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古典音乐之我见 [主题管理员:Jdai]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45207 回帖:250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0.002
主题: 46
帖子: 819
注册: 2003年4月
原文由 王程程 发表
不敢苟同你的一些观点!
数码处理之后的音效能好?

顶及的黑胶是强过CDN倍的.
模拟母带要是你听过是会流泪的.


数码之后容易保证质量和稳定性.  

LP是好, 但是要超过CD, 需要比CD大得多的投资, 还得面对可怜的寿命, 放一次磨损一次.

黑胶本身的成本也超过CD.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二战之后,录音技术越来越先进,很快进入激光唱片时代,演奏家们却越来越复古,追求两百年前的本真演绎,乐团用古乐编制,规模小,音色单薄,不追求震撼,追求纯净。比如这张唱片的指挥古斯塔夫·莱茵哈特,就是代表人物之一。他和哈弄库特、加迪纳、克里斯蒂一干人成了古乐※※。鄙弃现代弦乐和大钢琴的甜美辉煌,一心把音乐弄得孤芳自赏,把普通听众越推越远。普通听众可都是听着现代轻音乐和流行歌曲长大的哟。

从音响效果来说,莱茵哈特下面这张巴赫《马太受难曲》比上面那张里希特版本晚了大约四十年,但是风格比里希特早了两百年。初听起来,还是里希特的版本悦耳动听。怪不得大家伙儿对五十年代黑胶风格念念不忘。

可是DHM公司以及莱茵哈特的制作态度依然是严谨的。甚至比里希特严谨。他们不肯讨好听众,宁愿商业上自杀,所以愈发显示其勇气可嘉。最终的结局自然就是,hamonia mondi公司已经基本退出江湖。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673
主题: 13
帖子: 73
注册: 2007年10月
不敢苟同你的一些观点!
数码处理之后的音效能好?

顶及的黑胶是强过CDN倍的.
模拟母带要是你听过是会流泪的.

不过很喜欢你的文章.

其实我不太计较CD但是我挑录音版本,和我喜欢的指挥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听古典音乐,如果不听巴洛克,那就等于没抓到主线。听巴洛克,如果不听巴赫,也等于没抓到主线。听巴赫,如果不听他的合唱作品,比如众多康塔塔,也等于没听。他的马太受难曲和圣约翰受难曲尤其要听。

但是多数人很难很快喜欢上巴赫的康塔塔,因为宗教味道太强。我是兜兜转转很久,才决定弄一张马太受难曲来听,而且第一张贪便宜,买了引进版。比如下面这张,号称公安部下属某音像公司的出品,版本还是卡尔·里希特五十年代率领慕尼黑爱乐的录音,唱片格式还是HDCD。

的确好听。里希特像斯托科夫斯基一样,把乐队编制改成现代风格,弦乐部分异常丰厚醇美,独唱歌手素质也高,录音制作也温暖圆润。

可是,引进版还是不能买啊!这么好的唱片,播到倒数第三首就卡住了。我换了两台机器都是同样问题。国内压碟质量实在实在太差!

只好去花几倍的价钱再买一张进口的。但是版本不同了。后面一张买的是德国的hamonia mondi版本,新录音,但却完全恢复古乐风格。下一个帖子介绍。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这就是徐惟聆和余隆1997年跑到捷克录制的科恩戈尔德小提琴协奏曲唱片。碟中另外也收入了科恩戈尔德同时代作曲家歌德马克的小提琴协奏曲。

徐惟聆的音乐会我听过一次,在众多拉小提琴的女人中属于比较洒脱干练的类型,技术也不错。

拿索斯这张唱片,也正属于价格低廉而水准很高的那类。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科恩戈尔德屈居好莱坞,担当电影作曲家多年,直到最近才重新获得重视。比如这部表现主义歌剧《赫利亚纳的奇迹》,1927年面世时在欧洲引起轰动,随着多年战乱,很快被人遗忘,到二十世纪末再度引起重视,被确认为科恩戈尔德歌剧的最高成就。这套歌剧有三张唱片,篇幅之长,阵容之大,难度之高,直逼瓦格纳和理查·施特劳斯,可听性之高,更是为德语歌剧挽回好多分数。这部歌剧演出难度也高,所以唱片版本凤毛麟角。我这套是1993年的录音,全数字。

[jdai 编辑于 2008-03-16 17:0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这两年新唱片越出越少,尤其各大公司都把歌剧录制计划削减几乎至零,因为成本太高,谁也亏不起。不过,一旦能够突出重围,新唱片的素质都比较经得起挑刺,比如下面这张,2005年的唱片,跟那些被人翻来覆去念叨的五六十年代精品相比,简直算再新不过了。

芮妮·弗莱明是难得的一位美国女高音,嗓音华丽,样貌也华丽,我收了她好几张唱片,封套中好几张唱片颇象《西雅图不眠夜》女主角。

这套理查施特劳斯歌剧《达芙妮》,我相信你们很难从网上下载吧。
因为此前,这部歌剧一直是唱片录音史上的一个空白。直到前几年俄罗斯新锐指挥西米杨·比契柯夫雄心勃勃地挑战成功。

