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佳能CMOS技术进步猜测5D3能达到的水平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38768 回帖:175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identify 发表于 2013-1-25 22:42
官网豆大的字“16位高速影像处理功能提供平滑的分级、丰富的色调和细节, 即使直接提交给杂志、报纸或网络出版物,相机直接输入的JPEG格式影像仍然保持所需的准确性。”你怎么解释。虽然输出还是14bitraw。
别人找的证据都是垃圾,你找的证据就是无比正确。估计你又要弄一大堆理论来质疑“16位高速影像处理功能”。有意思么?


别的问题我早都说过无数次了,DXO最有用的数据就是Full SNR,这跟我提出SNR 18%指标一点矛盾都没有。

我就问你,你说的尼康用16位采样,到底有什么依据,尼康相机的ADC(模拟-数字转换),是不是14位的,到底什么叫采样?

这个问题非常清楚明确,你就简单回答一句,你到底是不是认为,尼康的EXPEED图像处理器用16位,尼康相机就是16位采样?

identify 发表于 2013-1-25 15:12
...尼康用16位进行采样,输出成14bitraw...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09.216
主题: 22
帖子: 22543
注册: 2003年5月
内容贡献勋章
太专业了,楼主有心人啊!

我能不能小声问一句:

现在如果升级我的40D,三选一(不考虑价格因素)6D-5D2--5D3

您的建议是?谢谢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885
主题: 31
帖子: 5039
注册: 2009年2月
spot 发表于 2013-1-25 21:12
这个问题我已经说过无数次了,我一直都认为暗部信噪比是佳能的弱项,我这所有的回帖都是一致的。

问题的核心并不是在这里。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技术进步的问题。尼康索尼的相机,好几年信噪比没有什么进步,佳能从5D->5D2->5D3,每一代更新都取得了半档左右的进步,这个算不算进步?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DXO暗部信噪比数据的实用性问题。

对摄影来说,暗部细节记录能力才是最重要的,索尼传感器暗部确实光滑,噪点少,但是其暗部细节记录能力并没有明显差异。再一个就是DXO的数据受到降噪处理影响很大,而索尼传感器明显具有暗部降噪处理。

你买照相机的目的是记录细节,不是亮度计,DXO给出的尼康索尼相机动态范围都超过14档,请问,你怎么用这个14档,你敢不敢去拍14档光比的场景,然后去找找暗部的细节?

请问,一个无法指导实际使用的指标,有什么实用意义呢?

在没有更好的用于评测暗部细节记录能力的数据之前,我提出的提高噪声下限思路,完全是出于实用性的考虑,而且索尼传感器仍然相对佳能有一定优势,这个方法就这么不能被接受?


一开始在这种full snr是最原始的数据,现在又再说18%snr重要。你不是很鄙视dxo的测试方式么,那你不要只去质疑那些看起来不好的指标啊,你怎么不连同18%一起质疑。

你在这里对你有利的你就说重要,full snr暗部垃圾你又说有问题。你真的是在用双重标准。

无数的测试表明,提亮后佳能细节就是不如尼康。

官网豆大的字“16位高速影像处理功能提供平滑的分级、丰富的色调和细节, 即使直接提交给杂志、报纸或网络出版物,相机直接输入的JPEG格式影像仍然保持所需的准确性。”你怎么解释。虽然输出还是14bitraw。
别人找的证据都是垃圾,你找的证据就是无比正确。估计你又要弄一大堆理论来质疑“16位高速影像处理功能”。有意思么?

我们讨论的是数据,当数据比不过的时候,你又扯出来一大堆,多少dB以下没用来掩饰差劲的数据。

Imaging Resource那堆数据你怎么不去质疑,对佳能有利了你就不去质疑。你这个人做事真的特喜欢采用双重标准。

符合你要求的就是正确的测试,不符合你那套东西就是错误的,误导的。到底是谁在误导谁。

你去问问5D3和5D2用户,5D3除了高感好点,还有啥进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顺便再说一遍,有些人可能没看到前面的帖子,其实关于动态范围噪声下限的实用性问题,DXO的首席科学家 Frederic Guichard,跟我的观点是类似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leiwinggi 发表于 2013-1-25 20:54
我想,大部分说佳能传感器比索尼差的人,主要指的是ISO下的动态范围(暗部提亮)。
这个我用好几个软件对比过IR的样张(包括你前面提到的RT软件),佳能确实比尼康要差很多。

而亮部应该差别不大或者佳能略好


这个问题我已经说过无数次了,我一直都认为暗部信噪比是佳能的弱项,我这所有的回帖都是一致的。

spot 发表于 2012-6-25 13:32
在我整个帖子里,我一直都说过,低感的暗部信噪比,是佳能相对于索尼传感器的弱项。


问题的核心并不是在这里。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技术进步的问题。尼康索尼的相机,好几年信噪比没有什么进步,佳能从5D->5D2->5D3,每一代更新都取得了半档左右的进步,这个算不算进步?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DXO暗部信噪比数据的实用性问题。

对摄影来说,暗部细节记录能力才是最重要的,索尼传感器暗部确实光滑,噪点少,但是其暗部细节记录能力并没有明显差异。再一个就是DXO的数据受到降噪处理影响很大,而索尼传感器明显具有暗部降噪处理。

你买照相机的目的是记录细节,不是亮度计,DXO给出的尼康索尼相机动态范围都超过14档,请问,你怎么用这个14档,你敢不敢去拍14档光比的场景,然后去找找暗部的细节?

