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佳能CMOS技术进步猜测5D3能达到的水平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38767 回帖:175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913
主题: 23
帖子: 10664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佩剑者 发表于 2013-1-27 23:12
工艺这个还真不一定是越小越好。论坛上很多人都有误解,第一个是以为芯片工艺是以多少nm或um的线宽为标志的,实际在业内是以沟道宽度作为标志;第二个是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工艺优势,数字电路基本都是越小越有优势,但模拟电路则不一定,一般会根据 成本 和 用途 选择最合适的。SONY因为把数字电路部分也集成到芯片上了,所以是工艺小了后,优势大一些;但佳能的应该还是以模拟电路为主,所以这么十几年连工艺都不改一下。。
至于未来是S的思路更好还是C的思路更好,这个就难说了。

工艺小是有优势的,但问题是有没有用上有优势?小的线宽能力,就要配合绝缘能力更强的晶体和导电能力更强的铜连接。。。。
这些索尼看来还不打算从高端摄像机上下放到高端单反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913
主题: 23
帖子: 10664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spot 发表于 2013-1-27 20:32
我说“固定模式噪声本身就是要测量的画质性能的一部分”,意思是,在DXO的测试方法中,固定模式噪声,被当成影响画质的因素,作为噪声的一部分,与其它噪声源混在一起被测量,这也是合理的。毕竟一般应用情况下相机使用者无法自己去除固定模式噪声。

但应用公式不对啊。因为均值不为零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477
主题: 0
帖子: 928
注册: 2006年5月
identify 发表于 2013-1-24 14:32
SNR差劲就是差劲,没什么好诡辩的。spot说没用的那部分,比如5SNR一下。没啥参考意义。人家dxo只是测出了原始数据,然后转换成bit,弄个分数,在客观不过了。少了最暗的灰阶对spot来说没用,但是数据就是数据。你不是很喜欢用数据说话的么。为什么这个时候又要把数据弄个三六九等,非要把那个主观的“罗斯判据”弄到这里来。

当年先锋等离子就是因为暗部极其出色,才被称为等离子的巅峰之作,你这么忽视暗部,为佳能辩护,真的没啥意义。
就算你暗部一团糟点,也比暗部没东西好,从隐约有细节的暗部,到中灰之间的过渡,肯定是比暗部少了个色阶看起来舒服。

而且我昨晚查资料,佳能的降噪同样是片内降噪。我认为各家降噪水平(仅指日系)都差不多,50um工艺就是比25um,18um工艺落后。不光是光线使用效率没先进工艺高,在噪声输出也没先进工艺好。先进的工艺能改善噪声这个没意见吧。cpu GPU工艺提高后功耗降低,能效比更好。

看来佳能待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是工艺问题。


工艺这个还真不一定是越小越好。论坛上很多人都有误解,第一个是以为芯片工艺是以多少nm或um的线宽为标志的,实际在业内是以沟道宽度作为标志;第二个是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工艺优势,数字电路基本都是越小越有优势,但模拟电路则不一定,一般会根据 成本 和 用途 选择最合适的。SONY因为把数字电路部分也集成到芯片上了,所以是工艺小了后,优势大一些;但佳能的应该还是以模拟电路为主,所以这么十几年连工艺都不改一下。。
至于未来是S的思路更好还是C的思路更好,这个就难说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fasciae 发表于 2013-1-27 19:49
单次拍摄就无法判别固定模式噪声啊


我说“固定模式噪声本身就是要测量的画质性能的一部分”,意思是,在DXO的测试方法中,固定模式噪声,被当成影响画质的因素,作为噪声的一部分,与其它噪声源混在一起被测量,这也是合理的。毕竟一般应用情况下相机使用者无法自己去除固定模式噪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913
主题: 23
帖子: 10664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spot 发表于 2013-1-27 09:44
。。。固定模式噪声,