前年的《留声机》杂志对这个新录音评价很高,说比契柯夫深谙理查·施特劳斯管弦乐精髓。目前这位指挥继续与弗莱明联袂,趁热打铁,即将推出另外的一些理查史特劳斯歌剧录音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再来一篇关于切利比达奇的高论。我说过,切利是九十年代末的热门。大卫·赫尔维茨这篇文章刚好写于1999年。

----------------------------
《切利比达奇:最后一位怪人天才指挥家?》

罗马尼亚指挥谢尔吉欧·切利比达奇的传奇色彩,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对录制唱片的坚决抗拒,以及他我型我素的音乐理念,尤其是奇慢无比的演奏节拍。

切利比达奇死后,他的家人决定选择出版他的生前演出录音。动机据说是为了防止盗版流行。其实说穿了也还是为了一个“钱”字,尽管嘴上不肯承认这一点。当然,一切向“钱”看也无可非议。问题在于,出版切利生前录音,是否真的有助于扩大他作为音乐指挥家的名声呢?是否真的有助于实现切利生前追求的音乐理想呢?姑且不论切利家人的动机是否纯良,也姑且不论切利音乐演绎上的失败现实(比如他的贝多芬交响乐),总之我们应该记住,事实上这位老人生前从来没有准许任何人公开出版发行这些演奏录音。

然而,不管切利本人作何感想,毕竟还有慕尼黑爱乐乐团值得我们惦念。这些录音的版权,一半也应该归慕尼黑爱乐所有。乐团成员们虽然对切利老头唯命是从,这些唱片毕竟还是值得一听。乐团成员们演奏时全情投入,常常有超水平发挥。在布鲁克纳交响乐中尤其突出,神来之笔数不胜数:第四交响乐末乐章结尾;第五交响乐“谐谑曲”乐章中改编过的定音鼓乐段;第九交响乐第一乐章宏大的气势;以及布鲁克纳作品中所有的慢乐章。这些全都美不胜收,唯一不足,是第七交响乐,速度实在太慢,比索尼公司出版的录像片还要慢。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彼时切利年迈,身体已经相当虚弱。那是1994年的现场录音。

布鲁克纳交响乐通常比较适合用慢速度演奏。但是对于贝多芬则不然。在对待贝多芬作品方面,切利的思想观念具有明显的弊病。他对待古典主义作品的态度与格伦·古尔德非常类似:强调对位平衡,淡化声部反差,甚至删减第一乐章的再现部,片面追求自然流畅。无疑,这造成与音乐原旨相背离,对贝多芬作品尤其如此。用这种方式演奏音乐,效果之沉闷,可想而知。切利演奏贝多芬,唯有一部作品可称得上精彩:第六交响乐。这部作品原本就结构松弛闲散,适合用切利那种特有的单纯线条和织体来表现。除此而外,切利演奏多半处于事与愿违状态,尤其第七交响乐,第一乐章竟然用去了十六分钟,还不包删减了的再现部(克伦佩勒,也是出了名的“慢”指挥,也只用了区区十二分钟嘛)。

切利比达奇的布拉姆斯,虽然也很慢,但是却比他那怪里怪气的贝多芬效果强多了。音乐的抒情性和对位精度都很迷人,指挥家渐入佳境,织体阐述清晰,音乐呼吸自如,音色自然优美,正是我们通常所喜欢的那种声音。例如第四交响乐第一乐章,结尾处音乐精妙纯净,营造出浓烈的悲剧气氛,而末乐章之凌厉迅捷,又形成鲜明对比。第二交响乐也同样生动激昂、力量雄浑。

可惜,切利比达奇的舒曼第二交响乐唱片,尽管其中也收入了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但是这张唱片再度蹈入他在指挥贝多芬时的失败覆辙。

总之,正如别的怪才指挥(比如斯托科夫斯基)一样,切利比达奇的指挥录音水准高低不一、反差甚大。不过,对于他的最佳演绎,勃拉姆斯,其次是布鲁克纳,毕竟还是颇具特色的唱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这五大诀窍倒是句句在理,赞同!

科恩戈尔德的小提琴协奏曲,前几天下了一个木塔和普来文的版本,一听,发现之前早已听过,但是忘记是谁的版本。可听性很高,但是结构不够清晰,或者是木塔处理得不好。感觉作者似乎是个犹太人,曲风很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简单翻译一下大卫·赫尔维茨关于《古典音乐唱片收藏五诀》如下。不是七诀,是五诀。上次我记错了。

------------------------------------------------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激光唱片问世。

此前几十年,唱片工业早已取得累累成果,这下更是如虎添翼。但是各大唱片公司急功近利,求量不求质,匆匆推出了很多平庸音乐家的平庸录音,于是唱片版本泥沙俱下,令消费者无所适从。加之激光唱片受众迅速扩大,唱片销售竞争日趋激烈,大型连锁店全面取代个性化服务的小唱片店,更令普通购买者进入唱片店如同进入迷宫,尤其年轻人,多半对古典音乐不甚了了,面对林林总总的古典音乐唱片,感觉不得要领。