请问,一个无法指导实际使用的指标,有什么实用意义呢?

在没有更好的用于评测暗部细节记录能力的数据之前,我提出的提高噪声下限思路,完全是出于实用性的考虑,而且索尼传感器仍然相对佳能有一定优势,这个方法就这么不能被接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661
主题: 73
帖子: 1436
注册: 2008年11月
spot 发表于 2013-1-25 20:43
说到色彩指标,DXO上给5D3的SMI(衡量色彩准确性)指标是74,D800是78,也就是说,按DXO的色彩测试方法,D800比5D3的色彩要准确。

然而,这结论跟其它网站的量化分析结果根本就对不上。

我下面转贴一下Imaging Resource的分析结果,原连接分别是http://www_imaging-resource_com/PRODS/canon-5d-mkiii/canon-5d-mkiiiA5.HTM以及http://www_imaging-resource_com/PRODS/nikon-d800/nikon-d800A5.HTM。

IR用IMATEST软件做的量化分析结论非常清楚,在色彩准确性方面,5D3非常出色,比平均水平好得多。而D800只是一般平均水平。按定量指标算,5D3比D800领先的优势,其差异比DXO的结果反过来还大。

我也用DP和IR的样片RAW文件作了彩色信噪比分析,其结果跟DXO的指标一个对得上的都没有。

看看我这主贴的内容就知道,从一开始我就预测5D3的信噪比能相对5D2提高半档左右,中间我用IR的样片分析信噪比数据也是同样结论,最后DXO出来的测试结果,18% SNR指标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

DXO的色彩深度指标,则完全无法与实际测试照片相一致,这跟SNR指标的情况完全不同。


我想,大部分说佳能传感器比索尼差的人,主要指的是ISO下的动态范围(暗部提亮)。
这个我用好几个软件对比过IR的样张(包括你前面提到的RT软件),佳能确实比尼康要差很多。

而亮部应该差别不大或者佳能略好 本帖最后由 leiwinggi 于 2013-1-25 20:5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说到色彩指标,DXO上给5D3的SMI(衡量色彩准确性)指标是74,D800是78,也就是说,按DXO的色彩测试方法,D800比5D3的色彩要准确。

然而,这结论跟其它网站的量化分析结果根本就对不上。

我下面转贴一下Imaging Resource的分析结果,原连接分别是http://www_imaging-resource_com/PRODS/canon-5d-mkiii/canon-5d-mkiiiA5.HTM以及http://www_imaging-resource_com/PRODS/nikon-d800/nikon-d800A5.HTM

IR用IMATEST软件做的量化分析结论非常清楚,在色彩准确性方面,5D3非常出色,比平均水平好得多。而D800只是一般平均水平。按定量指标算,5D3比D800领先的优势,其差异比DXO的结果反过来还大。

我也用DP和IR的样片RAW文件作了彩色信噪比分析,其结果跟DXO的指标一个对得上的都没有。

看看我这主贴的内容就知道,从一开始我就预测5D3的信噪比能相对5D2提高半档左右,中间我用IR的样片分析信噪比数据也是同样结论,最后DXO出来的测试结果,18% SNR指标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

DXO的色彩深度指标,则完全无法与实际测试照片相一致,这跟SNR指标的情况完全不同。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identify 发表于 2013-1-25 15:12
你别意淫你的snr了,5D2的cmos配上digic5+一样能有这样的信噪比。
我们看最后得分,得益于处理器的提升,5D2-5D3-1DX高感提升没问题。dxo同样的计算方式下,动态,色深没啥进步也是事实。
你不能把snr的提高归功于cmos的水平的提高,公式都一样,色深,动态没进步就是事实。就算dxo测试的是cmos+处理器组合出来的进步,那佳能这两代进步的也只有高感。

在上一代高感基本达到顶峰的D3s后,这项指标基本没啥潜力可挖了。尼康用16位进行采样,输出成14bitraw,无疑能提高色彩表现力。佳能的色彩进步在哪里,动态提高在哪里。你别光在这贴个snr18,为啥佳能snr提高后,数值变化的只有高感,动态色深基本纹丝不动。