单次拍摄就无法判别固定模式噪声啊 本帖最后由 fasciae 于 2013-1-27 19:5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74
主题: 1
帖子: 70
注册: 2012年6月
天哪!我这是到了哪儿?是外星球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fasciae 发表于 2013-1-27 06:12
就算用光学玻璃,也离准确差很远吧。
真正要准,还是要多次测量值平均才有意义啊。毕竟不同像素之间,天生就有误差,而这个误差,不是白噪声,也不是0均值的。这时候用标准差去衡量,还是错的啊。
假设这个像素间误差噪声是St

那么单次成像的SNR公式至少是 (平均信号强度-St均值)/(标准差-St的标准差)


这个不完全是这样。

在传感器的噪声模型中,除了热噪声(暗电流噪声)和固定模式噪声,其它都是0均值的。在1/30秒或更高的快门速度下,热噪声可以忽略,而固定模式噪声本身就是要测量的画质性能的一部分。

DXO这个测试的目的,就是为了测量单次拍摄的噪声性能,它的这个方法也是合理的。毕竟,通过多帧拍摄降噪,其应用范围是有一定限制的。

这类测试的主要前提条件,是要保证测量区域每个像素曝光量的一致性(不仅是同一个相机,多个相机之间因为要互相比较,也要保证)。在这个前提下,通过数学方法就可以把信噪比的定义推广到多个像素的区域。

DXO这个测试方法最大的问题,是它必须使用镜头。这样,为了保证不同相机之间的传感器接受曝光量的一致,就必须根据镜头数据进行校正。这个校正在极暗部会引起比较大的误差,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另一种更准确的测试方法,以前我简单提过,是类似于DXO测量实际ISO亮度放大增益的方法,不用镜头,靠控制外部光照和曝光时间来改变曝光量。这个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非常严格地保证像素的曝光一致性。

这个方法测量各档ISO实际亮度增益比较容易实现,因为只要满足曝光饱和这一个要求就可以了。但是,为了精确测量(而不是推算)相机在不同亮部和暗部的实际信噪比性能,曝光量就至少要提供12档甚至13档以上的调整范围(并且,为了避免热噪声的影响,其中相机的快门速度不能低于1/30秒或1/60秒),这个要求只有极其精密的设备条件才能做到了。

因此,DXO现在的方法,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了。

其实,DXO最引起我困惑的问题是,为什么新相机的镜头测试数据迟迟都没有,尤其是佳能的,像5D3都快1年了,一个镜头数据都没有,理论上这根本不可能,DXO为了测量信噪比也至少要完成5D3上一个镜头的测试,D800、D600好歹都有一个镜头的数据。而现在,DXO在发布5D3的传感器测试结果以后,这么长时间,陆续发布了N多佳能镜头的数据,其中包括N台老掉牙根本都买不到的相机,偏偏就5D3一个都没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913
主题: 23
帖子: 10664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spot 发表于 2013-1-27 00:01
给你多讲一点基本概念。

信噪比=平均信号强度/标准差,这个最基本的定义,指的是原始信号不变的前提下,同一个像素上多次测量获得的平均信号值和多次测量间的标准差。因此,在噪声分布符合特定模型的情况下,同一个像素大量测量后平均就能得到更精确的信号值。

把这个概念推广到由单独一次测量的多个像素组成的区域,是有一系列严格的前提条件和复杂计算方法的,并不是简单的把图像求一个总平均亮度,和一个背景标准差就完事了。(所以,我刚才提供数据的时候,一直都用了大约,这只是我按简化模型估算的,但大致上下的范围是差不多的)

这就是为什么DXO的噪声测量方法资料里,那么强调他们用光学玻璃作的测试目标,比其他人用纸质目标更准确。

就算用光学玻璃,也离准确差很远吧。
真正要准,还是要多次测量值平均才有意义啊。毕竟不同像素之间,天生就有误差,而这个误差,不是白噪声,也不是0均值的。这时候用标准差去衡量,还是错的啊。
假设这个像素间误差噪声是St