更何况,激光唱片相比黑胶,亲民特点逊色很多。黑胶唱片封套背面多有详尽的曲目介绍,而激光唱片巴掌大小,说明文字几近与无。这也进一步拉开了古典音乐与老百姓的距离。

针对此种现状,下面就是购买古典音乐激光唱片的五大要诀

要诀一:唱片价格贵,不一定演奏水平高。因为新发行的唱片就像好莱坞新电影,价格总是很高的。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才会变成廉价版。另外,有些小唱片公司,例如拿索斯,一向致力于录制发行廉价唱片。但是事实证明,拿索斯的很多唱片,艺术水准一点儿也不差,尽管它价格并不高。

要诀二:唱片价格贵,不一定音响效果好。原理同上。所以,很多五十年代的著名唱片系列,经过数码重整,价格很便宜,而音响效果更棒。甚至比某些全数字录音的新唱片还棒。

要诀三:多参考唱片评论文章。虽说每个人口味不同,评论家喜欢的未必适合你的喜好,但是,读多了评论,你就能判断评论家所言究竟意味什么,他的“好”是否你的好,他的“差”是否你的差。另外,虽说各个评论家的观点未必相同,但是多数评论家对于优秀唱片,还是能做到一致推崇的。这是唱片工业历来的一个奇特现象。无论哪个评论家,除非他神经搭错,否则一定不会否认玛丽亚·卡拉斯的普契尼《托斯卡》和小克莱伯的贝多芬《命运交响乐》是优秀唱片。

要诀四:有耐心和时间。欣赏古典音乐的真正困难,其实并不在于它有多复杂和深奥,而在于古典音乐篇幅太长。大型古典音乐作品譬如交响乐和协奏曲,与流行歌曲相比,好似拿大教堂与小木屋相比。在大教堂未必一定比在小木屋里呆着更舒服,但是内部空间一定比小木屋大了好多倍。为了让听众们不至于失去耐心,唱片公司推出了很多节选和精选唱片,这样一来,更让老百姓觉得,大部头音乐纯粹是给那些专业人士做研究用的。这是一个谬误。如果你喜欢听,那么音乐并不会显得冗长。所以,对于新唱片,多听几遍,感觉就会不同。因为你越是熟悉音乐,就越容易接受它。另外,多听不同版本也有好处。不同的录音版本,仿佛菜肴里加了不同的作料,会让你有不同的感受。

要诀五:把古典音乐当作娱乐。音乐是一种享受,不是学生做功课或者教授搞研究。不一定要穿插着弄明白作曲家生平,创作年代的※※背景,以及当时的艺术思潮。音乐的思想内涵再深奥,也不会影响它的优美动听。正好比《哈姆雷特》主题内容很深刻,但是情节也很精彩。所以,别让音乐的内涵把你吓倒。

[jdai 编辑于 2008-03-10 01:1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
帖子: 21
注册: 2006年1月
本人也说说自己特别喜欢的几个音乐家:

得布些
巴哈
撕特拉文撕鸡
下不里哎
李母撕鸡科傻科夫
得我下课
马勒

其中之得布些的作品几近收齐,不知有没有同好?

[亻尹 编辑于 2008-03-08 15:3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8.183
主题: 70
帖子: 6709
注册: 2003年12月
他的歌剧,还没怎么多听。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8.183
主题: 70
帖子: 6709
注册: 2003年12月
那我就赞助一下Korngold吧,他出生在捷克的摩拉维亚,也算半个捷克人哈。这张他的室内乐包括钢琴三重奏和小提琴奏鸣曲,其中钢琴三重奏居然是他13岁前完成的,让我倒吸一口凉气。这首三重奏在保持了很连续的旋律的同时,还混合了一些现代情绪中的焦虑,让人想起一点点亚纳切克。和比较多的老旧的维也纳气息。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这两天电脑坏了,不能贴照片。因为我最近又淘到几张好唱片。

古典音乐,乐趣可以集中在几个大家身上,比如巴赫贝多芬莫扎特之类。也可以通过猎奇来寻找乐趣。比如搜刮墙角旮旯里不受大众重视的冷僻玩意儿。好比在农村乡间淘古玩,或者吃腻了鸡鸭鱼肉,学广东人样儿,带腿的东西,除了桌子凳子,各种飞禽走兽都宰来尝尝味道。

科恩戈尔德!了不得的作曲家。可惜多半被湮没了。因为在美国人眼里,他只是为好莱坞电影配乐而出名,得过三次奥斯卡最佳作曲奖。

在欧洲人眼里,科恩戈尔德则是众多歌剧作曲家中的佼佼者之一。因为他曾亲得马勒之耳提面命,那时候他才九岁。已经凭一部康塔塔引人注目。他的歌剧的确了不得。如果不是人生半道上遭遇世界大战,只好流亡到美国去写电影音乐谋生,他本可以和理查·施特劳斯,贝尔格,斯特拉文斯基较一个高下罢?