你现在连acr软件都去质疑,反正只要不符合你最终目的你就去质疑。玩玄学是你的拿手好戏,你那点东西有什么可深奥的,非要把简单问题说的那么复杂,看起来好像自己很牛逼一样。

这帖子就是无忌第一忽悠大贴。我是来打假的。


就你的知识水平,你还来打假?张嘴就是错的没有一条有基本的事实依据

SNR 18%才是硬梆梆的传感器指标,基本没有什么数字处理可以取巧,我前面已经贴过详细的5D3空间频率分析,5D3一直到像素密度的极限,都有可以清楚分辨的细节,DP的评测也是同样的结论,这都是数字处理来的?那佳能的digic5+可太神奇了,5D3相比5D2,信噪比提高半档,细节分辨能力也达到了像素密度极限,这是怎么处理的?

你从哪里看到尼康是16位采样的?传感器里的ADC(模拟-数字转换)才叫采样,14位的ADC就是14位采样,尼康的EXPEED3那是完全的数字图像处理器,用16位只不过是减少计算误差的影响,哪家的图象处理器不是16位的?

用16位的图象处理器就叫16位采样?到底你知道什么叫采样吗?

至于DXO的色彩深度指标,我已经贴出了一部分质疑的内容,DXO的这个指标问题很大,其结论跟其它网站上的RAW测试照片分析结果根本就都不一致。顺便说一句,中画幅数码后背,那才是实实在在的16位ADC采样,D7000比哈苏色彩还丰富细腻,你信吗?

ACR软件有什么不可以质疑的,我的5D3解码对比结果清清楚楚贴在这里,ACR把5D3抹得细节全无,RT却能还原出丰富的纹理细节,RAW文件你可以下载,RawTherapee软件是免费的,你也可以下载,你有不同意见,完全可以找个RAW自己去解码处理一下,再把结果贴上来,何必在这放嘴炮呢?

我贴出来的数据也好,分析也好,都有充分的事实和逻辑支持,你管这叫“忽悠”,请问,你连基本的概念都不知道,整天弄出些个像“尼康用16位采样”之类毫无事实依据的东西,你的行为又算什么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885
主题: 31
帖子: 5039
注册: 2009年2月
spot 发表于 2013-1-25 12:57
刚才那比较还不够经典,这里还有索尼的神器传感器呢,把D800也加上,这更有代表意义,D3是350nm工艺,D4是250nm工艺,D800是180nm工艺,这技术进步的幅度,应该足够了吧?对比一下,5D2和5D3都是500nm工艺,简直就是原地踏步吗,哪有什么进步呢?

要注意,DXO的这个数据可是Print模式,是缩图到相同大小,D800的3600万优势,已经算进去了哦~~~~


你别意淫你的snr了,5D2的cmos配上digic5+一样能有这样的信噪比。
我们看最后得分,得益于处理器的提升,5D2-5D3-1DX高感提升没问题。dxo同样的计算方式下,动态,色深没啥进步也是事实。
你不能把snr的提高归功于cmos的水平的提高,公式都一样,色深,动态没进步就是事实。就算dxo测试的是cmos+处理器组合出来的进步,那佳能这两代进步的也只有高感。

在上一代高感基本达到顶峰的D3s后,这项指标基本没啥潜力可挖了。尼康用16位进行采样,输出成14bitraw,无疑能提高色彩表现力。佳能的色彩进步在哪里,动态提高在哪里。你别光在这贴个snr18,为啥佳能snr提高后,数值变化的只有高感,动态色深基本纹丝不动。

你现在连acr软件都去质疑,反正只要不符合你最终目的你就去质疑。玩玄学是你的拿手好戏,你那点东西有什么可深奥的,非要把简单问题说的那么复杂,看起来好像自己很牛逼一样。

这帖子就是无忌第一忽悠大贴。我是来打假的。

本帖最后由 identify 于 2013-1-25 15:2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222
主题: 96
帖子: 3128
注册: 2009年2月
up2009 发表于 2013-1-25 14:19
能分清spot指标系统的人不多,讲得非常底层,我搭把手
很明显,生成一张照片,经历了很复杂过程,
先是物理层,光电效应传感器,
逻辑层,模拟到数字,最后格式化为工业标准体系jpeg。raw公司标准
有了逻辑,为了得出要的结果,出现控制层
以上都是底层。

佳能5d3用2000w,就达到超过了sony2400w;谁高明?
尼康会先到达极限

5d3贵500美金,说明已经成功

最后补充下理由,我发现贴中对胶片的测试,胶片高光好,ccd最初是用于军事目的
用来看看不见的东西,胶片用来摄影的,我用开源drew解过raw,极灰,和摄像头
颜色差不多,那是我才意识到,丰富的颜色是处理器处理的结果。
也就是5d,5d2,出现后,大批专业摄影放弃胶片了。佳能一开始就
使用coms,并且会最后达到极限,和佳能在最底地层传感器下的功夫多
分不开的