那么单次成像的SNR公式至少是 (平均信号强度-St均值)/(标准差-St的标准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那个iso标准指的不是指暗部吧,是不是指任意部分?
还有guichar 的胶片暗部20db问题,我还是觉得他指对肉眼,纸质,暗部

还有推翻批判iso dxo这种事我哪敢,想都没想过,还得向你学习
spot 发表于 2013-1-27 00:22
呵呵,对你的错误,我从理论到实际都给分析得很清楚了,你还要顽固坚持你的观点,这当然是你的权力,不过,我仍然强烈建议你给ISO的图像处理委员会,还有DXO都去发信,批判他们用虚假信息制作国际标准,十几年都不改,还误导广大群众
本帖最后由 markinon 于 2013-1-27 00:3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markinon 发表于 2013-1-27 00:10
信噪比=平均信号强度/标准差
我对平均亮度就是这么加入的。然后反算得噪声水平,其实有点差距,我明白了,原因是有些噪声是越界了。(小于0大于255)
当然我用平均亮度的噪声直接影响是不对的。我只是个粗略模拟,但不会对我的20db,10db问题得相反结论,我想。


呵呵,对你的错误,我从理论到实际都给分析得很清楚了,你还要顽固坚持你的观点,这当然是你的权力,不过,我仍然强烈建议你给ISO的图像处理委员会,还有DXO都去发信,批判他们用虚假信息制作国际标准,十几年都不改,还误导广大群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看了一会儿tonal range这个厉害了。
不管什么级别的噪声,还是灰度,确实反应了整个灰阶的信息记录能力。不分明暗。
可惜,,佳能还不行。这个比dr对你公平多了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信噪比=平均信号强度/标准差
我对平均亮度就是这么加入的。然后反算得噪声水平,其实有点差距,我明白了,原因是有些噪声是越界了。(小于0大于255)
当然我用平均亮度的噪声直接影响是不对的。我只是个粗略模拟,但不会对我的20db,10db问题得相反结论,我想。
spot 发表于 2013-1-27 00:01
给你多讲一点基本概念。

信噪比=平均信号强度/标准差,这个最基本的定义,指的是原始信号不变的前提下,同一个像素上多次测量获得的平均信号值和多次测量间的标准差。因此,在噪声分布符合特定模型的情况下,同一个像素大量测量后平均就能得到更精确的信号值。

把这个概念推广到由单独一次测量的多个像素组成的区域,是有一系列严格的前提条件和复杂计算方法的,并不是简单的把图像求一个总平均亮度,和一个背景标准差就完事了。(所以,我刚才提供数据的时候,一直都用了大约,这只是我按简化模型估算的,但大致上下的范围是差不多的)

这就是为什么DXO的噪声测量方法资料里,那么强调他们用光学玻璃作的测试目标,比其他人用纸质目标更准确。


本帖最后由 markinon 于 2013-1-27 00:1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markinon 发表于 2013-1-26 23:47
学习了


给你多讲一点基本概念。

信噪比=平均信号强度/标准差,这个最基本的定义,指的是原始信号不变的前提下,同一个像素上多次测量获得的平均信号值和多次测量间的标准差。因此,在噪声分布符合特定模型的情况下,同一个像素大量测量后平均就能得到更精确的信号值。

把这个概念推广到由单独一次测量的多个像素组成的区域,是有一系列严格的前提条件和复杂计算方法的,并不是简单的把图像求一个总平均亮度,和一个背景标准差就完事了。(所以,我刚才提供数据的时候,一直都用了大约,这只是我按简化模型估算的,但大致上下的范围是差不多的)

这就是为什么DXO的噪声测量方法资料里,那么强调他们用光学玻璃作的测试目标,比其他人用纸质目标更准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spot 发表于 2013-1-26 23:46
我只能说,你对图像信噪比的概念理解错了