在中国,我从来没看到任何国内媒体认真介绍过这位奇人。哪怕我们的国内大腕儿已经在国外悄悄录制了他的小提琴协奏曲。

单是按照旋律优美情调委婉衡量,他的小提琴协奏曲足可进入最受欢迎的保留曲目之一。听过便知,决不骗人。因为,至少有一点合理解释:科恩戈尔德写这首曲子是在1945年,彼时他早已从观念超前的先锋派作曲家蜕变为通俗无比的电影配乐作曲家。他知道大众口味是什么。

我所听的这个小提琴协奏曲唱片版本,也是国人尤其是上海人的骄傲。独奏:徐惟聆;指挥:余隆。由捷克斯洛伐克的拉佐莫夫斯基交响乐团协奏,拿索斯唱片公司出品。

而且这张中国人挑大梁的唱片1997年就面世了。十年来,我们为什么几乎一无所知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切利演绎交响乐的拖沓缓慢


实际上拖沓缓慢不是要点,为什么要这么干才是。

就我对他的肤浅了解,切力应该算是一个HIFI发烧友(是不是有点贬低他啦?),他非常在意音乐从乐队里产生,经过音乐厅的多次反射,最后传达到听众耳朵里,这“整个”过程。而不仅仅是演奏出来就完事。

所以他慢,所以他不愿意录音,只开音乐会。

有时候他为了让后排听众能听清楚那些织体复杂的乐段,不惜大幅度放慢速度,因为后排的混响更重。当然这样为了“传达”而置“演绎”于不顾的做法是不是值得提倡,那另当别论。我听他的东西,不太在意速度快慢,而是看他的演绎是不是能自圆其说,是不是能“揭示”出,或者“赋予”作品某种精神内容,这才是重点。

因此,在马文斯基的“柴六”之后,我还会认同他的“柴六”言之有物,尤其是末乐章。不像以卡拉杨为代表的“商业性”演出那样:听了上句就知道下一句。

对于切力“洁净透明”一说,我体会不到,也许音响器材太差,反倒觉得卡纳配置布什还有福特问格勒的录音才是粗糙无比,可能跟老式录音技术有关,而现代录音都很透明,尤其是日本的,听听SONY后期为卡拉杨制作的影碟就知道。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文风就比较火爆,如果有时间,我可以把它翻译出来。


好啊,期待ING,,,,,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刚才得知意大利男高音斯苔芳诺逝世。

对于今天的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说,都知道“世界三大男高音”,但是估计不大有人知道他,一个“卡拉斯时代”的男高音,更何况还是一个过早离开舞台的男高音。但是对于我来说,斯苔芳诺却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他是我在1977-78年踏入古典音乐之门时期,最早接触的艺术家之一,当然是在收音机里接触,他那一组那坡里民歌,直接唱到我心坎里,一时间觉得我之前所听过的中国民歌太,太那个了,,,,,。后来听多了其他男高音之后才理解为什么他的嗓音褪败的如此迅速,就与他那纯真,热情,激烈,奔放的唱法有直接因果关系。

以下是从网站找来的一些文字,转贴至此,纪念一下这位唯一“不顾后果使劲唱”的男高音。感谢原作者!

意大利杰出的男高音歌唱家朱塞佩•迪•斯泰方诺(Giuseppe di Stefano, 1921.7.24~2008.3.3 )2008年3月3日周一早上在米兰附近的家中逝世,享年86岁。在1992年退休前,他以女高音玛丽亚•卡拉斯的忠实排档闻名遐迩。他俩与全球顶尖的指挥家诸如赫伯特•冯•卡拉扬在世界各地演出。上世纪50到70年代,他也在维也纳、伦敦、巴黎、芝加哥、墨西哥城、里约热内卢和约翰内斯堡等地演出。
斯泰方诺擅长意大利作品,以威尔第的《弄臣》和唐尼采蒂的《拉美摩尔的鲁齐亚》著称。此外他也在瓦格纳、古诺和比才作品方面颇有建树。他的最后一次演出是1992年6月,在罗马的卡拉卡拉广场演唱普契尼的《图兰多》。斯泰方诺将他过早地结束演唱生涯归咎于家里使用的空调。外界均认为那是由于他撕心裂肺的演唱提早了消耗了演唱寿命。
虽然并未公布死因,但斯泰方诺2004年在肯尼亚与妻子度假时遭到匪徒袭击,身边财物被洗劫一空,脑部也遭到创伤。从那以后他一直没有康复。(转自KLASSIKOM音乐资讯中心,略有删改)

也许在艺术或技术上,Pippo并没有达到趋于完美的境界,但是能听到这样真挚热烈直率的声音,我们夫复何求?别了Pippo。黄金时代与我们的维系正在一点点地消逝……——碎语

迪•斯苔法诺是第二次世纪大战后崛起的意大利男高音,50年代和60年代与德•莫纳科齐名,成为20世纪十大男高音之一。

早期,迪•斯苔法诺的Bel Canto抒情、温暖、炽热,一度为人所崇仰。后期,他的演唱不加控制,激情过渡,用力过猛,声音负荷过重,嗓音衰退。

卡鲁索、吉利、毕约林、贝尔贡奇、盖达、帕瓦洛蒂、多明哥等诸位男高音演唱的能力,都是根据作品所需有所布局,他们始终是在力所能及的范畴之内歌唱。而迪•斯苔法诺,光靠本钱唱歌,恃声凌人,因此嗓音寿命不长,仅40余岁便告别了舞台。
(摘自 史君良著《唱片里的声乐艺术》)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zhp62 发表
这是关于谢尔盖•切利比达凯的一篇文章,作者提供了很多信息,也有有很多观点,对于喜欢切力的大侠,值得参考,转贴至此。

特别感谢原作者!