2200w 3600w数据更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222
主题: 96
帖子: 3128
注册: 2009年2月

能分清spot指标系统的人不多,讲得非常底层,我搭把手
很明显,生成一张照片,经历了很复杂过程,
先是物理层,光电效应传感器,
逻辑层,模拟到数字,最后格式化为工业标准体系jpeg。raw公司标准
有了逻辑,为了得出要的结果,出现控制层
以上都是底层。

佳能5d3用2000w,就达到超过了sony2400w;谁高明?
尼康会先到达极限

5d3贵500美金,说明已经成功

最后补充下理由,我发现贴中对胶片的测试,胶片高光好,ccd最初是用于军事目的
用来看看不见的东西,胶片用来摄影的,我用开源drew解过raw,极灰,和摄像头
颜色差不多,那是我才意识到,丰富的颜色是处理器处理的结果。
也就是5d,5d2,出现后,大批专业摄影放弃胶片了。佳能一开始就
使用coms,并且会最后达到极限,和佳能在最底地层传感器下的功夫多
分不开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你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提过。
我是对现在还没有比d3s更高高感性能机器而感到不解。
我一直思索索尼会不会有个下一代呢,像iso 分数达5000分(高个2/3档),还是从不管佳能尼康差距越来越小,这代表了无论 哪一家,cmos感光器趋近极限再没有提高余地呢?

看到一篇前几年网文,他发现高感和像素在90年代末到2003年是一年翻倍速度 。之后这个传说停止了。

还有这图中,d4算是比d3能识别有5db左右多的信息了,这是进步啊。至于iso 200之后水平说明了2007年尼康早早趋近了这个极限。
5d系列无论 怎么“突飞猛进”还是没有尼康这一代(2007年以后)还是勉强赶上,或者还不如。传说牙膏的牙膏的由来吧,呵呵!今天dxo数据也显现了这一个。
此图是另一贴的图,
不说别的,什么只说说年代问题
spot 发表于 2013-1-25 12:48
呵呵,既然说到D3,那我就贴一下DXO上18% SNR指标的对比,一边是D3和D4,另一边是5D2和5D3。D3->D4是4年半的时间,5D2->5D3是3年半的时间。看看两边进步的幅度。

如果说佳能这3年半都没进步的话,那么尼康这4年半进步了多少呢?

另外,DXO这个图上的横坐标是“Measured ISO”,这是DXO按照实际测量的曝光指数调整过的,不是厂家自己标的,确保了横坐标对应的每条竖线,具有相同的亮度放大增益,因此这个图上的所有数据都可以直接对比。只要量量每条竖线跟曲线的交点之间的差值,就可以直观看到进步的幅度啦


本帖最后由 markinon 于 2013-1-25 13:4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913
主题: 23
帖子: 10664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楼主,索尼和佳能暗部拉亮,是真有差距的。特别是ACR。
索尼也不是只会抹那么傻的。
当然,有一个问题我碰到过,暗部索尼生造了细节出来。。。。

本帖最后由 fasciae 于 2013-1-25 13:2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刚才那比较还不够经典,这里还有索尼的神器传感器呢,把D800也加上,这更有代表意义,D3是350nm工艺,D4是250nm工艺,D800是180nm工艺,这技术进步的幅度,应该足够了吧?对比一下,5D2和5D3都是500nm工艺,简直就是原地踏步吗,哪有什么进步呢?

要注意,DXO的这个数据可是Print模式,是缩图到相同大小,D800的3600万优势,已经算进去了哦~~~~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markinon 发表于 2013-1-25 10:20
你比佳能时候从最早的5d开始比,那时候确实佳能感光器好,这个在dxo上完全能看得到。
比较尼康全幅时候拿2009年的d3s比,得出尼康没进步的结论。
尼康第一款全幅2007年出来的d3情何以堪啊!!

顺便你的对比图显示佳能5d 三代iso 虚标有大的变化,尼康的3款全一致不知什么原因 ?呵呵


呵呵,既然说到D3,那我就贴一下DXO上18% SNR指标的对比,一边是D3和D4,另一边是5D2和5D3。D3->D4是4年半的时间,5D2->5D3是3年半的时间。看看两边进步的幅度。

如果说佳能这3年半都没进步的话,那么尼康这4年半进步了多少呢?

