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古典音乐之我见 [主题管理员:Jdai]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45625 回帖:250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877
主题: 8
帖子: 2358
注册: 2005年9月
不久前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上班路上,打开收音机,电台里正在播放一段从未听过的钢琴协奏曲,很好听,有点像莫札特,又有点贝多芬的味道,但好像又不是,因为它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兴致所至无拘无束。后来才知道这是John Field约翰菲尔德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按图索骥,买来了这张CD。约翰菲尔德的音乐还是第一次接触,这两部钢琴协奏曲旋律优美抒情,钢琴的表现独具一格,如行云流水,有一种诗意的氛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877
主题: 8
帖子: 2358
注册: 2005年9月
前些时候买了一本Michael Steinberg与Larry Rothe合著的For the Love of Music一书。这里我想说的是Steinberg写的后记很有意思,其中谈到了听音乐会时,听众是否应该在乐章之间停顿的时候鼓掌,我思想僵化至今,读后竟有豁然开朗之感。可惜我没有jdai兄的好文笔,否则可以翻译出来给大家看看。

不知这本书是否已有了中译本?推荐一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702
主题: 8
帖子: 549
注册: 2003年6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这两年新唱片越出越少,尤其各大公司都把歌剧录制计划削减几乎至零,因为成本太高,谁也亏不起。不过,一旦能够突出重围,新唱片的素质都比较经得起挑刺,比如下面这张,2005年的唱片,跟那些被人翻来覆去念叨的五六十年代精品相比,简直算再新不过了。

芮妮·弗莱明是难得的一位美国女高音,嗓音华丽,样貌也华丽,我收 ......


比较喜欢听弗莱明,无论古典与流行,都拿得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702
主题: 8
帖子: 549
注册: 2003年6月
好久没来了,最近正在下载EMI的卡拉扬录音包
Herbert Von Karajan-The Complete EMI Recordings 1946-198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zhp62 发表
倒是卡拉杨有几个“决定版”录音,《升华之夜》(乐队版),理查斯特劳斯《堂集科德》,歌剧《乡村骑士》,甚至瓦格纳《特里斯坦》全剧(EMI)。(是不是卡拉杨特别擅长长长的旋律线?)


长旋律线的确是德奥音乐后期浪漫派的首创和贡献。卡拉扬在这方面发挥不错,切利也不错。切利的“慢”和“洁净透明”特别适合这种风格,卡拉扬因为过于强调整体浑厚,已经有所逊色。其实,若论长旋律,富特※※勒指挥的瓦格纳已经有很棒的表现,甚至超前于卡拉扬。

回溯上去,长旋律线虽然在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和勋伯格笔下开始大放光彩,其实瓦格纳和布鲁克纳才是第一个用起来得心应手的。

卡拉扬的《特里斯坦》的确是不错的版本,我觉得尤其是因为其歌手阵容很强大。

[jdai 编辑于 2008-03-24 14:4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似乎就是布鲁克纳作品,而且仅限其慢乐章。哈哈


你老兄至少还有切力的布鲁科纳可听,我因为反感布鲁科纳,所以几乎找不到欣赏切力的理由,到目前为止,正经买来的切力,就只是那张78元银子EMI的《悲怆》,完全是因为他的第四乐章,深刻,太有说服力了!据说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录制的《悲怆》。而著名的马文斯基版是凭借第一乐章立足江湖的。

倒是卡拉杨有几个“决定版”录音,《升华之夜》(乐队版),理查斯特劳斯《堂集科德》,歌剧《乡村骑士》,甚至瓦格纳《特里斯坦》全剧(EMI)。(是不是卡拉杨特别擅长长长的旋律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约摸八年前,我开始系统接触古典音乐唱片。有人向我推荐切利。不只一个人。而且都是老资格烧友。按他们说来,切利样样都好。于是我去买了切利的两张唱片来尝尝味道。那时候切利唱片奇货可居,EMI的巴伐利亚版也要两百多一张。

几个人眼巴巴地等着我叫好。可是我说不好听。“那你买错了,你应该买慕尼黑时期的录音”。好,我再去买慕尼黑版本。回来后还是觉得不好听。我听的是切利的贝多芬和理查·施特劳斯。

他们又说,你应该去听切利的德彪西。

于是我再去买德彪西。结果更糟糕。

偶尔听了切利指挥录制的布鲁克纳《圣赞诗》,倒觉得还不错。仅此而已。

果真,现在基本清楚了。切利唯一可取的,似乎就是布鲁克纳作品,而且仅限其慢乐章。哈哈。

话又说回来,我迄今听了至少五个版本的布鲁克纳交响乐全集,水平各有高低,但是每个人的慢乐章都不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续二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续一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茶余饭后,八卦一下。