  关于柴六不用多说了,这张CD是九二年十一月的录音。下面就Celibidache转点资料供大家参考。

  谢尔盖•切利比达凯 (Sergui Celibidache) 1912 ......


切利比达奇神话,早在2000年就不再热门了。当然他其实还是很聪明,拒绝为黑胶时代录制唱片。因为他那套“洁净透明”的理念,录制在黑胶唱片上的确不好听。

关于将交响乐队音色打造得“洁净透明”,切利比达奇既不是始作俑者,也不是最高成就。前有柯纳佩茨布什以及富特※※勒,后有阿巴多和布列兹。如今更多年轻指挥家也已经掌握了这套技巧。好比当年帕格尼尼不可思议的魔鬼琴技,现在已经是音乐学院学生的平常训练。

卡拉扬把“洁净透明”的大趋势给拉了回去,他强调的是另一个层面,即整个乐队浑然一体光滑辉煌而非“洁净透明”,这似乎有点不合潮流,所以卡拉扬死后,整个柏林爱乐重新经历脱胎换骨的磨练。但是总体来说,德国人当年选中卡拉扬而非切利比达奇接替富特※※勒的皇冠,实在有其必然道理。这个不多说了。

切利比达奇的演绎没什么商业意味,在听众中吃力不讨好。尤其与战后一群美国大腕儿格格不入,这倒是很让人钦佩。美国人喜欢大嗓门。而切利追求精致高贵。所以洁西·诺曼那样的大牌女高音,一直沾沾自喜在《最后四首歌》和《尼伯龙根指环》中的游刃有余,到了切利那里,统统得不到承认。两人合作理查·施特劳斯,闹得不欢而散。切利压根儿不喜欢这个黑女人扯着嗓门唱歌的架势。

切利演绎交响乐的拖沓缓慢,大概我一直到老也不会习惯。切利的同代人兼同乡,同为著名罗马尼亚裔指挥的科密绍纳,如今依然在国际乐坛活跃。前几年我曾有幸听过他指挥亚洲青年管弦乐团演奏的勃拉姆斯和拉赫马尼诺夫。这位老人把一群年轻人调教得规规矩矩,功力非凡。科密绍纳对切利比达奇的故意拖沓,也是一副不以为然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zhp62 发表
楼下的《旺德综合症》一文,整个胡说八道(假如作者不是在写枪文,而是他自己真正的观点的话)。不知这个大卫·赫尔维兹是什么人,我看他文字功夫一流,但是关于音乐,几乎是个菜鸟。


没事没事,我当你开玩笑呢。

网上google 一下,可以找到二十万个条目。而且进了※※※※全书。现将其生平介绍一下吧。

大卫·赫尔维茨是一位古典音乐写手和唱片评论员(我已经足够低调,没有翻译成“作家”和“音乐评论家”)。他经常为《高保真》(High Fidelity)和《号角杂志》( Fanfare Magazine)以及“今日古典”网站(Classic Today)和亚马逊网站撰写文章。

赫尔维茨写过一些面向业余听众的古典音乐书籍,包括《贝多芬抑或不好分:实用古典音乐聆听指南》(Beethoven or Bust: A Practical Guide to Understanding and Listening to Great Music),另外还写过《大师解析》(Unlocking the Masters)丛书,其中包括对个别大作曲家的研究专著,譬如《海顿探讨:关于一位音乐创新者的聆听指南》(Exploring Haydn: A Listener's Guide to Music's Boldest Innovator)。

赫尔维茨还专著介绍过其他著名作曲家,包括德沃夏克,莫扎特,马勒,萧斯塔科维奇,西贝柳斯等等。

赫尔维茨的主业似乎也不是音乐。目前他居住在纽约,在房地产行业任职。

打开他的个人网站“今日古典”(classic today),首页文章《古典音乐收藏之七个阶段》,文风就比较火爆,如果有时间,我可以把它翻译出来。

[jdai 编辑于 2008-02-23 10:5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秋后的蚂蚱 发表

人家cosima和瓦格纳是自由恋爱。

那这个民族乐派怎么划? 听德奥的听太多,有时听听东欧的感觉还不错,但是味道没有德奥的所谓的那种 --正.