另外,DXO这个图上的横坐标是“Measured ISO”,这是DXO按照实际测量的曝光指数调整过的,不是厂家自己标的,确保了横坐标对应的每条竖线,具有相同的亮度放大增益,因此这个图上的所有数据都可以直接对比。只要量量每条竖线跟曲线的交点之间的差值,就可以直观看到进步的幅度啦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73
主题: 4
帖子: 110
注册: 2002年10月
我不想说服你,只是希望你不要去误导大家。


有理就说,愿看就看。谁也别把自个儿当上帝,谁误导谁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呵呵,,,a99高感分数是1555,也就 是比佳能残幅高一档,比尼康最好的aps-c高1/3的样子。
说白了感光器受光程度 减少,相当于当小画幅感光器用的了道理 。动态范围依然高的问题,可不是小画幅就动态范围小哈,曾k5是冠军!
spot 发表于 2013-1-25 03:47
就拿索尼的A99来说,DXO新发布的评分,动态范围极高,可用高ISO极低。如果说A99的半透镜影响了进光,进而影响了高感性能,难道低感时这个半透镜的影响就没有了吗?低感的暗部,得到的光线也很少,为什么信噪比相对其他相机有如此惊人的提高呢?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你比佳能时候从最早的5d开始比,那时候确实佳能感光器好,这个在dxo上完全能看得到。
比较尼康全幅时候拿2009年的d3s比,得出尼康没进步的结论。
尼康第一款全幅2007年出来的d3情何以堪啊!!

顺便你的对比图显示佳能5d 三代iso 虚标有大的变化,尼康的3款全一致不知什么原因 ?呵呵

spot 发表于 2013-1-25 07:49
...
5D->5D2->5D3,如果这个信噪比的对比,你看不出佳能的进步在哪里,那么请问,尼康的进步在哪里?

...


本帖最后由 markinon 于 2013-1-25 10:3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这里你用fony alpha a99想来说明索尼不如佳能吗?
我还以为你会很学术 的解释这里原因 。
我认为a99的固定半透明反光板损耗了光线。

还有小画幅少受光的感光器不见得没有更好的动态范围性能 。
就算 你猜0db时候索尼用了raw降噪,你怎么不说佳能也同样 ?

还有不算0db好,1db开始算就佳能不行了别说20db。从数学方法不从0db算那必需按你说的方法放弃一部分没有对你的某种意图(不管什么,是主观的)不利的部分吗?
spot 发表于 2013-1-25 05:23
如果还有人不理解我质疑DXO用0dB暗部信噪比算出来的动态范围,我下面引用一下DXO上A99和5D3的指标对比,同样的暗光条件,看看5D3和A99的DXO动态范围指标对比,再看看高ISO下的18%信噪比对比,难道索尼传感器那一大堆神奇的、领先佳能若干年的先进技术,什么180nm的神器级的传感器工艺,传说中带来了感光性能的实质性进步,到高ISO就不起作用了?

难道佳能有一个超神器级的放大器,轻轻一个放大,就把原始信号如此巨大的信噪比差距补回来了?不但补回差距,还能一举反超将近一档?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索尼传感器在低感暗部是靠降噪处理得到了一个离奇的信噪比数据,而在高感,同样的光线,原来的暗部变成了正常区域,不敢再降噪了,才暴露出真正的性能。

这就是DXO取0dB信噪比下限的实质。

谁能给我另外一个合理的解释?

在没有更好的暗部低反差清晰度评测数据的现实情况下,我打算通过提高动态范围的信噪比下限,既能提供对使用者更实用的曝光范围,又能避开暗部区域降噪处理的影响,这个思路又什么问题呢?

这就是我偏向佳能,误导用户的“罪证”啦?


本帖最后由 markinon 于 2013-1-25 10:4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09
主题: 18
帖子: 1615
注册: 2012年12月
http://v_youku_com/v_show/id_XNDEwOTIxMTY0.html
在此视频中可看到这个明部拉细节图,
同样也能看到暗部拉细节和高感纹理保留问题
spot 发表于 2013-1-25 03:34
呵呵,你知道为什么D700、D3S、D4这些都有同样的现象,很简单的道理,因为按DXO的方法,这些相机的噪声底全都不是全黑的,因此都包括了相当一部分光量子噪声。

而索尼传感器由于内置的降噪处理,暗部的噪声几乎是0,比光量子噪声和读出噪声都小,甚至比单独一个AD转换的最小量化误差噪声还小一点点,按DXO的算法是去外推找0dB作为下限,那一直就可以到非常接近全黑的位置,算出来的这种数据本来就是没有实际意义,根本就不能反映暗部的细节记录能力。

以前曾经有一个视频对比5D3和D800,在暗部细节方面,大幅提亮以后5D3噪点明显比D800更严重,但是阴影里极暗的彩色字母细节,一点都不少,如果对5D3额外做一下降噪处理完全跟D800相比,细节也不会少。可以参看我附的截图。

换句话说,索尼传感器这种极低的最暗部噪声,并不意味着能获得更多的暗部细节,主要的效果就是让暗部更光滑好看一些,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实质性的进步。