昨天偶然看见一本书,谈到卡拉杨,觉得有趣,转来供有心人娱乐。

说道福特问格勒去世后,谁将代替他入主柏林爱乐的问题,一般都认为之所以不是切力比达奇,而是卡拉杨,这是由柏林爱乐的团员集体※※投票决定的,这几乎是标准答案。可是这位作者却透露出另外一些信息,其真实性如何,各位看官自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523
主题: 15
帖子: 360
注册: 2006年10月
原文由 漱景斋 发表
看来你是做过一些功课,但是还很不够,呵呵。
你所谓的古典音乐应该叫做传统音乐。
巴赫、亨德尔时期的音乐叫做“巴洛克音乐”,是教堂音乐进入宫廷那段时期,带有明显的圣咏风格,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和声写作,曲式一般选用前奏曲和复格或欧洲各传统舞曲形式。巴赫的代表作主要为:创意曲、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德国组曲、 ......


这是您分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14
帖子: 79
注册: 2008年2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我还以为你是专业人士呢。

我也无语啊哈哈。我之前要是读音乐学院的,也不会跑来跟业余人士吵架。
更不会大大咧咧说,“古典音乐”就是“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哈哈,你想笑死人吗?

[jdai 编辑于 2008-03-22 19:30]


算了,谁叫他自己看帖子不认真呢,本来前面写的就是给业余选手看的,自己不看明白,回头给我们上课,俺错了,俺不是专业人士,但是俺在这里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算是自娱自乐了.我看那哥们也遁了,我们就打住,继续谈点有意思的,这个就算是小插曲,娱乐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漱景斋 发表
原来这里只是一些喜欢音响的发烧友在这里啊。我还以为有专业音乐人士呢!让我想起一个朋友曾经对我说:“你们音乐学院的人都干什么去了,也太差了,你看人家赵本山,人家那二胡拉的,那葫芦笙吹的,那叫一个好,你们音乐学院的人差远了”。呵呵,真是无语。现在又有了这种感觉。无语啊!!


我还以为你是专业人士呢。

我也无语啊哈哈。我之前要是读音乐学院的,也不会跑来跟业余人士吵架。
更不会大大咧咧说,“古典音乐”就是“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哈哈,你想笑死人吗?

[jdai 编辑于 2008-03-22 19:3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2
帖子: 661
注册: 2007年8月
原文由 漱景斋 发表
原来这里只是一些喜欢音响的发烧友在这里啊。我还以为有专业音乐人士呢!让我想起一个朋友曾经对我说:“你们音乐学院的人都干什么去了,也太差了,你看人家赵本山,人家那二胡拉的,那葫芦笙吹的,那叫一个好,你们音乐学院的人差远了”。呵呵,真是无语。现在又有了这种感觉。无语啊!!


你在学院,又或者专业出身,未必就意味着你是对的.套杜维明的一句话:由于体制的原因,学院里的学者已经失去智慧.真正的智慧在民间.

以我观点,对杜的话语,也不赞成,因为他无意之中也捧了所谓学院专业的臭脚.

你的观点,我还是说,对了一大半.至于另一位说,一大半也不对,也是他的权利.没有谁才是对的.没有什么才是最正确的.

本世纪一件大事,就是很多概念,很多理论,要重新定义.学院没有这能力.专业者更没有这能力.除非他自己给自己发工资,并且不低.我才相信他们的能力.

艺术没有垄断.
个人情感更没有垄断.

任何期望自己某些优势成为权威的企图,都是多余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14
帖子: 79
注册: 2008年2月
原文由 揽胜 发表

HAHA


无语了。突然间醍醐灌顶,俺遁了。 我只能说,很好,很强大,这么多年我都白听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822
主题: 12
帖子: 3248
注册: 2004年8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一大半都不对。


HAHA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98
主题: 51
帖子: 2249
注册: 2008年1月
原文由 漱景斋 发表
看来你是做过一些功课,但是还很不够,呵呵。
你所谓的古典音乐应该叫做传统音乐。
巴赫、亨德尔时期的音乐叫做“巴洛克音乐”,是教堂音乐进入宫廷那段时期,带有明显的圣咏风格,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和声写作,曲式一般选用前奏曲和复格或欧洲各传统舞曲形式。巴赫的代表作主要为:创意曲、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德国组曲、 ......


这里的归类还是很准确的。不过现在把这些音乐称之为“古典音乐”,这已经是约定俗成的叫法了。可能是因为英文叫classical,所以直接翻译成了“古典”。其实翻译成“经典”更贴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15
主题: 0
帖子: 107
注册: 2007年11月
原来这里只是一些喜欢音响的发烧友在这里啊。我还以为有专业音乐人士呢!让我想起一个朋友曾经对我说:“你们音乐学院的人都干什么去了,也太差了,你看人家赵本山,人家那二胡拉的,那葫芦笙吹的,那叫一个好,你们音乐学院的人差远了”。呵呵,真是无语。现在又有了这种感觉。无语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泥沙河 发表

对了一大半.