人家潜水的,看到这么多关于民族乐派的琐屑辨析,恐怕要皱眉头了。音乐好听便罢,管它是否民族乐派做甚。然而关于民族乐派阵营的划分,鄙人研究不多,粗略理解为自格林卡以降,西贝柳斯压阵。东欧及俄罗斯浪漫主义作曲家中,一部分人而已。几个出名大腕肯定不能算民族乐派,柴科夫斯基,李斯特,肖邦绝对不是。

德沃夏克被归入民族乐派,我估计也不是他本人意愿。格拉祖诺夫音乐中的民族风格那么强烈,还是被俄国五人团视为异己。二十世纪几个音乐家,比如埃奈斯库,也不能算民族乐派。全体西班牙作曲家都不应该归入民族乐派。他们音乐中的拉丁元素是自然流露,不是刻意为之。像俄国五人团那样为了反莫扎特而反莫扎特,然后说这是我们民族的声音,已经有点儿政治正确的影子。

雅纳切克是我认为最有成就的捷克作曲家,比德沃夏克还了不起。因为他的音乐让人忽略了他的捷克人身份。如果音乐写来给全世界人听,最好保持一个无国界、非民族主义者的心态。对于外国人来说,我们希望看到他以一种自然的普世态度出现在大家面前。不用担心民族血缘因此丢失,这种东西与生俱来,永远也甩不掉,不必刻意彰显。

最普世的音乐是什么?德奥古典音乐也不算,无调性音乐才是。

[jdai 编辑于 2008-02-23 10:1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14
帖子: 79
注册: 2008年2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如果交响乐里用了点民歌就是民族乐派,那全世界没有非民族乐派了。民族乐派仅指特定时期特定国家里特定的几个人。他们是打着旗号与德国音乐抗衡的。把李斯特萧邦也归为民族乐派,是个笑话。李斯特把女儿都送给瓦格纳了,还民族乐派?

柴科夫斯基如果也被归入民族乐派,那强力集团肯定哭死了。

德奥音乐之所以始终 ......


人家cosima和瓦格纳是自由恋爱。

那这个民族乐派怎么划? 听德奥的听太多,有时听听东欧的感觉还不错,但是味道没有德奥的所谓的那种 --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如果交响乐里用了点民歌就是民族乐派,那全世界没有非民族乐派了。民族乐派仅指特定时期特定国家里特定的几个人。他们是打着旗号与德国音乐抗衡的。把李斯特萧邦也归为民族乐派,是个笑话。李斯特把女儿都送给瓦格纳了,还民族乐派?

柴科夫斯基如果也被归入民族乐派,那强力集团肯定哭死了。

德奥音乐之所以始终高高在上,是因为不刻意用民歌标榜,不为了民歌而民歌。在满篇文字中加两句陕北话四川话很容易,但不一定因此就成名作家。从巴赫到门德尔松到勃拉姆斯,从不拒绝异国曲调,从意大利到西班牙到苏格兰到匈牙利,顺手拈来。但是巴赫从来不让人觉得他意大利化。门德尔松哪怕曲名直接用了“意大利”,还是德奥音乐。莫扎特和贝多芬都写过土耳其进行曲,而且土耳其味道比不上柴科夫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柯夫的一半。但后者并未因此显得比德国同行伟大。

不能因为听出了某段民歌,就说那人是民族乐派。萧斯塔科维奇模仿勋伯格都来不及,何至于乐意被人归入民族乐派呢?还有雅纳切克,真不知道怎么竟然有粉丝敢把他名字翻译成“杰纳克”,如果因为他是捷克人就被归入“捷克民族乐派”,大概要撞墙了。民族乐派并不是个褒义词。尽管它间接弘扬了※※主义。

[jdai 编辑于 2008-02-23 01:3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秋后的蚂蚱 发表

推荐几个东欧浪漫主义作曲家的作品吧,前几天听波兰的感觉不错哦。想多整点。


东欧+浪漫主义=民族乐派

所以,老兄只需要去找来所谓“民族乐派”的东西听就行了。

不过要澄清一下,我本人是不赞同民族乐派这种说法的,我相信被别人或者后人归纳入“民族乐派”的很多作曲家自己也并不认为自己是什么乐派的,这大概都是外人为了区别于德奥音乐而贴上的标签。

简单地说,在世界各民族音乐发展演化※※中,德奥民族所产生和发展的音乐有幸成为了被各个民族普遍所能接受的音乐形式,成为了世界主流音乐,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多,你可以从宗教,科学,艺术,心理,社会发展与进步以及音乐本身等多方面去理解,在我看来,其中德奥音乐的丰富的表现性是关键。所以各个民族的作曲家都得要学习和掌握德奥音乐的理念和技术,在这一点上,与德奥作曲家是一样的,无论是写交响乐,协奏曲、室内乐,独奏,独唱,歌剧等等。

那么,在构成音乐作品的曲式、和声、曲调、节奏、配器等诸多元素中,小小地加入一点自己民族特色的东西,比如曲调,比如音型,比如和声,比如配器,就被冠以“民族乐派”,是不是有点以偏概全呢?让广大不知情的爱乐人士以为民族乐派与所谓正统德奥乐派有什么天大的不同,或者以为世界上还有更多的这派那派。其实认真追究起来,德奥音乐里也大量采用了德国和奥地利的民歌素材,比如小调,乡村舞曲等,所谓的德奥音乐也应该被称为“德奥民族乐派”,这样大家都叫“民族乐派”了。