这也是为什么索尼传感器的高ISO性能跟它的低ISO暗光性能根本就不相匹配。如果索尼传感器真的取得了暗光下的实质性的高信噪比突破,它的高ISO性能早就跟着上天了。

至于尼康的传感器低ISO下暗部噪声也越来越小,很明显以新的D4为代表,ADC也集成到传感器内了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identify 发表于 2013-1-25 04:25
你自己对比一下1Dx 5D3 5D2 6D,同样的测试方法,要是测试方法有问题,这两代全副机都一样。你看看5年内,佳能的进步在哪里。希望你能分析出点有点说服力的东西。


呵呵,楼下这位问我佳能的进步在哪里,看来他是认为尼康的进步很明显了,我贴一个DXO上尼康、佳能各三个型号相机SNR指标的对比。左边是尼康D3S、D4、D600的对比,右边是佳能5D、5D2、5D3的对比。

最暗部的信噪比可以通过降噪处理,反正也没什么人注意到,18%信噪比指标没法骗人,网络上大量的RAW测试图片,都可以证明DXO的18% SNR数据的正确性。

5D->5D2->5D3,如果这个信噪比的对比,你看不出佳能的进步在哪里,那么请问,尼康的进步在哪里?

以下内容由 spot 于 2013-1-25 07:51 补充
我这个算不算有说服力的东西?你还要怎么个说服力?

以下内容由 spot 于 2013-1-25 08:18 补充
你把你自己不了解、看不懂的东西叫做玄学,那么,这么简单、清楚的图案,总不是玄学了吧?

你也可以自己到DXO网站上去做分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如果还有人不理解我质疑DXO用0dB暗部信噪比算出来的动态范围,我下面引用一下DXO上A99和5D3的指标对比,同样的暗光条件,看看5D3和A99的DXO动态范围指标对比,再看看高ISO下的18%信噪比对比,难道索尼传感器那一大堆神奇的、领先佳能若干年的先进技术,什么180nm的神器级的传感器工艺,传说中带来了感光性能的实质性进步,到高ISO就不起作用了?

难道佳能有一个超神器级的放大器,轻轻一个放大,就把原始信号如此巨大的信噪比差距补回来了?不但补回差距,还能一举反超将近一档?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索尼传感器在低感暗部是靠降噪处理得到了一个离奇的信噪比数据,而在高感,同样的光线,原来的暗部变成了正常区域,不敢再降噪了,才暴露出真正的性能。

这就是DXO取0dB信噪比下限的实质。

谁能给我另外一个合理的解释?

在没有更好的暗部低反差清晰度评测数据的现实情况下,我打算通过提高动态范围的信噪比下限,既能提供对使用者更实用的曝光范围,又能避开暗部区域降噪处理的影响,这个思路又什么问题呢?

这就是我偏向佳能,误导用户的“罪证”啦?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identify 发表于 2013-1-25 04:25
我想没人想听你那的玄学了,你无非就是想说明佳能的最暗部比sony的要亮一点而已,而且sony对暗部降噪以牺牲细节为代价。你这个图啥都看不出。莞蓝星在1435帖子已经贴出了暗部提亮后的细节对比,傻子都看得出谁的细节多。

你自己对比一下1Dx 5D3 5D2 6D,同样的测试方法,要是测试方法有问题,这两代全副机都一样。你看看5年内,佳能的进步在哪里。希望你能分析出点有点说服力的东西。

你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之执迷不悟了。自己错就算了,还跑过来误导大家。


他那个帖子我也指出了,问题是出在ACR上,不要说暗部,就算亮部ACR一样把5D3抹得没有任何纹理细节,我前面作过的对比已经很详细了,他如果愿意把RAW发上来我可以替他处理。

我根本就没有任何误导,你用DXO的暗部新噪比算出来的动态范围,当成技术进步的依据,我请问,你怎么解释DXO上A99的动态范围有14档(跟任何索尼传感器相当),但是可用高感只有1500+?

如果索尼传感器真的取得了暗部信噪比的实质性进步,比如什么180nm工艺,什么增加开口率,什么微透镜,这些全都是作用在像素上的据称是关键的实质性的技术进步,请问,为什么高感指标会这么低?高感不也是暗光性能吗?如果低感下对暗光能获得足够的信噪比,高感只不过是放大而已,难道佳能的传感器上,有什么神器放大器,居然能一下把原始信号的信噪比给补回来?

这不是很明显的事实吗?我哪里有任何误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885
主题: 31
帖子: 5039
注册: 2009年2月
spot 发表于 2013-1-25 03:34
呵呵,你知道为什么D700、D3S、D4这些都有同样的现象,很简单的道理,因为按DXO的方法,这些相机的噪声底全都不是全黑的,因此都包括了相当一部分光量子噪声。

而索尼传感器由于内置的降噪处理,暗部的噪声几乎是0,比光量子噪声和读出噪声都小,甚至比单独一个AD转换的最小量化误差噪声还小一点点,按DXO的算法是去外推找0dB作为下限,那一直就可以到非常接近全黑的位置,算出来的这种数据本来就是没有实际意义,根本就不能反映暗部的细节记录能力。