学习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markinon 发表于 2013-1-26 23:42
我以为,这才是噪声。。。


我只能说,你对图像信噪比的概念理解错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spot 发表于 2013-1-26 23:33
呵呵,给你看看我刚才用你的原图加RMS噪声,得到SNR大约10dB的图像吧,好好跟你做的那个比比,你看这个画质可接受吗

再跟你说一遍,你做的那些图,你以为是20dB的,其实是接近30dB(大约28dB),你以为是10dB的,其实是接近20dB(大约17-18dB)

如果说100%识别细节的极限信噪比,大约是14dB,这是罗斯判据确定的(SNR>5)。因此我也在考虑到底用15dB还是20dB作下限,但总之,别说0dB,10dB都是没有实用性的。

我以为,这才是噪声。。。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markinon 发表于 2013-1-26 23:20
这些可都是你的口吻,我可没这么说,我只猜测那些标准是摄影画质对裸眼,暂时也没兴趣研究那些。我还在你贴中学习呢,呵呵 。。。


呵呵,给你看看我刚才用你的原图加RMS噪声,得到SNR大约10dB的图像吧,好好跟你做的那个比比,你看这个画质可接受吗

再跟你说一遍,你做的那些图,你以为是20dB的,其实是接近30dB(大约28dB),你以为是10dB的,其实是接近20dB(大约17-18dB)

如果说100%识别细节的极限信噪比,大约是14dB,这是罗斯判据确定的(SNR>5)。因此我也在考虑到底用15dB还是20dB作下限,但总之,别说0dB,10dB都是没有实用性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这些可都是你的口吻,我可没这么说,我只猜测那些标准是摄影画质对裸眼,暂时也没兴趣研究那些。我还在你贴中学习呢,呵呵 。。。
spot 发表于 2013-1-26 23:15
...
难道你真的以为,ISO的一堆专家,都是睁眼瞎,看着你搞出来的这种“10dB”照片,非要说不可用?

或者你以为,ISO的专家们,还有DXO的首席科学家,都不如你对图像信噪比了解得清楚?

你这么有自信,完全可以把你的成果送给ISO组织,让他们修改标准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markinon 发表于 2013-1-26 21:45
这问题,,太小看人眼了,10信1噪对人眼就是美妙风景 ,3信1噪能看清。
1信1噪都通过人眼模板能辨别(比如阴天夜晚野外)。
这里说的这些我认为都是摄影作品对肉眼画质(to subjective judgement)角度说。非人眼极限和感光器极限。
还有,first excellent, first acceptable,人眼能看到的还有这里没有的second acceptable, distinguishable, indistinguishable,  unacceptable
那个图我减原图得stdv 23,未得35,因为没有负值。不过不用怀疑肯定对的

哈哈哈这下算对了得33.9


你还真能胡搅,fisrt acceptable就是最低可用的了,还什么第二可用,第三可用


人家ISO 12232标准说的很清楚,这个first acceptable的意思是,一个相机从最高的ISO设置开始,随着亮度放大增益逐渐降低,信噪比逐渐提高,直到第一个符合可用标准就是SNR>=10(20dB),将其标定为这个相机能达到可接受画质的ISO设置。

这个跟DXO通过SNR 18%计算高ISO指标的模式是类似的(DXO找的是30dB,按ISO标准大致是first excellent)。

难道你真的以为,ISO的一堆专家,都是睁眼瞎,看着你搞出来的这种“10dB”照片,非要说不可用?

或者你以为,ISO的专家们,还有DXO的首席科学家,都不如你对图像信噪比了解得清楚?

