有理由怀疑适马用了一种简单粗暴的算法,甚至没有算法。再加上后来x3感应器前面又加了红镜,用这种物理方法纠正偏色,从一个侧面更加佐证适马的算法可以称得上简单粗暴了。由于别家没有x3产品,所以我们不知道是适马能力有限,还是x3的算法太过复杂谁都无法精确还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62
主题: 2
帖子: 957
注册: 2012年8月
该人员 发表于 2014-6-22 21:44
这里是用徕卡mm举例,它没有马赛克滤镜。所谓全色感应器,是因为它能把接近100%的红绿蓝光线转换为电信号。

1、光的波长是连续且大范围的,但是光电转换传感器是分立的,且只有捕获蓝色的B传感器,捕获绿色的G传感器,捕获红色的R传感器,三种(或者还有捕获全色明度的第四种?)。

我不认为这句话有问题。这里并没有所谓“单色传感器”的的说法。

“该帖的争论,关键点在于,明度的获取,究竟是在第一层装了全色传感器,还是依靠底下两层参与计算,如果是装了全色传感器,那么,由于能量守恒,信息守恒,全色传感器捕获的光越多,下面两层获得的光越少!如果是依靠底下两层参与计算,那么,quattro相比Merrill并没有什么大的进步!仅仅是伪像素的提升,其线对分辨率的提高仅仅是因为第一层像素的提高而矣。”

具体到x3,起码它的上层和中层不可能是全色传感器,因为他们需要把大部分红光透过去,所以并非所有的感应器都是全色的。
行了行了,我不和你说了,上帝那你都没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62
主题: 2
帖子: 957
注册: 2012年8月
dwannawb 发表于 2014-2-16 10:24
我认为你是有点固执己见了,我给你举了个例子,680nm的红外线,你应该能够理解,它没有蓝色光(在光谱上,蓝色光和红外光相距遥远,是在两个端点上的),在用DP1S拍摄时,最后取出的图像,B蓝色是最清晰锐利的,反而R红色由于过曝非常糊涂。尽管这个RGB数据是经融合计算后的终末数据,但反推过去,红外线(不是蓝光)确实导致顶层(所谓蓝色层)感光,并且分辨率非常好!另外,我认为你应该去读读适马关于Quattro的解释和陈述,中文的公告在这里,引用其中的几句话放在下面:
新一代X3传感器,采用了全新的1:1:4构造。明暗信息主要由上层记录,色彩信息则依旧由上中下三层分别撷取,既保留了Foveon传感器独有的韵味,也不忘追求更加细腻的画质。此特殊构造不仅将解析度提升了30%,同时成功地将数据文件的体积有效减小,为了呈献忠实色彩所需要的大量数据处理也得以高速化,并且能够抑制不必要的电量消耗。
楼主不要和他解释了,他脑子里只有他想像的那点东西,其他的全都听不懂!他甚至认为X3的三层分别是bgr单色传感器,rgb是原生数据,不是计算的结果,呵呵,如果有这样的传感器,那马赛克就不需要滤色片了,直接放置不同的传感器得了!如此幼稚又固执的人谁拿他都没法!在学校能把老师气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584
主题: 44
帖子: 15083
注册: 2009年9月
年内主力装备
SIGMA DP1 Merrill
RICOH GR III
逍遥仙2012 发表于 2014-6-22 20:46
谁告诉你莱卡mm的透光率不可能与Q上层相似?就算Q上层吸收了部分光线,你怎么知道莱卡mm不是吸收部分光线?你的根据都是你的想当然!莱卡很可能只吸收30%的光线就足够了。已经有文章说马赛克的光线利用率不足40%,X3的利用率是100%,你又何苦如此固执呢?
这里是用徕卡mm举例,它没有马赛克滤镜。所谓全色感应器,是因为它能把接近100%的红绿蓝光线转换为电信号。

逍遥仙2012 发表于 2014-6-22 21:19
你们听谁说有感应不同颜色的单色感应器的?你们发明的?如果有为什么马赛克还要加滤色片?干脆在不同的位置放不同的单色感应器得了!莱卡拆除了滤色片就成了全色感应器了,为什么?因为所有的感应器都是全色的!马赛克必须加滤色片才能感应单色。楼主的知识是非常专业的!虚心点,好好学学吧!
1、光的波长是连续且大范围的,但是光电转换传感器是分立的,且只有捕获蓝色的B传感器,捕获绿色的G传感器,捕获红色的R传感器,三种(或者还有捕获全色明度的第四种?)。

我不认为这句话有问题。这里并没有所谓“单色传感器”的的说法。

“该帖的争论,关键点在于,明度的获取,究竟是在第一层装了全色传感器,还是依靠底下两层参与计算,如果是装了全色传感器,那么,由于能量守恒,信息守恒,全色传感器捕获的光越多,下面两层获得的光越少!如果是依靠底下两层参与计算,那么,quattro相比Merrill并没有什么大的进步!仅仅是伪像素的提升,其线对分辨率的提高仅仅是因为第一层像素的提高而矣。”

具体到x3,起码它的上层和中层不可能是全色传感器,因为他们需要把大部分红光透过去,所以并非所有的感应器都是全色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Quattro的画质退步了吗?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