以前曾经有一个视频对比5D3和D800,在暗部细节方面,大幅提亮以后5D3噪点明显比D800更严重,但是阴影里极暗的彩色字母细节,一点都不少,如果对5D3额外做一下降噪处理完全跟D800相比,细节也不会少。可以参看我附的截图。

换句话说,索尼传感器这种极低的最暗部噪声,并不意味着能获得更多的暗部细节,主要的效果就是让暗部更光滑好看一些,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实质性的进步。

这也是为什么索尼传感器的高ISO性能跟它的低ISO暗光性能根本就不相匹配。如果索尼传感器真的取得了暗光下的实质性的高信噪比突破,它的高ISO性能早就跟着上天了。

至于尼康的传感器低ISO下暗部噪声也越来越小,很明显以新的D4为代表,ADC也集成到传感器内了 ...


我想没人想听你那的玄学了,你无非就是想说明佳能的最暗部比sony的要亮一点而已,而且sony对暗部降噪以牺牲细节为代价。你这个图啥都看不出。莞蓝星在1435帖子已经贴出了暗部提亮后的细节对比,傻子都看得出谁的细节多。

你自己对比一下1Dx 5D3 5D2 6D,同样的测试方法,要是测试方法有问题,这两代全副机都一样。你看看5年内,佳能的进步在哪里。希望你能分析出点有点说服力的东西。

你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之执迷不悟了。自己错就算了,还跑过来误导大家。 本帖最后由 identify 于 2013-1-25 04:3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就拿索尼的A99来说,DXO新发布的评分,动态范围极高,可用高ISO极低。如果说A99的半透镜影响了进光,进而影响了高感性能,难道低感时这个半透镜的影响就没有了吗?低感的暗部,得到的光线也很少,为什么信噪比相对其他相机有如此惊人的提高呢?

这按正常思路根本无法理解,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低感的暗部信噪比是降噪处理出来的,因为暗部亮度低,反差也低,因此即使降噪影响一些细节,也看不出来,而高感下,原来暗光区域变成了正常曝光区域,没有哪个厂家敢在这个区域随便降噪,本来的性能也就暴露出来了。

以下内容由 spot 于 2013-1-25 03:54 补充
A99的这个例子充分说明,索尼传感器的暗部信噪比甚至跟进光能力都没有关系,进光少1/3,信噪比都能一样高,这样的信噪比除了看上去更光滑一些,又能有什么实用价值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identify 发表于 2013-1-25 02:26
不说别的厂家,采用瑞萨和佳能自家cmos的相机,在低感无一例外,噪声输出都很高。既然都是相同的测试方式,为啥sony的cmos的就占便宜,“但实际上,DXO的整个测试过程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测试和计算精度”别家误差和精度差,就sony误差小精度高,你觉得可能么。就算sony占便宜,瑞萨的指标也比佳能的高,比如D4vs1DX。
落后就是落后的,工艺上的落后是无法通过别的地方来弥补的。

就算不横向对比,就算你说dxo的评测有猫腻,对佳能不利,那我们来纵向对比他自家的产品,1DX-6D-5D3-5D2可以说没啥进步。
反观尼康对比那些不同时代的瑞萨cmos,也是进步不小。采用sony的cmos的相机,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你再怎么说也无法把死得说成活的,你不是什么都懂,总要摆出一副Mr.knowall的架势,以为自己天下无敌,无所不通。说的也不是啥都正确,一点都不虚心接受各方面的意见。
这点很让人反感。


呵呵,你知道为什么D700、D3S、D4这些都有同样的现象,很简单的道理,因为按DXO的方法,这些相机的噪声底全都不是全黑的,因此都包括了相当一部分光量子噪声。

而索尼传感器由于内置的降噪处理,暗部的噪声几乎是0,比光量子噪声和读出噪声都小,甚至比单独一个AD转换的最小量化误差噪声还小一点点,按DXO的算法是去外推找0dB作为下限,那一直就可以到非常接近全黑的位置,算出来的这种数据本来就是没有实际意义,根本就不能反映暗部的细节记录能力。

以前曾经有一个视频对比5D3和D800,在暗部细节方面,大幅提亮以后5D3噪点明显比D800更严重,但是阴影里极暗的彩色字母细节,一点都不少,如果对5D3额外做一下降噪处理完全跟D800相比,细节也不会少。可以参看我附的截图。

换句话说,索尼传感器这种极低的最暗部噪声,并不意味着能获得更多的暗部细节,主要的效果就是让暗部更光滑好看一些,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实质性的进步。