你这么有自信,完全可以把你的成果送给ISO组织,让他们修改标准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这问题,,太小看人眼了,10信1噪对人眼就是美妙风景 ,3信1噪能看清。
1信1噪都通过人眼模板能辨别(比如阴天夜晚野外)。
这里说的这些我认为都是摄影作品对肉眼画质(to subjective judgement)角度说。非人眼极限和感光器极限。
还有,first excellent, first acceptable,人眼能看到的还有这里没有的second acceptable, distinguishable, indistinguishable,  unacceptable
那个图我减原图得stdv 23,未得35,因为没有负值。不过不用怀疑肯定对的

哈哈哈这下算对了得33.9
spot 发表于 2013-1-26 21:39
呵呵,你是一贯的看资料不仔细啊,我特意放大字体,还用红线勾出来,你都看不懂?

ISO 12232标准上明明写的是first acceptable,能理解吗?那个意思是,SNR=10是第一个可接受的画质,再低就不能接受了
另外,为了防止其他人误解,我再强调一次,你刚才作的那些图,你自己标出来的信噪比全是错的。


本帖最后由 markinon 于 2013-1-26 22:0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markinon 发表于 2013-1-26 21:22
noise10意思是20db吧?那是acceptable。就我的20db那图一样,那太可接受了。有太多细节。
当然guichar说的那个,我一直认为它所说的是2个必要条件缺一变味:暗部,肉眼。
呵呵。。反正,我图至少证明了20db以下信息有着大量可用信息


呵呵,你是一贯的看资料不仔细啊,我特意放大字体,还用红线勾出来,你都看不懂?

ISO 12232标准上明明写的是first acceptable,能理解吗?那个意思是,SNR=10是第一个可接受的画质,再低就不能接受了
另外,为了防止其他人误解,我再强调一次,你刚才作的那些图,你自己标出来的信噪比全是错的。

你标的20dB,实际上大约是接近30dB,你标的10dB,实际上大约是接近20dB 本帖最后由 spot 于 2013-1-26 21:4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noise10意思是20db吧?那是acceptable。就我的20db那图一样,那太可接受了。有太多细节。
当然guichar说的那个,我一直认为它所说的是2个必要条件缺一变味:暗部,肉眼。
呵呵。。反正,我图至少证明了20db以下信息有着大量可用信息
spot 发表于 2013-1-26 21:15
看看你说的都是什么胡言乱语

你根本就不懂图像噪声是什么概念,最后再劝你一句,还是好好回去不可吧,我说的话你当然可以不相信,不过,最基本的事实你总能理解吧,你自己想想,就凭你现在这点知识,连起码的相关资料都看不懂,你就想推翻几十个各大厂家、研究机构专家编制的ISO 12232标准,你就想推翻DXO首席科学家的观点?你把图像处理行业想的太容易了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markinon 发表于 2013-1-26 21:09
如果要真正模拟的话, 当然应该是分无限多层亮度。对层层亮度加入20db~0db的噪声。
我这里取平均值是为了这个图的视觉效果。当然可以取任何亮度。
最后,对所有亮度均105的噪声加以干扰是不公平,我证明现实结果只会比实际效果差。


看看你说的都是什么胡言乱语

你根本就不懂图像噪声是什么概念,最后再劝你一句,还是好好回去不可吧,我说的话你当然可以不相信,不过,最基本的事实你总能理解吧,你自己想想,就凭你现在这点知识,连起码的相关资料都看不懂,你就想推翻几十个各大厂家、研究机构专家编制的ISO 12232标准,你就想推翻DXO首席科学家的观点?你把图像处理行业想的太容易了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如果要真正模拟的话, 当然应该是分无限多层亮度。对层层亮度加入20db~0db的噪声。
我这里取平均值是为了这个图的视觉效果。当然可以取任何亮度。
最后,对所有亮度均105的噪声加以干扰是不公平,我证明我做出的图只会比实际效果还要差。
spot 发表于 2013-1-26 21:01
你错就错在平均亮度上了,你的平均亮度,是不是把画面里固有的细节,包括亮部和阴影都平均了?