东欧浪漫主义音乐也就集中在几个作曲家身上,你去不断挖掘是可以发现新大陆的,同时要有一个思想准备,第一,这些作曲家已经死了(废话!),我意思是他们的作品,你听一个就少一个,是可以穷尽的,第二,他们已经“著名”了的作品自然有它“著名”的理由,大浪淘沙,人民群众是有耳朵的。

另外,如果听了一个新作品,不来电,不要急于喀喳它,也许你没有遇到一个好的演绎呢。

我对于已经听过的东西,都会尝试不同的演绎,期望找到一个或者几个“有说服力”的,有时一个好的演绎是可以让作品起死回生的。印象最深的是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乐。

在我偶然听到斯皮瓦可夫指挥俄罗斯国家乐团的录音前,我已经听过至少五个版本的第五,当然都是非常“著名”的演绎,得到的印象,再加上手里几十张老肖的音乐,我的结论是:肖是一个垃圾作曲家!因为他在人格上说,是一个扭曲了的小人。一个“干净”的音乐爱好者,在入门时期,最好不要听他的东西。是斯皮瓦可夫的演绎,让我感觉到了一点“健康”,但是,那是斯氏的健康,不是肖氏的。话题再扯远一点,你会问:如果肖氏没有在“第五”里写下那点“健康”,那斯氏怎么能演绎出来?

只有乐谱里写了的东西才会被演绎出来,这种貌似合理的逻辑其实是错误的。认真想想三个问题:第一,五线谱这种工具究竟能在多大层面上记录下作曲家作曲时想表达的东西?第二,演绎者通过读谱并表达出来的东西,有多少是与作者的意图相吻合的?第三,高明的演绎者是不是可以演绎出连作者本人都没有意识到的作品内涵?

“忠实原作”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楼下的《旺德综合症》一文,整个胡说八道(假如作者不是在写枪文,而是他自己真正的观点的话)。不知这个大卫·赫尔维兹是什么人,我看他文字功夫一流,但是关于音乐,几乎是个菜鸟。

以下是转贴的关于“民族乐派”的标准解释。在此感谢原作者。

一、民族乐派的形成

在十九世纪中叶,东欧、北欧和俄罗斯的许多音乐家虽然深受西欧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影响,但他们实际上更重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创作,因而此间产生了一大批表现本民族的国民性格、愿望和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正是他们,建立和发展了这一相对独立的音乐派别——民族乐派。这一乐派并不属于某一时间范围,而是由于这一乐派具有共同的美学准则,而在音乐史上划归为一个整体。

狭义上的民族乐派仅包括四位代表人物,即捷克音乐家斯美塔那、德沃夏克和挪威音乐家格里格以及芬兰音乐家西贝柳斯。广义的民族乐派范围稍大一些,除了上述四位音乐家之外,还包括俄罗斯音乐家格林卡和俄罗斯“强力五人集团”(巴拉基列夫、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穆索尔斯基、鲍罗丁和居伊)。有的音乐理论家甚至认为俄罗斯音乐家柴科夫斯基、波兰音乐家肖邦和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等人应兼属浪漫乐派和民族乐派。

可以这样说,只要一个作曲家把他的音乐建立在他本国的民间歌曲和舞蹈上,或者努力用各种音来表现它的传奇或风景的时候,他就是在创作叫做民族主义音乐的东西。

二、俄罗斯民族乐派

俄国是一个广阔的国家,覆盖着整个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在北方,亚麻色头发的巨人们,唱着孤独的歌曲,在冰海里打鱼,并且在冰冻的海里猎貂来为世界上的名国王子做皮袍。在南方,深色皮肤的人们从亚细亚来到这些山里,带着他们那些古怪的、粗野的舞蹈。这一贫富分化、※※连绵不断的民族,古往今来都给人以“多灾多难”的印象,正是这样的命运,使这一民族具有了独特的性格:深沉而忧郁的气质、热情奔放的民间文化、争强好胜的民族精神。

从“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开始,经过“俄罗斯乐圣”柴科夫斯基,一直到本世纪不断活跃在音乐界的不计其数的俄籍作曲家、演奏家、指挥家,他们创作或表达的音乐语言,无不渗透着俄罗斯民族的精华。

三、捷克民族乐派

捷克这一国家处于中欧和东欧交界之处,境内山川纵横,景色优美,民族舞蹈也兼有中欧和东欧的特色。从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这两位大音乐家的作品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于自己祖国的无限热爱和眷恋。他们的作品深受本民族舞蹈音乐的影响,用浓厚的色彩、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祖国的山川大地等自然景色。