这也是为什么索尼传感器的高ISO性能跟它的低ISO暗光性能根本就不相匹配。如果索尼传感器真的取得了暗光下的实质性的高信噪比突破,它的高ISO性能早就跟着上天了。

至于尼康的传感器低ISO下暗部噪声也越来越小,很明显以新的D4为代表,ADC也集成到传感器内了,因此也可以加一些降噪处理。当然,这个结构确实有利于降低暗部噪声。

再强调一次,我从来没有否认过佳能传感器暗部信噪比的弱点,你可以翻查我全部的发言记录。

我只是用更实用、更合理的方法,去分析这个问题,努力去除DXO的评测方法添加的额外水分而已。

当然,我早说过,现在这种测量信噪比的方法很难避免被各种降噪处理干扰,真正有意义的,还是应该进行类似CPIQ那种对暗部低反差细节测量清晰度衰减函数的方式。不过现在没有足够的数据可供分析,我的方法也只能是通过提高信噪比下限,尽量获得对使用者更有意义的数据。

我不认为这个思路有任何问题。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885
主题: 31
帖子: 5039
注册: 2009年2月
我已经没耐心在这听spot打太极玩魔术了
我不想说服你,只是希望你不要去误导大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885
主题: 31
帖子: 5039
注册: 2009年2月
spot 发表于 2013-1-25 00:03
你这些数据是从sensorgen得到的吧,他们是依据DXO的Full SNR数据反算的,这个现象并不主要是由于传感器的技术原因,实际上刚好反映了DXO暗部信噪比数据的准确性问题。

从理论上说,传感器读出噪声是用全黑图像下的噪声幅度来计算的,是一个基本稳定的数据。在曝光时间比较短的情况下(1/30秒或更快,这时可以忽略暗电流也就是热噪声的作用),以及各厂家普遍采用CDS技术基本消除了复位噪声的影响,那么读出噪声主要包括放大器噪声(1/f噪声)和ADC量化误差噪声。在不使用连拍而是单次拍摄极低的固定读出频率下,这个噪声值(反映为标准差)基本上就是一个常数。

但是DXO并没有作全黑图像的测量,他们是从一个对标板拍摄的图像上,就推算出了直到最暗部的全部数据。在低ISO下,其最暗部甚至可以达到0.01%灰度比例,相当于几个光电子的级别。但实际上,DXO的整个测试过程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测试和计算精度(还要考虑到DXO还要根据镜头数据进行补偿),这些低ISO下的暗部数据基本毫无意义。

这样,在低ISO下,正常传感器读出噪声会被测量和计算误差放大,而采用了内置数字降噪技术的传感器,则会得到出奇低的结果。两者的暗部噪声差别在低ISO下被DXO的处理过程人为放大了。

如果你看一下s ...


不说别的厂家,采用瑞萨和佳能自家cmos的相机,在低感无一例外,噪声输出都很高。既然都是相同的测试方式,为啥sony的cmos的就占便宜,“但实际上,DXO的整个测试过程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测试和计算精度”别家误差和精度差,就sony误差小精度高,你觉得可能么。就算sony占便宜,瑞萨的指标也比佳能的高,比如D4vs1DX。
落后就是落后的,工艺上的落后是无法通过别的地方来弥补的。

就算不横向对比,就算你说dxo的评测有猫腻,对佳能不利,那我们来纵向对比他自家的产品,1DX-6D-5D3-5D2可以说没啥进步。
反观尼康对比那些不同时代的瑞萨cmos,也是进步不小。采用sony的cmos的相机,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你再怎么说也无法把死得说成活的,你不是什么都懂,总要摆出一副Mr.knowall的架势,以为自己天下无敌,无所不通。说的也不是啥都正确,一点都不虚心接受各方面的意见。
这点很让人反感。 本帖最后由 identify 于 2013-1-25 02:3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3.646
主题: 47
帖子: 4121
注册: 2002年8月
我看到有些回帖关于三原色还有误解,我再说明一下。

毫无疑问,三原色只是一个人造的模型,现实世界里,在自然光以及绝大多数人造光源下,色彩并不是被三原色合成的。

这里有个基本概念是Spectral Power Distribution(SPD,光谱能量分布),用于描述一个光源在不同波长上的能量分布。

我附了几个典型光源的SPD图,可以清楚看到,阳光、钨丝灯光等都是连续光谱。

除非环境光源,是用人造的RGB三原色单色光源(这种光源也是存在的,虽然只在特定场合下用到)混合而成,你才能看到三原色混合的现象。否则,在现实的连续光谱的光源下,你看到的黄色,就是物体反射的特定波长的黄光,你看到的红色,就是特定波长的红光。三原色只是一个人造的模型来模拟人眼的视觉反应。

因此,假设一个相机采用完全纯的RGB三原色滤色片,在那种人造的三原色光源下,能得到理想的色彩表现,但是在任何常见光源下,对连续的光谱中绝大多数波长都无法获得足够的信噪比,其色彩表现将完全不可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73
主题: 15
帖子: 958
注册: 2012年3月
这帖子都快一年了,还猜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从佳能CMOS技术进步猜测5D3能达到的水平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