给你看看DXO说明它的噪声测量过程,原文连接在http://www_dxomark_com/index.php/About/In-depth-measurements/DxOMark-testing-protocols/Noise-dynamic-range

这段问题我翻译一下:

这个滤镜是用纯光学玻璃制作的,没有任何会被测量成噪声的结构。(其它画质测量解决方案使用打印的目标,我们相信这并不适合用作噪声测量,因为打印纸固有的噪声模式也会被相机记录,并且跟相机自己的噪声模式混在一起)

等你能理解DXO这段内容,就知道你刚才到底错在哪里了
本帖最后由 markinon 于 2013-1-26 21:1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markinon 发表于 2013-1-26 20:53
我不是特强调说对105亮度的噪声吗?
我就按这个噪声强加到105以下所有像素上。这其实是不公平。但证明了10db信噪好于比我举例的图片。

你不会是拿这个图的整体标准偏差当噪声了吧?连这都能混淆吗?
真正算法应该是原图减噪图算偏差。我现在不太会操作。不过不用说得到我输入的那个值,这还用说


你错就错在平均亮度上了,你的平均亮度,是不是把画面里固有的细节,包括亮部和阴影都平均了?

给你看看DXO说明它的噪声测量过程,原文连接在http://www_dxomark_com/index.php/About/In-depth-measurements/DxOMark-testing-protocols/Noise-dynamic-range

这段问题我翻译一下:

这个滤镜是用纯光学玻璃制作的,没有任何会被测量成噪声的结构。(其它画质测量解决方案使用打印的目标,我们相信这并不适合用作噪声测量,因为打印纸固有的噪声模式也会被相机记录,并且跟相机自己的噪声模式混在一起)

等你能理解DXO这段内容,就知道你刚才到底错在哪里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我不是特强调说对105亮度的噪声吗?
我就按这个噪声强加到105以下所有像素上。这其实是不公平。但证明了10db信噪好于比我举例的图片。

你不会是拿这个图的整体标准偏差当噪声了吧?连这都能混淆吗?
真正算法应该是原图减噪图算偏差。我现在不太会操作。不过不用说得到我输入的那个值,这还用说
spot 发表于 2013-1-26 20:47
刚才问你的噪声概念问题,你想过了吗?

你认为平均亮度是105,信噪比3的话,噪声是35,请问,你这么算出来的噪声,里面包含了多少属于物体本身细节的差异,包括形状、表面纹理、小的细节,这些都是真正想看的信息,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随机噪声?

跟你简单说个结论吧,你这个噪声里面,大部分都是画面物体固有的细节产生的偏差

你自己可以做个试验,用电脑画一张图画,绝对干净,按你的方法算算,信噪比是多少啊?难道用电脑画笔你还能画出噪声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markinon 发表于 2013-1-26 20:35
呵呵 你就瞎搞吧,
此图平均亮度105。应该加入 10db应该加入 35偏差的噪声吧?你这是怎么加的?
别说你对255亮度加噪声。对255没法加到snr=3的级别。因为255以上部分没有了,你加80全部会转嫁到以255以下部分。
我在127灰图上都验证后才做的。
我想实现snr=3/2在127灰上没能得到预期结果我就没做这样测试


刚才问你的噪声概念问题,你想过了吗?

你认为平均亮度是105,信噪比3的话,噪声是35,请问,你这么算出来的噪声,里面包含了多少属于物体本身细节的差异,包括形状、表面纹理、小的细节,这些都是真正想看的信息,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随机噪声?