一大半都不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2
帖子: 661
注册: 2007年8月
原文由 漱景斋 发表
看来你是做过一些功课,但是还很不够,呵呵。
你所谓的古典音乐应该叫做传统音乐。
巴赫、亨德尔时期的音乐叫做“巴洛克音乐”,是教堂音乐进入宫廷那段时期,带有明显的圣咏风格,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和声写作,曲式一般选用前奏曲和复格或欧洲各传统舞曲形式。巴赫的代表作主要为:创意曲、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德国组曲、 ......


对了一大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15
主题: 0
帖子: 107
注册: 2007年11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天哪,高论。

惭愧惭愧,这里不应该是我这种人掺合的,本来自娱自乐挺好的。就当我是瞎说,你们随便听听,打扰打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漱景斋 发表
看来你是做过一些功课,但是还很不够,呵呵。
你所谓的古典音乐应该叫做传统音乐。
巴赫、亨德尔时期的音乐叫做“巴洛克音乐”,是教堂音乐进入宫廷那段时期,带有明显的圣咏风格,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和声写作,曲式一般选用前奏曲和复格或欧洲各传统舞曲形式。巴赫的代表作主要为:创意曲、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德国组曲、 ......


天哪,高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15
主题: 0
帖子: 107
注册: 2007年11月
看来你是做过一些功课,但是还很不够,呵呵。
你所谓的古典音乐应该叫做传统音乐。
巴赫、亨德尔时期的音乐叫做“巴洛克音乐”,是教堂音乐进入宫廷那段时期,带有明显的圣咏风格,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和声写作,曲式一般选用前奏曲和复格或欧洲各传统舞曲形式。巴赫的代表作主要为:创意曲、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德国组曲、博兰登堡变奏曲、十二平均律和为艺术家而作等。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时期的音乐才是真正的古典音乐。
贝多芬以后包括门德尔松、舒曼、舒伯特、肖邦等都属于浪漫派音乐代,而此中的佼佼者当属柴科夫斯基。
瓦格纳、拉赫马尼诺夫、李斯特等属晚期浪漫派。
再往后还有印象派的拉维尔、德彪西等。
进入二十世纪开始有现代派如斯特拉文斯基、十二音体系的勋伯格、韦伯恩等。
这些在音乐上统称为传统音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525
主题: 20
帖子: 1335
注册: 2006年11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你这个DECCA版本我没听过。但似乎与我上面贴的那个PHILIPS版本是完全相同的录音!因为演唱阵容完全相同。歌手相同,指挥相同,乐团是BBC,也相同。唯一没看到的是录音年代。我的那张唱片,标明是1975年的录音。如果年代也相同,那就是确实是同一个录音。大概是环球集团的内部协调吧。


你这么一说我对照看了一下果然是这样,估计是DECCA的再版,呵呵。谢谢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lxy2006 发表

能留下许多回忆的人生是丰满的,尽管也许这些回忆不一定都是美好的。
jdai兄看了你写的介绍,我对蒂佩特这张很有兴趣,说实话我对阴郁绝望方面的东西都比较有兴趣,当然这仅仅停留在审美层面上,呵呵。言归正传,我在网上找了一下这张唱片的下载(顺便鄙视一下自己,嘿嘿),搜索到的是这个版本,不知道你对这个版本有 ......


你这个DECCA版本我没听过。但似乎与我上面贴的那个PHILIPS版本是完全相同的录音!因为演唱阵容完全相同。歌手相同,指挥相同,乐团是BBC,也相同。唯一没看到的是录音年代。我的那张唱片,标明是1975年的录音。如果年代也相同,那就是确实是同一个录音。大概是环球集团的内部协调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525
主题: 20
帖子: 1335
注册: 2006年11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而这首《我们时代的孩子》也就算是一个里程纪念被我留下来了。我一看到它就想到当年在番禺的那一次。很累很辛苦,天气很阴很潮湿。


能留下许多回忆的人生是丰满的,尽管也许这些回忆不一定都是美好的。
jdai兄看了你写的介绍,我对蒂佩特这张很有兴趣,说实话我对阴郁绝望方面的东西都比较有兴趣,当然这仅仅停留在审美层面上,呵呵。言归正传,我在网上找了一下这张唱片的下载(顺便鄙视一下自己,嘿嘿),搜索到的是这个版本,不知道你对这个版本有无了解?谢谢,也顺便感谢你提供的所有古典音乐知识,在下受益匪浅^_^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爱国超人 发表

我也有很相仿的经历。大学时候偶尔在收音机里听到一段非常好听的合唱曲,听上去像是安魂曲。当时为了找那首曲子,去唱片店里试听了不少合唱曲,但店里能试听的片子很有限,最后只好博一下,花了一个月省下来的生活费,买了一套布里顿的《战争安魂曲》,可惜依然不是。那首曲子至今没有找到。
《布兰诗歌》还真是找的人 ......