除了两位大师以外,捷克还产生了诸如菲比赫(1850-1900)、杰那克(1854-1928)、苏克和德尔德拉等著名音乐家。

四、北欧民族乐派

这一乐派也称为“斯堪第纳维亚民族乐派”,其代表为格里格和西贝柳斯。

挪威的格里格深受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结合本民族音乐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以描写自然为主,虽然充满民族音乐特色,却从不照搬任何一首民歌的旋律,而是把激情融于创作,从真实的创作中体现出民族性格。

芬兰的西贝柳斯则是一位充满※※激情的音乐家,他的重要作品大多反映出争取民族独立的倾向,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和鼓动性。他崇尚贝多芬,作品中常表露出类似贝多芬音乐性格的“斗争性”。后人认为,西贝柳斯是继贝多芬之后最重要的交响乐作曲家。

五、其他民族乐派

每个国家的民间音乐中都有一些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别的国家的曲调和节奏。例如:一旦我们逐渐熟悉了西班牙的音乐,以后再听到那些以响板和脚跟舞的咔嗒声为标志的令人兴奋的节奏,我们就绝不会误认它是任何别的音乐。西班牙是舞蹈的国土,像探戈舞、霍塔舞、波勒洛舞、阿拉冈涅兹舞、玛拉归纳舞——似乎有一种魅力,而且这类音乐感染了许许多多的作曲家们。伟大的西班牙作曲家法雅、阿尔贝尼兹、格拉纳多斯以及被后人誉为“吉它音乐史上的肖邦”的吉它演奏家泰雷加等人,都在创作中大量融入了西班牙民族音乐的特色,成为西班牙民族乐派的奠基人。

到本世纪上半叶,和西班牙民族乐派密切相关的拉丁美洲民族乐派也对世界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代表人物为墨西哥作曲家庞塞、巴西作曲家魏拉-罗伯斯、委内瑞拉作曲家劳罗等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14
帖子: 79
注册: 2008年2月
原文由 zhp62 发表

呵呵,不敢当,不敢当。我可是每天都会来这里看看,收获不少。

你老兄换了马甲啊。得罪了领导?


我在交流跟着捣乱,后来被城管从洞里揪出来晒太阳,城管本来说好就晒三天,结果三天过了,城管说我的后台不够硬,就把我晒成蝼蛄干了.这不蝼蛄还魂成蚂蚱了,关键时刻腿儿快.

对了,老大推荐几个东欧浪漫主义作曲家的作品吧,前几天听波兰的感觉不错哦。想多整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秋后的蚂蚱 发表

老大,好久没看到你了,怪想你的,。 切利是个怪人,连小可莱伯都喜欢恶作剧般的模仿他,当然一个半斤一个八两,谁也不比谁好多少。


呵呵,不敢当,不敢当。我可是每天都会来这里看看,收获不少。

你老兄换了马甲啊。得罪了领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14
帖子: 79
注册: 2008年2月
原文由 zhp62 发表
这是关于谢尔盖•切利比达凯的一篇文章,作者提供了很多信息,也有有很多观点,对于喜欢切力的大侠,值得参考,转贴至此。

特别感谢原作者!

  关于柴六不用多说了,这张CD是九二年十一月的录音。下面就Celibidache转点资料供大家参考。

  谢尔盖•切利比达凯 (Sergui Celibidache) 1912 ......


老大,好久没看到你了,怪想你的,。 切利是个怪人,连小可莱伯都喜欢恶作剧般的模仿他,当然一个半斤一个八两,谁也不比谁好多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14
帖子: 79
注册: 2008年2月
原文由 追风传说 发表
谢谢你的回帖,我这个门外汉终于知道了全地球人几乎都听过而且很喜欢的“婚礼歌曲(婚礼进行曲和结婚进行曲)”到底出之何方神圣了

  希望大家都发言把所有这些经典的乐章都推荐出来给初入门的菜鸟门学习!


说真的,我听了很长时间都不知道那个帮--帮--帮帮 是瓦格纳写的 , MS是唐豪赛里面的。入门可以多停点那个圆舞曲,很不错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5.361
主题: 433
帖子: 26724
注册: 2005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要么大家一起综合一下古典音乐的作曲家,然后每个作曲家的作品在列出经典的歌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5.361
主题: 433
帖子: 26724
注册: 2005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谢谢你的回帖,我这个门外汉终于知道了全地球人几乎都听过而且很喜欢的“婚礼歌曲(婚礼进行曲和结婚进行曲)”到底出之何方神圣了

  希望大家都发言把所有这些经典的乐章都推荐出来给初入门的菜鸟门学习!

原文由 秋后的蚂蚱 发表
还有瓦格纳的飞翔的女武神,那个现代启示录里面直升机那段,
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
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
门德尔松的乘着歌声的翅膀,
舒曼的梦幻曲,
舒伯特的小夜曲,
肖邦的革命练习曲,
斯卡利亚宾的D小调练习曲,
李斯特的爱之梦,
莫扎特的40号交响曲,
拉赫的帕格尼尼狂想曲18段
巴赫的air on G string, Ave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37
主题: 2
帖子: 57
注册: 2007年11月
这么多高人里面,有谁对本民族,中国民族音乐有些见地的DX?咱们不妨也聊一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关于古典音乐之我见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