跟你简单说个结论吧,你这个噪声里面,大部分都是画面物体固有的细节产生的偏差

你自己可以做个试验,用电脑画一张图画,绝对干净,按你的方法算算,信噪比是多少啊?难道用电脑画笔你还能画出噪声来?
本帖最后由 spot 于 2013-1-26 20:4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呵呵 你就瞎搞吧,
此图平均亮度105。应该加入 10db应该加入 35偏差的噪声吧?你这是怎么加的?
别说你对255亮度加噪声。对255没法加到snr=3的级别。因为255以上部分没有了,你加80全部会转嫁到以255以下部分。
我在127灰图上都验证后才做的。
我想实现snr=3/2在127灰上没能得到预期结果我就没做这样测试

而且你还得明白,我上图中噪声是对105的10db, 20db噪声算。这对于105以下亮度明显不公平。也就现实中只会比这好不会比这差的
spot 发表于 2013-1-26 20:32
你就别再瞎折腾了,你根本不了解图像信噪比的基本概念。

最简单的一个问题,SNR定义中作为噪声的标准差,计算的是各像素相对平均值的偏离程度,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难道画面中物体本身的差异,而引起的像素值分布的偏差,也要算成噪声的一部分吗?

按你的方法,如果相机拍一块砂纸,那岂不是信噪比都低得吓人,但还是能看出是块砂纸

跟你说个具体的,你最后作出来的图像,真实的信噪比大约是17dB,你是想用这个图证明罗斯判据吗?

给你看一下你那张图大约10dB信噪比的是什么样的吧


本帖最后由 markinon 于 2013-1-26 20:4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markinon 发表于 2013-1-26 20:09
由于上图中虽然噪声是针对平均亮度说讲,但存在高于snr 指定的亮度以上的信息,给我们主观视觉有了错觉。
为了消除这样影响,只关注平均亮度以下(10db或者20db信噪所对应亮度以下的信息),我把以上部分拉曲线全部白掉了。
在此图中,1,2应当有3的效果 。
由图可知,20db品质一幅图相对原第3图包含着基本上完全可接受的信息。
就算 snr 10db品质的图也包含着对人视觉产生足够多有用信息的内容。

这证明了胶片暗部20db以下信息可以忽略仅仅是对裸眼。
对于数字处理,或者拉亮利用还是有相当可观的信息,也就尼康暗部性能不可忽略。


你就别再瞎折腾了,你根本不了解图像信噪比的基本概念。

最简单的一个问题,SNR定义中作为噪声的标准差,计算的是各像素相对平均值的偏离程度,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难道画面中物体本身的差异,而引起的像素值分布的偏差,也要算成噪声的一部分吗?

按你的方法,如果相机拍一块砂纸,那岂不是信噪比都低得吓人,但还是能看出是块砂纸

跟你说个具体的,你最后作出来的图像,真实的信噪比大约是17dB,你是想用这个图证明罗斯判据吗?

给你看一下你那张图大约10dB信噪比的是什么样的吧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spot 发表于 2013-1-26 20:13
你跟其他喷子还是有明显区别的,至少我觉得你可能还是真想弄明白些东西

不过,很遗憾,你作的还是错的,这回怎么错的,就比较复杂了,想了解的话,你只能自己从信号原理开始补课了

我早就说过,最理想的是采用能直接测量暗部低反差清晰度的数据,那样定义出来的动态范围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准确性。在目前还没有公开发布的这类数据的情况下,沿用信噪比下限确定动态范围的老方法,是不得已而为之。

我否定的是DXO算分用的0dB,无论如何0dB是没有实用性的,这个毋庸置疑。但具体选择哪个噪声下限,的确是有一定人为的因素,我以前也提过理论上还有罗斯判据(SNR>5相当于14dB)可以选择。

关于选择20dB作为噪声下限,我从来没有说过这是唯一可选择的或者是理论上唯一正确的,我这里只跟你再强调两个明确的事实(其实我前面都说过):

ISO 12232标准从1998年一直到2006年(也就是现行的)各个版本都定义了SNR=10(20dB)为first acceptable(可接受画质的下限)。
DXO试验室的首席科学家Frederic Guichard在一个访谈里说过20dB噪声下限更实用。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从佳能CMOS技术进步猜测5D3能达到的水平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