做发烧友基本不是开心的事情,至少不是轻松的事情。为什么做下去?只是觉得欲罢不能。凡事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其实也就和活受罪差不多了。

买唱片就是其中最糟的环节。主要是时不时的惦念和牵挂,其次是掏钱包时一刹那的犹疑。很烦很不爽。

买《布兰诗歌》之前揣测的过程多少要借鉴福尔摩斯的方式。我也是通过迈克尔杰克逊MTV《黑与白》开头才产生冲动。然后就是猜测,这是哪一个国家的?哪个年代的?歌剧选段吗?还是纯粹的合唱作品比如安魂曲?

还好当时已经对古典音乐有所认识。用排除法很快锁定,此曲一定是浪漫主义之后的产物,说不定是二十世纪作品。其次,此曲一定不是歌剧选曲——这是我的直觉。

然后按照上述条件慢慢找。找到的时候已经没觉得惊喜,只感到解脱。

[jdai 编辑于 2008-03-17 22:4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98
主题: 51
帖子: 2249
注册: 2008年1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这张唱片恐怕是我手头最古老的一张CD。风格跟封面一样,阴郁绝望。我很少听它,但是也没舍得扔。尽管最后一曲已经有点儿跳音。

想起来当年买它,也算辛苦经历。90年代初,偶尔听到一部合唱,很好很强大。于是想买一张唱片回来仔细听听。但不知道这是什么曲子。于是到处乱找乱猜。凡是国外合唱作品都要看看。回想起来,很 ......


我也有很相仿的经历。大学时候偶尔在收音机里听到一段非常好听的合唱曲,听上去像是安魂曲。当时为了找那首曲子,去唱片店里试听了不少合唱曲,但店里能试听的片子很有限,最后只好博一下,花了一个月省下来的生活费,买了一套布里顿的《战争安魂曲》,可惜依然不是。那首曲子至今没有找到。
《布兰诗歌》还真是找的人不少,呵呵。有好几个朋友都问过我杰克逊MV的那个opening是什么曲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这张唱片恐怕是我手头最古老的一张CD。风格跟封面一样,阴郁绝望。我很少听它,但是也没舍得扔。尽管最后一曲已经有点儿跳音。

想起来当年买它,也算辛苦经历。90年代初,偶尔听到一部合唱,很好很强大。于是想买一张唱片回来仔细听听。但不知道这是什么曲子。于是到处乱找乱猜。凡是国外合唱作品都要看看。回想起来,很累很辛苦。因为那时候没有互联网,完全是单枪匹马没头苍蝇。

有一次逛到广东番禺易发电器城。易发那时候生意很兴旺。是进口电器集散地。内地客商蜂拥而至,批发松下画王电视机和真假参半的JBL音箱,还有突然兴起的自动变焦傻瓜相机。

我这种小人物走进易发,人家根本不抬眼看。在一家卖LD的小店,我看到墙边也顺带着卖进口唱片。都是很旧的东西,零零星星每种只有一张。

其中这张蒂佩特的合唱吸引了我的注意。这张东西是不是我一直在找的那首合唱呢?店家懒得啰嗦,90块钱把这张冷门唱片卖给我。90块钱,在94年也算是挺贵的消费罢。

回家一听,并不是我要找的那部合唱。世界上哪有那么凑巧的呢?除非全世界只有一首合唱。但这是不可能的。

又过了几年,我才找到我要的那首合唱。那就是《布兰诗歌》。

而这首《我们时代的孩子》也就算是一个里程纪念被我留下来了。我一看到它就想到当年在番禺的那一次。很累很辛苦,天气很阴很潮湿。

蒂佩特是一位很有水平但是一直没有很大名气的英国作曲家。今天看看这张唱片的阵容,也是很好很强大。女高音杰西·诺曼,女低音雅内特·贝克,指挥更是大名鼎鼎获奖无数的柯林·戴维斯。

[jdai 编辑于 2008-03-16 20:1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王程程 发表
不敢苟同你的一些观点!
数码处理之后的音效能好?

顶及的黑胶是强过CDN倍的.
模拟母带要是你听过是会流泪的.

不过很喜欢你的文章.


没关系,不苟同我的观点很正常。顶级黑胶和顶级cd谁更强谁也说不清。普通cd比普通黑胶强倒是看的见的。顶级黑胶转成cd也很强也是看的见的。国内外好多人经验证实了。

喜欢我的文章就好,我就算没有白费时间。哪怕反对也没关系。吵架起来更热闹。热闹总比冷清好。捧场本身就是掌声。谢谢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关于古典音乐之我见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